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

合集下载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生平简介]袁宏道简介【其他范文】一:[袁宏道简介]《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参考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作者袁宏道辞去知县,首次漫游西湖,并写下了系列游记,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文章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认为西湖之美在春月、在朝烟、在夕岚,而以月夜为最。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晚游六桥待月记》便是他的著作之一。

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公安三袁年谱简编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公安三袁年谱简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公安三袁年谱简编公安三袁合谱五邑大学孟祥荣编例一、三袁清代以前无专谱。

近代及今人则多有撰著。

笔者所见计有:近人葛万里先生之《三袁先生年表》(写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今人尚学锋先生之《三袁年谱合编》(未刊,打印本),任访秋先生《袁中郎研究》下编之《袁中郎年谱》,李寿和先生《三袁传》附录之《三袁年谱简编》,唐长泰先生《三袁文选》附录之《三袁年表》(王宗道、袁子谦编)。

本谱即在所列诸谱基础上,进一步对谱主事实加以充实和考订而成。

二、本谱所记载的时间为自谱主生年至卒年。

三、本谱所记,分为谱文及时事二项,前详而后略。

谱文一般只引出处,如有说明必要,则加按语。

四、本谱谱文除记载谱主生平事迹外,也间或采入与之相关的重要友人的行实,但不作申论。

五、本谱所采三袁诸集,均为钱伯城先生整理之《白苏斋类集》、《袁宏道集笺校》、《珂雪斋集》。

为节省篇幅,本谱所涉作品均只出篇名。

六、本谱以考订生平仕历为主,对谱主思想及创作均亦不作述论。

七、世系简表有伦晡暎曦大用大器大化大成大节大杰大儒大夏大鹏余氏丘氏士瑜士玉龚氏刘氏某氏宗道宏道中道安道宁道宗正论道宗孔宗贤1年谱袁宗道,字伯修,一字无修。

号石浦,一号玉蟠,公安人;(中道《石浦先生传》、《公安县志本传》、黄辉《明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袁公圹志》) 袁宏道,字中郎,别字孺修,号石公,一号六休,宗道同母弟;(《公安县志本传》、中道《游荷叶山居记》、《答宝庆李二府》)袁中道,字小修,别字冲修,号柴紫居士,晚年曾号凫隐居士,宗道、宏道同母弟。

(《公安县志本传》、中道《珂雪斋集自序》、《游荷叶山居记》) 宗道、宏道、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

(明史袁宏道传)其先世江右(江西丰城县元坊村)人,本元姓。

洪武初,徙湖广蕲、黄间。

远祖本初公由廪贡出身,振铎黄之蕲水,后移荆。

(袁遵源《袁氏重修宗谱序》)然此记载与宏道兄弟之说异。

宏道云:“余先世自黄移南郡,盖武胄也。

”中道云:“其上世世为武弁,自蕲黄徙荆,屯田于邑之长安里。

中国历史故事-文三袁袁中道简介 袁中道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文三袁袁中道简介 袁中道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文三袁袁中道简介袁中道是怎么死的?袁中道是袁宗道、袁宏道的弟弟,兄弟三人开创公安流派,被合称为“公安三袁”,在文坛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袁中道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小修、少修,是湖广公安人氏,在公安派之中,其文学成就仅次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

人物档案姓名:袁中道别名:袁小修、袁少修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朝出生地:湖北公安出生日期:公元1570年逝世日期:1630年兄长:袁宗道、袁宏道职业:文学家代表作品:《夜泉》、《游青溪记》袁中道自幼聪慧,学习能力出众,性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

袁中道成年之时,两个哥哥都已经考中进士,入仕为官。

在文学上,提出了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模拟,实为抄袭的丑恶行径。

袁中道也加入到哥哥的创新主张中,在此基础上,结交了不少的名士学者。

虽然他年纪尚轻,但是却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同。

万历十六年,袁中道来到国家权力的中心北京。

在与各位名士的交流论道之中,自己的学识也得到迅速提高。

后来在李贽的推荐下,与当时的大同巡抚梅国桢相识。

梅国桢听闻其名,一直想要与他认识。

所以通过李贽,曾经多次向袁中道发出邀请函。

而袁中道却有自己的坚持和清高,面对梅国桢的邀请他不为所动,反而回信:“明公厩马万匹,不以一骑逆予,而欲坐召国士,胡倨也!”梅国桢确是爱才之人,袁中道这么说了,他还真就派人备马,专门迎接。

