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1
南水北调原理
南水北调原理南水北调是中国国家重大的水利工程,旨在解决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实现南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原理和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南水北调的原理。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包括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两大部分。
中线工程是指从长江干流的江苏扬州市泵站抽水,经过引黄灌区的引黄河水,然后经过引汉灌区的引汉江水,最终将水引入黄淮海平原和北京天津地区。
东线工程则是利用江苏省淮安市的淮河水,将水引入山东半岛和天津地区。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引水和输水的方式,将南方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
中线工程通过引黄、引汉两大引水渠道,将长江水和黄河水引入黄淮海平原和北京天津地区。
而东线工程则是通过引淮渠道,将淮河水引入山东半岛和天津地区。
这种引水和输水的方式,可以实现南北水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解决北方地区的用水难题。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的原理还涉及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
在引水和输水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地势落差、输水距离远、水质保护等诸多技术难题。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需要运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引水和输水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原理是通过引水和输水的方式,实现南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的建设,可以实现南方水资源向北方输送,解决北方地区的用水难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涉及到引水和输水的技术,还需要运用先进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手段,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为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重大的影响,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南水北调工程是因为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而进行的。
我国北方地区地理条件恶劣,水资源相对匮乏,而人口数量众多,工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受限于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等水域中,而北方地区则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
南水北调工程将通过大规模的水资源调配,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既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又可以提高南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还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虑。
水资源是维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工业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还将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原因还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原因主要包括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在水利建设领域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一、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 工程目的。
-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南水北调通过跨流域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多方面的用水需求。
2. 工程线路。
- 东线工程。
- 起点在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
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逐级提水北送,途径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终点到达天津。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区域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和河北东部、天津等地。
- 中线工程。
- 从长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通过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大中城市。
- 西线工程。
- 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目前西线工程处于规划研究阶段。
3. 工程规模。
-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它涉及众多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
例如,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其大坝加高工程也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
1. 穿黄工程技术。
- 在中线工程中,穿黄工程是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需要在黄河河床下开凿隧洞,将南水北调的水安全地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
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盾构法等先进技术,盾构机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掘进,同时要解决防水、防沙等问题,确保隧洞的稳固性和输水的安全性。
2. 水质保护技术。
- 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在水源地及沿线采取了一系列水质保护措施。
例如,在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地区,加强了水污染治理,关闭了大量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入库河流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障水源地水质达到较高标准。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有几个方案
南水北调有几个方案简介南水北调是中国实施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重大水利工程,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
该工程采用多个方案,以调水南方的河流水源,供给北方缺水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几个方案。
1. 东线工程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第一期工程,开始于2002年,主要由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负责实施。
该工程以长江为水源,通过引水渠道和隧道,将长江水资源调运到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
东线工程的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项单一工程项目。
2. 中线工程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第二期工程,始于2008年,主要覆盖河南、山西、陕西、北京等地。
中线工程取水自长江干流,通过丰富的引水渠道,将水资源送往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地区。
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最具规模的一项,涉及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调度。
3. 西线工程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三期工程,计划于2022年正式动工。
该工程的主要涉及地区有四川、重庆、山西等,以及新疆地区的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
西线工程的目标是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解决西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并满足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4. 南线工程南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第四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开始建设。
该工程主要涉及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南线工程的目标是利用珠江水系和西江水系等水资源,满足华南地区的水需求,改善当地的水资源供应问题。
