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管理之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新闻事业管理考试复习重点笔记

新闻事业管理考试复习重点笔记
16.媒介产品设计:产品: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物品和非物质形态的劳务。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是实体性,指产品的具体形态;二是实质性,指产品所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基本效用。即使用价值。
17.产品的三个层次:产品的核心;产品的形式;产品的延伸。
18.产品的差异化:是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四种途径实现:产品;服务;人事;形象。
37.制作人制: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制作人是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和总负责人,具有对节目的策划、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挥领导权。特点:由制片人承包板块,对栏目的节目制作及财务、用人分配等一切事物全权负责;收入分配上实行奖惩机制;制片人有权解聘外聘人员。
7.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1.决策职能2.计划职能3.组织职能4.指挥职能5.协调职能6控制职能
8.媒介产业的两重性:一方面指媒介组织理应以服务于公众利益为宗旨;另一方面媒介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要在市场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参与竞争,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9.媒介市场:媒介市场是一个二元化的产品市场,即媒介产业以生产同一类产品和劳务,活跃于产品销售和广告者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一个市场是媒介销售和交换其产品与劳务的市场。第二个是广告市场。
42.媒介的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企业运用传播手段,使自己适应环境,增进内部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并使环境适应自己,为自身发展创造最佳社会关系和环境的一种活动。三大要素:社会组织或企业、公众和传播。
43.公关关系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或宣传模式;公关信息模式;双向不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44.媒介组织的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是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指在该媒介组织内从事各种工作的广大员工。及时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是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与内部公众沟通方法主要有:一是编辑出版内部刊物;举办有意义的公关活动。外部公众可分为一,媒介的受众,包括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二,广告客户,包括广告公司、各类刊登广告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以及刊登分类广告的单位和个人。三,与媒介组织有直接和间接业务往来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及个人。四,媒介组织的主管部门和经常接触的上级部门及有关人员。五,其他媒介组织。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新闻事业管理学: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2. 新闻事业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

3. 维生功能和维生机制:在社会组织的诸种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

4.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介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及其维生机制:国有制、公有制、私有制。

(请注意各种机制的代表单位)5.新闻产品的双重销售新闻单位将新闻产品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受众),而将广告版面或时间以高昂的价格出售给广告主以实现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

6.社(台)长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单位的一种领导体制,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编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与党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

在这种体制下,编委会或党委会是新闻单位的最高决策机构,社(台)长为最高行政首长,一般由党的各级组织部门任命。

7、领导体制的发展趋势: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的双轨制。

8、新闻单位组织机构的改革方向:逐步加大按产品原则组建部门的数量,以适应新闻单位向新闻集团发展的趋势。

9. 狭义的新闻策划也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编辑部门在一定时期组织报道的设想和规划。

10. 接近权接近权就是指不用由新闻媒介的一般民众自由地接近、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权利。

11.编辑权编辑权的内容是:决定和实施报纸编辑方针,维持报道的真实,评论之公正和发表方式之适当等,形势报纸编辑方面一切必要的管理的权利。

编辑权的重要性:编辑权问题是决定新闻单位社会效益的关键问题。

编辑过程是新闻产品生产的核心。

12. 报纸发行即报纸经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印刷厂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

自考“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归纳(1)

自考“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归纳(1)

自考“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归纳(1)-自考串讲笔记第一章1.维生功能: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

2.维生机制: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

3.支票薄新闻:在美国由于法律允许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一些因职务之便了解隐情、掌握机密的知情人向记者出卖新闻线索、新闻材料所承担的风险也并不很大。

4.双重出售方式:它是指新闻机构以一方面低于成本价格,甚至免费赠送,同时按价格原则向广告客房出售广告并获得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

5.价值原则:在这里指的是按广告客户预期能从刊播广告上所得到的促销效果,即广告版面预期的信息服务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出售价格。

6.新闻单位:是一个新闻企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因此就自然地能掌握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新闻单位必须学会运用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

