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

合集下载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前言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且高度毒性的气体,一旦人体吸入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显得十分必要,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内容一、预案制定制定应急预案前,需要对待遇设置不当、玩具、家具等材料过度热烤等常见一氧化碳中毒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该分别针对以下方面予以制定:1.事故应急组织机构;2.应急资源调配机制;3.功能部门职责明确,预案分工明细;4.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和管理;5.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演练和检查管理。

二、应急预案流程1.预警响应阶段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或接到相关报告后,各部门应当立即展开应急预案并启动预警响应系统。

同时,应当尽快将情况通报给上级领导,同时积极组织现场处置。

2.现场处置阶段现场处置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接警: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响应预案,汇总全市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初步处置方案,制定统一的处理计划。

•剖析事件:实地勘查事故现场,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和处理方案,迅速做出处理。

•疏散人员:将发生中毒事件的现场首先疏散出可能受到危害的人群。

•收集资料: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应当记录相关信息并用以后总结。

3.后续处理阶段在现场处理完毕之后,应当对受到影响的人员进行统计,然后派员进行评估和完善相关记录。

同时,还需要做好善后工作,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安抚,并根据相关规定受到影响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赔偿。

三、应急设备及物资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现场处置所需的设备,包括应急指挥车、现场处理卡车、气体检测设备、通讯设备以及疏散应急用品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应急物资安排,包括防护装备、紧急救援药品、抢救工具箱等。

四、应急组织保障完成以上预案之后,还需要建设应急组织保障成果,包括开展培训、演练、检测等活动,以确保应急组织机关及其管理人员具有较为综合的应急能力和相应的执行力。

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事件,它往往发生在封闭或不良通风的环境中。

而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则指的是那些不是由工作场所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并实施一份完善的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一、预案目标和背景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减少中毒人数、减小财产损失,并确保及时救治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该预案是为了响应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无序情况,指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如何预防和应对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二、预案主体内容1. 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 室内安全检查:定期进行住宅、办公室、商场等室内环境的安全检查,确保无论是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或固体燃料,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 安装报警器和排气系统:在重要场所和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和通风排气系统,提前感知风险并及时排除。

2. 应急预案-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灵敏反应。

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 人员疏散与救援:组织人员在不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下,尽快疏散受困人员。

同时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抢救受伤人员和移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防止事态扩大:对发生中毒事件的现场进行划定隔离区,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比如关闭燃气源、通风换气、控制火源等。

- 协调合作与信息发布:及时与相关部门、医院、媒体等进行沟通协调配合,确保救援与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发布情况说明,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3. 救治与善后处理- 及时救治: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和氧疗,降低中毒的危害。

- 监测与评估: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确定一氧化碳浓度和扩散范围,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发布安全报告,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引言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常因燃煤、燃气或燃油等不完全燃烧而产生。

当人们长时间或大量接触一氧化碳时,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应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目标1、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2、降低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和损失。

3、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1、建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组织应急响应工作。

2、建立应急工作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执行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现场调查、人员疏散、医疗救治等。

3、建立专家咨询组: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建议。

四、应急响应流程1、预警与报告:当收到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报告时,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上报应急指挥部。

2、现场调查与评估:应急工作组应迅速赶赴现场,调查事件原因和影响范围,评估事件等级。

3、疏散与隔离:根据现场情况,应急工作组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信息通报与发布: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告知公众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5、事后处理与总结:事件处理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五、预防措施1、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加强燃气、燃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3、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燃气、燃煤设备时,应确保通风良好。

4、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性能。

5、中毒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对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建立应急组织、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响应流程和采取预防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公众健康受到的影响和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晕厥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来源是燃气、汽车等燃烧物质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二、预防措施1.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一氧化碳报警器是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等燃气设备时,应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这样当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报警器能及时发出警报。

如有一氧化碳报警器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请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定期维修设备。

对于燃烧设备如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等应定期维护保养,预防设备老化引起一氧化碳的泄漏。

3.安全使用燃气。

在使用燃气设备时,应该仔细遵循使用说明书,确保使用燃气设备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煮饭、洗澡时要有人在场,不要在房间内燃烧炭火等不安全的物质。

三、应急预案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马上打开门窗通风。

将空气流通,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

2.对中毒者进行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输氧,将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给予高浓度含氧气的呼吸,同时可转移至医院就诊。

3.停用燃气设备。

找出一氧化碳泄漏的原因,排查问题。

四、救护措施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该注意以下救护措施:1.立即停止进入中毒现场。

2.通过拍击或掐人中等方法唤醒昏迷者。

3.让昏迷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4.在病人口腔发现异物时应迅速取出,使病人口腔内干燥。