5. 横断山区水利工程横断山区水利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调运横断山区的水资源,供给华北地区。
该工程涵盖丰富的水利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渠道和隧道等。
横断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
通过实施不同的方案,包括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南线工程和横断山区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成功调运南方的水资源,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试行)》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试行)》一、页《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试行)》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概述4.2当前水资源分配情况4.3现有调度方案的局限性5.项目目标5.1优化水资源分配5.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3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6.7.三、摘要本方案针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水量调度进行详细规划,旨在解决现有水资源分配不均、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优化调度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概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大型水利工程。
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终点在天津,全长约1,200公里。
工程自2013年通水以来,对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4.2当前水资源分配情况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水量分配主要依据行政区域需求和季节性变化进行。
然而,这种分配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部分区域水资源过剩,而其他区域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3现有调度方案的局限性现有的水量调度方案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历史数据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
调度方案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五、项目目标5.1优化水资源分配通过引入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建立科学的水量调度模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确保各区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兼顾工业和农业用水的需求。
5.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水量分配策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3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在水量调度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
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背景1.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根据中国水资源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南方地区拥有约70%的水资源,而北方地区占有约30%。
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不足,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
2. 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北方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应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3. 水资源短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推出,正是受到了这些重大挑战和需求的驱动。
二、南水北调工程规划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三大主线。
其中,中线工程是最主要的一条引水线路,主要负责将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引入到北方地区。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湖北省的江汉平原,终点位于河南省的郑州市、西安市及天津市。
总长约1275千米,其中319千米为引水渠,其余为水库、隧洞和泵站等设施。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一部分,主要是将嘉陵江、乌江两条支流的水资源引入到长江上游的干流嘉陵江中,经由人民公园转入黔黎环城水库,再由人民湖转入巴北支水渠,最后由霞前潭引入涪嘉渠。
这条线路的总长约650千米,包括涪嘉渠、霞前潭水库和其他附属工程。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项目中最长的一条引水线路,也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一部分。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终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
总长约1455千米,其引水方式大致为:引水渠、隧洞和加压管线。
南水北调知识点
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水利工程。
它的实施目的是通过调水方式,从南方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输送水到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下将介绍南水北调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在我国长期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工程。
由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依赖地下水和降水补给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决定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利用。
二、主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三条主要通道:中线工程、东线工程、西线工程。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和主干,起于湖南湘江中下游的岳阳,沿山地向北穿越长江,再经河南、河北,最终抵达北京。
东线工程起于江苏,贯穿山东半岛,并最终灌溉到北京、天津等地。
西线工程起于四川,途经陕西、宁夏,最终输至内蒙古。
这三个主要通道覆盖了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输水区域,完成了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
三、建设规模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之一。
根据计划,这个工程总建设规模包括了东线、中线、西线和江南水源等四个部分。
其中,中线工程总长约1,268公里,输水量为每年152亿立方米;东线工程总长约1,448公里,输水量为每年143亿立方米;西线工程总长约2,400多公里,输水量为每年48亿立方米;而江南水源为补水北方提供了额外的水资源,每年输水量为171亿立方米。
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南水北调工程在规模上是非常庞大的。
四、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南水的调配和调度,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南水北调
也有人反对,主张从黄河底下打隧道,因为 架设渡槽,就等于在黄河上插了一把大梳子,势 必影响黄河防汛,更会造成泥沙淤积。 主张横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与下穿(长 江水利委员会)的两个设计单位都给张基尧(水 利部长)送来成箱的设计和地质资料,各有各的 理。 最后决定建立联合设计组,共同做两个同样深 度的方案,最后再找国家层面的专家论证。两个 方案都做到了初步设计的深度。经过慎重和深入 比较,最后还是确定隧洞方案。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 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 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 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 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 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 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 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 可向黄河下游补水。
70年代丹江口水库建设就已为南水北调预留 伏笔,留有加高的空间。但在讨论中线方案时, 有人提出大坝不需要加高,这样可以减少移民, 节省投资。虽然最终没有采纳反对加高的意见, 但它促进我们更深入、更全面的进行研究,也使 决策更慎重。
南水北调,究竟有几多难关?
