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1.5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青蛙体色、外部形态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通过对青蛙和蜥蜴的了解学会总结-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教材,引入环节以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的实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启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用蝌蚪和青蛙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内容,又说出两栖动物的部分特征,利于学生领悟动物进化的关系。
关于两栖动物,教材从青蛙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角度切入,让学生讨论教材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说出青蛙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对于陆地生活的逐渐适应,归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结合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并指出两栖动物对于人类的利弊以及两栖动物生存现状。
关于爬行动物则以蜥蜴为例,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尝试总结出蜥蜴的身体特征对于陆地生活的适应,并与青蛙在呼吸、生殖和发育上作比较,总结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用图文展示两栖动物的多样性以及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课后联系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题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型新授课1 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3。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4。
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重难点教学重点1.两栖动物的概念.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具学具准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蛙发育顺序标本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查学诊断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有哪些特征?学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引导对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的思考。
二、示标导入教师: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可引导进一步讨论,或进行追问鳄属于什么类群?学生:思考。
各抒己见。
教师:所谓特征,意思就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并看看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三、导学施教两栖动物:1、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自主学习)教师:图片展示青蛙的发育顺序,并分组发放标本。
学生:观察图片及蛙发育顺序标本,了解蛙的发育特点属于变态发育的过程.蝌蚪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发育成蛙期间,先长前肢后长后肢,尾巴逐渐消失,鳃消失,变成蛙用肺呼吸。
2、青蛙的身体结构(合作交流)教师:课本P25观察与思考:①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②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③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④青蛙靠什么呼吸?学生:①青蛙皮肤裸露,体色与环境相近。
②蛙的皮肤湿润、黏滑。
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④青蛙靠肺呼吸,肺的结构简单不发达,同时靠皮肤辅助呼吸。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形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道青蛙和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学习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1.概述青蛙和蜥蜴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总结归纳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准备活体青蛙和蜥蜴、壁虎、乌龟等进行课堂观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准备活体青蛙及其图片以及乌龟的图片放映师: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两种动物吗?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青蛙和乌龟都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青蛙和乌龟为什么一个是两栖动物,一个是爬行动物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栖动物的含义,同时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新知导学(一)两栖动物师:视频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回忆小蝌蚪分别将哪些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让学生思考回答:1.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找不到自己的妈妈?2.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小蝌蚪找不到妈妈的原因是因为它与妈妈无论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还是生活习性上都存在这很大的差异。
播放青蛙的发育过程图,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了让学生了解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尤其是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变化。
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蝌蚪和青蛙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存在哪些差异呢?蝌蚪和青蛙分别生活在哪里?这些差异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师:播放蝌蚪和青蛙的图片生: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补充讲解蝌蚪和青蛙的差异,讲解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什么是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无论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还是生活习性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教案
《爬行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蜥蜴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从运动、呼吸、生殖等方面理解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蜥蜴标本、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爬行动物分?它的四肢有什么特点?韧,卵内两栖动物:身体分头、躯龟、鳖、蛇、鳄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内关五、板书设计:主要特征:(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以食用 (2)可以入药(3)保护林木 (4)有时会危害人类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 B.C. D.2.我们平时食用的袋装牛奶所采用的保鲜方法是()A.真空包装法B.冷冻法C.高温灭菌法D.盐腌法3.下列叙述中,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A.有坚硬的角质喙 B.胸肌发达,有可用于飞翔的翼C.有发达的气囊辅助呼吸 D.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4.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制造有机物 B.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5.下列哪项不是河蚌、蜗牛的共同特征()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C.体表有贝壳 D.生活在水中6.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其A.消化食物 B.脱离环境生存C.寻找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7.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
下列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中,不正确的()A.埃博拉病毒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B.埃博拉病毒属于动物病毒C.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埃博拉病毒不能独立生活8.下列哪项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A.体内受精 B.体内有肺 C.恒温动物 D.胎生哺乳9.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有口无肛门 B.猪肉绦虫是线形动物C.身体不分节 D.有触手10.如表各选项中概念间的关系与图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生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B.国际上采用双名法为生物命名,其表示法为科名+种加词C.生物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D.花、果实、种子常被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12.下列哪项不属于渔业法所规定的()A.只养殖不捕捞 B.不得使用禁用渔具C.不准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 D.禁渔期不得捕鱼13.我国野生动植濒危和灭绝的原因,下列哪些不是()A.生物的退化 B.生态系统的破坏C.外来生物入侵 D.环境污染14.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D.青蛙有肺适应水陆两栖生活15.“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第五章口蹄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口蹄疫的概念及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2)掌握口蹄疫的流行特点;(3)掌握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4)掌握口蹄疫的防制措施;二、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诊断口蹄疫,归纳总结防制措施的能力,学生能独立动手制定合理的综合防制方案三、教学重点:(1)口蹄疫的概念、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七种主型之间无交叉抗原特性)。
(2)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3)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虎斑心)(4)口蹄疫的防制措施(对其它传染病举一反三)。
四、教学难点:(1)口蹄疫大流行的原因(2)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五、教学过程: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
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动植物类群的图片。
2.学生:把自己的书架和衣物进行分类整理,以图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前置性作业)【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物分类二.植物的分类己想要的东西,了解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物也需要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
学生看书80页发表观点。
小组讨论,复习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
小组看图讨论,完成填空。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学习目标: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2、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观察实验活动中培养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特点。
2、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自种类的主要特征。
3、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
难点:1、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怎样引导学生简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教学突破:通过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来突破重点,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和观看相关资料,教师予以指导来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进入新课二、两栖动物1、想一想,议一议p25页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2、青蛙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观察与思考(1)观察青蛙成体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青蛙的身体分为、、三部分,没有和和。
(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为什么?(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体表、覆盖物、有少量(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既能也能划水。
