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发展适应性分析——以纺织贸易专业群为例
产业群和专业群适应性研究
产业群和专业群适应性研究作者:谢茂康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6年第12期[摘要]文章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阐述了产业群与专业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面临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要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专业群专业教学团队质量,完善专业群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专业群产业群协同湘南示范区[作者简介]谢茂康(1972- ),男,湖南东安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
(湖南衡阳 421005)[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规划课题“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职业教育专业群与产业群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XJK013BZY024)[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41-03随着产业转移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各职业院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根据现有的专业基础和建设优势,优化专业群建设,加强专业群和产业群的深度融合,以引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群与专业群发展现状(一)概况当前,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地推进,在这个背景下,涵盖衡阳、永州、郴州三市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于2011年10月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进了一大批世界500强优质企业和项目,为湘南及湖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
同时,湘南示范区的快速发展,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智力支撑与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
(二)示范区内产业及产业群发展现状1.产业群。
产业群作为由企业竞争所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指若干在地理上相近的专业生产同类产品的群体。
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分析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
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
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关键词产业群;专业群;高职院校;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产业联系的纽带。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高职教育加强专业群建设日益迫切和重要。
本文以常州为例,在对该地区“十二五”七大新兴产业和高职园区5所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一、“十二五”常州高职园区省级重点专业群与区域新兴产业群适应性分析(一)园区专业(群)基本现状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组成。
园区专业覆盖交通运输、材料与能源、电子信息、财经、旅游、艺术设计传媒、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文化教育等12个专业大类,占我国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总数的63.16%。
开设32个二级专业类,107种专业,专业及专业方向布点317个[1]。
园区5所高职院校现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重点专业群”18个,各重点专业群内分别涵盖5个专业,群内专业布点共90个。
园区院校坚持“立足常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现已形成多门类专业较为协调、结构较为合理、与产业发展较为适应的专业体系。
(二)区域专业群与产业群分布的适应性分析“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七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二、三产业比重达97%”[2],是常州“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和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以及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强调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其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旨在引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转变、问题、挑战、特点、优势、实现、影响、案例分析、必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碎片化,各专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协同,导致资源浪费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更新和调整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与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比如传统专业建设模式下,各专业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能够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
而且,专业建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学资源,为专业群建设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问题和挑战,也有优势和潜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专业建设的模式,向专业群建设迈进。
1.2 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专业群建设是指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不同但相关的专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业群,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在于:1. 促进跨学科合作:专业群建设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合作与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摘要]专业群是一项综合性的发展建设项目,其内涵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和完善,表现为专业群的智慧在于专业集群的策略,创新在于构建柔性的、可重组的专业建设机制,重点在于各组成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生命力在于其发展性,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常规工作而不是应景的“政绩工程”,专业资源的共享是具有挑战性、长期性的任务,专业群的构建需要战略性视野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内涵专业建设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课程(群)建设二次影响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大量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国制造”的辉煌和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了大批新职业岗位,而传统的专业建设机制和结构僵化,大大降低了专业自身的发展和再生能力,职业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匹配矛盾逐渐加剧,削弱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社会认可度,制约了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突破困境,国家以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载体,启动了以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第三次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
一、专业群的内涵专业群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概念借鉴了“产业集群”的思想,一般由1~2个重点专业为核心,3~5个专业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相互融合而形成专业集合。
其与专业、课程、岗位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专业群中的重点专业常常是国家重点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等优势专业,具有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社会认可度高等特点。