难关之一:长江水如何穿越黄河 穿黄方案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黄河下面打 隧洞,要么在黄河之上建渡槽。是南水北调技术 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与渡槽方案相比,隧洞方案对河势影响相对 较小,给该河段的治理开发留有较大余地,可免 受温度、冰冻、大风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经 过多次科学论证,最终选择了隧洞方案。 河底隧道采取双洞方案,同时方便维护抢修。 两条隧洞是工程最重要的建筑物,每条隧洞长 3.45公里,隧洞内径7米,深达黄河河床底部 35-50米处的沙层中,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隧洞建成后,维护时可关闭双洞隧道中的一 个,对另一隧洞进行维护和抢修。双洞隧道内直 径为7米,维修车辆可直驱入洞。根据设计,隧 洞每年有15天至30天检修期,每3年至5年 安排30天至60天大修。
南水北调的知识点总结
南水北调的知识点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资源通过中线工程输送至黄淮海地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大型跨流域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建设历程、工程特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背景中国素有“水资源短缺大国”之称,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旱情频发,缺水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长江流域则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南水北调工程的提出,正是为了调剂中国南北地区的水资源不均衡,解决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通过输水系统,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为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设历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和规划,其中包括南水北调的初期谋划、中期规划和后期实施等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起,中国政府便对其进行了多次论证和研究,直到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正式立项。
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南水北调工程分别进行了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期的建设,历经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实现了长江水资源向北输送的目标。
三、工程特点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止期最长的一项水利工程,其规模之大和技术之复杂堪称世界级。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跨流域输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典型的跨流域输水工程,涉及长江、黄河、淮河等多个流域之间的水资源调剂,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巨大挑战。
2. 多期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期建设,每期工程都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尤以中线工程最为复杂和艰巨。
3. 生态保护。
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输水河段的生态环境,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 水资源综合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项输水工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使得输送过来的长江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效益。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必要性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失调现象。
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南方地区水资源过剩、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和中线两条主干线。
东线工程发源于江苏省淮河干流上的沪淮水库,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淮河,再通过淮河进入黄河流域,满足黄河下游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东线工程的总长约1450公里,经过多个大型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线工程起源于三峡水库,经过中部地区,最终进入黄河流域,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农田输水。
中线工程全长约1278公里,与东线工程相互衔接,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整系统。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黄河流域,满足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引水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包括隧道、渠道、水库等各种形式,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和控制措施。
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
同时,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成就和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南水北调工程知识
南水北调工程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超厉害的南水北调工程呀!
你们想想,水这玩意儿多重要啊!咱每天的生活哪能离得开水呢?就像咱人不能不吃饭一样。
那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这可咋办呢?南水北调工程就像个神奇的魔法,把南方的水给引到北方来啦!
这工程可真是个大工程啊!那长长的渠道,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国家的大地上。
它得穿越好多地方呢,有山有水,有平原有谷地。
这难度,可不亚于孙悟空翻个十万八千里的跟头啊!
你说这工程得费多大的劲儿啊!得修大坝,得挖渠道,还得保证水干净能喝。
这就好比咱家里装修房子,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那些建设者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大工程给建成了。
这南水北调工程可给北方带来了大好处啊!以前缺水的地方,现在也能有水喝啦,能浇地啦,那庄稼长得可旺啦!就像给北方干旱的土地打了一针强心剂。
咱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好啦,洗衣做饭再也不用愁没水啦!
而且啊,这工程还让南方和北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呢。
水在流,人的心也在一块儿啦!这就像一条纽带,把咱全国人民都连起来了。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呀!不能随便浪费,要知道这每一滴水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呢。
就像咱珍惜自己的宝贝一样,珍惜这南水北调送来的水。
南水北调工程,真是咱国家的一大骄傲!它让咱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是多么强大。
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有伟大工程的国家,真是太幸福啦!以后咱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这工程带来的好处,这多棒啊!这就是南水北调,一个让咱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大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河道清淤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河道清淤方案一、清淤背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期工程。
