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合集下载

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团圆结局

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团圆结局

价值的东西被 毁灭 ”之后 , 作学洪 异抛 开了

自居易 《 长恨 歌》 “ 恨绵 绵无绝 期 ”的结 此 国 占典悲剧作品数量繁多 . 手法 高妙 ,其悲 剧力量打动人心处 , 与明方大悲剧 争 局 ,而采用浪漫 的笔调 ,写李 隆基 与死 后的
胜 比肩。但是 ,比起西方 剧 的一悲 到底 ,中国古媳悲剧 ,悲则悲矣 ,印从来不 给 杨贵妃在真和 幻 两个 世界 里进 行感 情交 流 , 人 以绝望的感觉 ,它往往更讲究一种 “ 团圆之趣”一 一无论剧情多 么曲折 ,主人 公 继续执着于热烈 的爱情 ,他们 真诚的忏 悔得
维普资讯
S CD
茂 林 修 竹
l 幻 化 重 圆型 、
在这一类爱情悲剧 中 , 女主人公 生前
串凰蠢 冀 慧捌 的团圆结 局
● 李轼 华
不能 白头到老 ,死后或化 为鸳 鸯 ,或化作 双
飞蝶 ,或飞升仙界 ,在另一世 界团 圆,爱情 终得 永生 ,原本哀婉欲绝 的故事也 因此 增添
少年 电视剧 中的成人化倾 向
必须仔 细加 以甄别 。 成 人化倾 向主要表现在 以下 阿个方i : l j _ 『
化产品 ,尽可能避免 直接 的教 育感 召,才能 减少 “ 成人化 ”倾 向对少年 电视 剧 的负面影
( )山于绝大部分 的创作人员是成人 ,如果作 _ 没有 完全掌 握好少 年心理 ,将 直接导 致 响。当然并不是所有 的成人化倾 向都必 须批 1 嚣 英 成人化或低幼化 。剧作者对少年心理的把握 除 了现 实生 活 l跟少 年儿吏 接触扶得 直接的感 受 判 ,比如在喜剧色 彩下 的 “ 雄形象 ”具备 f 1 了成 人化倾r ,立l 国影 片 《 f在 家》小 u } 】 美 独 】 以外 ,很有可能他 自己原有 的童年经历或记忆会 自 不 f觉 的影 响到作 者对 少年心理 的把握 , 觉 j 三 而不管足 自己的直接经验还是问接 的经验 都有 可能 被作 者的成人 经验 蒙敲或 改变 ,作者 可能 孩神话般 的壮举 ,打败窃贼 ,我 国影 片 《 ,三毛悠 然 地行 走在 各样 危 机 中 会将 自以为足 的思想或体验 附加在 他的少年形象 巾去 。 比如作 者年少 时爱玩陀 螺 ,就想 当然 毛从 军记》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作者简介:高敏(1988.6-),男,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摘要:在中国的古典戏剧中,“团圆结局”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尤其是在中国的悲剧作品中,“团圆结局”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喜剧的“败笔”,认为它削弱了悲剧的氛围,故有的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没有悲剧作品的。

因此,关于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结局”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悲剧冲突、悲剧人物以及悲剧氛围这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具体阐释,以求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结局”。

关键词:古典悲剧;团圆结局;悲剧冲突;悲剧人物;悲剧氛围中图分类号:1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引言“悲剧”一词本源于西方,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人。

他在《诗学》一书中将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能够“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以陶冶”[1]。

他认为悲剧应该是“一悲到底”的,悲剧的结局也应是悲惨的,从而能使作品表现出一种“严肃的主题”。

因而,他反对在悲剧中表现出那种善恶有报的情节。

如果我们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审视中国的古典戏剧,那么符合悲剧标准的作品则寥寥无几。

尤其是中国的戏剧在受传统儒、释、道三教的影响下,往往喜欢在喜剧的结尾处以“团圆”结局,以取得一种“果报”的效果。

这显然是与西方的悲剧理论相悖的。

故而,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关于中国悲剧中的“团圆”结局,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

胡适在其《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书中认为“团圆”结局的出现,其根源在于“中国人思想上的薄弱”。

鲁迅则将其归因于“中国的国民性问题”[2],认为,现实中的不团圆、没有报应的情形,而悲剧作品中往往给他团圆,给他报应,这正是“国民性”在作怪。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也论述了戏剧中的“团圆效果”。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1)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1)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语文教育专业2009级2班作者:陈燕微摘要: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与恶的伦理评判,寻求对现实缺憾的弥补。

