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策略成为了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的探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之一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在小学阶段刚开始接触到阅读策略,对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以浅显易懂的文章为主,逐步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的形成。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也逐渐提高,从简单的直接阅读技巧,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等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培养。

2、全面涵盖各类文本。

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范围广泛,包括课文、课外文本、报刊杂志等。

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也应该全面涵盖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问题。

还应该包括不同文体和不同题材的文本,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3、突出实用性。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之一是突出实用性。

语文阅读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所以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注重实用性。

对于课本中的文章,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对于课外文本,可以选取学生喜欢的题材,使他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实际的阅读技巧。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他们阅读策略的动力,所以教师在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选择和学生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文本的魅力;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文本的创作过程中,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

2、讲解和示范阅读策略。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个阅读策略都要进行明确的讲解和示范。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本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处理各种问题。

在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揭示策略背后的原则和规律。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一、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将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的阅读能力。

精读侧重于文本的细节和深层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略读则强调快速、准确地获取主要信息,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这种编排方式的优势在于,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平衡精读和略读的比例,根据文本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习惯,鼓励他们在课下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精读和略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二、文学与非文学并重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在选材上兼顾文学与非文学类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这种编排方式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跨文体阅读能力。

然而,非文学类文本的加入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题材不熟悉、语言风格迥异等。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熟悉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和阅读方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策略。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体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收集不同类型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经典与时代兼顾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在选文上兼顾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和思想动态。

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当代作品则贴近当下生活和社会现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时代思维和批判精神。

这种编排方式的价值在于,既让学生领略了文学经典的魅力,又让他们了解了当代社会的多元现象。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应关注当代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帮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多元性。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作者:李作芳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8年第10期“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

笔者拟从阅读策略的概念内涵、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阅读策略”的概念内涵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策略”一词的解释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目的,二是有具体行动的安排,三是行动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笔者认为:阅读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而实行的阅读活动,这项阅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行动安排,还会随不同情况而变化。

“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所不同。

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阅读策略则是对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策略的使用具有整合性、选择性和灵活性。

读者要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

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的,但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对阅读方法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独立设置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即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拟设置“提问”、五年级拟设置“有一定速度阅读”、六年级拟设置“有目的地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单元独立设置——让阅读策略课程目标更明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的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比较虚化的存在,教师阅读教学目标中鲜见关于“阅读策略”目标的描述及达成的有效方法。

少数在语文教学上有一定前瞻性认识的教师,可能会在日常教学中结合相关文本的教学,穿插、渗透一些阅读策略的学习活动,但这基本上是零散的、碎片化的,随意性也比较强。

“阅读策略”之所以在以往教学实际中被“虚化”,笔者认为,一方面这些课程目标深藏于课标之中。

它在课标的表述中多以学段的“课程目标”出现,而不是以某一年级具体的“课程内容”出现,因此就缺少了鲜明的指向性。

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08文|李莉萍在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在具体阅读策略上,让学生围绕某一阅读策略中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阅读策略的学习,从三到六年级分别编排了“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提问阅读策略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

这些阅读策略单元为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提供了方法支撑,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

从教材单元导语和课文练习来看,这些阅读策略单元在阅读要求上关于文本内容理解方面的训练较少,关于阅读策略方法的有效运用方面训练较多。

那么,如何教学才能发挥出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价值呢?一、细化目标,拾级而上阅读策略单元中所有课文的教学都应围绕同一阅读策略进行教学,这些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一致,需要学生感悟、积累与运用,最终形成与本单元阅读策略相匹配的阅读技能。

在每个阅读策略单元中,本单元导语页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宗明义地提出,但这种要求比较概括,教师还要依据单篇课文的特点制订出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将阅读策略加以细化,形成阶梯式的训练目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拾级而上,把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策略是“提问”,相应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本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共同承载着让学生学会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的训练,每篇课文题目下面出现的训练方法和提示中都有“提出问题”的学习要求。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安排的训练重点是“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或者全文进行提问。

《夜间飞行的秘密》安排的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蝴蝶的家》则要求学生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尝试解决问题。

