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
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作为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所独有的价值观念、品质和精神风貌。
它不仅是大学的核心特征,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精神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为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与支撑。
传承是保持大学精神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作为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大学精神蕴含着一种崇高的教育理念,表达了对真理、知识、人类尊严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传承大学精神,就是要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传递这种思想和信念,使之代代相传。
大学的传统仪式、校训、校歌、校徽等都是这种传承的具体形式。
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强调了个人品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这样的传承可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优秀传统,培养起崇高的品德与信念。
然而,传承不应仅仅是对过去"拷贝"与"复制",而应与时俱进地创新。
新时代对大学的要求与需求与过去有着很大的差异,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必须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创新。
首先,大学要关注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将学生的实际需求融入到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中。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面对世界性的挑战和问题时,大学应当引导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大学应该注重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对大学精神文化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次,大学精神文化的创新也需要通过改革和创造来实现。
改革是一种向内部进行的自我革新,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教育内容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
教学方法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管理要更加注重开放与平等,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及通过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
同时,创造也是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大学精神之百年流变
温故,而知新G-1727glm制作2014.9.1音乐:思绪(笙+二胡)1919年,蔡元培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52年,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对院系进行调整,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学科全遭裁撤;1977年,高考恢复,中国大学精神中兴。
如今,大楼越盖越豪华,但大师的背影却越来越远。
晚清最早的大学是西方传教士办的教会大学。
鼎盛时期,全国教会大学有21所。
教会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传播宗教,后来逐渐与中国社会适应。
比如,圣约翰大学校训有出自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英文格言“光和真理”。
图为1907年北京汇文大学堂毕业的女生。
1898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后,更多国立大学出现。
清政府对内重视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对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知识,积极派遣学生出洋留学。
1902年,山西大学堂成立,分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
图为1907年,即将赴日本留学的山西大学堂学生与教师合影。
摄影:乔治·莫理循四川高等学堂也于1902年成立,该校由四川总督1896年创办的西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发展而来。
图为1912年冬,四川高等学堂读书的学生,该校为今四川大学前身。
岭南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88年,1918年定名岭南大学,由美国人任学校监督。
岭南大学校训为“今之学者为人”。
图为清末岭南学堂的算术课。
汇文大学校在并入燕京大学大学之前也是一所独立的教会大学;并入燕京后原校址留下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定名为“汇文学校”。
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作为校训。
蔡元培以《中庸》原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题释之。
丁冬: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
丁冬: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
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日谈》等书。
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
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
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
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
他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今天也不过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
梁漱溟没有大学学历,只有中学学历,但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
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第三,他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
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
留学德国很重要。
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大学精神与中国精神
大学精神与中国精神大学精神与中国精神“明德”、“亲民”、“至善”的大学精神始终蕴含在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之中——大学的概念常被认为是“西学东渐”之后的舶来品,但事实上,我国西周时即有“太学”之名,汉代太学兴盛,尊崇儒家学说、倡导通经致用,已堪称古代大学的原型,流芳后世的汉唐文明即由此肇始。
四书之首《大学》更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短短十六字,被称为“大学”之三纲,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种种规章制度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明的诸多影响,但“明德”、“亲民”、“至善”的大学精神却始终蕴含在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之中,历经战乱祸患、朝代更迭而从未断绝。
20世纪40年代,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全国人民奋起救亡图存的危急时局下,陶行知再次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
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精髓而更新两点,将知识者对社会与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反映了一代杰出的教育家立足大学教育而关注时代民生的深远眼光。
追求真理而厚德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千年孕育的情怀,也正是知识分子应有之品格,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与现代大学的精神诉求不谋而合,共同展开了我国大学真正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
显而易见,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担负着传播专业知识、培养各个领域专家型人才的重任,但是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其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境界。
高等教育的理想绝非局限于“传道授业”,而更是要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勇于为社会、为人生“解惑”的知识分子。
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校园旧貌换新颜,大楼林立,生源急增,但关于大学精神的探讨却不但不会销声匿迹,反而会越发引人瞩目。
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金玉之言虽常常如雷贯耳,但在新形势下,如何真正追寻大学精神、铸造大学文化,却往往仍存困惑与忧虑。
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使命
/plus/view.php?aid=40694 /
三、大学使命
3、如何办好一所大学?
