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系统设计
第6章 系统设计
(5)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 系统工作模式设计 ● 硬件配置 ● 软件设计 ● 网络设计方案 (6)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
真题1.模块结构图中,表示模块的符号是(
A)
A.矩形框
B.箭头 C.空心圆
D.实心圆
真题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 B )
A.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B.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D.可变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
真题1. 为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应通过低___耦合___和高内聚的原则
、运行和维护阶段】
真题1. 从开发内容的角度看,系统设计可以划分为___逻辑___设计和物理 设计两个层面。
真题2. 模块的导出类型分事务型和___变换___型。
真题3. 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___逻辑 结构___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等 六个阶段。
一种度量。也就是说,内聚是对模块内各处理动作组合强度的一
种度量。一个模块的内直接调用同一个低层模块的模 块的个数。 扇出系数是指直接隶属于一个模块的模块个数,即一个模 块直接调用其它模块的个数。
(3)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判断的作用范围是指所有受该判断 影响的模块;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模块本身及其所有下属模块 。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之内。
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原则。系统应灵活,对环境的变化有很
强的适应性。因此要求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部分的独 立性,尽量减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可维护性是灵 活性的一个方面。 (3)可靠性原则。是指系统受外界干扰时的抵御力与恢复能力。 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有平均故障时间、平均维护时间、安全 保密性和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原则。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硬件上不必过分追求 先进。
第6章 型腔布局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第6章型腔布局与浇注系统的设计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普通型腔的总体布局、型腔个数确定、分型面形式与位置的选择、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浇注系统的设计、排气结构设计。
目的与要求(1)掌握型腔的合理布局与腔数的确定。
(2)掌握选择塑料模具分型面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塑件能运用原则选择分型面。
(3)掌握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并会选择浇口在塑件上的位置,会设计浇注系统。
(4)会设计排气槽。
重点与难点1.重点(1)型腔布局及型腔数目的确定。
(2)分型面设计。
(3)浇口形式的选择及浇注系统设计。
(4)排气槽的设计。
2.难点(1)分型面的位置选择。
(2)浇口位置的选择。
授课过程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是由型腔总体平面布置,型腔总体纵向布置来确定的。
6.1 型腔布置(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1.型腔总体平面布置(1)型腔数目的确定。
单型腔模具——在一次注射中只能生产一件塑料产品的模具。
多型腔模具——一副模具一次注射能生产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塑料产品的模具。
一般可以按下面几点对型腔数目进行确定:①按塑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数目。
受塑件精度的限制,属于精密技术级的,如SJ1372-78中的1、2级,只能一模一腔;如属于精密级的,如SJ1372-78中的3、4级,最多可以一模四腔。
②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受设备的技术条件限制,如最大注射量、锁模力、最大注射面积等与型腔个数n有关的技术参数校核。
按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n≤(km n-m j)/m按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n≤(F n-pA j)/pA③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受成本核算的限制,成本最低的型腔数核算n =√NYt/60C1(2)型腔的排列①平衡式排列P90图6.2a、b②非平衡式排列P90图6.2c、d*型腔的排布应使每个型腔都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均等地分得所需足够压力,以保证塑料熔体能同时均匀地充填每一个型腔,从而使各个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黄梯云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1.某种代码由3位字符组成,每位可选择8种字符,则代码的总数是()A 1000B 24C 64D 5122.下面哪个设备不是输入设备()。
