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观后感
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观后感

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观后感(原创版3篇)篇1 目录1.引言2.参观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经历3.参观的感受和收获4.总结篇1正文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上海的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设立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纪念馆。
参观过程中,我被这个纪念馆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这座建筑采用了一大会址的原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
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这些文物和照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成就。
这些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重要。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参观这个纪念馆,并且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
篇2 目录一、引言1.引出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这一主题。
2.介绍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背景和意义。
二、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体验1.参观纪念馆的路线和展品介绍。
2.体验中感受到的震撼和感悟。
3.对纪念馆展品的评价和思考。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使命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2.探讨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
四、结语1.总结参观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感悟和收获。
2.强调纪念馆对党的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篇2正文中国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文化圣地,也是我心中深深印记的地方。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次参观体验让我对党的历史地位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沿着一条条展线,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
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奋斗历程,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磨难。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伟大和光荣。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心得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心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有理念,有感情,坚定的信念,化为实际行动,让我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中感悟到了无穷的力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的建筑和庄重肃穆的氛围。
展馆共分为不同的展室,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英雄事迹、革命精神等内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之中。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更加坚定了我对共产党的信仰和敬重。
展览馆内的各类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比如毛主席的手稿、革命照片等,让我感受到了那段时期的艰辛和壮烈。
在这里,我还听到了一些先辈的事迹和故事,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信仰让我深受触动。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共产党的道路。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他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放弃了家庭、事业,甚至生命。
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信仰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坚信只有跟着党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这样,我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地信仰着党的领导,更加热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永远怀揣着红色信仰,永远跟着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第二篇示例: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座让人凝神驻足的历史遗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承载着无数英雄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最近我有幸去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这座会址的历史厚重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
首先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工农兵》,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为纪念馆创作的作品。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篇一:参观一大会址短文2021年5月28日,遵义会议党支部群众组织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
只有到了这里,回顾历史,我们才会深切地意识到,当时的十里洋场,不仅有靡靡的歌声,还有这些为中所的新中国而聚在一起的热血男儿。
从50多名到8000多万,从星星之火到蝶变,从反对党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点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
九十年,虽然在洪流历史长河中会不过是一瞬间,近现代但在社会变迁反常激烈的近现代中国,却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颠簸历练。
是一部以烈火为墨,以枪杆为笔所书写的中共党史,这九十年来所记载的又何止是自身的故事,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1956年,中共成立35周年之际,当年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访“一大”会址,泼墨挥毫写下八个大字——“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此语出至《庄子》,使得我们党的事业在初创期很简单,但使命崇高、道路曲折,要不断前进,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今天看来,这句话仍很贴切,创业难,守业难,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更难。
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团结带领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建设和谐社会,使中国和平崛起,将是我们反对党的重任。
有人说:拥有什么样的信仰,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决定民族发展中心线的根本问题,并直接决定其的的的位置。
当我真正了解了这段光荣的现代史,我才深切地体会到“没有革命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们追忆过往的光荣,也是为了重温信仰的力量,只有坚定信仰的力量,才能争回更大的胜利,正因为这种信仰,才能让我们能够走过历史上一段段艰难时光,虽有曲折,终能迎来光芒的岁月。
篇二: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参观瞿秋白会址观后感2021012 何志广 202110582021年11月27号,我有幸参加了上海电力学院组织机构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使我更加了中共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透彻教育,在观念上观念受了一定的触动,受到了一定的启示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参观一大会址的感想

