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重建大会手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20•【字号】川府办发电[2008]63号•【施行日期】2008.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63号)各受灾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5月12日,我省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灾区人民奋力抗震抗灾,全省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进一步扎实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同时,抓紧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
现就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有关工作紧急通知如下: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建方针,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突出重点、远近结合;(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4)国家支持、自力更生;(5)创新思路、分类指导;(6)明确责任、分级落实。
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协调机构为确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有效、加快开展,省政府决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协调小组。
由副省长王宁同志任组长,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同志、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同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捷同志为副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经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民政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环保局、林业厅、信息产业厅、商务厅、教育厅、卫生厅、文化厅、体育局、统计局、省电力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等工作。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号)编制单位: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组长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组长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员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单位: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国家测绘局谨以本规划向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致以深切悼念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广大灾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人们致以真挚感谢目录前言第一章重建基础第一节灾区概况第二节灾害损失第三节面临挑战第四节有利条件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重建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重建分区第二节城乡布局第三节产业布局第四节人口安置第五节用地安排第四章城乡住房第一节农村居民住房第二节城镇居民住房第五章城镇建设第一节市政公用设施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第六章农村建设第一节农业生产第二节农业服务体系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第七章公共服务第一节教育和科研第二节医疗卫生第三节文化体育第四节文化自然遗产第五节就业和社会保障第六节社会管理第八章基础设施第一节交通第二节通信第三节能源第四节水利第九章产业重建第一节工业第二节旅游第三节商贸第四节金融第五节文化产业第十章防灾减灾第一节灾害防治第二节减灾救灾第十一章生态环境第一节生态修复第二节环境整治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第十二章精神家园第一节人文关怀第二节民族精神第十三章政策措施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税费政策第三节金融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产业政策第六节对口支援第七节援助政策第八节其他政策第十四章重建资金第一节资金需求和筹措第二节创新融资第三节资金配置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组织领导第二节规划管理第三节分类实施第四节物资保障第五节监督检查前言年月日时分,汶川发生里氏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志》大事记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志》大事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心位于北纬30.986°,东经 103.364°的汶川县映秀镇,震源深度为10~20km。
地震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对都江堰灌区水管单位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008年5月12日14时40分,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刘道国赶到管理局,在局机关门口召集在场人员紧急会议,宣传成立都江堰管理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后改名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临时水利调度中心。
2008年5月12日15时30分,水情人员向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岷江来水趋近于零,渠首六大干渠面临断流危险。
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其余5条干渠的水量全部关闭,全部流量集中到走马河供向成都,确保成都市生活供水未出现断流。
2008年5月12日当天下午及晚上,管理局救援队伍在玉带桥宿舍楼垮塌废墟中抢救出12名幸存者。
2008年5月13日上午,都江堰管理局抢通两部有线电话。
其中一部长途电话被作为临时水利调度中心专用电话。
2008年5月14日凌晨2时,外江闸地面电源架设成功。
2008年5月14日上午,管理局召开局务扩大会,对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要求,从当天开始恢复正常办公秩序。
办公场地设在局机关广场临时帐篷内。
2008年5月16日上午,都江堰管理局召集灌区7市水务局及灌区各管理处,召开育秧用水工作总结暨大春栽插用水工作会议。
会上,刘道国局长对灌区抗震救灾、工程应急除险工作进行了部署,就灌区大春用水工作提出了六项要求。
2008年5月16日,沙黑总河临时加固工程完工。
5月17日凌晨,都江堰鱼嘴工程完成应急加固。
凌晨4时,都江堰渠首六大干渠恢复通水。
2008年5月17日上午,刘道国局长视察了管理局震损房屋情况,并对职工安置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出要通过维修加固现有房屋和搭建板房两种方式安置受灾职工。
2008年5月17日21时16分,俄罗斯救援队在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10号楼塌陷现场成功救出一名都江堰管理局退休女职工,这是外国救援队在“5•12”地震灾区救出的唯一一名幸存者。
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操作手册
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操作手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操作手册“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四川省林业厅支持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立即协调保护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安县、汶川、平武、青川四个地震极重灾区开展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项目,分别建立了“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
项目人员根据“中心”筹建、管理运行等阶段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自我总结,最终形成了“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操作手册”,以期为在社区开展类似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思路。
该手册使用对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基层干部、社区群众、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民间组织及志愿者等。
