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钱乙_脾主困_思想及其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小儿药证直诀》诊疗学术思想探析(一)

《小儿药证直诀》诊疗学术思想探析(一)

《小儿药证直诀》诊疗学术思想探析(一)【摘要】钱乙在诊断儿科疾病过程中四诊合参,首重望诊,提出面上诊和目上诊。

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并创立五脏补泻诸方;在遣药制方中灵活运用,善化古方,创制新方。

【关键词】钱乙;儿科;学术思想钱乙,字仲阳,北宋山东郓州(今东平)人,是齐鲁著名医家之一,其所传《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着,全书共分3卷,上卷论脉证论治,中卷载医案23例,下卷载诸方药,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现对本书的诊疗思想探析如下。

1诊断钱乙归纳出儿科病证六种常见脉象“脉乱,不治。

气不和,弦急。

伤食,沉缓。

虚惊,促急。

风浮,冷沉细”(《直诀·小儿脉法》)。

但是由于患儿“多未能言、言不足信”“脉微难见”,因此在诊断方面钱氏把“必资外证”列为四诊之首,在望诊上重视面上诊和目内诊。

在望面色中指出“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赤者,热也,随证治之”(《直诀·面上证》)。

其五色应五脏的色诊规律沿袭至今。

如赤者主热,白者主寒、主虚,青者属肝热或惊风,黄色属湿热或脾虚泻利,黑色属肾虚或寒痛。

在望目中提出“赤者,心热。

淡红者,心虚热。

青者,肝热。

黄者,脾热。

无精光者,肾虚”(《直诀·目内证》),“吐泻昏睡露晴者,胃虚热。

吐泻昏睡不露晴者,胃实热”(《直诀·杂病证》)。

另外钱氏还注意望吐泻物诊断疾病,如“吐乳,泻黄,伤热乳也。

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直诀·吐乳》),“吐泻乳不化,伤食也”,“吐沫及痰,或白、绿水,皆胃虚冷”,“吐稠涎及血,皆肺热,久则虚”,“泻黄、红、赤、黑皆热,赤亦毒”,“泻青白,谷不化,胃冷”(《直诀·杂病证》),从而判断内脏之寒热虚实。

2辨证钱氏在继《内经》《难经》《金匮要略》《千金方》等脏腑辨证基础上,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阐明“五脏所主”,以使人知其常,立“五脏病”,而使人知其变。

钱乙的学术观点

钱乙的学术观点

钱乙的学术观点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他的学术观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小儿体质学说:钱乙认为小儿体质具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要注意调理小儿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望诊为主:钱乙非常重视望诊,认为通过观察小儿的面色、形态、
舌苔等可以判断病情,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治疗方案。

3.五脏辨证:钱乙提出了适用于小儿的“五脏辨证法”,将小儿疾
病分为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五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4.用药原则:钱乙认为治疗小儿疾病要“以柔克刚”,用药要轻量、
平和,避免峻猛之药,同时还要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病情灵活用药。

5.保养养生:钱乙提出了“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观点,认
为合理饮食和适当的保暖是保持小儿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钱乙的主要学术观点,这些观点在中医儿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科之祖——钱乙

儿科之祖——钱乙

儿科之祖——钱乙大家好,欢迎走进本堂微课。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国古代一代名医钱乙,我将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钱乙的传奇身世、他的学术理论和医学贡献妙手仁心的医德一、是钱乙的传奇身世钱乙,字仲阳,是宋代东平人,大约生活在北宋神宗到哲宗年间,享年82岁,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钱乙从小孤苦,他的父亲钱颢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游玩。

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

那时钱乙才三岁,他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

成了孤儿的钱乙被姑姑收养。

姑父是乡村医生,他安排钱乙读书,出诊时带上他。

在他跟随姑父出诊的时候,如果他看到患病的孩子孤独、痛苦的表情时,他会感同身受,仿佛患病的是自己一样, 为了帮助孩子们解除痛苦,钱乙决心要做一名专治小儿疾病的医生。

二、学术理论和医学贡献钱乙的学术理论、医学贡献主要有四点:(一)明析儿科生理病理特点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一般都不愿意给小孩子治病。

因为小孩表述不清,且又脏腑柔弱,稍有不慎便会贻误病情,造成死亡。

所以古时有种说法“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人”。

可见儿科之难。

❖钱乙通过四十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

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小儿的病理特征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钱氏的这一理论认识,为正确掌握小儿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小儿疾病的具体治疗时,他主张“柔润”的原则。

反对妄攻误下。

认为对于儿科疾病,除非必下不可之证,可以根据年龄体质以及正邪情况酌情使用外,一般不宜妄用。

(二)发展儿科诊断方法钱乙在小儿疾病的诊断上,主张四诊合参,尤其重视望诊。

因为他治的是小儿病。

他不能自己形容病情。

俗话说“一指定三关”。

但是小孩不配合,不断地动,切脉都难。

看病一定要从语言之外找诊断信息。

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来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增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