专业群的内涵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和完善,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专业群的智慧在于把现有专业组织成“群”的策略。
专业群建设案例
专业群建设案例一、建设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我校决定建设一批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群。
专业群的建设旨在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群结构与特点我校专业群涵盖了工、理、管、文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经贸等多个专业。
各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
专业群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性:专业群内的专业相互交叉,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
2.实践性:专业群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专业群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国际化:专业群注重国际化合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和优质师资,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同时,专业群还推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产业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课程设置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教材建设方面,专业群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结合学科发展和企业需求,组织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和讲义。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研究摘要: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中,建筑工程专业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亮点专业。
因此,在该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专业群建设,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对于该类专业群进行有序发展,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共享和灵活调整,进而确保相关专业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培养。
同时要和区域产业链进行融合发展,有效对接,以此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基本条件。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策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群;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引言在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构建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且对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进行深入分析。
在区域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要融入建筑工程专业群的相关内容,在确保两者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背景之下体现出更显著的发展成效,为该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基本条件,同时,为区域产业链实现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据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两者融合发展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1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概述通常我们所称之为的专业群主要指的是相关高职院校为确保自身的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以某一个优势专业作为核心确保与之相对应的基础学科的专业进行有效组织并且融合发展,以此形成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专业群组。
与其他单个专业进行对比,可以看到,通过专业群组的有效构建,这样可以在教学层面进一步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以此为从根本上确保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有更为显著的意义,这样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优化配置,使资源浪费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在专业群建设方面整合建筑专业资源,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并且通过自身优势对其他专业发展进行有效带动,这样可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有更高的就业率,使学生积极有效的报名,通过专业群组的有效构建使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也可以为后续更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提供必要保障。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问题表征与发展方略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问题表征与发展方略作者:***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摘要:“雙高”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类型教育特色,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主要路径。
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在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构建高质量专业群,需厘清其中的产业结构逻辑、岗位需求逻辑与知识统整逻辑。
对此,文章以广东省14所“双高”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和问题表征,从优化专业群内部专业布局、统整专业群课程体系及提高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适应性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提出有效的发展方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1-0046-06一、问题提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双高计划”),致力于建设一批具备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专业群,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地处于湾区腹地,职教实力和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随着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顺利推进及广东省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顺利展开,人力资源是广东省各项战略任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可知,广东省共有14所高职院校入围全国首批“双高”院校建设计划,其中高水平建设单位5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9所。
然而,实现“双高计划”的建设目标不仅仅在于实现院校内部专业的调整与重组和外部产业的沟通与衔接,更在于以专业群的构建突破院校治理方式与发展方向。
基于此,本文拟从广东省14所“双高”院校入手,明晰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剖析专业群组群的症结所在,并为高职院校构建高质量专业群提出切实的发展方略。
【申报书】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专业群概况专业群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专业群代码:630502面向职业岗位(群):电子通关报关、电商运营、智慧运输仓储、网络销售、国际会展策划等岗位群专业群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二、专业群建设方案综述(一)建设背景(专业群面向的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500字以内。
)1.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现状2019年全球智库(CCG),《数字革命》报告指出,数字贸易在中国创造了高达3.2万亿元的经济效益。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31.63万亿元。
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世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2019年广东省委《广州市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提出,要着力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高质量数字贸易。
