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史部类目设置与目录组织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复习课件.doc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中国古籍总目》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共二十六册,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著录古籍近二十万种。
《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出版及其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意义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甲、《中国古籍总目》编纂介绍一、《总目》编纂宗旨(1)《中国古籍总目》(简称《总目》)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综合目录,旨在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如日本、美国等)现存汉文古籍的主要品种、版本及其收藏单位;(2)《总目》著录以古籍品种立目,同时反映入录各书的主要版本;(3)《总目》兼具联合目录功能,各版本后附注相关收藏图书馆的简称。
二、《总目》调查范围(1)大陆地区古籍收藏品种,据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馆藏书编为基础书目,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及其他图书馆藏书纪录作增补;(2)大陆以外古籍收藏品种,利用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北美、西欧各国图书馆部分古籍书本目录,补充了稀见品种、版本及收藏信息;(3)国内已出版的(善本、丛书、方志、家谱、朱卷等)古籍馆藏书目及联合书目。
三、《总目》著录对象(1)民国元年以前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历代古籍;(2)民国元年以前成书而抄写、刻印稍后,与上述图书属性相同的古籍;(3)所录均属经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成书者(专书、报刊中的单篇文字不予著录);(4)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合刻(如满汉合璧)的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不予著录);(5)以汉文注释外文的图书(如《华夷译语》等);(6)整体著录佛藏、道藏子目,子目未单刻者分别立目,已有单刻者增加著录藏经版本;(7)甲骨、铭文、碑刻、竹简、木牍、帛书等具文物性质的文献原件,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字画、鱼鳞册、宝钞、契约、诰命、文告等(含已装裱成册或成卷者),除已经编纂、抄写、刻印、影印成书者,不予著录。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
普通古籍普查工作流程介绍董馥荣李慧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现存古籍的品种、数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环境所进行的调查、鉴定和记录。
在对登记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的基础上,以期未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目前,普通古籍普查工作主要分为古籍核查、古籍普查平台登记两个步骤进行。
古籍核查1.1目的为了配合《中华古籍总目·国图卷》的编撰工作,古籍核查工作优先保证《中华古籍总目》各款目的著录要求,同时满足普查平台登记各要素的著录需要。
1.2背景普查工作初期,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特增加古籍核查这一环节。
按照古籍普查的工作计划,2011年要求快速启动项目,古籍馆积极响应。
当时普查软件平台正处于调试阶段,普查工作要求先进行线下纸本表格或电子表格登记,考虑到我馆编目数据量大,已有的编目数据比较完备,部分数据甚至可以借鉴趋于成熟的书目资料,于是先开始古籍核查工作。
不仅如此,古籍普查是一次整合图书馆古籍工作、培养人才的有利机会。
考虑到我馆大规模的编目工作已经结束,近几年新入馆员工编目经验缺乏的实际情况,希望借助这次古籍普查的机会,达成培养古籍编目新生力量的目标。
1.3前期准备(1)将《中华古籍总目》分类法与国图普通古籍采用的《中文普通线装书分类表》(即刘国钧的“十五大类分类法”)相对照,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建立对应关系,适应《中华古籍总目》的分类要求;(2)国图现有33万条普通古籍编目数据(MARK),由古籍保护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于2011年3月份,进行了多次编目数据导入平台的试验。
对馆藏编目数据(MARK)的各类字段进行切分,借助唯一标识符(MARK的001字段)和特定的附加条件,实现了MARK格式与平台的有效对接与转换,将馆藏编目数据(MARK)顺利批量导入普查平台中;(3)选择了相对成熟完善的地志门类数据进行核查。
可以借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地志门》等书目。
中国古籍总目
復旦大學圖書館 吳 格 gewu2@ 2013-11-2
甲、《中國古籍總目》之編纂 乙、 《古籍總目索引》之編纂
甲、《中國古籍總目》之編纂一、《總目》編纂宗旨 (1)《中國古籍總目》(簡稱《總目》)是現存 中國漢文古籍的綜合目錄,旨在全面反映中 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及海外(如日本、 美國等)現存漢文古籍的主要品種、版本及 其收藏單位;
(2)《總目》著錄以古籍品種立目,同時反映入 錄各書的主要版本;
(3)《總目》兼具聯合目錄功能,各版本後附注 相關收藏圖書館的簡稱。
二、《總目》調查範圍
(1)大陸地區古籍收藏品種,據國家圖書 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 京圖書館四館藏書編爲基礎書目,并以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復旦大學圖 書館、天津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山 東省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湖北省圖書 館及其他圖書館藏書紀錄作增補;
八、《總目》編纂分工
(1)經 部 (2)史 部 (3)子 部 (4)集 部 (5)叢書部 (6)新學類 (7)索 引 (8)總校訂
北京大學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湖北省圖書館 天津圖書館 復旦大學圖書館 復旦大學圖書館
九、《總目》編纂進度
