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教案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教案
5。中西部地区能够承接产业转移,其优势是
A、劳动力素质高 B、科技实力强
C、矿产等资源丰富 D、市场潜力小
【答案】 5、C
【解析】5、相当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主要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地价、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故本题选C。
6、中西部地区目前不适合大量承接的产业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丁坝”的存在,减小了流水对河岸的直截了当侵蚀,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丁坝”的存在还能够提高河流中部流水速度,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而两岸的沉积还能够提高枯水期水位,利于通航。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辽河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少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因此积极影响可从缓解用水紧张、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等方面回答。
D、促进迁入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
2、C
【解析】
2、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增多,就业压力减小;迁出地的就业机会减少,可不能推动城市化进程;该企业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而利于迁入迁出地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故选C。
(2019届人教版 区域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地理卷)下图示意的是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掌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廉价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高中地理专项复习聚焦核心素养13《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高中地理专项复习聚焦核心素养13《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第十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
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解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都 有所上涨,因此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逐渐丧失成本优势,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 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 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 区 1987 ~ 2010 年 纺 织 服 装 业 总 产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及 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1轮 新高考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
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第1轮 新高考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C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 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
第1轮 新高考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命题角度二 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2.(2016·全国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 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 题。
第1轮 新高考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虽在劳动力、物流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五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课件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五区域协调与区际合作课件

①二元结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②三元结构:发达国家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 制造业大国;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 (2)国际合作的形成 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 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水资源调配的主要措施
断流原因 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加 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 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采取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用水 统一管理,调控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用水量 修建水库、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3)水资源调配的效果 ①黄河流域节水水平大大提高。 ②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 河下游不会断流。
五、水利工程修建的影响与分析
1.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评价
自然 条件
水能条件 工程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
市场条件 工程条件
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 地质条件好,安全性高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移民少,占用耕地少,生态破坏小, 有利于工程建设
2.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 (1)有利影响 ①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②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2)不利影响 ①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 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②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 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
二、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考点2 流域内协调发展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十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18·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合格性考试复习 专题十五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合格性考试复习 专题十五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带动发展的产业是 A
A. 物流业 B. 礼品包装业 C. 食品加工业 D. 旅游业
(2018·广东学测)“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A是
A. 服装鞋帽产业 B. 会展经济产业
2. 下列各地最不适宜布局“无人超市”的是 (B )
A. 中心商务区 B. 自然保护区 C. 旅游服务区 D. 高校集中区
1. A 解析:减少了传统劳动力在超市内的存在,故会降低超市用工成本。 2. B 解析:超市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商业活动需要大量消费者。自然保护区人烟稀少, 不适合布局“无人超市”。
2. C 解析:该工业园邻近三峡电站,水电资源丰富而廉价,有利于工业园的发展。
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 “不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箭头甲表示的要素最不
可能是( C )
A. 资金
B. 产品
C. 劳动力 D. 技术
4. 图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最有可能造成
C. 汽车零配件产业
D. 无人机制造产业
8.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
B.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 促进高校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 改善环境质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6. 解析:网上购物最终配送产品需要物流输送。故最有利于带动物流业的发展。 7. 解析:由于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地价、劳动力等成本逐渐上升,故技术含量低、 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丧失了比较优势,需要向外迁移。 8. 解析:承接产业转移会对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但往往伴随农业用地被 占用、环境破坏等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7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7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读东北地区图(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图32-1东北地区图(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A、B、C三省和D东部。

(2)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①自然条件Ⅰ.气候:大部分属于气候区,雨热同季。

Ⅱ.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Ⅲ.土壤条件: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②社会、经济条件Ⅰ.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Ⅱ.交通发达,利于型农业发展。

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结合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a、b和辽河平原,主要种植、大豆、、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和。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牛、羊牧畜生产基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图32-2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①大规模生产农场经营的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图32-2中,A为产区,B为产区,C为产区。

4.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图32-1、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复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复习