该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建立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的背景、实施策略、基本功能、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要求、案例经验分享等,并配以图片生动说明。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南都基金会与NPI提供的项目支持,“未名空间网友”为“中心”提供的硬件物资配置,同时,也要感谢安县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当地老百姓的自强不息以及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08.9.目录一.设立“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的背景 (1)二.“灾后生态文明重建中心”的实施策略和基本功能1.”灾后生态文明重建中心”的实施策略 (2)2.”灾后生态文明重建中心”的基本功能 (2)三.“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项目的工作流程1.需求评估与“中心”选点阶段 ……………………….2.“中心”筹建阶段 ……………………….3.“中心”的管理运作阶段 ……………………….4.撤出和后续计划阶段 ……………………….四.基本配置1.基本物资配备 ……………………….2.人员配置 ……………………….3.其他公共设施 ……………………….五.“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中心”选点标准 ………….六.工作人员的要求1.保护区工作人员 ……………………….2.民间组织工作人员 / 志愿者 ……………………….3.社区参与人员 ……………………….七.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守则1.工作人员的职责 ……………………….2.工作人员的守则 ……………………….八.案例介绍1.寻找项目开展的最佳切入点 ……………………….2.团结共进的和谐社区才是项目的最终目标 …………………3.谁是主体? ……………………4.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志愿者 …………………“在追求梦想、履行使命的过程中,我们坚守这样一些核心而永恒的价值观:激情、尊重、乐观、正直、勇气。
监理管理实施手册
欢迎阅读总站监表CX06D-2 编号:项目文件评审记录修改□监理管理实施手册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办公室二00九年十二月编制与使用说明1、为规范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工作,确保监理工作质量.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同时为现场监理人员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文件.我们以国家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地质灾害治理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标准等为依据,结合单位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本项目监理工作实际,编制本《手册》。
2、《手册》内容包括重庆监测总站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办公室制定的管理规定、办法,以及本工程选用的技术文件。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疏漏,我们将根34l2123412、设计变更处理程序 (32)3、工程款支付 (33)4、其他规定 (34)八、第一次工地会议实施办法 (35)l、会议准备 (35)2、会议组织形式 (35)3、会议议程 (35)4、会议纪要 (36)附件一、会议签到表附件二、建设单位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附件三、本工程监理交底要点九、监理例会实施办法 (43)1、拿议组织形式 (43)2、会议议题及主要内容 (43)3、纪要形成与传递方式 (43)十、监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 (45)1、对区县总监办的检查考核 (45)2、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考核 (45)3、检查记录方式 (46)234、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与填表要求 (111)十六、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另行制定) (118)十七、监理工作总结范本(另行制定) (118)一、单位管理方针和目标管理方针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坚持服务第一,信誉至上,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从预防出发持续改进单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质量目标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合同履约率达到100%,顾客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在服务过程中,逐步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并通过我们的行为影响相关方;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工作过程中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
灾后重建-指导手册
排,合理确定单点安置区的规模,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6. (规划布局)合理布局,兼顾近远,注重防灾
7. (对外交通)重建地点应有便捷8. (保障设施)保障水、电、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供给,维护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9. (历史保护)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重建地点应避开风景名 胜区、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遗迹、 遗址等。
第三分册 城市(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手册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阶段)地震灾害后的城市恢复重建工作分为保障性重建阶段和永久性 重建阶段。
第2条 (定义)保障性重建是指严重地震灾害后,在灾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极 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给灾民提供吃、穿、住、工作、医疗、出行等最 基本的生活环境,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初步形成城市或居民点机能、开 展社会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过渡性的灾后建设行为。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20•【字号】川府发电[2008]96号•【施行日期】2008.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及早规划、抓紧实施的指示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完成好灾后农房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统筹兼顾,把灾后农房重建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组织、灾民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永久性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基本原则(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农房重建必须做到规划先行、方案具体,在全面准确掌握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
规划和方案要体现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
在出台重建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启动分步实施。
(二)政府组织,农民自建。
农房重建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有序进行。
灾区各级政府要做好农房重建的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补助、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工作。
要调动受灾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自主建房的主体作用。
(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农房重建必须依据统计台账,结合倒损情况,因地因户制宜,做到统筹兼顾。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直有关部门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直有关部门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12•【字号】川办发[2009]15号•【施行日期】2009.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直有关部门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的通知(川办发[2009]15号二○○九年二月十二日)2009年2月1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同志主持召开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督查工作会。