对于中国古典悲剧的观察,我们不能单凭大团圆结局的结构来抹杀中国悲剧的悲剧性精神内涵。

只能说中国古典悲剧的创作深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中和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这样中国悲剧呈现出美满的大团圆局势,大团圆结局就是调和矛盾、获得虚幻的精神满足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悲剧;团圆结局;心理补偿;实现正义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绝大多数悲剧极力追求善恶有报的圆满结局,几乎没有西方所崇尚的大悲大痛的“单一结构”,也没有把悲剧的答案留给观众去完成的无结束性结局,而是“一线到底”,转逆境为顺境,把剧情的底彻底留给观众,不让观众走出剧场还为剧中人物而揪心,而是带着一种轻松心情回家。

如果用西方悲剧的尺度来衡量中国悲剧,那么,中国悲剧常常不是西方意义上那种纯粹的悲剧,即在巨大的毁灭中揭示出社会实践中某些无法逆转的必然性,显示出人性的尊严和力量可能达到的高度,追求人性的超越。

中国古典悲剧体现的是对正统道德的肯定和宣扬,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恶的伦理批评,寻求的是对现实的缺憾的弥补。

它的价值存在于对现实人生的慰藉中,从而形成悲剧品味的世俗性、悲剧情感的中和性、悲剧结局的圆满性。

一、悲剧的团圆是不真实的西方戏剧学者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不可能实现或者是心灵的纯真愿望最终破灭,只有毁灭或是牺牲才是悲剧,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艺术。

”对于中国的大团圆现象,鲁迅又用他犀利的文字指出,“大团圆”模式的本质是瞒和骗是中国国名性弱点在艺术上的反映[1]。

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以为大团圆结构是中国国民不敢正视缺陷,自欺欺人,盲目乐观的结果,起了瞒和骗的消极作用,是一种虚假的行为。

但是,又有学者认为,善恶有报的悲剧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催人奋进,通过圆满的结局让人看到光明前途和胜利的希望,它体现了“中和之美”,是中华名族坚忍不拔、善良乐观、不愿屈服的优良品质的艺术体现。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2019年精选文档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作者介绍]张爱凤,扬州大学文艺学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西方戏剧自诞生之日起就分成悲剧和喜剧两种互相对立的形式,而在中国的古典戏曲中,悲剧和喜剧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种成分是彼此交叉、相互渗透的。

古希腊以来,西方就日益形成颇为发达的悲剧理论体系,而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关于“悲剧”的完整而明确的概念。

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随之反思祖国的传统文化。

在戏剧理论界曾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的大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于中国的古典悲剧大都违背了亚里斯多德所认为的悲剧的结局“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的论述,相反采用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的大团圆结局。

悲剧作为一种极富民族化的戏剧样式,在中国戏剧史上显然不是空白的。

但“中国悲剧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能拿欧洲的悲剧理论来衡量。

”“大团圆”的中国式结尾是在民族审美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发育起来的,是符合中国人民传统的审美心理的,是中国古典悲剧民族性的体现。

一、团圆――中国哲学圆形思想的感性显现中国古典戏剧富有“团圆”之趣,绝大多数剧目,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包括许多悲剧多以“大团圆”局面作结尾。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概括古典戏曲和小说的结构模式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也曾不止一次地抨击过古典小说、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一文中说:“中国人的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此。

……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

――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论中国古代“大团圆”叙述模式的文化心理蕴含

论中国古代“大团圆”叙述模式的文化心理蕴含

中国文学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特点“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叙述模式。

无论小说还是戏剧,总是有一个美满的团圆。

而且,叙事文学的“大团圆”结局,在唐代已近成风气,再至宋元明清,繁荣空前。

“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地气氛冲淡或消除作品的压抑悲愤的氛围。

“大团圆”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佛家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相类,封建社会后半期的小说、戏剧中充满了善恶报应的空头说教,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好人得善报,坏人得恶报,如才子佳人模式,惩恶除奸模式等等;又或者是指悲剧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如昭冤和解模式等等。

“大团圆”结局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因而为广大接受者喜闻乐见并长期流传,从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

这种结局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本文从统治者的政治心理、中和中庸的接受补偿心理及尚圆传统的心理分析大团圆结局的叙述模式,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丰富而传统的文化心理蕴涵。

一、统治者的政治心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对文化的控制自始自终,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为了闭塞文人之口,封建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绝对不允许有动摇统治阶级的文化出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的文人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谨言慎行,小心翼翼来保全自己。

文学作品也同样,即便是针砭时弊的作品,是悲剧,也多是托古喻今,借古人古事讽今之不平。

比如,关汉卿写《窦娥冤》正是因为元朝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有感于这样的黑暗现实才写出了《窦娥冤》这样有着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但鉴于现实统治者政治心理,不得不让窦娥有一个平反昭雪的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贯主张是文以载道。

