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党代会报告:鞍山第十一党代会报告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下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意义初探

乡村振兴下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意义初探

085商业故事BUS | NESS STORY乡村振兴下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意义初探蒋红丹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摘要: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点战略之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对于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治理;意义治理按其定义来说,指的是围绕权力的配置和运作,解决如何有效领导社会、管理社会和进行社会调节的问题,进而实现管理主体利益诉求的过程。

[1]它不同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手段,重要意义在于多方协调,以达合作共赢。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农村基层治理主体、形式、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关系演变(一)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基层是“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以人民公社为基层政权对农村进行领导和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村委会依法管理本村事务,村党支部处于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但是一些职能必须下放给村民自治组织。

同时大量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涌现也成为治理主体,所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主体开始由以前的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主体结构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由单一的基层政府转变为各种利益主体,既包括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也包括村民个人。

(二)治理形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在一元治理模式下,基层政府作为一元治理主体,可以运用自己行政权力对基层社会直接管控,其他利益群体必须服从基层政府。

而治理和管理的最大区别就是治理是协调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单一服从关系,在多元治理主体模式下,各治理主体之间是多元共治、相互协调关系,基层政府的治理形式必须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加强与村民自治组织及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村民个人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处理基层社会中各种矛盾问题。

顺应改革开放浪潮的技术引进之路

顺应改革开放浪潮的技术引进之路

顺应改革开放浪潮的技术引进之路作者:谭玉照张国平温欣来源:《红岩春秋》2024年第01期孙同川,出生于1940年7月,河南舞阳人。

196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曾任四川仪表总厂副厂长、厂长。

1985年3月至1988年5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1985年9月任重庆市副市长,1988年8月至1993年4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1993年4月至1995年10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重庆市委书记,1995年10月至1998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1998年1月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出发,决定调整国家工业布局,将沿海地区的工厂迁到西部地区,三线建设由此启动。

这次工业上的调整,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一次很大的机遇。

作为三线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我对三线建设、对四川仪表厂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祖籍河南,出生在重庆南岸铜元局。

195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在西安飞行研究院工作。

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我回到重庆,先后在北碚的四川仪表四厂、五厂、六厂、三厂和总厂工作。

直到1985年担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才离开北碚。

我在北碚工作生活了15年。

改革开放催生思路之变1965年,国家机械部决定把上海、南京、无锡、苏州、西安、锦州、沈阳等地与热工仪表配套的厂搬迁到重庆北碚,由此形成了川仪总厂(即四川仪表总厂)。

起初,川仪总厂被划定在以北碚为中心、方圆50公里的范围。

由于占地面积广、范围大,最后收缩在以北碚为中心,南到歇马场、青木关,北到澄江镇的范围。

川仪四厂位于北碚三花石,早期从上海迁来。

1970年3月,我刚到川仪就在四厂当技术员,后来担任该厂一、四车间党支部书记。

1975年,邓小平提出以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为纲”(即以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为纲),全面推动全国各项工作。

辽宁省第十一届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第十一届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振兴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10月10日)王珉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辽宁省第十届委员会作报告。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中央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辽宁发展史上续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我们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扎实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到2010年底,全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比2005年增加两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我们把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作为重大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优势日益明显,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速加快,城区经济活力释放,消费市场繁荣。

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辽河治理保护取得成效。

充满生机活力的辽宁正昂首前行。

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辽西北三年见成效目标全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极大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和潜能。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鞍山市概况

鞍山市概况

鞍山市概况鞍山市人民政府2015年4月鞍山市概况目录沿革......................................区划......................................区位......................................国土......................................气候......................................人口......................................矿产......................................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鞍山市主要经济指标........................——沿革。

【银行意见】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银行意见】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银行意见】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促进我市金融业健康发展,增强金融业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实现鞍山市发展产业金融的既定目标,经研究论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以优化金融生态为主线,以发展产业金融为特点,以完善金融市场、集聚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环境等为重点,全面推进鞍山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和鞍山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总体目标以发展产业金融作为主导方向、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作为根本保障,保持金融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使金融融于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我市金融发展产业的既定目标。

二、落实金融机构奖励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支持金融机构落实有关政策、开展金融创新和各项改革试点工作。

特别是贯彻落实财政部《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0〕116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银发〔2010〕262号)等文件,对县域金融机构(含小贷公司)涉农贷款增量进行奖励。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金融发展政策,切实抓好金融业发展,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落实好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相关政策,支持金融业发展。