工程以引黄入洛为主线,由三个互补工程组成,即由南向北引黄、一线与中线衔接和中线工程在河南省入黄引洛地区,汇入洛河庙岭库区并与一线交汇,再向北长输至北京。
河南省是黄河中游流域,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河网密集,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黄河中游流域有黄土高原砂砾质土壤,陡峭沟壑,地形复杂,产生大量固体颗粒物质,负荷很重,整个黄河自大堤围护工程进行黄河清淤工程的需求很迫切。
二、清淤目标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清淤,可以增加水库的容积,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增加自来水供应。
2.改善生态环境:清淤可以减少河道的淤积,改善生物栖息地,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保障交通畅通:河道清淤可以提高航道的通行能力,保障船只的顺利通行,提高水路交通效率。
三、清淤方案1.调查研究:在制定河道清淤方案之前,需要对目标河道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水深、水流速度、河床沉积物的类型和厚度等方面的数据收集,为制定科学的清淤方案提供依据。
2.技术选型:根据目标河道的特点和清淤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淤技术和设备,包括机械清淤、水利工程清淤、人工清淤等多种方式。
3.施工计划:根据清淤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河道的特点,制定清淤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方法、清淤区域、施工队伍等方面的计划安排。
4.环保措施:在进行河道清淤的同时,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保障水质和水生物的安全。
四、清淤效果1.提高航道通行能力:清淤可以保持河道的通畅,增加航道的通行能力,提高水路交通效率。
2.改善水质:清淤可以减少河道淤积的程度,减少污染物的积累,改善水质。
3.保护生态环境:清淤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五、清淤成本1.人力成本:清淤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2.设备成本:清淤还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包括施工设备、工程车辆、清淤机械等。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第1篇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
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我国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本工程旨在将长江水资源通过输水渠道调配至黄淮海平原及京津冀地区,为工程沿线地区提供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
二、工程目标1. 保障北方地区水资源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缓解工程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 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提供保障。
三、工程方案1. 输水线路根据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
(1)东线:自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出发,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输送水资源。
(2)中线: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出发,跨越河南、河北两省,向北京、天津输送水资源。
(3)西线:自四川成都平原出发,向黄河上游输送水资源。
2. 输水方式(1)东线:采用提水方式,利用水泵将水资源从长江提至输水渠道。
(2)中线:采用自流方式,利用地形高差将水资源输送至目的地。
(3)西线:采用自流与提水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水资源调配。
3. 工程布局(1)水源工程:包括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源调配工程等。
(2)输水工程:包括输水渠道、输水隧洞、输水管道、泵站等。
(3)调蓄工程:包括调蓄水库、调蓄湖泊、调蓄水池等。
(4)配套工程:包括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等。
4. 工程措施(1)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源地水质,确保输水水质安全。
(2)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措施,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水资源调配:根据沿线地区水资源需求,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
(4)水质监测与保障: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确保输水水质达标。
四、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5. 相关行业标准及规定五、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课件 (一)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课件 (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民生项目之一,从南方将丰富的水源运输到北方干旱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南水北调工程,相关部门制作了一份详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课件,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总体布局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包括四个沿线干渠、七条主要引线和四座分水岭。
它们分别是:1.东线工程:起点为江苏扬州,长度约1480公里,终点为北京市丰台区。
2.中线工程:起点为湖南岳阳市,经过湖北、河南、山东省,长度约1416公里,终点为北京市房山区。
3.西线工程:起点为四川省广元市,经过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长度约2667公里,终点为北京市怀柔区。
4.南线工程:起点为长江干流江西省南昌市,经过赣、闽、粤三省,长度约1390公里,终点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二、沿线干渠沿线干渠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包括东干渠、中干渠、西干渠和南干渠。
这些干渠主要负责将水从运输源头输送到各个重要节点,如集水调节工程(JT工程),以及主要的引水工程。
三、主要引线主要引线是指沿线干渠连接到的主要引线,主要负责将水源调控到大中型城市或大型灌溉区域,它们分别是:1.京杭大运河引水工程:淀江入河后,将通过引水设施进入连接京杭大运河的引水渠,再经过通惠河,最终到达北京市。
2.京杭之间引水工程:从淀山湖出发,通过桥架和埋地输水方式,将水源输送到扬州市。
3.北运河引水工程:从淀山湖出发,与中线干渠相连,将部分水源输送到天津、保定等城市。
4.南归工程:从洞庭湖入手,通过赣江、闽江、粤江,将水源输送到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
5.常德-长沙-岳阳-鄂州引水工程:从沅江出发,次级引水系统将水,输送到湖南省常德、长沙、岳阳、鄂州等城市。
四、分水岭南水北调工程还设置了四座分水岭,它们分别是:扬子江-黄海分水岭、淮河-长江分水岭、长江-珠江分水岭和黄河-海河分水岭。
通过这些分水岭,南水流域和北水流域得以分界,使工程运输效率得到了桥轮提升。
南水北调的措施
南水北调的措施1. 背景介绍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解决中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之间的巨大反差。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水、调水和净水等措施,将丰富的南方江河水源调配至北方地区,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的措施不仅仅包括水源调配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立法、政策以及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
