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在微信中的“自我”建构

合集下载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作者:袁丹丹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09期摘要在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下,分析微信主动性使用行为与被动性使用行为,探讨微信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

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和朋友圈一方面拓宽了个体获取社会支持的渠道,但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比较的概率。

主动性微信使用行为能够增加社会支持水平,促进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容易引发自卑感甚至产生对他人的嫉妒心,导致自我评价水平降低。

关键词社会支持;社会比较;拟剧理论;自我评价;主动性使用;被动性使用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整体性评估,包括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人际关系、未来发展以及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性认识,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部分。

个体的自我评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伴随着个体成长不断发展变化着,每个阶段的重要他人都不一样,幼年时期主要受父母对自己的态度的影响,学生时期主要是受到老师、同学、同伴对自己态度的影响。

大学生正是处在个体的成年早期阶段,一方面需要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恋爱结婚、求职工作的社会压力,需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成人”角色的转变,能否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客观处境、给当下的自己做出正确而积极的评价,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

2019年微信的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月活账户数高达11亿,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一款移动端的社交软件,微信既有QQ、MSN等工具的即时互动特质,又具备微博、Twitter、Facebook等软件的社交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同时手机外形小巧、方便随身携带的属性,拓展了微信的使用空间和使用时间,在网络信号允许的条件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打开关闭微信;微信的朋友圈、添加好友、微信群等功能,有利于个体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获得社会支持。

微信上的人际关系与现实关系重叠性很高,主要集中在亲属、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熟人之间,是一个感情联结较深的熟人朋友圈,具有私密性、实名制的特点。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一、选题缘由 (1)(一)选题背景 (1)(二)问题提出 (2)二、文献综述 (5)(一)关于自我呈现的研究 (5)1、自我呈现的概念 (5)2、自我呈现的动机 (6)3、自我呈现的相关理论 (7)(二)关于微信的研究 (8)(三)关于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的研究 (9)1、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特点 (9)2、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策略 (10)3、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 (11)4、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12)(四)研究评述 (12)(五)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现实意义 (13)三、研究设计 (15)(一)研究思路 (15)(二)研究方法 (15)1、文献分析法 (15)2、问卷调查法 (15)3、个案访谈法 (16)四、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实证分析 (17)(一)被试的选取 (17)(二)问卷设计与验证 (17)(三)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描述性统计 (18)2、因变量的描述统计 (18)3、其他的描述统计 (19)(四)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差异性分析 (21)1、不同性别的自我呈现内容差异 (21)2、不同专业的自我呈现内容差异 (21)3、不同性别的自我呈现态度倾向差异 (22)4、不同专业的自我呈现态度倾向差异 (22)5、不同年级的自我呈现态度倾向差异 (23)五、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内部体系 (25)(一)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方式 (25)1、自我表露 (25)2、印象管理 (27)(二)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态度倾向 (28)1、积极主动态度 (28)2、观望模糊态度 (29)3、避免消极态度 (29)(三)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动机 (29)1、表现欲是大学生自我呈现的原动力 (30)2、虚荣心是大学生自我呈现的催化剂 (30)3、社会存在感是大学生自我呈现的助推器 (30)六、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产生的影响 (33)(一)积极影响 (33)1、激励大学生采取更积极的行为 (33)2、拓宽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 (33)3、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34)4、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35)(二)消极影响 (35)1、不当使用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迷失 (35)2、过度使用导致现实人际关系淡化 (36)3、过度使用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36)七、规范大学生合理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对策 (39)(一)大学生加强自我监控,注重自我提升 (39)1、加强自我监控,树立正确目标 (39)2、注重自我提升,加强自主意识 (39)(二)发挥群体作用,规范大学生自我呈现行为 (40)1、高校加强监管力度,发挥群体作用 (40)2、高校加强宣传教育,内化群体规范 (41)(三)政府健全网络监督机制,构建良好网络社会环境 (41)1、建立完善监管流程 (41)2、保持网络政策法规时效性 (41)八、总结 (43)参考文献 (45)附录 (49)致谢 (53)摘要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社会学专业硕士王景指导教师陆林摘要社交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最普遍、最流行的人际互动形式,在中国也是如此。

大学生微信成瘾程度与成因研究

大学生微信成瘾程度与成因研究

大学生微信成瘾程度与成因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微信成瘾现象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大学生微信成瘾程度与成因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微信成瘾现状微信成瘾,就是指在使用微信方面出现了强烈的依赖和无法自控的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微信成瘾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女生中更加普遍。

他们会因为微信而忽略学习、工作和社交,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微信成瘾不仅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的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 社交需要现代大学生在学校的社交圈子主要依赖于微信,通过微信朋友圈、群聊等功能与同学、朋友保持联系。

由于社交需求较为迫切,大学生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打开微信,查看和回复消息,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2. 寂寞空虚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环境时,常常会感到孤独和空虚。