7.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第二章1.新闻单位:是以采集、制作、发布、经营新闻为主要业务的各类组织机构的总称。

2.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单位内部领导层的职责分工、权力划分、机构设置等的制度和规定的总称。

3.党委会领导下的总计编辑负责制:就是新闻单位的党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总编辑领导编委会具体执行党委会的各项决定,其他与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相同。

4.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把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断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业务工作,然后再依据这些各不相同的业务工作,设置相应的部门,并同时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与职权的过程。

第三章1.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办台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狭义的新闻策划:又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第12章新闻事业管理

第12章新闻事业管理

FCC架构
日本广播公司(NHK)由经营委员会、董事会两 级机构管理。经营委员会由日本首相任命的12名 成员组成,他们决定日本广播公司的重大事项, 诸如管理机构、公司政策、预算及其它的财政计 划、广播站点布局计划、职业道德准则,选举任 命董事会会长,批准副会长、监事会成员、董事 会成员的任命等。董事会由会长、副会长、董事 等组成,负责处理日本广播公司重要的日常事务。
此条文在1996年1月3 日美国第104届国会 中通过,并且在同年2 月8日由美国总统克林 顿宣布实施。
台湾NCC
2006年02月22日,台湾“通讯传播委员 会”(NCC) 正式成立。
该机构是一“独立于行政部门之监理机 关”,未来将扮演整合岛内通讯与传播市 场的监理角色,使电信、传播与资讯三大 领域的产业均能在公平基础上良性竞争互 动;委员依相关规定,掌理通讯传播专业 管制性业务,将严守客观、中立及专业立 场。
第十一章 新闻事业管理
第一节 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涵义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界定
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 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 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 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党和政府的新闻主 管部门、机构以及相关团体,依据法律法 规、政策纪律、道德规范,从外部对新闻 事业所进行的管理;二是各新闻媒体管理 层对本媒体的内部管理。
3.行业内部管理——通过行业协会的维权自律机 制、媒体的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从业人员 的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等,以达到依法自我管理 的目的。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
1996年美国电信法是 将近62年第一个大幅 修正1934年美国通讯 法的美国电信相关法 令。

自考新闻事业管理新版名词解释

自考新闻事业管理新版名词解释

华俄通讯社:初名为“中俄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通讯社,于1920年4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诞生,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名新华社。

中新社:即中国新闻社,前身是1938年范长江组织成立的国际新闻社,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指导新闻媒体活动的一切基本方向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媒体大发展的基石。

双效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双重领导制:是指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受该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双重领导,以同级领导为主。

三网融合: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

动态集团化:是指一个企业由于业务的发展或者市场的扩张或处于竞争的需要,通过新建、资产兼并、股权运作或相关协议等形式,由单一经营方式向集群企业经营方式转化的过程。

数字出版:就是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对平面媒体的书籍、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技术上和形式上的变革,形成的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媒体数字化战略:是指媒体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发布,销售,管理的总体规划。

它既包括传统媒体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化战略,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数字技术研发新媒体的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展中最有力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它以创新为力量的源泉,涉及战略、组织、产品、营销等不同层面。

战略管理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边际成本:是指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增加值。

