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关于“诺斯替”主义与摩尼教
何新---诺贝尔奖金幕后共济会
何新重大揭秘:诺贝尔奖金幕后真正金主是共济会最近媒体的话题之一是诺贝尔奖。
媒体宣传而公众被误导──都以为所谓诺贝尔奖是一位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所设立的一项无关政治、客观公正、体现普世价值的科学文化的世界性大奖。
殊不知,这个奖的背景来历其实非常复杂。
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的来源,早已不是诺贝尔死后留下的区区遗产。
其当今的多元金主来自欧美共济会的金融基金───主要与罗斯切尔得金融家族有关。
1\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检索《维基百科》的词条”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会惊讶地读到以下这一段文字:“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此奖项并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
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朗纳·弗里施和荷兰人简·丁伯根共同获得。
虽然经济学奖在1969年设立之后,成功整合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选体系里,但实际上根据诺贝尔奖的正式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后人对于瑞典国家银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评,认为这是经济学者企图提升地位和声誉的手段,其侄孙Peter Nobel更称有关奖项是占诺贝尔之名的布谷鸟。
“───原来,所谓”诺贝尔经济奖“并不是诺贝尔设立的,并且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属于诺贝尔奖。
“2\诺贝尔是军火商而不是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瑞典军火商。
他在中国媒体的介绍中,常被描述为“大化学家”和“大发明家”。
其实他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尔摩,11岁时他与家人迁居俄国的圣彼得堡。
他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接受了为俄罗斯海军研制“鱼雷”的工程。
何新论宗教
何新:论宗教1)宗教是一种神秘。
宗教的必要性源于人生的神秘性。
人生是神秘的。
人类与万物及其他一切物种之不同,在于人类具有灵明之知觉及心性。
人类不仅能感知世界,而且能以理智解读世界,以理性认知世界。
2)但是,这种理性是有限的。
正如康德和歌德尔所发现的,人类借以认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符号逻辑工具,即理智及理性之逻辑结构具有先天缺陷,因此不可能终极意义地理解和认知世界。
事实上,无论从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我们既无法感知和认知宇宙之大(宇观世界),也无法感知和认知宇宙之小(量子以及微观世界)。
每个人从母胎中降生,而后经历一段极其短暂的人生。
在这一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人似乎是灵明之物,有感、知、情、意、欲(佛家所谓“五蕴”)。
但这种生命的醒觉,如同烛火一般微渺,只在瞬间燃放而随之永恒地熄灭。
3)在生命发生之前,我不知自己的灵魂寄身何处。
在生命消失之后,我不知自己的灵魂归向何处。
如帕斯卡所说:人是一株脆弱的芦苇,既不知自己从何处来,亦不知自己向何处去。
人与芦苇的不同,仅仅在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芦苇而已。
4)人生是悲惨的。
但是人之价值在于人意识得到自己的悲惨,而芦苇则意识不到自己的悲惨!(巴斯卡语)佛说:人生是苦。
每个人的生命之旅注定是一段悲苦的历程——于啼哭中降生,于(他人之)啼泣中消逝。
死亡,乃是一切生命所不可逃绾的作为终极悲剧及命运的永恒主题。
在死亡之黑色幕布所覆盖下,一切人生之竞争,壮丽辉煌,幸与不幸,以及一切权力、权势、财富、科技、艺术、理性、意识形态,均全无意义。
5)科学技术虽可提供改善人生之手段,却无法解答人生意义之问题。
在白色之生命与黑色之虚无(死亡)之间存在的唯一桥梁,只有宗教而已。
宗教以对于永恒者和绝对者的信仰,以及以对至善和永恒的信念和追求而解救和超度人生。
6)文艺复兴以来,接受犹太改革派教义的共济会思想家发起反对天主教及一切宗教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三大重要标志是:——倡导自然神论以及泛神论——倡导唯物论(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鼓吹金钱崇拜、市场崇拜、商业崇拜(即资本崇拜)——鼓吹以人欲改造自然及战胜自然以至此500年来物欲横流,荼毒人类。
我所理解的何新学术研究体系
我所理解的何新学术研究体系作者:倪阳最早阅读何新,是在1988年的《自学》杂志上,何新写于当年8月的“论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与外交战略”一文。
何新那种对国际、国内形势冷峻、精辟的分析和事后所显示的洞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此文中,何新预警了国内可能出现的动乱形势,言中了以后出现的东欧集团和苏联的彻底解体。
也正是在此文中,何新提出了“东方的复兴”的伟大目标。
他指出:“中国的未来前途,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将在、事实上也只能在东方作为一个整体(正如西部的欧美曾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兴中,得到最后的确认和成功。
”这以后,我又关注和陆续读了何新的一些著作和文章。
逐渐感悟了何新的学术研究体系。
这一学术研究体系即是围绕着“东方的复兴”而展开的。
体悟到在其生命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大志,即致力于中华的复兴、东方的复兴。
并逐渐达到了这一自觉。
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他在冥冥中感到有一种力量在在引导他。
而他的这种大志又体现在他的具体作为中。
他围绕着这一宏大的志愿,而展开了具体的研究。
何新先生近影东方的复兴首先要体现在中华的复兴上。
他的妙语:中国要旺五百年。
他为中华之复兴而出谋献策,作战略之研究。
在政治上,他提出新国家主义的政治观:即以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国家统一、国家强盛、国民福祉和民族文化奉为至尊和第一价值的主义。
其目的,是要为政治改革奠定根本理论基础。
在经济上,他提出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指出现代资本主义是“混合经济”类型的资本主义,其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持西方社会总体稳定的根本性安全阀。