对本单元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跟提问有关的阅读策略方法,略读课文则是让学生在学习提问策略的基础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具体的阅读实践,属于拓展性阅读实践范畴。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三种特殊学习单元,即习作单元(每册教材一个,共八个)、策略单元(每个年级上册一个,共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一个)。

习作单元是为了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策略单元主要指向常用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单元既充分体现语文是母语学习,又体现了整合的理念。

本文主要探讨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思路。

先来聊聊一个概念:策略。

人们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概念组合"策略与方法",但几乎没有谁在文章中将"策略"与"方法"区分开来阐述清楚,仿佛这两个概念是一体或者一致的。

问题是,如果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只用其中一个,非得两个一起用呢?那么,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初读这两个概念的词典解释,不好判断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细细推敲,似乎"策略"里应该引领和包括"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法"指向"门路、程序"。

再请教能力不俗的"度娘",并没有找到更清晰明确的解释;将概念加上相同的限制词"阅读",也没见到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比较分析。

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词典中的解释,结合统编版教材中"策略单元"要学习的阅读策略,以为"策略"是方向性的,"方法"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

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部编版教材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在编写的过程中精心地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积累阅读策略,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学会阅读。

部编版教材在每一个年级中所呈现的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以三年级为例,其在上册书中是围绕“预测”策略。

要想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发挥此单元的价值,我们首先要清楚其编写特点,以此为基础探寻应用对策。

一、部编版教材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三年级上册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阅读方法,养成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的意识。

本单元所展现的阅读策略是:预测。

在分析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具有这样的特点:1.引导有意识阅读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心理。

小学生在阅读书目的过程中,其总是发挥无意识的作用,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

随着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增长,学生需要从无意识阅读过渡到有意识阅读中。

所以,本单元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了“预测”此阅读策略,试图借此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有意识阅读,获取阅读技能,以此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

2.有层次呈现内容对于“预测”而言,小学生是极为模糊的。

立足学生的此发展特点,部编版教材先为我们呈现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本,以此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合作阅读文本,对预测策略进行运用,从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接着设置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这两篇内容,引导学生借助所积累的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预测”,从而实现有意识的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立足以上所分析的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特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1.引导学生猜测阅读,享受阅读乐趣就部编版语文教材而言,其在阅读策略单元,之所以会先为我们呈现具有阅读价值的文本,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阅读,并在品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知文本内涵,掌握阅读策略,从而使此策略进行灵活运用,自主阅读练习价值的文本,实现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部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4/9/21
提高阅读速度: 是指强调读者在短 时间之内或者在规 定的时间之内,迅 速地理解文章材料 中的主要的信息。
单元设计意图: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 方法。
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
2024/9/21
有目的地阅读:是指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 阅读监控。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里面也有明确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 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024/9/21
关于儿童的阅读发展的三个大阶段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
通过阅读来学习,解决如 何读懂文本以获取其中信 息的问题。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
学习阅读策略
2024/9/21
三年级上册 (预测策略)
2024/9/21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 阅读中根据有关信息对文 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 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 面进行自主假设,并在阅 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来 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 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 推进阅读。
单元设计意图:顺着故事 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 问策略)
2024/9/21
提问策略:指的是在阅读 的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不 懂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宏 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 可以是不懂的字词,是难 懂的段落,也可以是对课 文的整体提出一些质疑。
单元设计意图:阅读 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 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
2024/9/21
精读课文 方法示例 规则辨认
略读课文 实践应用 学习应用
2024/9/21
2024/9/21
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指引学习阅读策略的 路径。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作者:尚欣然卢锦珍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1年第12期【摘要】本文分析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特点,发现其意图是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编排上突出结构设计整体化、教学内容序列化及细节指导具体化特点,提出在教学中要整体解读教材并做到“瞻前顾后”,聚焦单元目标并指向阅读策略的习得,注意与其他单元的区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写意图编排特点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5-0121-03截至2019年9月,小学语文教材由一纲多本变为一纲一本,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

统编教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

此前人教版教材中也零散地渗透了阅读策略,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而统编教材就是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

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立,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积累阅读策略,学会阅读,形成阅读能力。