一要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办学目标。
二要有科学得力的切实可行的治校措施。
三要有一个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 四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plus/view.php?aid=40693 /
/plus/view.php?aid=40677 /
二、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内涵有: 第一,自觉的学术精神。 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 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plus/view.php?aid=40679 /
/plus/view.php?aid=40689 /
三、大学使命
2、21世纪大学的使命与作用: 第三,大学应注重基础研究,以完成其指引 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使命。 第四,为达到引导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学也 应进一步致力于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五,大学还应该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 作。
/plus/view.php?aid=40665 /
一、大学理念及其演变
2、经典大学理念及其价值取向考察 柏拉图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理智和 智慧的国家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倡导发展学生理性的“博雅 教育”,提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和国 家办学的理念。
/plus/view.php?aid=40672 /
一、大学理念及其演变
21 世纪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十 是”: 大学是探究学术的殿堂,大学是云集大 师的基地,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 是发展科学和经济的源泉,大学是铸就人 生的熔炉,大学是指导社会的灯塔,大学 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加 速器和动力站,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 新文化的生长点,大学是高新科技产业的 孵化器。
/plus/view.php?aid=40669 /
论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发展规律
( 州 师 范 大学 ,江 苏 徐 州 2 1 6 徐 I 2 1 ) 1 发 展 根 植 于 民
族 精 神
大学 校 园精 神体 现并 决定一 个社 会 、 民族共 同体 的精 神 。一 个 国家没 有强 大的精 神支撑 ,就 等于 没有 灵魂 ,没有了立 足之基 。大学继 承、弘扬 民族精神 ,进 而在推动 国家和社 会发展 的进程 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 。 不论 是在 民族 危难 时期还 是国运 昌盛 时期 ,民族 精神 对大 学 的影响都 是普 遍 的和深远 的 。如 中华 民族 精神 中的热爱 祖 国、 团结 统一 、勤 劳勇敢 、 自强不息 等优 秀 品质 ,始终 指 引激 励着 大学 的发展 。 大学 在 发展的过 程 中 ,精 神力量 对推 动大学 的 发 展 是十分 重要 的 。在 民族 精神 的 引导 下 ,大学 人结 合 自身的情 况 ,逐渐形 成爱 国爱 校的理 想信 念 、积极 热 情 的工作学 习态度 、务实 求真 的科学 态 度 。这 些态 度 和情 感上 的倾 向逐渐 升 华为 自觉 的意志 ,逐渐 成为 大 学 校 园人 自觉 的行动 力量 ,是 促进 大学 不断 发展进 步 的决定 因素 。大学校 园精 神就 是在这 种 力量 中逐渐 形 成 演化 而来 的 。而大学 校 园精 神 的形成 除 了对 优 秀 民 族 精神 的汲取 ,还 要对它 进行 凝炼 、升 华和创 新 ,才 能逐渐 发展和 稳 定起来 。它往 往深 藏于 深厚 的 民族精 收 稿 日期 :2 0 —2 1 0 90 —9 作者简介:刘峰 (9 7 ) 17 一 ,男 ,徐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助理 研 神 之 中 ,在学 校漫 长 的发展过 程 中披沙 拣金 ,演化 为 种超越时 空的 “ 永恒” 。它可 以浸透 和附着在大学 校 究 员 ,教 育学 硕 士 。
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
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摘要:大学精神的异化是指大学对其应有之精神的偏离。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的表现表现为独立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式微、求真精神的弱化、商业化风气的盛行等。
要通过协调好政府与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实施“全人教育”,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与监督,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等路径来重构大学精神。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重构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从普遍的意义上讲,大学精神包括独立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异化”在哲学上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
按照“异化”的定义,结合中国大学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学存在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精神的异化。
中国的大学要想回归本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必须对其精神的异化作深刻的反思,并找到重构路径。
一、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异化的表征1.独立精神的缺失独立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精神之一,它包括大学办学的独立自主性、教师治学的独立性等。
当前大学独立性的缺失突出地表现为两个依附:第一,是大学对政府的依附。
大学处在政府巨大、复杂而细致的管控网络之下,大学领导的任命、人才的聘用、工程项目和经费的管理与划拨、学科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教材的编写、招生指标的分配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等,无一不受到政府的控制,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的分支机构和附属物。
第二,是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
首先,行政权力膨胀,包办学术事务的现象严重,甚至在诸如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等学术活动方面,都由行政权力做主,而理应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术权力却被边缘化。
其次,学术资源的分配依行政权力的意志而转移。
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
