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河北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第四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午休片刻,人们点开手机里的阅读APP,读几段喜爱的散文、小说,工作的时间也变得温柔曼妙……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阅读者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情的重要方式。
可以说,数字比特技术联合移动互联网,已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对社会阅读场景的整体性重构,数字阅读迎来全民时代。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拿起就能读的“数字阅读”,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
《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5亿。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阅读时间不断延长,覆盖人群不断拓宽,数字阅读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精品佳作连连涌现,用户黏性持续攀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数字阅读正在为全民阅读带来新的增量与新的体验,实现各类新型文化业态的深度对接和融合聚变。
在某平台上,《论语》成为2021年最受欢迎的读物,全年站内阅读人次接近3000万,超过80%的阅读用户是30岁以下的年轻读者。
读者们在评论区讨论经典,答疑解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的国民思想在数字空间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数字阅读体验馆里的各类新型阅读产品,为观众提供了专业化、场景化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传统的文化业态壁垒正在逐步被打破,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新趋势正在形成。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铜鉴上水陆攻战纹沈从文本图战士兵甲约三式,应用兵器有剑、盾、戈、矛、戟、弓、擂石。
还有进行战役中的各种辅助工具,如渡河用的船,攻城用的云梯,节制战士进退的金、鼓,指挥战士迎敌方向的旌、麾无不具备。
古代甲有用犀和野牛皮作成,上涂丹漆彩绘花纹,称“犀兕之甲”。
用鲨鱼皮作的名“水犀甲”(商代即有皮甲残片出土,上加丹漆彩绘,比《左传》《国语》《国策》所叙述还早七入个世纪)。
有用丝绳编组而成的,称“组甲”(《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以伐吴。
杜预注以为系“漆甲成组文”,似可商讨)。
有用缣帛中夹厚绵衲成的,名“练甲”,文献称“被练之甲”。
战国以来,除彩绘皮甲外,还有用铜铁片联缀而成的,曾有些残片遗留,惟部位不明确。
近半世纪出土文物中,有商代到战国的铜盔(或铁盔),商代的上面多铸成兽面,因此得知,后代“虎头盔”来源已久。
长沙战国楚墓都有皮甲和铁甲发现,作成狭长鱼鳞片或柳叶式重叠缀合而成。
《周礼·考工记》叙古代甲制及制作过程。
楚墓出土皮革残甲及彩绘俑甲,虽不甚完备,却可证制度。
本图中战士有一种衣长不及膝的,因束腰较紧,下脚多开张,照彩状看来,穿的或是“练甲”,又一种紧裹全身,不易明白名目。
当时是用厚帛衲成的。
盔帽从图像看来有二种:一种如近代儿童球帽有遮掩檐:后部加披如曳长鹊尾(文武均同)。
此式样在信阳彩绘漆瑟上有相同形象,辉县薄铜另一种头部如顶戴二角,器上一些大夫、文士头上也可以发现。
衣不分长短,冠帽式样竟相差不多,如不是当时具有普遍性,则可能是这种以人物社会生活主题装锦画的新型铜器,原本出于同一区域工匠之手,因此画面人物,不分文武,衣着多相同,后来模仿也难出范围。
邢台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
邢台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脱离本企业的实际而生吞活剥,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付出惨重的代价。
B . 近年来,我省煤炭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产业创新能力欣欣向荣,使得煤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C . 电视剧《借枪》中的熊阔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尽管身处社会的底层,整日为生计发愁,但遇事却能通权达变。
D . 贺国强书记告诫年轻干部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既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包含着国家对年强干部的善意爱护。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历史证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 . 一部《乔家大院》,让陈建斌和蒋勤勤走到了一起。
他们迅速闪婚、生子,一切是那么顺利。
现在,他们生活幸福甜蜜,也称得上是演艺圈的模范夫妻了。
C .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 .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你想中国什么样,你就朝什么样去努力。
点点滴滴,从我开始。
①要把怨气化成勇气,批判加上反省②不可能心中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你又是个有希望的人③一切由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拿出勇气影响社会,才有一个光芒耀眼的自己④现在社会有太多怨气⑤人们习惯把负面事件放大,然后鞭挞周围,却忘了问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⑥佛经云:万法唯心造A . ⑤③②④①⑥B . ⑤②④⑥①③C . ④⑤⑥②③①D . ④①③②⑥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4. (6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邢台市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邢台市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我市空气质量下降。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演讲比赛。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C.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珍惜时间,难道不应该吗?4.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 下列成语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2022~2023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构成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一些故事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但大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因为讲述人的断代而渐渐失传。
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若不能及时得到抢救整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不屑于听故事了。
借助大众传媒,各色各样的新闻将故事遣回故事的家乡。
人们不再对传统民间故事津津乐道了。
民间口头文学为集体演述,民间口头传统通过参加者共同发出的声音,成为一条口耳相传的流动的传播链。
口头传统在“声音”中获得生命。
随着私人生活空间的出现,书写语言和书写活动变成“私语”,开始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如今的我们都热衷于个人的独创,养成了具有独白性质的思维习惯。
我们再也不会重复口头传统了,再也不擅于在公共场合集体叙述同一个故事。
我们已经进入到个人化写作的时代,强调一种创造性的书写行为,演述原本就有的口头文学不再为我们所能。
人们对民间文学的演述已不再是为了延续祖先的记忆或是传承口头传统,而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对异域说唱方式的体验欲望,游客总是在追寻天然的、本土的民间说唱和演述。
民间文学演述的场景已不再是一个村落、一个寨中熟人的聚集,而是还有游客的参与。
民间文学便成为向游客们兜售经过包装、并且易于吸引消费的展示资源。
在这种市场经济和地方政府政绩观的直接支配之下,演述了什么便显得无足轻重。
因为为了适应游客的口味,演述的内容被大肆加工甚至篡改,已远离了原本状态。
民间文学本身拥有的固有品质只存在于当地人的记忆中。
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大多以“保护”为重,保护是活态的,即努力使民间文学遗产维持于生活状态,以口头演说及相关民俗活动为基本生存表征。
但从传统民间文学的实际境遇看,一味强调“保护”似乎违拗了现实。
民间文学传承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非来自于“保护”,反而是“保存”。
邢台市高三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邢台市高三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20高一上·海林期末)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清华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B . 对于前人作品多费了一点心思,才恍然大悟那位朋友批评我的话真是一语道破的。
C . 我焦头烂额到什么地步了,我都不发牢骚!D . 原来两道门岗的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此刻已变成了一片平地。