A扫描仪B指纹识别C传感器D打印机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转换时,下面哪个说法是不对的?A每一个实体集对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B实体的属性作为对应关系的属性C实体中的码在关系模式中仍作为主码D联系的转换与联系的类型无关4.对输入数据,检查其输入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的校验方法是()A控制总数校验B界限校验C记录计数校验D逻辑校验5.根据计算代码校验位值的算术级数方法,如果原代码为2019,各位权值依次为4、3、2、1,模为11,则校验位的值为()A 8B 1C 5D 96.在信息系统流程图中,表示处理的符号是()正确答案B7.下面哪些不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的内容?A数据的存储结构B文件的逻辑结构C存取路径的选择D文件的组织形式8.系统设计阶段中进行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A为了确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人员之间的分工B为了划分子系统C为了确定系统的人机接口D为了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9.对输入数据,通过计算记录个数来检查记录有无遗漏和重复的校验方法是()A控制总数校验B对照校验C记录计数校验D平衡检验10.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的任务?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11.假定学生关系是S(SNO,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NO,CNAME,CREDIT),学生选课关系是SC(SNO,CNO,GRADE),要查找选修“数据库”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将涉及到的关系是()A SB C,SCC S,SCD S,C,SC12.磁盘文件是一种()A输入文件B输出文件C输入输出文件D周转文件13.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A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意义,但数据的值是没有意义的C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14.输出设计应由()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C程序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15.下面哪种文件不属于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分类的? A周转文件B顺序文件C索引文件D直接存取文件多选题16.下面哪些设备是输入设备()A鼠标B光笔C绘图仪D智能卡17.输入设计应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内容要丰富B减少延迟C减少数据差错D过程应尽量简化18.下面哪些是输出设计的内容?A输出设备B原始单据的格式C输出介质D数据的校验方法19.下面哪些是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依据?A系统的吞吐量B系统的响应时间C地域范围D系统的可靠性20.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关系的主码只能由表中的一个属性构成B关系的第二范式要求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C关系的第三范式要求所有非主属性直接依赖于其主码D关系就是二维表。
第六章 操纵系统设计
三、操纵件的造型
操纵件不仅用来完成操纵系统的任务,而且也是一种 装饰和点缀品。 1.手操纵件的造型
(1)设计手柄式操纵减少时,要重视柄部的形状和尺寸。 (2)为了便于记忆,各操纵件最好采用不同形状的柄部 或者不同颜色的按钮。 (3)采用旋转式操纵减少时,最好在按钮上的手捏部分 设计成一头尖的形状,或做上醒目的标记,用它来指明 旋转的刻度位置。
片刻视力范围是在短时间内部疲劳地看清楚物体的范围。 有效视力范围是注意力集中才看清物体的范围。 视野是指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地观看正前方所能看 视野 见的空间范围。颜色对视野也有影响,白色的视野 最大、其次为黄色和蓝色,绿色的视野最小。 视距是指人的眼睛清晰辨认物体的正常观察距离。 视距
二、操纵件的布置
人体不动的情况下,上、下肢能舒适达到的范围。 (3)操纵灵活 (4)操纵件定位可靠 操纵件应能长时间可靠地保
持在某一操纵状态的位置,不因其他非操作力的作
用而改变其操纵状态。而且,操作件一旦因为某种 原因而偏离操作位置时,应有自动回位功能。 (5)操纵灵活、效率高 对 操纵者所发指令的反映灵敏而准确,而且能量传递 的损失小,效率高,有利于减少操纵力。 (6)操纵系统的反馈准确迅速 好 的反馈性,使操纵信号准确迅速地反馈给操纵者, 以便操作者及时判断操作的效果,并作出新的操 操纵系统应有良 操纵系统中的执行件应
操纵系统的主要参数有操纵力、操纵行程和传动比。 1.操纵力 由操纵力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操纵系统的传动机构 确定,则传动比和传动效率就既定,因此,操纵力 决定于执行件的工作阻力,工作阻力应按最经常出 现的最严重工况时的工作阻力来计算操纵力。
2.操纵行程 操纵行程是指执行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完成操纵 任务时的位置,操纵件所具有的相应位移量。操 操 纵行程的大小应使人体在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能 方便自如的达到。 方便自如的达到。 3.传动比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为传动件的主动力臂与从动力臂 之比,其值决定于传动机构中 构件的尺寸,应按在克服最大操纵力阻力时所在的
第6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二、屋面雨水系统的组成
1.外排水 .