5.用吸氧袋、呼吸器等设备输送花氧气至中毒者体内。

五、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维护设备、安装报警器、正确使用燃气设备等措施,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对中毒者进行救援。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是指在家庭、旅游景点、公共场所等非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应制定一份应急预案以应对这种情况。

以下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内容:
1. 紧急情况下,切勿慌乱,保持冷静,尽量快速离开中毒现场。

将中毒人员搬离到室外,呼叫急救人员。

2. 在离开中毒现场时,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以免发生事故。

3. 在离开中毒现场时,尽量避免携带个人物品,以免影响逃生速度。

4. 紧急情况下,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可能引发火灾或一氧化碳泄漏的设备,如明火、电源开关或电气设备。

5. 切勿返回中毒现场,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并告诉情况发生的地点和中毒人数。

6.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佩戴面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吸入一氧化碳的量。

7. 定期检查燃气、暖气等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正常使用并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燃气管道。

8. 在室内使用热水器、煤气灶等燃气设备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封闭环境。

9. 如果发现燃气、暖气等设备出现异常,如较大噪音、异味或发现异常火焰等,应立即停用设备,关掉燃气源,并尽快与维修人员联系。

10. 进行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人们对中毒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预案,并确保将预案公布并普及给相关人员,以有效预防和应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1. 前言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居住环境内或公共场所内由于燃气泄漏、不当使用燃气设备、燃烧不完全等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超标的情况。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2. 预案目标2.1 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2.2 最小化中毒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处置水平。

3. 预案组织3.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3.2 预案的责任单位包括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

4. 预案程序4.1 监测和报警4.1.1 建立一氧化碳监测系统,并保持24小时不间断监测;4.1.2 监测装置发现一氧化碳超标时,立即发送警报信号。

4.2 紧急响应4.2.1 接到警报信号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4.2.2 启动警报系统,通知居民迅速撤离,并在必要时疏散附近的人员;4.2.3 联系应急救援队伍,准备救援装备和药品。

4.3 救援和救治4.3.1 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立即调派救援队伍赶赴现场;4.3.2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救助被困人员;4.3.3 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为其提供急救和医疗救治;4.3.4 同时进行现场排查,找出一氧化碳泄露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4.4 事后处置4.4.1 进行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4.4.2 提供相关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4.4.3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能力。

5. 预案配套措施5.1 加强燃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燃气设备的正常运行;5.2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5.3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提前发现一氧化碳超标的风险;5.4 提供公众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关于印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卫应急发〔2006〕3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建设厅局、信息产业厅局、通信管理局、环保局、气象局、新闻办: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卫生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制定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现将《预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实施。

卫生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六年八月三十日国家重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doc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事件分级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

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非工作环境下,由于一氧化碳泄漏导致的中毒事件。

对于这类事件,应采取下列应急预案:
1. 初步应对措施:
- 迅速离开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尽量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关闭一氧化碳泄漏源,例如关闭燃气炉具或燃气阀门。

- 尽快打开门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

- 通过呼叫紧急救援电话 (如911)或联系专业应急机构寻求帮助。

2. 危险区域处理:
- 在有毒气体泄漏的区域周围设置警戒线或警示标志,以防止其他人员靠近。

- 必要时采取措施,如关闭相关设备或仪器,确保有毒气体不再泄漏。

3. 救护措施:
- 对中毒者进行急救处理,包括:
- 尽快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检查中毒者的呼吸和心跳,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CPR)。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援。

4. 医疗救助:
- 中毒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急救治疗,并告知医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原因。

- 医疗机构会通过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等检查来确定中毒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输液补充等。

5. 事后处理:
- 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尽量找出一氧化碳泄漏的原因。

- 对泄漏设备或管道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 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这些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具体执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报告卡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报告卡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报告卡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市区(县)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现居住住址: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保姆□ 6、餐饮业□ 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或民工□ 10农民□ 11、干部职员□ 12、渔(船)民□ 13离退人员□14、家务及待业□15、其他□病人中毒时间:年月日时分中毒发生原因:1、燃煤取暖□2、炭火取暖□3、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4、人工煤气泄漏□5、汽车尾气□6、其他中毒发生场所:1、学校□2、家庭□3、公共场所□4、办公场所□5、其它中毒发生因素:1、一氧化碳□2、天然气□3、液化气□4、二氧化碳□5、硫化氢□主要症状:1、乏力□2、头痛□3、眩晕□4、恶心呕吐□5、意识模糊□6、昏迷□7、休克□8、其它中毒诊断:①轻度中毒□②中度中毒□③重度中毒□病人救治措施:1、脱离中毒现场□2、氧气吸入□3、高压氧治疗□4、对症相关支持治疗□5、糖皮质激素□6、血管扩张剂□7、神经细胞营养药□8、其它患者情况:①治疗中□②治愈□③死亡□诊断日期:年月日诊疗单位: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人/联系电话: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等,但无昏迷者。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可恢复。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