一、阅读策略单元编写意图笔者梳理文本发现,统编小学语文的阅读策略单元指向以下几个方面的意图。

(一)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容易受无意注意支配,往往是读完了但没有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学生阅读不当是一遍一遍的呆读、傻读,而当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于永正老师曾强调,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一定的习惯,例如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只有如此,阅读活动才是有效的。

以往语文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读懂了什么”,而在“怎么读懂的”,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监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怎么读懂的”,这在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

阅读策略单元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训练,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将元认知策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以改变语文学习“暗中摸索,无从把握”的现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以及教学策略。

一、编排特点1.科学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必须具备科学性。

这是因为阅读理解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因此,在编排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时,应该立足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各种阅读策略,使得每个单元的阅读策略都是科学而有效的。

2.系统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要具备系统性。

一开始的单元应当从基础的阅读策略开始,逐步深入,形成递进式的阅读系统,深入探究每个策略的细节和层次,从而让学生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阅读者。

3.层次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还应该具有层次性。

在每个单元中,应该从浅到深,从表层到深层进行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逐步深入,形成不同层次的阅读策略体系和模型,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加深对各种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4.实用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还应该具有实用性。

每个单元中,不仅要显现出策略的理论意义和理论原则,还要结合实际阅读情况才能真正起到提高阅读水平的效果。

因此,在每个单元中,应该重点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的最佳应用策略,让学生掌握用正确的方法解读各种类型的文章。

二、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也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策略的细节和层次,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教师经常性的关注和指导。

2. 良好的互动关系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是因为互动关系的建立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放松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阅读策略的世界。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语文阅读策略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将相关的阅读策略编排成单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

一、编排特点1. 系统性:每个阅读策略单元都是一套有机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和运用阅读策略。

2. 渐进性: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通常会按照难易程度递增的顺序进行,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提高。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下,渐渐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3. 循序渐进: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要遵循教学大纲和学科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特点。

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4. 多样性: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要尽量涵盖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诗歌、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文章。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种类的阅读材料,培养综合阅读的能力。

5. 实践性: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二、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在阅读前设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设想故事的情节或文章的主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文章内容的预测能力,为后续的阅读做准备。

2. 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在阅读策略单元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关注阅读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预告目标、导读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3. 引导学生合作阅读:在阅读策略单元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 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在阅读策略单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一、编排特点1. 渐进性: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一般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排。

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适应阅读任务的难度。

2. 综合性:阅读策略单元通常涵盖多个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推理、概括、判断等。

通过多种技巧和策略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能力。

3. 主题性:策略单元的编排通常以一个主题或话题为中心,通过相关的阅读材料展开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阅读策略。

4. 循序渐进:策略单元的编排一般以简单的阅读任务开始,逐渐增加任务难度和复杂度。

让学生逐步掌握和应用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

二、教学策略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2. 合理设置任务:根据学生的年级水平和掌握程度,合理设置阅读任务,适度增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

让学生在适当的挑战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尝试和总结阅读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和应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理解阅读策略的作用和价值,并提醒他们在实际阅读中及时总结和记录有效的阅读策略。

4. 组织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6.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正面的反馈和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足和困惑,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的探究,旨在通过阅读策略的有针对性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领略文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引言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可以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渗透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具有渗透性的特点,即在各个学习单元中都会贯穿相关的阅读策略。

无论是课文的阅读、课外阅读还是其他文本的阅读,都需要教师通过编排特定的策略单元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其成为日常阅读学习的一部分。

2. 渐进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还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即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阅读策略。

从初步的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推断、归纳、概括等更高层次的阅读策略。

3. 多样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也需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多样性,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1. 教师角色在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担负起引领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责任,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可以更好地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有助于提高阅读策略的掌握效果。

3. 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可以促进他们对阅读策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结语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探究,关乎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也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一、导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和教学策略的探究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好的阅读策略单元编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1. 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词汇理解困难、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问题,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和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紧扣教材内容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需要紧扣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阅读策略单元,使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

3. 渗透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中,可以适当渗透情感教育,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通过练习和实践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 导入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可以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故事或者图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预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讲解和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教师可以详细讲解一些阅读策略,例如:字词猜测、段落推断、语篇理解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引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1.以材料为中心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以一到多篇阅读材料为核心,围绕这些材料展开教学。