2. (2分) (2016高二上·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 .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 .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 . 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 (2分) (2017高一下·柳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接着又有几位专家发言。
B .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C . 日前身份证不慎遗失,幸亏您能够及时送回,实在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抽空专程前去向您致谢,烦请在家耐心等候。
D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校长在向全体师生作介绍时说:“刘教授是敝校校友,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
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
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奢也,宁俭”。
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泰”就是要俭。
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
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
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
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
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
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
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
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
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
河北省邢台2022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pdf
河北省邢台 2022-2023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
“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
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
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
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
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成为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
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
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
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
中国开启加速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
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
河北省邢台二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2009级高学期第次月考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
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①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
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
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
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
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B .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C . 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
D .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上)质检联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电影行业已实现了数字化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已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然而,要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发达的工业体系以及提升强大的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任务,具体包括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国际发行网络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克里斯蒂安·黑尔曼曾指出,科幻电影可以视作社会、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地震仪”。
随着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中国科幻文学和电影产业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为中国科幻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更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成为我国科幻电影新的里程碑,在国际科幻电影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2》的成功上映,不仅引来了科研制造业的“国家队”组团联动,而且其中的步履式挖掘机、酷似歼-20战斗机等装备都根据国产尖端装备改造而成。
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幻电影背后的底气,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可以看到电影生产力对工业体制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在这一框架内,科学技术成为电影制作的核心生产力。
虽然我国科幻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好莱坞等世界领先的电影工厂的作品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科幻电影的核心在于利用现有技术展望未来世界,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则为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河北省邢台市五地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pdf
河北省邢台五地2022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汶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看看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
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儿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及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取材于夏衍《包身工》)材料二:解放之后,在镇反运动的一次诉苦大会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年的纱厂女工说:“你们说,我们给资本家做牛马,其实呀,连牛马也不如,我们是苍蝇、蚊子一样的虫牙。
东手老板和带工头打死一个工人好像在地上踏死一个蚂蚁一样,一点也不算稀奇。
”这是实话,一点也不夸张。
解放之后,我去看过上海的曹杨新村、控江新村,我也曾陪外宾去看过工人医院。
看到这些,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却总很自然地联系起包身工的生活。
包身工的形象,想起来会使软心肠的人流泪。
什么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这些话,都是不能形容她们的情况的,没有病的包身工是很少的,最多的是肺病、脚气病、皮肤病。
有些包身工的两只脚已经肿得像碗口一样粗了,还是成天成夜地站在机器旁边工作。
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参观了一处女工宿舍,看到她们床边有书籍、报刊、雪花膏、香水等,我替她们感到了幸福。
最初我混在包身工群中观察的时候,最使我受不了的是那种难闻的臭气。
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王文静: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正是白话文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了古典叙事向现代叙事迈出关键一步。互联网在媒介变革中为语言带来的新变,对于叙事是否能够产生影响?