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钱乙,他看儿科的方法值得我们家长学习

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钱乙,他看儿科的方法值得我们家长学习

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钱乙,他看儿科的方法值得我们家长学习最近新闻报道很多医院出现儿科医生紧缺,儿科看病难的问题。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古代一些叹为观止的儿科针对方法,也介绍一位古代有名的儿科医生钱乙钱乙写过一本书叫《小儿药证直诀》他也是六味地黄丸的创立者我们常说求医不如求己,对孩子最了解的,莫过于孩子父母,假如家长们能够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不仅可以在孩子生病时提供给大夫最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以自己分析出孩子体质特点,从日常生活方式上加以调整,这不就是“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吗?钱乙的诊断方法严格来说不属于望闻问切,而是观察孩子的一些特殊的举动,甚至是癖好,然后从这些行为中分析出背后的原因,达到诊断的目的。

手寻衣领及乱捻物”。

这个动作我们会时而在孩子身上发现,钱乙说,“主肝热,泻青圆主之。

”肝者,厥阴风木,风主动,当孩子有肝热时,会不由自主想动,手里有个衣领衣角捻着玩,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更何况,孩子在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不但用手在把玩,同时眼睛也在观察,但是“手寻衣领及乱捻物”通常是不需要眼观的,这也是这个动作的特殊之处。

延伸一步去想,我们成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也许是从幼儿时期一个身体原因引发,未经正确调理,最后随着年龄增长,病自愈了,习惯却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癖好了。

风寒专打下虚人。

很多病看似急病,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较长阶段的积累,因为某个情况使量变产生质变。

而在这个较长的积累阶段,身体会不断发出各种信号,如果能够及时觉察,也许用很轻柔的调理方法就可以改变,根本无须名医猛药,窃以为,这才是所谓养生。

再比如,合面睡,及上窜咬牙。

这个更有意思,孩子睡觉喜欢趴着,而且往床头方向顶。

钱乙说,此为心热,导赤散主之。

睡觉时的状态,完全是身体状态的自然反应,非常值得大家认真观察。

比如,孩子睡觉是不是很深?老实不老实?有没有惊悸?呼吸急促还是绵长?喜欢什么姿势?有没有吧唧嘴?有没有磨牙?有没有流口水?这些都有医学意义。

浅谈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后世影响

浅谈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后世影响

浅谈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后世影响钱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医家,从事小儿疾病治疗几十年,学术造诣精湛,继承《内经》,《伤寒论》等典籍中的学术观点,指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五脏辩证纲领,化裁创制诸多方剂,不仅为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整个祖国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不少新学派、新学说的形成。

钱乙对儿科生理、病理及其辨证施治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小儿药证直诀》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首先,明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颅囟经》率先提出“纯阳”之概念,形容小儿生机蓬勃,属阳主升易散的生理特点。

钱乙继承《颅囟经》之成就,提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观点,补充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的纯阳之说。

“脏腑柔弱,全而未壮”,系指小儿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均处于幼稚时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低下,易受外邪入侵,出现病情多变而传变迅速的特点,当疾病一旦形成,或因医治延误,极易伤及正气。

在病理上就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今早之实,可成傍晚之虚,今日之虚,又可转为明日之实。

虚实是指小儿机体正气的强弱与导致疾病的邪气盛衰状况。

小儿患病,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易伤而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

而寒热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属性。

由于小儿“稚阴未长”,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又由于小儿“稚阳未充”,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

小儿的易寒易热常常与易实易虚交错出现,形成寒证与热证迅速转化或兼挟。

钱氏还认为,小儿急性外感疾病之初,多为实证、热证,故阳热亢盛、津液耗伤是儿科常见病机。

但也不尽然,热邪伤阴也能耗气,久治不愈之外感咳嗽、哮喘等,也常见有阳气不足之证,而应采用益气解表等法。

其次,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钱乙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和主要证候特点,区分五脏的寒热虚实证候,继以制定五脏补泻治疗法则,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如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肾虚用六味地黄九,脾虚用益黄散等,大大提高了儿科的辨证论治水诊断方面,钱乙高度重视小儿望诊,总结出了面部望诊的经验,尤以“面上证”“目内证”为要,其经验仍为现今儿科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钱乙“脾主困”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钱乙“脾主困”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惟 疮疹 , 肾实 则变 黑陷 。 以上 是 五脏辨 证 的纲领 。 ”
运, 即脾 困 。再 者 , 胃运 化 机 能 的 正 常 与 否 , 决 脾 取