平均成本:是指总成本除以销量的结果,是平均到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值。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新闻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一、名词解释新闻产品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产品的双重出售所有权经营权编辑权接近权新闻产品的商品性维生机制维生功能信息劳动者信息资产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预算管理制经济核算制无形资产二、简答题1.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2.新闻事业在管理与经营方面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建立、健全维生机制方面有何不同4.新闻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性是什么5.新闻产品商品性的表现有何特点6.报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广播电视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试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管理特点9.新闻单位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什么10.简述信息经济结构及新闻业在其中的定位11.新闻单位的人力资源与固定资产资源有何特点12.新闻单位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实基础是什么13.现代社会的大经济的牲表现在哪些方面14.新闻单位的无形资产有哪些15.国家对新闻业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有哪些三、论述题新闻单位在经营经理工作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第二章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一、名词解释新闻单位领导体制总编辑负责制社(台)长负责制社(台)长、总编辑双首长制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职能原则产品原则位置原则二、简答题1.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2.新闻单位设置组织机构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3.什么是组织机构设置的部分化原则4.我国新闻单位现行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有哪些不足5.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6.我国新闻单位组织机构的改革方向是什么7.总编辑负责制与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编辑分工负责制有何联系与区别三、论述题分析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发展趋及组织机构的改革方向第三章新闻采编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一、名词解释新闻策划报道组织二、简答题1.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和以版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的运作方式有何优势与不足2.新闻策划与报道组织工作的要领有何不同3.报道过程中的组织工作内容有哪些三.综合运用题根据采编人员奖金额公式,计算记者、编辑工作量的方法第四章报社印刷厂管理一、名词解释企业生产能力报纸印刷成本报纸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成本可比成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出报成本报纸单位成本二、简答题1.实现冷排胶印技术改造后的报社印刷厂生产过程的根本变革。

新闻事业管理

新闻事业管理

营销战略;媒体组织在媒介市场或组织内部所采取的各种有利于消费者接受媒介产品或服务的行动。

营销管理战略;媒体组织的各级经营管理者为了实施高效的营销战略而采取的行动。

市场的失败;市场机制本身的非效率现象,为了避免市场的失败,尽可能达到经济的高效率,政府就有必要积极地参与到市场中来,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公共品等几种形式。

媒介的公共品;那些生活中非常必要的,但却很难由商业性质的媒介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生产函数;媒体组织的生产函数;现有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前提下,一定的投入所能带来的最大媒介产出。

总产量;在一定的投入状态下的媒介产出总量,在价格一定情况下,总产出越多,媒体组织的销售收入就越多。

边际产量;每个追加的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边际产量的高低,实际上影响媒体组织成本的高低。

平均产量;用总产量除以投入量后得到的每个单位投入所带来的平均产出量,平均产出量高,意味媒体组织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媒介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投入要素的单位投入量的增加,媒介边际产量是逐渐减少的。

固定成本;一部分成本是在短期内与媒体组织生产与否没有关系的成本。

可变成本;另一部分成本与媒体组织生产量的多少有关系的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总和,表示在某一个生产水平媒体组织所有的支出。

边际成本;媒体组织为了多生产一个单位的媒介产品所要投入的成本的增加量。

消费者行动与营销活动;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按照一般营销学的观点,媒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应该受其经济因素(收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消费者类型;革新型消费者,初期消费者,前期消费者,后期消费者,迟滞消费者。

如何选择渠道战略;1.要从媒介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来考虑2.要从媒介组织能力的角度进行战略性的思考3.要从营销渠道商的特性来考虑4.媒体组织更要考虑消费者的特性。

《新闻事业管理》各章知识点完全归纳(电子版)

《新闻事业管理》各章知识点完全归纳(电子版)

第一章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新闻事业又可称为”新闻业”。

新闻媒介系统有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闻图片社等.新闻事业具体社会功能表现为:发布新闻、宣传鼓动、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管理与经营的区别?管理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日常的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属于战术性范畴。

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经营是指一个单位在经常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及客观形势下,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机构-人员”组合,精心确定业务活动的最佳形式、规模、及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经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大的方向的,一次性出现的无常规可循的问题,属于战略性范畴。

经营目标模式: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工作群体,灵活激动的履行职责。

维生功能: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

维生机制: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国营媒介以法国为代表.在1984年以前,法国的三家电视台即电视一台、电视二台、电视三台都由政府直接控制,编辑方针由政府决定,经费由政府提供.公营媒介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电台、电视台为代表.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以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NBC、CBS) 、英国独立广播公司(IBA) 、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等为代表.西方各国的报纸,绝大部分是私营的.资本家投资创办的各类媒介机构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企业.1827年,第一份工人报纸《雇工机工辩护士报》在美国费城出版.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在新闻部署召开的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就提出了报纸企业化经营的方针.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八家报纸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新闻事业管理的交叉学科性质: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