气候 温 暖 , 降 水 ,作物 生长季节集 中在4 Og;作物 季 求 ~l , 条件 中 于 夏 季 , 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集
雨 热 同期
地 形 高 原 、 平 原 、 为 多种经 营提供 了条件 ,大兴安岭 、 小 条件 山 地 三 类 地 形 兴安岭 、长 白山地 成 为我 国面积 最大林 单元齐全 区;东北平原面积居我 国三 大平原之首 土壤 土 、 黑 钙 土 黑 有机质 含量 高 ,土壤肥 沃 ,是 东北 地 区 条件 广 布 。 土 层 深 成为全国重要 的商品根基地 的条件之一
条件 特征 影响 冬 季 寒 冷 ,夏 热 条 件 基 本 满 足 一 年 一 熟 的 展的因素 、确定区 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区域内差异合理布局区域农 业生产三个层面逐次进行分析 ;区域工业与城市化是推 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同区域其工业化 的 优 、劣条件不 同,其工业化之路的途径不同,区域城市 化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在调整 、治理的方 向 上自 然也有区域性不同的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抓 住 “ 区域特征”。
类型 ,向知识 、技术 、服 务类型过渡的过程中 ,产业
在 “ 说明资源跨 区域调配”时 ,先要通过 了解资
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所 引起供需矛 盾 ,推导 实施 资源跨 区域调配 的必要性 ,了解工程概
活动对 区域地理环境的不 利影响逐渐减少 ,环境会 向
良性方 向发展 ;从地域分 布看 ,发达地区往往 向欠发
农耕 、农牧地带;大兴安岭西侧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带。
自南向北依次表现为 :南部是海洋渔业地带 ;中部是农
消费结构 ,便于调入区充分发挥经济 、技术优势 ,推动 天然气化工 、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以及用 户管网等基础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评78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评78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考点练(十六) 考查范围:区域农业发展建议时间 / 45分钟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G16-1拥有全国两大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设“绿色大厨房”。

为提升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黑龙江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

图G16-1示意黑龙江省位置及范围。

(1)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述黑龙江省“绿色大厨房”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传统民谣是对东北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

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

材料二图G16-2为近30年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图G16-2(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产区具有的“保障作用”。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

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

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

美国和日本已经成功引种玛咖,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

2003年我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该区域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且其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图G16-3(1)推断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自然条件。

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

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
(1)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D )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
(2)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
有利于( C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03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 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 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 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 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 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
政策沟 通
0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
自然背景
尼罗河流域
地 形 南高北低
河段
流经的主 要气候区
上、中游
热带草原 气候区
下游
热带沙漠 气候区
入海口
地中海气 候区
主要流域 内的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降水分干 湿两季
全年高温 干旱
夏季高温少 雨,冬季温 和湿润
埃塞俄比亚高原
尼穆莱
东非高原
航运开发
尼罗河流域
有利条件
① 下游地势平坦,河流顺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为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3 000千米, 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通过该走廊建设, 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下图为巴 基斯坦区域图。
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 理由。
备考技巧
4.流域协作开发的基本思路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19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19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资源的跨区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还要留意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需从资源地区分布生产不均衡和社会经济发展须要两方面绽开。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对西部: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对东部:缓解能源惊慌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2.我国的能源问题(1)石油供应惊慌的缘由: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大;高耗能产业多;能源利用率低;勘探、开采滞后;缺少石油储备。

(2)解决措施:①开源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供应量;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多渠道多方式进口。

②节流优化产业结构,压缩高耗能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二、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缘由本质上讲,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营销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劳动力不同国家地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影响生产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一般较高,成为推动企业向外转移的因素;市场??本地市场饱和或本地市场不能满意发展需求时,企业就会开拓外地市场,为了避开开拓外地市场的限制,企业往往干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市场大的地方。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转出地正效应: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占据产业高端分工;扩大市场;减轻环境压力;负效应:就业机会削减;产业空心化。

(2)转入地正效应: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有机会;负效应:增加环境压力,加重环境污染;从事低端产业分工;3.分析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缘由。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作业手册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作业手册

课时作业(三十二) 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用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匹配系数为1.441。

读某年东北三省级行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图K32-1),完成1~2题。

图K32-11.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会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珲春市位于图们江下游,是东方的天然氧吧,是世界上珍贵的生态宝库。

珲春市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绿色稻米、含硒苹果、人参、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品牌杠杆撬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读图K32-2,完成3~4题。

图K32-23.珲春市绿色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①光热充足②黑土肥沃③冬季漫长,病虫害少④降水充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珲春市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将()A. 促进乡与村的农业生产专业化B.加剧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恶性竞争C.削弱各自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不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活动的展开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K32-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5~7题。

图K32-35.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6.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7.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乌克兰是欧洲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

读图K32-4,完成8~9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读东北地区图(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图32-1 东北地区图(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A 、B 、C 三省和D 东部。