(1)《總目》由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全 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主持編纂;
00104 童 17 童子鳴集 集2-9652
即《童子鳴集》見於《總目》集部第2冊、第9652條。
一、《總目》中連續著錄之相同書名,爲 省篇幅,合併檢索款目。如:
一齋雜著三卷 子4-22389 一齋雜著六卷 子4-22390
合併爲: 一齋雜著 子4-22389~90
即《一齋雜著》見於《總目》子部第4冊第 22389、 第 22390 條。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中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 ( 中)许逸民三、文化艺术类历代教育、文化、艺术、饮馔、娱乐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
下设教育、书画、音乐、器物、饮食、杂占命相、游艺、资料汇编八个子目。
1.教育历代《孝经》注疏、蒙学读物及书院志入此。
先《孝经》,次蒙学,次书院志,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书画历代书画类著述入此。
下设总论、法帖、画谱、画论题跋四个子目。
(1)总论历代书学、画论著述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2)法帖历代法帖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画谱历代画谱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画论、题跋历代书画题跋入此。
先书后画,分别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3.音乐历代音乐著述入此。
下设总论、琴谱两个子目。
(1)总论历代乐理、律吕及琴学著述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琴谱历代乐谱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器物历代文房器物、日用衣物著述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5.饮食历代食品、馔肴著述入此。
先食品,后馔肴,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6.杂占、命相历代易占、堪舆、命相、遁甲、梦书类著述入此。
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7.游艺历代棋谱、联语、谜语、酒令类著述入此。
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8.资料汇编今人纂辑的文化艺术类资料汇编入此。
按以上类目分编排序。
四、历史类历代历史学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
下设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典章制度、军政、诏令奏议、传记、史评、笔记、金石考古、资料汇编十二个子目。
1.纪传纪传体史书入此。
下设丛编、通代、断代三个子目。
(1)丛编历代纪传体史书的丛刊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通代兼记数个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断代专记某一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编年历代编年体史书入此。
下设通代、断代两个子目。
(1)通代兼记数个朝代的编年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断代专记某一朝代的编年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古籍编目整理课件(2011.4)
何为中国古籍
• 凡产生在1912年以前,内容是研究中国古 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 式、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馆传统装帧形 式的典籍,就是中国古籍。这是确切概念 上中国古籍的含义。 • 广义的中国古籍,则应是在1912年以前产 生于中国大地而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著作。 它不仅涵盖了中国人的著作,也包括了外 国人在中国所写的著作。
• 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媲美。
• 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 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对国子监的介绍
•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教育机关。从五代起,又一直 肩负起刻书及管理刻书的职责,于是又兼有出版 总社的性质。因此由国子监印刻的书称为监本。 • 历史沿革: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印 有九经,北宋时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 征调地方版片至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 本”,称新版为“新监本”。明朝有南北两监, 北京国子监称北监,南京国子监称南监。 • 刻书内容:国子监所刻书籍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 文史名著。
• 各级普查机构应健全机制、配备普查人员 和设备,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和 工作细则,对普查工作各个环节实行全过 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和程序开展普 查登记工作,提交普查数据。 • 普查登记工作中,各级普查机构须对下级 的普查数据采取随机抽样与重点抽查相结 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查。
第二部分
古籍的结构与古籍的内容
古籍编目整理
丛冬梅 2011.4
主要内容
• • • • • • 第一部分: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概况 第二部分:古籍的结构与古籍的内容 第三部分:古籍的版本 第四部分:古籍普查规则 第五部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知识 第六部分:《四库全书总目》与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 第七部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与 《中华再造善本》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中国古籍总目》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共二十六册,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著录古籍近二十万种。