而文以载道要求文学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宣传封建伦理道德,挺长封建教化。

明代戏剧家高则诚在《琵琶记》开头的话点明了中国戏曲的精神:“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文艺教化观在宋明之后愈演愈烈。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名年轻的魔法师在森林中漫步,偶然遇到了一群神秘生物。

他们告诉魔法师,宇宙中存在一个被称为“大团圆”的元结局,它代表着所有故事的最完美的结束。

这个元结局不仅在文学、电影和戏剧中受到欢迎,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拥有着广泛的影响。

那么,大团圆为何会成为元结局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在了解大团圆成为元结局的原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大团圆。

简单来说,大团圆是指在故事结尾时,主人公经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后,最终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实现了自我成长,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美好的生活。

这种结局往往伴随着冲突的解决、正义的实现以及美好的希望。

大团圆作为元结局,首先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渴望看到正义得到伸张,善良得到回报,而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种向往和追求在故事中得到了满足,使人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此外,大团圆还鼓励人们相信善良和正义的力量,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当然,大团圆元结局并非完美无缺。

有时这种结局可能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很多时候正义可能无法得到伸张,有情人也可能无法终成眷属。

因此,我们在欣赏大团圆结局时,也要理性看待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有人可能会质疑,大团圆元结局是否只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回应:虽然大团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逃避,但是它同时也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在欣赏大团圆结局时,我们应该同时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努力使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

大团圆之所以成为元结局,是因为它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鼓励了人们相信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尽管这种结局有时过于理想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在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大团圆元结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可能,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信心和勇气。

中国古典悲剧_大团圆_结局的价值

中国古典悲剧_大团圆_结局的价值

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并非“团圆”,而恰恰是将 多少惊魂摄魄的悲剧体验和内在的“后悲剧冲
悲剧的意义推向了另一个层面。《娇红记》中,宦 突”,因为“心理活动的本身无限度地高于单纯的
门小姐娇娘,面对帅府的逼婚,父亲的威逼利诱, 肉体活动”,“悲剧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我们所见到
以身殉情;申纯为了不负前约,也绝食而死,“历 的狡猾和忠诚之间的斗争,爱国、仇恨和骄傲刚
四、再生式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写张倩 女与王文举系被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 途经张家,欲叙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 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 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而魂灵离体,追赶 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 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倩女魂魄与病体合一,遂 欢宴成婚。剧中,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 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 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煎熬。离开 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 心态;至于她在家中的病躯的幽怨悱恻,正体现 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因而,这种 “再生”,更显可悲。其它,像《牡丹亭》中,闺阁小 姐杜丽娘的死而复生,也是以“再生”结尾的悲 剧。“这种‘再生式’的结局处理,单从表面看,好 像有一种正剧的结构艺术,但若从全剧来看,仍 不失为一种中国式的悲剧结局。因为它是主人 翁经历了一场无法逃避的悲剧冲突、被毁灭后的 憧憬,有艺术与现实的必然性。这是‘凤尾型’结 局处理中最富有现实性的一种,也是容易引起人 们怀疑的”②。
因此,这种“凤尾式”处理,绝非是画蛇添足,狗尾
(下转 67 页)
中国古典悲剧的这种看似“大团圆”结尾的 “凤尾式”处理,有着特殊的审美意义和文化背
景,并非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皆大欢喜”。其一, 人们在谈论中国古典戏剧的结局处理时,常常用 “大团圆”来概括,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到:“全 本收场,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在无包括之

从作者角度看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

从作者角度看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

从作者角度看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作者:周佐霖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5期摘要: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最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之一,它没有改变中国古典悲剧的本质属性。

大团圆结尾的形成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作者角度来看,戏剧家的创作指导思想、创作心理、创作环境等因素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作者角度原因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最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之一,正因如此,于是产生了中国古代有无悲剧之争,有人认为中国古典悲剧剧情发展均以大团圆告终,给人一个“光明的结尾”,并以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为参照,认为中国缺乏悲剧意识,从而认定中国古典戏剧没有悲剧。

笔者从不反对拿来主义,也承认西方戏剧理论自有其科学性与普遍性,但以西方的戏剧理论为标准来规范中华民族的戏剧创作,这一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创作的悲剧都有其特殊性,用西方的戏剧理论来套中国的戏剧,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没有达到“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1]的效果,就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悲剧创作,这种忽略文学创作民族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1983年5月邵曾祺在《试谈古典戏曲中的悲剧》一文中指出,一部戏曲是否是悲剧,要看整个剧本是否具有悲剧的性质与气氛,而不是决定于它是否有“大团圆”的结尾。

笔者认同这个观点。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古典悲剧大多均以大团圆作为结尾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近几年人们往往从社会心理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2]而中国的社会心理是一种乐天精神,王国维先生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剧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难矣!”[3]认为这仅仅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尝试从戏剧家的创作指导思想、创作心理、创作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作者角度来解读中国古典戏剧频频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原因,并以此求教方家。

中国古典悲剧_团圆_结局评析_兼与西方悲剧...