参观一大会址的感想走进一大会址,心里头那股子激动劲儿,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你想象一下,那可是咱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啊,历史的味儿,浓得跟老酒似的,闻一闻都能让人上头。
一踏进门,我就被那股子庄重感给镇住了。
那些老照片、老物件,摆在那儿,就像是时间老人特意留下来给我们讲故事的。
你瞅瞅那桌子、那椅子,虽然不是啥金贵东西,但一想到当年那么多大人物坐在这儿,商量国家大事,心里头就莫名地觉得它们也沾了光,变得不凡起来。
讲解员小姐姐的声音,温柔得跟春风似的,她一边讲,我一边听,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时代。
她说,那会儿条件艰苦,但大伙儿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愣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让光明透了进来。
这话听得我热血沸腾,心想,这不就是咱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子倔劲儿嘛!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那个著名的“红船”模型前。
哎呀,你别说,这模型做得可真够逼真的,连船上的每一块木板都像是真的。
我站在那儿,望着它,心里头思绪万千。
想着当年那些先辈们,就是在这样一条小船上,开启了咱们中国的新篇章。
他们那会儿,估计也没想着能流芳百世,就是一股子劲儿,要把国家搞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份儿情怀,这份儿担当,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往里头走,就是那些会议室的复原场景了。
我瞅着那些椅子,想象着当年大伙儿坐在这儿,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你说,这得多大的胸襟,多大的格局啊!咱们现在的生活,不就是他们当年一点一滴拼出来的嘛。
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得好好努力,不能给先辈们丢脸。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宣誓墙。
我站在那儿,面对着党旗,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要把一辈子的誓言都喊出来。
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心里头那个踏实啊,真是比什么都强。
参观完一大会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头那个感慨万千啊。
你说,这历史啊,它就是神奇,能把那么多美好的瞬间,都定格在那儿,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有机会去感受,去体会。
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寻访的收获与感悟100字

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寻访的收获与感悟100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很荣幸有机会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成就,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在纪念馆内,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和革命斗争的艰巨任务。
我想象着当年的革命先辈在这里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大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理想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通过参观,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成就。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我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让我更加珍视和热爱祖国,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感到自豪和自信。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奋斗!第二篇示例:我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和革命斗争的激情。
这座纪念馆坐落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处静谧角落,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感受到了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他们在无数次的挫折和困难面前,始终坚守信念,不屈不挠,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们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如会议桌、椅子,还有他们的手写文件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感人之处。
我深深被这些革命先烈们的拳拳之心和无私奉献所感动,他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不懈努力,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永不熄灭的革命旗帜。
2023年一大会址参观观后感

2023年一大会址参观观后感(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前言二、一大会址的历史背景三、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四、参观后的感悟五、总结正文(篇1)【前言】2023 年,我有幸参观了我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大会址。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领悟到党的奋斗历程,也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大会址的历史背景】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大会址见证了我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参观过程中,我仔细观看了各个展厅的文物、图片和史料,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我国党的发展历程是何等艰辛,同时也为我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展览中的实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卷。
【参观后的感悟】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事业。
我为生活在新时代感到无比幸运,同时也深感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结】2023 年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信仰和信念。
目录(篇2)1.前往一大会址的背景和目的2.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3.对一大会址历史的认识和感受4.对我国革命先驱的敬意和思考5.参观后的反思和行动正文(篇2)2023 年,我有幸参观了我国的一大会址,这次参观让我对我国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先驱们。
一大会址是我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遗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
前往一大会址参观,我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敬仰,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革命先驱们的伟大和崇高。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这些都让我对一大会址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中共一大会址观后心得

中共一大会址观后心得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我对这段历史和这个地方产生了许多触动和思考。
以下是我在观后对中共一大会址的一些心得体会:
1.历史的震撼: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非常重要的
地标,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发展。
站在这个历史地点上,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战斗的艰辛,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使命。
2.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中共一大会址是一些共产主义者和革命
者聚集在一起商讨国家前途的地方。
他们不同的背景和观点,但能够在这里达成共识,团结合作,共同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这让我认识到在任何时候,团结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基础。
3.爱国主义的力量: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我深刻感受到了早期
共产主义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而不懈努力。
从这里我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励力量,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国家。
4.革命精神的传承:中共一大会址展示了革命者们的无私奉献
和牺牲精神。
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敌人的打压,他们都毫不退缩,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让我深思,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
一大会址参观感想个人心得体会

一大会址参观感想个人心得体会参观一大会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个人的参观感想和体会:首先,一大会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通过展板、照片和文物等展品的介绍,我了解到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历史的重要意义。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协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章程,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艰苦努力的产物。
其次,参观一大会址也使我更加敬佩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
他们不畏困难和压力,勇敢地走上了实现中国共产主义的道路。
他们深知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
为了寻求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他们毅然决然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们的信念和决心鼓舞着我,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参观一大会址让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奋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奋斗精神。
总之,参观一大会址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机会。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会牢记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大会址参观心得及感想汇编