《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出版及其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意义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甲、《中国古籍总目》编纂介绍一、《总目》编纂宗旨(1)《中国古籍总目》(简称《总目》)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综合目录,旨在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如日本、美国等)现存汉文古籍的主要品种、版本及其收藏单位;(2)《总目》著录以古籍品种立目,同时反映入录各书的主要版本;(3)《总目》兼具联合目录功能,各版本后附注相关收藏图书馆的简称。
二、《总目》调查范围(1)大陆地区古籍收藏品种,据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馆藏书编为基础书目,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及其他图书馆藏书纪录作增补;(2)大陆以外古籍收藏品种,利用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北美、西欧各国图书馆部分古籍书本目录,补充了稀见品种、版本及收藏信息;(3)国内已出版的(善本、丛书、方志、家谱、朱卷等)古籍馆藏书目及联合书目。
三、《总目》著录对象(1)民国元年以前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历代古籍;(2)民国元年以前成书而抄写、刻印稍后,与上述图书属性相同的古籍;(3)所录均属经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成书者(专书、报刊中的单篇文字不予著录);(4)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合刻(如满汉合璧)的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不予著录);(5)以汉文注释外文的图书(如《华夷译语》等);1(6)整体著录佛藏、道藏子目,子目未单刻者分别立目,已有单刻者增加著录藏经版本;(7)甲骨、铭文、碑刻、竹简、木牍、帛书等具文物性质的文献原件,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字画、鱼鳞册、宝钞、契约、诰命、文告等(含已装裱成册或成卷者),除已经编纂、抄写、刻印、影印成书者,不予著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一、经部1. 易类《周易正义》、《周易集解》、《周易本义》等2. 书类《尚书正义》、《尚书大传》、《尚书注疏》等3. 诗类《诗经正义》、《诗经集传》、《诗经注疏》等4. 礼类《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等5. 春秋类《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等6. 孝经类《孝经正义》、《孝经注疏》等7. 四书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二、史部1. 正史类《史记》、《汉书》、《后汉书》等2. 编年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3. 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4. 别史类《逸周书》、《东观汉记》等5. 杂史类《国语》、《战国策》等6. 传记类《高士传》、《唐才子传》等7. 地理类《水经注》、《大唐西域记》等三、子部1. 儒家类《荀子》、《新书》、《盐铁论》等2. 道家类《老子》、《庄子》、《列子》等3. 法家类《韩非子》、《商君书》等4. 名家类《公孙龙子》、《尹文子》等5. 墨家类《墨子》等6. 纵横家类《鬼谷子》等7. 杂家类《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四、集部1. 楚辞类《楚辞》、《楚辞补注》等2. 别集类《陶渊明集》、《李白集》、《杜甫集》等3. 总集类《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等4. 诗文评类《诗品》、《文心雕龙》等5. 词类《花间集》、《宋词三百首》等6. 曲类《元曲选》、《六十种曲》等五、丛部1. 丛书类《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2. 类书类《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3. 小说类《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4. 佛经类《大藏经》、《金刚经》等5. 道藏类六、艺术部1. 书画类《历代名画记》、《书谱》、《法书要录》等2. 篆刻类《印章集》、《印谱》等3. 音乐类《乐府杂录》、《琴操》等4. 舞蹈类《舞谱》、《舞蹈史》等5. 戏剧类《录鬼簿》、《南戏录》等七、科技部1. 天文类《甘石星经》、《授时历》等2. 地理类《地理志》、《舆地图》等3. 农学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4. 医学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5. 建筑类《营造法式》、《园冶》等6. 数学类7. 兵器类《武经总要》、《兵器谱》等八、生活部1. 食谱类《随园食单》、《饮膳正要》等2. 花卉类《群芳谱》、《花镜》等3. 茶艺类《茶经》、《茶谱》等4. 服饰类《中国古代服饰史》、《绣谱》等5. 旅行类《徐霞客游记》、《旅行指南》等九、宗教部1. 佛教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圆觉经》等2. 道教类《道德经》、《南华经》等3. 儒教类《孝经》、《大学衍义》等4. 基督教类《圣经》、《基督教要义》等5. 伊斯兰教类《古兰经》、《伊斯兰教义》等《中国古籍总目》不仅是一部文献检索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宝典。
《中华古籍总目》五部分类表及类分
《中华古籍总目》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集中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五部分类表及类分更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系统总结和分类,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和传统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看《中华古籍总目》中的第一部分类表,即《经部》。
这部分类表主要收录了古代我国的经典著作,以及有关儒家、道家、名家等各种思想学说的著作。
