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 欣赏《黄土高坡》课件 新人教版(1)
《黄土高原》PPT课件
?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使黄土高原的
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呢?
说一说:云贵高原和广西西北部为 什么生态环境脆弱?应如何治理?
白色岩漠
治理:修筑蓄水工程.退耕还林.植树护坡.发 展 多种经营提高居民收入.
〔1)约500mm;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降 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2)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春季易干旱,夏季可能有涝灾.
生 态 环
主要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
境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部分地区 出现恶性循环.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物措施与
点 击 图
片
播
工程措施相结合
放 视 频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1)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2)引进优育畜种; 〔3)大力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强
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已经摸索出许多
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
植等树生种物草措施
与建
、修梯田
等挡工土程坝措施相结合,
治理
水;土另流一失方面,合理安排
,如陡 生产活动
坡地 退耕还林 、 还草 ,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
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为什么会脆弱?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旱灾、洪涝、泥石流、滑坡、塌陷等.
4.分析71—72页活动1,XX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是冬季
寒冷干,燥夏季
高温多,降雨水集中在
季;并夏且XX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
大
5、读图8.13,XX发生旱灾的频率达
例
.大
59.5 %.比涝年比
自学提纲二:阅读课本73-74页,完成下
《第六单元 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黄土高坡》的欣赏,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2. 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3.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听赏《黄土高坡》,要求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感和音乐特点;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音乐特点;3. 搜集有关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料,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4. 尝试用自己的乐器演奏《黄土高坡》,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2. 搜集资料要真实、全面,不得抄袭;3. 演奏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资料搜集质量、演奏水平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要将作业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或电子文档;2. 将作业文档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3. 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赏、描述、搜集资料、演奏等多个方面来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奏水平。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资料搜集质量、演奏水平等方面,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最后,学生应该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水平。
同时,也可以将作业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共同交流学习,提高整个班级的音乐素养。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黄土高坡》的深入欣赏,进一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和地域文化;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第六单元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黄土高坡》这一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旋律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背景知识探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黄土高坡》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简介等资料,并整理成简要的文字说明或制作成PPT,准备在下一课时进行分享交流。
2. 旋律欣赏记录学生需在家中利用空余时间,多次聆听《黄土高坡》的音乐,并记录下自己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感受,以及每次聆听后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3. 歌曲情感体验学生需尝试以小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家乡情感和黄土高原的独特风情,并尝试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 创作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乐器或自制乐器,模仿《黄土高坡》的旋律或节奏,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并记录下创作过程和作品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上述内容要求完成所有作业任务。
2. 背景知识探究部分要求信息准确、条理清晰。
3. 旋律欣赏记录要真实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简洁的文字记录。
4. 歌曲情感体验部分要求小组内成员充分交流、合作,表达方式要具有创意和个性。
5. 创作实践任务需注意安全使用乐器,作品要体现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创意性等方面。
2. 同学之间也将进行互评,互相给出意见和建议。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对于学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黄土高坡》这首歌曲的背景、情感及音乐特点,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
窑洞是黄土高原 典型的民居。 请说出这种民居 的特点。
答案: 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 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男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主角孙少安经常以这样的装扮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出现。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请问: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为什么多在头上带一条白色的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毛巾? 巾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
实验四: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 实验器材 1.黄土块2份。 2.托盘1只,洒水器 1个。
实验现象 将托盘斜放不同的坡度,代表陡坡和缓坡,
观察
坡度大的黄土块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结论 坡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 严重 。 推断现状 黄土高原沟谷斜坡 多 ,坡度 大 ,水土流
失 严重 。
归纳总结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 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坡
坡
面 水
流
面
水 流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建挡土坝)
建挡土坝有何作用?