由此 以降, 所有的学者在讨论大学精神时 , 都不
学 的 阶段 ,提 倡 的是 洪堡 提 出 的 “ 教学 自由” 学 、“
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 基于此 , 他认为大学的基
由是 必需 的 , 寞是 有益 的 ” 寂 ,因此 , 强 调 “ 他 教学
本组织原则一 日寂寞 , 日自由, 一 在洪堡看来 , 自 “ 自由” 学习 自由” 研究与教学统一 ” 、“ 、“ 等为人熟 知的“ 洪堡精神” 。纽曼的理想和洪堡的精神 , 都
一
在纽曼那里 ,大学 ( n e i ) U i r t 是一个传授普 v sy 遍 知识 ( nvrak o lde) U iesl nweg 的地方 。他倡 导 的是
自由教 育 ,认 为大 学教育 的 目的是理 智 训练 ,发展 人 的理 性 , 为 大 学教育 重 在传 播和 推广知 识 而非 认
增扩知识。 纽曼在论述他的 《 大学的理想 》… 时 , 由于当时 ( 9 1 世纪 ) 的高等教育 已经出现了世俗化 和专业化的趋势 , 的哲学思想也只能是在理性主 他 义 基 础上 的 “ 想 ” 理 。而 与纽 曼 差不 多 同时期 的洪 堡, 则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 , 一是对科学的探求 ,
c a g a p n du d r h r s u efo u ie st s l n o u sd h p r f n v r i l n v r i u. h n e h p e e n e ep e s r m n v r i i e f d f m o ti e T es ii o ie st wi e e eo t t r yt a r t u y l d Ke r s u i e s y ie l u e s ii y wo d : n v r i ; d a ; s ; p rt t
大学精神与中国大学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唯有充分享有学术自主权, 富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大学, 才能真正找回大学的“自我”, 大学也才能正确地享受其他的权利, 主动、自觉地走向社会中心。
民国时期, 蔡元培所开创的北大精神, 与陈寅恪所燃起的清华薪火, 最后都汇聚为中国现代学术自由之精神。
北大最辉煌时期, 自由主义的胡适、激进主义的陈独秀、保守主义的梁漱溟都在北大宣泄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蔡元培代表了北大当局的自由办学思想, 胡、陈、梁的并在代表了北大学术的自由状态。
这是北京大学能够被人以“标新立异”来述说其引领20 世纪50 年代以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荣耀史的基本根据,而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是民国时期大学学术精神的缩影。
一、大学精神的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展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整体的精神风貌。
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
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人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它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
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可以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与现实追求,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人”进行科学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基于自身价值追求、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
(一)大学精神孕育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大学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深厚的根基是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是在文化基础上生成的,同时作为文明体系的丰富的文化需要且只能由大学来传承、创新。
简要考察我国大学的传统文化,虽然我国近、现代大学体制来源于西方,但它移植生长在中国这块历史的土壤中。
大学的精神传统与文化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历史溯源:大学文化的变与不变
(一)中世纪大学的缘起 大学产生的自发性(社团与行会) 大学与宗教:神圣性 大学与国家、社会:冲突中的壮大,特权 形成 博洛尼亚、萨隆拿、巴黎:职业知识分子 牛津与剑桥(大学精神的薪火相传)
(二)近代柏林大学:科学和知识殿堂 德意志民族精神 国家包办下的高深学问之所 包办下的自由(三自由原则) 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专业化学者地位的提升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研究与教学 大学与国家、社会间灵活变通的关系 复杂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多元的大学文 化: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卫斯理、阿 默斯特)、州立大学、社区学院
三、历史经验
国家介入与机构自治(若即若离) 学者的独立人格(专业、激进) 特色、传统、变革
大学的精神传统与文化
阎光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一、理解大学文化
理解大学文化的几个角度 精神层面:自由、求真、保守、进步、独 立、批判(自治与自由)、适应、超越 机构层面:精英与大众、政治论与认识论、 通识与专业、博雅与职业 学者或学科文化:共同体精神 学生文化 其他:景致、建筑、仪式、象征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期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是大学文化的柱心要素,在现时代,它表征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更是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标签]大学精神时代表征大学应该有一种精神,这才使得大学之所以为“大”。
因为,“大学的功用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精神生活”,“把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种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期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既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大学人精神的相互融合,又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更是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它是一所大学的治校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品位、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和个性气质的集中反映。
大学精神就是一种求真精神、一种自由精神、一种道德精神、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它既表现为所有大学所共有的学风、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结构和精神风貌:也表现为个别大学的独特精神,是这所特定大学人格化和个性化的凸显,是大学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它是一所大学品格的时代表征。