万历二十三年,袁中道游历塞上,梅国桢奉其为上宾。

袁中道中秀才算是早的,但是后来就没有那么顺畅了。

一直到万历三十一年,他三十四岁的时候,才在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

后来顺理成章参加会试,却没有中进士,名落孙山。

袁中道本身就喜欢四处游历,在进士考试失败之后,更是放情于山水之间,赋诗饮酒,学禅悟道,很有一股风流名士的做派。

万历三十八年,兄长袁宏道因病去世。

袁中道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过度,甚至因此而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去。

经过这番,袁中道开始修身养性,隐居在玉泉山上,读书参佛,再没有外出远游。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

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茶陵派: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

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

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

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

唐宋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自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倡言复古之后,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且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

嘉靖初年,王慎中、唐顺之等人力矫前七子之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等再次发起复古运动,茅坤、归有光继起与之相抗。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模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前后七子“前七子”,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体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针对理学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主情说”。

“公安三袁”论做官

“公安三袁”论做官

『公安三袁』论做官——故事与传说解读之九十五☉张亚清明朝晚期,湖北公安县出现了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联袂的大才子。

他们在学术各领域互为影响,推陈出新,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公安派”,对往后数百年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积极影响。

湖北等地由此流传着“公安三袁”论做官的故事。

袁氏三兄弟共尊一师。

十年寒窗即将结束时,老师召集三兄弟问道:“论你们三人的学识,考上进士然后谋上一官半职我看不是难事,为师是想先听听你们如何对待做官?”老大袁宗道说:“人!做官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不当欺压百姓的恶棍。

”老二袁宏道说:“忍!做官就要有不为金钱所诱和权贵所压的忍性,守住廉洁和人格的底线,不以权谋私,以势压人。

”老三袁中道说:“能!做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当平庸和饱食终日的官混。

”老师听后高兴地说:“这样我就放心了!”后来,兄弟三人先后考中进士,分别到朝廷和地方为官。

但过不了几年,兄弟三人又纷纷辞官返回故里。

有一天兄弟三人又一同去拜访恩师。

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又纷纷辞官不干呢?”老大袁宗道说:“我为官不人呀!官场里多以欺压、盘剥老百姓而为常,甚至草菅人命,而且上行下效。

在这种环境中当官简直不是人,我只好辞职不干。

”老二袁宏道说:“我为官不忍呀!官场里尔虞我诈,经常互相攻讦,又到处巧立名目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

在这种环境中当官实在忍无可忍,我只好辞职不干。

”老三袁中道说:“我是为官不能呀!官场里溜须拍马、说谎造假成风,要为民请命,实话实说,多办实事,却要经常受到打压。

在这种环境中当官有能也变无能,我只好辞职不干。

”老师听后长叹一声说:“既然你们不愿同流合污,这样回来我就放心了,只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啊!”正史中的“公安三袁”都先后考中进士,除了老二袁宏道曾辞官后又重返官场外,均是为官到头,而且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其中老大袁宗道任东宫讲官时,经常“鸡鸣而入,寒暑不辍”,年方41岁时,“竟以惫极而卒”,死后“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

公安派性灵说名词解释

公安派性灵说名词解释

公安派性灵说名词解释公安派性灵说名词解释:指明末清初诗人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诗歌理论。

它以李贽的《童心说》为基础,认为文学应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提倡个性解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等。

其思想渊源于李贽,也与公安三袁关系密切。

【名词解释】“性灵”是他们的共同理论,即写作时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必须根据自己的性情和气质而不能刻意模仿古人,所谓“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与江进之尺牍》)。

性灵说不仅把创作的目的看作个人的一种本能冲动,而且也是天才或才能的一种本质表现,即作家的个性表现在文艺创作上便成为“性灵”。

这是对古代封建文学理论的一大变革。

性灵说还是文学发展观念上的一个转折点,以前,诗人的任务就是写景言情,如陶渊明的《饮酒》、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