微信成为了填补这种空虚的手段,他们通过微信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寻找安慰和依靠。

3. 缺乏自控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经验比较匮乏,缺乏对微信使用的自控能力。

他们难以自主控制自己的微信使用行为,陷入了对微信的依赖之中。

4. 诱因微信本身的设计也是一个促进成瘾的因素。

微信的消息提醒、红包、朋友圈点赞等功能都能够刺激用户的愉悦中枢,让人产生依赖感和成瘾感。

三、解决大学生微信成瘾问题的对策1. 提高自控能力大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意识和控制,培养对于微信使用的自控能力。

可以通过制定使用微信的时间和频率,规划合理的社交和学习时间,避免沉迷于微信而耽误学业。

2. 多元化社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拓宽社交圈子,降低对微信的依赖。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户外活动,进行线下交流,培养真正的社交能力。

3. 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和休闲,而不是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微信上。

《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范文

《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范文

《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其朋友圈功能更是成为人们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尤其是对于90后青年群体而言,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他们表达自我、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重要平台。

本研究旨在探讨90后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理解该群体的社交行为和心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90后青年群体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具有独特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行为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微信朋友圈作为他们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其自我呈现行为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90后青年群体的微信朋友圈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对他们的自我呈现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和影响因素。

四、研究结果1. 自我呈现内容90后青年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生活点滴、心情状态、兴趣爱好、工作学习等方面。

他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2. 自我呈现策略90后青年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实与虚假的平衡,即在展示真实自我的同时,也会适度地进行修饰和美化;二是积极向上的表达,他们更倾向于展示积极、阳光的一面,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三是情感表达,他们在朋友圈中经常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产生共鸣。

3.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90后青年在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个体因素如个人性格、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如社会文化、媒体影响等;心理因素如自尊心、归属感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他们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

五、讨论与结论本研究发现,90后青年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大学生微信使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大学生微信使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35源自THE FORUM论坛
友圈的互动是自我价值的展现”这一问 题中只有 24.56% 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来 说完全不适用,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适 用;“我很在意我在朋友圈分享的信息 的点评率”这一问题中只有 25.15% 的人 表示完全不适用。可以看出在微信朋友 圈这样一个虚拟社区里,大学生同样希 望通过自我表露向他人表达情感、想法 与观点,并得到社区中众多人的肯定或 赞扬,通过他人的认同得到自身的满足。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大 家都在里面饰演一个角色,当大多数人 认同和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对一件事情的 看法或一件事情采取的做法,人们就会 提升心理的自我满足感,认同自我从而 提升自信,长此以往对自我的认同也会 更加积极,从这种情况来看,微信对大 学生建立良好自我认同感大有益处。
(上接第 31 页) 的广告策划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 文化素质,提高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听 众的需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 将创意进行完善和发展 [5]。 2.3 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进 广播广告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创 新经营模式是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创新,不仅包括广告创新,还包括对广 播节目进行创新,只有两个方面同时创 新,才能有效地提升节目质量,提升广 播广告对听众的吸引力。此外,还应该 完善激励制度,适当奖励工作表现比较 突出的员工,在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 热情和积极性,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变和 广播广告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进行。 3 结语 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国 的广播广告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和进步,但我国在广播广告经营理念和 相关创意上存在问题,制约了广播广告 等媒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现阶 段广播广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广播广告媒体 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为新兴媒体的发 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沙日娜·秋卡 . 分析广播广告经营 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 36(3). [2] 周伟 , 杨兆婧 . 互联网思维下广播 广告的营销创新 [J]. 中国广播 ,2014,12(9). [3] 高峰 . 有声财富无限传播 : 陕西广 播广告的经营与发展思路 [J]. 今传媒 ( 学 术版 ),2015,27(9). [4] 牛文 . 广播广告经营问题研究 [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21(2). [5] 赵 鸿 洋 . 黑 龙 江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广 告 经 营 模 式 研 究 [D].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2011,27(5).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最主要动机是社交。

微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社交方式,从而满足大
学生日常交流和沟通的需求。

通过微信,大学生们可以与同学、朋友、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互相了解彼此的近况。

微信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社交功能,如
朋友圈、群聊等,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交活动,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邻里关
系。

便捷性也是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信拥有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快速响
应的速度,使得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更加方便快捷。

无论是发消息、发照片、分享视频或
者语音通话,都可以在微信上轻松完成,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微信还提供了在线购物、支付等功能,使得大学生们无需离开微信就可以完成各种消费和支付需求,为他们的
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大学生使用微信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微信,导致与现实生活的交往
减少,沉迷于虚拟社交中无法自拔。

微信上的信息不加辨别地获取和传播,容易受到不真
实信息和谣言的影响,给大学生带来了信息的混乱和困扰。

一些大学生对于隐私保护意识
不强,在微信上进行无谓的个人信息暴露,容易引发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