一、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浓缩。
所谓时代精神,就是标志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与这个时代精神概念相对应,所谓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时代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也就是对时代生活世界意义的理论把握。
大学精神应是该时代精神的体现,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是流变的,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的有机养分,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此,大学精神既是聚集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普照光”,又是对该时代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理论升华。
大学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构。
它也在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
略论中国高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略论中国高校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赵海峰;蒋红雨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中国大学的百年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各自有不同特点.晚清民国阶段是大学自由精神的开端,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创立了革命的大学,形成了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的大学精神.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大学主要继承了战争年代的革命气质,但是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冲击.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大学精神的主体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赵海峰;蒋红雨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
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蒙古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的象征——评骏马奖获奖作品《信仰树》 [J], 海日寒
2.论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 [J], 黄孟;
3.论虢国家族的政治品质和文化精神 [J], 景红艳;刘冬妮
4.万斛泉源和心音——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中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培养 [J], 张海
波
5.书法语言传播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精神研究 [J], 杨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中国大学精神
20世纪中国大学精神1 驳离于大学之外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主要的科学研究驳离于大学体系之外,归于专门的研究机构,科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院的地位远高于大学,这也是世界上不多见的。
这有两个渊源,一是蔡元培建立的中央研究院本来隶属于大学院,大学院被取消后成为独立实体,成为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
二是恰巧苏联也有实体性的科学院。
于是,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成了职业化的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并且取代了大学的最高学术研究地位。
不同的是,中国科学院以及后来的社会科学院高度行政化,自上而下的行政决定权比苏联的科学院体制更加突出,以学术民主为宗旨的学部委员制形同虚设。
在西方词源上,科学院“Academy”本是从柏拉图的学院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学者与青年学生探讨和研究问题的学校,这正是西方大学的源头。
法国1666年建立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沿用这个词,此后各国纷纷效法,英国也有性质相同的皇家学会。
不过到了19世纪,包括法国在内(俄国除外)的各国科学院不再设研究机构,只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咨询机构,负责学术政策与标准的制定和评审,相当于专家委员会、学会。
大学University,尤其是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才构成学术研究的主要实体。
为什么一个民族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不是直接由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构成,非要在一个大学环境里,加一群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呢?美国哈佛大学曾经有人动议要取消只招收本科生的哈佛学院,理由很简单,既然是全国最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层次太低,不如全部代之以研究生。
可是这一主张遭到当时校长坚决反对,大学必须有学生,尤其要有尚未进入专业研究体系的本科生,因为他们身上带有更多与生俱来的生命激情与冲动,更具本原的怀疑精神与求知欲,这种青春的力量正是大学超越世俗的功利主义和职业化的本位主义所要凭借的。
大学与专业性的科研院所的重要不同在于:前者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体系,它不仅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还有基础性的文化要素,人们的思想与智慧是按照文化本身的逻辑自由成长;而后者却更像一个制造知识与技术的工厂,人们从事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功利目的,好比是在人工条件下工作,外部力量可以直接施加推动,效率很高,但也很容易形成对外部的依赖,产生官僚化和世俗化。
何为中国大学精神之源
何为中国大学精神之源话题:精神大学教育学习中国大学精神源自西方中世纪大学理念之说不甚准确。
关于大学精神源头的判断是一个事实、价值兼有的判断。
北大、清华、南开、西南联大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大学精神的源头是以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士志于道”、“明道济世”为根本,吸纳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大学理念在内的人类多种文化的共同体。
没有这种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体知,就谈不上当今中国大学的创新。