提出我们应注重于研究存在于现实中的真实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国家经济政策,以资借鉴。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应该看作邓小平、江泽民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和理论,在中国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近于列宁当年所设想的他称作“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模式。
何新认为,根据中国现有的经济基础,中国理想的经济形态应当是混合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
揭开那隐秘的罪恶
揭开那隐秘的罪恶发布: 2012-3-11 09:25 | 作者: 人民万岁|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点击: 1140 | 回复: 0揭开那隐秘的罪恶——读何新编著《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秘》刘召峰(作者附注:该文刊于《海派经济学》2012年第2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我还是大学生时,就曾与闻何新先生的大名,在书店和书摊上见到过何新先生的著作,只是当时“有眼无珠”,不曾细读。
近读何新先生编著的《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秘》(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一书,了解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存在的共济会、骷髅会、彼德伯格俱乐部等幕后神秘组织的情况,大为震惊。
为使中国学界广泛知悉此类神秘组织意欲统治世界、毁我中华的阴谋,特撰文推介此书。
一、该书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共济会的发展史及相关制度。
共济会(Free and Accepted Masons)中文直译名称是“自由石匠盟会”,何新先生主张译为“自由建筑师同盟”。
他认为“建筑师”比“石匠”更能传达微妙的政治涵义。
古代共济会起源于古代迦南的犹太石工社团,后来随犹太人的迁徙而传布于世界,成为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之间互相支持、保护、联络的“兄弟会”。
1717 年,共济会的第一个联合组织“共济总会”(Grand Lodge)在英格兰成立。
共济会在18世纪中后期得以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以及整个英属殖民地。
现代共济会的总部在英国和美国,据称美国的国会山地下室是美国共济会的秘址,英国权贵共济会的会址在白金汉宫中。
共济会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的成年男子;会员之间有一套秘密的标志、暗语和手势进行互相辨认;入会后,会员终身不得向他人透露会员身份,也永远不能透露“内部秘密”。
在19世纪20年代,曾有名为William Morgan的共济会会员出版了《一个致力于共济会研究三十年的会友对共济会的阐释》一书揭露了共济会的秘密,不久就被谋杀了。
共济会共有33个级别,内部等级森严,高层共济会是一个封闭的权贵俱乐部,即便较低层的共济会员也不能进入。
何新口述:我的非凡人生
何新口述:我的非凡人生(1)[录音、整理:呼呼、ws]预告:本博将陆续发表何新先生的口述纪实。
仅在网易本博独家发布(不定期)。
口述稿由ws与呼呼整理。
口述纪实中的老何(2014-4)【前言】(一)所谓非凡人生,就是不那么平常的人生。
其实我的人生并未成功。
所谓不成功,意味着我从青年时期一直憧憬追求的梦想——中国与华族的复兴,并未实现。
未来能不能实现,天知道。
[我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反思文革政治理念的谬误,思考如何寻找新道路以复兴国家民族的理论问题。
其后于1989年出版《东方的复兴》两部,1996年出版《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两卷。
]最近的10多年来,我看到的是形势已经离这个目标渐行渐远。
一个强大的新生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已经形成,他们背后是跨国金融资本集团。
新生资本利益集团正在试图绑架改革和国家。
他们以金钱和洗脑术操控被市场化的某些新媒体,主导各种伪民意和所谓“公议”,以输入的新自由主义(披着所谓“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美丽外衣)为国人洗脑,以至影响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顶层设计;欲使中国经济、政治一步步地被超主权跨国金融势力(即金融—秘教共济会)所控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提出区别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据称:实证经济学是排除社会评价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说明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回答“是”和“不是”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作出伦理道德评价,回答“好”和“不好”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属于规范经济学。
创始者为边沁、庇古及哈耶克,著名代表人物有帕累托,萨缪尔森。
我认为规范经济学是一种伪经济学。
有关批判见我的《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学》一书。
(2002年出版)]最近一年来,新的领导集体登陆带来了拨乱反正的希望。
但是积重难返。
十几年的方向错误,积累的问题之多远远超过一切预料和估计。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内外形势的复杂性超过了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
散论何新学术
散论何新学术倪阳何新出生于1949年12月23日。
用一句老话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文革中他开始反思。
七十年代他读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曾给他以启迪,相对应的则是“东方的复兴”。
以后他始终追思这一主题,应当说迄今未渝。
“东方的复兴”亦即中华的复兴,构成了贯穿何新人生和学术追求的一个最基本、最伟大的理念。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是他的座右铭之一。
为此,他说他为了国家根本利益,在一些关系经济方针之重大问题上,多次以孤介之言逆乎多数而反潮流。
今年七月何新写了个六十自述,一改再改,内容不断充实。
原标题为“我看未来淡如清水”,最后定稿时标题改为“我对中国未来前途的再思考”。