D.语言形象的创造是文学叙事形式、方法、技巧运用与创新的基础和依据,能体现作家独特的审美感悟。
2.根据王力平的言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个性化写作的传统文学与类型化写作的网络文学艺术追求重心不同,但这不妨碍二者互相借鉴,最终融合。
B.由于作者会对书粉吐槽的部分一笔带过,对点赞、打赏的内容进行演绎,所以网络文学书粉的现场反馈会决定创作的方向。
王力平:新闻能不能取代小说,显然是另外一个问题。至于“互联网语境下,叙事何为?”这要看怎样理解“叙事”。如果“叙事”是指网络文学创作,我觉得,网络文学、网络剧都应该研究叙事艺术。具体地说,就是研究通俗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叙事艺术,让大众喜闻乐见是这种研究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在这里,倒是可以重提普洛普所谓人物在故事中的31种功能、格雷马斯所谓人物的6种功能和3组关联性等,这些对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写作来说,也许是值得参考和学习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文静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文学的文字与思想观点的特点无法再为叙事艺术的探索提供机遇,对此王力平不大赞同。
B.王力平以胡学文 《有生》、鲁敏的《金色河流》等优秀作品,证明了传统文学或者“纯文学”并没有停止进行叙事的探索和创新。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答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1.C 2.D 3.B4.①夏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
②夏衍深入包身工生活现场,真实地了解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的。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B 6.C7.①写了黄昏时平原村庄的平和。
与小说背景展示的残酷紧张的战争氛围形成反差,增添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②平和的氛围反衬了杨开泰妻子的伤心,为下文丈夫又去挖洞,她跟踪丈夫铺设了背景。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8.①环境残酷,杨开泰想到敌人的碉堡、算计,就“焦躁起来了”,为琢磨挖地道做铺垫。
②特务进了村,杨开泰发现在家里开会已经很危险,为把开会据点转入地下做了铺垫。
③杨开泰第一次出门去,第二天早上才回来,而且很劳累,脸上有汗迹,暗示他在做体力活。
④女人发脾气,杨开泰安慰说“你还不信任我”,暗示他并不是像妻子怀疑的那样有外心,而是在辛苦地挖地道。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9.B 10.D 11.B 12.D 13.C 14.A 15.A16.(1)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我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国王。
(得分点:“效”“倍”“畔”各1分,句意1分)(2)燕王昏聩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来做刺客,秦国官兵前去讨伐,灭掉了燕国(他的国家)。
(得分点:“昏乱”“乃”“阴”各1分,句意1分)17.①齐国断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②想要作乱,③秦发兵讨伐,灭掉了齐国。
(各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秦国刚统一天下,命令丞相、御史说:“从前,韩王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我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国王。
我认为这很好,因为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
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订立盟约,所以放还了他们扣押在这里的人质。
不久他们就违背了盟约,在太原反叛我们,所以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获了赵国国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境内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突出表现,是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内涵。
这与北方民族政权的环伺紧逼,以致宋朝一再面临存亡继绝的现实威胁息息相关。
而新儒学的形成与确立,则构成其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
宋儒强调“四夷不服,中国不尊”(欧阳修:《本论》),以期“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胡安国:《春秋传序》),确立民族自信,力图夷不乱华,进而用夏变夷,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
推及与诸民族政权的外交关系上,宋朝在军事失利委曲求和时,宁可接受交纳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而拒绝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
这一民族主义基调在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不同凡响的回声,而南宋远比北宋高亢。