1)普通(檐沟)外排水(见附图 ) )普通(檐沟) 见附图1) 组成:檐沟、 组成:檐沟、水落管 管径: 管径:75mm、100mm。 、 。 间距:民用建筑为8~ 间距:民用建筑为 ~12m; ; 工业建筑为18~ 工业建筑为 ~24m。 。 适用: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单跨厂房。 适用: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单跨厂房。 2)天沟外排水 (见附图 ) ) 见附图2) 组成:天沟、 组成: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 流程: 流程:雨水→屋面→天沟→雨水斗→立管→地面 或管道 天沟长度: 天沟长度:<50m,i= 0.003~0.006 , ~ 适用: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适用: 长度 的多跨工业厂房
一、雨量计算
2. 设计重现期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见下表: 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见下表:
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 汇水区域名称 屋面 室外场地 一般性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 居住小区 车站、码头、 车站、码头、机场的基地 设计重现期(a) 设计重现期( ) ≥2~ ≥2~5 ≥10 ≥1~3 ~ ≥2~5 ~
附图1 附图 普通外排水系统
附图2 附图 天沟布置示意图
1-14 附图 内排水
附图5 附图 雨水斗
附图6 附图 雨水斗前水流状态
附图7 附图 泄流量与各参数间的关系
附图8 附图 单斗系统管内压力分布示意图
Q=
πd2
4
µ 2 g ( H + P)
式中:Q ——雨水斗泄流量,m 3/s µ ——出水口流量系数,取0.95; d ——进水口直径,m; H —斗前水面至雨水斗出水口处的高度,m; P ——斗排水管中的负压,m。
第六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汇总
第六章10.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11.已知f(t)=a+bt,则它的拉氏变换式为( B )A.as +b B.2sbsa+ C. bsas+2D. asbs+311.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 D )A. 顺序控制器B. CPUC. 正反馈D. 前馈控制器13.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B )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10.一般来说,引入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 B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11.在采样—数据系统中,执行实时算法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总和最好应小于采样周期的( A )A.0.1B.0.2C.0.5D.0.86.步进电机一般用于( A )控制系统中。
A.开环B.闭环C.半闭环D.前馈11.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13.如果增加相位裕量φm,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σ%为( C )。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10.若考虑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选择采样周期的一条法则是:采样速率应选为闭环系统通频带的【D 】A.5倍B.8倍C.10倍D.10倍以上11.在数控系统中,软伺服系统的系统增益K a为【B 】A.(2~5)1/s B.(8~50)1/s C.(50~100)1/s D.(120~150)1/s 10.若考虑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采样-数据系统中的采样周期应选为系统最小时间常数的【 A 】A.(O.1~1)倍B.2倍C.5倍D.10倍11.在串联校正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中,I的作用是【 C 】A.改善稳定性B.加快系统响应速度C.提高无静差度D.增大相位裕量10.在最佳阻尼比条件下,伺服系统的自然频率w n唯一取决于【 C 】A.速度环开环增益B.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C. 速度环开环增益与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之比D. 速度环开环增益与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之积11在伺服系统中,若要提高系统无静差度,可采用串联【A 】A.PI校正B.P校正C.PD校正D.D校正7.PID控制器中,P的作用是【 A 】A.降低系统稳态误差B.增加系统稳定性C.提高系统无静差度D.减小系统阻尼7.采样一数据系统中,若考虑系统的抑制干扰能力时,采样速率应为闭环系统通频带的【A 】A .10倍以上B.5倍 C .2倍 D.(0.1~1)倍8.PID控制器中,P的含义是【D 】A.