“性灵”论确立后,他们的视野开阔了,题材范围扩大了,于是描写山水风光、亭台楼阁、鸟兽草木、农舍风俗、节日社会等方面的作品也多了起来。

公安派强调文学是一种情感艺术,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显得十分清新流畅,自然活泼,较少刻意雕琢的痕迹。

但过于注重个人性情的抒发,有时反而限制了诗歌语言的精练,限制了诗歌表现生活的能力。

总的说来,公安派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但公安派只强调个人性灵的抒发,只讲究文学的真情实感,并不排斥文学形式技巧的讲求,在复古与反复古之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其文学主张对晚明文学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从艺术特色上说,公安派既非粗糙肤浅,又非矫揉造作;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对晚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他们脱离社会现实的写作态度,则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所以鲁迅说:“晚明小品,本极绚烂,终流为佳话,公安作者为其一人。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公安三袁【明】袁宏道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公安三袁【明】袁宏道


总之,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 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 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 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 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 “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 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同时也突 出了作者“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美学 思想,是一篇写景佳作。
•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 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
• 译文: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 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 时);其实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 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 候才最浓丽!
•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 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享 用),安(怎么)可为俗士道(说)哉! • 译文: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 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 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 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 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断桥残雪的名称由来:
• (其一)冬天下雪后,桥的南面的雪很快 就化了,而北面的雪却迟迟不化,在远处 看来就如同桥断了一样,所以叫做断桥残 雪。
• (其二)宝佑桥——段家桥
四、课文翻译
•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 (雾气),为夕岚(山间的雾气)。
• 译文: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 岚缭绕的傍晚。
三、相关背景
•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 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万 历二十五年,他辞去吴县县令,与友人陶石 篑漫游吴越。这年春天,他第一次游览向 往已久的杭州西湖,留连于美丽的湖山之 间,写下了十六篇西湖杂记,每篇短者数 十字,长者二、三百字,各为一独立文章, 但合而观之,亦可统称为“西湖游记”, 本文为其中一篇。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4 明清两代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

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

但是七子以复古入手来改变文学现状的态度也包含着某些弊端,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品中作家情感自由充分地流露,难免要暴露出“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前七子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以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为取法对象,矛头主要指向茶陵派和性气诗派,希望借复古达到反映现实及强调诗歌审美特征的目的2、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而且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

(同时,后七子曾对当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影响的唐宋派文人“惮于修辞,理胜相掩”(李攀龙《送王元美序》)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击中了唐宋派一些作品理气过重的弱点。

)3、唐宋派:1、“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

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3、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

唐宋派虽说在总体上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而各人的趣味则有所不同。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公安派:即公安三袁。

袁宏道( 1610— 1676)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

湖广公安人。

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新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兄弟三人皆为湖北公安县人而得名。

袁宏道是"公安派"的开山之祖,被称为"公安派领袖"。

他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反对摹拟复古,其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

其文论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被公认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集中体现者。

他强调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以他的作品中极少有模仿古人的痕迹,反对"肌肤之丽,面目之想"。

袁中郎的一生创作主要有诗歌、散文、小品文三大类,总称为"公安体"文学。

他的诗歌的基本主题是咏史怀古,感慨身世,孤傲落寞,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浓郁的悲凉情调。

他在诗歌创作中还写了一些描绘田园风光的小品文,在他的笔下,田园风光依然,但已无田园生活的那种安逸自在,闲适宁静。

他的诗作内容上继承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大家,艺术上又吸收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的风格,意境高远,感情真挚,韵律和谐。

袁中郎的散文或论说,同样富于创造性,文笔精练,立论新颖。

袁中郎的游记文描摹简洁,细腻传神,清新可喜。

小品文的成就虽逊于诗文,但也有值得一读的篇章。

“公安体”为当时复古主义风潮所推重,并为文学界所共认,他们力主文学创作要师法唐、宋名家,他们的作品确实保存了唐、宋文学的优良传统,并且在这种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创作倾向,这就是晚明"拟古"主义思潮,这一流派声势很盛,为“前七子”所推崇,甚至直接启发了李贽。