似少了些恬淡和冲融,多了些苍凉和悲壮。
可见何新于世事毕竟不能忘怀。
关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是何新学术的主线。
最近看何新博文,亦多以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为主。
儒也罢,道也罢,佛也罢;入世也罢,出世也罢,无论如何,忧国忧民,乃是何新的宿命。
何新看未来,又如何一个“淡”字了得!何新的读书,可谓无书不读,会通古今中外,是一个杂家、玩家和通家。
观其治学的大体路径:可认为是先哲学尔后旁及其他。
尤其是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的哲学对其影响尤深。
他多次谈到,黑格尔的《小逻辑》、列宁的《哲学笔记》和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三本书确立了他的世界观。
其中两本书是马、恩、列。
七十年代有一年多,他在北京住防空洞(这个防空洞据说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园内),每天到北京图书馆,就已遍读马恩列全集和其他西方哲学著作。
这些使他获得了他所一贯强调的“方法与逻辑”,这在七十年代末已经完成。
他的一些哲学著作即以此命名(何新著《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
这使他所向披靡,所思所论,因而充满了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
转而他大体向三路进军:一路为国学的踏勘和新考,可谓凿破混沌,常发千古之覆。
他曾回忆八十年代初在社科院作黎澍助手时,因为他的狂傲,黎澍动怒而呵问他:“你狂,有什么本钱呢?你通读过二十四史吗?你通读过十三经吗?经、史、子、集四部,你究竟读了多少?”这使他如醍醐灌顶。
何新在《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中的哲学贡献
何新《 思考 : 的哲学和宗教观 》 时事 出版社 , 0 1 我 ( 2 0 年 版) 就形式来说 比较好 读 , 是 以对话 体 的方 式写 的, 中 它 其 的记者是一个 虚拟 人格 , 多个 、 次访谈 的结 果 。正如 是 多 何新所说 , 这些采 访 给 了他 刺激 , 发 了他 的思 考 。而在 激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通览的基础上加以贯通和尔等的最子理论波粒二相性的揭破新的时空观对宇宙膨胀现象的观测以及由此而产牛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综合结合他自己的思考和领悟形成他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基因双螺旋结构的确认等
第 1卷 第 1 2 期
21 0 0年 2月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Vo . 2 No 1 11 . Fb 00 e .2 1
J R A U H U NV RI O NL F HZO I S Y U OC U E T
何 新 在《 考 : 的哲 学 与宗 教 观 思 我 中的哲 学 贡献
倪 阳
( 滁州学院 , 安徽 滁州 2 9 1 ) 3 0 2
摘
要: 通过对何新著作《 思考 : 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 的分析 , 概括 了何 新在 强调 意识形 态、 突破传 统哲 学观 点、
探 索构建新逻辑—— 泛演化逻辑诸 方面所作 出的哲 学贡献 。
关 键 词 : 新 ; 演化 逻 辑 ; 学 贡献 何 泛 哲
中图分类号 : 一4 B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1 9 (0 0 0—0 10 17 —74 2 1 )10 1 3 些理论所具有 的意识 形态 性质 , 持清 醒 的头脑 , 保 具有 重 要 的意义 。何新 认 为 , 意识 形 态是 一 个解 释 和 言说 的体 系, 是整合 ( 组织) 和动员 社会 的宣 传体系 。它 是一种公 众 意识 、 集体 认知 和公众 信仰 , 是一个 组织 、 一个 社会 、 个 一 国家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凝 聚力量 , 是照亮一 个社会集 体 信仰的灯塔 , 是指 引一 个社 会集 体前进 的方 向。因此 , 意 识形态至 关 重要 。没 有 公共 意识 形 态 的 社会 必 定崩 溃 。 这些观点 , 他在他写于 1 9 —2 0 9 9 0 0年的《 哲学札记 : 于意 关 识形态 、 术 、 学 、 科学 和真理 》 学 科 伪 中就 已作 了充 分的 阐 明l2 _ 。他 明确提出了要“ 1 J 创造有利于 民族振兴的新 意识形 态” 的任务 , 出:我们 必须创造能够增强 国家 和民族凝 聚 提 “
何新新春最新言论:复兴之路
推广者按:何新,中国人忠实的仆人和卫者,伟大的思想家,真理的传播者,是故,他的思想对中国人有极强的穿透力,这在物理学上叫做谐振。
但是汉奸卖国贼遇到他就会浑身发抖何新新春最新言论:复兴之路2012-01-23 04:07:44|何新论世卫组织、外交、军略与复兴古中华文化(何新博客最新博文摘要)1、论世界卫生组织(WHO)何新指出:自从中世纪以来,共济会(其分支之一是十字军的圣医院骑士团)就与医学界关系密切。
共济会与后来组织起来的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医学组织一直具有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因为共济会深切了解医院、医生及医疗制度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于无形。
WHO徽章中的蛇杖具有共济会符号的神秘宗教含义:何新认为,今后国家如果对国民健康负责,那么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输入的任何强制性、全民性的免疫注射及其他药物建议和运动,都应当有所警惕。
从历史看,WHO干过一些好事和慈善事业。
但上世纪60年代以来WHO 的和平队与CIA也关系密切,在亚、非、南美等发展中国家,臭名昭著地干过一些杀人不见血的坏事。
中国没有必要对其唯命是从,没有理由让中国人成为生物武器的实验品。
何新个人还认为:中国本土医学界各种文化知识及科研仍处于陈旧、落后状态。
医疗健卫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弊端甚多。
某些被共济会基金会资助的海归医学人士科研背景复杂。
因此,对名曰归属在“联合国”而实际是被共济会下属基金会(洛克菲勒及盖兹基金会)资助和操控的WHO组织,中国可以合作但不应当对之迷信盲从。
何新认为:中国的卫生防疫保健系统不应丧失民族独立性,以致成为WHO 在中国的附属机构和应声虫,否则对于中国国民的未来健康潜在威胁将极大!2、论外交方略一年多以来,何新在本博发表一系列国际关系言论,使得人们从唱了30年的关于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美梦中有所觉醒。
现今国人已经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对中国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外部军事和政治威胁仍然严重存在。
世界之未来远非那么和谐、光明和太平。
诺斯替教塞特派与摩尼教--新刊《犹大福音》研究.