2.数字贸易产业发展趋势数字贸易产业到2030年在中国将猛增至37万亿元的经济效益年,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价值预计将增长207%,达到5万亿元。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数字贸易产业(链)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电子通关,跨境销售,跨境物流服务,网上营销,国际会展策划等不同岗位的人才。
3.华立职院对接数字贸易发展要求华立职院紧跟中央部署,贯彻“职教二十条”,对接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人才需要,积极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高水平专业群,面向数字贸易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电子通关、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国际会展等岗位(群)人才需求。
(二)组群逻辑(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群内专业的逻辑性等,800字以内。
)1.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华立职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5个专业。
本专业群各专业共享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课程,并在各专业嵌入报关实务与单证,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网络营销,国际会展英语等操作性技能课程,培养电子通关,跨境销售,跨境物流服务,网上营销﹐国际会展策划等不同岗位的人才,从而对应数字贸易产业链的跨境电商、跨境物流服务、自贸区通关、国际物流枢纽、国际展贸五个数字贸易产业(群),打通国际新零售渠道,培养数字贸易人才。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6期专业发展□李玉珍肖怀秋(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在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示范作用下,基于“群”进行专业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群建设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专业群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6-0028-04作者简介:李玉珍(1981-),女,湖南邵东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肖怀秋(1981-),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
收稿日期:2016-04-11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
《2012年中国高职质量年报》称,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转型过程中,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也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各高职院校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高职教育逐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过渡,要想保持高职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作为质量工程来抓。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内涵建设的核心。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同年,教育部、财政部两部委共同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并正式启动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示范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探究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探究作者:张钰来源:《科教导刊》2023年第20期摘要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与关键抓手,是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助推力。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需深入了解产业结构逻辑、岗位需求逻辑和知识统筹逻辑。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基本内涵,并基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建设的问题现状及原因,并依此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3.20.003Analysis of the Cluster Logic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ZHANG Yu(Business College,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key grip for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nhanc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is an important boost to dovetail wi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innovat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cluster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which requires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logic of job demand and the logic of knowledge coordin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grouping logic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formulates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clust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cordingly to promote the high leve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 cluster grouping; logic building2019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带来的品牌效应能使职业教育吸引和保留高质量的学生、教师和资源,从而促进其整体发展。
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与区域产业特色进行对接,保持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前,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各地区拥有不同的产业特色和优势。
高职院校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特色和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开设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培养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
这种专业群建设也是高职院校顺应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接区域产业特色,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
对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将结合研究目的,探讨该领域的相关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对接区域产业特色,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群,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和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通过研究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深入理解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定位和作用,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方法的探讨,总结出有效的建设思路,为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实际操作指导,促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的意义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的意义在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深度对接区域产业特色,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地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升就业质量。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
对接区域产业特色还可以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特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还有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纺织工业产业链
