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对比构成教学文案
课程设计平面构成
课程设计平面构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和组合。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视觉表达和沟通,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元素和应用技巧。
首先,我们将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平衡、对比、重复、对齐等,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和组合,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将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然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应用技巧。
同时,我们还将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平面构成的原理和技巧。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系统的平面构成教材,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平面构成的知识。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一些经典的平面构成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一些平面设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和设计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方面,我们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英文名称:Plane Formation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80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40学分:4一、课程目的及要求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是实用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二、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的训练手法。
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练习结合的方法。
注重在讲课中启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设计从构成开始(平面构成概论,平面构成与包豪斯,作为课程的平面构成)2)平面空间中基本元素的视觉训练(1)点(点的概念,点的表情,点的构成,点的设计应用)(2)线(线的概念,线的表情,线的构成,线的设计应用)(3)面(面的概念,面的表情,面的构成,面的设计应用)(4)点线面的转化3)有关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表现(1)形式法则(和谐,对称,对比,均衡,比例,节奏,多样统一等)(2)想象的意义(现代绘画与现代绘画大师作品的启示)(3)几何图形的艺术魅力(4)具象图形的艺术魅力(5)黑与白的艺术表现(调合的黑白色调,对比的黑白色调)4)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1)形的概念(基本形,认识形,形体,形象,形态)(2)骨格(骨格的概念,骨格的表现与运用)(3)正负形(认识正负形,平面空间中的正负形,正负形设计应用)(4)错视(认识错视,错视设计应用)5)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构成方法训练(1)重复(认识重复构成,重复构成表现,重复构成设计应用)(2)近似(认识近似构成,近似构成表现,近似构成设计应用)(3)渐变(认识渐变构成,渐变构成表现,渐变构成设计应用)(4)发射(认识重复构成,发射构成表现,发射构成设计应用)(5)特异(认识特异构成,特异构成表现,特异构成设计应用)(6)密集(认识密集构成,密集构成表现,密集构成设计应用)(7)对比(认识对比构成,对比构成表现,对比构成设计应用)(8)空间(认识空间构成,空间构成表现,空间构成设计应用)6)有关平面空间中肌理构成方法训练,材料体验(1)认识肌理(2)认识材料(纸,颜料等)(3)肌理构成表现与意义(4)平面肌理制作技法(5)肌理构成设计应用7)自然,文化,时代中的构成(1)自然的灵感(2)文化与艺术的启示(3)数码时代的构成与设计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平面构成》:汪芳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版2)《平面构成》:兰先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版3)《平面构成》:毛溪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4)《平面构成》:满懿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5)《平面构成》:辛华泉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版6)《平面构成》:陈小清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版7)《新编平面构成》:洪兴宇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9月版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本课程一般在期中、期末各安排一次考试。
平面构成的对比构成
B、规律破坏:整体规
律在某一局部受到破坏。
(3)特异构成的原则:
A、与整体的关联性
B、变异点不宜太多
(1)密集构成的概念与特点
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基本形在
无规则集中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形成疏密变 化的构成形式。 疏密有致,富有动感。
(2)密集构成的形式
(7)质感对比:将质感不同的图形形象整
合在画面中,产生不同肌理感觉的对比。
(8)位置对比:指画面主体形状与次要形
状间及其各形象间产生位置不同,如上下、 左右、高低、偏侧所产生的对比。
(9)虚实对比:画面形象采用不同的虚实
处理,将画面主体或要突出的形象处理较实, 次要形象处理较虚,以突出主题的视觉效果。
中,出现少数位置改变。
E、色彩特异:在相同
的色相、明度、纯度的 构成中,个别基本形出 现色彩突变。
F、肌理特异:在重复
构成中,某一基本形的 肌理发生改变。
骨格特异:构成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
大小、方向或位置发生变异。 规律转移 规律破坏
A、规律转移:规律性
的骨格一小部分发生变 化,形成一种新规律, 并与与规律保持着一致。
元素在方向上的不同所 形成的对比。
(4)空间对比:构成元素表现在平面中的
正与负、图与底、远与近、前与后对比,产 生的空间关系。
(5)色彩对比:构成元素表现在色相、明
度、纯度、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对比主调 协调主调
(6)动静对比:平面中的构成元素所具备
的动静感觉产生的对比效果。
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单元格形状特异:在众多形状一致的基本形中,
有少数具有变化的基本形。
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 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二、课程教学目的1.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教学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和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和要求: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和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和谐的作品。
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理论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和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第一章:概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和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第一节:平面构成简述: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由来:第三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广泛意义:第五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3、教学重点:重点是平面构成的由来、基础理论、目的。
平面构成调和与对比PPT学习教案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对比
在平面设计中空间对比,主要指形象与空间的关系。空间,即画面的留白部分,这是画面上所不能缺乏的,合理的空白处理,不但能增强其深 度感,还能使版面条理更清晰,主体更突出,并能给观者留下遐想的空间。
g 空间对比 第18页/共28页
形式美法则—调和
2、什么是调和
平面构成调和与对比
会计学
1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调和与对比