有不饮 水 者 ; 则 哽 气 , 出 气 。 肾 主 虚 , 实 也 。 于脾 胃的燥湿 、 降 、 化 等 方 面是 否 协 调 , 若 有 虚 长 无 升 运 倘 个 环节 产生 失调 , 即可导致 疾 病 , 出现 脾不 健 运 而 钱 乙将五 脏 虚 实作 为辨 证 大 纲 , 五 脏 补泻 立 的病 理现 象 。这 种病 理 变 化 用 “ 主 困” 概 括 , 将 脾 来 显 为施 治 规 范 。他 在 《 儿 药 证 直 诀 ・ 内证 》 说 : 然是 合适 的 。钱 乙提 出“ 主 困” 是对 脾 胃病 理 特 小 目 里 脾 则
五脏 辨证 和五 脏 补泻 的核 心 内容
如 在” 病胜 肺 ” 中就 有 ” 病 秋 见 , 强 胜 肺 , 肝 篇 肝 肝 肺 怯不 能 胜 肝 , 补 脾 肺 治 肝 。益 脾 者 , 令 子 实 故 当 母
脏 补泻 的 内容更加 丰 富多彩 。 “ 主 困” 其脾 胃学 术思想 脾 及
《 内经》 已高度 概括 了脾 的 主要生 理 特 点 , 脾 即“ 主运化”然而, , 脾的病理特点 ,内经》 《 中没有象生理 大 叫 , 欠 , 急 , 闷 ; 则 咬 牙 , 欠气 。热 则外 特 点那样 予 以概 括 。 众 所 周 知 , 主 运 化 是 脾最 基 呵 项 顿 虚 多 脾 生 气 , 则 内生 气 。脾 主 困 , 温 实则 困睡 , 热 , 水 ; 本 的生理 机 能 , 此 相 对 , 的 病 理 就 应 是 脾 不 健 身 饮 与 它 虚则 吐泻 , 风 。肺 主喘 , 生 实则 闷乱 喘促 , 饮 水者 , 有

钱乙_脾主困_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钱乙_脾主困_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钱乙“脾主困”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究所(江苏,210029) 任现志摘要:通过对钱乙“五脏辨证”的分析,总结了其“脾主困”的学术思想,包括理论、临证、治则、方药等系列内容,进一步提出了钱乙“脾主困”的脾胃学术观点。

强调在研究脾胃学说时,钱乙“脾主困”的思想是不容被忽视的。

关键词: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脾主困 脾胃学说 钱乙是北宋时期著名医家,平生精研儿科,对其他各科亦甚有研究。

据史籍记载,钱乙论著颇多,有《伤寒论指微》、《婴孺论》及《小儿药证直诀》等,惜前两书已佚,故《小儿药证直诀》便成为研究钱乙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唯一论著。

《小儿药证直诀》是有系统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儿科专著,故钱乙有“儿科鼻祖”之称。

钱乙对儿科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五脏辨证和五脏补泻理论。

现就其“脾主困”的理论及其脾胃学术思想,作如下理解。

五脏辨证和五脏补泻的核心内容钱氏在《内经》、《金匮》、《千金方》等脏腑辨证基础上,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的主要证候,用虚、实、寒、热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

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脉证治法・五脏所主》中说:”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

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气。

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

肾主虚,无实也。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以上是五脏辨证的纲领。

钱乙将五脏虚实作为辨证大纲,将五脏补泻立为施治规范。

他在《小儿药证直诀・目内证》里说:“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

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

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

浅淡者补之。

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

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

”这是五脏补泻的大纲及主方。

而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上・咳嗽》篇中又说:“夫嗽者,肺感微寒。

八九月间,……其证面赤,痰盛,身热,法当以葶苈丸下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辩证学术思想探究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辩证学术思想探究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辩证学术思想探究摘要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中医儿科学基础。

其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以五脏所主为大纲,以五脏所胜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辨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

其将惊、风,困,喘,虚归纳为心,肝、脾,肺,肾的主要证侯,用虚,实,寒,热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脏补泻诸方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剂。

其临证遣方用药时极为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顺应四时的变化。

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探究关键词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辩证;学术思想钱乙(约公元1032—11l3年 ),字仲阳,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时北迁,定居于山东,为宋代著名儿科学家。

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系钱乙弟子阎季忠据钱乙原著《伤寒论指微》及《婴孺论》编撰整理。

《小儿药证直诀》计3卷,卷上为脉证治法,收载小儿诊候及方论81篇;卷中则详记钱乙小儿病医案23 则;卷下列诸方,论述儿科方剂的配伍和用法。

《小儿药证直诀》记载了钱乙在《内经》、《金匮》、《千金方》等脏腑辨证基础上,首创的儿科五脏辨证思想、组方用药及养护调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中医儿科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体系较为完整的儿科学专著。