《春秋》学因发挥“尊王攘夷”大义而再度跃居显学,士大夫论兵也成为风尚,不啻是民族主义主旋律在经学与军事学上的反映。
诗词散文等主流文学,都有由爱国主义基色构成的绵延不绝的作品,“表白了他们这种久而不变、隐而未申的爱国心”(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这种民族主义也融入市民文艺的叙事性作品。
在宋学鼓吹下,民族大义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尽忠报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已是上至将相下至士庶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
民族主义自觉并不限于宋朝汉族政权内部。
在大宋史视野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与宋并峙的民族政权,一方面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另一方面却自觉坚持统治民族的主体意识。
金亡之际,金朝将帅履践“金国大臣,惟当金国境内死”(《金史》)的信念,拒绝失节降敌,也印证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民族气节的接纳与认同。
今人在重新评价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复杂关系时,自应秉持民族平等的价值观。
对大宋史时段所有民族战争,一方面既要放在历史条件下评断每次战争各方的是非曲直,另一方面也应从中华民族通过长期冲突与融合方始形成的历史大趋势中去评判。
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无疑是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历史性结局。
在这一长时段中,确实时断时续地伴随着血与火的民族战争,但也应看到,相关政权达到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团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推进着相互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而宋朝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这样,就不至于因肯定统一而对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不以以为然。
正是有赖于这种抵抗战争,保卫了宋朝先进的社会经济,相对弱化了骑马民族政权的原始野蛮性,相应减轻了大统一进程中社会破坏力度。
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气节与忽必烈所成就的统一大业之间的历史悖论,也可以各有其值得肯定的历史地位(摘编自虞云国《大宋史视野下的民族关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高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并注入新的内涵,这和北方民族政权一再威胁到宋朝存亡断绝的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B.新儒学是宋代民族主义新内涵的思想资源,宋儒希望确立民族自信,用夏变夷,进而力图夷不乱华,维护政治文化的大一统。
C.民族主义影响到了宋朝的外交,宋朝向外族求和,因接受巨额岁币的苛刻条件,所以不再沿用中原汉族王朝曾采取的和亲政策。
D.与宋朝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的同时,也形成了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多民族混合的主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论述宋朝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一些表现,并引用了一些资料作为论据。
B.文章第二段从文化领域论述宋朝民族主义的表现,指出民族大义成为宋朝全民共识。
C.文章认为,主义在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中同样存在,并引用有关史料加强论证。
D.文章从大宋史视野的角度论述民族关系中的民族主义,着重论述了民族平等的价值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根据历史条件去评判大宋史时段民族战争各方的是非,也应从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角度去评判这些民族战争。
B.民族战争与统一大业的关系复杂,肯定一方不等于否定另一方,因此,我们肯定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不应否定宋朝长期而顽强的抵抗。
C.在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长久的历史中,宋朝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相关政权地缘政治相对均势的和平时期,起主导作用。
D.如果没有宋朝对元朝的抵抗,就无法保卫宋朝先进的社会经济,也不能减轻大统一进程中的破坏力度,文天祥和忽必烈也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小小的篝火潘旭澜①现在的衣服被盖中,我特别珍重的,是一条黑白灰小方格相间的土布被里。
它是母亲给的。
②“文革”后期。
我在干校患了重病,回福建治病。
过年前夕,同妻子女儿一起翻山越岭,回老家去看望孤苦伶仃的母亲。
③几年没见她,此时只有那眼睛和神态是我所熟悉的。
上次见到时,行动还挺利索,现在已迟钝龙钟。
④夜里二三点,几次听见母亲在隔壁木板床上翻身的声音。
她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看见她已宰好了两只母鸡。
我急得差点跳脚:“阿母,你怎么可以宰了母鸡呢?还一下子两只!”她一共养了三只母鸡,是三个“小金库”,下蛋换火柴油盐,应付额外摊派,用场多呢。