教师可以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把握文本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水平。

2.针对性强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障碍和问题,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构合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结构上,往往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排列,从简单的阅读材料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4.注重多样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不仅包括文学阅读材料,还包括报刊杂志、科普读物、社科类材料等多种文本形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展示精美图片、引入有趣话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愿意去阅读。

2.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意识,容易产生阅读被动的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让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3.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定位查找、推理判断等。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本、讲解阅读技巧、示范操作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4.引导学生的深层次阅读小学生阅读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层次,缺乏对文本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一、导言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与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1. 知识点的选择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之一是知识点的选择,这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阅读策略、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等。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依据,合理选择知识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 难易程度的分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易程度的分化。

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的内容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还要求内容设计要多样化,既要注重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又要结合当代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入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任务性学习要求学校在编排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时,注意任务性学习,即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设计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和理解阅读策略,不断巩固和提高阅读能力。

5. 系统性与整合性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还应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

系统性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让学生在多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整合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贯穿学生的语文学习全过程,将阅读策略与其他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合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阅读题材、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1. 渐进性小学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是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逐步增加难度的。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会根据学生的年级逐渐增加阅读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 主题性小学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是按照主题进行的。

比如一年级的阅读策略单元可能以动物为主题,二年级的阅读策略单元可能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等。

通过主题的设定,可以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的阅读策略。

3. 多样性小学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是多样化的。

在编排阅读策略单元时,会涵盖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课文、故事、新闻等,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材料中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

4. 综合性小学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是综合性的。

在编排阅读策略单元时,会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解释等,使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运用多种策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1. 情境导入可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故事或视频等方式,营造一个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

2. 感知感悟在学习阅读策略前,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素材进行感知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

3. 示范教学通过阅读策略的事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4.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分享阅读策略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反馈纠正在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阅读策略的反馈和纠正,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

6. 拓展延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拓展延伸阅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的探究,旨在通过渐进性、主题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编排,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情境导入、感知感悟、示范教学、合作学习、反馈纠正和拓展延伸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三种特殊学习单元,即习作单元(每册教材一个,共八个)、策略单元(每个年级上册一个,共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一个)。

习作单元是为了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策略单元主要指向常用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单元既充分体现语文是母语学习,又体现了整合的理念。

本文主要探讨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思路。

先来聊聊一个概念:策略。

人们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概念组合"策略与方法",但几乎没有谁在文章中将"策略"与"方法"区分开来阐述清楚,仿佛这两个概念是一体或者一致的。

问题是,如果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只用其中一个,非得两个一起用呢?那么,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初读这两个概念的词典解释,不好判断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细细推敲,似乎"策略"里应该引领和包括"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法"指向"门路、程序"。

再请教能力不俗的"度娘",并没有找到更清晰明确的解释;将概念加上相同的限制词"阅读",也没见到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比较分析。

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词典中的解释,结合统编版教材中"策略单元"要学习的阅读策略,以为"策略"是方向性的,"方法"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此,教师需要合理编排阅读策略单元,并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1. 策略单元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不同于成年人,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需要从小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实际价值。

例如,在小学课本中,阅读材料会涉及到小学生时常接触到的内容,如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将这些内容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2. 策略单元内容分类详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需要分类详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策略。

例如,可以将阅读策略分为词汇理解、主旨概括、推理判断等方面,具体讲解每个方面中的具体策略应该如何运用。

针对词汇理解这一方面,可以逐渐讲解词汇的字义、词义、词性等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针对主旨概括这一方面,可以逐渐讲解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等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从文章中抓住重点;针对推理判断这一方面,可以逐步讲解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方式,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推理思维解决问题。

3. 策略单元难度递进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需要难度递进,从易到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策略。

例如,对于一年级学生,可以将阅读策略单元的重点放在词汇理解和基础阅读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动画、图画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字义和短句理解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将阅读策略单元更多地放在判断、推理等高阶阅读能力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而言,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通过互相交换思路和分享经验,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一系列阅读策略进行编排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单元,以便教师可以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步骤教学: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一般分为引导、探索、总结三个步骤。