【1】作为儿科鼻祖,钱乙所研制的五脏补泻方剂,也成为后世医家对古方进行临证研究、化裁的重要文献资料。

1、五脏所主钱乙首创在儿科临床上应用了五脏辨证的方法。

在继承内经脏腑辨证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他的临床经验。

摸索出了小儿疾病辨证的内在规律,创立了以心、肝、脾、肺、肾的病理特征为理论基础,以临床证候表现为诊断依据,以虚实寒热为证治准则的五脏辨证论治体系【2】。

钱乙归纳出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征。

并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所主》篇中做具体的论述。

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白话解

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白话解

⼉科之圣——钱⼄《⼩⼉药证直诀》⼩⼉药证直诀⽩话解在我国医学历史上著名的⼩⼉科专家钱⼄(公元1032-1113年),字仲阳,北宋末年东平郡(今⼭东郓城县)⼈。

他的⽣卒年限,以前⼀直没有作过详细考证。

他的学术思想及流传到现在的⼀部《⼩⼉药证直诀》,对祖国医学中的⼉科学贡献很⼤。

钱⼄的⽣平事迹和他的⽣卒年限考有5篇材料可以充分说明钱⼄的⽣平事迹并考证他的⽣卒年限,这5篇材料是:宋代刘跂写的《钱仲阳传》;《宋史·⽅技》记载的钱⼄传;钱⼄⾃⼰曾经为当时⼀位⼉科医家董及之的著作《⼩⼉斑疹备急⽅论》写的跋⾔;钱⼄的学⽣阎季忠(⼜作孝忠)在辑成《⼩⼉药证直诀》时写的序⽂;以及《四库全书⽬录提要》上有关钱⼄的记载(图为钱⼄)。

刘跂的《钱仲阳传》和《宋史·⽅技》记载的钱⼄传,内容⽂词⼤致相同。

说是钱⼄的⽗亲擅长医术,⽽有饮酒的嗜好并且喜欢到处旅游。

当钱⼄3岁的时候,他⽗亲到东海地区游览,竟然⼀去不返,母亲⼜去世,年幼的钱⼄就寄养在他的姑母吕⽒家中。

钱⼄年龄稍为长⼤时,跟随吕⽒学医,30多岁的时候,他把⽗亲寻了回来,⼜过了7年,⽗亲也去世了,那时的钱⼄已是40岁左右的⼈,他以⼀部名叫《颅囱⽅》的⼩⼉科书籍在⼭东⾏医,声望很⼤,到了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由于给宋神宗的⼦⼥治病有功,被任命为翰林医宫,继⽽⼜提升为太医丞。

并说他享年82。

元丰年间,也就是刘跂得中进⼠的时候,他能为钱⼄写传,⽽说仲阳享年82岁,那末钱⼄卒于刘跂之先,这就没有疑问,⽽刘跂是卒于政和末年(公元1117年),所以钱⼄的卒年就不会在公元1117年了。

⾄于《四库全书⽬录提要》上说:'⼄在宣和间以巫⽅⽒颅囱经治⼩⼉,甚著于时',考宣和间是在公元1119⼀1195年,那时钱⼄已经去世,这就是显然的错误了。

再根据钱⼄⾃⼰写的⽂章,他给董及之的著作写跋⾔时说,⾃⼰'专⼀为业,垂四⼗年',当时是在元祐癸⾣(公元1093年)。

从整体观探析钱乙的“脾主困”思想

从整体观探析钱乙的“脾主困”思想
代 医学 , 临床诊 疗 D 在 N上 可 以取 得较 为满 意的效 果 。
参 考 文 献
[ ] 钱 立 荣 . 强对 糖 尿 病 慢 性 并 发 症 的 防 治研 究 [ ] 中 国糖 尿 病 杂 1 加 J.
志 ,0 3 1 ( ) 2 1 20 ,1 4 :3 .
常运行 , 有赖 于气 的推动 和 固摄作 用 , 气虚 则血 运无 故 力, 阴虚则 虚火 内灼 , 伤津 液 , 耗 血液 运 行 不 畅致 瘀 阻 经脉 。血瘀 在此 既是 病理 产物 , 是 D 更 N的病 机特 点 , 瘀 阻经 脉贯 穿于 D N之 始终 。 随着现代 人生 活 水平 不 断 地 提 高 , 尿 病 的发 生 糖
衡 失 调 及 由 此 介 导 的 免 疫 反 应 ; 料 显 示 :3 3 D 资 8.% N
患者 出现舌下 静脉 瘀 紫 , 血 粘 度 、 细胞 聚集 指 数 、 全 红
血浆纤维 蛋 白原 均 增 高 , 明 显 的血 液 高凝 倾 向 , 有
即D N伴 随全 身 血瘀 证 。 中医认 为 D N是 消渴 病 的变 证, 是继 发 于消渴气 阴两 虚 的基础 上 , 3月 第 2 5卷 第 3期
CG J MCM Mac 01 . o 5 3 rh2 0 V l . 2
・40 ・ 7
的肾小球 肥大 ; 肾小 球基 底 膜 发 生 糖 基 化反 应 而 增 ②
厚且 系膜 基质增 多 、 出现结 节 型和弥 漫 型肾小 球硬化 ; ③ 肾小球 出球 、 入球 动脉 和其他 肾血 管 的玻璃 样变 , 血
率也 随之 增 高 , 而 D 也 出现 了 逐 年 递 增 的 趋 势 。 进 N
[ ] 刘 玉 宁 , 以平 . 尿 病 肾 病 肾小 球 硬 化 症 的 中 医病 机 探 讨 [ ] 2 陈 糖 J.