前馈 B.微分 C.积分 D.比例(2011 07)9.在软伺服系统中,一般认为速度环的闭环增益最好为系统的 【 】A.0.1倍B.2~4倍C.5倍D.10倍1.PID 控制器中,I 的作用是 【 A 】A .提高系统误差精度B .增加系统通频带C .加快系统调整时间D .减小系统伺服刚度2.要求系统响应应以零稳态误差跟踪输入信号可采用 (C ) A.前馈控制器B.PI 控制器C.复合控制器D.反馈控制器3.一般说来,如果增大自然频率ωn 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将 (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4. 在伺服系统中,若要提高系统无静差度,可采用串联 【 A 】 A.PI 校正 B.P 校正 C.PD 校正 D.D 校正5. 伺服系统的输入可以为(B )A.模拟电流B.模拟电压C.控制信号D.反馈信号 6. 伺服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受控对象、比较器和(D )等部分A.换向结构B.转化电路C.存储电路D.反馈测量装置 7. 下列那一项是反馈控制系统( )A.顺序控制系统B.伺服系统C.数控机床D.工业机器人8. PD 称为( B )控制算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6章
二、带宽的确定
Mr
( j 0) 0.707Φ( j 0)
( j )
b的选择要兼顾跟 踪输入信号的能力 和抗干扰的能力。 若输入信号的带宽 为 0~ M,扰动信 号带宽为 1~ 2, 则b=(5~10) M, 且使 1~ 2 置于b 之外。
0
r b
输入信号
R( jw)
结束
6-2 PID控制器及其控制规律
• 注明:讲课顺序调整,本节内容在教材 P246~ P248和P254~P257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是串联校正 中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 PID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是实 际工业控制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种控 制规律。 PID :对偏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 算变换后形成的一种控制规律。
系统的闭环零点改变 系统的闭环极点未改变 增加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 稳定性未受影响
u0
+
ug
+
△u 电压
+
u1 功率
+
+ ua
R
n
SM 负 载
放大
放大
电压 放大
i
+
un
TG
图1-8 电动机速度复合控制系统
说明: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都属于主反馈回路之内的校
正。 前馈补偿和扰动补偿则属于主反馈回路之外的校 正。 对系统校正可采取以上几种方式中任何一种,也 可采用某几种方式的组合。
给定 元件
比较 元件
-
串联 校正元件
-
放大 元件
执行 元件
第六章-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
• 7.“Which哪一种”
• 搬运活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哪一种操作是必要的?哪 一种问题需要首先研究?哪一种搬运设备可以考虑选用? 哪一种物料要及时控制?可以取得哪些方案?每个方案 的利弊?哪一种方案最佳?用哪一种标准来评价设计方 案?衡量物料搬运的绩效指标有哪些?
二.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程式
• 由前所述,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物料、 移动设备与容器、移动路径,并这三项内容的组 合也就构成了搬运方法。
• 因此,物料搬运分析设计就是优化物料搬运方法, 并考虑设施系统布置,形成经济实用的物料搬运 方案,方能构筑一个效率化企业内部物流作业系 统。
• 为正确地设计合理的物料搬运系统方案,物流规 划设计者必须在进行搬运分析设计之前首先解决6 个问题(6W)。这6个问题就是著名的5WIH法。
必须弄清这些作为主要输入资料的数字的可靠性
P产品(物料,零件,物品)产品和物料的可运性取决于物品的特性和所用 容器的特性。而且每个工厂都有其经常搬运的某些物品
Q数量(产量,用量)数量有两种意义:①单位时间的数量(物流量)②单独 一次的数量(最大负荷量)不管按哪种意义,只要搬运的数量愈大,搬运 所需的单位费用就愈低
第六章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物流网络的物流据点优化除如何优化选址 以外,还包括物流据点设施内部的相关有 形资产如何优化与配置以提高设施内部物 流作业效率的问题。
• 待运物品应使之处在易于移动的状态,这种 易于移运的状态,我们把它叫做“搬运活 性”。搬运活性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O到 4级。
• 为提高搬运活性,应当把待运物品整理归堆, 或是包装成单件放在托盘上,或是装在车上, 或是放在输送机上。
之组成相互协调的搬运系统。其范围包括供货厂 商、收货、储存、生产、检验、包装、成品储存、 发货、运输和消费用户等。 • 3.物流顺畅原则 • 在确定生产顺序与设备平面布置时,应力求物流 系统的最优化。 • 4.精简原则 • 减少、取消或合并不必要的动作与设备,以简化 搬运工作。 • 5.利用重力原则 •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利用重力搬运物料,但应 注意防止磕碰。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执行件的阻力一定时,ic大则Fc小,操 纵省力,但sc大,同样会疲劳。
