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原子第一课时
分子和原子
3.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课前预习】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物质的微粒性 【阅读】教材第48页至49页,图3-1、2、3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和 等构成的。
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阅读】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算,这个数字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拿一个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所以,分子的 和 都很小。
【实验探究】1、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现象:实验二烧杯A 烧杯B现象解释所以,分子总是在 。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受热下, 。
2、[演示1] 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 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
[演示2]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 慢慢推入。
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结论: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浓氨水酚酞溶液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水 空气3、1个水分子由1个和2个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构成。
所以,分子是由构成的。
【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2、分子的性质(特征):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⑵分子总是在不断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⑶分子之间有: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B.分子质量减小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种类改变
【答案】C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感受分子的微小,从而理解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特性。
设计实验通过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直观地展示分子的运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分子运动特性的理解。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到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性质的理解,还能体会到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间隔差异。
【交流讨论】你知道如何解释以下现象?
①走过花圃,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②湿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变干?
③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
【学生1】是因为扩散,分子热运动
【过渡】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实验当中的现象吧!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板书】二、微观粒子(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以下生活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分子还有什么性质?
【图片展示】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总结】微粒(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活动】任务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科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存在及其性质。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问题】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预测】氨(NH3)分子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1) 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 方法的教育 教法分析分子、 初中生物、 样的粒子, 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清晰的分子、 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主要采取情境教学, 联想推理, 实验与多媒 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1、知识与技能(1)(2)(3) 子。
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原子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 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针对教学内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 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 创设好教 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
2、在探究分子的性质时,因为分子不可触摸,因此,一方面可以借 助生动的比喻、 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 另一方面, 在进行探究 活动时, 可以改变探究的步骤,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并在分析现象的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等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观赏图片 1、遥知不是雪, 2、酒香不怕巷子深。
(激发新知)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变少?(学生 观察图片思考、讨论。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子和原子等微粒特性的探究,构建学生的微粒观,培养学生学习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感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分子、原子等微观微粒的特征。
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活动1:情境创设,引入新课播放杭州G20笔会音乐喷泉《人间西湖》,摆放香料活动2【讲授:微观微粒发现史】感受分子、原子等微观微粒是客观存在的活动3【阅读感受】微观微粒的基本特征之一:质量和体积很小活动4【探究活动】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之二:总在不断运动活动5【改进实验】活动6【拓展实验】分子运动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投影图片)拓展视野:已知分子的质量越 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 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 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 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 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B . B 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题目,完成 学会阅读,能提 练习炼信息活动7【学以致用】谈谈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因为微观微粒运动引起的活动8【探究活动】微观微粒的基本特征之三:微粒之间有间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老师:知道了分子总在不断运动,下面我们来探究另一个问题。
数学课上我们知道,50+50=100,那在微观世界, 50加50就一定等于100吗?下面我们来重温初二物理课上的一个实猃,50mL酒精与50mL水的混合,观察混合后的体积。
(链接视频,酒精和水的混合)资料:(1)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
【演示实猃】将50mL酒精与50mL 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问题三】根据实验你能得出分子的特点之三是什么?【扳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老师: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当两种物质在混合时,体积一般不能相力□,但质量是可以相加的。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第课时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第课时《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第 1 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的第 1 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 1。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为学生后面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化学式与化合价等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如湿衣服晾干、闻到花香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如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子的存在和分子的特性。
教材内容编排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如氧气、水等物质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微观粒子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分子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子的基本性质。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理解分子间存在间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魔术“消失的水”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提问:“水为什么会消失?消失后变成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2.教学内容关联
-通过魔术现象,引出分子与原子的概念,使学生对微观世界产生兴趣。
-强调化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分子与原子的性质、表示方法等展开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2.教学内容关联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分子与原子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分子与原子的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子与原子的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分子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其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4.合作学习,促进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分子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奥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的沸腾、铁的生锈等,引出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6张ppt)课件
C),理由是 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盐酸, 其运动速度快 。
B A C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实验探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50 mL的酒精和50 mL的水混合后小于 100 mL。
【得出结论】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 间隔 的; ②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 液体分子间的
间隔 大于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在通常情况下: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 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
水就不存在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 是( B )
(2)原子总是 不断运动着
(3)原子间有 间隔 。
着;
三、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一:分子运动现象P49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实验一现象:溶液为无色 ;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 溶液为红色 ; (2)实验二现象: 结论: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
烧杯 A (3 ) 溶液逐渐变红。 现象
解释
溶液不变色。
烧杯 B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 与水结合成氨水,溶液显碱性,从而使 溶液变红
【探索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氨水做实验呢?
氨水易挥发,能很快看到现象。 (2)为什么是氨水的微粒进入了酚酞中,而不是 酚酞的微粒进入氨水中呢?这说明了什么? 氨水易挥发,氨分子运动速度快;这说明不 同的微粒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小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用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开始。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实验与探究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的结论,并利用这一结论对一些现象作出具体解释。
另外课本上还介绍了有关分子间间隔的内容,紧接着通过两个讨论题,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始,一些观点和结论不像认识宏观世界那佯容易理解,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休验科学过程。
3.多提供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力求把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单元课题2_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D
同种分子 • 4.从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不同种分子 混合物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 5.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水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 ) 和( 氧原子 ),生成的新 分子 粒子是( 氢分子 )和( 氧分子 )。该 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氢原子 )可再分, 而( 原子 ) 则不能再分。 6.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 碳的分子具有 ( C ) • A.不同的体积 B.不同的
练习1
同学们,请你 们数一数,图 中一共有多少 个分子?一共 有多少种分子?