浅述钱乙“脾主困”思想及其临床运用

浅述钱乙“脾主困”思想及其临床运用
躁 , 重头痛 头晕 , 能平卧 , 头 不 尿少 或 者小便 闭癃 , 口
往表 现为肺 肾两 虚之 象 。可 见 自汗倦 乏 , 易感 冒 , 腰 膝 酸软无力 , 检 蛋 白持 续 不 能 消退 , 质 淡 红 、 屎 舌 苔 薄 白, 脉濡 细 。 因病 机 为肺 主一 身 之气 , 外合 皮 毛 , 主 卫表 。肺 气 不足 , 以上 焦症状 明显 ; 故 肾气 不 能升 则水 金不依 当养 肺 益 肾法 , 常用 玉屏 风散 合 益 肺 汤 加牛膝 、 仲 、 杜 山萸肉等 , 既可 固体 御外 , 能达 到 更 金水 相生 之 目的 , 而提高 疗效 。 从
维普资讯

新 疆 中 医药
20 02年
第如卷
第 2期 ( 第 7 期 ) 总 8
5 益气 活血 法 . 治疗气 滞血 瘀型
熄风 、 平肝 潜 阳 , 确能 改善症 状 制病 情发 展 。 遏
8 挟正 泄 浊法 . 治疗尿 浊潴 留型
“ 肾不足 , 血两乏 , 虚血滞 , 多瘀阻 ” 脾 气 气 每 , “ 主煦之 , 主濡之 ” “ 气 血 ,运血者 即是 气 , 气者 即是 守 血 。症 见 面色少 华 , 气短懒 言 , 差便 溏 , 体按 如 纳 肢 泥 , 肤 甲错 . 子 月 经 不 调 , 细 涩 . 质 淡胖 紫 肌 女 脉 舌 色 宜用益气 活 血法 , 方用 复元 活血 汤加味 , 使正 气 旺, 而血 自行 , 水行 自妙 。 则
2o 年 4闩 ll收 辅 ) o1 】
慢性 肾炎 , 因 肾 阴受 损 , 亏不 能 涵 术 , 肝 多 水 则
木 独 阳上 越 症 见 头 晕 而 痛 , 目眩耳 呜 , 干 不 思 咽
饮, 口苦 咽痛 , 膝酸 软 , 而血 压偏 高 , 悸 烦躁 , 腰 偶 心 舌质 红 、 边 明 显 , 薄 而 少津 , 细 弦 。治 以滋 养 两 苔 脉 肝肾, 方用 杞 菊地黄 汤加磁 石 、 贝壳 、 膝等 , 牛 以养 阴

从钱乙“脾主困”思想论析调治脾胃对儿童亚健康的防治意义

从钱乙“脾主困”思想论析调治脾胃对儿童亚健康的防治意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8月第31卷第4期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2019 Vol. 31 No. 4从钱乙“脾主困”思想论析调治脾胃对儿童亚健康的 防治意义★ 张婷*孙贵香**肖丹 厉佳俊(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410208)*第一作者:张婷,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医亚健康学。

**通信作者:孙贵香,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亚健康学。

E-mail :84663423@ 。

摘要:宋代著名儿科大家钱乙的"脾主困”思想主张通过调治脾胃来对小儿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是中医治未病观干预儿童亚健康的的重要观点。

儿童亚健康是目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干预措施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为探讨儿童亚健康状 态发生的中医理论渊源,进一步指导临床干预,笔者通过查阅了大量文献,认为"脾主困”调治脾胃思想对干预儿童亚健康状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脾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脾运脾,充养后天中气,即可从源头上改善小儿健康状况,防治儿童亚健康。

关键词:钱乙;脾主困;调治脾胃;儿童亚健康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on Children § Sub - health From QIAN Yi ‘s Thought of "Spleen Governing Fatigue"ZHANG Ting,SUN Gui-xiang,XIAO Dan,LI Jia -jun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Changsha 410208, China.Abstract :QIAN Yi , a famous pediatrician in the Song Dynasty, advocated the idea of n Spleen governing fatigue" by regulating thespleen and stomach to protect children 會 health and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which was an important point of view that the concept of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 interfered with children^ sub — health. Child sub 一 health is a social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at pres ­ent. Its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the focus of medical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sub — health in children and further guide clinical intervention , the author consulte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 and concluded that the thought of regulating spleen and stomach by " Spleen governing fatigue" had far - 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intervening children's sub - health.Spleen is " Acquired essence" and ” source of Qi and blood biochemistry". By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transporting the spleen,nourishing the acquired vital energy, we can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from the source and prevent the sub - health of chil ­dren.Key words : QIAN Yi ; Spleen Governing fatigue ; Regulate the Spleen and Stomach ; Child Sub - health1 “脾主困”思想的内涵和深远意义“脾主困”是宋代儿科宗师钱乙关于儿童保健、 防病、治病的学术主张。