诺斯替教塞特派与摩尼教--新刊《犹大福音》研究诺斯替教(Gnosticism)与摩尼教基本上局限于学术圈子之内,很少会引起大众的兴趣。
但是,最近刊布的诺斯替教塞特派(Sethians)《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却同时引起了学术界和欧美大众的震动,成了欧美许多大报的重要新闻。
我自己就是在旧金山参加东亚图书馆年会时,从4月7-9日《今日美国(USA Today)》的头版头条上读到《犹大福音》的故事的。
[1]继而在4月9日星期天晚上的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上看了录像。
新发现的恰科斯抄本(Codex Tchacos)共66页,包括四份文献,第33-58 页为第三个文献《犹大福音》。
《犹大福音》是在公元3-4世纪用科普特文(Coptic)译写成的,原本当为希腊文,可能写成于公元140-160年前后。
恰科斯抄本于1978年在埃及米尼亚(El Minya)附近的一个山洞中被一个农民所发现。
此后经过种种曲折,可以与《达芬奇密码》的惊险故事比美,终于2001年被瑞士的一个基金会以重金购得,并于2004年邀请国家地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帮助组织专家进行修复和释读,并同意在修复后归还埃及。
在西方各大报纸、电视发布新闻的同时,国家地理学会在其网站上不仅报道了这次重要的考古发现的来龙去脉,附以地图,而且刊布了7页《犹大福音》的照片,完整的科普特文文本和英译本,为我们的研究及时提供了基本条件。
[2]网上的科普特文本标有原抄本的页码(从第33页至第58页)与行数,读者可直接查阅。
本文引用科普特文本时所用的页码即指原抄本页码,因为科普特文字母较难显示,本文不再引用原文。
本文所引用的译本则根据国家地理学会最近出版的《犹大福音》[3]一书,在注释中注明页数,读者也可参阅网上的英文译本。
基督教大公教会正统教义的主要构筑者、高卢陆都农(今法国里昂)主教爱任纽(Irenaeus, the bishop of Lugdunum in Gaul, Lyon in modern France)在公元180 年前后写成的《反异端》(Against Heresies)中提及,诺斯替教的该隐派(Cainites)有一部福音书称为《犹大福音》。
基督教异端教派——诺斯替派的起源
基督教异端教派——诺斯替派的起源基督教异端与反异端斗争的根源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出现了被正统教会视为异端的教派,也就出现了异端和反异端的斗争,这种异端和反异端的斗争,不仅仅是宗教斗争,而且和政治斗争、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压迫和反压迫斗争,是密切相关的,早期的异端,大都产生于被罗马帝国所征服的、原先是希腊主义的东方国家,如埃及和叙利亚等。
具体地讲,正宗教会所剧烈反对的最流行的而又最强大的异端,几乎都是在这些地区,埃及的阿利乌斯教派、叙利亚的诺斯替派、一性论教派、北非的多纳图教派:也就是说,在那里的希腊主义文化或罗马帝国的拉丁文化,原先都是由征服者所强加于其上的异族的外来文化。
其中每一个国家过去都有过独立的地位和一种比希腊——罗马文化还要古老的文化,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迦太基人尽管是基督徒,然而在罗马帝国的范围内,也是被压迫的民族。
所以,这些民族,当帝国的羁绊逐渐松弛,重税的负担和行政的腐败又渐增长的时候,就渴望恢复他们的独立地位,那些关于教条和神学的看起来是抽象的争论,逐渐使帝国的东方国家内的离心的民族力量表现出来。
同时,国家和正宗教会的结合,使这一种反对势力达到顶峰,在这些东方国家里,虽然教会和国家是分不开的,但民众对僧侣阶层的愤恨,比对贵族还甚,这点是与经济上的剥削和压迫分不开的。
当时,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并迫使农奴或奴隶来耕种它的田地。
正宗教会逐渐替代罗马帝国,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势力;正象帝国那样,正宗教会是坚决地反对民族区别的,而异端和分裂派,则是欢迎这种区别的。
无可否认,各种异端邪说,都带有一种教义的性质。
但是,如果进一步深入考察,就可以看出其中很多是交织着经济的和社会的色彩的。
诺斯替派的兴起诺斯替教派是早期的一个著名的异端运动。
关于它的起源,迄今尚未弄清楚,因此在不少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般认为,诺斯替教派是早期基督教运动中的一个教派,他们强调通过秘密的知识以获得拯救。
诺斯替教塞特派与摩尼教--新刊《犹大福音》研究
诺斯替教塞特派与摩尼教--新刊《犹大福音》研究《犹大福音》是一本重要的宗教文献,内容涉及到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的教诲和背叛者犹大的角色。
这本文献对于研究基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早期基督宗教中存在的异端思想和派别。
诺斯替教和摩尼教都是古代基督宗教的一个分支,对于《犹大福音》的研究也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诺斯替教是一个源于二世纪的异端派别,该教派强调灵魂的救赎和神秘知识的渗透。
诺斯替教擅长解释圣经的隐秘意义和超自然的事件,他们相信信徒通过掌握这些神秘知识可以获得救赎和解脱。
诺斯替教对《犹大福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犹大的形象上。
他们认为犹大是一个先知,他背叛耶稣是为了完成上帝的旨意,并以此来达到救赎的目的。
这个观点与其他基督宗教派别的观点不同,因为犹大通常被看作是耶稣的背叛者和罪人。
摩尼教是一个兴起于公元3世纪的宗教教派,其创始人摩尼也被认为是一个先知。
摩尼教的核心思想是对抗邪恶的势力,并通过接受光明的启示来获得救赎。
对于《犹大福音》的研究,摩尼教主要集中在其中包含的神秘知识和对邪恶的揭示上。
他们认为犹大背叛耶稣是受到邪恶势力的引诱,而非出于自愿。
他们相信耶稣通过自己的牺牲战胜了邪恶的势力,为人类带来了救赎的机会。
无论是诺斯替教还是摩尼教,他们对于《犹大福音》的研究都强调了其中包含的神秘意义和对救赎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犹大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恶人,他的背叛是由于更高的命运和神秘的考量。
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基督宗教对于犹大的看法,同时也揭示出了早期基督宗教中存在的异端思想和派别。