建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第六单元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黄土高坡地区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音乐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黄土高坡》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
3. 训练学生能够根据歌曲情感进行初步的合唱与合唱表演技巧的实践。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任务1. 学生需在课前收集关于黄土高坡的背景资料,包括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文化特色等。
2. 听赏《黄土高坡》歌曲,并尝试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记录:学生需在听赏过程中记录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以及歌曲中表现出的情感变化。
2. 歌曲理解作业:分析《黄土高坡》歌词中反映出的黄土高原人民的生存状态及精神面貌,并尝试创作简短的赏析文章或进行口头汇报。
3. 创作练习:尝试用画笔或文字表现黄土高原的景象或情感,如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表现黄土高原风情的画作。
三、作业要求1. 音乐欣赏记录需详细记录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情感变化,并附上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歌曲理解作业需结合预习资料,深入分析歌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3. 创作练习需紧扣黄土高原主题,体现个人特色和创新性,可以采取文字或绘画形式。
4. 所有作业需保持整洁,字迹工整,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音乐欣赏记录:评价学生是否认真听赏并准确记录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情感变化。
2. 歌曲理解作业:评价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深度和赏析文章的条理性、逻辑性及创新性。
3. 创作练习: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紧扣主题,是否体现了个人特色和创新性。
4.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完成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需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详细的评语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2. 对于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六单元 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和音乐风格;2.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听赏《黄土高坡》歌曲,记录下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印象,包括旋律、节奏、音色、情感等方面;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组员人数视班级人数而定;3. 小组任务:每组选择黄土高原某一区域的代表性音乐或歌曲,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4. 汇报展示:每组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向全班展示所选区域的代表性音乐或歌曲,并分享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听赏《黄土高坡》歌曲,并做好记录;2. 分组后,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讨论和整理资料,共同完成任务;3. 展示时,小组应做好准备,包括音乐或歌曲的选择、展示方式等,确保展示效果;4. 鼓励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
四、作业评价1. 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代表性音乐或歌曲,是否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讨论;2. 团队合作: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 展示效果:小组展示是否清晰明了,是否能够让其他同学了解所选区域的代表性音乐或歌曲的特点;4. 表达能力:小组成员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享。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信息反馈给学生;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或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3. 教师应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和音乐风格,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土高坡》这首歌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
演示文稿1《黄土高坡》
在中国民歌中,清角“4”音较少运用,唯有西北 的“信天游”“4”音较多,歌曲旋律质朴豪放,具有 浓郁的西北民歌的特色。
歌曲为七声徵调式,三段体结构。
1986-1987年,中国流行歌坛刮起了一股“西北风”,“西北 风”是歌坛十年来第一次原创歌曲的高峰时期,伴随着“西北风” 蕴育出中国第一代通俗歌手和第一代通俗词曲作家,(现在叫 “音乐人”)“西北风”的说法就来源于《黄土高坡》的歌词, 这一时期的通俗音乐,大都采用了高亢悲凉的西北民歌的旋法。 如《一无所有》、《信天游》、等。
《第六单元 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黄土高坡》这首歌曲,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2. 通过对歌曲的赏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和欣赏《黄土高坡》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特点。
2. 搜集有关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料,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 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包括领唱、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4.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并讲解本组的表演内容和创意。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或请他人代为完成。
2. 作业完成后,提交录音或视频资料,以及搜集整理的资料。
3. 表演展示时,要求服装整洁、精神饱满,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下课前将作业资料交给老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表演展示效果和资料搜集整理情况等。
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音乐成绩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对作业内容和要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以在课后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3. 老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对于作业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讨论,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坡音乐风格和内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欣赏《黄土高坡》示范公开课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
欣赏《黄土高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坡》民歌风格;2.欣赏并能够演唱歌曲《黄土高坡》,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黄土高坡》民歌风格;2. 欣赏并能够演唱歌曲《黄土高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家乡的诗词或者歌曲吗?学生回答:《回乡偶书》、《外婆的澎湖湾》、《家乡美》。
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陕北人民的家乡,领略黄土高坡的风光!【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 初听歌曲思考:这首歌展示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学生回答:高亢激昂2. 介绍歌曲背景(1)介绍黄土高坡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说一说:黄土高原给你怎样的感受?(2)歌曲创作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的同名歌曲《黄土高坡》由张静林(又名安雯)首唱于CCTV《同一祖先》大型晚会。
1988年,由著名歌手范琳琳研发的西北风声腔使这首歌曲风靡一时,街知巷闻,其后,众多女歌手纷纷效仿,引发了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
(3)陕北民歌介绍陕北民歌的起源,源于陕北历史的变迁。
“陕北”顾名思义就是陕西省北部地区,泛指延安市和榆林市。
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
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3. 再听歌曲思考:(1)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高亢粗犷。
《第六单元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学生对黄土高坡地域文化背景的认识与理解。
2.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其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欣赏兴趣。
3. 通过活动与实践,增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文化背景探究1. 收集关于黄土高坡地区的文化背景信息,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
2. 分析黄土高坡地区的音乐特色和风土人情,探究《黄土高坡》音乐作品中如何反映这些特点。
(二)音乐赏析作业1. 听:完整听《黄土高坡》音乐作品至少三次,每次注意聆听作品的音乐结构、旋律和音色变化。
2. 析:根据课堂讲解的欣赏技巧,记录音乐作品中的乐句划分、和声及配乐特点。
3. 记:摘录个人最受触动的乐段,并尝试理解其背后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创新表现1. 创编:结合黄土高坡的地域文化特点,以小组形式创作一首短小的歌曲或配乐朗诵词,表现黄土高坡的风貌或与之相关的故事。
2. 表演:小组内进行排练,并准备在下一课时进行展示。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文化背景的收集与分析,并整理成书面材料。
