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精品课件: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本章归纳整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共14张PPT)

【课堂小 结】
人 类 活 动 影 响 自 然 灾 害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结构
影响( ) 程度
正面影 响
负面影 响
影响( 程度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 )观
【课堂小 结】
人 类 活 动 影 响 自 然 灾 害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结
生态 建设 生态 破坏 人口 正面 影响 负面 影响 缩 小 灾 情 放 大 灾 情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 的稳定程度
生态建 设
修建水 例: 生态系 统良性 循环 径流量稳
库 植树造 林
生态破 坏
定 害 减少滑 涵养水源、 坡、泥 保持 石流 水土 多种自 使环境 然灾害 更不稳 频发 定
增加环 境的稳 定性 减轻旱涝灾
【合作探究】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 来哪些严重后果? 水土流 洪水加剧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失风蚀 沙尘暴加 沙化 剧 海水入侵、 诱发地震或 过量开采地 地表沉降、 塌方 下水 地面塌陷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 化
【合作探究】
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 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类分别有哪些? 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 ?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
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 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 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 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 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 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 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 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

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

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
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龙卷风
龙卷风(Tornado)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
两股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 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 龙卷风外貌奇特,它上部是一块乌黑或浓灰 的积雨云,下部是下垂着的形如大象鼻子的 漏斗状云柱,风速一般每秒50米至100米, 有时可达每秒300米。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极 为稀薄,导致温度急剧降低,促使水汽迅速 凝结,这也是形成漏斗云柱的重要原因。
观看左面动画,思考回
答下列问题:
1.
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 样的气压场? 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 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
2.
气旋天气系统.swf
怎样流动的?
3.
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
气?
观看右侧动画,思考回 答问题:

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
么样的气压场?

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
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 是怎样流动的?
反气旋系统.swf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 与分布
活动一:根据要求绘图
A
A B
低 1005 1010
C
D
B

C
D
1015 1010
10பைடு நூலகம்5pa
北半球
1005pa
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B、C、D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B、C、D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

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 天气?
请填表: 天气系统 气压状况 气旋 低压 辐合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压 辐散下沉 晴朗
气流状况
天气特点 举 例
台风
伏旱、秋高气爽

【地理】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地理】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 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 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 况也不尽相同。 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 影响范围在扩大。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 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 (一)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2.构造地震示意图 构造地震示意图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 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பைடு நூலகம்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 (1)特殊性: 有滞后性和隐蔽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1.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 2.生态破坏: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36张ppt)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2015 年 5 月 5 日,距美国俄勒冈海岸 300 英里外的轴海山火山 (Axial Seamount)一带,一个多星期来已发生几千次轻微地震,火山口 出现喷发熔岩迹象,显示熔岩正从地壳深处涌到表面。当地海床也降 低将近八英尺,进一步显示岩浆正从火山峰底下的熔岩池流出来。研 究人员强调,无论如何,这种喷发不致威胁沿海居民。火山引起的地 震很轻微,海床移动也很缓慢,不会引起海啸。这种火山喷发属于自 然灾害吗?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灾情的大小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主要影响 (1)人员伤亡 人类在自然灾害中除了受到伤亡等生理伤害,同时还会由于断水、 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 理和精神的伤害。 (2)财产损失 ①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 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②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 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 直接经济损失。
要点二 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有:(1)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 等。(2)心理和精神伤害: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 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 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 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如下图:
此受灾后所表现出的灾情特点也不同。
受灾体
灾情特点
人员、财产
直接可见、持续时间短
自然资源 灾情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具有广泛
和环境
性和持久性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4.自然灾害的危害存在地域差异 (1)差异性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件共33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件共33张PPT[可修改版ppt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个人对灾害的 应急反应不同
人员伤亡不同 表 现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等待救援
2. 财产损失 l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
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 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 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学法指导】
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
一、判断诱因是否为自然异变; 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 会失稳、资源破坏。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1.人员伤亡
(1)两方面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火灾毁林
火山爆发后的被毁林地
l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l灾情特点
空间上 广泛性
特点
时间上
滞后性 持久性
现象上 隐蔽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合作探究】 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 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 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 1.火山喷发( )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 2.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
能的原因是( )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 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3~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26张ppt)
------联系性
材料三: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50 年;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属百年一遇。是否意味着每 隔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或者是一百年后长 江流域必然会发生洪水?
----周期性、不确定性、不重复性
材料四: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46秒,在四川省雅安市芦 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里氏7.0级地震[1], 震源深度13公里。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此次地震共计造 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三个重灾县上报 经济损失达1700亿元。
2 、财产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 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
(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 断等导致物资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 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 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 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 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 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本节知识结构
(2)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特点
空间上
广泛性
广
滞后性 后
时间上 持久性 久
现象上 隐蔽性 蔽
(3)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表现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 度的影响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 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 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 的高低。
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整合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整合
人口分布变化
自然灾害往往导致受灾地区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密度降低,甚至造成人口灭绝。
人口迁移
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居民可能被迫进行迁移,寻找更为安全的居住地。这种迁 移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础设施破坏
自然灾害可能破坏交通、通讯、供电 、供水等基础设施,导致经济活动受 到严重影响。
社会经济影响
自然灾害对农业、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导致社会 经济发展受阻。
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与措施
防灾减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风险。
科技创新与智慧防灾
加强科技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防灾减灾效率;推广智慧防灾理念和技术应用,提 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REPORTING
地震灾害
01
02
03
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 运动引起的,包括板块运 动、火山活动等。
地震的影响
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道 路断裂、人员伤亡等严重 后果。
地震的防御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 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等。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的类型
包括台风、暴雨、洪涝、 干旱、雷电等。
文物等。
社会心理影响
灾害会给人们带来恐惧、焦虑等 负面情绪,甚至导致心理创伤。
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自然资源损耗
灾害可能导致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严重 损耗,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恶化
灾害发生后,生态环境可能受到严重破坏,如水 质污染、土壤侵蚀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高中地理选修五精品课件第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归纳整合