3、重度中毒:患者出现深昏迷或植物人状态,有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或锥体外系损害等体症。

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是针对非职业场所(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中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管理的制度。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建议:1. 安全意识宣传: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非职业场所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测试其工作状态。

一旦检测到一氧化碳超过安全浓度,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

3. 配置通风设备:保持房间通风,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

尤其是使用燃气燃料的设备和燃气热水器,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将室内的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设备:燃气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的废气安全。

燃气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一氧化碳泄漏,因此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5. 保持燃烧器具完整性:检查燃烧器具(如燃气炉、煤气灶等)是否完整,是否有泄漏或损坏的情况。

及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燃烧器具。

6. 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在有燃气设备的地方,张贴一氧化碳中毒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7. 急救和逃生措施: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培训人员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

同时,制定逃生计划,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离开危险区域。

8. 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定期监测非职业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可以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测。

9. 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明确非职业场所的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和管理要求,强化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和执法。

10. 紧急救援机制:建立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紧急救援。

以上是一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的建议,更具体的制度内容和措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是指在家庭、公共场所、学校等非工作环境中,人们不慎接触一氧化碳(CO)而导致中毒的情况。

对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采取以下应急预案:
1. 建立预警机制:在家庭、公共场所等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测其工作状态。

2.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普及,让人们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

3. 加强管理:加强对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地方的管理,确保无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烟囱堵塞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

4. 提供急救培训:提供急救培训,使人们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5. 采取紧急措施: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尽量离开室内到空气流通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请求医疗救助。

6. 救援和治疗:立即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医疗人员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吸氧、补液等紧急治疗,尽快排除体内的一氧化碳。

7. 调查事故原因: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加强安全预防: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如检修燃气设施、加强排气通风、合理使用取暖设备等,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通过加强预防、管理、救援和治疗等各方面的工作,可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以演练。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01.14•【字号】长卫应急发[2008]3号•【施行日期】2008.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原材料工业正文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长卫应急发〔2008〕3号)各县(市)、区卫生局,各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卫生局),长春市疾病控制中心、长春市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信息报告工作,长春市卫生局制定了《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的规定(试行)》,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一月十四日附件: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针对我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病例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启动以来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规定如下:一、长春市卫生局负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统一领导,责任分工;负责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负责发生较大事件时处置工作的调度指挥。

二、长春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指导、网络信息监测和报告、三级以上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责任报告单位。

在发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和死亡病例时,必需按要求的内容、时限和形式上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个案相关信息报告卡”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四、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领导;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信息报告及时性的督导与检查;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具体承担单位的指定;负责建立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能力的医疗机构发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或死亡案例的报告工作模式。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2.07•【字号】长府办发〔2018〕4号•【施行日期】2018.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长府办发〔201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2月7日长春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和《吉林省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17〕3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特别是《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办发〔2009〕43号)印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责,逐步健全防治体系,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职业病防治管理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日益完善,保护了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但是,我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传统职业病依然高发,尘肺病问题不容忽视。

我市以汽车制造为产业支柱,覆盖多种传统工作包括水泥生产、建筑业、煤矿开采等,职业病危害企业总数2657家,其中641家企业申报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达20266人。

涉及到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二甲苯、水泥尘。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03•【字号】长府办发〔2017〕41号•【施行日期】2017.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长府办发〔2017〕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市安监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制定的《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8月3日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市安监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制止和惩处非法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安监总财〔2012〕63号)、《吉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吉政办发〔2014〕3号)和《吉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受理、核查、奖励工作规则》(吉安监管统计〔2016〕11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长春市行政区域内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和奖励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奖励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举报人)有权向县级以上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发生在非工作场所的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是由于燃气热水器、暖气炉等燃烧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

为了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建立以下预防管理制度:
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居住环境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够及时检测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情况,并发出警报,提醒居民采取应对措施。

2. 检查燃气设备:定期请专业工作人员对家庭中使用的燃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燃气热水器、暖气炉等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出现燃烧不良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3.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措施。

居民要经常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尤其是燃煤取暖季节,燃煤产生的一氧化碳容易导致中毒。

4. 合理使用燃气设备:居民在使用燃气设备时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修改、封堵通风口,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5. 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学校等机构应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居民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让居民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6. 开展检测监测:定期组织一氧化碳检测监测工作,对居民居住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建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安装报警器、检查燃气设备、加强通风、合理使用燃气设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检测监测等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规规章制定与发布
【发文字号】长府办发[2013]30号
【发布部门】长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9.02
【实施日期】2013.09.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长府办发〔2013〕3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长春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含生产经营性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和火灾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规定。

