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而物质的统一性原理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统一的物质基础。
这一原理贯穿于整个自然界,表现为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一原理。
首先,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体现在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和组合性上。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这些元素又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和物质组合形成各种化合物。
比如氧气和氢气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水,这就是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和组合性的体现。
这种组合形式的多样性又体现出了物质的统一性,因为无论是氧气、氢气还是水,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这就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
其次,从物理的角度来看,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体现在物质的不灭性和运动性上。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发生转化。
比如,当一根木棍燃烧时,木棍的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热能和光能。
这就是物质的不灭性的体现。
而物质的运动性则表现在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不断地运动着,即使在我们看似静止的物体中也存在着微观的运动。
这种物质的运动性又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因为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又是相似的,这就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
最后,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物质的统一性原理体现在生命的多样性和共性上。
生物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又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这就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共性。
这种生命的多样性又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而生命的共性又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因为无论是哪种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来维持的,这就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原理。
总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贯穿于整个自然界,无论是化学、物理还是生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这一原理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All Things in Nature are Connected: Unifying the Material Worl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指宇宙中的物质是统一的,不管它位于什么位置,都必须遵循相同的物理法则。
它是以往研究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现今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下面主要介绍什么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一、什么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统一性原理的定义:它是指宇宙中的物质是统一的,不管它位于什么位置,都必须遵循相同的物理法则。
2、基本原理:世界统一性原理基本上来说是指世界自然界不管在任何地方,其物理规律都必须遵循同一个定律。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1、研究物理学的基础:它是以往研究物理学的基础,它让物理学家去推导特定情况下物体之间存在的物理关系,从而研究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理变化。
2、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这一理论也成为现今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它可以让物理学家用一个理论描述宇宙中物质分布的物理规律,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宇宙中物质间的结构。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发展1、从牛顿时期的物理到现代的量子物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发展历经从牛顿时期的物理到现代的量子物理,前者更多地专注于实体物质的研究,而后者则更加偏重于能量物质。
2、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发展到现代,从经典物理的介绍,到量子物理的引入,其提出的自由度更大,更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物质的分布状况,以及物质之间的变化。
四、总结综上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是以往研究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现今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物质分布的物理规律,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宇宙中物质间的结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和)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 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 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 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 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地球公转
月球表面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光在一年 时间里所行驶的距 离,约为1013公里。
——恩格斯
第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 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 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 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 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恩格斯
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 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 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
1秒钟之内:
蜗牛爬行 1.5毫米
地球公转 30千米
马奔跑25米
光波传播 30万千米
第二,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古人云: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一寸光阴 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 阴”,“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都是 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第三,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密切联系的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基石。 实践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 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 约为1.2万光年
地球
银河系正面图
地球到银河系中心 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 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基 本 粒 子
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不同 而不同,表明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关系
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所谓规律,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 为力的, 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 〖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 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 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 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 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 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 错误意识对 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想意识。 错误倾向〗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不同的组合和排列下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这个原理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揭示了世界上物质的本质和结构,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看上去千差万别,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比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盐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组成的,而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
这些不同的物质都是由原子这个基本微粒组成的,这就是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
在古代,人们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由四大基本元素构成的,即土、水、火、风。
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提出,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种认识的革命性质是不言而喻的。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发现和确立,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本质和结构。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物质统一性原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材料科学领域,人们通过改变原子的排列和组合,设计出了各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总的来说,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微粒构成的。
这个原理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物质统一性原理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pt课件
不天大
董 仲 舒
变 。
不 变 ,
出 于
25
(四)运动与静止关系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 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方生方死,方死方 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庄子
26
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连一 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 流。
——克鲁底诺
27