大凡事物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尽显本色,也只有经过对比,才能使双方的特征变得更加 强列。因此,无对比也就是无关系可言,只有在差异不同的对比关系中,才能形成画 面的张力,也才能平添其艺术魅力。 调和的作用是使矛盾双方趋于平衡,即调和双方的对比关系。 调和与对比这组矛盾在 装饰表现中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强调对比,不注重调和,画 面就会生硬、冲撞、支离破碎而不谐调,而如果一味只强谐调而忽 视对比,也会使画面软弱、沉闷而缺乏生气,因此要既强调对比, 亦注重调和,使作品既充满张力,亦趋于平衡,凭其生动与完整来 打动观者。
平面 构成
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与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和谐统一的画面, 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和谐。
第21页/共28页
形式美法则—调和
3、对比与调和的转化
平面 构成
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 ,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第4页/共28页
形式美法则—调和与对比
2、几种不同的对比
a 形状对比
第5页/共28页
平面 构成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引言在美术教育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培养对美感的敏感性。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平面构成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的介绍和解释。
(2)平面构成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构成、形状构成、颜色构成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3)平面构成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的艺术作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1)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来介绍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2)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技能。
(3)讨论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并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和方法。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作品,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并解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5. 学生作品分享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出建议。
6. 知识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平面构成在其他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作品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2. 学生口头表达评价:通过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提供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等。
构成基础10平面构成的形式—对比和特异
1本表及教案续页每一大节填写一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
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对比可以是形态上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等对比因素保持协调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持一个因素相近或者相同例如方与圆形状完全不同,对比强烈,但如果有一个共同的因素黑色,那么对比中就有了协调。
(2) 彼此相互渗透例如甲乙丙三方对比强烈,但甲中有乙丙的成分,乙中有甲丙的成分,丙中又有甲乙的成分,那么三者就会既有协调又有对比了。
(3) 利用过渡形在对比双方中设立兼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使对比在视觉上得到过渡,也可以取得协调。
例如黑与白是强对比,如果再加一块灰色就会协调,灰的层次越多,则对比越柔和。
1. 方向对比在基本形有方向性的情况下,如大部分基本形的方向相似或相同,而少数基本形方向不同或相异,就会形成方向排列上的对比。
2. 位置对比基本形在画面内排列时,空间不要太对称,应该注意上下、左右空间的均衡,在不对称中求得平衡,从中可以得出多种疏密对比3.空间对比虚空间与实空间的对比,就是底与图的空间对比。
4. 聚散对比(1) 要有主要的密集点和次要的密集点。
(2) 密集点可以是以点为中心的密集,也可以是以线为中心的密集;要处理好密集构成的外形,既能使人感到完整,又要使密集图形互有穿插和变化。
(3) 要使主要密集点与次要密集点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使各个形象之间有一定的呼应。
(4) 密集形象的运动发展趋势要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5. 大小对比在平面设计中如果缺少对比因素,在形式上常会令人感到平淡乏味。
而对比的应用会使画面在统一中表现差别,把物质映衬得更鲜明、突出和醒目。
在设计中,比较主要的内容和比较突出的形象一般都处理得较大些,并与较小的形象部分形成强烈的对照,更加突出画面的重点。
在画面中大部分都是整块的东西时,与小的形象并置,也会产生突出的对比效果,可以使小的形象得到加强和突出对比构成例图:特异构成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引言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平面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技巧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艺术要素和创作技巧,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对美学的感知能力,并帮助他们形成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掌握平面构成的艺术要素与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欣赏与评析艺术作品的能力;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平面构成的定义与特征1.1.1 平面构成的概念界定1.1.2 平面构成与空间构成的对比1.2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2.1 对比与对比的表现方式1.2.2 平衡与平衡的表现方式1.2.3 重复与重复的表现方式1.2.4 节奏与节奏的表现方式第二章:平面构成的艺术要素与技巧 2.1 线条与形状2.1.1 线条的种类与特征2.1.2 形状的种类与运用2.2 色彩与明暗2.2.1 色彩的基本属性与运用2.2.2 明暗的表现方式与效果2.3 空间与透视2.3.1 平面构成中的空间表现2.3.2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2.4 图形与质感2.4.1 图形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2.4.2 质感的表现方式与效果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创作技巧3.1 构图与布局3.1.1 构图规则与构图技巧3.1.2 布局原则与布局方式3.2 笔触与表现3.2.1 不同笔触的特点与运用3.2.2 表现技巧的多样性与创造性3.3 素材选择与组合3.3.1 素材的多样性与表现力3.3.2 素材组合的原则与方法3.4 创作过程与方法3.4.1 创作前的准备与构思3.4.2 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3.4.3 创作后的评析与反思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艺术要素。
平面构成教案中职
平面构成教案中职教案标题:平面构成教案 - 中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等。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对比、重复、对称、平衡、层次等。
3. 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画册设计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平面构成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要素。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要素来构成的?知识讲解:1. 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通过示例讲解每个要素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介绍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并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和技巧来创作作品。