论及中国大学精神,不少人无视历史地认为它纯是西方大学精神的传承.现今中国大学发展正面对一个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要么跟潮随流;要么觉醒其自主意识。
选择前者,就只需一味模仿、引进,不思任何创新;选择后者,就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自主意识,就必须开拓创新,这种创新无疑要以历史为前提和基础,这种历史当然是全人类的,其中又必然少不了中国大学的历史,尤其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
一、中国大学精神来源之众说近期与这﹁问题有关的典型论述如下:“尽管我国早在公元前15—16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大学的雏形‘右学’,其后又有冠名为‘学宫’、‘太学’、‘国子学’、‘书院’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尽管《大学》中也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理念;但严格说来,近代大学发端并发展于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展现与完善也根源于西方,而中国近代大学的办学体制亦是从西方引进而来,因此,在考察大学理念时,我们必须首先对西方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一考察。
”“中国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都是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传入中国的产物。
中国的大学理念萌发于清朝末期,经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发展而逐渐确立”。
“要在具有几千年集权传统的中国,找回或者重塑产生于西方的大学精神,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他多篇文章大多沿用或认同这一典型论述,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有陈平原提出:“中国大学的历史,不是‘百年‘,而是‘四千年‘。
”并列举教育史家伍振(族+乌)、熊明安、高奇、曲士培、毛礼锐等人的观点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
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9月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从1949年10月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
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
把中国大学精神带到高起点上的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虽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
他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今天也不过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
梁漱溟只有中学学历,但他发表的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他的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其赴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
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第三,他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笕丁东016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
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
留学德国很重要。
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帝政时代的德国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
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国的大学水平是最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最多的。
希特勒上台以后,迫害犹太人,犹太知识精英大批流亡到70多个国家,美国的民间社会很发达,收留其中的四分之一,美国给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天地,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电子计算机之父,把美国的大学推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从而保持国家的领先地位。
因此,知名德国史研究学者李工真说,德国模式是国兴科教,美国模式是科教兴国。
北洋时期是武夫当国,掌权者像走马灯一样,你上我下,政局很不稳定,民生无保障。
但主政者对教育、对思想文化基本上不控制,不干预。
蔡元培怎么办学,不需要请示谁。
1926年北京发生的三一八惨案,本来是国共两党发动的政治抗议活动,但政府卫队打死了请愿的学生,段祺瑞还是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了凶手,从此终生食素,表示忏悔。
1928年以后,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
蒋介石比北洋军阀强势,他主张以党治国,国民党政府主张党化教育。
但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大学的控制是有限的。
要求大学开设党义课,讲三民主义,大学并不认真对待。
当时大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大学的校长、教授在政府面前,没有失去尊严、放弃独立。
蒋介石派罗家伦当清华大学校长。
罗1921年9月,蔡元培(前坐者)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出席太平洋各国教育会议017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留学归来,比较强势,要在学校实行军训,遭到抵制,只好走人。
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教育家,他对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概括: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他尊重教授。
清华大学他主政时间最长,成就最高。
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很能说明当时大学和政府的关系:敬悉部中对于大学应设课程及考核学生成绩方法均有详细规定、其各课程亦须呈部核示。
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
唯其如此,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
如牛津、剑桥即在同一大学之中,其各学院之内容亦大不相同,彼岂不能令其整齐划一?知其不可亦不必也。
今教(育)部对于各大学束缚驰骤,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此同人所未喻者一也。
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育)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殿最。
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
律以孙中山先生权、能分立之说,则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