(牵头部门: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配合部门: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市小贷行业协会)三、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坚持科学归并、集中办理、便民高效的基本原则,简化整合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和环节,合理确定办理资产抵押登记、更名、过户的时间,减小银行办理贷款和转贷的难度,降低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开展和资产处置环节涉及的各种行政事业收费标准。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9•【字号】鞍政办发[2011]31号•【施行日期】2011.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鞍政办发[201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鞍山市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工业产业集群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切实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鞍山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菱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7个产业集群。

到“十二五”末,产业集群要实现销售收入6200亿元。

(一)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精特钢、板材加工、线材加工、管材加工、型材加工、钢结构和钣金加工等,实现销售收入2400亿元(含鞍钢)。

其中: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1000亿元,灵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150亿元,海城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200亿元。

(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装备、电力装备、冶金矿山装备等,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

其中:工业自动化装备产业集群200亿元(高新区150亿元、铁西区50亿元),电力装备产业集群200亿元(鞍山经济开发区100亿元、高新区50亿元、立山区50亿元),冶金矿山装备产业集群100亿元(鞍山经济开发区60亿元、立山区40亿元)。

(三)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镁合金、镁建材、镁化工、镁耐材,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

其中: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1000亿元,岫岩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100亿元。

宝鸡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宝鸡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转型突破率先跨越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宝鸡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唐俊昌(2011年12月26日)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领导班子,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突出加快发展,抓好“十件大事”,加速“四个转型”,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而努力奋斗。

一、五年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区域竞争加剧、发展压力加重、工作难度加大的局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规划实施“两个机遇”,成功应对冰雪地震和金融危机“两大挑战”,经受住了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社会矛盾比较集中“两个考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转型突破,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把握全局、凝心聚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和宝鸡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奋斗目标、战略措施和实现路径。

针对发展速度不快、项目不大等实际问题,部署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和项目建设年“两项活动”,确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围绕深化完善思路目标,作出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抢抓关天规划实施机遇,全面规划“十二五”,提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战略定位,着力抓好“十件大事”,实现了“十二五”高点起步。

预计到年底,全市 GDP将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150亿元,实现五年翻番。

(二)致力转型、加力提速,优势产业集群领先崛起。

坚持把工业作为转型突破的核心,突出大企业大集团、集群化高端化、创新型城市创建和全民创业四个重点,创新实施乡镇托管、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打造“两区多园”,高新区成为西部唯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蔡家坡西部汽车城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实现重大突破,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九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东岭集团、宝石钢管、宝钛集团跨入百亿元企业行列,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听取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千华网讯(首席记者栗明)1日、2日,市委先后召开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和市级老干部座谈会,听取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市委书记谷春立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孙春山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德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守卫,副市级干部徐刚毅出席座谈会。

原市领导于治权、朱启城、张显环、黄景祖、范业忠、王维合、张兴成、邢德昶、陈昌、李本岫出席市级老干部座谈会。

在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一致认为,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鞍山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报告以“三转型一创新”为主线,明确提出了鞍山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为进一步推进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五年引领鞍山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与会人员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并对报告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谷春立指出,各县(市)区和开发区是鞍山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担负着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的历史重任。

希望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充分认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对报告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报告内容,为形成一个好的党代会报告作出积极贡献。

在市级老干部座谈会上,大家对报告表示赞同,认为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思路清晰,对过去五年取得成绩的总结准确客观,确定的未来五年奋斗目标鼓舞人心,确定的工作任务符合鞍山实际,制定的工作举措很具有操作性,对鞍山未来五年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市级老干部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并就进一步完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谷春立指出,鞍山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是几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凝聚了历届老领导的心血。

落实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三转型一创新”

落实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三转型一创新”

以“三转型一创新”为主题主线为实现鞍山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届市委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一届市委开创未来之年。

我们召开这次全市领导干部学习报告会,由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家报告一年来市委中心组的学习实践成果,主要目的是让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和新一届市委未来五年领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把握十一届市委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带领全市人民,继续大力推进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一、深刻理解以“三转型一创新”为主题主线,大力推进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三月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又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以“三个转型”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三转型一创新”就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建工作,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同鞍山实际相结合的重大任务。

以“三转型一创新”为主题主线,对于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经济不转型发展就难以为继。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我国经济的这种强劲增长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四个难以为继”。

一是要素支撑难以为继。

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8%,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单位GDP 能耗是日本的11.5倍、德国的7.7倍、美国的4倍以上。

鞍山是资源能源消耗型城市,单位GDP能耗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环境约束难以为继。

我国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付出了较高的环境代价,生态环境压力已接近极限,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

2011辽宁省经济发展

2011辽宁省经济发展

●2011年辽宁全年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220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0.7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6亿元,增长10.5%。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8.7∶55.2∶36.1。