新闻事业管理

新闻事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1、新闻事业: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通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种专门机构的,以各种方式采集和传播新闻,反馈舆论,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2、新闻资源:就是不局限于把“新闻资源”仅仅看作新闻信息即媒介产品的资源,而是把它看成媒体的资源甚至是传媒集团的资源。

这样去理解,既符合实际,又对新闻传媒的竞争和媒介市场拓展更为有利。

3、中心制:电视经营中的中心制是以专业化分工为标准,按电视的不同专业设立新闻、节目、广告、技术、财务等职能中心,并以此为战略单元,相对来说有较多集权的经营模式。

中心制由台统一管理,是所谓的“条条管理”。

是国内电视台传统的一种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优势:分工明确,提出媒介资源的整合和设备资源的共享,能较为充分地发挥电视台管理平台的综合协调作用。

缺点:难以在电视台属下形成若干个有较强可比性、以模拟利润中心为基本定位的竞争单元。

4、频道制:是以各频道为战略单元,相对说来有较多分权的经营模式。

特征:独立核算、经费包干、承包上交,是所谓的“块块管理”。

优势:它取消了中心和部门,组织结构扁平化,提高管理效率;把频道作为利润中心,强化对频道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拓展了频道的经营空间。

缺点:导致各频道的恶性竞争,不利于技术、设备等资源的共享。

5、制作人制: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制作人是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和总负责人,具有对节目的策划、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挥领导权。

6、制播分离:播出和制作分离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电视运作方式,它是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演变而生的广播电视产业链的纵向关系治理模式。

采取制播分离的运作机制,可带来节目的优化和效益,有利于制作专业化,有利于克服智能重叠、职责不清、敷衍播出的弊端。

7、财务管理:企业对资金的筹措、运用、分配所进行的计划(预算)、控制、决策等财务活动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重心,主要在于资金的运作。

新闻事业管理之名词解释-V1

新闻事业管理之名词解释-V1

新闻事业管理之名词解释-V1
在新闻业中,新闻事业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核心
是对新闻机构内部的资源、人力、财务等方面进行整合和协调,以此
实现新闻工作的高效性、质量和效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新闻事业管
理中的一些重要名词:
1. 新闻生产流程管理: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新闻工作
的各个环节,包括采编、报道、编辑、发行等环节,要协调各个环节
的工作,确保新闻生产流程的高效性和质量。

2. 新闻资源管理:新闻资源包括人力、财务、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源。

新闻机构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确保它们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以支撑新闻工作的开展。

3. 新闻经营管理:这是指新闻机构的商业管理工作,包括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新闻机构需要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确保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发展。

4. 新闻品牌管理:新闻品牌是新闻机构的重要资产之一,好的品牌可
以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商业机会。

新闻机构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和维护,
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

5. 新闻舆情管理: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舆情对新闻机
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新闻机构需要对舆情进行管理和预测,对于可能
出现的危机要及时进行应对。

综合来看,新闻事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在新闻机构的
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闻机构需要注意以上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新闻产品,也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新闻事业管理的名词解释

新闻事业管理的名词解释

新闻事业管理的名词解释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业务的有效管理,包括新闻公司的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的舆论引导、政策执行和资源配置等。

新闻事业管理不单单是一个管理学说,它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既要保证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又能够确保新闻服务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形式有新闻战略制定、新闻规划和新闻生产等。