尽管诺斯替教和摩尼教对于《犹大福音》的解释存在争议,但它们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早期基督宗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这些宗教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总之,诺斯替教塞特派和摩尼教对于《犹大福音》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他们强调了其中包含的神秘意义和对救赎的重要性,挑战了传统基督宗教对于犹大的看法。
给被灌水的伪希腊史放水
给被灌水的伪希腊史放水给被灌水的伪希腊史放水2013-01-06何新先生2012年的新著《希腊伪史考》已出版付印,春节前后可望上市。
此书中的部分文字曾经在本博中以专题博文形式发表,出版前何新先生做了审慎的补充和修订。
这里发表的是何新先生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目录。
序·给被灌水的伪希腊史放水国内出版的几乎所有关于希腊历史的书上无不这样说:“希腊文化是西方(欧美)文化的源头。
希腊文化开始于爱琴文化,爱琴文化包括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希腊文化一产生,就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质……”云云。
殊不知,这些说法完全违背考古实证,也没有任何可资考证的可信史料作为支持。
古代希腊文明至今并没有任何可信的文献学或者考古学的可信的系统历史作为证明。
长期以来,西方历史,世界历史,仍然是中国人的一个巨大盲区。
例如希腊问题,这里必须指出多数国人、包括许多希腊史专家尚都不知道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5世纪)到文艺复兴(15世纪)的1000年所谓“黑暗世纪”(中世纪)里,多数的欧洲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曾经存在什么希腊文明,也几乎没有人懂古希腊文。
史学家都知道,研究历史,讲述历史,首先应当考订和证信史料。
而关于希腊史,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所有描述希腊历史的西方史料,既不是来自希腊,也不是第一手的直接史料,甚至也不是用希腊文写成的。
所谓的希腊史是一个完全没有原始史料的传说故事。
希腊史只有神话,所谓的先史希腊,完全是一个无信史的幽灵国度。
有人说何新你何以敢妄论希腊史?——你读得懂古希腊文吗?殊不知,研究古希腊问题并不需要懂得古希腊文!为什么?因为凡人们所知道的现存的所有“希腊名著和历史著作”——实际上没有一部是用古代希腊文字写成的!实际上,那些所谓的古希腊原著现今也没有一部还存在!所谓的古希腊文,连同其全部著作,在1453年亚欧交界处那个“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就也随之一起消失了。
现在西方流传的所谓希腊名著——包括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早已不是古希腊文的原件。
摩尼教及其在华传播简述
摩尼教及其在华传播简述摩尼教及其在华传播简述摩尼及摩尼教的创立摩尼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即今天伊朗、伊拉克一带的宗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虽然如今它已经不存在,但在古代却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世界性大宗教。
在它被创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三世纪到十五世纪),它广泛地流传于亚洲、欧、北非洲,并与许多历史重大事件有关。
摩尼教从北非到中国的福建,在整个欧亚旧大陆上广泛传播,其传播文献使用过叙利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希腊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余种文字,与其他影响重大的宗教发生过深入的思想交流。
对于古代欧亚大陆上的东西文明交流有深远影响。
摩尼教的原始教义吸收了东方基督教诺斯替派(Gnosticism)、波斯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am,俗称拜火教,中国古籍中祆教、火祆教源于此)的成分。
而在其向西传播的过程中它过多的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因素;而在其向东浸入的过程中则吸收了东方佛教、中国道教及其民间信仰的成分。
该教教义以“二宗三际论”为出发点,二宗即是指:光明、黑暗,也即是善和恶。
三际是指:初际、中际、后际,也即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未有天地之前,光明王国和黑暗王国断然分开、互不干扰。
但后来黑暗入侵光明,引起黑暗和光明的大战,世界遂进入中际时期。
在中际,黑暗和光明的元素混合,天地和人类就是这种混合的产物。
而摩尼教的创立正是为了超度人类的灵魂,使之早日摆脱黑暗的纠缠,使其体内的光明成分得以净化重新回归光明王国。
摩尼认为,世界的末日终将到来,那时地球将毁灭,光明和黑暗又将截然分开,回复到初际的情景,这也就是后际。
摩尼(Mani,216年4月14日-约274年),摩尼教的创始人。
母亲满艳(Maryam)与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亲戚关系。
摩尼诞生于巴比伦(Babylonia)北部的玛第奴(Mardinu)。
父亲跋帝(Patek)原住哈马丹(Hamadan)曾参加犹太派基督徒派别厄勒克塞(Elchasaites)派,这个教派以禁欲和实行烦琐的浸礼仪式为特点。
消失的摩尼教——走向末路之三部曲
消失的摩尼教——走向末路之三部曲
于洋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摩尼教于公元6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在唐朝兴盛一时,宋、元、明朝继续存在.但是经历了唐朝会昌法难的打击,在历史舞台上失去官方认可;北宋“方腊起义”使得官方严厉镇压各类宗教结社,摩尼教被归入“食菜事魔”之流;明代以明教存在的摩尼教残余逐渐销声匿迹.关于摩尼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终消失,可归纳为经历了三次重创,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本质与发展的原因.摩尼教教义本质上对现实世界持否定态度,其核心的宗教救赎观念如反对生育与生产劳动等,对于现世的秩序和规律存在天生的不适应.