在这部分类表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易经》、《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还可以看到《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以及《韩非子》、《管子》等名家思想的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精华所在,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来看《史部》这部分类表。
《史部》主要收录了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包括了传世名著《史记》、《汉书》、《三国志》等。
通过阅读《史部》中的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演变、社会制度、人物传记等丰富内容,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结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部分类表是《子部》,这部分类表主要收录了我国古代各种学术著作,包括了儒家的经义、经学著作,道家的论著,医学著作,天文地理的著述等。
这些著作涵盖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方方面面,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珍贵遗产。
第四部分类表是《集部》,这部分类表主要收录了我国古代的文学著作,包括了诗、词、曲、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作品。
在这部分类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代表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最后一部分类表是《古逸部》,这部分类表主要收录了一些零散的、较为特殊的典籍,内容涉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方志、奇闻异史等。
这部分类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非凡性。
总结来看,《中华古籍总目》所收录的五部分类表及类分,不仅全面、深入地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述略
响, 是全 人类 共 有 的宝 贵 文化 遗 产 。保 护 并 继 承 中华 民族 文 化 遗产 , 求 今 人对 现 存 中 要 国古籍作 系统 整 理 与研 究 , 整 理研 究 须 有 而 所 凭藉 , 首先 需要 对 文 献 资源 作 全 面调 查 与 清 理 。《 目》 总 的编 纂 出版 , 具有 开 创性 与 总 结性 , 称 中国古 籍整 理研 究的重要 成果 。 堪
编纂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文献流传与存藏
状 况 的总 目录 , 文献 学界 、 是 图书馆 界多年 的
^ ‘ — ‘ ^ ^ — ^ ^ — ^ ^ — ‘ ‘ —
里程碑式的意义。 建国以后尤其是近三十年
, ^ ‘ ^ b ‘ c ‘ ‘ ‘
托专人 统一 定 稿 、 委 会 委托 专 人 及 出版 社 编 审读定 稿 ” 流程 推 进 。依 赖 各相 关 图书 馆 的
年代 , 图书馆界 历时多年完成 《 中国古籍善 本 书 目》 纂 , 本 著 录 了 中 国 大 陆 现 存 的 编 基
善 本古 籍 。此后 , 继续 开展 并 完 成 对 现 存 中
中国传统 文化 发 展 具 有悠 久 的历 史 , 其
文献记载 历数 千年 而迄 未 中断 。由汉文 书写
记录 的历代 文献 , 称 汗 牛充 栋 、 如 烟 海 , 夙 浩
其 数量之 丰 富 、 内容 之深厚 , 举世无 俦 。中 国 古 籍不仅 记 录承 载 了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文引范围, 在单一种类人物传记 人名索引的基础上尽量使索引种类 多样 化 ( 为一部 总量适 中的方 志 编制 多 种 索 引是 完
全 可行 的 ) 标 目用 词 简 洁 、 应 准 确 ; 等 , 对 对 同关 系词 、 上位词 、 下位 词和相 关词建 立必 要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指瑕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指瑕侯印国【摘要】《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存在著录不够全面与著录存在舛误两类问题,所漏收书目多达近300种,而著录中也有种种疏误.文章就后者举出九例.【期刊名称】《图书馆研究》【年(卷),期】2013(043)005【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中国古籍总目;目录类;辩误【作者】侯印国【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6.22《中国古籍总目》(以下简称《古籍总目》)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是我国几十家图书馆、几百名专家学者历时十七年完成的古籍整理的成果,是一部旨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文献流传与存藏状况的总目录,对学术界有着重要贡献,意义重大。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它将是治中国传统文化学者的必备书籍。
但由于该项目过于庞大,参与人员众多,其间的编纂疏误,在所难免。
要对全国图书馆的古籍文献达到“深入细致的清理”,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以史部目录类为例,主要存在两类疏漏,一是著录不够全面,二是著录存在舛误。
据笔者调查,仅清代私家藏书目录,目前国内各主要图书馆收藏便超过800余种,而《古籍总目》仅著录540余种,远非全貌。
这一问题笔者拟另撰文讨论,本文则仅对已著录条目中出现的一些舛误提出商榷,比如:部分条目没有题写藏者或撰者,我们可以考知藏撰者或已有学者考证出藏撰者;部分条目藏撰者著录有误;一些伪书目没有指出;部分著录说明不够妥当。
今就所知条举如下:1 华亭董氏玄赏斋书目八卷,明董其昌藏并撰(《古籍总目》史部第4937页:史81765606)案:此书目为伪书目。
据南京大学武秀成教授及李丹考证,此目所著录图书均系从《近古堂书目》与《也是园书目》抄袭删改而来,二家书目的错误均照抄不改。
在其抄录二家书目过程中,有的类别只抄一家书目中的一类,有的类别则合并多类,而有的类别则以抄一家为主而兼抄另一家,有的则是合并两家书目中的相关类别而成[1]。
目录款目的组织与排列
“
实 体排 列 法 W
C C C C C C C C C C
o r
”
。
以 上 两 种方法 会导 致两 种 下 面这 个例 子 可 以 说 明
o r
时
要 改为按 词 顺排 列
《 》
“ ”
完全不 同 的排 列
d
t t t
,
大 英百科 全 书 》 与 按顺排 列
“ ”
《
昌伯 氏 百 科 全
.
by
w
d
L C
按 字顺序 排 列
,
顺排 列 法
作 为 一 种 可选择 的方 法
. 、
,
但 在第
;
( 不 管它 是否
”
二 版 中删 去 了 这 种方 法 馆正在 调 查
,
( 苏格 兰 国 立 图书
目录
;
这 种方 法 可 取名 为
研 究美 国图 书馆协 会的 规则
。
一 贯排 列 法
”
“
逐 字母排 列 法
或者 叫做
:
1 9 7 2 年 当伯 明翰大 学 开 始用 计算 机编制
.