新闻战略制定是在新闻工作中,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情况,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客观的分析方法,制定新闻发布的目标、实施的措施、预期的效果及限制条件等,以便制定新闻的时间安排、发布的版面、主题的选择等合理的发布方案;新闻规划是指根据新闻发布的目标,结合当前社会环境,采用系统思维方式和客观分析方法,制定新闻发布的内容、报道的形式、新闻的发布范围、报道的时间安排及报道数量等,以便实现新闻发布的有效性;新闻生产是指根据新闻规划,采用有效的新闻编辑方法,实现新闻发布的实施,包括采访、撰写、编辑、发布等。

新闻事业管理要从形式上和机制上促进新闻的发展。

从形式上,要尊重新闻的独立性,完善新闻出版的体制、流程和技术,改善新闻的发布方式;从机制上,应树立正确的新闻报道态度,提高新闻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新闻出版的公共利益,充分发挥新闻在舆论监督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新闻事业管理不仅要注意新闻本身的管理,还要考虑其他相关行业间的协调与配合。

如新闻媒体与政府、新闻媒体与企业等之间的协调,以及新闻媒体与新闻技术、新闻理论等之间的配合,都必须在新闻事业管理中得到解决,以保证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闻事业管理的核心还在于如何做好新闻发布的实施。

在新闻发布的过程中,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客观性等原则,积极抓住新闻时机,把握新闻节奏,把握新闻风格,以此来提高新闻发布的实效性,进而实现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1)

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1)

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1)
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新闻事业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是属于媒体行业其中一项重要的领域。

新闻事业管理作为管理媒体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其涉及许多的名词需要我们去解析和学习。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一、新闻学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的学科。

其研究新闻社会功能、新闻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等问题。

二、新闻意识形态
新闻意识形态是指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请保持,即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与现实情况时,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等。

三、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发布与事件、现象相关的信息。

通过及时的发布,提供给公众关于事件及现象的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四、媒介创新
媒介创新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传播和管理等方面运用新技术的创新。

如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多媒体化、数据化新闻报道,以及在新闻
传播中的智能推送等技术。

五、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采访、报道和出版过程中所遵守的道德规范。

如新闻真实、准确、客观的原则,以及对新闻报道中隐私权的尊重等。

六、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新闻职业操守、保守新闻秘密、不道德的行为犯罪等。

总结
以上这些新闻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只是新闻媒体管理中的冰山一角。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立足于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和提升。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做好新闻工作。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属于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属于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属于一、引言新闻是一种社会化的传播方式,具有它自身的属性和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闻事业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是国家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涉及到新闻内容的审查和监管,新闻市场的管理和规范等方面。

本文将从政府的角度,对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增进对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认识。

二、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概念新闻事业管理制度是指政府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而设立的。

新闻事业管理制度包括了国家的新闻法规、管理机构和审查机制等内容。

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和有序地发展。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历史回顾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便有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早在秦朝,就有了专门负责新闻传播的官员,他们负责收集新闻,审查新闻内容,对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新闻进行审查和禁止。

但是可以说,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是在1949年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从那时起,我国政府便开始了对新闻事业的管理和监督。

4.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是集中管理,政府主导。

这种特点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情况决定的,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政府集中管理新闻事业能够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确保新闻事业健康和有序地发展。

同时,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相对的安全保障,防止了一些不法分子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当行为。

五、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一)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基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是新闻法规,新闻法规包括了新闻出版管理条例,新闻传播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为政府进行新闻事业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新闻事业管理的组织机构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组织机构包括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级新闻出版广电局等一系列管理机构。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优化方案内部资料:一、名词解释:新闻传媒:媒介产业(双重性):媒介集约化经营:媒介企业化经营:媒介产品市场二元论:媒介市场集中度:“第四媒介”:媒介差异性市场策略:电视录像制作ESP方式:节目公司制:“珠江模式”:非线性编辑:媒介人力资源:媒介组织外部公众:传媒商业化:传媒市场化:报业的产品市场:报业的资本市场:二、简答题: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新闻事业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新闻媒体与企业有何不同?如何理解经营管理观念与新闻宣传观念的协调统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管理观念的转变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