因此,确定传动比时,要全面考虑操纵 力和操纵行程两方面的问题。为此,某些 机械给出了传动比的推荐值:变速箱操纵 杆球形铰接支撑的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的 长度比为2.5-3.5;车辆方向盘旋转总圈 数为1.5-2.0圈;机床手柄的转角不大于 90°。
确定主要设计参数及有关几何尺寸。
以图6-7凸轮传动的操纵系统为例进行
说明。此操纵系统是用一个操纵件1通过
二个执行件(拨叉3和6),分别操纵二个被
操纵件(变速齿轮4和5),且操纵位置有一
定的顺序关系。这是一种顺序变速的集中
操纵系统。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采用凸轮传动操纵系统时,其原理方案 设计的要点是: 1) 分析执行件的运动规律,绘制凸轮的行 程曲线。 2) 绘制凸轮理论曲线,包括确定凸轮机构 尺寸和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3) 验算凸轮曲线不同曲率半径处的压力角。 4) 绘制凸轮工作图。 5) 确定从动件的杠杆尺寸,杠杆比由凸轮 升程的执行件移动距离确定。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前轮
机械系统设计第六章操纵系统设计
2、按操纵系统的传动方式分类:机械式 操纵系统、混合式操纵系统。 3、按一个操纵件控制的执行件数目分类: 单独操纵系统、集中操纵系统。 4、按操作用手或脚分为手动操纵系统和 脚动操纵系统。 5.其他:借助于GPS、无线电波、光波、 声波等物理效应实现操纵功能的远距离 (遥控)操纵系统。
第06章-IO系统设计ppt课件(全)
A1 A2 …
B1 B2 …
通道 A1 A2 … B1 B2 … C1 C2 …
C1 C2 …
图6.16 选择通道传送方式示意图
(3)数组多路通道
◦ 综合前两种通道的优点,可连接多台高速设备,允许几 台设备并行工作,以成组交叉方式传送。每个外设都有 数据缓冲区。
硬件中断(硬中断):是一个异步信号,表明需要注意、 或需要改变执行一个同步事件。
软件中断(软中断):是利用硬件中断的概念,用软件方 式进行模拟,实现宏观上的异步执行效果。
外部中断:一般是指由计算机外设发出的中断请求,如: 键盘中断、打印机中断、定时器中断等。外部中断是可以 屏蔽的中断。
内部中断:是指因硬件出错(如突然掉电、奇偶校验错等) 或运算出错(除数为零、运算溢出、单步中断等)所引起 的中断。内部中断是不可屏蔽的中断。
主存
…
12H JMP 200 向量地址 13H JMP 300
14H JMP 400
入口地址 200 打印机服务程序
入口地址 300 显示器服务程序
… ……
图6.10 通过向量地址寻找入口地址
图6.12 链式排队线路和设备编码器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DMA), 是一种直接依靠硬件在主存与I/O设备间进行数据传送,且 在 数 据 传 送 过 程 中 不 需 CPU 干 预 的 I/O 数 据 传 送 控 制 方 式 。 CPU与接口的数据传送的具体过程由硬件(DMA Controller, DMAC,DMA控制器)完成,传送速度比通过CPU快。 (1)CPU暂停方式 (2)周期挪用方式(周期窃取方式) (3)交替访问内存方式
第六章 空调风管道系统设计
得法就是利用这种管段内静压和动压的相互转换,由风管每一分支处 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游管段的阻力,并据此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 下面将这一方法作简要介绍。
图40、41
例题1:
机械排风系统,薄钢板制成圆风管.计算该排风系统的阻力和管径尺 寸。
/
/
/
9
/
/
/
/
/ 0.3353 48.6 16.95 114.995
2
1320
3
9
228
/
/
4.4
13.2
0
48.6
0
13.2
3
1980
3
9
229
/
/
3.45 10.35
0
48.6
0
8.554264039322
/
/
2.85
8.55
0
48.6
0
/
5
3300
3
9
360
/
/
2.45
7.35
0
48.6
0
/
• 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l,愈接 • 近1愈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大于lO,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制
作和安装费用,还可以减少运行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三、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阻力包括
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其中局部阻力占比例较大,高达80%。 因此进行风管系统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来减少局部阻力,以减 少风机的能耗和设备(风机)的初投资。
4) 确定每个子系统的风管断面形状和制作材料。 5) 对每个子系统进行阻力计算(含选择风机)。 6) 进行绝热材料的选择与绝热层厚度的计算。 7) 绘制工程图。