在引导阶段,教师通过提问、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阅读策略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探索阶段,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总结阶段,教师收集学生的实践情况,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形成对阅读策略的归纳和总结。

2. 渐进性编排: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一般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

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策略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更复杂的策略。

一开始可以从猜词的策略开始,之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其他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归纳等。

3. 多元化教学: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中会包括多种教学方法和教材资源的运用,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用教具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

还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兴趣的教材,如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1.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每天固定阅读的习惯。

教师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有趣的阅读资源,如儿童杂志、图书馆借阅书籍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教师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

示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篇章进行示范,并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策略的关键点。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阅读策略。

在学习猜词策略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上下文、利用线索等方式猜测词义,并与同学一起分享和讨论自己的策略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作者:李雪琦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0期
摘要: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统编版教材在新课改的号召下,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精心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

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单元的编排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作品,从而使其在体验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编排特点;教学建议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统编版教材应运而生,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握该套教材的编写特点,发挥其特色,引导学生发展。

我在分析统编版教材的时候发现,自三年级起,教材单独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并在每一个单元内安排了三到四篇文章,其中,前两篇文章具有阅读指导价值,而后几篇具有阅读练习价值。

如此安排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策略,并对此进行灵活运用,借此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立足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有效发挥阅读策略单元的价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自主阅读呢?
一、引导学生猜测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统编版教材之所以在前两篇安排带有阅读价值的文本,在后几篇安排具有练习价值的文本,是因为一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驱使下,学会有目的地阅读文本,并将其运用到阅读活动之中,以此将阅读心理转化为阅读技能,提升阅读水平。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阅读任务,以此在兴趣的驱使下,投身阅读活动,一步步地感知文本大意,把握文本发展脉络,掌握阅读方法。

以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设定的阅读策略是“有目的地阅读”。

其承袭了之前的“预测”“提问”和“提高速度”的阅读策略。

在此策略的指导下,教材中为我们呈现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和《故宫博物院》这三篇文章。

其中,前两篇具有指导价值,后一篇则具有练习价值。

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以第一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具体地,《竹节人》这篇散文,作者以回忆性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做竹节人、斗竹节人”这样的过程。

29个自然段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有困难的任务。

基于此,我在“有目的阅读”此策略的指导下,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为学生设计了明确的阅读任务,即分别为“写制作玩具指南,教给别人玩玩具”“体会玩玩具带来的乐趣”“讲述一个与老师有关的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这三个任务分析文本,找到文本中具体对应的内容,以此进行品析。

在这样的品析过程中,我会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根据故事的层层推进,为学生进行讲解,以此使其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为其之后自主阅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批注阅读,运用阅读策略
既然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那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既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又要给予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使其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真正地学会阅读。

在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首先立足具有阅读价值的文本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策略,接着则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其运用所积累的策略自主阅读后几篇文本,实现学以致用。

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竹节人》该内容教学之后,我执教班级的学生学会了如何围绕任务阅读文本,在任务解决中理解文本。

基于此,我在组织后一篇文本教学活动的时候,鼓励学生按照此方法尝试阅读。

具体地,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在阅读文本之前,我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其进行合作阅读。

在阅读之初,我先结合文本内容向学生展现这样的任务。

任务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特点。

任务二: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三: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在这些任务的驱使下,我鼓励其走进文本,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将问题的答案展现出来。

如此批注式阅读正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新的问题,对此,我鼓励其做好标注,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在学生合作讨论的时候,我走进小组,及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做好记录。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将问题抛给全体学生,引导其在集思广益下探寻问题的答案。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亲身体验自主阅读,还可以在运用阅读策略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获得阅读满足感,建立阅读自信心。

总之,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握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结合前两篇文章,采取有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策略。

接着,则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其在自主阅读后几篇文本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策略,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真正地学会阅读。

参考文献:
[1]周步新.多元联系,习得阅读策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鹿角》課堂教学实录及反思[J].江西教育,2019(8):45-48.
[2]袁芳.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有效话题的设置[J].教学与管理,2018(35):3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