中国古典悲剧_团圆_结局评析_兼与西方悲剧...

《学术界》1999年第三期总第七十六期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评析——兼与西方悲剧比较叶 虎 一、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及其成因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创作中一个常见的现象。

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娇红记》的鸳鸯翔云,《清忠谱》的锄奸慰灵,《长生殿》的“蟾宫相见”,《雷峰塔》的雷峰佛圆,《祝英台》的双蝶飞舞,等等。

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学现象,“团圆”结局并非自古便有。

《诗经》中带有叙事性质的诗篇,就丝毫不着“团圆”的痕迹。

此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文学创作,以“团圆”结局的不过是极少数作家的个别作品而已。

在我国,“团圆”结局的较多出现,至少也是元代以后的事情。

其“成为普遍形态”则是在明朝。

至于理论的研讨,那已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事情了。

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团圆之趣”,毛声山在《琵琶记评点》中论“团圆成因”等等。

之所以会出现以“团圆”结局的现象,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民族欣赏心理和审美追求等紧密相关的。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国家。

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迫使人们必须严格地遵守自然、气候季节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而不能违忤自然,这就使人养成了顺应性、适应性的心理。

因此,人们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就理所当然地追求“天人合一”。

这种“天人合一”的心态向社会其它生活领域浸淫的结果,则必然产生竭力缓解调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倾向。

它在哲学上的反映便是一元化的有机世界观和企求稳定和谐的实用辩证法。

中国古代先哲也提出了许多成对范畴,看到事物包含着对立的两面,但他们不是强调双方冲突的尖锐性与必然性,更未认识到对立面的斗争乃事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的动力。

他们最乐于申说的是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企求维持整个系统的均衡、稳定与和谐。

老子以“守雌”、“贵柔”、“无为”来达此目标。

庄子则以“万物皆一”的齐物相对论取代客观事物的一切差异,从而标举反对任何斗争。

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考察

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考察

是: 戏曲的大团圆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可以说是一种弱 者的自我安慰, 或者说是一种广大受众以及作家戏曲家们无 可奈何的理想寄托。他们自知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 所以就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满足自己哪怕是虚幻的希望。 正如李渔所 说, 在戏曲中, 人们的一切希望与憧憬全都能在短短的时间 里, 小小的剧本舞台上轻而易举地实现:我欲做官, “ 则顷刻之 间便臻富贵; 我欲致仕, 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 我欲做人间才 子, 即为李白、 杜甫之后身; 我欲娶绝代佳人, 即作王墙、 西施 之元配; 我欲成仙作佛, 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 《闲 ” ( 情偶寄・词曲部》 即便是画饼充饥, ) 但它确实能给苦难深重 的中国古代人民一些光明与希望。于是, 戏曲的大团圆结局 大受欢迎便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了。 还有, 现实生活中 “不如意事常八九” 谁都有一本难念的 , 经。 但是现实无法逃避, 生活还得继续过。 而要生活下去, 首 先就需要有能够适应生活环境的精神状态, 神经绷得太紧是 会崩溃的, 总得不时调节一下。 对一般的观众读者来说, 他们 欣赏戏曲, 目的就是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 但是, 假如 他们所欣赏的全是些气氛沉重、 结局悲惨的作品, 那么这种愉 悦轻松就是空谈了。 再者, 从剧作家的角度来说, 除了要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 需求之外, 他们还得考虑戏曲的教化功能问题。而这种教化 意义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剧中人物的命 运和事件的结局来决定的。 琵琶记》 《 所依据的故事蓝本是宋 代南戏 《赵贞女蔡二郎》 作者高明一改原故事的悲剧结局, , 原 主人公蔡伯嘈由原来的富贵之后杀死糟糠赵贞女、 最后被雷 天雷击死的负心汉摇身一变, 成了孝子和模范丈夫; 女主人公 自然还是贤妻孝媳, 结局是两人团聚, 同受封赏。这一改动, 加上艺术方面的因素, 使得此剧大获成功, 连不通文艺的皇帝 朱元璋也对它赞赏不已, 这当然就是针对其思想内容而发的。 另外, 中国戏曲大团圆模式的形成, 还受到小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成熟于戏曲之前, 小说对戏曲无疑是有着多方 面的影响的。 综上所述, 大团圆结局正是社会大众不满现实、 祈求弥补 现实不足的善良愿望的普遍要求, 是观众审美情趣, 理想愿望 的综合反映。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论文摘要】“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普遍形态,“大团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一种传统的结构定式。