三、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一)含义 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第一节 物质 第二节 运动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
第一节 物质
一、哲学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机械唯物 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
3
(一)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泰勒士: “水”是万物的始基
38
• 1、时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时空间的
无限性和有限性。
•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辩证唯物主
义认为物质是无限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 物质世界及其无限发展的多样性,必须通过 时空间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 物质的无限性和运动的永恒性,也就必然承 认时空间的无限性。
• 另一方面,某一具体事物,总有其产生、发
第三,无限包含有限。无限乃由有限构成。
第四,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 对的;无限则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48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客观现实世界是多 样的,又是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也就是说,物质世 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这是彻底科学的唯 物主义一元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统一性原理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伏尔泰提出,他们认为物质是由极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19世纪中叶发现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进一步验证了物质的不可分性。
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了各种物质。
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电荷和结构,这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行为。
在原子层面上,物质的统一性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原子具有共同的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
不同的原子由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原子质量。
然而,无论原子有多么复杂,它们的基本结构和运动方式都遵循相同的物质统一性原则。
其次,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和化合物。
不同的元素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方式结合成不同的分子和化合物。
这些化学反应都遵循着相同的物理和化学规律,例如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电中性原则等。
此外,原子之间通过电磁力相互作用。
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决定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电磁相互作用也是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基础机制。
这种相互作用力的普适性进一步验证了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综上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指出了宇宙中所有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基本构成元素组成,并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
这个原理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同时,物质统一性原理也为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个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最终,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是科学的基石,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标志。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多样的。
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
“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
而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这说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它并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哲学笔记
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十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十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四、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做好量的积累;②积极促成质变;③坚持适度原则。
八、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九、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和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原理说明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识及多样性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各有其质的规定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地位,这是世界的多样性(“多”);千差万别的事物又有其共性,这是世界的统一性(“一”)。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有共同的本质,这是一元论。
同时认为统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统一性离不开多样性;多样性是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受统一性规范,多样性离不开统一性。
这就是说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个别中有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原理是指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统一性规律,无论是自然界的现象,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受到这种统一性原
理的影响。
这种统一性原理贯穿于整个宇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来看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在自
然界中,无论是大到星球运行的规律,还是小到分子运动的规律,
都遵循着一定的统一性原理。
例如,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地球引力
的影响,这种引力规律贯穿于整个地球,无论是在哪个地方都是适
用的。
再比如,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不变的,这种统一性
原理使得光能够在宇宙中自由传播。
因此,自然界的现象都受到着
统一性原理的支配。
其次,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人
类社会的发展也受到着一种普遍的统一性原理的影响。
无论是古代
的社会,还是现代的社会,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
比如,人类
社会的发展都遵循着社会的进步规律,这种进步规律贯穿于整个人
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再比如,人类的文明发展也受到着一种普遍
的统一性原理的影响,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明,都有着一些共同的
特点。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到着统一性原理的支配。
总的来说,世界的统一性原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无论是自然界的现象,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受到着这种统一性原理的影响。
这种统一性原理贯穿于整个宇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统一性原理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编辑本段]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编辑本段]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识及多样性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各有其质的规定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地位,这是世界的多样性(“多”);千差万别的事物又有其共性,这是世界的统一性(“一”)。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有共同的本质,这是一元论。
同时认为统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统一性离不开多样性;多样性是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受统一性规范,多样性离不开统一性。
这就是说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个别中有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一)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 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
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 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的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 把物质看 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广延性和不可分 不可入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 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 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但这种物质观仍有严重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 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混淆了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
——
两种错误倾向
第二章
两种错误倾向
可 方 方 。 可 生 相对主义诡辩论 方 方 不 死 人连一次也 可 , 不能踏进同一 , 方 方 死 条河流。 不 方 ——克鲁底诺 可 生 庄 方 ;
看来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
子
——
第二章
(三)时间与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广 延性表现——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体积、形 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水是万物的本原
“从泰勒士起,我们才真 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 — —黑格尔
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 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 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 特德 谟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克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 利 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 利赫 界的本原; 特拉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 克 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一、物质(一)物质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万物的共同本质。