实践活动: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节日、运动、自然等),并设计一个海报或广告。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海报或广告的构成要素和布局方式。
3. 学生使用纸张、彩色笔、剪刀等工具,实际制作海报或广告,并注意运用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间进行交流和评价。
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总结平面构成的要素和原则。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提出问题:你认为平面构成在哪些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平面构成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提供更多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尝试设计和创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2. 学生之间的小组评价和交流。
教学资源:1. 平面构成的示例作品图片。
2. 彩色笔、纸张、剪刀等制作工具。
3. 海报和广告设计的案例。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平面构成中的对比与统一
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能够提高设计师 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 意和想法。
在平面设计中,对比与统一的原则贯穿始终,它们决定了设 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整体风格,对于设计师来说,掌握好对 比与统一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对比在平面构成中的
02
应用
如何平衡对比与统一
01
根据设计主题和目的选 择适当的对比和统一手 法。
02
在强调对比的同时,也 要注重整体的统一感。
03
在追求统一的同时,也 要利用对比来突出重点 和层次。
04
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 状、色彩、方向等属性来 平衡对比与统一的关系。
对比与统一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在海报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字体、图片等元素的对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 时通过版面布局的统一来传达信息。
色彩对比
01
02
03
冷暖对比
通过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 的对比,创造出强烈的视 觉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 感。
饱和度对比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 形成高饱和度与低饱和度 的对比,使画面更加鲜明。
色相对比
利用不同色相的对比,如 红与绿、蓝与橙,形成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小对比
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 形成大与小的对比, 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 层次感。
保持整体统一
在运用对比元素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持整体统一 ,使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效果。可以通过运 用相似的元素、色彩、形状等来实现整体统一。
运用对比元素
通过运用不同的元素,如色彩、形状、大小、方 向等,创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主题,增强 视觉冲击力。
反复实践和调整
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和调整,不断尝试不同 的元素组合和构成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使作品更加符合主题和风格要求。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
3.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3. 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4. 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5. 平面构成的应用(字体设计、图案设计、海报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组合方式、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组合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和组合方式(重复、近似、对比、发射、特异)。
3. 分析:分析平面构成的原则(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设计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平面构成的设计作品,加深对平面构成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组合方式、原则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标准:(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基本元素和组合方式进行设计。
美术教案: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对比
教案
第 31-33 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
一.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学生观察PPT显示的照片
分析总结: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对比构成引导、发现,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二.新授课程:本课时的主要
内容讲述:
方向对比
形状对比
大小对比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对比构成形式:对比构成形式是在构成中把相反性质的要素组
织起来所产生的对比,有时是彩色的,有时是肌理的。
教师定义讲解(1)方向对比;(2)形状对比;
(3)大小对比;(4)数量对比;
(5)空间对比;(6)肌理对比;
(7)重心对比。
对比构成是构成元素之间形成的对立关系,使得某一
视觉元素得以加强和突出的构成。
形态的大小、肌理、
色彩、位置、方向等变化都可以作为对比的因素。
对
比构成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要素
来进行,因而它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构成形式。
学生观察分析图中的对比形式:
(一)方向对比
(二)形状对比
通过视觉
传达,让
学生自我
探究理解
偶然形创
作的方
法。
对比构成的应用实例
学生进行课堂绘画练习(三)大小对比
(四)明暗对比
(五)空间对比
对比构成给人一种明确、肯定、清晰的视觉感受。
同时,强烈
的紧张感又使画面充满了不稳定感和动感。
对比构成在平面设
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教师示范
可以让学
生在课堂
创作中更
有方向
感。
平面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平面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规律和表现形式。
通过平面构成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观、设计观和创新思维,为今后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彩、肌理等。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对称、对比、节奏、平衡等。
3. 平面构成的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设计作品,总结设计规律。
4.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平面设计实践。
5. 设计软件操作: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
四、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设计规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完成设计项目,教师现场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评价。
五、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的质量,包括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和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六、结论平面构成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
平面构成 对比构成32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平面构成 对比构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乌申斯基
谢谢!