现代教育技术——第6章 教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 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了新课 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 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 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 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 ②小群体评价。根据一对一评价获得的信息,教师已对 教学材料作了修订,此时应选择8-20名学生进行小群 体评价,目的在于确定经过一对一评价之后做出改进的 效果如何,确定学生是否仍然碰到遗留下来的学习困难 问题及学生是否不需要教师的指点帮助,自己使用教材。
•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有归类分析法、层 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 教学目标的表述:常用的方法有ABCD法、格朗伦模 式、麦克阿瑟模式、加涅模式、布卢姆模式等。
• (2)教学策略的设计
•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 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这一环节是为了完 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因素进行总 体考虑,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 的问题,是教学策略中的最核心环节。
• (3)学习内容的分析。
• 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 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 学习内容划分为:课程(指狭义的课程)、单元、 项目(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项技能等)。 分析学习内容一般步骤:选择与组织单元;确定单 元目标;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评价内容;分析任 务;进一步评价内容。学习内容分析的方法常见的 有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 工分析法、使用卡片的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第六章 服务传递系统设计
第三节 服务传递系统设计方法
例如1、月薪8000的出租车司机 月薪8000的出租车司机 月薪8000
那天在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 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 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 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 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 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 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 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 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 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 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 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第三节 服务传递系统设计方法
3、顾客接触方法: 理论基础:Richard Chase提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 理论基础 的观点。他认为服务传递系统可以分为高顾客接 高顾客接 触和低顾客接触的作业。 触和低顾客接触 在低接触或后台办公室,如同工厂一样运行,可以 使用所有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自动化设施。这样, 顾客既可以感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又可以通 过批量生产来实现规模经济。这种方法的成功取 决于服务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顾客接触的程度以及 在低接触作业中分离核心技术能力。适用于产品 处理情况。 高度接触的活动要求雇员具有较高的人际技能。
第三节
服务传递系统设计方法
例如2: 例如 苏宁服务画龙点睛 购物送礼一向是苏宁电器的强攻战术之一,不 仅吸引眼球,更是投其所好。这次活动礼品种类 丰富,除大米、食用油等年货外,消费者还有机 会获赠微波炉、净化器等高价值的礼品。不仅单 件电器有赠品,当日购物金额累计到2万元以上还 有现金卡赠送。 只要现在光临苏宁电器,无须购物就可以领 取抽奖券一张,奖品是摩托罗拉V3手机一部。同 时,为回馈会员对苏宁电器的支持和厚爱,苏宁 电器将长期举行“会员积分兑换现金卡和家电服 务”的活动,让会员享受到实惠。服务全天候 .