2. 水源调配措施南水北调的核心措施是通过引水和调水的方式,将南方的水源输送至北方。
这项工程分为东、中、西三个线路,每个线路都有相应的水源地和输水渠道。
其中,东线起自长江,通过引水渠道将长江水调配至黄河,满足华北地区的用水需求。
中线起自湖北襄阳,经河南、河北,最终灌溉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西线起自四川彭水,经重庆、陕西,灌溉西北地区。
为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南水北调工程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调水设施,用于蓄水和输送。
其次,通过人工调配水源,合理利用各地的水资源,以实现统一调度和合理分配。
此外,还加大了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3. 净水措施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南北水资源的供给问题,还要保证输送过程中水质的安全和水源的净化。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了一系列的净水措施。
首先是水源的净化处理。
在水源地设置了水质监测站和处理设施,监测并处理水源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是引水渠道的净化处理,通过安装过滤网和加药等方法,清除水中的污染物质,确保输送的水质达到国家净水标准。
此外,还采取了加氯、消毒等措施,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水质的卫生。
4. 南水北调的社会管理措施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也是一项与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
为了顺利实施该工程,也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民众参与。
具体的社会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加强宣传和教育。
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解释工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高公众对该项目的认识和认可。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制度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一、南水北调工程概述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水利工程史上的创举,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国家工程之一。
南水北调项目始于1952年,1977年开始论证、规划,计划中的南水北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工程包括引水工程和配套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调水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2年动工兴建,历经十余年建设,于2014年全部建成,成功实现了南水北调的目标。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1.解决黄淮海干旱地区的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跨区域调水供水,缓解北方城市的用水困难。
2.提高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对干旱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
3.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强化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平衡分配和综合利用,促进沿线地区共赢发展。
三、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专职机构。
2.建立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运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和管理程序。
3.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4.建立水资源调度调控机制,统筹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水量、水利用等资源利用情况。
5.建立安全保障工作体系,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运行,防范水源地的恶性事件发生。
6.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维护水生态平衡。
7.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合法运行。
8.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挑战1.地质地形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运行管理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2.人员培训和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素质不稳定,导致工程运行管理不畅。
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缺水的问题。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理条件不利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中国地域广阔,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干旱缺水。
位于南方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水流丰富,而北方黄河、淮河等则水流较少。
这种地理条件的不利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缺水。
2.人口密集区与水资源丰富区不一致:我国人口众多,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而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却有限。
例如,华北地区的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却非常匮乏,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北方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3.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水资源减少: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导致水资源减少。
水污染、水体破坏、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通过引水调水,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减轻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4.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用水等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5.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稀缺,但经济发展较为快速。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南北区域的资源互补,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
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主要是地理条件不利、人口密集区与水资源丰富区不一致、生态环境破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资源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
