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 《四则运算》单元教学建议
四年级数学教案: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四则运算?数学四则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方法。
然而,很多孩子对数学四则运算不感兴趣,甚至非常讨厌,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四则运算呢?下面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希望对老师和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建立数学积极心理孩子们对数学四则运算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心里对数学的评价。
因此,教师或家长们需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态度,让他们从视角上喜欢数学四则运算。
1、建立良好的数学氛围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氛围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或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们看数学问题、数学游戏和数学求解,这会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可以非常有趣。
同时,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习惯,如数学角加、数学分组等活动,可以使数学学习更易上手,孩子们容易形成愉快的数学情感。
2、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兴趣缺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果。
因此,教师或家长们应尽可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四则运算变得趣味性。
可以尝试给孩子们讲解拥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式练习计算等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兴趣。
3、让孩子们有自主学习的性质让孩子们拥有自主学习的性质,在数学学习上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和投入性。
在老师向孩子们讲授完数学知识后,可以要求孩子们完成相对应的数学练习,或让孩子们组成小组自学掌握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数学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学习数学四则运算不仅是简单的计算练习,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意义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应注重讲解数学四则运算与实际的应用关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并记住知识点。
1、数学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或家长可引导孩子们看到数学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需要计算出买的物品价格的总和,并找回零钱,或在做家务时计算每天用电的费用,等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复习课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个部分。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复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四则运算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四则运算例题和练习题的PPT,以便进行课堂展示。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四则运算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复习课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四则运算知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
第3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租船问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单元整体规划
《四则运算》单元整体规划四年级数学教案【课程综述】本单元主要教学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不但可以拓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第一段: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段: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段:掌握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段:是有关“0”的运算,使学生掌握“0“同一个数相加、减去一个数、同一个数相乘,除以一个数的结果以及注意的问题。
教材安排了两道思考是和一个数学游戏,这里第9页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选择适当的运算符号和填加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使学生进一步看到,由于选择的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得数就不同,从而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的作用的理解;第16页中的思考题是一道逆推的问题。
通过练习,既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中的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推理的能力。
第13页数学游戏,让学生把和是340的相邻的4个数找出来,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先找后再交流和评价。
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同级运算顺序》2、《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3、《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教材编写特点】(1)、解决问题与四则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 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教材。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以及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引出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1(人教实验版)[设计说明]一、借助情境,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思想是借助具体情景,通过6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初步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与以前的教材编排有很大的不同,改变了过去通过单纯解答混合运算试题以达到掌握、记忆运算顺序的设计意图,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直至掌握运用。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对如何在现实情景中进行四则运算,如何把解决问题与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地结合作为着力点进行了研究。
旨在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汇报,使学生理解算式所表达的意义,初步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运算法则,并注意由具体特例向一般混合运算推广,最后总结、概括出四则运算法则的一般规律。
二、在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例1例2是在学生已会计算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例3要使学生理解、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加减两边可以同时计算的特例;例4是学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并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例1、例2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而例3的教学任务有些重,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完成例1、例2的教学以及两步计算的二级混合运算顺序,第二课时完成“两边同时计算”的混合运算特例及例4的教学任务。
这样教学不仅分散了例3的多个难点,同时能在第一课时中通过对比突出“先乘除、后加减”的教学重点,更能明确地帮助学生体会、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也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借助小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三、在学习活动中重视学法的指导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第一课时我们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发现、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并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的思路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本节课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加减乘除运算有了直观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仍然会混淆运算顺序,对运算规则理解不透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生动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3.学具:为学生准备计算器、纸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香蕉,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运算顺序和规则。
如:“23 + 45 × 6”让学生思考先算加法还是乘法,并解释原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最新12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23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23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呈现2023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出发!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四则运算优秀教案
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篇一:《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没有括号的同级四则混合运算责任学校小街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王丽萍【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4-5 页例1和例2《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4-5页例1和例2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为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1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2以“冰雪天地”接待游人的信息为素材,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引导学生观察所列混合算式,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材在例题呈现上注重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有数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四则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在全班反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白板。