【总页数】4页(P86-88,91)
【作者】于洋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广东广州5101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89.1
【相关文献】
1.论中亚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之关系——评《丝绸之路上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之碰撞》 [J], 孟格斯;桂林;杨富学
2.泉州晋江草庵一带新发现摩尼教遗存——关于摩尼教消亡的时间问题必须重新审
视 [J], 粘良图
3.诠释信仰:回鹘与摩尼教关系的多维透视——杨富学著《回鹘摩尼教研究》评介[J], 彭晓静
4.太姥山摩尼宫与摩尼教初探 [J], 白荣敏
5.太姥山摩尼宫与摩尼教初探 [J], 白荣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近资本主义最深处——读何新著《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秘》有感
作者: 肖斌
出版物刊名: 马克思主义研究
页码: 157-15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共济会;世界;统治;资本主义;何新;中国书籍出版社;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
摘要: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何新研究员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秘》(以下简称《统治世界》),是我国迄今为止以共济会为主题,研究和介绍最为全面、详尽和深刻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分三卷,作者采用一般性和典型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共济会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作了历史维度的厘清和梳理,。
何新 - “共济会”资料札记
何新:“共济会”资料札记(2010年8月)(一)与英国共济会有关的一个词语,“The 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UGLE)INGODWETRUST”。
(二)共济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神权政府(世界政府)。
共济会鼓吹所谓“新纪元”(New Age),要构建一种“普世秩序”。
所谓“普世价值”的观念其实是一种宗教信念,与共济会的信仰密切相关。
共济会相信新的“世界政府”、统一全球的经济与宗教体系即将出现,美丽新世界的乌托邦会降临到人间。
(电影2012、阿凡达都与这种美丽新世界的信仰有关。
)现代共济会是一个非常小的欧美精英团体。
它吸收了部分俄罗斯和日本的精英,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新“千年帝国”——“世界统一的新秩序”,实现政治和金融的全球化。
共济会通过下属的一些基金组织雇佣大批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传布自由市场意识形态。
【自由市场意识形态不是所谓“经济科学”,而是一种信仰。
在中国,它的目标始终是彻底瓦解国有化制度和削弱政府管理干预经济的职能,瓦解国家直接控制下的金融体制。
让全部国有资源以及产业私有化是一个充满罪恶活动的阴谋。
其未来的下一步目标,是农村土地的全面私有化以及进一步颠覆中国的国防军工科技体制,颠覆中国的国家科技研究体制。
】为了掩盖共济会的组织及制度真相,“反阴谋论”者故意编织出很多关于共济会的超现实神话,以便遮掩混淆真实的共济会世俗组织,从而使人们不容易看清在美国、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政治金融中真实存在的这个恐怖而神秘的超国家组织——共济会的存在。
(三)早期英国共济会是工匠、地产者、金融家与贵族和学者的一种政治经济联盟。
所谓“光明会”与共济会早期有过合流,但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18世纪共济会的产生,与斯图亚特王朝的终结有关。
外来的斯图亚特朝国王信仰天主教,英格兰人信仰新教。
于是英格兰本土贵族倡导启蒙理性的“光明”教(即启蒙主义),以自由主义政治来抗衡绝对王权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新:关于“诺斯替”主义与摩尼教共济会的灵智论宗教及哲学基础【诺斯替主义是共济会密教的古代来源之一】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也称为唯灵主义、灵智派,是历来难以讲清楚的一种西方古代哲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埃及发现所谓”诺斯替主义经书“《拿戈·玛第文集》(The Nag Hammadi Library)以后,诺斯替主义研究成为西方哲学界的一个热点。
学者们不仅把诺斯替主义看作历史上的一场精神运动,认为诺斯替主义的精神原则还体现在现代精神之中。
近年,由于《死海古卷》中“犹太福音”的发现而骤然大热起来。
诺斯替主义及摩尼教西方有学者认为是共济会哲学和密教的古代来源之一。
根据西方学界的研究,死海古卷《犹大福音》应当属于诺斯替教塞特派文献。
赛特(Seth)是《旧约·创世记》中亚当的第三个儿子,被诺斯替的一个教派奉为救世主,这个赛特教派也就由此得名。