作 为单词 来处 理
r
H
n
e
s e o
,
L
d
s
i-
条 ) 与英 国标准 ( 规 则第 3
。
4条
)
la
e
) 美 国 图书馆 协会把 缩 写词按 各该 文种 拼
是不 一 致 的
,
美 国 图书馆协 会提 出首 字母 应
缩 写词 全 后再排 式
“ ,
排在 用与首 字母 相 同的字母 开始 的 长 词 之 前 而 英国标 准 则把 没 有空格 的首 字母组 作
古籍普查著录规则
古籍普查著录规则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籍普查著录规则是对古籍著录查阅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是对古籍文献收藏、整理、保护、研究的基本准则。
《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凡例
《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凡例一、《中华古籍总目》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分卷依据,形成《中华古籍总目·首都卷》、《中华古籍总目·上海卷》、《中华古籍总目·山东卷》、《中华古籍总目·山西卷》等分卷。
二、收藏汉文古籍在一百万册以上的单位,单立一卷,形成《中华古籍总目·国图卷》、《中华古籍总目·上图卷》、《中华古籍总目·南图卷》、《中华古籍总目·北大卷》、《中华古籍总目·中国社科院》等分卷。
三、简帛古籍、敦煌遗书、金石拓片、古代地图等特殊类型藏品,采取全国统一编目方式,形成《中华古籍总目·简帛古籍卷》、《中华古籍总目·敦煌遗书卷》、《中华古籍总目·金石拓片卷》等分卷。
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文种为分卷依据,形成《中华古籍总目·藏文卷》、《中华古籍总目·蒙文卷》、《中华古籍总目·满文卷》等分卷。
五、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均是分类目录。
款目以经、史、子、集、类丛五部类归,各部之下的类、属及属下级次的划分,视书的实际情况而定。
因书设类,历来是图书类分的基本准则。
六、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均是版本目录。
即以书的不同版本为立目依据。
版本相同,带有前人藏书题跋者,视为另一版本,单独列目。
七、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又是联合目录。
凡一书之相同版本有数家收藏则只列一条款目,而在款目之下标注馆藏单位简称。
一书之相同版本某单位收藏两部以上,则提行顶格标注又几部,并在其下注明几部的总册数。
八、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部下各类标目均列于本类之前。
九、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所列款目,于版本之后要以双行小字注明该款目之行款字数、版口、边栏及册数。
其次标注馆藏单位简称。
十、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其款目按《中华古籍总目分类款目组织规则》所定各部类的要求进行组织排序。
十一、汉文古籍总目各分卷,目后附有本卷所录收藏单位的简称表,以便查阅。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郡邑”类条目补正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郡邑”类条目补正
周日蓉
【期刊名称】《图书情报研究》
【年(卷),期】2016(009)001
【摘要】从书名著录不准确、作者著录讹误、版本信息著录不准确、馆藏地著录
讹误以及误收地方诗文总集等几个方面,指出《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郡邑"类的疏漏之处,并略加分析,以为补正。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周日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
【相关文献】
1.《宋史·艺文志》史部目录类总检讨 [J], 苏小露
2.《中国古籍总目·史部》之“宋刻本《史记》”条目补正 [J], 丁一;丁延峰
3.《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指瑕 [J], 侯印国
4.《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目录类指瑕 [J], 侯印国;
5.四库提要补正——史部地理类(浙江) [J], 崔富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
婁東雜著(棣香齋叢書) (清)邵廷烈輯 張亟齋遺集(張力臣先生遺集)六種 (清)張弨撰
2、卷数 (1)卷数依正文所标卷次、卷目据实著录。 (2)正文卷次以“上、中、下”或干支、韵目、成语等表示者,合 计其卷数著录。 (3)一卷之中含若干子卷,如“卷某之上”、“卷某之下”者,仍著 录为一卷。
新刻歷代聖賢像贊二卷 (明)胡文煥輯
6
[中华古籍总目编目手册]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十二卷 (清)高宗弘曆敕撰
(5)原书卷端未题书名,或书因残缺而未见卷端,可据内封、尾题、