高中地理选修五精品课件第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归纳整合
高中地理选修五精品课件第章自 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归纳整合
汇报人:XX 20XX-02-06
目录
• 引言 • 自然灾害类型及特点 •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 防灾减灾实践案例分析 • 章节小结与展望未来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人口 可能会减少或向更安全地 区迁移。
迁移模式改变
灾害可能导致人口临时性 或永久性迁移,改变原有 的人口分布格局。
城乡差异
城市和农村受灾害影响不 同,人口迁移的模式和速 度也会有所差异。
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04
农业损失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 破坏,导致农作物减产、绝收
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
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如干旱、洪涝、风雹等。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可能加剧水 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对于保障粮 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可能引发多种自然灾害 ,如酸雨、雾霾等。
加强工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和治理 是减少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 动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对人 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造成严重影响。
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 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御 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
章节概述与重点
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 类、成因及危害,同时阐述了人类活 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
外来物种入侵
由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并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引起的危害,对当地生物多 样性和农业生产等造成威胁。

高考一轮复习选修5第1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选修5第1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
①串发性灾害链:如寒潮→低温→霜冻。 ②并发性灾害链:如地震并发滑坡、崩塌、海啸、火灾。 ③串发——并发性灾害链:如台风带来风暴潮引起海水污 染;带来的暴雨诱发洪水、泥石流和内涝等灾害。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广面副充下大阔(热足热气热的带的上层带暖)水冷结;、洋汽的构;狂暴风潮风雨暴、、干降干地北地初旱水旱区半区春:不、。球的季渐稳半寒中深节发定干潮高秋性的旱:纬到、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自然灾 害类型
分布
地中

海—喜
质 地 马拉雅
灾 震 地带和

环太平
洋地带

中低纬
文 洪 度,河
灾 涝 流中下
主要 灾害带 位置
自然灾害
形成原因
自然地
人文地
理原因
理原因
环太
①板块交界处→
环太平 平洋 地震、火山、 多火山、地震→ 人口集
洋灾害 沿岸 台风、海啸、 多海啸;②热带、中,经

的地 风暴潮等 副热带海域→台 济发达

风→风暴潮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灾害 位置
带 北纬
北半 球中 20°~ 低纬 50°之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
(3)工程措施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地区
人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课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课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