“还留一只哪。
”母亲说。
⑤母亲当然十分希望我们多住几天。
见一次面有多难哪!可她知道不宜多住,免得平地起风波。
次日吃了早饭,她从壁角一个破水桶里,变戏法似地拿出用红绳子捆好的方格子布,上面还有一看就知道是她所剪的红“喜”字。
对我和淑荣说:“你们结婚时,我连送两条好手帕也没能,心里总很不安。
现在孙女都这么大了,补送你们俩这段我自己织的土布……”⑥母亲一向特别疼爱我。
她有一只“米斗箍”金戒指,从不曾戴。
多年前,有一次她悄悄拿给我看,说将来要送给我的对象。
我那时在读高中,心想离找对象还早呢,告诉她不如去换点吃喝。
几年后,有次我从上海回家,向她说起姐姐生孩子后日子艰难非常。
她听了没说什么,摸索出那只“米斗箍”。
啊——居然还留着,简直不可思议。
她说,本是给我对象的,眼下顾不得了,“救命要紧”,让我送去给姐姐解急。
⑦过了几年。
我又一次回家,同她一起谈叙彼此近年境况之后,她高高兴兴拿出一条新蚊帐,说是准备给我结婚用的。
我知道这是她一把米、一口饭省下来买的,不忍拂她的意,“嗯”了几声,没说什么,当晚将新蚊帐给我挂上,说只用一个暑假不要紧,到我结婚时还是新的。
⑧临走那天大早,我被一片火光惊醒。
原来是新蚊帐被烧了一小半。
连忙喊母亲,一起用破衣扑打,脸盆泼水,才灭了。
她说,谅必是油灯头碰着帐梢,烧起来的;她在灶口用柴草烧饭菜,竟没有发觉。
说时神情凄然歉然,好像很对不起我。
其实,还有一点她没说,就是在临别多看我一眼,不然又得好几年才能见到。
我说了一通“破财消灾”的宽慰话,她有几分相信,才逐渐平静下来。
我以为她从此不会操这份心了。
⑨“……一共二丈四。
四幅拼起来,可做一条被里。
借不到阔幅织布机,门面窄。
虽说土布不如厂里出的好看,但是厚实,不易洗破。
这是我一桩心愿。
棉花是在门口菜园地挤种的。
有空一点点纺起来。
老了没力气,一次织几寸,手就不听使唤,怕不匀,不敢赶。
从种棉到织成,前后三年多。
看来,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好给你们了,就做我的‘手尾’(留作纪念的遗物)罢。
”淡淡的说明,欣慰之意掩盖不住深沉的感伤。
⑩三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年过七旬的母亲,是凭什么力量,把它纺织起来的呢?她在每一根纱里,每一寸布里,捻织了多少悬挂,多少思念,多少悲苦,多少祝愿?⑪我差点要打颤,又像有股暖流通过。
眼泪滴在心头,嘴唇变成千吨铁闸,木木地站着,呆呆地盯着母亲,默默地双手接着。
好久好久,搞不清接过的究竟是什么。
⑫次年,母亲就得到永远的解脱,离开了人世。
病危之时,神志清楚,却没有多向诸儿女说什么。
也许不知从何说起,也许不愿加重我们心灵的创伤,也许觉得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⑬十几年来,我一直爱用又惟恐损坏这捆土布做成的被里。
当它盖在身上,我就像一两岁时被母亲抱在怀里,有时还似乎听见她讲着金色的童话。
但愿它温暖我曾经冻僵的心灵,激励我继续艰苦跋涉的勇气,一直到我走完人生旅程。
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不是三春的阳光,也不曾想过要我报答,她只是寒夜荒漠的一堆小小篝火,燃烧完了剩下的灰烬。
可是,它的火星将我的血液点燃起来。
我便也成为后面旅人的篝火,无论这篝火多么渺小,多么容易烧尽。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开头点明母亲给的“一条黑白灰小方格相间的土布被里”是“我特别珍重的”,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我以为她从此不会操这份心了”这句话承上启下,由上文插叙母亲疼爱作者的往事过渡到“送土布被里”这一主体事件。
C.第⑨段通过母亲之口说明这条“土布被里”的来历,强调它的非同寻常,交代了首段中“我特别尊重”这条被里的原因。
D.“嘴唇变成千吨铁闸”“木木的站着”“呆呆的盯着”“默默的双手接着”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的震惊和悔恨。
5.文章第⑩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5分)6.文章以“小小的篝火”为题有什么用意?请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两个角度,结合全文,加以探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他在大学开始唱民歌时改名鲍勃·迪伦。
他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狄龙。
他的民谣生涯是从考上明尼苏达大学开始的。
鲍勃和不少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厌倦枯燥无味的大学生活,他常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到自己。
当时的摇滚乐还没有成型,不少年轻人都嫌弃“三件套”式的音乐,于是鲍勃把手里的电吉他换成了一把钢丝弦的吉布森民谣吉他,随着时间的沉淀,迪伦慢慢摸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
1961年1月,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别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格斯里。
后来他的偶像成了他的贵人。
在签约CBS唱片公司后,迪伦崭露头角。
1962年,迪伦在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任由别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
1963年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
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也是告别。
在这一阶段里,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这个时代的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