(2)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①自然条件Ⅰ.气候:大部分属于气候区,雨热同季。

Ⅱ.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Ⅲ.土壤条件: 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②社会、经济条件Ⅰ.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Ⅱ.交通发达,利于型农业发展。

Ⅲ.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结合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 a 、b 和辽河平原,主要种植、大豆、、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和。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牛、羊牧畜生产基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图32-2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①大规模生产农场经营的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图32-2中,A为产区,B为产区,C 为产区。

4.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图32-1、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题组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1.(2017河北唐山一模)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 A.高端装备制造 B.旅游产业 C.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2.(2017河北唐山一模)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 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 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15年广东省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下图是该产业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劳动力价格低 D.产业基础好4.为促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阶段做法合理的是( )①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优势②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③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推进产业分散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7湖南长沙二模)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B.结构调整经历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变C.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D.由简单的原料加工等低级形态向高科技产业等高级形态发展6.(2017湖南长沙二模)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提升题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基础题组
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1.(2017河北唐山一模)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 A.高端装备制造 B.旅游产业 C.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
2.(2017河北唐山一模)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 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 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5年广东省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下图是该产业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劳动力价格低 D.产业基础好
4.为促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阶段做法合理的是( )
①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优势
②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③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推进产业分散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7湖南长沙二模)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
B.结构调整经历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C.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
D.由简单的原料加工等低级形态向高科技产业等高级形态发展
6.(2017湖南长沙二模)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提升题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下表为2013年两城市群部分指标比较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成因是( )
①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总量少于长三角城市群
③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④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 )
①控制中小城市用地规模
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③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④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

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将着力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9.(2017山东莱芜二模)建设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B.缓解北京热岛效应
C.建设北京副中心
D.改变北京城市空间结构
10.(2017山东莱芜二模)与浦东、深圳相比,雄安新区的主要优势是( )
A.政策优惠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发展空间充裕
11.(2017山东莱芜二模)下列产业部门可在雄安新区大力发展的是( )
A.房地产业
B.高端装备制造业
C.生态农业
D.塑料制品加工业
12.图Ⅰ为“重庆市部分年份工业产值构成图”,图Ⅱ为“重庆市及附近地区矿产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图Ⅰ
图Ⅱ
(1)重庆市工业产值构成的特点是,其工业发展的优势资源主要有。

(4分)
(2)重庆市工业化现状对其城市化的不利影响可能有哪些?(5分)
(3)为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重庆市提高工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5分)
13.2015年7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将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材料二江北新区位置图及长江二桥位置示意图。

(1)长江二桥经八卦洲连接大江南北。

简述其建设对八卦洲的影响。

(4分)
(2)简析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8分)
(3)江北新区的建设将对南京城市发展有何影响?(6分)
(4)江北新区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这里有著名的扬子石化等大型传统企业。

为促进江北新区的持续发展,该地石化工业今后应如何发展?(6分)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B 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

2.B 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无关,则②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④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①③正确。

故选B项。

3.D 珠江西岸矿产资源贫乏。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珠江西岸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高。

作为我国工业发达地区,产业基础好。

4.C 加强品牌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等,可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的分散或是集聚,不是行政权力一刀切,而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5.D 从进程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6.B 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于转入地区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于转出地区有利于其产业升级。

提升题组
7.C 由于材料中没有给出两城市群人口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所以不能对两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人口总量进行比较。

8.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9.A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城市化水平较低,建设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10.D 结合材料与上题分析知,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发展空间充裕。

11.B 雄安新区依托京津地区优势,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12.答案(1)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矿产资源、水资源
(2)基础设施压力大;环境质量下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吸纳农村劳动力少;城市化速度趋缓。

(3)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基础设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重工业在重庆市工业产值构成中占主导地位。

结合重庆地理位置和图示信息知,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2)题,从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产业
结构及其对农村劳动力需求和城市化等方面说明其不利影响。

第(3)题,从发展新兴工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市场、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

13.答案(1)加强八卦洲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利:临长江,水运便利;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发展空间大,承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与南京主城区隔江相望,交通联系有待改善。

(3)分散南京城市职能;有利于缓解主城区人口、交通压力;加强城市区域均衡发展和经济联系。

(4)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促进石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解析第(1)题,从加强八卦洲与外界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说明影响。

第(2)题,从交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及国家政策等有利条件和与南京相对位置及交通联系等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说明。

第(3)题,从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人口与交通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说明影响。

第(4)题,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注意环保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说明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