但随着历史车轮的进展,不少带有矫揉造作的成分。

“公安派”文学批评注重“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崇尚个性解放。

这与当时文坛追求辞藻、技巧和声律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为当时的进步思想文化和文学运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公安三袁传翻译赏析_公安三袁传阅读答案

公安三袁传翻译赏析_公安三袁传阅读答案

公安三袁传翻译赏析_公安三袁传阅读答案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湖广公安人。

都以才华闻名,世人称为“三袁”。

宗道,字伯修。

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第一,授庶吉士,进为编修,后官至右庶子而逝。

泰昌时(1620),追录光宗讲官,赠礼部右侍郎。

宏道,字中郎,十六岁还是生员时就创立“城南诗社”,他是诗社之长。

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

归家闭门读书,其诗文强调抒写自己的灵感。

被选授吴县知县,断案敏捷果敢,故公堂少事。

与士大夫谈论诗文,以风雅自命。

随后辞官而去。

后起任顺天教授,历任国子监助教、礼部主事,因病辞归。

许久以后,又起任原官。

不久,升为吏部验封主事,又改为文选。

在调任考功员外郎期间,立“岁终考察群吏法”。

他说“:外官三年一察,京官六年一察,武官五年一察,无一例外。

”朝廷采纳这项建议。

升稽勋郎中,后因病辞归,数月后去世。

中道,字小修。

十余岁做《黄山赋》、《雪赋》,共五千余言。

长大后更加豪放,随两兄至京师求官。

交结四方名士,足迹遍半个天下。

万历三十一年(1603)始中乡举,又过十四年才成进士。

由徽州教授,历任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

天启四年(1624)进南京吏部郎中。

逝于任上。

以前,王世贞、李攀龙之学盛行,袁氏兄弟则不以为然。

宗道在翰林院与同僚黄辉极力排斥王、李的文学思潮。

他喜好唐朝白居易、宋朝苏轼,故命其书斋名为“白苏”。

宏道诗文更加清新,学者多舍弃王、李风格而学袁氏兄弟,称为“公安体”。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明代诗文公安三袁

明代诗文公安三袁

• 陈子龙(1608-1647) 《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 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 卿!” • 夏完淳(1631-1647)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宋濂 • 宋濂(1310——1381),“开国文臣 之首”。 • 自然流畅,笔力雄健,醇正有余,恣 肆不足。 •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3、刘基 • 刘基(1311——1375),开国功臣 之一。 • 《卖柑者言》、《郁离子》等寓言 体散文揭露时弊,多所讽喻。
4、台阁体 •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 溥 • 大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 格平正典丽 。
杨士奇《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东风御苑物华新,吉日游观命近臣。 金瓮特颁千日酝,玉盘兼赐八珍淳。 翠含杨柳桥边雾,香泛芙蓉水上云。 鱼跃鸢飞皆化育,须看海宇颂皇仁。
写游苑。
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天开形势庄都城,凤翥龙蟠拱帝京。 万古山河钟王气,九霄日月焕文明。 祥光掩映浮金殿,瑞霭萦回绕翠旌。 圣主经营基业远,千秋万岁颂升平。
2、公安派继承了李贽精神 公安派:“公安三袁”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有《白 苏斋集》。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有《袁 中郎全集》。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有《珂 雪斋集》。
• 公安派理论主张:“性灵说” 1.“代有升降,法不相沿”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项脊轩志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 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 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 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 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 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古代文学史(明代)

古代文学史(明代)

古代文学史(明代)明代诗歌童心说: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

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

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明代散文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

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

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

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

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

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

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

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三国演义》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一、《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公安三袁扫墓祭文范文

公安三袁扫墓祭文范文

公安三袁扫墓祭文范文公安三袁哟,今日吾等来至您等墓前,那可是怀着满肚子的话想跟您几位唠唠。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想当年,你们在文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就像三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当时那有些沉闷的文学天空。