序跋、版心及次卷所题酌补。稿本、抄本原无题名,可据内容并参考
相关文献酌拟书名。补、拟书名均应加方括号。例:
[浦氏二君詩集]二卷 (清)浦銑輯 清抄本 復旦
唐詩始音一卷唐詩正音六卷唐音遺響四卷 (元)楊士弘輯 唐音十一卷 (元)楊士弘輯
書名據序文及凡例題名著錄
(3)书名由并列书名、主从书名组成,书名重复部分著录时可酌省。 例:
浮山文集後編二卷別集二卷一貫問答一卷 (明)方以智撰
(4)书名前“监本”、“纂图”、“互注”、“增订”、“新编”、“新刻”、 “重校”、“绣像”、“钦定”、“御纂”等冠词,均据卷端所题如实著录。 例:
9
中华古籍总目著录规则
兵部則例□□卷 清乾隆內府抄本 存三十九卷
(11)正文缺卷如系原题“未刻”、“嗣刻”者,可于版本项后加注说
明。例:
確庵文稿四十卷 (明)陳瑚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 內十七卷原注未刻
(12)丛书书名项应著录书名及种数(书名已含“某某种”者可省略),
古籍的内容结构介绍
古籍的内容结构介绍古籍的内容结构一般由内封、序跋、目次、凡例、正文、首卷、末卷、附录、牌记等内容组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籍的内容结构详细介绍,欢迎阅读!1. 内封古籍的封面,用于题写书名。
由于一般置于书衣及扉页之后,所以又称“书名页”。
多以半页的规格刻写书名及作者,有些也镌刻有刻印时间;也有的以半页题写书名,半页题刻版时间、刻板或者藏书处。
特别注重书名的'书写及题写人的署名,常常再用薄纸覆罩其上。
2. 序跋序,即序言。
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
自序一般是叙述自己的身世、行事及创作目的、著述体例等;他人所写的序多设计该书的内容和价值。
跋,评价正文内容或叙述版刻经过及版刻源流,多是校刻人或读书人所撰写。
常置于正文之后,故又称“书后”、“后序”。
3. 目次又称目录。
即全书篇目次第,多置于序文之后、卷首,或分置每卷正文之前。
也有前有总目,每种每卷前仍有详细的目录的。
4. 凡例凡例多放置于序跋之后目次之前,分条叙述著述宗旨及编纂体例。
5. 正文一本书籍的主体部分,有分卷和不分卷两种。
6. 首卷、末卷、附录正文前独立成卷的内容称为“首卷”,正文后的称为“末卷”。
有些书籍在正文之外,还刻有其他篇章的内容,或本书内容的附件材料,称为“附录”。
此类内容版心需刻有“首卷”、“末卷”、“附录”等字样,可视作一卷。
7. 牌记古书中刻有刊刻者堂名、人名或刊刻时间等内容、通常以线框围绕的文字,称为牌记(也称“书牌”或“木记”)。
牌记多在封面页的后半夜,也有刻在书的卷末或序文、目录后的。
8. 句读书中表示文词休止或停顿的符号。
9. 圈点某些古籍中在一些字句的旁边加上圈点,以示其精彩或重要。
10. 评、注一些除正文外尚有评、注文字的书籍,多将评、注文字刻于版框外天头处,以示区别,便于阅读。
史部目录与史书体裁
南史 (唐· 李延寿) 北史 (唐· 李延寿)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新唐书 (宋· 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宋史 (元· 脱脱等) 辽史 (元· 脱脱等) 金史 (元· 脱脱等) 元史 (明· 宋濂等)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清史稿 (柯劭忞等)
编年体史书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时、月、日顺序记 述历史 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反映出同一时 期各个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 不易于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 不易于写出同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 人物的事迹
纪事本末体史书
以记事为主,详叙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至 结果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南宋) 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 纪事本末》、(清)杨士奇《辽史纪事本 末》、《金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 事本末》、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依照编制体例的不同划分
简明目录 有序而 无解题 解题目录
构成 成分 著录 考一书之源流 事项 小序 考一家之源流
解题 考一人之源流
例子 通志· 艺文略 列代史 志目录
四库全 书总目
史部目录
阮孝绪《七录》 因见“众家记传,备于经典”,故“别 为一略”,即“纪传录” 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 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