【教学过程】.- 1 -- 3 -- 4 -- 5 -【篇二:《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宜良县北墩子小学李刚$【教学内容】第一、三单元【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自主整理四则运算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这里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等)
二、教学重难点
(这里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200字)
(描述如何引入新课,如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
2. 新课讲解(约400字)
(详细描述如何讲解新课,如通过举例,做练习等方式)
3. 学生实践(约400字)
(描述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做作业等)
4. 知识总结(约300字)
(描述如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约200字)
(描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如课堂测试,作业批改等)
五、教学反思(约200字)
(描述教师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您可以在每个部分中加入更多的细节,以达到1500字的要求。
同时,为了使教案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议您在编写时参考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四则运算》教材分析通过前面七册的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解决问题(例5)。
一、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从上面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研究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研究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夹杂运算(例4)。
四则夹杂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夹杂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夹杂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题目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研究代数运举动当作好准备。
3.解决题目(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题目,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题目,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题目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展示四则运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
2. 练习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练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6课时: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则运算的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五、教学时间新课和练习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单元测验1课时.合计7课时.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4-5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揭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从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7÷3×7 45+8-23 28÷4×73×6÷9 63÷7×8 35+24-12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数量/辆98 703 594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3○3○3○3=1 3○3○3○3=2 3○3○3○3=3(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6—7页例3.做一做.练习一5—10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方法一: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所需要的钱.方法二: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钱加在一起就是购买门票的总价.(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引导学生总结:如果题目中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指名讲一讲.自学检测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怎样算的?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火眼金睛辨一辨:下列两组题目的运算顺序相同吗?(1)2×9÷3 (2)36 -6×52 +9 -3 36÷6×52、三门峡到郑州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路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走高速路比走普通路节省多少时间?3、王奶奶家养了56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王奶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4、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海洋世界.共付门票费40元.每人乘车用去3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按运算顺序计算.203-135÷9 28+120×897-12×6+43 26×4-125÷52、实验小学学生到荒山上植树.2009年共植树396棵.2010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3分钟.缆车每分钟行150米;滑雪下山用了18分钟.每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 (2)24×2+24÷2=24+24+12 =48+12=48+12 =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0-11页例4.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2、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1、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 270÷30-180÷30 (270-180)÷30=9-6 =90÷30=3(名) =3(名)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24×12+600÷20 (128+56)×45(460-320)÷15 580÷29+72×1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四个同学跳绳.数量如下图.姓名小丽小亮小明小贝数量(个)128 130 126 132平均每人跳几个?3、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2、小明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4、李老师去服装城批发了18件上衣用去450元.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 (2)(270-180)÷30=9-6 =90÷30=3(名) =3(名)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1页例5及P12页做一做1、2题.及练习二1~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5×4+20÷5 15×(4+20)÷5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1)42+6×(12-4)=42+6×8=42+48=90(2)42+6×12-4=42+72-4=114-4=110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14+25×6-20 14+25×(20-18)28÷4+22×5 28÷(12+16)×5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34+15×4-20 12×3÷9+56300-55×12÷20 (44+16)÷4×23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2、3、4、5题.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42+6×(12-4)(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0不能作除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你都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2、揭示课题:有关0的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试一试:你能举出4个有关0的计算的算式吗?想一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思考: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举例说明.(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口算.0+12= 48-0= 67×0= 0÷23= 42-42=2、填空.24-()=24 ( )×23=0 0+( )=190 ( )÷47+18=183、45-45×20 (45-45)×20想: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并完成P13页“数学游戏”(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思考题)3、思考:有什么好办法?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6、7、8、9题.板书设计有关0的运算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练习二10~14题及思考题.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难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复习用具习题卡片.复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1、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2、揭示课题: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二、自主复习(一)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计算57-42+53、45×2-28÷4、(57-26)×20.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能根据12+8=20 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根据24×2=4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思考.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四则运算中0不能作什么数?为什么?