大学生使用微信主要是出于社交、获取信息和便捷性等动机。

大学生们通过微信可以
方便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获取各类信息,并且享受在线购物和支付的便利。

大学生在
使用微信时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和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2 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容易导致消极自我评价 费斯廷格最早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在人际互动的过程
中,个体会产生对自己的能力、观点进行评价的心理,并且通 过与周围人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比较包括三个类 型,跟自己相似的人进行的平行社会比较,和比自己水平高的 人进行的上行社会比较,和比自己状况差的人进行的下行社会 比较,无论哪一种社会比较类型,对个体的自我评价都可能产 生对比效应或者同化效应,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科技论坛
微信使用行为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分析
袁丹丹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00
摘 要 在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下,分析微信主动性使用行为与被动性使用行为,探讨微信对大学生自 我评价的影响机制。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和朋友圈一方面拓宽了个体获取社会支持的渠道,但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比 较的概率。主动性微信使用行为能够增加社会支持水平,促进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被动性微信使用行为容易引发 自卑感甚至产生对他人的嫉妒心,导致自我评价水平降低。 关键词 社会支持;社会比较;拟剧理论;自我评价;主动性使用;被动性使用
2019年微信的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月活账户数高达11亿,微 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款移动 端的社交软件,微信既有QQ、MSN等工具的即时互动特质, 又具备微博、Twitter、Facebook等软件的社交分享功能,用户 可以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同时手机外 形小巧、方便随身携带的属性,拓展了微信的使用空间和使用 时间,在网络信号允许的条件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打开关 闭微信;微信的朋友圈、添加好友、微信群等功能,有利于个 体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获得社会支持。微信上的人际关系与现 实关系重叠性很高,主要集中在亲属、老师、同学、同事、朋 友等熟人之间,是一个感情联结较深的熟人朋友圈,具有私密 性、实名制的特点。同时微信的公众号、游戏、小程序、微信 红包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等服务。

大学生在微信圈的自我呈现

大学生在微信圈的自我呈现
与表达需求 。
互 动与 沟通 , 共享性 强; 三 是 用户 群 广 泛 , 信 息传播具 立体性 , 并 以爆 炸 式蔓延 ; 四是 朋 友 圈 以社 交 为 基 础 , 建 立熟人圈子, 信息传播可信度高。 可 见, 微信 朋 友 圈能 丰 富 大 学 生社 交 内容 , 拓 宽社 交 范 围 , 对 大学 生 自我 认 知 和 社 会 交 往 起 到 良好 的提 升和 促 进 作用 。
HB1 6 SH0 2 8。
摘要 :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型媒体 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灵成长和 社会 交往的基本需求 。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 “ 自 我呈
’ 现 象, 分析 大学生 “ 自 我 呈 ’ 的主要 误 区, 并从 大学生 自 我 和 学校
4 . 形成社交障碍, 遣成身份 焦虑与角色迷失
微 信朋 友 圈是 自我 标 榜 的 重 要 标 签 之 一 , 是 增 进 自我了 解 和 了 解 他 人
的简单途径 。 朋 友 圈状 态 是 情 绪 情 感 和 观 点 想 法 的最 直 接 表 达 : 转 发 表 明
第三, 利用朋友圈社交功能, 协 助 定 位 社 会 角色 , 进 行 良好 社 会 化 。 微 信 朋 友 圈像 一 个 多维 度 的 网络 空 间 ,“ 既 有窃 窃 私 语 的 卧 室 密谈 , 也 有 会客 厅里的沙龙聚会, 既 有 演讲 厅 的 高 谈 阔 论 、 各抒已见, 也 有 广 场上 的众 声 喧 哗, 这些空间相互嵌套, 人们 甚 至 比 日产 生 活中 还 能 够扮 演 更 多元 的角 色 。 大 学 生 也 是在 这 些 社 交 网络 中 尝试 不 同的 社 会 角 色 , 促 进社 会 化 进 程 。
等教育机构角度给 出了 协助大学生在微信朋友 圈自 我呈现的主要策略。

青年群体在微信使用中的自我呈现

青年群体在微信使用中的自我呈现

第10卷第20期2019年10月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ews ResearchVoLl0No.20October2019青年群体在微信使用中的自我呈现魏颖(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微信作为社交工具,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青年是使用微信最活跃的群体。

本文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的戏剧表演和前后台理论,分析青年群体的“微信表演”,并进一步分析其自我呈现方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青年;微信;自我呈现;戈夫曼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20-0067-02随着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已成为全民级移动通信工具,个体在其中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广泛,其自我呈现更像是一场盛大的“自我表演”,而青年群体是这场“表演”中使用量最大、社交行为最活跃的人群。

本文将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分析青年群体如何在微信使用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是怎样的因素影响了自我呈现的方式。