“辑略”是六略的总目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 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 纵横、杂、农、小说 “诗赋略”:赋(屈原等)、赋(贾谊等)、 赋(孙卿等)、杂赋、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 技巧 “术数略”:天文、历数、五行、蓍龟、杂 占、刑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经部编目札记
《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经部编目札记
王国香
【期刊名称】《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22(44)2
【摘要】《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由天津图书馆在天津地区馆藏普查登记工作基础上编纂而成。
笔者在编纂《天津卷》经部过程中,发现5个方面的典型问题,即经部版本鉴定错误、经部相同版本归并不彻底、经部丛书零种著录不规范或被当作单刻本著录、经部丛编及类编的子目缺失、经部繁简体的使用及相近字的误用。
这5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在编纂《天津卷》经部过程中发现的具体实例,当不仅仅存在于经部,其他部类或多或少也存在类似情况。
在此一一列举5个方面的问题,以便其他馆的同行以及相关研究者加以借鉴。
【总页数】6页(P97-102)
【作者】王国香
【作者单位】天津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1
【相关文献】
1.《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史部类目设置与目录组织
2.对《中华古籍总目·云南卷》前期编目工作的一点思考
3.关于《中华古籍总目·云南卷》编目中的一些思考
4.《中华古籍联合总目·云南卷》编纂工作探析
5.普查·总目·书志——“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古籍编目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籍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古籍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古籍部的管理工作,保护和传承我国珍贵古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古籍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古籍部是负责古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的专门部门,承担着对我市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第三条古籍部管理工作应遵循依法管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开放共享的原则,确保古籍的安全和古籍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古籍收藏与保护第四条古籍部应建立健全古籍收藏制度,对古籍进行科学分类、编号、登记,详细记录古籍的名称、作者、版本、出版年代、质地、尺寸、完好程度等信息。
第五条古籍部应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古籍的损毁、虫蛀、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对珍贵古籍应定期进行检查、修复、装帧,确保其安全。
第六条古籍部应对古籍进行科学整理,对古籍中的错别字、脱漏、涂抹等现象进行校正,对古籍的装帧形式、版式、字体等进行整理和研究。
第七条古籍部应开展古籍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古籍修复水平,确保古籍修复的质量。
第三章古籍研究与发展第八条古籍部应组织对古籍进行研究,挖掘古籍中的历史、文化、科技等价值,编辑出版古籍研究著作。
第九条古籍部应积极开展古籍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合作,共同推进古籍事业的发展。
第十条古籍部应加强对古籍人才的培养,吸引专业人才,提高古籍部门整体素质。
第四章古籍展示与利用第十一条古籍部应通过举办古籍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宣传古籍知识,提高公众对古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第十二条古籍部应建立健全古籍利用制度,为社会提供古籍查阅、借阅等服务,满足公众对古籍的需求。
第十三条古籍部应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籍转化为数字化资源,提供在线查阅、下载等服务。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四条古籍部应建立健全古籍管理制度,明确古籍管理职责,加强对古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五条古籍部应定期对古籍进行清查、盘点,确保古籍的安全和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优 点 。 同 时 , 指 出 了其 类 目设 置 的 不足 之 处 , 也 最后 简要 介 绍 了 目录组 织 的经 验 。