本文试从民族精神、儒释道传统文化、封建制度、文学功能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大团圆”结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原因【Abstract】Happy ending is the common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theater. Happy ending is a unique Chines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a traditional structure in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will try to analyse the reas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treatre form national spiri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Taoism and Buddhism,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Happy ending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ation.【Keywords】Classical theater, happy ending, reasons目录引言 (1)一、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影响。

1(一)、中国人对和谐美满的特殊喜爱 (1)(二)、中华民族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中国古代的尚圆传统思想 (2)二、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3(一)、“中和”之美的儒家思想 (3)(二)、超然出世的道家思想 (4)(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教思想 (4)三、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

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

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

┊┊┊┊┊┊┊┊┊┊┊┊┊装┊┊┊┊┊订┊┊┊┊┊线┊┊┊┊┊┊┊┊┊┊┊┊┊前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而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的出现在我国的戏曲小说中。

对于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现象,其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上至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尚圆思想的体现,中国“和”文化的影响等都对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汉卿的大团圆戏剧分析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他不仅愤世嫉俗,更充满了战斗精神。

如人所说,他往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压迫、受污辱的女性身上。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而论及其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都是其著名的作品,其塑造的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虽命运悲凉,却正直、善良、聪慧,颇具反抗精神,让人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

无沦主人公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挫折,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一:借助明君、清官、伸冤昭雪,如关汉卿的《鲁斋郎》、《蝴蝶梦》;第二是借助鬼魂、转化为异类、梦境,以补现实之缺憾,如《窦娥冤》;第三是男主人公科举及第、奉旨完婚,例如《拜月亭》。

这些戏剧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之前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最后总是给人希望与憧憬。

所渭“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1],便是这种情节构建模式的精辟概括“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

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

他的许多悲剧都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中,总是这样的形式:情绪从悲愤走向悲壮,剧情也是恶势力先占据上风,而后以团圆局面收场。

而他的《窦娥冤》则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号象征论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意义
中国传统的悲剧作品常常呈现出一种被称为"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结局形式在 中国的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悲剧审 美趋向。本次演示将从符号象征论的角度,探讨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意义。
中国的悲剧大团圆,通常表现为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的困难和磨难后,最终实 现了某种形式的团圆或者和解。这种结局尽管在西方悲剧中较为少见,但在中 国的传统悲剧中却是一种常见的模式。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往往能给观众带来 一种深深的安慰和满足感。
从符号象征论的角度看,中国的悲剧大团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符号,它象征着 人们对和谐、团圆、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源于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 面的因素。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社会的和谐,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这种文化价值观在悲剧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形成 了大团圆的结局。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大团圆结局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在悲剧 中,主人公通常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最终他们能够战胜困难,实现公正。 这种公正可能表现为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团聚、社会的和谐等。这种追求公正 的过程和结果,也是符号象征论的重要内容。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探 源——兼论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
基本内容
在众多文学形式中,“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普遍存在于小 说、电影等作品中。这种结局方式往往以一种合家欢乐、完美解决的方式结束 故事,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与满足。然而,其背后的机制与文化内涵却鲜少被 深入探讨。本次演示将通过对“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其文化根源的探究, 进一步理解这一叙述方式在中国戏曲中的文化精神。
在众多中国古典悲剧中,大团圆结局往往给人以希望和安慰。这种结局强调人 类的美好品德和道德力量,赞扬坚持正义、舍己为人的精神。同时,它也满足 了观众对于善恶有报、正义伸张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窦娥冤》中,窦娥经历 了重重磨难,最终还是得到了冤案得以昭雪的结局。这种结局不仅使观众得到 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强化了人们对于善良和正义的信念。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结局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结局