钱乙之儿科思想总结

钱乙之儿科思想总结

1、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属火,主神志)主证: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

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喜仰卧;虚则卧而悸动不安实:心肝俱旺(急惊)-利惊圆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虚:心虚热-生犀散(生犀,地骨皮,赤芍,柴胡根,干葛,炙甘草)心虚肝热-安神圆(马牙硝,白茯苓,麦门冬,淮山药,龙脑,寒水石,朱砂,甘草)2、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属木,主筋,其声呼,开窍于目)主证: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

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目内浅淡。

实:泻青圆(当归、龙脑[冰片]、川芎、栀子、大黄、羌活、防风)虚:地黄圆3、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属土,主运化、肌肉,主湿)主证: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

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慢惊)实:泻黄散、玉露散(寒水石,石膏,甘草)虚:益黄散(陈皮,丁香,诃子,青皮,炙甘草)4、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属金,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主证: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

实则闷乱,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

实:泻白散、甘桔汤、葶苈圆(痰热)虚:阿胶散5、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肾病,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

(属水,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虚:地黄圆白术散主治:脾胃久虚的呕吐泄泻组方:四君+葛根、藿香、木香特点:健脾祛湿之剂,但少用豆蔻、干姜、丁香、陈皮等温燥之品,且加入葛根以生津,防止阴津的耗伤补肺阿胶汤症见:小儿肺虚,唇色白,气促喘促分析:阿胶-养阴补肺马兜铃、牛蒡子、杏仁-化痰宣肺糯米、甘草-培土生金。

钱乙话儿科

钱乙话儿科

钱乙话儿科钱乙话儿科钱氏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千金方》所论脏腑分证的基础上,首先把五脏辨证的方法用于儿科临床,并有所发挥。

在《小儿要证直诀》中,先列"五脏所主",即五脏的主证,并辨其虚实。

“心主惊。

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一作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肝主风。

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

”“脾主困。

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

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

”“肾主虚。

无实也。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肾病,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这个纲领,是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以虚实寒热为论治的准则。

其中把“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脏补泻诸方作为治疗的基本方剂,可谓切合儿科病特点的辨证方法,在临床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

如从主要病症来分析,心属火,主神明,小儿神气怯弱,若遇大声骇异,或受邪热,则心火内动,神不安舍,故易发惊。

肝属木,主风,主惊,其声呼,开窍于目,小儿真阴不足,柔不济刚,若受邪热,热极生风,风热相搏,故易发抽搐。

脾属土,主运化运化水谷,主肌肉,小儿运化力薄,—旦受邪或饮食不节,最易发生脾病,湿遏则肢体困重、嗜卧、疲倦、懒动。

肺属金,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小儿肺气娇嫩,肌腠不密,故易受外邪,不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受,均先及于肺,肺病气机失利,则发为喘嗽。

肾属水,主藏精,主骨,小儿本体虚怯,血气未安,精气未充,故病及肾,多为虚证。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是指邪热内陷,属肾虚邪实证,非真正指肾气实。

再从五脏分证论治来看,钱氏列为虚实两大类,包括虚实寒热,所列补泻诸方,按“盛即下之,久即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则制定,其中侧重于五脏热证,列实热证、虚热证为多。

因为小儿脏腑柔弱,但又生长旺盛,所以感邪之后易于热化而出现阳热亢盛的实热以及津液损耗的虚热现象。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调理脾胃思想探析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调理脾胃思想探析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调理脾胃思想探析前言钱乙是明朝著名大医学者,他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用于治疗小儿疾病的经典医书。

本文将以《小儿药证直诀》为蓝本,针对其调理脾胃的思想进行探析。

脾胃在中医中的地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脾胃在中医中的地位。

脾胃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中医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后天”是指出生后的天数,与先天相对。

所以,脾胃是在人体形成之后才产生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消化、吸收、运输、转化等过程,使食物转化为人体液体和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同时,脾胃还和情志、气血、津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脾胃的功能不良或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会出现情绪不佳、气血不畅、津液不足等问题。

因此,中医非常注重脾胃的调理,以保证身体健康。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对脾胃的调理思路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钱乙提出了临证治疗小儿疾病的“六调”方法,其中包括对脾胃的调理。

其思路如下:1.调补脾胃气血:即通过运用补益、健脾化湿、生津止渴、和中理气等方剂,调节脾胃的气血功能,使其正常运转。

2.调理脾胃湿热:即通过运用清热利湿、温中行气等方剂,消除体内的湿热,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3.调理脾胃虚寒:即通过运用温中散寒、健脾温经等方剂,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提高体内的代谢率。