一、微信即舞台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里提出,“当一个个体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他的行动将会影响他人此刻的情境定义。

有时个体会按照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来行动,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目的则纯粹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他们做出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

⑴这就是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人人都是表演者,社会被比拟为舞台,人的社会行为和交往行为可以看作戏剧表演。

微信作为流量最大的社交APP,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舞台。

微信除了有即时通信功能外,还有丰富的生活娱乐以及自我呈现功能,包括分享功能、朋友圈的展示功能以及生活便利上的购买娱乐功能,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兼具隐私性和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

在利用微信社交功能的同时,个体可以根据平台特点,对自己进行印象管理.通过刻意描画出的自我形象,达到社交目的。

微信对当代青年而言,无疑是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借助这个舞台,青年人可以更自主地经营自己呈现的形象,进而管理他人眼中的自我印象。

《2024年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范文

《2024年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范文

《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其朋友圈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平台。

特别是对于90后青年群体而言,微信朋友圈已成为他们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本文旨在研究90后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动机、方式和特点,以期为理解该群体的社交行为和心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90后青年群体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社交媒体。

微信朋友圈作为他们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重要场所,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轨迹、情感变化和价值观。

通过对90后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了解90后青年群体的特点、社交行为和心理特征。

其次,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90后青年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最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四、90后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特点1. 表达方式的多样化:90后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表情包等。

他们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态度。

2. 真实与虚构并存:在微信朋友圈中,90后青年往往展示出真实的自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同时,他们也会通过美化图片、剪辑视频等方式,呈现出一个更加理想的自我。

3. 强调个性与独特性:90后在微信朋友圈中强调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通过分享独特的观点、经历和喜好来吸引他人的关注。

4. 情感表达的明显性:情感表达是90后在微信朋友圈中重要的自我呈现方式。

他们善于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产生共鸣。

五、动机与心理分析1. 社交需求:90后在微信朋友圈中呈现自我,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与他人建立联系、分享生活。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微信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之中,微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动机与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微信使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一、微信使用的动机1. 社交需求2. 信息获取除了满足社交需求外,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机之一还在于信息获取。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满足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微信上的朋友圈、公众号、订阅号等,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关注各类公众号和订阅号,大学生可以获取到与自己相关的学术资讯、生活技巧、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信息。

信息获取也是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重要动机之一。

3. 娱乐放松二、微信使用行为分析1. 每日使用时长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普遍在2-4小时之间。

女生的微信使用时长通常要比男生更长一些。

在这其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与朋友聊天、刷朋友圈等社交活动,以及获取各类信息。

2. 使用场景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下其使用行为也有所不同。

在课余时间,大学生更多会用微信来进行社交活动和娱乐放松;在学习工作时间,大学生则会更多地使用微信来获取学术和工作上的信息。

3. 社交行为社交是大学生使用微信最主要的行为之一。

大学生通过微信与朋友、同学、家人等各个群体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近况和生活见闻,展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微信的朋友圈、群聊等功能,大学生进行着频繁的社交活动。

三、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建议1. 合理利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获取信息、享受娱乐放松。

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利用,避免过度沉迷。

要学会控制使用时长,不要让微信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应该以学习、工作为重心。

2. 保护隐私3. 拒绝低俗信息微信上有许多低俗、不良的信息,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时候要自觉抵制这些信息的干扰,不轻易传播和转发低俗的内容,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1)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1)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摘要关键词一、引言1.1研究背景: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智能手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随时随地的发送新的内容。

这种由用户自己编辑、制作、发布的内容被称为用户生成内容(UGC),是微信等自媒体的产物。

自媒体用户在使用以上社交软件时,有意或者无意间构建了一种自己的“网络形象”,这种“网络形象”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形象,是个人通过发表或转发文字、图片、文章、视频等内容而综合体现在社交网络上的一种虚拟形象,它透露或者建构了个人的身份、爱好、倾向、外貌、职业、位置、活动等信息。

微信的“朋友圈”属于强连接型社交网络,朋友圈中“发布任何内容只有好友可见”和“分组可见”的独特隐私保护功能更加激发了用户的发布意愿,使得强链接关系中又兼有弱连接特征。

将特定内容与特定分组好友匹配,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多种角色扮演。

并且,由于智能机的普及,网络的特点已经由及时变为即时,网络后台变为用户即时在线表演的前台,网路虚拟前台与现实角色的异同使得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微信“朋友圈”每天的发布量逐渐赶超微博,影响力巨大,这一类社交网络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主体,既有自身行为的主动性,又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规则,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微信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功能,使得现实中基于情景不同的角色转化更方便,针对不同人群,人们建构的形象是怎样的。

人们通过在网络上塑造真实或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以获得所期待的来自他人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形象。

这是出于何种心理动因,网络形象与现实形象有何异同?研究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对微信社交相关理论做出新的拓展与延伸。