会议通报了“5·12”地震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近期督查工作情况,分析了恢复重建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
现将省直有关部门在会上提出的工作要求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要求一、前期情况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省(区、市)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下,省发展改革委和全省各受灾市(州)、县(市、区)以及省直各部门一道,努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全程参与、协调、指导和编制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10个《专项规划》、43个《行业规划》、51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以及“8·30”攀枝花-会理地震涉及的3个重灾县(区)的《实施规划》、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的《项目规划》。
二是编制下达年度计划。
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将国家规划确定的我省恢复重建任务,按三年(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分解落实到39个重灾县(市、区)和省直有关部门。
三是建立规划实施进展报告制度。
省灾后重建委员会规划实施组建立了灾后重建项目半月报告制度,适时掌握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进展情况,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推进科学重建按照成都市提出的产业发展性、建筑风貌和形态多样性、环境相融性、基础设施共享性“四性”原则,彭州市组织编制了459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和18个城镇的重建规划。
【成果】在灾后重建中,彭州市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940个灾后重建项目已竣工611个;完成投资233.6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3.67%;学校重建全面完成,经济发展全面振兴。
福建省援建的143个项目将在今年5月12日前全面完成。
【亮点】1.统筹推进城乡住房重建。
按照成都市提出的产业发展性、建筑风貌和形态多样性、环境相融性、基础设施共享性“四性”原则,彭州市组织编制了459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和18个城镇的重建规划。
着力用活国土资源部支持灾后重建的特殊土地政策,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筹集了约55亿元的农房重建资金。
经过努力,建成了一批体现现代田园风光、功能配套的“彭州民居”,形成了功能分区清晰、连片打造的小城镇带,初步呈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2.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同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试点,为1.56万受灾农户提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8.2亿元。
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引入社会资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
初步建成了西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蔬菜等7个特色产业基地。
3.构建新型村级自治机制。
在重建初期,一些村的群众自发议事,讨论决定重建方式、重建选址、户型设计等问题。
我们及时巩固和推广这一成果,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在所有灾后重建涉及的村都建立了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事民议民定”。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彭州市根据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合理布局学校和医疗卫生设施,在集中安置区集成建设了文化体育、就业服务、集贸市场、警务治保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路、水、电、气等。
512汶川大地震公路工程灾后重建技术指南
“5.12”汶川大地震公路工程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指南(初稿)第1章总则1.1依据为指导四川省地震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工作,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规划》、《四川汶川8.0 级地震灾后重建地震评价规划用图》、《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各市、县、乡镇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动参数一览表》(四川省地质局2008年6月)等有关规定及现行公路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灾后原有公路及在建公路的恢复和重建工程。
1.3定义本导则所指恢复重建工程,是指公路恢复工程和公路重建工程。
公路恢复工程,是指对原有公路受损工程进行修复、加固,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按照新的抗震等技术要求,提高抗震抗灾能力的工程。
公路重建工程,是指原有工程无法利用,按照规划的公路等级和抗震要求,重新建设的工程。
1.4技术标准公路恢复工程,经技术论证后,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公路重建工程,执行现行技术标准和新的技术要求。
1.5恢复重建目标在对震区公路建设条件,包括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工程环境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在了解震区地质灾害分布类型、成因、规摸、危害程度及其发展演变的情况下,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对恢复工程,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使受损公路恢复满足其使用功能,对在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路段、工点和生命线工程,应通过加固提高,提高其抗震抗灾能力;对重建工程,应按照现行标准、规范和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建设,提高抗震抗灾能力。
1.6总体原则恢复重建工程应当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技术合理,因地制宜,灵活采用技术指标;运营安全,提高公路防震抗灾能力;工程经济,充分利用原有公路的总体原则。
1、根据地震灾区国、省、县、乡公路网的现状及恢复重建的规划,确定路段的恢复重建的标准和建设方案。
2、根据公路路段、重要工点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公路等级,合理确定恢复重建的抗震等级,并通过恢复重建改善和提高灾区路网的整体抗灾能力。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8.07.25•【字号】•【施行日期】2008.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2008年7月25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长蒋巨峰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关于我省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对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中共四川省委的统一指挥下,省政府反应迅速、决策果断,部署科学、领导有力,组织严密、紧张有序,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项工作务实、扎实、落实,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高度负责,以人为本,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人民信任政府、拥护政府、支持政府。
会议同意报告提出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安排并就加强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意见。
会议认为,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展开了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并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不畏艰险、英勇奋战,专业救援队伍、医疗卫生人员、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迅速投身抗震救灾,地震灾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奋起自救,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各方全力支持、无私援助,给予了我们战胜灾难的巨大精神动力、物质力量和极大鼓舞。
全省人民满怀感激之情,对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会议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2009成都之灾后重建篇
T
g 为" 自
々 ^
月7
+
茸
g .