第七页,共19页。
探究 材料一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地区发生(t里ànji 氏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sūh)ò二u
shāng),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 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截止7月24日12时 ,已造成69197人死亡,374176人受伤(shòu shāng), 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案例(àn lì)4:1986年4月26 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 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 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 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 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 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第五页,共19页。


影 响
环 境

情 大
致 灾
小因
的子


受 灾 体
探究(tànjiū)一 自然
yú)汶川
②2008年时,国家和地区
防抗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汶川地震受伤人数 。
多于(duō yú)唐山
地震
①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水
直接经济 损失
汶川地震 (dìzhèn)远远大 于唐山地震 (dìzhèn)
平高于1976年,单位面积 上经济密度大;②汶川地 震波及范围比唐山地震广 。
第十三页,共19页。
【课堂探究二】—-自然灾害
(zìránzāihài)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地域
小组合作,讨论(tǎolùn)释疑
差异
8分钟
要求: 1、组长负责协调,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4分钟,然 后组内共同讨论4分钟,做到全员参与。 2、边讨论边做记录,注意总结本组好的答题方法。 3、第2题要求书面展示:展示答案、说出所给答案的 依据;根据分值要求进行(jìnxíng)打分。 4、展示时要积极热情大方,声音洪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 中图高二选修5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 中图高二选修5地理课件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可以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在一定程 度上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或降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 冰雹 霜冻
防治措施 ①利用火箭或飞机将化学药剂(如干冰、盐粒)等撒入云中,破坏冰 雹的形成条件 ②用炮弹轰击云层,驱散形成冰雹的强积雨云,防止冰雹的产生 利用温室、风障等设施和灌水、烟熏、覆盖等办法减轻和防止霜 冻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探究
(tànjiū)

探究
(tànjiū)

(1)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在辽东丘陵,植被破坏后还会引发哪些自然灾害?(答三条即可) (3)辽宁也是我国霜冻灾害的多发区,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止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4)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有人说,辽中南工业基地 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炭消耗量大,因此也是我国酸雨发生频率最高 的地区。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
旱涝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12/11/2021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探究
(tànjiū)

探究
(tànjiū)

探究一 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
●问题导引●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 8 次洪峰,持续两 个多月,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 600 亿元。但是造成这次洪水的暴雨比造成 1954 年特大洪水的暴雨强度要小。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1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 人员死亡的灾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 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 产损失。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目的
•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 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 成机制。
•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 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课堂小结】
自 然
自然灾害




影 响
自然灾害 的影响
定义
灾害 事件
自然 异变
受灾体
灾情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资源与环 境破坏
危害程度 地域差异
谢谢!再见!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 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 重的放射病。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 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共19张PPT)


【答总案结】:(1同)在样洪的水灾高害风强险度区下,,农人田类面在积自扩然大灾,害房高屋风建险筑区增的多活,动经 济(密比度如明建显房增、大耕。作等(2))乙强度(3和)在范洪围水越高大风,险高区风开险辟区耕的地经;济在密洪度水越高大, 风则险灾区情发放展大居;住反用之地则。灾情(4减)植小树。造人林类,的恢活复动林,业有用可地能,导涵致养大水灾源小;害, 退或耕者还小湖灾,大增害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除了修建水库,还具体 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例如,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 流的发生。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修建水库
稳定局部地
区的水循环、 调节径流量
减少旱涝 灾害的发生
人类进行生态 环境的建设
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 的稳定性
减少灾害 发生频率
植树造林 水土保持
稳定局部地
区的岩层、土 层
减少滑坡、 泥石流的发生
2.2010年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 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 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第一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和“缩小”作用。 4. 理解社会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树立用人类知识
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类 影响地表环境 生态建设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选修5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①特点: ____滞__后______性和隐蔽性.
②差异
非可再生资源: 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可再生资源:
再生过程____缓__慢_____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①相关因素: __社__会_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__与防抗 灾害能力. ②具体表现: 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经济发 展水平高, 但___防__抗__灾__害__能__力__弱_____的地区,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 反之危害程度就 低.
据此回答(1)~(3)题. (1)火山喷发( ) A. 不属于自然灾害 B. 属于孕灾环境 C. 属于致灾因子 D. 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
出, 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 哥伦比亚的火山
B. 印尼的火山
C. 台湾的火山
D. 日本的火山
(3)材料中四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 目不同, 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 人口密度不同 C. 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要点二 自然灾害的影响
影响
表现
生理