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缺水的问题,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南方每年有 许多富余的水白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 水,尤其是华北平原,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 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人们的节 水意识依然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 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监管不到位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规模较大,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多且杂,施 工现场又较为分散,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交通联系多有 不便,因此要实行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很大。加之因南水 北调整个工程多为开放式作业,无论是工地设备还是施工 材料及人员等多为野外作业,其安全监管很难照顾到各个 施工单位,很难实现安全监管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输水沿线的水质保护是东线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东线 的水体污染没有处理好将有可能把污染顺河带走,对供水区产 生影响.
虽然调水会对钉螺 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处理不当可能
导致钉螺 北移,引发血吸虫病蔓延。
血吸虫
钉螺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严把施工设计规划关,解决规划安全问题
严谨的施工规划是工程安全实施的前提,这就要求南水北调 工程各个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规划人员从意识上深刻树立科 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充分考虑各地区实际情况,全面而周 全考量抗震安全问题、防汛施工问题等各个地质要素及气 候要素等,杜绝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忽略方案比选、 缺项、漏计等行为,只有从根源上解决规划安全问题,才 能从根本上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必要 性评估
受水区水资源量明显 增加,可以有效缓解 受水区的地下水超采 局面,提高河水自净 能力
宏观必要 性评估
调水后通过大面积灌溉, 通过下渗增加地下 水为形成区域内水循环奠定基础. 由于水量 加快治理水土 增加, 地下水超采地区的水位将得到恢复. 太 流失和土地沙 原、大同等地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化的进程 问题将得以解决. 同时,提高河水的自净能 力, 改善水质. 在相同排污条件下, 水体的自 增加植被覆盖 净能力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强, 如黄河陕西段 率, 改善农业生 年调水50 亿m3 , 黄河自净能力将提高16%, 受水区水土流失和土地 态环境 调100 亿m3将提高32%, 甘、宁、内蒙等地 沙化问题十分严重, 增 调水用于农业灌溉, 使受水区植被在数量和 河段也将因水量增加而使污染程度降低。从 质量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 也使农业生态有 加水源、植树种草是防 而使北方地区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 较大改善, 治水土流失、使沙化土 宁夏固海灌区建设前是黄沙遍地、 制,并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 地逆转的需要.调水使受 人烟稀少的荒滩, 固海引黄工程建成后, 营造 人民健康水平 大型防护林带133 条, 农田林网1792 条, 成片 水区植被和灌溉农业有 较大增长, 使农林牧结 林0. 17 万公顷, 四旁林570 万株, 大大改善了 构趋向合理化, 对沙漠 农业生态环境,干旱、大风等灾害明显减少, 调水可使受水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有质和量的 的逆转起了积极作用. 农作物产量显著增加. 保证, 植被增加、大风日数减少、大气含尘 量下降、空气湿度提高,这都将对生活健康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增多条件下, 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增加国家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宏观必要 背景分析 性评估
背景分析 总结
微观必要 宏观必要 性评估
微观必要 总结的发展,我国的筑 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 坝技术、隧洞技术以及在高喊缺 出资各方成立董事会并 价格有竞争力 氧的条件下施工的技术日臻成熟。 组建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1月开展的“南水北调工 作为项目法人,负责主 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 据估算, 西北、华北地区年缺水量至少500~ 体工程的筹资、建设、 目研究内容涵盖了南水北调工程 1000 亿m3 , 其中华北平均原占400~ 800 亿 宏观调控、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运行管理、还贷,依法 水价测算的原则是:还贷、保本、微利;两部制水价;定额用水、差 及运行调度等方方面面,共设立 m3 .建国初期, 黄河流域需水量约60~ 80 亿 自主经营。各干线有限 别水价、超额累进加价。 16 个课题,2007 年经科技部批准 m3 , 80 年代约250~ 280 亿m3 , 2000 年可达 责任公司是在政府的指 依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按供水水量和输水距离,逐段分摊投资,进 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 600 导下成立的,坚持“公益 行成本分析,测算主体工程的水源水价和分水口门水价。根据对水价 与企业目标一致亿m3 , 但黄河目前的最大可能供水量为 划、组织实施; 项目研究总经费 370 亿m3, 而且为了防洪每年要留出一定的 万 性大于经营性”的原则, 的承受能力分析,为了使分水口门水价能够被受水区用水户所承受, 3.14亿元,支撑计划拨款9 065 冲沙入海水量, 因此,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 而“南水北调”工程是具 部分贷款由征收的南水北调基金来偿还。 元。该项目经“十一五”期间的 业生产的发展, 本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 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偿还部分银行贷款本息后,东线山东省内分水 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 科研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 口门的平均水价为0.59元/立方米,中线北京和天津的分水口门 为尖锐. 即使将黄河泾流全部拦蓄利用, 也不 果; 其中,发表科技论文705 篇、 作用的大型水利基础设 平均水价在1.20元/立方米左右。 出版科技著作35 部、申请国内专 敷需要, 北方其他流域的缺水状况同样严重。 施建设,与公司发展目 在分水口门供水成本的基础上,受水区用水户的水价还要考虑分水口 利100 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 由此可见,受水区水资源需求量巨大。而负 项、 标和规划是相一致的, 门至自来水厂的配套工程、城市自来水厂及配水管网、污水收集与处 省部级奖励13 项,累计取得经济 责“南水北调”主体工程的各干线工程有限 且与公家经济发展计划 促进科技进步 理等环节的成本。如果考虑这些环节,初步估算需再增加2.5~ 效益约40 亿元,为南水北调工程 责任公司必将因“以水为商品”而适应市场, 和地区发展规划合理结 3.3元/立方米。因此,工程通水后,受水区用水户的最终水价估 的顺利建设作出了贡献,进一步 并得到充分发展。 合,与大环境完美吻合。 计为3.2~4.8元/立方米,在可承受能力以内。 促进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并 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造福于 人民。
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据估算, 西北、华北地区年缺水量至少500~ 1000 亿m3 , 其中华北平均原占400~ 800 亿m3 . 即使将黄河泾流全部拦蓄利用, 也不敷需要, 北 方其他流域的缺水状况同样严重, 为了从根本 上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实行大规模的跨流域 调水, 主要把长江的余水调到干旱缺水的柴达 木盆地、内蒙古和黄河、海河流域. 据估算, 到 下世纪初, 尽管长江流域的用水量会骤增, 但其 余水量仍然很大, 因此, 实行跨流域调水是完全 可能和必要的.