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如何在朋友圈中开展社交活动?2、用户进行微信社交活动时呈现了怎样的微信社交形象?3、构建的微信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之间的一致性如何?4、导致这些形象产生的心理动因有哪些?5、用户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和行为与自我建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6、用户完成微信社交的自我建构的效果如何?对于用户起到什么作用?1.3研究方法二、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综述2.1相关理论概述2.1.1个人微信与“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2 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

微信个体形象塑造与自我真实形象的研究

微信个体形象塑造与自我真实形象的研究

社会文化探析微信个体形象塑造与自我真实形象的研究李庆【摘要】数字媒介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微信就是其中的一种。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延伸到了虚拟空间。

微信作为我国主要的社交平台之一,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在虚拟与现实这一新的平台塑造出的个体形象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形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精辟的阐述了人表演一生的实质。

本文将使用戈夫曼拟剧理论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性研究,或差异,或趋同,或真实,分析其中不同的心理活动动机。

【关键词】微信自我呈现人际互动心理动机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 互动以及个人在互动中的自我呈现。

传统意义上的互动场 所是一个固定的物理概念,场所中的“前台”与“后台”应该是分离的,而互动也必须在面对面进行交往的人群中 进行。

但微信朋友圈这一虚拟平台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 “前台”“后台”之间分明的界限,使得个体的自我呈现也 出现了新的特征。

有学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及对朋友圈使用 情况的观察,总结出了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的三种策略: 一为积极主动策略。

个体在朋友圈中很注意自己呈现出来 的形象,十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有意呈现出优秀 积极的一面。

二是中庸普遍策略。

个体在朋友圈中一般处 于“潜水”状态,只愿意观看他人所发的内容,自己避免 发布带有极端倾向性的内容。

三是伪装隐瞒策略,用户在 使用朋友圈时有意控制自身负面态度和行为,避免发表负 面情绪内容。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指出,人的社会行为即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 着自己的多重角色。

表演中人们往往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 人的印象,通过语言、姿态等多种方法来表现使他人形成 自己所希望的印象,即印象管理。

在上文提到的三种策略 中,不论是努力表现自己优秀美好形象,看重他人对自身 看法和评价的积极主动型,或是仅仅表现部分真实自我,许多内心真实想法并不直接明确的表达在朋友圈中的中庸 普遍型,亦或是采取了伪装隐瞒的策略为了迎合他人总是 表现出“虚伪”一面的伪装隐瞒型,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的不同角色的舞台表演的呈现。

浅析微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浅析微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百家论点浅析微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杨桂满(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微信作为一款基础性、低消费的交际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

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交友范围,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微信也会使学生产生一些认知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学习生活;作用1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

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为了实现其自身休闲娱乐和追赶潮流的目的,对于微信的应用率极高。

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追求潮流、时尚的年纪,大学生群体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微信则是智能手机必备的软件。

与此同时,微信这款软件既有手机版又有电脑版,能够使手机和电脑上的文件相互传输,使用起来更简洁、更方便;另一方面,微信这款软件同时还支持QQ邮箱、漂流瓶、微信运动、同步助手、微信钱包、手机充值等十分实用的插件,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际、娱乐途径,还通过微信钱包等插件简化了日常生活当中的支付环节。

微信,作为当代大学生使用率极高的一款媒体软件,对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微信对大学生的作用应该辩证地去分析。

2微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微信这款软件的主要用途和QQ基本相似,主要应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的社交活动。

而大学生群体作为这款软件的主要使用者,微信产生的功能与作用就和大学生息息相关。

微信这款软件,不仅可以免费下载,而且除了消耗流量外,几乎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微信——就是为其扩大交际范围、提高自身学习与生活质量而量身定做的。

2.1有利于扩大和维护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现阶段,大学生中间普遍流行的交流方式就是微信,而微信这款软件的首要作用也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由此可见,微信对于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特殊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微信这款软件的主要使用群体,可以说三个大学生当中最少也有两个人正在使用微信。

朋友作文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

朋友作文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表现【内容纲要】本文采纳量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大学生自我表现、隐私保护、设限态度的研究假定并剖析证明了此中的联系。

以为微信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关于大学生成立社会“强关系”“弱关系”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会依据与目标人群的有关度来进行不一样的自我表现,并进行不一样程度的隐私保护。

本文还在论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重点词】微信;设限态度;隐私保护;自我表现一、前言(一)微信朋友圈设限互联网时代,由传统社区延长出来的、由网络成员们自己依据归属感和集体认可来划定界限、能够朝任何方向延长的即是“社会网络”。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会网络,代表了各样社会关系,此中节点对应现实中的行动者,而连线则对应关系纽带,行动者和关系纽带又组成了社会网。