纺织工业产业链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纺织工业产业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链之一。
它涉及从原材料生产到纺织品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制衣等环节。
在这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纺织工业的生产体系。
本文将就纺织工业产业链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纺织工业产业链的组成纺织工业产业链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2.1 原材料生产原材料是纺织工业产业链的最基础环节,它主要包括棉花、化纤、蚕丝、羊毛等纺织材料的生产。
其中,棉花是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它是国内纺织品产业的重要支撑。
化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纺织材料,其生产技术和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纺纱纺纱是将棉花、化纤等原材料进行纺织加工的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纺织原料经过精心选择、清洁处理后,通过纺纱机进行拉伸和加工,形成纺织线或纱线。
2.3 织造织造是将纺纱获得的纺织线或纱线经过织布机进行编织,形成各种纺织品的过程。
织造环节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其生产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最终纺织品的品质。
2.4 印染印染是在纺织品形成之后,对其进行染色或印花的过程。
印染环节主要包括染色剂的选择、染色工艺的设计以及印花图案的处理。
印染工艺对纺织品的颜色、花样和质量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2.5 制衣制衣是将纺织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裁剪、缝制、整烫等加工,最终生产成成衣的过程。
制衣环节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决定了纺织品最终的外观、质量和使用价值。
三、纺织工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3.1 原材料生产的现状在国内,棉花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棉花资源。
同时,我国还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化纤是纺织工业中另一种重要的原材料。
近年来,我国化纤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鑫刘宁隋秀梅王姗珊韩玉辉李楠舟高玉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23期摘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双高”建设要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逻辑,开展专业群建设。
具体举措为:以“双高”建设发展为契机,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相关先进技术网络教学和培训资源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和培训,打造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社会服务平台,将专业群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为吉林高等职业教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长职标准”。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专业群;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3-0028-05“双高”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
2019年下半年吉林省教育厅启动“吉林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被确立为立项重点建设单位[1]。
“双高”建设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
探索“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路径,对于建设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适应经济转型、培育大国工匠,具有现实意义。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思路(一)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长春市已基本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复兴号”高铁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零部件生产、车辆生产、智能化和信息化,下游试验检测、维保运营等构成汽车装备制造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生命全周期产业链。
根据产业链中岗位群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组建了由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等专业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群。
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吉林省智能制造产业具备了从设计、制造到服务完整产业链,依托一汽、高铁等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产教融合优势。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研究①———以山东省为例石岱峰,赵朝晖,刘清涛(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摘要]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14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标志着“双高计划”正式启动。
“双高计划”明确将专业群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一项改革发展任务,专业群为高职专业群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
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山东省入围“双高计划”的15所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专业群在服务产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山东省职业院校专业群有效对接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双高计划”;专业群;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1-0004-02“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是“双高计划”的重点改革发展任务之一。
“双高计划”要求专业群应“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这是国家首次从宏观上对专业群建设提出战略性布局调整,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专业对接产业的基本策略。
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助推产业升级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展开,2018年2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鲁政发〔2018〕7号,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动能,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打造为“十强”产业。
中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链发展适应性分析
中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链发展适应性分析作者:胡蕊莫创才来源:《职业》2020年第06期摘要: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组建了工业分析与检验等专业群。
本文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群为例,就笔者学院专业群对区域产业链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产业链发展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群课题: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 5月18日发布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
该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各行业、各类企业加大员工培训力度,计划三年培训100万新型学徒员工。
由此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职业院校只有依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与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规模最大、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专业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
一、专业群发展与产业链需求分析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应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需求,以服务区域产业链经济发展为目标。