美化丑恶的现实 , 就是使 初, 这是 自然 的道 理 ” 的 结 局 使 贾 家 又 由衰 落 走 向 了 大团圆来消饵社会 的矛盾 , 普 通 百姓 达 到 “ 心 安 ” 的最 根 本 方 法 。但 是 我 们 也 知 中兴 , 虽 书 中未 完 成 真 正 的大 结 局 , 但 也 折 射 出 了大
代 文学 中最 常 见 的手 法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作 品 中大 团
二、 大 团圆 的社 会 政治 基础
圆结 局 在 唐 代 已 经 成 风 气 , 至 宋 元 明清 , 繁荣 空前 。
通观 中 国古代 文学 作 品 , 我 们 会 发 现这 些 作 品 大
而 作 品 中 比较 常 见 的 “ 才 子佳 人 巧 结 良缘 ” “ 科 举 人 多都表现了重大的社会政治主题 , 可以说是我 国古代 仕 …‘ 雪冤” “ 梦圆” 等 形 式 的 结 局 均 是 这 种 观 念 的典 封建 社会 的黑 暗 现 实 才 让 这 大 团 圆得 以繁 荣 。其 繁
具体有以下两点 : 型体现 。总的来说有两个方 面 : 一是始离终合 , 始悲 荣原因 , ( 一 ) 人 民群 众 的社 会 政 治理 想 终喜 ; 一是 扬 善 惩 恶 , 雪 冤 复 仇 。 即 使 是 在 今 天— — 国人对 西 方 的悲 剧观念 已能 够接 受 的 情 况下 , 仍 然 在 在封 建 思 想 压 制 下 的 中 国古 代 , 连 年 不 断 的 战 严 刑厉 法 的摧 残 , 沉 重 的徭 役 以及 渗 透 到 生 活 每 作 品 中最 为期 盼 的还 是 “ 大团圆” 结 局 。可见 , “ 团 圆 争 ,
之, 中华 民族 的子 孙 总 是 习 惯 了用周 而 复始 、 循 环 往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1)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1)

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精神内涵语文教育专业2009级2班作者:陈燕微摘要: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与恶的伦理评判,寻求对现实缺憾的弥补。

对于中国古典悲剧的观察,我们不能单凭大团圆结局的结构来抹杀中国悲剧的悲剧性精神内涵。

只能说中国古典悲剧的创作深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中和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这样中国悲剧呈现出美满的大团圆局势,大团圆结局就是调和矛盾、获得虚幻的精神满足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悲剧;团圆结局;心理补偿;实现正义中国古典悲剧富有团圆之趣,绝大多数悲剧极力追求善恶有报的圆满结局,几乎没有西方所崇尚的大悲大痛的“单一结构”,也没有把悲剧的答案留给观众去完成的无结束性结局,而是“一线到底”,转逆境为顺境,把剧情的底彻底留给观众,不让观众走出剧场还为剧中人物而揪心,而是带着一种轻松心情回家。

如果用西方悲剧的尺度来衡量中国悲剧,那么,中国悲剧常常不是西方意义上那种纯粹的悲剧,即在巨大的毁灭中揭示出社会实践中某些无法逆转的必然性,显示出人性的尊严和力量可能达到的高度,追求人性的超越。

中国古典悲剧体现的是对正统道德的肯定和宣扬,始终表现为对社会实践中善恶的伦理批评,寻求的是对现实的缺憾的弥补。

它的价值存在于对现实人生的慰藉中,从而形成悲剧品味的世俗性、悲剧情感的中和性、悲剧结局的圆满性。

一、悲剧的团圆是不真实的西方戏剧学者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不可能实现或者是心灵的纯真愿望最终破灭,只有毁灭或是牺牲才是悲剧,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艺术。

”对于中国的大团圆现象,鲁迅又用他犀利的文字指出,“大团圆”模式的本质是瞒和骗是中国国名性弱点在艺术上的反映[1]。

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以为大团圆结构是中国国民不敢正视缺陷,自欺欺人,盲目乐观的结果,起了瞒和骗的消极作用,是一种虚假的行为。

但是,又有学者认为,善恶有报的悲剧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催人奋进,通过圆满的结局让人看到光明前途和胜利的希望,它体现了“中和之美”,是中华名族坚忍不拔、善良乐观、不愿屈服的优良品质的艺术体现。

中国古典小说的“团圆”之趣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的“团圆”之趣与传统文化

团圆之趣是中国古典小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学现象。

所谓团圆之趣,是指小说创作追求一种大团圆的结局,又称凤尾型结局,共分为七类: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调和式。

不管有多少种样式,故事最终都有一个美丽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尤以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最为盛行,基本摆脱不了相爱男女由于受到自然原因如生离死别或家庭、门第观念等社会原因阻碍而无法结合,历经众多苦难和艰辛最终得以长相厮守的模式。

这种现象存在于小说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

尽管《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没有以大团圆结尾,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典小说中追求团圆结尾的仍占多数,此种文学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对于团圆之趣的存在,一直以来人们的争论不休,褒贬不一。

梁庭楠在《曲话》中说:《桃花扇》以‘余韵’作结,曲终人杳,江上峰清,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

鲁迅先生在《论睁开了眼看》中说: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没有多少正视的勇气&&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是要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闭上了眼睛,便看见圆满&&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需我们急躁。

而与此相对的态度,王国维则提出了对团圆之趣表示赞同的观点,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团圆之趣的形成要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找原因: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活并非随人心愿,圆满无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且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抽刀断水水常流等诸多的现象和哲理表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小说中的团圆的结尾并不相同,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那里得到解释。