但是,关于诺斯替教的渊源、特点和主要教义,现代西方学者目前并无形成一致见解。
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哲学与宗教的混合体系,与拜火教、摩尼教和基督教都有交集,流派颇为混杂。
诺斯替教五花八门,西方有学者甚至质疑究竟是否真地存在统一的“诺斯替主义”。
[关于《死海古卷》:诺斯替教(Gnosticism)本来仅局限于学术研究的圈子之内,很少引起普遍的兴趣。
但是,近年西方刊布的死海古卷中据说出现了诺斯替的文字(但也有通读过古卷的以色列学者说并未发现)。
还发现了诺斯替教赛特派(Sethians)文献《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震动。
近年西方称新发现的死海古卷恰科斯抄本(Codex Tchacos)共66页,包括四份文献,第33-58 页为第三个文献《犹大福音》。
《犹大福音》是在公元3-4世纪用科普特文(Coptic)译写成的,原本当为(小亚细亚的)希腊文,可能写成于公元140-160年前后。
恰科斯抄本于1978年在埃及米尼亚(El Minya)附近的一个山洞中被一个农民所发现。
此后经过种种曲折,于2001年被瑞士的一个共济会基金会以重金购得,并于2004年邀请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帮助组织专家进行修复和释读,并同意在修复后归还埃及。
]【诺斯替哲学源自阿那克萨戈拉】实际上,诺斯替主义在哲学上的最早代表人物是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 约公元前500~前428),他是地中海东部小亚细亚地区的克拉佐美尼人。
在他的故乡,阿那克萨戈拉曾经被作为不信神的人而遭到放逐。
晚年他回到小亚细亚,隐居于朗普萨柯。
但是,作为一位小亚细亚东方哲学家,他是希腊半岛的哲学之父。
据说阿那克萨戈拉在公元前464年前后来到雅典,他把小亚细亚源远流长的东方古代智慧传授给了雅典人,于是后来雅典才有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就是说,阿那克萨戈拉是把小亚细亚哲学引向西方希腊半岛的启蒙者。
可以认为,阿那克萨戈拉的诺斯替学说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精神教父,也是对于早期基督教和东方哲学具有深刻影响的柏拉图主义和后柏拉图主义的源泉。
阿那克萨戈拉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关于“诺斯”学说。
他认为一种神秘的“诺斯”(nous,旧译为“努斯”),是宇宙及生命世界的变化及动力之源。
“诺斯”在希腊文中本义为心灵,转义为理性。
诺斯的理念后来演变为柏拉图的“意谛”(IDEA,理念原型论)学说。
现在传世的阿那克萨戈拉著作《论自然》的残篇中,有第12则讨论诺斯问题(小亚细亚哲学著作的残篇可能都来自13世纪初西方十字军焚毁和劫掠的君士坦丁堡图书馆)。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万物并非由神所创造,而是由某种种子构成的。
这种子是灵性的,非物质并无形,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和形成原因。
诺斯以一种最细小的状态弥漫分布在整个宇宙中。
它不同于其他物质实体,不仅在程度上,极细、极轻、极灵活,而且在本质上,只有它以其自身的运动,有目的地推动其他元素运动,其目的性我们可以在世界秩序中发现。
出于对行星世界井然有序秩序的研究,阿那克萨戈拉与赫拉克利特一样强调宇宙存在客观秩序(逻格斯)。
宇宙按照既定目的而有秩序地运动,这是对自然最早的目的论的解释。
由此论证,价值概念(即美和善),在人类生活领域里也被当作解释的原因。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即由此发生。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苏格拉底欣赏阿那克萨戈拉提出诺斯作为事物的动因。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1卷中说﹐阿那克萨戈拉以诺斯解释事物必然存在的原因。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诺斯是纯粹精神性的实体﹐是认识主体“理性”所依归的终极。
黑格尔也说诺斯就是“绝对观念”﹐是世界的灵魂和内在本性﹐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和前提(《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诺斯替主义与基督教混合演变为摩尼教】但是,所谓“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是一个近代才流行的术语。
诺斯替语源来源于拉丁文gnostikos(即knower,know),指一个理解“诺斯”或“隐秘知识”的人。
受诺斯替主义影响的派别,又称灵智派,起初流行于公元1世纪前后的地中海地区,2~3 世纪盛行于地中海东部的小亚细亚。
诺斯替主义主张本体上的二元论(明与暗、善与恶),强调人类得救(或解脱)的条件在于获得“诺斯”(意为灵智)。
认为物质世界并非神所创,而是一位灵智的“宇宙总设计师”所造。
诺斯替主义有一套复杂离奇的宇宙生成论(流溢说)学说。
基督教产生后,该教一些派别吸收了基督教的一些观念,形成基督教诺斯替派。
[通过西方学者的努力,2000年出版5卷本《科普特文诺斯替教文库》,包括所有文书的科普特文本、英文译本和校注。
2004年出版《诺斯替教圣经》,分类收集了包括塞特派、摩尼教在内数十种广义诺斯替教经典。
]据西方研究,早期小亚细亚流传的东方诺斯替主义主要分为两派,即叙利亚/埃及教派,以及波斯教派(与摩尼教有关)。