人均生产总值502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

全年总产值22025.9亿元第一产业9%第三产业36%第二产业55%全年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220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20467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8297元,比上年增长2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 近日,辽宁省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辽宁省经济运行数据,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7元,比上年增长15.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去年6月开始下滑,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在消费品方面,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6.7%,领跑消费品市场。

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7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97元,比上年增长2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农业产量突破2000万吨全年辽宁粮食产量2035.5万吨,比上年增加270.1万吨,增长15.3%,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01万吨,比上年增长0.3%。

生猪存栏1585.4万头,比上年增长1.1%;生猪出栏2652.1万头。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文_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难与变 治与兴 6字概括过去5年历程 .doc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文_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难与变 治与兴 6字概括过去5年历程 .doc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文_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难与变治与兴6字概括过去5年历程6月8日,在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四川在线记者陈岩向省发展改革改委副主任徐立发问时提出,党代会工作报告用“砥砺奋进拼搏实干”来描述过去5年的成就。

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党代会报告写得好,是因为四川工作做得好”,请问对这段历程该如何认识?对此,徐立满怀深情地说,过去的五年是奋斗的五年,也是拼搏的五年,跨越的五年,极其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形成了治蜀兴川一系列实践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

他用六个字来概括这五年——“难与变,治与兴”。

“难”主要体现在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一是宏观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动能转换时不我待。

二是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再次发生芦山强烈地震,旧伤未愈、又添新创。

三是藏区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实现长治久安面临许多挑战。

四是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

五是干部队伍中腐败问题集中暴露,政治生态重塑任务艰巨。

“变”,则主要体现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变化。

全省经济总量达到了3.26万亿,由全国第八位跃升至第六位。

这个升位,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经历一次特大地震和一次强烈地震、政治生态受到一定破坏的情况下实现的,极为不易。

二是区域发展变化。

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总体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川南、川东北经济区超过了5000亿,21个市州中有15个市州经济总量过1000亿,有112个县经济总量过100亿。

三是发展条件变化。

2011年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鞍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鞍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鞍山调查队(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市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2.4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07.2亿元,增长12.6%。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4.4:54.3:41.3调整为4.6:53.8:41.6。

全年人均生产总值实现68818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

其中,农业增加值56.8亿元;林业增加值0.3亿元;牧业增加值48.9亿元;渔业增加值3.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亿元。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29公顷,增长0.9%。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万公顷,增长0.9%。

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20.5万公顷,增长1.0%;豆类播种面积5610公顷,下降1.7%;薯类播种面积1518公顷,下降1.0%。

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万公顷,增长0.8%。

其中,油料播种面积5440公顷,增长3.7%;蔬菜播种面积3.4万公顷,增长1.1%;瓜果类播种面积1491公顷,下降6.1%。

全年粮食总产量145.6万吨,比上年增产42万吨,增长40.5%,创历史新高。

蔬菜产量234.0万吨,比上年增产10.1万吨,增长4.5%。

水果产量33.4万吨,增长15.6%。

全年生猪出栏216.1万头,年末存栏120.9万头;牛出栏22.7万头,年末存栏25.0万头;羊出栏57.8万只,年末存栏61.8万只;家禽当年出栏10434万只,年末存栏6040万只。

【最新】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奋斗目标-范文word版 (6页)

【最新】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奋斗目标-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奋斗目标篇一:关于县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起草说明关于县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起草说明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6162 关于县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起草说明中共XX县委办公室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就报告的起草工作,向县委十届九次全会作一简要说明。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报告的形成过程《县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是一个换届报告,既要对本届县委五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又要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为做好起草工作,县委主要领导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作出了安排部署,要求县委办公室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深入思考提炼,集中力量撰写出高质量的工作报告。

县委分管领导也作出了重要指示。

为此,县委办公室专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写作班子,立即着手《县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调查研究和起草工作。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形成了《县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整个报告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泛调研,收集资料。

7月初,起草小组就下发通知,收集了全县各部门201X年至201X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同时集中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随后,又深入农工办、经济局、商务局等经济和综合部门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为报告起草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是分组讨论,组织起草。

在占有大量材料和进行初步提炼的基础上,起草小组通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形成了报告提纲。

在县委分管领导亲自指导和征求经济、综合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开始起草工作。

经过六易其稿,形成了报告初稿。

王珉在辽宁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的讲话

王珉在辽宁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的讲话

王珉同志向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的报告摘登全力改善民生构建幸福辽宁王珉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管理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要着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坚持民生优先成果共享,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积极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稳定就业。

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投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强价格调控与监管。

落实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及管理的政府责任,缓解部分群众住房困难。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财政投入,强化素质教育。