大团圆

大团圆

浅谈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07级汉语言文学2班魏婧睿0727010212“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叙述模式。

无论小说还是戏剧,总是有一个美满的团圆。

而且,叙事文学的“大团圆”结局,在唐代已成风气,再至宋元明清,繁荣空前。

“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的气氛冲淡或消除作品的压抑悲愤氛围。

“大团圆”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佛家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相类似,封建社会后半期的小说、戏剧中充满了善恶报应的空头说教,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好人得善报,坏人得恶报,如才子佳人模式,惩恶除奸模式等等;又或是指悲剧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如昭冤和解模式等等。

这种模式为广大接受者喜闻乐见并长期流传,从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

这种传统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首先,“大团圆”结局是儒家“中和之美”的体现,“中”就是正,就是合适、合宜“和”就是和谐,强调符合“无过无不及”的适中原则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不论自己人生多么坎坷,也不论穷与达,总是怨而不怒地对待社会与人生,故而他们的戏剧作品也就缺少西方戏剧那种振撼人心的悲剧意蕴,常常是才子佳人终团圆,恶势力最终被铲除,再一次回到封建正统模式上来,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就观众而言,作品结尾的大团圆有补偿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缺陷的功能。

观众可以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中,在分享剧中人物幸福与快乐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短暂愉悦,从而冲淡内心的痛苦,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不快,在心灵上获得一种安宁与慰藉。

其次,“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科举入仕”制度的派生物,古人常说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可见“科举入仕”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它给中国广大贫寒士子提供了脱离贫困生活与摆脱低贱身份的机会,就像那一道“龙门”。

所以在古典才子佳人爱情婚姻戏中,尽管才子佳人密约偷情、海誓山盟、爱情真炽热烈,但并不能使他们的婚姻美满且合法。

浅谈《窦娥冤》中大团圆结局的心理蕴涵

浅谈《窦娥冤》中大团圆结局的心理蕴涵

浅谈《窦娥冤》中大团圆结局的心理蕴涵摘要:以窦娥冤为例从心理蕴含角度浅谈为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多以大团圆为结局,而悲剧作品往往较少。

关键字:心理蕴涵,大团圆,接受心理,补偿心理,传统思想,窦娥冤“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叙述模式。

无论小说还是戏剧,总是有一个美满的团圆。

“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地气氛冲淡或消除作品的压抑悲愤的氛围。

“大团圆”结局通常都是暗示着一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其实是有着一种长期贯穿的创作心理蕴涵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种心理观点,即悲剧的观念——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

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

现今戏园里唱完戏时总有一男一女出来一拜,叫做“团圆”,这便是中国人的“团圆迷信”的绝妙代表。

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又如岳飞被秦桧害死一件事,乃是千古的大悲剧,后人做《说岳传》偏要说岳雷挂帅打平金兀术,封王团圆!所以就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中国无悲剧。

我觉得倒不是中国无悲剧,而是中国作家自古以来所接收到的文化熏陶才造就了这样的在文学创作时候的这种独特的大团圆的心里蕴含。

下面我将从作者和观众的接受心理,补偿心理,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心理影响来分析窦娥冤的团圆式结局。

第一,接受心理:以《窦娥冤》的结构为例,其创作的表现结构为“喜--悲—喜—悲--大悲--小喜—喜结”,其实有人说到了大悲,即窦娥冤六月飞雪为止,窦娥冤的故事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样的高潮完全可以作为结局,因为窦娥已死,其余也无人能为其伸冤,其死便成为社会之悲剧。

然而关汉卿没有这么做,他在第四折中,设置了窦娥以魂洗冤,最终沉冤得雪,赢得满堂喝彩。

因为,只有充满喜庆情调的大团圆结尾才能淡化悲情,才能把作家和观众带入谐适的心理状态,从而满足他们的审美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古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M
17
XIANDAI YUWEN
2006.01
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的结尾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模式:以男女主人公的大团圆收场。

如《西厢记》中的张生,是在中了状元之后,才与崔莺莺“终成眷属”的;又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也是在赶考成功后,才在皇帝的恩准下回乡与杜丽娘完婚的。

据此,曾有人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我国许多古典爱情作品:“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这类“大团圆”结局一般都是以“夫贵妻荣”这种方式来团圆的。

这种“大团圆”实际是为封建科举制度涂脂抹粉的,它实际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从而,掩盖了封建礼教扼杀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事实。

这类作品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反封建锋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说来,中国人比较喜欢和谐完美,而不喜欢残缺不全,喜欢调和而不喜欢剧烈的冲突,对这种和谐、宁静、温情而美满的生活,抱有天真而固执的信念。