宗道兄啊,您可是开了个好头。

您就像那引路人,带着大家开始走上新的文学路。

您那淡雅平和的文风,就像一股清泉,慢慢地渗进人们的心间。

您对文学那是真心热爱,在那些读书作文的日子里,您肯定也是有诸多的苦与乐吧。

今天我们来这,就好像能看到您在那书桌前,皱着眉头思考,又或是舒展眉眼,为自己新写就的好文章而暗自欣喜呢。

宏道兄啊,您可是大名鼎鼎的性灵派代表啊。

您的文字那叫一个灵动,就像那林间跳跃的小鹿,充满了生机。

您倡导大家要写真情实感,不要老是在那咬文嚼字,弄些个假大空的东西。

您就像个文学界的侠客,把那些束缚文学的条条框框都给打破了。

您肯定是个很有趣的人吧,是不是常常和朋友一起谈诗论文,喝着小酒,然后妙语连珠,让大家都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呢?您看现在啊,多少人都受了您的影响,都知道写文章就得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能老是装模作样。

中道兄呢,您也不简单啊。

您在两位兄长的影响下,也是独树一帜。

您的作品就像那细腻的工笔画,把人间百态描绘得细致入微。

您一路走过来,也见证了家族文学的辉煌,也有自己在文学之路上的磕磕绊绊吧。

您的坚持,您的努力,我们现在都能感受得到。

咱现在站在这儿,看着您几位的安息之所,就觉得特别神奇。

你们那时候的文学理念,就像一颗种子,经过这么多年,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现在我们这些后人啊,写文章的时候,还常常会想到你们呢。

咱今天来扫墓,没带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就带着一颗敬重的心。

希望你们在那边啊,也能继续搞你们的文学创作,说不定还能和那些古代的大文豪们凑一块儿,再弄个什么新的文学流派呢。

愿你们安息,我们这些后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文学上的贡献,永远会以你们为榜样,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

阿门,哦不,就愿你们安好哟。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公安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①反对剽窃,主张推求。

公安派诸人强烈批评前后七子的句拟将字飞白、食古不化女性主义,他们对文坛“抄袭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明确提出锋利的抨击,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表示复古派遣的病源“无此演示,而在有谓”(《论文》)。

他们主张文学状态参数时代而发展变化,“载籍滑行,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小,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发生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

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可以有所变化而趋向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播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渐趋俚,趋向茶谱又变小矣”(袁中道《花雪赋惹来》)。

因此,“和古何必低?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变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

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

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

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

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高考语文最新时文 “公安三袁”妙论官素材

高考语文最新时文 “公安三袁”妙论官素材

“公安三袁”妙论官明朝时,湖北公安袁姓人家有兄弟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人。

三兄弟自小就跟教书先生学习。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一天,先生把三兄弟叫到面前说:“凭你们现在的学识,考中进士然后谋得一官半职是件不大难的事,老师就是想听听你们是如何看待做官的。

”袁宏道说:“忍!”老先生问:“此话怎讲?”袁宏道说:“做官就要守住自己的人格,要时刻保有不为权贵所动的忍性。

”袁中道说:“能!”老先生问:“此话怎说?”袁中道说:“做官就要体现自己的职能。

要有所作为,要做百姓的父母官,替民做主,为民请命。

”袁宗道说:“人!”老先生问:“此话怎么说?”袁宗道说:“做官就是要把百姓放在首位。

把上司放在第二,把同僚放在第三,把自已放在最后,干干净净地做人。

”老师听后高兴地说:“世人都说做官坏。

不知做官好,你们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很快喜讯就传回乡里,袁家三兄弟都考中了进士并当了官。

然而,几年后,三兄弟都辞官不做,回到了故里。

有一次,三兄弟去拜会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先生。

老先生问袁宏道:“你为什么不做官呢?”袁宏道答:“我是为官不忍啊!”老先生又问:“此话怎讲?”袁宏道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当官的要狠心搜刮老百姓的血汗,我确实于心不忍,只好辞官不做。

”老先生问袁中道:“你为什么不做官呢?”袁中道答:“我是为民不能啊!”老先生又问:“此话怎说?”袁中道说:“当官的若要为民请命,必然要得罪皇上。

我不能为民请命,只好辞官不做。

”老先生问袁宗道:“你为什么不做官呢?”袁宗道答:“我是为官不人啊!”老先生又问:“此话怎么说?”袁宗道说:“当官的对上司要做狗,对同僚要做鬼,对老百姓要装神,我左右不能做人,只好辞官不做。