给人体造成伤残、死亡等 伤害

伤 心理 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

精神 伤害 可归及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
影响
表现
直接 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
财 经济 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 产 损失 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损 间接 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 失 经济 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
【解析】 (1)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 件中的自然异变, 是致灾因子之一. (2)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以后形成玄武 岩. 四个选项中, 哥伦比亚高原属于火山喷发 形成的玄武岩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迅速流过来填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空气旋涡,这个旋
涡,称为气旋。
3.热带气旋的分类(根据最新分类标准) 热带低 热 带 强 热 带 气压 6 级~ 7 级 风暴 风暴 8 10 级 ~ 11级 超强 台风
名称
中心附

台风
12
强台风
近最大
风力
级~
9级
级 ~
13级
14 级 ~ > 16 15级 级
4.台风的天气特征
测台风的动向。
【例1】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 “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
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A.广东 C.海南 B.福建 D.山东 )。 ( )。
自 然 灾 害 与 人 类 活 动
自 然 灾 害 与 人 类 活 动
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与孕育的自然圈层 概念、形成条件 热带气旋 台风:概念、源地、灾害特征、影响地区 气象灾害 干旱:概念、成因和分布地区 寒潮:概念、形成因素和危害 成因 地震震级的烈度及影响因素 主要的地震带 主要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的形成与分布 滑坡和泥石流:概念、发生条件、多发区、危害 洪涝:形成原因和条件、多发区 水文灾害 风暴潮:概念、成因类型 生物灾害的发生 生物灾害病害:种类、发生原因和危害 虫害和鼠害;种类、发生原因和危害 环太平洋地带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50° 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北纬20°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A.东面 C.西面 B.南面 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
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 兆?
解析
第(1)题,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部分
组成,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因此风暴潮的大小取决于风 力的大小。从图上看,福建正是台风登陆的地方,并且正是 迎风的海岸,风力大,风暴潮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测
本章归纳整合
知识构建
定义 自然异变为诱因 自然灾害 及其影响形成条件 有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 对人员的伤亡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的人群差异 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财产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的影响 灾情特点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5.台风有功也有过 台风会掀起狂风、巨浪,带来暴雨,给航行的船只造成 威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其带来的 丰沛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因此也能带来一些好处。
6.台风的防御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利用气象卫星可以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 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对防止和减轻台风 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
2.台风的形成:夏秋季节太阳直射海洋。海水的温度升 高,海面上的空气变得潮湿而不稳定,这层空气继续受 热就会膨胀变轻而迅速上升,其中水蒸汽上升遇冷后凝 结成水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继续上升, 促使空气继续膨胀变轻而上升,于是那里就形成一个气 压很低的区域。这时四周比较冷的空气就会乘虚而入,
专题整合 台风
1.定义:台风和飓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
旋,只是因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称。生成于 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生成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 风”;而生成于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则称为 “旋风”。飓风在一天之内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台风的形状像一个大漏斗,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
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当一次台风向一个地区逼近时,首先 到达的是外围大风区,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 旋状云带和降水。其次是旋涡风雨区,它到来时狂风大作、 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旋涡风雨区平均宽8千米~19千米,
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
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 直径约10千米~70千米不等,平均约45千米,台风眼的天气 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台风眼的产生,是由于台风内的 风是逆时针(北半球)方向吹动,中心由于离心力而形成。
飓风与龙卷风也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
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 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在于它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 个如同“大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同时伴随狂风暴雨、 雷电或冰雹。龙卷风经过水面时,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然 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经过陆地时,常会卷倒房屋, 甚至把人吸卷到空中。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 正面影响——稳定性增加 环境的稳定程度 负面影响——稳定性降低 自 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然 人类活动对自然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 体的易损程度 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 灾 灾害的影响 害 工程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 与 人类活动对灾情 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 的“放大”和“缩小” 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类 活 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 动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
站的风向为西北风;而台风的西部吹西北风,因此“鲇鱼”
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东面。第(3)题,泥石流是沟谷中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前水的流量必然发生 异常变化,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流动的声音必 然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