如何划分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类型?媒介市场细分的作用有哪些?如何进行媒介定位?报纸和广播电视在生产管理方面有何区别?简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媒介产业联合体在人才需求上有何特征?招聘制在媒介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有哪些?简述我国传媒产业化目标和发展阶段。

简述我国媒介市场化的历史经验。

我国当代媒介产业化的运作手段有哪些?媒介企业集团化的内在动因及经营策略是什么?简述我国报业的三种代表性管理体制。

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媒介管理体制的创新?第一章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上篇:名词解释新闻事业: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通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种专门机构,以各种方式采集和传播新闻,反应舆论,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通常可以把新闻事业分为新闻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两个部分构成,但是新闻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机构或传媒本身。

新闻传媒:是指以传播新闻、引导舆论为基本任务和主要活动的传播媒介,有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主要类别,通讯社也包括在内。

大众传播媒介: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还包括各种音像设备及其制品和它们的制作、播放与接收设施。

新闻事业管理笔记

新闻事业管理笔记

《新闻事业管理》选择题归纳第一章1.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2.新闻事业又可称为“新闻业”。

3.新闻事业具体社会功能表现为发布新闻、宣传鼓动、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

4.管理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日常的、重复出现且有规律可循的问题,属战术性范畴。

5.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

6.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重大的、方向性的、一次性出现的、无常规可循的问题,属战略性范畴。

7.经营强调的是适应、竞争、变革和创新。

对于经营者来说,一个单位的理想境界或目标模式是: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工作群体,灵活、机动地履行职责,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8.新闻单位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

9.新闻单位所拥有的物质技术手段,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尤其是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要素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知识产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新闻事业履行社会功能,有赖于各新闻单位所拥有的物质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作用。

有赖于各新闻单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更有赖于搞好新闻单位的管理。

11.新闻单位自身的维生功能则主要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12.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不仅是一个从事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而且应该也能够成为一个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13.国营媒介以法国为代表。

在1984年以前,法国的三家电视台即电视一台、电视二台、电视三台都由政府直接控制,编辑方针由政府决定,经费由政府提供。

14.公营媒介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电台、电视台为代表。

15.在名义上,公营媒介强调对政府负责,不受政府控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事实上,公营媒介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负责人由政府首脑任命,视听费由政府代收,成为半官方机构。

第十一章 新闻事业管理

第十一章  新闻事业管理
第十一章 新闻事业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 • • • • • • • • • • • (一)新闻事业管理的含义 1、新闻事业管理的界定 2、新闻事业管理的对象 (二)世界各国加强新闻事业管理的通行做法 1、政府行政管理 2、法律法规管理 3、行业内部管理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意义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保障。 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需要 3、有利于保护媒体之间的有序竞争。 4、有利于保障和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及职业准则。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和主要内容
• • • • • • • • • • (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媒体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坚持依法管理 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坚持群众参与管理 (二)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宏观管理的基本内容 2、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加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 制及管理特点
• • • • • • • (一)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体制 (二)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机制 1、舆情分析机制 2、调研引导机制 3、调控统筹机制 4、协调互动机制 5、内部激励机制
• (三)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特点 • 1、党委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 2、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3、法律法规管理与政策管理相结合 4、社会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 5、新闻行业行为规范管理与道德准则学习教育管理相结 合 • (四)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 • 1、管理观念的创新 • 2、宏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3、微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பைடு நூலக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事业单位:指接受国家机关领导,以国家预算拨款为活动资金来源,不进行成本核算、不上缴利润、不缴纳税金的单位。

2.维生功能: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被称为“维生功能”。

实现维生功能的组织活动机制被称为“维生机制”。

3.新闻产品:是新闻机构从业人员的劳动成果,它以实体样式或特定物质形态存在,具有信息传播效用,能满足人们知晓外部世界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精神需要。