”老师听后长叹道:“世人都道做官好,不知做官坏,你们回来我就放心了。

”从此。

三兄弟不再过问官场之事,一心钻研学问,最后都成了我国杰出的大学问家。

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三袁”。

.用心爱心专心- 1 -。

公安三袁名词解释

公安三袁名词解释

公安三袁名词解释
公安三袁分别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这三兄弟是明代晚期的散文家,因为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三袁”,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

袁宗道(1560年3月12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

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湖北省公安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3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

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大全

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大全

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公安三袁”的诗文称什么明代后期,明神宗万历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公安三袁中公认成就最高者——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袁宏道

公安三袁中公认成就最高者——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袁宏道

公安三袁中公认成就最高者——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袁宏道本文导读: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人物生平科场失意隆庆二年十二月六日(1568年12月23日),袁宏道出生,出身官宦家庭。

少年时期生活富裕,在万莹、王辂等名师的教育下,非常善于诗文。

袁宏道十六岁为诸生,即在城南组织文社,自为社长,除攻读八股制义外,倾心诗歌古文,“有声里中”,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尊袁宏道为师,“奉其约束,不敢犯”。

二十一岁时中举人,但赴京会试却名落孙山。

科场的失意,未免使袁宏道颇多自伤不遇之感,他在《花朝即事》等诗中,浩叹孤寂愁闷与落落寡欢。

在长兄袁宗道的影响下,袁宏道开始从禅宗中寻求精神寄托,以禅诠儒,豁然大悟。

他把自己的心得写成《金屑》,并到麻城拜访李贽,两人说文谈禅,十分相得。

李贽称赞他“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事耳”,并赠诗曰:“诵君《金屑》句,执鞭亦忻慕。

早得从君言,不当有《老苦》。

”在李贽离经叛道思想的启迪下,袁宏道视野大开,“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

从此,他决心改变诗文创作之风,“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

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而卓然独立。

为官地方万历二十年(1592年),袁宏道中进士,但没有立即被朝廷委派官职。

然而仕途之门已入,他多年的愿望总算实现,因此心情舒畅,在家乡石浦河畔,袁宏道时常与亲友相聚,吟诗饮酒,谈禅遨游,悠闲自得。

他这时候对文坛上的复古运动已深表不满,认为诗文应当随意而发,不应模拟蹈袭,作茧自缚。

在《答李子髯诗》中,袁宏道写道:“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衣
二、《沧浪诗话》
• 《沧浪诗话》是严羽所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 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化间。它的 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文论批评中最有 系统的一部诗学理论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以 诗话形式探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诗辨》:总论,从总体上提出论诗的基本观点。 《诗体》:专章讨论诗歌的体制理论。 《诗法》:专章讨论诗歌的创作方法。 《诗评》:专章评论历代诗人诗作。 《考证》:对一些作者、作品进行考证辨订。 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 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 书后附录《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对其主旨作 了说明和补充,可视为作者自序。 青