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普通高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强化老龄工作。

越共十一大与建设越南特色社会主义

越共十一大与建设越南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 阮维程[1] 杨晓光[2]
作者机构: [1]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2]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出版物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页码: 20-2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1期
主题词: 越共十一大 越南特色 社会主义
摘要:2011年,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党代会,这次大会是越南共产党发展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越南共产党强调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创新适合越南发展的一些新理论、新政策;确定了越南今后要深化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外交方面,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加强与不同国家的国际交往,营造越南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0.25•【字号】鞍政办发[2007]94号•【施行日期】2007.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鞍政办发〔2007〕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五日鞍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一、总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通过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等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配合,综合推进,确保实现与省政府签定的“十一五”期间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编制依据1.辽宁省政府与鞍山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3.《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07〕90号)(三)编制原则1.全过程系统控制原则:在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治理、监督管理等减排措施实现总量削减的同时,充分考虑全市资源消耗和技术进步对总量减排的促进作用。

2.同口径比较原则:以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2005年统计基数、口径、范围为计划编制范围,在基础数据逐步核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年际变化。

3.强化动态变化原则:以工程措施为核心,以淘汰落后产能形成的减排量为重点,以加强监管为配套措施,同时强化新增量部分的预测,使各项措施的削减量保持一定的工程富裕能力。

葡萄架搭起致富桥——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文选

葡萄架搭起致富桥——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文选

葡萄架搭起致富桥——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文选徐李;蒋厦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金秋时节,当你来到铁岭市清河区,路边绵延3公里的葡萄园和独具农家特色的葡萄销售点会令你忍不住驻足品尝。

而只要提起一个名字.老百姓便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讲述他的先进事迹。

他已成了铁岭地区优质葡萄的代名词,他就是铁岭市清河区农委高级农艺师、铁岭市葡萄协会会长王文选。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徐李;蒋厦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
【相关文献】
1.守护“折翼天使”的“院长妈妈”——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李艳萍 [J], 李胜基
2.信仰的力量无悔的人生——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宋平华 [J], 姚洪斌
3.勇做带头人建设新农村——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叶勇 [J], 牛泽群
4.巧手裁出“可心”路——记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王可心 [J], 白景霜;张丽萍
5.断指铁人——记辽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车工王尚典[J], 无[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给党的一封信作文范文

给党的一封信作文范文

给党的一封信作文范文党,是你,在我无助漂流中给我一支逆迎风浪的船桨。

党,是你,在我失败时仍给我鼓掌,告诉我这叫做成长。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给党的一封信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给党的一封信1敬爱的党:今年的7月1日是您的九十大寿,在此,我提前预祝您生日快乐,永葆青春!九十年的风雨征程,九十年的奋斗不息,您经历了无数沧桑的岁月,换来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换来了中国人民的和乐安康。

在您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儿女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年轻走向成熟。

看,在您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前,我的家乡还很贫穷,人们刚能填饱肚子,手里却没有多余的闲钱;人们脚下踩着的不是柏油路,而是黄泥路。

而今天,家乡在政府的资助下,铺上了宽大的柏油路。

站在山坡上,回首望去,那一条条柏油路就似一条条长龙,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人们致富的道路也就更宽广了:把白花花的大米、绿油油的蔬菜方便快捷的运到集市上销售,这不仅换来了一张张钞票,还换来了村民乐呵呵的笑脸。

这一切都是您给予我们的!交通便利了,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口袋也越来越鼓,手上有了闲钱,便拿出来改善居住环境。

如今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一间间泥瓦房几乎被一幢幢楼房取而代之。

站在这一片黄土地上,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新楼展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啊,是您,为我们开拓了新的致富道路,给予我们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我为生活在这一片国土上,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人们的生活富足了,还不忘学习文化知识。

近两年来,在您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村孩子上学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从前,每到开学,父母都在操心孩子的几百元学费,而今天,父母们已解除了这个忧虑,因为孩子们都能免费上学,甚至还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免费午餐。

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耿杰

耿杰

耿杰,男,1970年12月生,汉族,本科学历,1991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泥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盘工作。

该同志多年来以“团结同事、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立足基层,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各项工作,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思维敏捷,精明干练;融合性强,易于共事,为人谦和,团结方面好;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为基层办实事;廉洁自律,对自已要求严格,到了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一、思想进步,政治可靠。

多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党新时期的理论武装头脑,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基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重大决定,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能够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注意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思想进步,具有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切实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要求,共调整使用了一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干部,上下反响强烈,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共调整科级干部人,提拔使用人;选派名县直部门副职领导干部,到个乡镇兼任党委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先后选派批人,分别到江苏、天津、沈阳、丹东、辽阳、鞍山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或挂职锻练,开辟了一条培养年轻干部的新路。