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按照《长春市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要求,做好属地和行业内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相应工作。

第四条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12.22•【字号】长卫应急发[2008]16号•【施行日期】2008.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原材料工业正文长春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长卫应急发〔2008〕16号)各县(市)区卫生局、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卫生局)、局属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入冬以来,我市天气寒冷,气压低,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因使用煤炉等直接燃烧取暖设备而引起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为切实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增强群众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工作部署,市卫生局要求进一步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并提出如下要求:一、集中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宣传活动。

从2008年12月25日起至2009年1月7日,集中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知识宣传活动。

要着重抓好平房区、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学校、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矿区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单位,以及农民工等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防范宣传教育工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宣传活动内容提纲,并负责通过驻长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按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传提纲,利用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挂图、主要街路悬挂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反复宣传等多种形式,做好本辖区的宣传工作,同时与新闻媒体、教育、城建、气象、公安、街道和社区等单位加强协调、沟通与合作,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活动,要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二、大力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应急准备工作。

严格按照《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强化医疗救治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确保医疗急救人员、设备、物资及时到位,做好应急准备的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救治中毒患者,最大程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

卫生部、建设部、教育部等关于今年入冬以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的通报

卫生部、建设部、教育部等关于今年入冬以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的通报

卫生部、建设部、教育部等关于今年入冬以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建设部(已撤销),教育部•【公布日期】2007.11.26•【文号】卫发电[2007]86号•【施行日期】2007.1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卫生部、建设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气象局关于今年入冬以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的通报(卫发电[2007]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入冬季,气温下降,气压较低,室内空气流动性差,居民家庭、学校、施工工地、餐饮娱乐等营业场所因使用煤炉等直接燃烧取暖设备、柴油发电机以及餐饮用火锅等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初步统计,10月份以来,全国已发生166起,死亡21人,中毒310人。

10月19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位于地下一层的娱乐厅因长时间使用柴油发电机,通风不畅,导致42人中毒,其中昏迷12人,幸未发生死亡;11月13日,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居民家中发生煤气泄露,8人中毒,4人死亡;11月19日,江西南昌陆军学院6名师生在火锅店进餐,因门窗密不通风,使用火锅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扩散,造成2人死亡,4人中毒。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近年来,组织各有关部门制订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下发了《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防范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监测预警和科普宣教,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防范和自救意识。

针对近期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国务院领导同志再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刻吸取教训,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餐饮娱乐等营业所场防范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高度重视一氧化碳防范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建设部等10部门《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建城[2006]274号)要求,认真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个案相关信息报告卡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个案相关信息报告卡

5、保持室内通风 6、救助受害人员 7、现场危害源监测 8、其它
1
新报告中毒人数:
新报告死亡人数:
排除中毒人数: 0
累计报告中毒人数:
累计报告死亡人数:
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接到报告时间:





首例病人中毒时间:



时分
末例病人中毒时间:




分 (仅有一例病例)
主要症状:1、乏力 2、头痛 3、眩晕 4、恶心呕吐 5、意识模糊 6、昏迷 7、休克 8、其它
学习或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其它联系人电话:
职业: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保姆 6、餐饮业 7、商业服务
8、医务人员 9、工人民工 10 农民 11、牧民 12、渔(船)民 13、干部职员 14、离退人员
15、家务及待业 16、其他
病人中毒时间:





主要症状:1、乏力 2、头痛 3、眩晕 4、恶心呕吐 5、意识模糊 6、昏迷 7、休克 8、其它
中毒程度分级:1、轻度 2、中度 3、重度
中毒发生因素:1、一氧化碳 2、天然气 3、液化气 4、二氧化碳 5、硫化氢
中毒发生原因:1、燃煤取暖 2、炭火取暖 3、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 4、人工煤气泄漏
5、汽车尾气 6、其他
中毒发生场所:1、学校 2、家庭 3、公共场所 4、办公场所 5、其它
中毒信息来源:1、属地医疗机构 2、外地医疗机构 3、特服号电话 95120 4、市民电话报告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化工毒物管理
【发文字号】长卫应急发[2008]3号
【发布部门】长春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2008.01.14
【实施日期】2008.01.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长春市卫生局关于下发《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
规定(试行)》的通知
(长卫应急发〔2008〕3号)
各县(市)、区卫生局,各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卫生局),长春市疾病控制中心、长春市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信息报告工作,长春市卫生局制定了《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信息报告的规定(试行)》,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一月十四日附件:
长春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针对我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病例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工作启动以来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规定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