对比构成教案
(1)空间对比
用画论中评价中国画在处理空间关系时的经典语句“疏能跑马密不通风”来引出此构成方式
(2)聚散对比
通过观察范画启
发学生在创作、应用
本方法时应注意的要点
.
(3)大小对比
最易体现画面的主次关系。
(4)曲直对比直线性格:直率刚强
曲线性格:柔和委婉
(五)方向对比
有动感,带有明显的方向性
(6)明暗对比
画面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亮、灰、暗色块。
3、对比构成需掌握的要点·应用灵活
·变化丰富
小结(2`):重点: 1、对比的作用
2、对比构成的六种构成方法
难点:六种对比构成方法的综合运用
实训(18`):对比与统一在局部的构成练习。
尺寸:15×15(CM)
作业布置( 2`):题目:运用对比构成方法进行自命题创作。
要求:1、尺寸:20×20(CM)
2、至少运用六种对比构成方法中的三种进行。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小对比
形状的大小之间的对比,大小对比能产生空间感。
物体形态或形象的大小不同会给人鲜明的感觉
明暗对比
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也称之为明度对比。
黑白是明度的两级,明暗分明效果明显,反之效果平淡
形状对比
是形状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
方向对比
是基本形有方向的情况下,大部分基本形方向近似或 相同,少数基本形方向不同或相反。
的形象在空白背景上既有形象与背景的对比。形象为实, 背景为虚,虚实是一种对比。
它是依据单形自身的大小、疏密、虚实、形状、肌 理等对比因素进行构成的。
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可以作为对比的因素。
对比的构成形式
大小对比、 明暗对比、 粗细对比 曲直对比、 形状对比、 位置对比 方向对比、 动静对比、 虚实对比 肌理对比、 空间对比、 ……
存在于个别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编排的方式 和形象的空间关系。
• 作用: 对比显示了十五的矛盾冲突,体现一种张力,能够引
起观众的情绪反应,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对比是所有设 计都要充分利用的设计表现手段,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和感染力。
对比,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构成。
广义地说 任何视觉效果情况都包含若干的对比形象,一个单独
平面构成——对比构成
金晓艳、张伟
自然形象的对比
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 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都 是对比的现象。除了视觉,还 有听觉上的对比,乐曲中强弱、 快慢的对比等等。我们应努力 观察、发现自然中的对比现象, 以运用在设计之中。
Contents
• 定义: 在构成中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对比。对比
4
使对比在视觉上得到过渡,也可以取 得协调。
以上是各种对比构成中的对比 的因素,但实际对比构成是属自由 性的构成,它不以骨格线来构置, 而是靠设计者选择基本形的大小、 方向、疏密的空间、肌理、重心等 对比要点而获得对比构成,最后它 仍需设计者艺术加工取得统一完整 的果。
对比与统一
• 对比基本形的协调
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比如 :长短、粗细、黑白、大小、规则与不规则等等。即任何 相反或者相异的形状都可以形成对比,而这些对比因素如 何才能协调呢?
对比与统一
1 保留一个相近或相似的因素
2 使对比双方的某些要素相互渗透
3
利用过度形,在对比双方中设立兼 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
疏密对比
就是松散与密集的对比,疏密的不同配置可在画面中产生一个或多 个重心。
疏密的对比
“密”的关系给人一种紧张感,窒息感和厚度感。而 “疏”的关系给人一种空间感,轻松感和秩序感。这两两种 关系相互互动才能产生和谐的气氛。若画面中仅存在一种情 感,很容易形成过于单调而缺乏变化的作品。
大小、多少、 疏密、平衡
空间对比
是基本形的正与负、黑与白、虚与实所产生的对比。能产生空间感
肌理对比
线条的粗与细、肌理的粗糙与精细所产生的对比。
虚实对比
画在中有实感的形象清晰的图形称之为实形,空白部分或排列松散
的空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色彩对比
在这里泛指黑白灰三种色调的对比,恰当地采用黑白灰的对比能使 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