4.支票薄新闻:是一种超经济形态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官场腐败、新闻界卑污的一种表现。

在美国由于法律允许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一些因职务之便了解隐情、掌握机密的知情人向记者出卖新闻线索、新闻材料所承担的风险也并不很大。

5.双重出售方式:它是指新闻机构以一方面低于成本价格,甚至免费赠送,同时按价格原则向广告客房出售广告并获得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

6.价值原则:在这里指的是按广告客户预期能从刊播广告上所得到的促销效果,即广告版面预期的信息服务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出售价格。

7.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8.新闻单位:是以采集、制作、发布、经营新闻为主要业务的各类组织机构的总称。

9.新闻传媒系统: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闻图片社等媒体机构组成的。

10.新闻采访活动:是调查研究的一种,他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

11.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单位内部领导层的职责分工、权力划分、机构设置等的制度和规定的总称。

1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集体领导制。

其特点是新闻单位的领导权,特别是法定决策权和控制权有零个以上的领导者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13.党委会领导下的总计编辑负责制:就是新闻单位的党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总编辑领导编委会具体执行党委会的各项决定,其他与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相同。

14.企业编制:即除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属单位编制内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实行招聘制。

15.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把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断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业务工作,然后再依据这些各不相同的业务工作,设置相应的部门,并同时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与职权的过程。

16.产品原则:即按不同品种来划分部门。

组织所生产的不同产品在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等许多方面都很不相同,于是产生了按不同品种来划分部门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各产品或某个系列,在生产、销售、服务、财务等方面都拥有一定的职权。

17.位置原则:即地理原则。

对于一个在地理区域上跨度较大的组织来说,按位置原则来划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

其前提是组织所跨的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足以影响到组织的经营管理,有必要把某个区域内的业务工作集中起来,派一位经理来主管其事。

18.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办台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9.广义的新闻策划:即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是对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

~不局限于新闻报道本身,而是包括新闻媒体所有与信息传播有关的行为。

20.狭义的新闻策划:又叫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21.组织传播:指的是社会组织(行政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内部成员之间以及社会组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2.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办台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3.组合式报道组织:是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或时段)、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以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扩大媒体的影响力。

24.企业的成本:是印刷生产所耗费的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总和。

25.生产计划:对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工作的质和量的预期。

一般情况下,生产计划按整期编制,如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

26.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即在总额上与产销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组成部分。

固即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组成部分。

27.出报成本:是报社为编辑、出版、发行报纸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印刷材料费、编辑费、发行管理费、报纸发行费、设备折旧费等,是考核报社经营管理状况的指标。

28.报纸单位成本:即每对开千张的出报成本。

计算方式是:报纸单位成本=出报成本/报纸总印量(千印张)。

29.报纸发行:即报纸经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印刷厂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

它是报纸实现“双重出售”功能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报社传播及经营活动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30.报纸的发行推广:指报社对报纸发行工作的各种舆论准备行为,是报纸发行工作的重要环节。

31.无偿发行:即免费赠阅,不收取读者的阅报费用,属特殊发行。

(街头赠阅邮寄赠阅)。

32.发行螺旋:通过发行亏损,扩大发行量,进而扩大报纸的权威性和渗透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来源,通过出卖广告版面,补偿报纸发行,并实现报纸利润。

国外的报业经营研究者把报业的这种发行与广告的互动关系称为“发行螺旋”。

33.发行量稽核: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对报刊所声称的发行量进行核实,以确保向相关的目标群体以及社会公众公布的报刊发行量真实可信。

(美国率先成立ABC)34.发行网络:即报纸流通传递系统。

35.邮发合一:指的是报社将报业发行业务全部交邮局办理的委办型报纸发行体制。

36.发行推广:即报社对报纸发行工作的各种舆论准备行为,是报纸发行工作的重要环节。

37.有用销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有偿发行所售出的报纸中真正成为读者所阅读的那部分报纸的数量。