笔者学院为了提高办学水平,紧跟国内职业院校发展的步伐,组建了以原有的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工业分析與检验为核心专业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群,以带动专业群中另外两个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及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是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地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枢纽作用。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的论文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的论文摘要:专业群构建是高职院校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
“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
基于专业群构建的目标、原则、效益,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为依据,以旅游管理专业或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以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作者简介:丁宗胜(1968-),男,安徽桐城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构建专业群的思想源于经济学领域产业集群的理论。
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由此产生的发展优势表现在:相关产业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和交易的便利性;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成长;促进知识和信息积累,加速创新等[1]。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与调整必须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产业或产业集群。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的目标,“群”的构建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抓手。
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专业群构建的一般方法比较及构建原则对专业群概念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专业群构建的依据和方法的差异。
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专业群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这种观点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的相近性,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或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着眼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性、延展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选择各院校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专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作者:郑玥瞿才新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22年第08期[摘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夠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产业学院;利益内循环;课程学徒;产业教授[作者简介]郑玥(1986-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瞿才新(1964- ),男,江苏兴化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教授。
(江苏盐城 224005)[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实施产业教授制度的影响因素、成效评价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20SJA1932,项目主持人:郑玥)[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6-0051-05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要素全方位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产教融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不同建群方式下专业群治理比较——以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例
高职院校不同建群方式下专业群治理比较——以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全面推进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专业群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同的专业群建设方式对于专业群的治理和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建群方式下的专业群治理比较。
首先,我将选择两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例,具体分析其建群方式和组织架构。
第一个项目是由某高职院校采取“专业单元法”建群的,即将相似或相关的专业按照领域进行划分,形成专业群。
而第二个项目则是通过“学科交叉法”建群的,即在组建专业群时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将跨学科相关的专业进行分类组合。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个项目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是专业群的治理方式。
在“专业单元法”下建群的项目,每个专业单元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各专业单元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决策,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专业的变化和发展。
而在“学科交叉法”下建群的项目,由于存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专业群内的专业之间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合作,治理方式相对集中,需要更加注重整体规划和统筹。
第二个比较的是专业群的协同合作。
对于专业群建设来说,协同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专业单元法”下,由于专业之间较为独立,各专业单元之间的合作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商,但由于相对较独立,协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学科交叉法”下建群的项目,专业群内的专业之间更容易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跨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传递。
第三个比较的是专业群的发展动力。
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动力推动。
在“专业单元法”下建群的项目中,每个专业单元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各专业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分析内容摘要:区域产业的规模与结构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具有引导性意义,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必须与产业岗位对应,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将影响专业群建设的成效。
高职院校在相应区域内的地位与其专业群建设互为依存,学校地位是专业群建设的桥梁,不断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将决定学校在一个区域内的将来地位。
关键词:专业群高职院校产业1.区域产业发展对专业群定位的影响1.1专业群与产业结构、规模对应相对应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
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必须瞄准相应的产业群,为具体的产业群下属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以及技术研发服务。
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才会有专业群建设工作的启动,从本质上来看,专业群建设其实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随着产业结构与规模的调整,专业群建设也会随之作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如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平台、课程资源、教材建设等都会因为产业结构与市场的变化而随之调整。
关注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现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内容之一。