(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复习检测1、填空47-()=47 2×56-()=0 0+( )=190 ( )÷47+18=182、45-45×20 (45-45)÷20 (75-8)×(56+4)(240+18)÷33、24+()=47 57÷()=19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复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想法)(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让同学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四、达标训练(1、2、3题必做.4题选做)4、想一想.算一算.把合适的数填在□里.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3、在数字中加上什么运算符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4、解决问题.(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10、11、12、13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主要讲述了四则运算中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算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展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总价的方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有哪些基本运算符号?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1.加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2.减法:用-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3.乘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4.除法:用÷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步骤三:练习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示例练习题:1.17 + 9 = ?2.25 - 8 = ?3.6 × 4 = ?4.24 ÷ 6 = ?步骤四: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来说明运算的顺序。
教师解释运算顺序的规则:1.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2.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给出一些运算顺序的例子,并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步骤五: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示例练习题:1.12 + 8 × 2 = ?2.(15 - 7) × 3 = ?3.14 ÷ (6 - 2) = ?4.10 × 2 + 15 ÷ 3 = ?步骤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单元四则运算一、单元教学容四则运算P2——P12二、单元教学目标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难点:Word资料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0不能做除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四则运算 ............................... 6•课时…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 P3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探索发现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加法的意义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思考:怎样求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地执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能够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的计算顺序和法则。
2.较复杂的四则运算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用的习题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题目:“15+7=?”,请学生进行口算,并出示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是加法运算符,能够将两个数值相加得到结果。
二、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15分钟)1.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呈现在黑板上。
2.教师用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你们能举例说明加法运算吗?”4.学生提供答案,教师逐一点评和解释。
三、加法和减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系列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四、乘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乘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乘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五、除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除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除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六、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的四则运算解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运算》单元教学建议
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稿)
●一、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有关0的运算顺序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和书写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教学难点:
1、会用括号列综合式,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五、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知识点教材内容
421-01 加减混合第p4-例1、p5-做一做1
421-02 乘除混合第p4-例2、p5-做一做2
421-03 乘减(减乘)第14页第1题
421-04 乘加(加乘)第8页第5题
421-05 除加(加除)第7页第5题
421-06 除减(减除)第8页第5题
421-07 三步式题(两商之差)第10页例4
421-08 三步式题(积商之和)第p6-例3、p7-做一做1、2
421-09 三步式题(积商之差)第p10-例4
421-10 含小括号(两步)书p10-例4
421-11 含小括号(三步)书p11-例5 、p14-第2、4题
421-12 0的运算书p13-例6
421-13 解决问题(加减混合)第4页例1,第8页第2题
421-14 解决问题(连乘)第37页第3、4题、
421-15 解决问题(连除)第14页第6题
421-16 解决问题(乘加)第15页第7题
421-17 解决问题(乘减)第9页第8题
421-18 解决问题(除加)
第7页第2题,第9页第9题
421-19 解决问题(减除)第12页第2页,第14页第3题
421-20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第4页例2,第16页第13题
421-21 解决问题(有小括号)第11页例4,第15页第7题
421-22 解决问题(三步-两商之差)第10页例4
421-23 解决问题(三步-两积之和)第15页第7题
421-24 解决问题(三步-两积之差)第8页第6题
421-25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归一/求总数)第4页例2
421-26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归总/求份数)第12页第2题,第8页第3题
421-27 连加补充
421-28 连减补充
421-29 连乘补充
421-30 连除
补充
421-31 三步式题(两积之和)补充
421-32 三步式题(两积之差)补充
421-33 三步式题(两商之和)补充
421-34 解决问题(连加)补充
421-35 解决问题(连减)补充
421-36 解决问题(加乘)补充
421-37 解决问题(减乘)补充
421-38 解决问题(除减)补充
421-39 解决问题(加除)补充
四年级数学教案
421-41 解决问题(三步-积商之差)补充
六、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知识点 421-1/13/27/28/34/35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1.主题图的教学
用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
再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用一步计算解决的,也可能用两步或两步以计算解决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出例1。
2、例1的教学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尽可能的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组织全班反馈交流,主要是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根据是什么?每步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如: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中午有“人离去”是什么意思?
“又有85人到来”又是什么意思?那么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
3、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编出一些类似例1的问题,如“上车下车”“借书还书”等,使学生理解在用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评价要点明确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评价样例 a级(易)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5+8-23 24-8+10 35+24-12
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知识点 421-2/14/15/20/25/26/29/30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一句话的含义。
同桌的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在班上交流,使每个学生明白“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已有一些画线段图的基础,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②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并组织交流。
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指导,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评价,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因为它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第二种解法的数量关系,在画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重视解题过程的反思。
当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后,要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如987÷3=329表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再乘6表示有6个这样的数相加,6÷3=2表示6天里含有两个3天即两个987人,等等。
(4)在比较例1与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5)通过例1、例2的讲解规范学生综合式计算时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评价要点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评价样例 a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