4.调理脾胃虚热:即通过运用益气护阴、清热润燥等方剂,调理脾胃的热化功能,改善体内的气血不畅问题。

5.调理脾胃阴虚:即通过运用益阴润燥、养阴清热等方剂,增强脾胃的阴液功能,减缓身体老化速度。

6.调理脾胃气虚:即通过运用补气养血、和中益气等方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

以上的六种调理思路,涵盖了钱乙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思路,也是中医对于调理脾胃的主要思路。

结论通过分析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对于脾胃调理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中医重视脾胃的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调理脾胃功能:包括补益、健脾化湿、生津止渴、和中理气等方剂,能够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能量。

大国医钱乙

大国医钱乙

大国医钱乙引言: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医生和学者,其中一位备受赞誉的大国医是钱乙。

钱乙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和医药教育家,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钱乙的生平及其对医学的贡献。

一、钱乙的生平钱乙,字叔柏,号贞斋,明朝中期的医学家。

他出生于浙江嘉兴,早年就读于当地的私塾,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后来,他前往江苏扬州的乡绅学校深造,学习了程朱理学和四书五经。

二、钱乙的医学贡献钱乙在医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他的医学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实践钱乙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他的治疗方法注重体质辨证,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擅长运用药物治疗疾病,并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提高疾病治愈的效果。

2. 医学著作钱乙还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他的著作主要包括《临证指南医案》、《汇方臆律》等。

这些著作涵盖了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药物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 教学与传承钱乙不仅在医学研究方面有着非凡的才华,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在江南地区开设过多所医学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有才华的医学学生。

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们通过实际情况来学习和应用医学知识。

他致力于传承医学经验和知识,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钱乙的影响钱乙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治疗方法重视个体差异,提倡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钱乙注重体质辨证,这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对后世的医学教育有所启发,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

结论:钱乙作为明代的大国医,他在医学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治疗方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
“脾肾不足,气血两乏,气虚血滞,每多瘀阻”,“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

症见面色少华,气短懒言,纳差便溏,肢体按如泥,肌肤甲错,女子月经不调,脉细涩,舌质淡胖紫色。

宜用益气活血法,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味,使正气旺,而血自行,则水行自妙。

6 养肺益肾法,治疗肺肾气虚型
慢性肾炎,病程日久,并体质差而难康复者,往往表现为肺肾两虚之象。

可见自汗倦乏,易感冒,腰膝酸软无力,尿检蛋白持续不能消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细。

因病机为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主卫表。

肺气不足,故以上焦症状明显;肾气不能升则水金不依。

当养肺益肾法,常用玉屏风散合益肺汤加牛膝、杜仲、山萸肉等,既可固体御外,更能达到金水相生之目的,从而提高疗效。

7 滋养肝肾法,治疗水亏木旺型
慢性肾炎,多因肾阴受损,水亏不能涵木,则肝木独阳上越。

症见头晕而痛,目眩耳鸣,咽干不思饮,口苦咽痛,腰膝酸软,偶而血压偏高,心悸烦躁,舌质红、两边明显,苔薄而少津,脉细弦。

治以滋养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加磁石、贝壳、牛膝等,以养阴熄风、平肝潜阳,确能改善症状,遏制病情发展。

8 扶正泄浊法,治疗尿浊潴留型
此型多为肾炎后期。

现代医学曾尝试过多种疗法,都未取得满意的疗效。

因后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此时氮质及其它代谢物潴留于体内,属中医水肿证之阴水证。

多因肺、脾、肾三脏亏损,阴阳失衡,不能通调水道,导致水、湿、热、痰、瘀蕴结,使浊毒内生,正虚而邪实。

症见面目延及肉身虚浮,少华少色泽光,腰膝酸软,皮肤瘙痒,泛恶呕吐,甚则神情烦躁,头重头痛头晕,不能平卧,尿少或者小便闭癃,口有尿臭,舌质淡苔腻,脉细数或虚大。

方用桂附地黄汤合七味白术散加地肤子、红花、半夏、苏叶、大黄等,使阳复阴滋,气血畅行,扶正祛浊,得以改善机体的功能康复,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慢性肾炎症情复杂,病机病因皆错杂交结,邪正相争,脏腑气虚,功能不能升发则为本病之特点,水、浊、痰、瘀、湿、热是本病的产物。

如果要正伸审证,分型列法治疗,皆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所以,具体症情应辨别标本缓急,邪正虚实,可一法独施,或先后数法兼用,灵活掌握,皆能达到目的。

(2001年4月1日收稿)
浅述钱乙“脾主困”思想及其临床运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二部(830002) 贾红娥 赵晓华
钱乙是一位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医家,在脾胃学术思想方面,他独具卓识,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创立“脾主困”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的病理特点,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脾主要的生理特点,《内经》中已高度概括,即“脾主运化”,然而,脾的病理特点《内经》中没有象生理特点那样予以概括。