今教育部之设施,将使权能不分,责任不明,此同人所未喻者二也。
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
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育)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志,此同人所未喻者三也。
师严而后道尊,亦可谓道尊而后师严。
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育)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育)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之一科员不若。
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于部中提倡导师制之意适为相反。
此同人所未喻者四也。
教(育)部今日之员司多为昨日之教授,在学校则一筹不准其自展,在部中则忽然周智于万物,人非至圣,何能如此?此同人所未喻者五也。
然018全国公私立大学之程度不齐,教(育)部训令或系专为比较落后之大学而发,欲为之树一标准,以便策其上进,别有苦心,亦可共谅,若果如此,可否由校呈请将本校作为第某号等训令之例外。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冯友兰的信写得比较委婉,但独立精神还是跃然纸上。
从1928年到1949年,虽然中国经常处于战争状态,大学的教学环境经常受到冲击,甚至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教授的待遇也没有保障,像闻一多这样的名教授,为了养家糊口,还要刻图章挣钱。
但这一时期大学的精神是独立的,向上的。
一批大学的学术水平是很高的,出现了一代真正的学术宗师,近现代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奠基人差不多都产生于民国时代。
民国时代不但有高水平的国立大学,还有高水平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
南开校长张伯苓、燕京校长司徒雷登,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民国时代的大学精神至今令人欣赏。
二后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60多年,又可以分为三小段。
第一段是毛泽东执政的27年。
前一半学苏联,后一半毛泽东自行实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院系调整。
按照苏联模式,把所有的大学打乱重组。
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专业教育,目的是迅速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
原来那些综合大学被拆散,变成文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等各种专门学院、专门学校。
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本来都是拔尖的,被并到闻一多治印019其他院校,清华成了单一的工科大学。
蒋南翔的指导思想是“又红又专”,也有人归纳为“听话出活”。
最近,杨继绳在资中筠自选集发布会上说,我和资大姐是校友,但你上的是清华大学,我上的是五道口工学院。
因为资中筠在院系调整时毕业了,而杨继绳1960年代才入学。
读了五年清华,没听说过陈寅恪,清华传统都被割断了。
院系调整使民国时代留下的一些一流大学大伤元气,至今不能恢复。
国立、私立、教会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变成公立学校一统天下。
思想改造运动,从最有名望的高级知识分子,到一般的教师学生,都要从头学习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放弃原来的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的现代社会人文科学,不论文、史、哲、经、政,都用毛泽东的观点统帅一切。
有些学科,如社会学,干脆取消。
经过批判胡适、批判胡风,特别是反右运动,一批有独立见解的教师、学生被打入另册,成为贱民,更多的人不敢再有独立的思想。
治学的天地越来越窄。
御用文人成为学者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自成一家。
他的学历是中等师范,到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受过气。
他对以往大学传统有一种反抗情绪。
他读书很多,但瞧不起书本知识。
在战争年代,许多科班出身的军人,都被他打败了。
他说,读书越多越愚蠢。
中苏分裂以后,中国大学不再学苏联,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实验田。
“文革”中,实验进一步升级,毛泽东号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大学在“文革”初期就停课闹革命,直到1970年才恢复招生,还是招收工农兵学员为主,当时的口号是“上管改”,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
大学的领导层还有工宣队、军宣队。
学工、学农、学军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
阶级斗争是大蒋南翔校长和1962年电机系毕业生在一起020学的主课,参加政治运动压倒一切。
开始,招生时还想搞一点文化考试。
张铁生事件把有限的文化考试也冲掉了。
大学招生全靠推荐。
最初还选拔了一些工农兵当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但很快就成为拉关系走后门的重灾区。
当然,毛泽东时代没有市场机制,没有金钱对学术研究的腐蚀。
所以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不敢在学术研究上弄虚作假,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出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合成牛胰岛素,发现青蒿素,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当时,所有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都由国家包分配,毕业生都是国家干部。
学生也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老教授思想改造是真诚的,青年师生对于革命理想的信仰也是真诚的。
有一些校长保持传统的风骨和操守,举两个例子:其一是马寅初,他是北大校长,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1950年代提出新人口论,受到主流的批判。
周恩来劝他检讨过关,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其二是人大校长吴玉章,教师谢韬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他把谢韬保到自己家院子里住了近一年。
后来不得已,谢韬才被关进监狱。
当时周恩来对吴玉章很尊重。
吴玉章和党委书记胡锡奎合不来,周恩来原来相中南京大学校长郭影秋接替习仲勋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因为此事把郭影秋调到人大接替胡锡奎任党委书记。
毛泽东去世以后,他的教育思想实验难以为继。
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从197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拨乱反正,到1980年代,中国大学精神出现了一次中兴。
中兴始于恢复高考。
当时粉碎四人帮不到一年。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邓小平官复原职,8月初就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8月6日放了一炮,他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