二、性灵说
• 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称赞其弟之作“大都独抒性 灵,不拘格套。”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成 为公安派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 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 情的自然流露。 •简言之。性灵是指一种真性情的流露,是一种本色的、 自然的、无拘无束的表达,是富于个性的独创表现。
青 衣
性灵说包含着重视作家的主体性和创作个性的内容:
1. “真”是性灵说的灵魂。性灵说提倡抒写作家内心的真情 实感,反对因袭模拟。 2. 公安派提倡趣。公安派的“趣”是一种不经任何世事污染 的、先天的自然之趣。只要是率性而为,即是一趣。 3. “奇”阐述了文学的独创性。袁宏道所谓的“奇”指不模 仿前人,而又非常自然。 4. 淡是文学批评的标准。袁宏道认为“淡”的特点是“无不 可造”。人力、刻露、寒瘦和理、学都不是“淡”。淡既 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东西,也是评价作品高下的主要标准。
青 衣
(三)本于“禅道”的“妙悟”说
• “以禅喻诗”的要义集中在“妙悟”说。 • 诗歌是以“兴趣”为其特点的,而“兴趣”是不能靠知 识学问来获得的,它要靠“妙悟”来领会和掌握。“妙 悟”本是佛学术语,尤为禅宗所重,指对佛法的心解和 觉悟,而严羽则“借禅以为喻”。 • 《诗辨》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 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 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 所谓“妙悟”是在禅道“悟”的基础上针对文学的特性 特征而提出“妙”之“悟”,指以直观感悟而进入心灵 沟通的领悟式鉴赏评论方法,此后也延伸为创作方法以 青 及作品的特征。
青 衣
影响
1. 性灵说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的欲望,倡言抒写真性 情,讲究室温之变,对明代文学产生了积极意义。 2. 性灵说打破了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樊篱, 启发了之后的竟陵派。 3. 清代袁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性灵说”, 使之成为与沈德潜“格调说”、王士祯“神韵说”并重的 诗论主张之一。 4. 万历中期,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和其主张的性灵说所建立 的自由表现真我的文学创作原则,促进了晚明小品文的兴 盛,将小品文创作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青
• 《沧浪诗话・诗辨》说: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 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 穷。” • 所谓“兴趣”是指能激发读者和论者感兴的言已尽而意无 穷的韵味和旨趣所表达的艺术特征。 • “兴趣”与才学、道理及理学的不同点在于它是文学品质 的特性和特征。
青 衣
2、“别趣”说
• 严羽提出“别趣”说,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 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 • 所谓“别”,指的是特殊性,诗有不同于文学的“别材”、 不同于道理的“别趣”。这显然是对宋代理学提倡才学、穷 理而言的“以理入诗”的偏向作为的批评。
文学发展观
文学主张 性灵说
独创之变
真 趣 奇
青 衣

一、文学发展观
反对承袭,主张通变 针对复古派模拟古人,取法汉魏盛唐的主张,公安派提出 “变”的文学发展观,主要表现为: (一)文随时变。袁宏道说:“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 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寒冬而袭夏之葛者 耶。”他反对盲目崇古,批判复古模拟之风,认为复古者 脱离现实生活,单纯字句法则入手,泯灭了作家的个性才 情。 (二)独创之变。“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 青 各穷其趣,所以可贵。”

三、主要批评观
• (一)“以禅喻诗”说 • (二)“兴趣”说与“别材”说 • (三)“妙悟”说
青 衣
(一)“以禅喻诗”的诗学观
• 严羽论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禅宗的思维方法引入诗学, 并借用禅宗话语进行言说,即“以禅喻诗”。整个《沧 浪诗话》贯穿着禅学思想,因此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禅学 化色彩。严羽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 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 人涕唾得来者。” • 其诗学理论框架和支点就是“以禅喻诗”。 • 以禅论诗”即借用禅学的理论和方法论,阐释了自己的 对诗歌的看法,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严羽《沧浪诗话》 公安三袁
组员:徐礼霞、谢小凤、叶婧婧 姚琪琪、孙怀庆、孙晓黎 耿梦文、王梦云、舒仁兰
严羽《沧浪诗话》
1
2 2
作者简介
作品概况 主要批评观
3
青 衣
4 6 影响
一、作者简介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 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 邵武(今福建)人。一生未曾出仕,大半 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 “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 “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 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 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青 衣
公安三袁
•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 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 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 别是袁宗道、袁宏道、 袁中道。 • 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 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 荆州市公安县)人,其 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 或“公安体”。
青 衣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 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文随时变

谢谢观看
青 衣
青 衣
(二)归于诗性的“兴趣”说与“别趣”说
• 严羽倡导诗歌追求“趣”,以“趣”论诗评诗,以“趣” 作为文学评价标准。 • 《诗辨》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 曰兴趣、曰音节。”这不仅是“诗之法”,而且是诗之 “本色”“当行”所在故而成为评诗论诗的一条重要标准。
青 衣
1、“兴趣”说

影响
• 严羽认为文学不是理学,文学有其自身规律和特征,这 集中表现在“兴趣”和“别趣”上,表明他对宋代理学 对文学造成负面影响的批判。 • 严羽以“妙悟”、“兴趣”理论和标准来评论诗人诗作, 充分体现了他着重从文学特性特征出发来识辨、评价作 家作品优劣的宗旨。 • 《沧浪诗话》对后世的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 以明清的诗学观中得到体现。如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 “格调说”、以公安三袁为代表的“性灵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