38.报纸净销售量:指报纸通过有偿发行途径销售的报纸数量。

39.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40.广告:通常指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对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所做的介绍和宣传。

41.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42.广告公司: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43.广告成本:是指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核算和支付发生于广告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

44.广告管理:是指对广告的行政管理、监督和指导。

广告效果调查:指对广告刊播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测定,是广告管理的基础。

45.广告费率:每单位广告版面面积收取的发布费。

46.广告推广:指新闻媒介向广告主及代理广告主广告业务的广告公司推销广告版面或广告时间的手段、措施及活动,以及新闻媒介在受众中树立自身广告业务活动的良好形象手段、措施及活动。

47.有偿新闻:可望从新闻报道中获益的新闻当事者或关联着,向新闻媒体机构交付一定费用,以换取其指定的新闻报道在媒体上发布,从而获取其所期望的收益。

48.广告新闻:广告客户将广告诉求的内容转换、纳入新闻消息或通讯、特写一类的新闻形式之中,再有意让受众误认其为“新闻”或无法准确判定其为“新闻”抑或广告的情况下,在媒体上发布,以求获得以“广告”形式发布所不能获得的诉求效果。

49.报业的多种经营:是指除广告、发行、印务是报业的三大主业之外,报社从事的其他各种各样的经营活动均被称为报业的多种经营。

50.同向发展:即在多种经营项目的选择上应优先优先选择那些与报业经营性质相近的经营项目。

51.多渠道发行:指在报纸发行时,结合自办发行的成功经验和对邮政发行网络的适当利用,同时开发社会发行力量,按发行成本低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的发行方式。

52.经营创收:原则是昂是指各单位在完成上级交给的广播电视播出任务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所组织的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为保证广播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可设置一些“副营单位”。

53.黄金时间:指收视率高的时间段。

而在黄金时间播放的广告可称黄金时间广告。

54.频率资源:是指规定供广播使用的频段。

55,频道:又称信道,是传播广播、电视、通信信号时使用的频率范围。

商誉: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在市场中、社会上声誉的货币价值。

56.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57.储备定额: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进行必需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的标准,一般包括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

58..报社产品成本:指报社生产各种产品(包括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59.报社费用:市值报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60.期间费用:与产品不直接相关,但又必须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61.资金筹集:是指报社向外部有关单位及报社内部筹措办报及事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一种财务活动。

它是报社财务活动的起点,也是其管理的首要任务。

62.间接筹集:是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筹资。

其主要形式为银行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等。

63.负债资金:又称借入资金或债务资金,是企业依法筹措并依约使用、按期偿还的资金。

64.节选题目计划:是节目计划部门将个节目编播制作部门提出的全年节目拍摄题目、内容、时间、地点、长度等项目汇集起来,经综合评审后形成的总体节目安排。

65.节目制作周期: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需的总的时间表安排,包括从节目的筹备到编配完成的全过程。

节目制作周期又包括前期准备、拍摄及后期编辑三个阶段。

66.节目成本:是指一个节目从开始构思至完成播出或销售工作所使用的所有经费的总和。

包括物资消耗费用,人员成本及发行、销售成本。

67.节目编排:是指把待播出的节目提前编排组合成一次次的节目播出流程它是对节目播出架构的综合规划,体现为节目播出表的安排。

68.节目宣传:是节目宣传人员以多种诉求方式向受众或可能的受众传达本台播出或将播出的节目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69.视听率:就是受众收听广播节目或收看电视节目的比率。

也是受众人数测量的典型数据,包括收视率和收听率。

70.人力资源:是指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劳动力,包括处在劳动年龄的以直接使用和尚未使用的人口的能力。

新闻单位人力资源主要指新闻单位内外,能适应新闻单位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运转需要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71.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劳动者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72.工资制度:是国家贯彻按劳动分配的原则和各项工资政策所规定的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形式、工资水平、工资关系、津贴、奖励等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