在“朋友圈”公布信息的同时,我们能够看到微信拥有设限功能。

设限的详细分类是:公然、私密(仅自己可见)、部分可见、不给谁看。

微信“朋友圈”的设限功能表现了一种“圈子”文化,人们不仅仅是能够经过照片或内容的分享来发现相互,联络起来,也能够通过区分“圈子”把一部分人隔走开来。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设限背后潜伏的态度和因子是我们本次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因此我们提出:研究假定 1a:越长使用朋友圈功能,越会使用设限功能;研究假定 1b :男女大学生在设限态度和设限方式上存在差别;研究假定1c :男女在设限方式的偏向要素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别。

(二)自我表现与印象管理欧文 .戈夫曼( erving goffman)在《平时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89 )一书中初次提到“自我的表现”和“印象管理”,他将社会互动比喻成戏剧表演,以为人们为达到“预期印象”在社会互动中对语言和非行为的选择,就是对自我实现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还以为“印象管理”的动机源于对社会赞成的希望和对互动结果的控制。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

①大学生借助微信朋友圈来成立与他人的联系,参加网络表达,进而把朋友圈作为一种自我探究自我表达的平台,我们能够以为,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交际网络是今世大学生生活的另一个场域,他们在此间表达和建构着“自我”。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1)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1)

微信朋友圈网络虚拟形象自我建构机制分析摘要关键词一、引言1.1研究背景: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智能手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随时随地的发送新的内容。

这种由用户自己编辑、制作、发布的内容被称为用户生成内容(UGC),是微信等自媒体的产物。

自媒体用户在使用以上社交软件时,有意或者无意间构建了一种自己的“网络形象”,这种“网络形象”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形象,是个人通过发表或转发文字、图片、文章、视频等内容而综合体现在社交网络上的一种虚拟形象,它透露或者建构了个人的身份、爱好、倾向、外貌、职业、位置、活动等信息。

微信的“朋友圈”属于强连接型社交网络,朋友圈中“发布任何内容只有好友可见”和“分组可见”的独特隐私保护功能更加激发了用户的发布意愿,使得强链接关系中又兼有弱连接特征。

将特定内容与特定分组好友匹配,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多种角色扮演。

并且,由于智能机的普及,网络的特点已经由及时变为即时,网络后台变为用户即时在线表演的前台,网路虚拟前台与现实角色的异同使得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微信“朋友圈”每天的发布量逐渐赶超微博,影响力巨大,这一类社交网络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主体,既有自身行为的主动性,又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规则,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微信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功能,使得现实中基于情景不同的角色转化更方便,针对不同人群,人们建构的形象是怎样的。

人们通过在网络上塑造真实或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以获得所期待的来自他人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形象。

这是出于何种心理动因,网络形象与现实形象有何异同?研究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对微信社交相关理论做出新的拓展与延伸。

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如何在朋友圈中开展社交活动?2、用户进行微信社交活动时呈现了怎样的微信社交形象?3、构建的微信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之间的一致性如何?4、导致这些形象产生的心理动因有哪些?5、用户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和行为与自我建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6、用户完成微信社交的自我建构的效果如何?对于用户起到什么作用?1.3研究方法二、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综述2.1相关理论概述2.1.1个人微信与“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2 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

身份认同与数字时代的自我建构

身份认同与数字时代的自我建构

身份认同与数字时代的自我建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建构方式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身份认同往往与社会角色、文化背景和群体认同紧密相连,但在数字时代,人们对于身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本文将探讨身份认同在数字时代的变化和对自我建构的影响。

一、数字时代的身份多元化在过去,身份认同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处的群体、社会角色和文化传统。

然而,在数字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更直接地与世界联系,从而扩展了他们的身份认同范围。

无论是加入特定的网络社群、关注特定主题的微信公众号,还是通过个人博客和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人们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表达和展现自己的多元身份。

二、数字时代的身份建构与自我表达数字时代为个人提供了更多表达身份和塑造自我形象的机会。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选择披露或隐藏自己的身份信息,选择公开或保留某些个人经历,以便塑造自己想要呈现给他人的形象。

此外,个人网页、博客和社交媒体的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示自己丰富的个性与兴趣,进一步加深他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三、数字时代的身份模糊性和流动性然而,数字时代也带来了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和流动性。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选择使用匿名身份,使得他们的真实身份和虚拟身份产生分离。

此外,互联网的信息交流与碎片化也影响了个人身份的感知和传达。

人们可能在不同平台上展示不同的身份或面向不同受众塑造自己的形象,从而造成外界对其真实身份的困惑。

四、数字时代对身份认同的挑战与机遇数字时代对传统身份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个人建构身份提供了更多机遇。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多样的信息和观点,与更广泛的社群互动,从而使得身份认同更加多元化。

此外,数字技术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目标的机遇。

结语在数字时代,身份认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和群体认同,个人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表达和展现自己的多元身份。

微信互联网个人自查自纠

微信互联网个人自查自纠

微信互联网个人自查自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互联网上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