∞
嘴 .
Ⅲ
∞
。 慢 ^
i ∞r 标 目 — 日 茂 自
为 白 幢式 M ± 9
目 i & 、 #
、
拇成 ■
:成 ∞ 十 目间 中日志 g ∞
* ∞ ¥ U 十 于 )目灾 t M
■ 目。 £ t 1 4 #
.
日项 目爨
∞
7
Ⅱ
滥 ∞ 《 蒋 芋
女 ∞
. Jl I
女
∞ *
f
但 自 f 建&
r H
成青 B
■ B ■ 后
为 1 O0 O
自 %
目 m
* ∞ t &* ≠ U ∞、
& ( 镕删
M 一 i . 建 日 , 来
— 一
g, 自 豫 。 ∞
= 立2 f 石
月 ( 酰 ) 壳
女 自Ⅱ ( 7 ) 96 自
}
自 5日m , 7
朗 4h ‘ 7m 日 ★ 匀
J 巾:
、自 I自 ]
(
1 ]
I 1
一 十^
% 。
目
目
址 日 镕 i建 。日 女自 _ 工
20 9 ∞# 0 目’ I
# , 娄 #
能 2 * 。女 鳓 ≈。 Ⅲ ∞
10 , 2
_ 目 目 十 。目 筑
特
目35 km瑚
辙
E域 Ⅱ
25 P .
— —^ f将 目 ' ]
日
生
I |
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
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摘要:一、灾后重建的重要性二、灾后重建的技术手册1.灾后重建的技术要求2.灾后重建的实际操作流程3.灾后重建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三、灾后重建的技术手册的实际应用四、灾后重建的技术手册的优点与不足五、灾后重建的技术手册的发展前景正文:灾后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后,对受灾地区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工作。
灾后重建是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的重要途径,是减轻灾害损失、提高抗灾能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灾后重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为了提供科学的灾后重建技术指导,我国制定了《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
该手册涵盖了灾后重建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基础设施、农业、环境保护等,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保证了重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它也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重建效率。
然而,《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由于灾害类型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异性,手册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灾后重建工作。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灾后重建技术可能并未纳入手册中。
总的来说,《灾后重建适用技术手册》是一本十分重要的工具书,它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更新手册内容,以适应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灾后重建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
我们可以期待,新的灾后重建技术将会不断涌现,并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资料搜集编纂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资料搜集编纂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10.01.06•【字号】川建法发[2010]5号•【施行日期】2010.0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资料搜集编纂工作的通知(川建法发[2010]5号)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厅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川发改西部函〔2009〕1409号)精神,现将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编纂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的编纂,对形象生动地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请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编纂工作,确定对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熟、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人员具体负责资料搜集和整理编纂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根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分卷篇目安排,我厅具体负责提供第三篇重建规划、第四篇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第五篇城镇体系建设、第六篇农村建设、第十二篇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相关章节(详见附件1)。
请各地各单位将以上章节的相关内容,按附件要求以资料长编和志书初稿的形式,上报给我们。
三、做好搜集整理编纂工作一是广泛收集资料。
要以灾后重建志基本篇目为基础,广泛收集报纸、期刊、档案、文件、工作总结、会议纪要、技术资料、图书、图片集、文物、口碑、音像、调查报告、实地调查等相关资料。
重视对项目实施过程、规制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相关资料的收集,为编制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真实准确、可读性强的志书奠定基础。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的决议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
的决议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0.09.29
【实施日期】2010.09.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报告的决议(2010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蒋巨峰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报告》。
会议对省人民政府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会议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和有力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倾情援助下,省人民政府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川人民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崛起危难,感恩奋进,以超常的决心、毅力和胆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奋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展示了气壮山河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世界奇迹,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和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实
1 / 1。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制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
况报告制度的补充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发改项目函[2008]960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11.18
【实施日期】2008.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制度的补充通知
(川发改项目函〔2008〕960号)
各市(州)发改委,各有关厅局(公司):
为使省委、省政府领导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情况,指导全省灾后重建工作,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国家三年恢复重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我委于2008年11月8日下发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川发改项目〔2008〕718号)。
根据省政府领导要作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部项目进展月度信息报送制度的要求。