二是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创办了党群共同致富人才学校,截止月末,共举办党建理论培训班期,培训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期,培训人次,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扶贫开发进程提供了人才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为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同志们: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共鞍山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现在,我代表中共鞍山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宗旨不断体现的五年。

五年来,市委坚持“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总体思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第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跃上2000亿元台阶,达到2125亿元,年均增长16.3%,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由44位上升到30位。

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

鞍钢销售收入从700亿元达到1500亿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占全市比重大幅提高。

大力发展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实现了由钢铁一柱擎天向五业并举的转变,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达到960多亿元,年均增长17.3%。

以城市综合体和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服务业税收占全市比重由5%提高到50%,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三次产业共同拉动转变,鞍山荣膺“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称号。

改革开放成效显现。

国有企业和地方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较好解决了老工业基地“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历史性难题。

全面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成倍增长,引进内资五年增长7倍,招商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入驻鞍山,我市成为投资高地、资本洼地和项目集聚地。

第二,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

城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五年翻两番,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加速发展城市的同时,大力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对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投入“三农”资金达到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85倍,年均增长超过50%。

设施农业高速发展,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县域经济形成“一县一品”和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海城“四辣”、台安鸭鹅、岫岩蘑菇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县域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超过全市半壁江山。

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自来水基本普及,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覆盖全部乡镇,三县(市)都建立了免费高中,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有农民书屋,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全面达标。

第三,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当前长远一起干、地上地下一起建、里里外外一起修的原则,全面改造建设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十横八纵五环十射”城市交通大格局,加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腾鳌机场开通民用航线。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着力提升城市居住、产业、交通、生态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实施城区建设“五项工程”,开工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每年下降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平均达到280天以上。

第四,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五年为城乡群众办实事299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居民收入水平成倍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就业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每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由5.7%下降到1.97%;低保人数由25.7万人减少到5.7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率先创新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城乡居民全面保障目标迈进。

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危房全面改造,大力建设回迁房、廉租房、动迁周转房、公租房以及劳模大厦、军人之家等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占新建住房面积的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平方米提高到33平方米。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实现学前教育以公立幼儿园为主,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城乡免费职业教育,资助大学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立教育体系,成为全国教育示范市。

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在全国率先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基本药物零加价,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慈善事业全面发展。

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成立各级社会管理机构,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创建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长效机制,大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不断加强,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

第五,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扎实开展。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雷锋传人”郭明义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事业发展较快。

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建成使用,鞍山大剧院、电影城、科技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新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乒羽馆、全民健身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和三个文艺表演团体进行了规范改制。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规划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区,加快建设海城析木城旅游开发区、岫岩玉皇山旅游开发区和中国玉皇博物馆,鞍山呈现出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改革创新领导干部差额提名、差额选拔和考核评价新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县(市)区和乡镇党委换届顺利完成。

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坚持党管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围绕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实施一项监督健全一项制度、结合一个案件完善一项制度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四项回避制度”,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和民意诉求反馈“五大系统”。

强化舆论监督,完善惩防体系,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面加强统战工作,积极选配党外干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统一战线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切实关心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积极性,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共建、群团联建的工作格局。

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拼搏,五年的发展成就凝聚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鞍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刻体会到,十届市委所做的工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提出的符合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鞍山实际的发展思路。

市委先后提出“总量倍增、位次前移、科学发展、殷实和谐”的奋斗目标和“加速经济隆起、构建和谐鞍山”、“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发展思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始终沿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

二是不断创造发展新格局和创新产业组织形式。

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全面拉开城市骨架,城区面积由154平方公里向800平方公里拓展,形成四个城区、五个开发区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西部以辽宁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设施农业集聚区和以腾达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工业集聚区,中部以胜利路和建国大道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部以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汇园路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集聚区。

在产业组织形式上,着力实施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民居进小区,形成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和销售的新格局。

三是全市上下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市委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形成四大班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携手推动鞍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地方与鞍钢等中省直企业共同发展,互为依托、相互支持,形成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良好局面。

以选拔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三伍”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全面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党管武装得到落实,国防教育更加扎实,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

创新党执政为民的长效实现方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四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和忘我奋斗。

在不沿边、不靠海、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辛劳干出来的,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拼出来的。

五是不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

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制度建设、党管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走出一条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在充分肯定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较大,亟待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同步等社会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亟待打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亟待建立。

四是党要管党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执政为民和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党要管党的考核评价方式、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待进一步改进。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是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一定要把鞍山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鞍山未来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