在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上,我们可
能会受到“有意制造诱惑”的虚假信息的诱惑,导致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无用的信息中,
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此外,在网购、支付等方面,我们也可能会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和财
产信息,给自己带来损失。

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影响到正常
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这些都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常见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查自纠,避免这些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明晰互联网的本质,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要区分现实和虚拟,不
要被虚假信息欺骗。

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不要沉迷于其中,影
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可以设立专门的时间段用于上网,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再次,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财产信息,不要将个人信息轻易泄露给陌生人,选择正规的购
物平台进行交易,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在网络游戏、
短视频等中沉迷,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清醒的头脑。

总的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便利,也可能带来危险。

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不断进行自查自纠,正确使用互联网,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享受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互
联网的世界中做一个明智而负责任的网络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活 动中 } } J 现的。 ( 一 )快 乐 的 自我 对 于 刚刚步 人大学 的新 生来说 , 他 们 的社 会环 境发 生了
很 大 的变化 , 原来 紧张高压 的中学生活一去不 复返 , 换 来 的是 相对 自由、 学业 又少 的大学 生活。面临新 的社 会环境 , 必将产 生新 的社 会经验和社会活动 , 也将产生一个 新的 自我 。大学生 活的初期 , 有很 大一部分是~些集体 的娱乐 活动。他们常常 以 宿舍或班 级为单位进行 聚餐 、 外 出骑行 , 或是参加 一些集体活 动, 通 过这些带有仪 式性质有 组织的社会 活动 , 并 借助朋友 圈 的功 能将这 一状 态表 达出来 , 在 自己 的好 友 圈里呈现 一个快 乐放松 的 自我 。正如米德所说 , 通过参 与有组织 的合作性社会