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调整表格部分内容
(一)取消川发改项目〔2008〕718号中附件1至附件4(表一至表八),以本补充通
知表式内容要求填报。
(二)每月度填报4张信息报表
1、《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1-月实施进度信息表》(表一)。
2、《城镇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1-月实施进度信息表》(表二)。
3、《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月工程进。
灾后重建工作指导参考手册
灾后重建工作指导参考手册一、引言灾后重建是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后,对受灾地区进行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其目标是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本手册旨在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二、灾后重建的基本原则1.人道主义原则:优先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
2.科学规划原则: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重建工作。
3.可持续发展原则:重建工作应考虑到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
4.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参与重建工作,发挥社区力量。
三、灾后重建的步骤1.灾情评估:对受灾地区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灾情和受损情况。
2.制定重建计划:根据灾情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重建计划。
3.资源筹措: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渠道筹措重建所需资源。
4.执行重建计划:按照重建计划,有序开展各项重建工作。
5.监督与评估:对重建工作进行监督,定期进行评估,确保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四、灾后重建的重点领域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
2.住房重建:为受灾居民提供安全、适宜的住房条件。
3.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等。
4.生态环境修复: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5.经济发展:鼓励受灾地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灾后重建中的挑战与对策1.资金短缺: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国际合作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2.技术难题: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3.社会心理恢复: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受灾居民重建信心。
4.生态环境保护:在重建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六、结论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和社区参与,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受灾地区的快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受灾地区的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通江县农村建设规划一、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属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
东接达州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南江县和巴州区,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31°49′16″~32°34′57″,东经106°59′01″~107°45′34″,属川陕两省交界的一个边远山区县,幅员面积4125.6平方公里。
距5.12大地震震中汶川367公里。
(二)全县农村社会经济概况:通江县辖14个镇,35个乡,524个村.其中诺江镇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沿两条交通干线呈均匀分布。
通江县总人口截止2007年底73.5万人,19.97万户。
其中农业人口63.20万人,非农业人口10.30万人;劳动力人口43.3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2.6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83万人。
2007年通江县国民生产总值为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5.4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12.6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生产总值6870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2元,同比增长15.4%。
(三)县域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情况:1、交通运输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要,交通不便。
距成都620公里,距重庆450公里,达川市148公里,巴中市86公里。
通江县境内无铁路、水路、空路,仅靠公路运输。
省道S201、S302贯穿全境,将县城内主要乡镇串联;11条县道以及24条乡道作为省道的延伸,形成树状及辐射状的交通网络。
但公路等级较差,除2条省道属2、3级公路以外,其余乡道均属4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部分乡道路面较窄,路面条件较差。
2、县域供电现状(1)电源通江县电网担负向全县的49个乡镇、524个村、2868个社、10.3万户、73万多人的输配电任务,电网不但要保证人民的生活用电,还要满足所有生产单位的工农业装机500千瓦的石牛咀水电站,输电线路采用6KV等级供电,线路总长5公里,通过全县人民近四十年的奋斗拼搏,电力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发、供、用、建、管五统一,自成体系的地方电网。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7.02•【字号】•【施行日期】2008.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市(州)人民政府:为了切实做好灾后农房重建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和引导受灾地区农民群众重建安全、经济、适用的房屋,尽快恢复正常居住生活、生产,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省政府《四川“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提出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工作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灾后重建房屋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农房建设施工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围绕灾后农房重建技术问题认真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对农房重建实行全程技术指导跟踪,加强农房重建质量的督促和检查,提高重建农房的建筑质量和抗震救灾能力,保障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机制(一)工作机构在灾区市(州)、县(市、区)政府建立的地震灾后城乡住房建设安置工作领导机构中,成立专门的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工作组,明确市(州)、县(市、区)、镇(乡)各级的职责,明确负责领导并配备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
农房技术指导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制订本地农房重建技术指导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当地农房重建推荐户型,并对农民选用的推荐户型提出具体施工设计要求;负责技术人员的组织、培训和管理;负责技术指导的信息收集,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总上报。
检查,督促和协调技术指导工作的落实。
(二)技术人员组织灾后农房重建技术指导人员由对口援助省市的技术人员、省内对口援助市(州)的技术人员和当地的技术人员组成,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不足部分可采取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和组织建筑设计、施工企业支援技术人员等多种方式补充,为农民重建房屋提供技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