一大会址参观心得及感想汇编导读:本文一大会址参观心得及感想汇编,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大会址参观心得及感想【一】我是一名共青团员,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学期刘学礼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幸和其他同学一起参观了*一大会址,这次参观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的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上海众多的石库门建筑中,坐落于兴业路上的那幢挂着七十六号门牌的房子是价值的。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上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
站在那里,心中便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因为我知道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就从这幢朴实典雅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中国*在这里诞生了,13人代表53位党员在这里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就了中国现代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进了*“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大门,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
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而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展厅内的蜡像群了──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这些让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
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人的满腔热血。
整个参观的过程都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但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的小事来告诉我们青年,不要更不能忘记历史。
其间感触颇多的便是在参观展示*同志在上海生活工作情景的展厅,看着那一张长泛黄的历史照片,不仅记录着他的点点滴滴,也同时见证着新中国的蓬勃发展。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篇一11月13日我第一次参加了我们党支部的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我们穿过人声鼎沸的街市,我们来到了一座青砖的普通石库门老楼,它就是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
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内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第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
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我们在党旗下,见证了四位同事成为预备党员的光荣宣誓;我多希望那其中一位是我呀!在那时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随后我们参观了二楼的陈列馆,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一大会址中展出的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沉思和感慨。
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
而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再现了当时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场景。
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更让我体会到党的伟大。
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的了解了党的历史,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篇二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参观遵义会址。
参观一大会址的心得

参观一大会址的心得篇一: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12月8号,我参加了社会实践组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一处普通的石库门两层老楼,底层的18平方米房间就是“中共一大会址”。
栽满梧桐的马路一度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
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我们翻阅了80多年的历史画卷,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屏幕上是一大会址中展出的一部分实物,从泛黄的抱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
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
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会址的体验感悟

中共一大会址的体验感悟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
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给人留下深刻的体验感悟。
首先,中共一大会址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定地走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
这种伟大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中共一大会址让人思考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参观会址时,我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一大会址的简陋环境,到会议期间的秘密性,再到后来的长征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革命目标走过了一条充满曲折和牺牲的道路。
这让我反思革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艰苦奋斗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此外,中共一大会址也让人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在参观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而努力奋斗。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政党。
最后,中共一大会址也让人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参观会址时,我感受到中国革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自由、富强。
中国革命的成功也为世界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示范和借鉴。
这让我深信中国革命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对全人类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总之,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革命历史的曲折进程、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中国革命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4篇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4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1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在省社党组和领导的关怀下,我有幸随同机关女同志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追寻红色经典的回忆,10月15日下午,大家带着激动、崇敬又有些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这幢老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
夕阳的映照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旧式的石库门,青砖黛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庄严厚重,高高的墙、小小的窗,这样的画面如同老上海的经典名片,更是那个时代刻下的深深的历史的烙印。
在新天地的老街中,这是一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然而正是它,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的空气因为历史的负重而肃穆、凝重,这里的一砖一瓦因为伟人的指点江山而熠熠生辉。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厅,恍惚中犹如跨越时空,亲历那改变中国历史的拐点,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大家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和铭记这件件展品中记载下的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历史与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
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书本中的历史跃然眼前。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年代里,就是这满腔热血的十三位青年,舍生取义、不畏列强,誓要改天换地,捍卫中国的万里河山。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
此刻,无需言语教诲,我们却更能深深地体会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个最先进的政党正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永恒的信仰、前行的明灯!走出这座沉淀历史的建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全国3700多万党员中,我是平凡的一员,但我依旧倍感光荣,也体会到这简单的称呼承载的千钧重任,或许我没有大济天下的才华,但是作为中共党员,我会一生牢记自己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210月15日,在省社党组和领导的关怀下,我有幸随同机关女同志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追寻红色经典的回忆。
心得体会-参观一大会址的心得