1.2产业先进水平引领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群建设需要高质量的训练教材、高水平的产教平台、高素质的企业教师、高效能的管理体系。
上述系列人才培养条件惟有在具备先进生产水平的企业内部方可能拥有。
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也还需要高职院校开发利用好这些条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对现存的条件进行适于人才培养方面改造。
这里的改造不是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双方建立共通机制,利用这套机制来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条件,顺利实施现代化生产经营环境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
专业群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其实就是在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产业迭代升级,实现企校协同发展。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①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探讨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产业链视角下专业群构建的理论基础产业链是指一种市场经济中,相关企业在某一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中所构成的一个由上游的稀土、下游的零售商等所有与该产品有关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紧密的经济关系网络。
产业链非常重要,它连接了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等过程中的能力和资源。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专业群构建就是要将教育与产业的要求相结合,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区域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构建的路径选择1. 产业对接:区域高职院校应该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关专业群。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2. 跨学科融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区域高职院校应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构建综合性的专业群,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实践教学:专业群的构建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
区域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就业竞争力。
4. 课程体系:专业群的构建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讲授相关课程,引入企业的需求和经验,使课程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制度保障:为了保障专业群的建设和实施能够长期有效,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专业群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专业群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实施路径研究中需重视的问题1. 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建立专业群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专 业群 定 位 与 社 会 需 求分 析
任 何 一 个 产 业 发 展 的链 环 都 非 常众 多 , 而 且 在 不 断 调 整 延 伸 中 。纺 织 业 在 中 国是 一 个 劳 动 密 集 程 度 高 的 产 业 . 纺 织 产 业 的发展包 括从棉花 生产和纤 维制造 , 历经纺 纱 、 织布 、 染色 、 制
个百分点 , 中 国 的 优 势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无 人 能 够 撼 动 】 。 可见 , 中 国仍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纺 织 品生 产 国和 出 口 国 . 纺 织 贸 易 行 业 在 中远 期 ( 2 0 3 0年 前 ) 都 将 是 一 个 持 续 的 可 发 展 的 行 业 。常 州 纺 织服装 职业技术 学院通过广泛 调查 、 深入研究 , 从 培 养 区 域 化
衣、 水洗 、 包装等 生产行业 、 纺 织 服 装 的进 出 口销 售 、 及 相 关 产 业的衔接 。 作 为 一 所 高 职 院校 不 可能 服务 于 产 业 发 展 的 各 个 环
易专业群 , 优 化 校 行 企 深 度 融 合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确 定 专 业 群
的发 展 目标 和 方 向 ,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高 职人 才 培 养 特 色 。 纺 织 业 是 江 苏 的优 势 产 业 , 不管是产业 规模 、 企 业 数 量 还 是品牌知名度 , 都是名副其实 的” 第一大省” 。2 0 1 3年 江 苏 纺 织 产 业 连 续 4年 保 持 ” 万亿 级 ” , 总量超 过 1 . 3万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9 . 3 3 % ,居 全 国 首 位 。 2 0 1 3年 江 苏 省 纺 织 产 业 出 口额 超 过 4 5 0 亿美元 , 居 全 国前 列 。近 年 来 , 江 苏 纺 织 行 业 通 过 调 整 产 品 结 构、 贸易模式创新 、 提 升产品附加值 、 提供 增值服务 、 提 高 产 品 设 计 研 发 能力 、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 培 育 自有 品 牌 、 开 拓 内 销 市场 、 开展跨境 电子商务 、 建 立 国 际 市 场 营 销 网 络 等 手 段 提 升 在 产 品价 值 链 中 的地 位 , 培 育 新 的竞 争 优 势 。在 中 国纺 织 工 业
合 紧密 、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高 的特 色 专 业 群 f 1 ] 。 ” 自此 , 专 业 群 建 设 开
始 成 为 高 职 院校 提 升 内 涵 建 设 的 重 要 依 据 , 受 到 了 广 大 高 职 院 校 的普 遍 认 可 , 并 围 绕 专 业 群 建 设 开 展 各 种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索 与 实践 。
企业 、 纺织贸易公 司 、 纺织检测 机构 , 初 次 就 业 岗 位 以在 生 产 、
销 售 和 检 验 第 一 线 的 技 术 岗位 为 主 ,兼 包 括 生 产 技 术 管 理 、 纺 织 品检 测 与进 出 口贸 易 等 岗位 。 当前 国 际 贸 易 步 人 新 一 轮 高 速 增 长 期 ,中 国 自加 入 WT O 后, 积极参 与各种 区域经济 合作 , 积 极 融 入 全 球 经 济 的 种 种 努 力, 使 得 我 国 货 物 贸 易 规 模 再 攀 新 高 峰 成 为 国 际 贸 易 增 长 的 新生力量 。 深入 分 析 和 把 握 当 前 国 际 纺 织 贸 易 的发 展 趋 势 和特 点, 对 于高职院校纺织 贸易专业 群建设 的科学决 策 . 及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优 化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能在更大范 围、 更 广 领 域 和更高 层次上确保 人才培 养与产业 、 行业 发展相适 应 . 能 促 进 企 业 积 极 参 与 国 际经 济 合 作 与竞 争 , 把 握 好 经 济 全球 化 带 来 的
贡献率达 1 8 %P  ̄ 。 2 0 1 4年 中 国纺 织 品 服 装 累 计 贸 易 额 3 2 5 0 . 4亿 美元 , 增长 4 . 5 %, 其 中出 E l 2 9 8 4 . 9亿 美 元 , 增长 5 . 1 %, 进口
2 6 5 . 5亿 美 元 , 下降 1 . 7 %, 累 计顺 差 2 7 1 9 . 4亿 美 元 , 增长 5 . 8 %。
纺 织 品 服 装 在 全 国外 贸 中所 占 比重 为 7 . 6 % . 其 中 出 口 占 1 2 . 7 %, 进口占 1 . 4 %; 据 WT O统计 , 2 0 1 3年 , 中 国 占全 球 纺 织
服 装 贸 易 的份 额 为 3 7 . 1 %, 十 年 间 中 国 占全 球 份 额 增 长 了 1 7
节, 只 能 结 合 自身 院 校 的 优 势 从 中 适 当 选 取 某 些 链 环 作 为 专 业
群 的服务对象。 常 州 纺 织 服 装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以原 有 的 江 苏 省 特 色 专 业 纺 织 品 设 计 与 贸 易 专 业 为 核 心 ,组 建 了 纺 织 贸 易 专 业 群, 确 立 本 专 业 群 的 毕业 生初 次 就 业 的 企 业 种 类 包 括 纺 织 生 产
2 0 0 6年 , 教 育部 、 财政 部在 《 关 于 实 施 国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校 建 设 计 划 加 快 高 等 职业 教 育 改革 与 发 展 的 意 见 》 中 指 出: ” 要重 点建成 5 0 0个 左 右 产 业 覆 盖 广 、 办 学条件好 、 产 学 结
经
高职 院校专业群建设 与产 业链发展适应性分析
以纺 织 贸 易专 业群 为例
左武荣 , 徐 龙 志
( 常 州纺 织服 装 职业技 术 学院 ,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4 )
、
摘 要 : 中国 是 全 球 最 大 的 纺 织 品 生 产 国 和 出 口 国 , 具 有从原料到成 品的完整产业链 , 常 州 纺 织服 装 职 业 技 术 学院 以 原 有 的 江 苏 省 特 色 专 业 纺 织 品设 计 与贸 易 专 业 为 核 心 专 业 , 组 建 了纺 织 贸 易 专 业 群 , 为 适 应纺 织 行 业 转 型 升 级 和 纺 织 贸 易 国际 市 场 多 变 性 的 需 求 , 要 不 断优 化 纺 织 贸 易 专 业 群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的设 置 。 关键词 : 专 业群 建 设 ; 产业链发展 ; 纺 织 贸 易 专 业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