(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头部前端有一对,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口中有,没有牙齿。
有一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可以感知声波。
(6)青蛙的呼吸是怎样的?(7)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3、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呼吸,皮肤可以辅助。
常见的两栖动物:4、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食用药用科研用(2)生态保护。
(3)危害-----例:三、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完全能够适应陆地生活。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关于爬行动物,教材以蜥蜴为例,说明蜥蜴的身体特征对于陆地生活环境的适应,并通过比较蜥蜴与青蛙在呼吸、生殖和发育上的不同,指出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因此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然后,介绍龟、鳖、蛇、鳄等其他常见的爬行动物,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最后,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中呈现的“毒蛇能伤人”和“蛇毒能治病”的事例,有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另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方式介绍了曾经非常繁盛的爬行动物———恐龙,供有兴趣的学生阅读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的特点。
2.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其他的爬行动物及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4.通过对爬行动物的知识的学习及爬行与两栖动物的比较,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5.通过对蜥蜴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特点是学生掌握本纲主要特征的基础
2.理解蜥蜴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及在进化中比两栖高等也十分必要,并为以后学习鸟类、哺乳动物的知识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蜥蜴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及在进化中比两栖高等也十分必要,并为以后学习鸟类、哺乳动物的知识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课前准备】
1.编制学案。
2.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精品文档】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过程与方法观察研究青蛙体色、外部形态特点,研究讨论它们与其功能和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板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1、外部形态、内部结构2、适应生活的特点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二、爬行动物1、蜥蜴:2、(1)外部形态特点(2)内部结构特点3、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估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青蛙和龟的视频,教师问: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5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估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播放蝌蚪和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片段的视频:1、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说出他们之间的变化。
2、为什么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对吗?二、探究“青蛙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活的”?播放相关视频1、外部形态的适应:鼓膜、鼻孔、前肢、后肢2、内部结构的适应:肺、皮肤辅助呼吸三、探究爬行动物蜥蜴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对陆地生活的适应:颈、四肢、皮肤、肺、受精场所、卵……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提示:青蛙的鼓膜类似人的鼓膜,与声音有关提示:青蛙的皮肤在呼吸时的作用很重要。
青蛙皮肤一旦干燥,很容易死亡20成果展示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总结: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成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呼吸、产卵。
利用表格来对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说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5质疑深化1、两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害虫天敌2、爬行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食用、入药5检测提升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
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展示。
10教后反思本节内容较简单,教学完成后,发现利用表格来对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说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更为有效。
八年级上册《1.5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两栖类和爬行类外部形态特征。
2.简述两栖类和爬行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观察青蛙、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2、归纳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基本特征,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基本特征。
难点: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教学媒体】
青蛙、蜥蜴的标本、视频、其它一些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两栖类的外形和结构
二、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三、爬行类的外形和结构
四、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两栖动物是一个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后在陆地生活。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青蛙的变态发育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需要将知识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5、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状况,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两栖动物的概念;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变态发育;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PPT课件,相关的视频资料。
一、导入(打开课件第2页)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一)两栖动物打开课件第3页,让学生结合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仔细观察,回答青蛙和蝌蚪的区别:1、蝌蚪: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2、青蛙: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水陆两栖生活。
引出青蛙的呼吸:青蛙用肺呼吸,但肺的结构简单,不发达;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能辅助呼吸。
3、播放课件第5-6页,了解青蛙的结构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4、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1_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一课时)时间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课题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描述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3、学生通过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4、举例人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题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两栖动物。
(课件展示)做出正确评价,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它们是两栖动物呢,还有什么其他的两栖动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二,新课(一)、两栖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1、创设情境——提供视频材料;引导学生观看。
观察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
2、两栖类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分布遍凭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1、通过与其它动物类别进行比较,归纳两栖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并汇报结果。
2、举例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两栖动物布于地球上的每一种自然环境里。
归纳:两栖动物的形态、体温、生殖,神经等特征。
考虑两栖动物有特例吗。
(课件展示)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二)、两栖动物的分类1、设问:两栖动物可分为哪几类?2、引导探究任务——结合外形特点,将两栖动物分为哪几类。
(课件展示外形特点)3、创设情境——提供一组两栖动物的图片资料;(课件展示)(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应用其它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两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创设情境——我们人类做为世界的主体,和其它动物朋友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那么我们和这些动物有些什么关系呢?引导探究活动任务:(1)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哪些丰富的物质资源?(2)哪些两栖动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何价值?(3)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如何?三,小结四,达标检测1、回答提问。
2、分组讨论完成自主探究任务(2),汇报活动结果。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项目内容课题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修改与创新教学重、难点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教学准备实物青蛙及有关图片教一、两栖动物【引入】: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现在要讲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活动】: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图中的两栖动物,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结构特征。
【总结】: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补充】: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凡具有下列特征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1。
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2。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3。
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学过程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讲述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二、爬行动物【活动引入】:放录像,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扬子鳄等,告诉学生这类动物差别很大,但都属于爬行动物。
(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只不过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
【讲授新课】:介绍爬行动物。
(了解龟、扬子鳄、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龟大多栖息在河流、池塘中,有些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有时也能上岸爬行,以鱼、虾、植物等为食.体表覆盖坚硬的甲,起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现在要讲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补充】: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凡具有下列特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活动引入】:放录像,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
)爬行
能上岸爬行,以鱼、虾、植物等为食。
体表覆盖坚硬的甲,起保护
研究它还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