心得体会-参观一大会址的心得
参观一大会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这个历史性的地方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革命的艰辛。
当我踏入一大会址时,我能够感受到那里的庄严和肃穆氛围。
大厅内的展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革命先烈的照片和文物,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和革命斗争的艰辛。
面对那些照片和文物,我倍感敬畏和钦佩。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看到了一大会址中展示的那些革命先烈们的信仰和奉献精神,他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奋斗方式。
此外,参观一大会址也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良好作风。
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庄严和廉洁自律的精神,这让我深受启发。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次体验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自豪地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最新】一大会址观后感-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一大会址观后感篇一: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4月19日,我参加了公司党总支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拓展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
1921年7月23日起,大会在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
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在那里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道路是党指引的结果,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涵义!正是这样一股暖流从人们心中流过,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更化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鼓舞我们把每一份热情,每一份向往都转化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这也许就是党的精神的恒久魅力所在吧!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_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_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观“一大”会址使我感触很深,党的精神激励了我们,历史造就了党的成立,为我们创造和平的环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一大会址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篇1我是一名共青团员,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学期刘学礼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幸和其他同学一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这次参观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的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上海众多的石库门建筑中,坐落于兴业路上的那幢挂着七十六号门牌的房子是最具价值的。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上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
站在那里,心中便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因为我知道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就从这幢朴实典雅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了,13人代表53位党员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进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大门,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
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而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展厅内的蜡像群了——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这些让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
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
整个参观的过程都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但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的小事来告诉我们青年,不要更不能忘记历史。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我深感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经历。
这里曾经是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起点。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党派之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于中国乃至世界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会址的参观之旅帮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进入一大会址,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展览馆中,一张张历史照片,
一件件珍贵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艰辛历程。
我想象着那些热血沸腾的革命者们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为追求公平正义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站在会议厅中心,我想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大会址见证了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宣言,更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革命豪情。
他们的初心就是解放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
无论是曾经的革命战士,还是今天的共产党人,都将初心铭记在心,勇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一大会址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这里诞生了党的
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回首历史,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党和国家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辈们,同时,我们也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我深切感悟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更加意识到了
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的责任。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给了我深刻的触动和启示。
我将永远铭记这次难忘的
体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观后感

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观后感
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历史地点的庄严和重要性。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普通石库门楼房内,保留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原貌,成为了我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窗口。
进入会址,我被保留的历史痕迹所吸引。
这里保存着会议桌、椅子等一些会议
家具,仿佛能让我感受到会议当时的氛围。
墙上悬挂着毛泽东、陈独秀等先辈的画像,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
一旁的展板详细讲述了党的一大会议的背景、会议的召开过程以及形成的重要决议,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受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力量的打动。
这个简
陋的小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的成立和发展,并最终走向全国胜利。
会址内散发着一种早期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和奋斗的气息,激励着我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党的历史发展
的艰辛。
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希望和理想的纪念地。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感责任重大,应当学习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宝贵机会。
这个地方让我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激励着我要为实现中共一大会议确立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定能描绘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观一大会址感想