但是,他们对物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凭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世界,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缺乏科学根据的猜测。
在近代,原子被称为物质基元,认为原子具有不可分、不可入、不可变和质量固定等属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特定结构,进而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反映了近代唯物主义突出的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其意义在于:以一定的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猜测性、直观性和幼稚性等缺陷,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实证,给神学创世说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以沉重打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辩证的理论思维;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攻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发现电子和放射性现象,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原子质量不变、不可分割等观念。
唯心主义攻击唯物论说:“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科学,特别是 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恩格斯把物质理解为“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物质范畴作了深刻的阐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第一,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综上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科学地说明了物质范畴,从而为科学地阐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物质的结构、形态、属性和功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物质都是运动着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已为现代自然科学所充分证明。
狭义相对论的质量与运动速度关系的定律表明,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增加越大。
当加速器中的电子速度达到光速的98%时,它的质量就会等于静止质量的5倍。
根据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恩格斯将物质的运动划分为五种基本形式。
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各种运动形式又是相互联系的: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运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对于科学分类以及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但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
所谓静止,是指运动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静止有三种基本情形:一是指物体在局部范围内未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某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三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静止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对于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片面地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把相对静止加以绝对化,认为一切事物本质上是不变化的;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的。
这种错误观点,最终导致诡辩论。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第二,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的含义与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其间经历着不同的阶段,时间则表现为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的长短和持续的久暂。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总是朝着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方向流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体现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体积,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形状,即每一个事物都和它周围的事物存在着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事物都有长、宽、高三个方面。
现代科学依据时空不可分离的特性,把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结合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2、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物质运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内容,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离开内容的抽象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
同时,离开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就无法测量,也无法认识。
这是因为: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空间则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质的差别,是区分各门具体科学和确定其研究对象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
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
在社会领域,“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同样,物质运动也总是与空间联系,任何物体的存在,都必然占有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和形态,即使是微观粒子,人们也同样能测量出它的半径。
这就表明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与空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们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时间与空间当然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是指它们的具体特性对物质与运动的依赖性。
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依赖于物质与运动的具体特性,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是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统一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存在有限之中,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
正因为无限由有限构成,所以每一个具体的物体都具有无限的特性。
具体物体不断转化,体现了它的有限性,但每个具体物体作为物质是永恒的,这又体现了它们的无限性。
4、时间与空间的内在统一时间与空间不仅与运动着的物质密切联系,而且它们之间也密切联系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
一方面,时间与空间结合为一个整体,这在相对论物理四维坐标体系中一目了然;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能够相互变换和转化。
从量度的规定看,可以用长度单位表示时间,如光英里;也可以用时间单位表示空间,如光年。
因此,要正确把握空间和时间,不能离开时间与空间自身的内在统一。
二、物质与意识(一)物质是意识的“发源地”(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
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地球早在45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在此后相当漫长的时间内,地球不存在任何生命现象,当然也不存在意识。
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的产生是物质反应形式进化的结果,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反应的特性是意识得以产生的自然基础。
1、无生命的物质形态的反应特性。
无生命的物质形态的反应特性,是通过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表现出来的。
2、生物的反应形式。
随着无机物向有机物的演化和生命的出现,产生了生物的反应形式,即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这种反应形式为最高级、最复杂的反应的特性——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哲学上称之为“反映” 。
3、人类的意识活动。
纯粹的生物进化过程并不会导致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的转变,人类意识必须在社会劳动的基础上,借助语言和大脑才有可能产生,在这方面,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第二,劳动使思维的外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猿脑演变为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益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所以,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的历史,有力地驳斥了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唯心主义观点,证明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论断的正确性。
(二)物质是意识的“加工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承担者。
这是因为:第一,人脑是高度进化了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最为复杂和极为精密的结构。
第二,人脑具有动物大脑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并能在接受语言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
(三)物质是意识的“模特儿”(意识的内容)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
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意识。
客观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传导神经传达到大脑,使外界事物和大脑发生联系,再经过大脑的加工才能产生意识。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1、意识的主观形式都是反映客观内容的。
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感性形式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理性形式所反映的内容是客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2、意识的主观差别都有其客观根源。
不同的意识主体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过程的反映有主观的差异,这与其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都是物质过程)有关。
3、意识的主观特征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
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而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和虚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