前者可以看到接受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的强烈影响;而叙利亚/埃及学派的教义则混杂着早期基督教和摩尼教的教义。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广义上来说,摩尼教可视为诺斯替教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明教,源自古代波斯拜火教(祆教)而吸收基督教教义的东方宗教。
摩尼教的创教者摩尼生于公元216年,242年在巴比伦传教,277年被罗马当局作为异教徒钉于十字架。
摩尼教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传统。
摩尼将基督教一些教义与伊朗马兹达(光明神、太阳神)信仰混合而成新哲学体系。
其教义认为,在世界本源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与黑暗。
初际,光明与黑暗对峙,互不侵犯。
中际时,黑暗侵入光明,二者发生大战,世界因此破灭。
后际时,恢复到初际,但黑暗被永远囚禁。
基督教最著名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早年也信仰这一教派,作过九年的“摩尼教徒”。
后来奥古斯丁写《忏悔录》脱离并反叛摩尼教。
]中国宋代摩尼教的明神雕刻(福建晋江摩尼教草庵)晋江摩尼教草庵依崖壁凿就圆形佛龛,利用岩石天然迥异色彩浮雕摩尼光佛,高1.52米,宽0.83米;摩尼相貌庄严,结跏趺坐莲花座上,散发披肩,面圆润呈淡青色,手显粉红色,服饰为灰白色,四周镌佛光四身纹饰,雕工精致,风格独特,世称“摩尼光佛”,为我国目前仅存的完整的摩尼佛石雕像,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摩尼雕像。
【基督教中与摩尼教有关的三派】据西方的研究,中古时代基督教中与诺斯替主义关系密切的主要为以下三派:【阿里乌斯派】阿里乌斯教派(Arianism)是由一位亚历山大里亚的基督教牧师所阿里乌斯(Arius)(AD250——336)提出。
其争论的焦点就是圣三一理论。
阿里乌斯认为耶稣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神,而是三一中较低的一位。
圣父和圣子并不会一直在一起。
耶稣(the son)是被圣父(the father)创造出来的一个创造物(creature)在此之前耶稣并不存在。
比如约圣经的约翰福音14:28中,耶稣说:「因为父是比我大的。
」。
(that the father is "greater than I")等经文都是阿里乌教派的理论基础。
但是另有学者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完全相同的不仅仅是相似。
神存在与三个人(person)中间(圣父,圣子,圣灵)但是实质是(one substance)一致的。
【阿尔比派】阿尔比派(Albigenses)即卡特里派(Catharism),又称为纯洁派(Cathari,清洁。
名称源自希腊文Katharoi,“清洁”的意思)。
此派起源于诺斯替教义和摩尼教,兴盛于12世纪与13世纪的西欧,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
卡特里派其前身本来是罗马帝国晚期的摩尼教,起源于中东,后来传入巴尔干半岛,该教派于1145年盛行于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Albi),因此称阿尔比派。
卡特里派在12世纪——13世纪的西欧相当活跃。
他们怀有双重信仰,跟摩尼教及诺斯底主义有渊源关系,主张灵魂高于肉体的二元论。
他们信仰两个神,一个是创造无形的精神世界的神,是属于善神。
一个是有形的物质世界的神,是属于恶神。
善神造灵魂,恶神造肉身,善与恶是不断斗争着。
卡特里派盛行于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以法兰克王国为活动中心。
后来扩展到法国北部以及德意志。
1179年教皇亚力山大三世宣布其为异端,教皇英诺森三世曾经屡次想要同化卡特里派,但是最终未能成功。
1209年,英诺森三世发起讨伐阿尔比教派十字军(Albigensian Crusade)对其进行武力镇压。
这场讨伐法国南部异端教派的战争,一直到1229年──英诺森三世死后十三年才结束。
此次暴力镇压经历20年(1209-1229)。
自此,卡特里派全被异端裁判所除灭。
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后,卡特里派信徒大为减少,经文手稿大多被焚毁,组织体系大伤元气,教士所剩无几。
此后,卡特里派的活动转入地下,活动范围主要在比利牛斯山脉一带。
1310年,卡特里派在该地区的复兴运动领袖皮埃尔和雅克.奥蒂埃兄弟被捕后处以极刑。
受到宗教裁判所的打击,意大利北部的卡特里派在13世纪60年代方绝迹。
卡特里派认为恶神是《圣经旧约》时代的神。
卡特里派不认为耶稣是神,只视之为最高的受造者,他们认为耶稣来到这世上就是要带离他们脱离这物质的世界,解放他们脱离这可悲的循环,启示他们得救的真理。
而基督是赐生命的灵,他在这尘世中只是一个形相,基督不是为女人所生,所以没有人的成分,其肉身不具实体,所以既没有死亡,也无升天。
甚至连圣灵也只是受造者,只是众灵(包括天使和人的灵魂)之首。
卡特里派认为当时的罗马主教是与肮脏世界同流合污,所以不是基督的代表,他们反对教阶制度和神职人员拥有财产,也不认为圣事具有效力。
他们的信徒分为全徒与信徒两种,全徒必须要全体都遵守斋戒、节欲、不说谎、不发誓等条规。
他们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宁死也不愿放弃他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