活动 , 他 才能确实发展成一个完整 的 自我 。
( 二 )忧郁 的 自我
二、 现实 “ 我”的呈现
“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米德认为 , 人 的 自我 和心灵 自我 , 具 有一种 与生理有机体本 身不 同的特征 。 自我是某种 不断发 展 的东西 , 它不是与 生俱 来 的东 西 , 而是在社 会经验过 程和社
微信 : “ 自我 ” 传 播 的 平 台 微信结合微博 和 Q Q两种社交媒体 的传播优势 , 对 内通过 朋友 圈维 持好友 之 间的互 动 , 对 外通过公 众号 、 摇 一摇 、 漂 流 瓶连接外部世界 。微信既是一种社交媒体 , 一 种新 的网络大众 传播模式 , 也 是用户进行 自我传播 的平 台。只要通过 审核 , 任 何人 、 机 构都 可 以建 立微 信公众 号 , 发推送 表达 自己, 利用 朋 友 圈的资源发展用 户 、 读者 , 进行 “ ‘ 自我传播 ” 。正如张小龙所 说 ,“ 我们是 非常鼓励 , 优秀 的文章能够 出现在公众平 台里面 , 我们认 为这是一种对 用户非常有价值 的服务” 。l 1 无疑 , 微 信 为个体 表达 自我和 自我建构提供了一个平 台。 当代 的大学 生群体 , 他 们大 多是在互 联 网的伴 随下成 长 的, 从小 学或初 中就 开始接触 网络 , 很早就有 自己 的 Q Q、 博客 账号, 有 自己 的个性 签名 , 告别 了 日记 本 , 通 过 网络来记 录 自 己的生活 。强 私密性 、“ 私人订制 ” 、 自创公众 号 , 这一 系列属 于微信独 有的 “ 基 因” , 使得微信迅 速受到人们 的青睐 。微信 从2 0 0 1 年上市 以来 , 在较 短的时 间内赢 得 了广 大用户 的喜爱 , 截至2 0 1 6 年第 一季 度末 , 微信 每月 活跃用 户 已达 N5 . 4 9 亿, 用 户覆盖2 0 0 多个 国家 、 超过2 0 种语言 。此外 , 各微信公众账号 总 数已经超过8 0 0 万 个。 自我 感觉 本身并 不是 固定 不变 的 , 而 是像其 他任何 原始 的感觉一 样 , 不 断地演变 和改进 。大学 生面对新 的社会 环境 , 如何 凋整 和适应 ?作 为 “ 天之骄 子”的他们又 如何在校 园这 个小 社会 中实现 自我 ?从 校 园到 即将 步入 社会 , 他们 又是 以 怎样 的心态来 面对 毕业后 的就 业压力?微信作 为大学生最 常 用 的社交 软件 , 朋友 圈成 为他们表达 自我的一个重要 的平 台, 他们 在微 信朋友 圈呈现 了一个 怎样 的 自我?又是怎样 与朋 友 圈的他 人进行互 动?这 都值 得我们去探讨 。
学 探讨 襁 Fra bibliotek毳 浅 析 大 学 生在 微 信 中的 “ 自我 ’ ’ 建 构
陈 志 慧
(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 学院 ,陕西 西 安 7 1 0 1 2 7)
摘 要: 大学生是活跃在微信上 的一 大群体 , 微信不仅 满足 了大学生相互交流 、 展现 自我、 表达 自我 的需要 , 而且也 实现 了他们 的 自我 建构 : 通过在 朋友 圈呈现现实的我 ; 通过发 自拍 呈现一个别人眼 中理想 的我 ; 通过 自创公众号展示一 个真 实的本我。本文试 图以笔者微信朋友 图的1 O 位 同学作为研 究对象 , 通过观察他们 平时在朋友 圈发的状态 以及对他 们个 别进行深度访谈 , 来分析大学生这个独特的群 体是怎样 通过微信 来进行 自我 建构的。 关键词 : 微信 ; 大学生; “ 自我 ”; 建 构 中图分类 号 :G 2 0 6 . 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6)2 0 — 0 0 7 6 — 0 2
到 了大学的三年级 , 尤其是 大三的后半 学期 , 随着 就业压 力 的到来 , 这时的 “ 自我 ”逐渐有 了新 的变化 。一个学 妹在 朋友 圈这样描述她 实习时 的心境 : “ 辗 转一个又一个 陌生 的城 市, 当所有 的锐气都变成 无助时 , 才明 白 自己所有 的坚持都 是 那 么 的不堪一 击 。 ”从相对 轻松 自由无 虑 的大 学生 活步入 忙 碌 的工作状态 , 要适应新的环境 , 就要调整心态 。从这个过程 , 自我通过构成 思维过程 的 、 内化 的姿态对话表现 出来 , 或者 说 是 思维过程 、 反思过程根据 内在 的姿态对话而进行 。在艰难 的 适应后 , 自我发 生 了转 变和调试 。过 了几天 她又在 朋友 圈写 道: 来到北 京这 两天 , 爹妈 各种不 放心 , 过会 发个 消息 问干啥 呢 ……我好 着呢 , 可别扰乱我 , 我还想 在京城大展拳脚 呢 ( 笑 脸) 。这条朋友 圈得 到 了许多人 的点赞和鼓励 , 在好友 的鼓励 和认可 的互动 中, 可以看出她对 未来 的信 心和期望 。微信朋友 圈某种程 度是现实生 活中圈子 的再 现。大学生经 常在 朋友 圈 发布 自己的状态 并和好 友互 动 , 分享快乐 , 倾 诉烦恼 , 重新调 试 自我 , 也使得 自身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 三、 发 自拍 — — 理 想 中 的 “ 我 ” 呈 现 米 德认 为 ,“ 主我 ”是有机 体对 其他 人 的态 度作 出 的反 应; “ 客我”则是一 个人 自己采取 的一组有组 织的其他人 的态 度 。其 他人 的态度 构成 了有组织 的 “ 客我 ” , 然后 一个人就 作 为 “ 主我 ”对这 种 “ 客我 ”作 出反应 。l 3 在库 利看来 , 在许 多情况下 , 与他人 的联系依赖较 为确定的想象形式 , 即想象 他 的 自我——他 专有的所有意识—— 是如何 出现在他人 的意识 中的 。这种 自我感觉决定 于对 想象 的他 人的意识态度 。这 种 社会 自我则可 以被 称作 “ 反射 自我”或 “ 镜 中 自我 ”: 人们彼 此都是 一面镜 子 , 映照着对 方。 我们在发 自拍 之前首 先会 对别人对我们发的 自拍 的评价和期望进行一个想象 , 这时 “ 客 我”和 “ 镜 中我”就显现 了出来 。 ( 一 )对 别人 眼 里我 们 形 象 的 想 象 朋友 圈虽然是基 于网络的虚拟性 , 超 时空 性 , 有一 定的私 密性 , 但是它是 实名制 的, 所 以每个人 的朋友 圈信 息对他 的好 友来 说是真 实 敞开 的, 好友 的看法 、 态度、 评 价对 于他来 说就 形成 了一 面镜子 。看似 简单 的 自拍 , 却被视 为 自我形 象的代 言, 我们 在脑 海 中想 象别人 对我 们 的外 表 、 相貌 、 性格 等 的看 法, 下 意识 地想 把 自己拍 美或修美以得 到大家的赞美 和认 可。 “ 大眼 睛”“ 尖下 巴… ‘ 白皙的皮肤 … ‘ 卖萌 或耍怪” , 这一 系列建立 在 当下 的大 众审美 标准 中 , 不 管依靠 自身摆 拍还 是 后期 的修 图, 都渴望达到 别人眼 中关 于 “ 美” 的标 准和期许 , 想象 在别人 眼里 我们 的形象是 漂亮 的、 可爱 的, 才会秀 出 自己 的 自拍 。希望能 得到别人 的认 可 , 客 我呈现 出来 , 理想 的 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