2011 年 5 月 22-25 日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大会主席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 阮曾媛琪 副校长
各位嘉宾,各位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 我今天不能参加今次的会议,非常抱歉。 这次国际社会工作研讨会第一次在四川召开,它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来自欧洲、美洲和亚 洲不同国家的专家,将一起讨论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角色。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带 出一些新体验,促进更多交流,让大家能了解和总结世界各地的经验。我深信,基于这些体 验和交流,这次会议一定能够提升各国救灾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主席,我也期望这次研讨会中带出的体验和交流能促进 培训课程的发展,能成为世界各地社会工作课程的教材,使更多的社会工作者能更有效地面 对灾害。我希望大家可以朝着这方向,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立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大楼将于明年正式落成。这学院不 仅属于两间大学,更是一个属于各国学者、社会工作者可享用作培训与学习的平台。我希望 大家日后能多加善用这国际交流中心, 携手建立有关社会工作在救灾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方法。 我希望这次会议是长久交流的开始,延续大家对于救灾问题的讨论。 今次国际研讨会深具意义, 不但是希望从经验出发,深层次反思社会工作 者在灾难救援及重建中的角色和任务, 亦透过搭建对话平台,促使予会的 实务工作者、学者进行开放的互动,并为策划『灾难救援及社会工作』课 程积极筹组平台及网络。我祝愿这个研讨会能顺利举行,期待未来和大家 交流和见面﹗ 谢谢!
3 SICHUAN UNIVERSITY
四川大学
20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
三年来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纳 入制度体系是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纳入灾害管理服务政策系统,社会工作才 能找准位置、明确角色,才能拥有长效制度、经费、物资保障,才能更为顺畅的整合资源、 实施服务。二是开展多方合作是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工作参与灾害救援和恢 复重建必须处理好社会工作服务力量与政府部门、专业教育机构、其他相关专业、行业组织、 企业与基金会等支持性组织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多方面关系、有效开展多方合作,才能更好 争取资源支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有效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扩大社会影响。三是突出本土 特色是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遵循。要尊重社会工作的文化敏感性特征,在吸收借鉴国际 灾害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经验的同时,深入研究本土和本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探 索适合本土实际的工作方法,发展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 能落地生根,才能确保在参与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中深入持久的发挥重要作用。四是确保服 务成效是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生命所在。服务成效的好坏是决定社会工作能否得到受灾群众 认可的关键。只有突出专业服务特点,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社会工作才能得到社会 广泛认可,才能得到灾区政府持续不断的支持重视,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这些经验, 是广大社会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今后灾害社会工作理论 与实践中要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的宝贵财富。 当前,四川地震灾区基础设施等物质重建基本完成,着力解决灾区群众现实困难和长远 生计,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社会工作应该而且可以发挥更为积极 的作用。希望大会在充分交流国际灾害社会工作管理服务模式、研讨推广四川灾区社会工作 发展经验基础上,更加关注灾区下一步社会工作发展需求,深入探讨推动四川灾区社会工作 发展的思路建议;更加关注中国大陆灾害社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推动中国大 陆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香港理工大学是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界的老朋友, 多年来, 在参与内地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实务推进、 教育科研、 国 (境) 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和推动作用。 特别是5· 12 特大地震以来,香港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校一道积极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 重建,通过开展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组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队伍、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资 源、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方式有力支持了灾区恢复重建,通过搭建灾害社会工作交 流平台、研究提炼和总结推广四川灾区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等方式,为推动 中国大陆本土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以此次会议为 契机,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能够建立更为宽广的沟通交流 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实务开展和学科建设力度,加快中国乃 至国际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最后,祝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
2011 年 5 月 22-25 日
四川
主办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
重建与管理学院
2011 年 5 月 22-25 日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
目录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柳拯致辞 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致辞 大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阮曾媛琪致辞 研讨会简介 研讨会及参访时间表 研讨会讲座简介 -主题讲座 -专题演讲 -论坛 -灾后纪录电影分享会 -参展摊位名单 -「触动 1095-壹相片壹故事」比赛 -舞蹈表演团体简介 研讨会会后参访简介 讲者简历 -主题讲座 -专题讲座 -论坛 -灾后纪录电影分享会 -参访 参加者须知 – 住宿及交通安排注意事项 鸣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页码 3 5 6 7 8
13 15 17 19 20 21 22 23
25 26 30 32 35 39 40
2 SICHUAN UNIVERSITY
四川大学