按照政企分开,建立现
微观必要 性评估
微观必要 宏观必要 社会 性评估
效益
微观必要 总论 经济 性评估
效益
生态 效益
宏观必要 背景分析 性评估
背景分析 总结
民生民心工程
微观必要 性评估
!
建设必要性评估流程
总结 微观必要 性评估
背景分析 宏观必要 性评估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 为东部多西部少. 在东部地区是南方多, 北方少, 其中 华北又比东北少. 在我国东部9 个流域中, 北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8%, 水资源仅占14.4%, 单位面积 模数为15.06 万m3/km2 , 数量 不多. 其中黄河与海、滦河流 域片水资源量与单位面积产水 模数更少, 水资源特别紧缺; 南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36.4%, 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9%, 单位面积产水模数达68.75 万m3 , 占 全国地下 水总量的69%. 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分别仅占全国的 19. 38%和10.60%. 而在地下水占区域水资源结构上, 地下水所占的 比重却是西部比东部大, 北部比南部大. 这种状况使水资源的潜力 不能被充分利用, 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 的发展。
项目
建设必要性评估
“南水北调”工程总概
经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 联合国水资源委员会早在1977 年就向各国发出警报,“供水不足将成为一个深 刻的社会危机; 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 ”全世界有100 多 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 个国家缺水,近1/3 的人口缺乏卫生水源,这种情况在城市和工业区更为严重。 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 全世界用水量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 水源不足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 体格局。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540m3 , 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居世界第84 位.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从根本上缓和水资源 的供需矛盾, 结合我国的国情, 必须考虑南水北调。
宏观必要 性评估
投入资金的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2至0.3个百分点
实施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 态投资为1240亿元,其中:东线第一期 主体工程静态投资为320亿元,包括治污 调水工程通水后,北方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促进农 投资140亿元;中线第一期主体工程静态 业发展,南方水灾减少,产生间接经济效益。 投资为920亿元,其中水源工程(包括丹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年均调水量 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移民安置)为151亿 380~480亿m3,有效利用水量300~350亿m3。 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69亿元,输水工 东线调水量按40%提供工业和城镇用水, 程700亿元。 每年可增加就业人口50至60万人就业 60%为农业及生态用水;中线调水量的65% 截至2012年8月底,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 供工业和城镇用水,35%为农业及生态环境 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129. 3亿元。 用水;西线供水量中工业、城镇与农林牧业 及生态环境各50%。按照工业产值分摊系数 法推算工业及城镇供水效益,按灌溉效益分 摊系数法测算农业及其他供水效益。综合各 项效益,按目前价格水平,南水北调工程年 均经济效益约600~800亿元。
背景分析 总结 微观必要 总结 性评估
宏观必要 背景分析 性评估
微观必要 宏观必要 性评估
背景分析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线调水可增加灌溉面积380 万公顷. 提高133.3 万公 沟通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区域互通 顷农田的供水保证率. 另外还可供工矿、城市和居民 生活用水74 亿m3. 东线调水一期工程完成后, 黄淮之 间运河沿线的农业缺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现有146. 2 借助总干渠, 沟通南北交通中线总干渠从北 借助东线大运河行洪排涝, 利用调水洗盐压碱,解决民生问题 万公顷的灌溉用水得到保证, 同时还解决了沿线工矿、 京到丹江口水库, 再顺汉江直达武汉, 全长 城市和居民用水. 待第二期工程完成后, 还增加改善灌 1600km; 东线总干渠使古京杭运河获得新生, 溉面积426.7 万公顷, 其中黄河以南226.7 万公顷, 黄河 这样两条人工运河和京广、京九、京沪等铁 以北200借助东线大运河行洪排涝, 利用调水洗盐压 万公顷, 并使华北平原东部和天津的缺水问题 构筑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大水网格局,便于国家对 路相辅相成, 使南北交通更加方便, 东线一期 碱. 据估算, 扬州至天津的大型抽水站可排涝 得到根本解决。同时, 全国水资源的整体调配南水北调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 工程完成后, 扬州至济宁段可全年通航, 己为 的工程, 5000m3/s, 排涝面积1. 8 万km2 . 另外, 调水 它的供水对象, 既有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用 南北物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上灌田, 改良盐碱地己取得明显成效, 仅苏 水, 又有航运和水产养殖等. 对推动北方缺水区的持续 北地区67 万多公顷盐碱地就有70%~ 80%得 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到改良. 利于解决北方70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 水和苦咸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