这与西方作品的悲剧主题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西方美学思想中,悲剧文学一向占有很高的地位。

在西方文论界一直有一种严格的传统,悲剧比喜剧更崇高,更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更具有通过对真善美的摧残使人懂得真善美的价值。

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里的忧郁王子,情感丰沛、思想缜密,然其犹豫不决的性格不仅延误了复仇的时机,并导引出更多的不幸;《奥赛罗》的悲剧源自于人心的猜忌与妒恨,美满姻缘因此破碎;《李尔王》谈的是刚愎固执与亲情的背叛,迟暮老人由此落难旷野,晚景无限凄凉;《麦克白》说的是“欲望”如何蛊惑人心,让人冀望非份的权禄,而终至毁人灭己的悲惨结局。

四段故事,四场悲剧,道尽人性的脆弱与现实的冷酷,给所有读者一个悠悠的思想空间……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即是说悲剧的魅力在于毁灭美。

悲剧作品在中国的古典文艺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悲剧正是对完美与和谐的破坏。

这对一向喜欢完美的中国人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曾说过:“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点。

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

”所以,即使是悲剧作品,他们也往往会在悲剧的结尾加上一个“曲笔”,来营造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品中的这种大团圆结局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中国十大古典戏剧,除《桃花扇》之外,其余全都是大团圆结局,至少也有大团圆因素。

如《赵氏孤儿》中的赵武,锄奸报仇,最后屠岸贾被处凌迟死罪,他则袭父祖之职为卿相;《清忠谱》的结局是周顺昌荣封三代,赠谥赐茔,立祠,魏忠贤被正法戮尸;《长生殿》的结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中秋在月宫团圆;《精忠旗》中岳飞变神,秦桧冥诛;《窦娥冤》的窦娥获平冤昭雪,张驴儿处以极刑,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汉宫秋》中毛延寿处斩,祭
献明妃;《琵琶记》的满门封赏;《雷锋塔》的祭塔佛圆。

再看元末明初的四大传奇,也全是团圆结局。

《荆钗记》的王十朋升官,钱玉莲封为一品夫人;《白兔记》的刘知远与李三娘夫荣妻贵,合家团聚;《拜月亭记》的蒋世隆中状元,与王瑞兰重聚;《杀狗记》的兄弟重归于好。

有时,作品中的故事是以爱情悲剧收场的,但作者却以一种幻化的方式营造大团圆的结局来对悲剧的爱情作出补偿,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之后合葬,墓上“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他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

这种“完美”的结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无限同情,反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

再如《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抗争无效殉情后,以双双“化蝶”而达到团圆;《长生殿》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月宫相会,道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哀婉缠绵的心声;《牡丹亭》写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她在梦幻中的爱情最终在现实中如愿以偿;《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被法海硬生生拆散,白娘子也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这已是一出人间的悲剧,但作者却安排了许仙的儿子也苦练成仙,最后打败了法海,救出了自己的母亲。

这类作品中的另类团圆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美满的生活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没法实现,温情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善良纯朴的广大劳动人民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才能让它圆满,让这些在现实中没法实现的梦想在幻化中实现,这实际上是他们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特殊方式。

另外,即使有些作品在初始阶段不是大团圆,也会被后人出于“补恨”的目的修改增补,最终达到大团圆。

就连被王国维称为“彻头彻尾之悲剧”的《红楼梦》,在数十种续书中均被“补其缺陷,结以团圆”。

 正如鲁迅所说,这些续作“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

那么,这类作品为什么非要以大团圆来结尾呢?究其根源,我认为这与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和封建文人的思想有关,与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传统民族性格和心理特征有关。

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可以宣泄痛苦的情感。

大团圆是古人进行情感宣泄,达到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虽然,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团圆,于现实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改变,但在心理上,可以减轻痛苦,达到心理平衡。

用大团圆结局宣泄痛苦的否定性情感,是古人解除痛苦,变否定性情感为肯定性情感的积极方法之一。

其次,古人从大团圆的胜利中产生认同的心理机制。

分享了别人的胜利和幸福,便会暂时忘记自己的苦难,冲淡了心中的痛苦,找到了精神的避风港。

认同心理机制,虽属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但是能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和安宁。

这如弗洛伊德之所谓“分享型投射”。

再次,对非大团圆结局的否定,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观众对悲剧结局的否定,形成一股对大团圆结局心理期待的潮流,作家和艺人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被观众期待欲所驱动,对悲剧结局进行翻案修改,这是对观众心理指向的顺应。

于是反悲为喜,几乎所有的古典悲剧,都纳入大团圆的轨道。

(汪志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安徽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大团圆结局
○汪志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