发生化学变 化前保持水 的化学性质
发生化学变化 后不能保持水 的化学性质
变成新分子 后,保持新 分子的化学 性质
辨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是否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 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
10.为解释下面各项事实,请在后面的空格里 选择填写有 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 C 不停地运动 C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A ( ) C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 ) D 假如一滴水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 B 每人每分钟 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 万年才能数完 ( )
• 7.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 于( C )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 质量发生变化 D •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 形状发生变化 • 8.如下图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粒品红,一 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 说明 ( ) • 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 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我能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我能掌握分子的性质。
1.我会使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用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我能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我能树立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2.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引导学生愿意接受此局部知识学习的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准备大烧杯3个、小烧杯2个、石子、细沙、温度计、100mL量筒3个;酚酞、自来水、品红、酒精、冷水、热水、浓氨水;教学过程【新课探究】活动一浩瀚的沙漠是由一粒一粒的沙子聚集而成,而一杯水能够分为半杯水、一滴水……,分到最后是什么呢?水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呢?活动二播放水分子的自述的音频A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现象结论现象结论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烧杯A 烧杯B现象解释C取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同时放入等量的品红,观察现象板书设计1.分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处于持续的运动中。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设计亮点1.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水平,在设计时,注重表达了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并且突出实验、借助多媒体获得直观效果,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在探究中获得新知,符合素质教育课程理念。
人教版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课件 _PPT
二、分子的性质 【结论】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在2012年9月8日的云南彝良地震
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
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
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
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B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请各组同学讨论、思考,比一比看 哪一组能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并画出 实验简易图,派小组代表简述出实 验步骤。
实验步骤: 1、用酚酞溶液将小纸花喷湿,插 入饮料瓶中,盖紧瓶盖。 2、将注射器插入饮料瓶的下部, 注入浓氨水。 3、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实验:请各组同学根据我们刚才 确定的实验方案,一起共同动手来做 这个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11 、人都是有思想,有自尊的,尽管在地位、财富、容貌、能力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但在精神上,只要他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对别人的鄙
夷和嘲笑是比较敏感的,任何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语都有可能使他深受伤害,甚至毁了他的前程。所以,我们都要恪守为人最起码的原则:不要 笑话别人。
8 、别想着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的事,莫过于胸有大志,却又虚掷时光。 9、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3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 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7 、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 1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里,我们都在成长着,心灵上,身体上,精神上,而爱,是这成长的养料。 13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8、位置低的人向位置高的人奔走时会觉得很温暖,但是一旦停下来就会感觉到寒冷。 8 、生活是个势利眼,他眼里只有高高在上的人,要想让他瞧得起,你就得直起腰板做人。 3、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 19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19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 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优秀课件
•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温度越高,分子间隙越大; 压强越大,分子间隙越小。
不能点燃 能燃烧
结论:性质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性质
性质1: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性质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性质3:分子间有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间隙越大;
压强越大,分子间隙越小) 性质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 微粒构成呢!?
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
放大10000倍的石墨
结论: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 原子
思考交流:
1、同学们能闻到香水的香味,却看不到它, 这是为什么?
2、平常回家走在路上,我们经常能闻到各 种花香或美味的饭菜的香味,这是为什么?
溶液不变色。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 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你能举出生活当中的例子来说明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晾干衣服、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四溢、 酒精挥发、墨水浸入纸中、品红溶解在 水中.....
练习: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3.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公开课
做一做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C)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
为(C)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主要是由于( D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 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执教者 张丽
石墨中的碳原子图像
21
一滴水中约:1.67×10
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约是:3×10-26 kg
1.67×1021个水分子由10亿 人日夜不停地数,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要数?年
才能数完。
三万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探究实验一: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实验探究二: 1+1=2
100ml水 + 100ml酒精 = ?
【结论】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实验探究三: 不同状态的物质,分 子的间隔大小会一样?
小游戏:谁的力气大 四人一组,取二只注射器,一只吸 满空气,一支吸满水,,用拇指堵 住针管口,慢慢推活塞,体验那一 只容易被推动?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演示实验:将品红分别慢慢倒入盛 有40mL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观 察发生的现象。
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 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演示实验 观察与思考
向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 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有什么变化?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学具准备
烧杯、注射器、胶头滴管、药匙、酚酞溶液、品红、浓氨水
教具准备
教材、课件
教学设计
【激发导入】
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正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思索和探求,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更清楚、更透彻地认识世界。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
【总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且固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气体分子间隔。
【当堂检测】全品听课手册手册
板书设计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1、分子的特性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实验3-1,分别在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加入少量的品红固体,不用搅拌,观察现象。
【小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且分子的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思考】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探究活动三】3、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交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43;一块糖=?
2、夏日缘何飘“雪”?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
3、水“跑”哪儿去了?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
“跑”了。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探究活动二】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实验】实验3-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课时教案
总序第13节
课题
分子和原子
编写时间
10月8日
执行时间
10月9日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特点。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小结】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思考】1、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2、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3、一杯水+一块糖=?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②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固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气体分子间隔。
教学反思
【引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微观世界,同学在认识微观世界时,需要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能够证明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
【探究活动一】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kg,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