众所周知,脾主运化是脾最基本的生理机能,与此相对,它的病理就应是脾不健运,即脾困。

再者,脾胃运化机能的正常与否,取决于脾胃的燥湿、升降、纳化等方面是否协调,倘若有一个环节产生失调,即可导致疾病,而出现脾不健运的病理现象。

这种病理变化用“脾主困”来概括,显然是合适的。

钱乙提出“脾主困”则是对脾胃病理特点的概述。

“困”在《辞源》里的解释,有困堵,窘迫、贫乏、困倦等含义,就词义的虚实而论,困堵、窘迫属实,贫乏、困倦属虚,“脾主困”也同样包括了脾胃病理的虚实两方面,钱乙说:“脾主困,实则困睡,自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这简要地说明了“脾主困”的虚实内容。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由此看出,钱乙提出“脾主困”是以此为据的。

笔者认为,以“脾主困”作为病理特点与“脾主运化”的生理特点相对而言,十分恰当。

在临床上,脾失健运有虚实两方面,实证包括食滞内阻、脾为湿困、升降失常等,虚证包括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因此,“脾主困”作为脾胃主要病理特点应予肯定,它包括脾胃燥湿、升降、纳化诸方面的失调引起的虚实变化,但是钱乙对此论之过简,未引起后世医家的足够
6新疆中医药 2002年 第20卷 第2期(总第78期)
重视,自张洁古倡导“脾主湿”后,逐渐取代“脾主困”,只有少数医家加以引用。

但就病理特点而言,无论邪实或正虚影响到脾,就会脾运失健,脾气疲惫,而呈现脾困之象,所以“脾主湿”是不能代替“脾主困”的,故将此推出,以抛砖引玉,引起同仁注意,并对此理论加以讨论,从而恢复其价值和本义。

钱乙基于脾主困的现实,在治疗脾胃上特别强调助其运化,并创立了有效的补脾方剂,如易黄散、异功散、白术散等,其中以白术散为代表,用之甚广。

《小儿药证直诀》载“白术散,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若竭,烦渴,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方有人参、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

方中以白术为主帅,辅茯苓、藿香,甘淡芳香,健运而不壅滞,用量较重;人参、甘草,功专补益,助白术补脾,但有甘厚之虞,用量亦轻,是取其长而避其短也;木香量少,以避辛燥;葛根量大,意在鼓舞。

合而观之,方中四君补益脾胃而滋化源,藿香、木香、葛根,芳香条达,轻清鼓舞,悦脾助胃,能理气化湿而行其津液。

全方甘辛微温,助阳气而无刚燥之弊,滋化源又无腻滞之害,寓消于补,意在扶脾助运。

钱乙“脾主困”的学术思想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
论基础,后世脾胃大家李东垣论脾胃就重视脾胃升降,从调整气机的角度来健运脾胃,解除脾困,创立了有名的补中益气汤、清胃散等,至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叶天士主张“脾宜化则健,胃宜降则和”,万密斋在《育婴家秘》说“脾属土,其体静,故脾病喜困”,在《幼科发挥》中说,脾主困,谓疲惫也,吐泻主同生风,饮食伤则成疲,易重疲惫,这些后世名医在“脾主困”思想的指导下,各自发挥,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理论,因此,在研究脾胃学说时,钱乙“脾主困”的思想是不容忽视的。

脾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又互相为用。

胃为燥土、喜润而主司受纳,脾为湿土、喜温而主运化,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枢,最忌困滞。

故脾宜升,胃宜降。

脾胃调和,气机条达,则运化有力而生津液化气血,以充养全身。

因此,脾贵健运,健脾以助运为要。

钱乙对脾胃论述相当精僻,强调脾胃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中的重大意义,为后世脾胃学说开创了先声,尤其是“脾主困”之论,功不可没。

由于他对此论述过简,加之张洁古倡导“脾主湿”之后,而被埋没,现在看来,“脾主困”的理论还在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2001年4月11日收稿)
实验研究
鹿胎八珍晶的质量标准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830002) 刘晓方 马新玉 周 钢
摘 要 目的:制定鹿胎八珍晶的质量标准。

方法:用T LC鉴别制剂中人参、川芎、白芍;采用HP 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T LC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参、川芎、白芍;用HP LC法测得芍药苷含量0.17~01025mgΠg,平均回收率99.3%,RS D为114%(n=9)。

定性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结论:制定的标准能有效地控制鹿胎八珍晶的质量。

关键词 鹿胎八珍晶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鹿胎八珍晶是由鹿胎、熟地黄、人参、白芍、川芎等十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气血两亏、精血不调或久不受孕等妇女病症以及病后失调或出血过多而致气血亏虚、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病症。

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人参、川芎、白芍进行了鉴别,用HP LC法测定了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该方法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1 仪器与材料
111 仪器与色谱条件 SSI500液相色谱仪,SSI500紫外可见检测器,Z irchrom C18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柱温:40;流速:1.2m LΠmin。

sartori2 us BP211D电子天平。

Mettler AE200电子天平。

112 材料 人参、川芎、对照药材和芍药苷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样品批号:010528,
7
新疆中医药 2002年 第20卷 第2期(总第7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