【 关键词】 中华古籍总 目 类 目 设置 目录组织
【 类  ̄1 24 分 - 5 G
《 中华古籍总 目编 目规则 》 以下称 《 ( 规则》 是《 ) 中华古籍
的史 表 类 书 籍 。一 部 成 功 的 史 表 类史 书 , 够 准 确 把 09 中国古籍总 目》 中对 “ 年谱” 的处理 就 比较合理 , 其将“ 年谱” 单独立属 , 形成“ 传记类/ 年谱之属” , 这样就不会存在记载多人年谱之书人类牵强的情况了。 22 类 目名称的 变化导致部 分书籍入类尴 尬 . 这 里要说 的是有关公立藏 书饥构的藏书 目录之书在 “ 目 录类 ” 的入类 。这类书籍在《 目》 善 的分类方法下是放在 目录 类 的“ 公藏” 中的 , 之 而在《 新分类 法》 中却 出现一个 内涵相对 较小 的“ 官修 ” 。笔 者认 为 ,公藏 ” 的书籍是不能完全对应 “ 下 到“ 官修 ” 下去的。如清光绪 年间江南 图书馆所编《 江南 图书 馆善本书 目》说 它是“ , 公藏 ” 没有异义 , 但若说是“ 官修 ” 就值
总 目》 分省卷编纂的主要依据 , “ 则” 而 规 中的《 分类表》 以下 (
称《 新分类表》 则是古籍分类的主要 依据 。《 ) 新分类 表》 将所 有古籍分 为经 、 、 、 、 史 子 集 类丛部 5 大类 。笔者在使用其 中的 史部分类 表 时 , 发现其 与《 中国古籍善本 书 目》 以下称 《 ( 善 目》 相比 , ) 在二位类和三位类的设置上更加丰 富。纵观史部 分类 ,7个大类 下辖 5 个小类 , 1 8 共计 13 。 7种
书籍的 内容做了相应的细化 , 这些都是《 目》 善 中没有 的。笔 者认为 , 这些 细化 是 四部分类 法参考刘 国钧 先生制定 的《 中
国古籍 线装 书分类 表》 俗称 “ 五类 分类法 ” 而形 成 的结 ( 十 ) 果 。这样的细化使类 目更明晰 , 要 容易依据书籍 的内容将其 明确分类。另外一个 比较大的变化是关于“ 纪传类” 的下类设 置 。传统的分类大都 以时代断限为标准 , 将其分 为“ 通代 ” 和
“ 断代 ” 而《 , 新分类表》 参考《 四库全书总 目》 的类 目设 置将其
分为“ 正史之属” 别史之属 ” 正史之属 ” 和“ 。“ 中的史书专指清 乾 隆年 间编纂《 四库全书》 时确定 的 2 种纪传体史 书( 二 4 即“ 十四史 ” , 又加入 了《 )后 新元史》 清史稿》 别史之属 ” 和《 。“ 的
《 目》 , 善 中 由于 没 有 “ 记 类 ” 设 置 , 述 本 应 划 入 “ 记 载 的 上 载
在《 新分类表》 “ 中,年谱” 被归在“ 传记类 0 传之属” 。 下 别 传 旨在记录历史上某个人的传记 、 年谱 、 事状等 , 其下类 中的 书都是关于这个人的传记之书。而“ 年谱 ” 为个人年谱 , 可 亦可 为多人 年谱 。清代吴荣光《 历代名人年谱》 在内容上 明显不符 合别传 的定义, 却因“ 传记类/ 总传: 之属” 中无“ 年谱” 一类 , 只能
得 商榷 了 。
个时期 的历史特点 , 的出现既丰富 了史 书的体裁 , 它 同时也
勉 强 放 入 “ 记 类/ 传 之 属 / 谱 。 相 比之 下 , 海 古 籍 出版 传 别 年 ’ 。 上
类” 的书籍被划 人“ 杂史类 ” 没有体 现出割据政权 的历史特 , 点。史表的基本功能是 通过 简明的表格标列 , 省去记载 的繁 冗, 勾勒 出史事的清晰脉络 。 它始创于司马迁的《 史记》最初 , 是依附于纪传体正史存 在的 , 而后世多有学者编纂独立成 书
! 堕!
兰 ! 翌 兰
TUSH U G U A N X UE K A N o . 201 N 7, 2
中华古籍总目 编目 规则 史部类目 设置与目 录组织
樊佳琦
( 山西省 图书 馆 , 山西 太原 0 0 0 ) 3 0 1
【 摘 要】 通过与《 中国古籍善本 书 目》 的比较 , 为《 认 中华古籍 总 目编 目规 则》 中的史部 分类表在类 目设置上具有 两
列传 的一种补充。唐修《 晋书》 载记不再是列传 的补充 , , 其涵
义也 逐 渐 固定 下 来 , 门 用 来 记 载 那 些 曾 立 名 号 而 又 被 斥 为 专
2 类 目设 置 之不 足
21 类 目位 置 的 不合 理 导 致 书 籍 入 类 牵 强 .
僭伪者 的割据政权 的历史事迹 。 依照这样的概念 ,越绝书》 《 、 《 吴越春秋》 《 、十六 国春秋 》 等书籍都应属于“ 载记类 ” 。而在
这 种设置产生 的一个直接结 果就是能够将 那些以帝王 传记 为纲的纪传体史 书分 在一起 , 并居于纪传 类之首 。即在这样
的分类 下 ,史记 》 《 不会因为其通代的属性 而与其后的《 书》 汉
等 断代 纪 传 体 史 书 分 类 而 置 。
为汉代 班 固所列 ,撰平林 、 “ 新市 、 公孙述 事” 形式上作 为对 ,
设 置是 “ 以处 上 不 至 于 正 史 , 不 至 于 杂 史 者 ” “ 例 独 善 ” 下 ,义 。
1 类 目设 置 之优 点
11 类 目的 增 加 , 书籍 入 类 更显 妥 当 . 使
相 比于《 目》 善 的史部分类 ,新分类表 》 《 中的史部分 类增 加 了“ 编” “ 丛 、载记类” 史表类” 在《 目》 “ 编” 和“ 。 善 中,丛 归于 “ 纪传类” , 新分类表》 下 而《 将其单 独设 类并置 于首 位 , 突出 了汇 编纪传体正史 的地位 。‘ ‘ 载记” 作为史书体裁之一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