参观一大会址感想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
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地,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的重要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大会址的背景和历史。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
创立者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
奋斗,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幸福。
他们的奋斗精神令人
敬佩。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了实现人民的
福祉,为了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以人民为中心,一直奋斗着,为了实现共产
主义的目标。
在一大会址里,我看到了这个初心的延续和发展。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
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也带动了世界的进步。
他们无私地为人民服务,一直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
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深深感动和激励。
我将会记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将会把我在一大会址的体
验与感受传达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一个新鲜的地方,除了能够留下几张纪念意义的照片之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震撼或者对景物的流连。
而中共一大会址,这个共产党创立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但我说的不是共产党的神圣,而是那些怀着满腔热血衷心救国的革命者,还有那些企图唤醒国民的启蒙先驱,还有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无名英雄,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平民战士,他们拥有的无上的荣耀,所以说他们是神圣的,因为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攻防力量,从而有了我们祖国的今天。
这不是对这份历史贡献的吹嘘,而是对这段沉重历史的敬畏和珍重。
中共一大会址,就那么小小的两层楼地,却可比那能够燎原的星星之火,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
说实话会址本身真的没什么好看,因为就那么一张古朴的桌子,和几张整齐安放的椅子,上面摆放着一些陶瓷做的茶几,这就是他们开会的地方,是如此的简陋,简陋到可以让人忽略,所以这里的观光者甚少,这也就是当时无产阶级在世人眼中的印象,渺小可微。
这里有那些创始人的雕像,雕刻的是他们高谈阔论时的情景,也有他们转移到嘉兴后会址——一艘很漂亮的船,我仿佛看见船上那些人在组织成立之后的欣喜,因为他们拥有祖国希望的微小资本,即使是微小,总算走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
这里到处都是历史人物的画像,每张画像下面都会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
我观看的时候,周围的环境非常的安静,每个人的脚步都很轻,似乎不想打扰这份安静的历史,只想默默地欣赏他,记住它。
已经过去一个礼拜了,对那些历史人物我也记不太清,我也不喜欢刻意去记忆,但我记得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
我内心感觉,我必须记住这样的一个人物,从而记住他们做出的历史贡献。
我记得还有这些人的画像:矛盾、鲁迅、陈独秀、蔡元培、臧克家、闻一多、夏衍......
这里除了画像之外,还有许多精美的历史文物。
比如说当时先进的打字机(忘记叫啥了),那个时候好看的读物,比如《新青年》《萌芽》,这时的大多数读物都包含了浓厚的政治性和先进的爱国思想,我记得那里还安放着一架如巨蟒般粗细的圆柱形铜炮,还有当时缴获到国外的一些枪支;也有太平天国运动使用过的刀枪剑箭,可是,这些铁器在时间的风尘下,发黄的发黄,锈钝的锈钝,没了当年锋利的模样。
这是先进与落后的对比,是一个时代的差距,是思想上无形的山隘,我们除了学习优秀之外,还能做的就是学习优秀,落后就会挨打,这永远不变的历史深刻教训。
说完了这些关于革命话题之外,我想说说那个社会时期的生活,其中让我发自内心震撼的是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讲的是毛泽东和同事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上面没说,我只知道他们居住的床是用两张长凳和一块木板搭起来的,木板放在长凳上面,木板上放一张席子,席子上是一些垫子,最后的便是一张棉被,这就组成了这未来领导人的床,而我内心一直认为老毛和他同事当时是无产阶级里面最有钱的人,由此看来,他们也就富到这种地步而已,不过如此。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叫做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不记得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毛润之的还是用来形容雷锋的,以前觉得这不过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现在更明白一点,这句话说的是革命背后沉重而艰苦的历史,不能忘记的过去。
当我看到这第二张照片的时候,我整个人彻底惊呆了。
这是一张大饥荒后的照片(照片背后的历史时期等背景都没有明确注明)。
可能是因为会址展览处的灯光相对比较阴暗柔和,我第一眼看到那张照片时,我以为这是一张超现实主义的画像,而上面画的是一群骷髅头,这群骷髅头一列列的排开,整齐而又有序的聚在一起。
但实际上这都是一群被饿到皮包骨的灾民,他们几乎拥有共同的特征,他们的头发稀疏到仿佛随时会掉光,脸皮和脸骨是死死地贴在一起,很多人都没有衣服穿,所以男子基本上裸着上身,他们的手臂如干柴一般瘦小,所有人似乎都患上了霍金那样的肌肉萎缩症,肚子干瘪的像是新闻上的那些非洲贫困孩子。
这是一张没有色彩的照片,讲述着一个每个灰色的世界,一段昏暗的历史,向世人倾诉那时的生活。
离开那里的时候,我留下了两个疑问?
一、中共一大会址和我心目中的看到的不太一样,因为这里看到的大多都不是具体关于中共一大的事物,而是讲了很多其他的历史事件和时期的事物,就像我上面讲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和中共一大事件的关系不大。
我想这些无关的事物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后来发现,我看历史的驻脚点不对,有时候,我们看待历史应该聚焦,但更多时候应该要学会发散,因为历史与历史之间的前因后果往往是串联起来,我们不能将它独立于孤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历史意义。
二、我在中共一大会址里面看到三四个老外,能在这个小小的红色纪念馆里看到三四个老外,这已经是很难得了,毕竟这还是中国人的历史,这些老外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让我感
到很意外,我的疑问就是他们为什么对中国的历史如此感兴趣。
其实,现在的我内心也有种倾向,我比较喜欢看国外的历史,而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有些小小的厌恶吧!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学了好几年了,初中学了高中学,高中学了大学还得学,如果叫你七八年来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而且历史课上讲的的大多数都是那些条条框框,味同嚼蜡,于是,潜意识便产生对这段历史的“拒绝感”。
虽然我们已经对这段历史学了好几年,但是很多人上课回答问题时,都咳不出一句话,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考试的阶段,我们不知道这东西学了之后,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总是重复的去忘记。
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已有的近现代历史不太感兴趣吧!我不知道我的心理状态能不能解释那些老外的行为,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新鲜感,对历史本身的好奇。
但我想,他们对中国红色革命历史的如此感兴趣的原因肯定不仅于此,因为这是一段关于大国崛起的的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