2011 年 5 月 22-25 日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致辞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 柳拯 女士们、先生们: 社会工作是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的重要专业制度,大力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是健全灾害管 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召开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 工作国际研讨会,全面总结四川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成效,深入交流国(境)外灾害社会工作 发展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灾区全面协调重建、促进中国本土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对于国际社会工作界了解中国特色灾害社会工作实践,进一步丰富完善灾害社会工作理 论实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我代表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对会议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祝贺, 对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外社会工作界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工作界同仁密切关注,纷纷在第一时间通过专业协会、 高校和服务组织表达了对地震灾情的关切、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及时提供了社会工作参与日 本阪神大地震、伊朗大地震、台湾921大地震等灾害事件的经验举措,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汶 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意见建议,积极总结梳理并向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界传递了灾害 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及注意事项,热情参与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培训,为中国大陆社 会工作界参与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专业支持。许多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员克服重重困 难,迅速赶赴灾区,成为第一批参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社会工作 大规模介入反馈了准确信息,提供了实践经验,作出了有力引导。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 深入,国际社会工作界同仁们通过持续传输灾害社会工作管理服务经验、链接服务资源、提 供专业督导、支持服务组织建设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 良好保障。国际社会工作界同仁的无私援助,深刻阐释了社会工作关切生命、关怀弱势的价 值追求,切实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利他助人的专业使命,全面展现了社会工作界同仁 不分国界、不分地域、忘我投入、精诚合作、共克时艰的感人精神。 在国际社会工作界大力支持下,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各方力量全面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 和恢复重建,取得很好成效。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 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工作者尤其是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到灾区开展专 业服务,上海、湖南、广东等部分省市将社会工作纳入对口援建工作机制,为社会工作服务 提供办公场所、物资、经费等多方面支持。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社 会工作行业协会及专业服务机构迅速动员,组建专业队伍奔赴并扎根灾区一线开展服务。据 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共有300多个社会工作组织、1000多位专业社会工作者深入灾区面向 受灾人员开展了情绪抚慰、心理辅导、社会关系重建、社区组织建设、生计项目发展等多类 别、多层次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并培育发展了数十家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力助推了 汶川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协调重建。同时,国内外社会工作专家学者和实务人员根据汶川社会 工作服务经验,围绕灾害社会工作理论、政策、实务以及机构发展、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和 关键环节,展开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 了中国大陆本土灾害社会工作理论、政策和实务体系建设。
4 SICHUAN UNIVERSITY
四川大学
2011 年 5 月 22-25 日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转化、超越国际研讨会]大会主席致辞 四川大学 石坚 副校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由我校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和香港理 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共同主办的 “四川灾后重建与社会工作-跃迁、 转化、 超越国际研讨会” 开幕式。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四川大学,向所有关心、支持四川灾民的团体、个人表示衷 心的感谢!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经历了 5.12 汶川大地震洗礼的四川,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下依 然美丽。“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管理学院”的建立也是香港赛马会、香港理工 大学以及社会各界无私大爱的结晶。学院的建立始于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在灾后第一时间合 作成立了的国内唯一的“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持及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开展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和重建支持工作。而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重建灾区美 好家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有必要成立一个高水平、可持续 的灾后重建科研、教学及服务机构。为此,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筹 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本学院将致力于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高端人才培养,致力于灾害科学技术研究,致力于 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创新,致力于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服务,努力提高人 类抵御各类灾害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学院将创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 依托的防灾减灾领域理论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凝聚一支院士领衔、英才荟萃的教学科 研团队,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防灾减灾学科体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灾后重建与管 理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跻身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共政策智库行列,建成全球一流的灾后 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学术文献和情报信息中心,成为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 社会服务中心。 此次由本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共同举办的“四川灾后重 建与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将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讨论、纪录片分享会及 图片展览等各种形式, 搭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工作学术平台, 整理四川抗震 救灾的已有成果,总结和引入各国经验,开展彼此交流及对话,进一步探索 行动背后的理念框架,为探索本土模式铺路。我们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 努力下,此次大会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灾区美好家园的更好建设,做出 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学 者在会议期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