6章 分拣作业系统规划
拣货单位
1
托盘
托盘
P→P
2
托盘
托盘+箱
P→P+C
3
托盘
箱
P→C
表6-1
模式 存储单位
拣货单位、存储单位及对应设备(续)
拣货单位 记录 设备配置 (a)重力货架和输送机 (b)自动化移动货架 (c)立体自动仓库 (d)旋转货架 (a)轻型货架 (b)简单式重力货架 多品种少批量拣选的代表性模式: (a)带灯光显示装置的重力流动式货架 (b)旋转货架 (c)电脑辅助拣货台车 (d)自动分拣系统 (a)利用机器人来拣货 (b)自动贩卖机型的拣货机 (c)附显示装置的台车 (d)贮物柜
4
箱
箱
C→C
5
箱
箱+单品
C→ C+B
6
箱
单品
C→BBiblioteka 7单品单品
B→B
三、确定拣货单位的工作步骤
(1)货品分组 按货品特性将货品分组。如将体积、重量、化 学性质、外形等方面差异较大,需要分开存放的 物品进行分组。 (2)历史订单统计 利用EIQ分析法,将过去一年或一个月的订单 进行统计,求出各组物品的IQ-PCB分析表,计 算每一出货品项以托盘为单位的出货托盘数量以 及从托盘上以箱分拣所需的托盘数,从而掌握各 拣选分区的物流量,作为作业系统设计的基础。 表6-2是IQ-PCB分析的一个实例。
第二节 确定拣货单位
一、拣货单位的类型 拣货单位是指拣货过程中物品的基本单元,通 常有三种拣货单位,即单品、箱、托盘。除这三 种单位外,还有一种是体积大形状特殊的单位。 ( 1)单品。拣货的最小单位,可从箱中取出, 可以用人手单手拣取。 (2) 箱。由单品放入箱中组成,可从托盘上 取下,人手必须用双手拣取。 (3)托盘。由箱叠栈而成无法用人手直接搬运, 必须用机械搬运。 (4)特殊品单位。体积大、形状特殊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1)集中式系统
单机批处理系统
单机多终端分时系统(终端无处理功能) 主机一智能终端系统(终端有辅助处理功能) (2)分布式系统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局域网+广域网(混合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2 C/S结构与B/S结构
(1)C/S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1 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对系统开发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多种系 统开发方法,其中结构化系统设计是最有影响的系统设计方法之一。它用
图来表示系统的结构,其设计原则主要是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思想是“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它强调面向用户,加强系统调查和分析,将系统 设计分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两个阶段,系统开发严格按照阶段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2 结构化设计方法概述
1974年,美国人W.stevens、G.Myers和L.Constantine三人联名在IBM
系统杂志(IBM System Jounal VOL.13 No.2)上发表了题为“结构化设计”
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思想。它在设计过程中重视系统
模块
数据通讯 控制通讯
调用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2)模块调用说明
(3)模块结构图的若干概念
①主宰与从属
②深度
③宽度
④扇出数、扇入数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4)模块结构图中的模块类型
①传入模块:从下属模块取得数据,经过某些处理,再将其结果传送给上级模块。 ②传出模块:从上级模块取得数据,经过某些处理,再将其结果传送给下属模块。 ③变换模块:也叫加工模块。它从上级模块取得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转换称其他 形式,再传回上级模块。它加工的数据流叫作变换数据流。 ④协调模块:对所有下属模块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模块。在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或数据 加工部分可以找到这样的模块。在一个好的模块结构图中,协调模块应在较高层出 现。
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①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②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③计算机硬件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④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
(2)详细设计: ①代码设计;
②数据库设计;
③输出设计; ④输入设计;
4)标注模块名、数据流名、控制流名、调用关系等。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4)从事务型DFD导出MSC 事务型DFD的前事务中心一般起判断作用,然后选择某一支路进行数据 处理,这种作用正是MSC中管理模块的作用。具体转换步骤为; 1)找出前事务中心,如果有后事务中心也一并找出。
C调检验子菜单
D调查询子菜单
功能型内聚的模块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3)模块耦合 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它取决于各个模 块之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哪些信息通过接口。一般模 块之间可能的连接方式有6种构成耦合性的六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
《管理信Hale Waihona Puke 系统》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3)从变换型DFD导出MSC
把变换型DFD转换为MSC的关键是确定变换中心。具体步骤是:
1)找出逻辑输入、逻辑输出,确定输入、变换中心和输出三大部分。 2)设计顶层模块.把输入、变换中心和输出连到顶层模块下作为第二级模块 。 3)其它加工以数据流连线为据自然下垂,作为下级模块。
C/S结构即是指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在企业网中.客户机/服务器模 式是一种能够最充分发挥台式计算机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中,数据及其处理能力被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或计算机站点,而不 是集中式的控制。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它强 调用户与数据的交互作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将任务划分为由“客户机 ”和“服务器”分别分担的部分,虽然两者都是连接在网络上,但各自承 担并完成各自的功能。