2. 音乐赏析作业中,要求每位学生认真记录聆听过程与感悟,并进行汇总分析。
3. 创新表现部分要求团队合作,作品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
在制作和排练过程中注意音准和节拍,表达流畅,并且尽可能展现出本地区文化的特色。
四、作业评价1. 文化背景探究作业将根据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进行评价。
2. 音乐赏析作业将根据学生的聆听记录和感悟的深度进行评价。
3. 创新表现作业的评价将注重小组协作精神、作品原创性和表现的创意度与整体效果。
五、作业反馈1. 通过小组分享和班级展示的方式,展示学生在《黄土高坡》这一课中的收获和体验。
2.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强调欣赏民族音乐的深刻意义及音乐创作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黄土高坡ppt课件
风力沉积
黄土高原的形成始于数百万年前,由 于风力作用,将粉尘颗粒从其他地方 搬运到该地区并沉积下来,经过长时 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深厚的黄土层 。
水土流失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过程中,黄土高原 的形态逐渐形成,地表变得起伏不平 ,沟壑纵横。
黄土地貌类型
01
02
03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黄土高坡的主 要地貌类型,地表覆盖着 深厚的黄土层,地形复杂 多样。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 2 3
生态平衡
黄土高坡的生态环境脆弱,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 展方式,以保持生态平衡,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
经济转型
黄土高坡地区需要实现经济转型,从传统的农业 经济向现代化、多元化、绿色化的经济转变,以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进步
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黄土高坡地区的社会进步,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黄土地貌景观独特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景观非常独特 ,呈现出一种粗犷、苍茫的美感, 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之 一。
03
黄土高坡的文化与历史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近现代时期
黄土高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 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黄土高坡地区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战 争和政治运动,如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参与和努力,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古代时期
黄土高坡地区先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 更迭,如秦、汉、唐等,逐渐形成了 独特的地区文化。
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
黄土高坡地区的民俗文化独具特 色,如社火、皮影戏、剪纸等,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
美情趣。
方言文化
黄土高坡地区的方言属于北方方 言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
《第六单元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黄土高坡》这一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西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尊重。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背景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黄土高坡》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其音乐风格。
2. 音乐欣赏实践:学生需完整聆听《黄土高坡》的整首歌曲,并尝试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感及歌词中所表达的西北风情。
3. 音乐文化探索:结合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点,学生需探讨歌曲中反映的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
4. 创作性任务:学生可尝试用绘画、文字或简单的乐器演奏等方式,表达对《黄土高坡》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 背景知识学习需有明确的资料来源,并简要概括。
3. 音乐欣赏实践部分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包括对旋律、节奏及歌词的理解。
4. 音乐文化探索部分需结合所学的地域文化知识,深入分析歌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5. 创作性任务需有创意,能真实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与独立性。
2. 背景知识学习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3. 音乐欣赏实践部分的感受记录的真实性与深度。
4. 音乐文化探索部分的分析是否具有深度与创意。
5. 创作性任务的创意性及表现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
2. 对于完成优秀的同学,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分享其作业供大家学习。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将给出具体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4. 教师将把学生的作业作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作业内容与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尊重。
在教师的有效评价与反馈下,学生将能更好地完成作业,提高音乐学习的效果。
《第六单元 欣赏 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黄土高坡》的欣赏,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2. 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3.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听赏《黄土高坡》,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可以从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描述;2. 搜集有关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料,了解其音乐风格和特点,并与《黄土高坡》进行对比分析;3. 小组合作,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进行模仿和创作,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情感;4. 完成一份作业报告,包括听赏感受、文化资料搜集、模仿创作过程及成果展示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确保搜集的资料真实有效,能够反映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3. 小组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4. 作业报告要真实客观,能够反映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能够体现小组合作成果;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报告和模仿作品提交给教师;2. 教师对作业报告进行批改,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评估;3.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将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4.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本次作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黄土高坡》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土高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歌曲的情感表达、音乐风格等。
黄土高坡课件(课堂)
设问导读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 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设问导读三
说一说黄土高原是什么样? 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人们是 如何改造的?
黄土高原的变迁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黄土高原上的苹果
设问导读四
让我们一起走上黄土高 原,看看这里的人们是怎样 生产和生活的?
人们利用这里的沟 谷和陡坡植树种草,既 防止水土流失,又发展 了牧业。
郭 靖 宇
王耀畦
李 红 明
五·(5)
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 些有价值的信息?
你想知道这首歌中所说 的“黄土高坡”在哪里吗? “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 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 生活的呢?
huangtugaopo.flv (命令
设问导读一
说说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 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说说你心目 中的黄土高原
A.土壤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抗侵蚀作用弱 B.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峻,地形起伏大 C.降水集中,变率达,多暴雨 D.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植被破坏严重 2.关于水土流失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破坏 B.水土流失易引发山区泥石流 C.水土流失造成地理环境出现差异 D.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
你知道吗? 《黄土高坡》的原唱是谁 呢?
胡月
在1987年底、1988年初,歌坛上一股“西北风” 席卷全国。“西北风”这一称谓源自于歌曲《黄土 高坡》中的词句: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 我的歌。当时盛行的“西北风”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的代表。
设问导读五
黄土高坡为什么 会水土流失呢?
造成图示地表形态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