当实际系统变化时,只需对系统中的对应部分作出相应的修改即可。
(2)将系统划分成功能单一、简单、易理解的模块。
(3)采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进行设计。 (4)遵循低耦合,高内聚的模块设计原则。 (5)使用模块设计技巧来进行模块的分解、合并。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1 系统的总体布局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3)C/S结构与B/S结构的综合应用
由于Internet技术正处在发展之中,现有浏览器、Web服务器的商品软
件在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性能不是很稳定,所以目前通常情况 ,在Web服务器上一般是用于查询、检索和公告发布等,而对较为复杂的应 用软件开发,较为重要的数据交互操作,则必须由C/S结构来完成,所以数 据库服务器在Web上的应用,应该说是有限制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客户机 图形应用 用户数据 客户端应用 电子制表 用户数据 客户机 客户机 文字处理 用户数据 客户端应用
图形应用 用户数据 客户机 服务器
操作系统共享数据库 服务器应用程序 网络通信协议
图
C/S结构示意图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2)B/S结构
强
模块内聚性
弱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2) 模块内聚类型的判断方法 如果只需用一个动宾词组就能准确地描述模块的功能,说清楚它做什么 ,则这个模块就是功能型内聚模块,如果不是一个词组,而是一个复合句 子,句子中有逗号,有多个动词,这种模块一定不是功能型内聚模块。
A成绩登录
B调录入子菜单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1)DFD与MSC间关系分析 DFD与MSC都是对系统的功能描述,前者作逻辑描述,后者作物理描述。 但它们都描述了系统把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数据的转换功能。这是其共同 点,也说明两者间有必然的联系。 DFD与MSC所用基本模型相同。DFD是从系统的高度抽象模型出发,经对加 工(即对数据的处理功能)的层层分解而得到的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造。其 每一个完整层都是系统全部数据处理功能的描述,每一个加工都描述一个 数据变换过程。 MSC也以系统的高度抽象模型(黑箱)为出发点,经对黑箱(系统或子系统) 的层层分解而形成的一个平面树。MSC是系统全部功能的描述,其中的每一 个模块都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⑤用户界面设计; ⑥处理过程设计; ⑦安全可靠性设计。
(3)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
(4)“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l)系统分析的成果。 (2)现行技术。 (3)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 (4)用户需求。 (5)系统运行环境。
(1)模块内聚 一个内聚程度高的模块应当只完成软件过程中的一个单一的任务,而 不与程序的其它部分的过程发生联系。也就是说,一个内聚性高的模块( 在理想情况下)应当只做一件事。一般模块的内聚性分为七种类型,它们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
功能内聚 顺序内聚 通信内聚
内聚性
过程内聚 时间内聚 逻辑内聚
低
偶然内聚
系统的总体结构是指整个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在物理上 、逻辑上的相互关系,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而系统的总体布局是指 系统的硬、软件资源以及数据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集中程度来看主要有: 集中式系统(centralized systems)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s) 从信息处理的方式来看主要有: 批处理方式(batch Processing) 联机处理方式(on-line processing)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
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 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
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3-tier)结构。B/S结构
,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 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 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3 模块的独立性
所谓模块的独立性,是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的具体的 子功能,而和软件系统中其它的模块的接口是简单的。例如,若一个模块
只具有单一的功能且与其它模块没有太多的联系,那么,我们称此模块具
有模块独立性。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的结构构造,强调组成系统的模块、数据、功能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接口 。SD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编制模块结构图的方法,评价模块结构图设计优 劣的标准及设计出具有良好系统结构的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
6.1 系统设计概述
3 SD方法的基本原则
(1)系统的结构设计要充分利用数据流图,尽量和实际系统相对应,这样
低
耦合性
高
非直接耦合
强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外部耦合
公共耦合
内容耦合
弱
模块独立性
模块耦合类型
《管理信息系统》
6.2 系统总体概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