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书》对中医理论体系影响之探讨
中医脉经读后心得
中医脉经读后心得
读完《中医脉经》后,我对于中医脉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脉诊的理论和实践,让我对中医的独特诊断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了解到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变化可以通过脉象反映出来,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推断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这种理论让我认识到脉诊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也让我对中医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我在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脉象的辨识方法和技巧。
比如,通过观察脉象的浮沉、强弱、缓急等特征,可以判断出人体的寒热、虚实、气血等状况。
这些知识让我对中医的脉诊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更加自信地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
此外,我还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和方法。
比如,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总之,《中医脉经》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中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医脉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知识。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知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描述:文章详细阐述了胰腺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读片思路、良恶性胰腺肿块的鉴别,如何结合临床进行影像学诊断等,为社区医生正确读片提供思路。
描述:《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摘要】《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叔和,魏晋时期着名医学家,着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着,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着《脉经》。
《中医文献杂志》2008年第26卷总目次
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 医学的影响( 续完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 按摩 笛 ………………………………… 李
韩 毅 ( . ) 21 0
先秦时期养生思 想及其对 后世 的影 响 …… 李文君( . ) 51 9 王肯 堂主编两部 医学 丛书 赞述 …………… 余瀛鳌 (61 .)
蒋示 吉《 寒翼》 伤 温病理 论研 究 …………… 张 志斌 (.) 66 论新 安 医籍 刻 本特 色 ……………… ……… 汪沪双 (6 ) . 9
伤寒六 经病与祝 氏五段 说 ………………… 张再 良(.3 61 )
Hale Waihona Puke 历代注释 《 伤寒论》 之不 足例析 …………… 高一 明 (. ) 21 9
《 草纲 目》 要 舟 ” ……………………… 王林 生 (l) 本 “ 辨 64
红斑狼疮 古今 中医病 名探源 ……………… 洪
周 国琪
强( . ) 21 3
《 内经》 对温疫与运气关 系的认识 ……………… …………
… … … … … … … … … … … … …
邹纯 朴 ( . ) 21 6
郑钦 安气 化思想探 析 …………… 韩鑫冰
何新 慧( . ) 41 3
论《 囟经 》 颅 的辨治特 色 ……………… …… 李海 峰 (. ) 41 5 《 千金翼方》 辟谷养 生方药探 析 …………… 梁润英 (. ) 41 7 《 本草品汇精要》 明清不传之秘 … 杨奕望 李文刚 吴鸿洲 (. ) 41 9 刘 宁( .1 42 ) 弘扬 仲景学说的临床 医学家喻嘉言 ………………………
张晓军( . ) 6 3 2
有关中脉的书
有关中脉的书
有关中医脉学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书籍:
1.《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著,由西晋时期的王叔和所撰,是中医脉学的奠基
之作。
2.《脉诀》:宋代的张元素所撰,对脉学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3.《四诊抉微》:明代的张景岳所撰,是中医四诊的经典之作,对脉学有详细的
阐述。
4.《脉症治方》:清代的叶天士所撰,是中医脉学的宝贵文献之一,将脉学与临
床治疗相结合。
5.《医学心悟》:清代的程国彭所撰,对脉学有详细的讲解和总结。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的脉学专著和教材,如《中医脉学研究》、《实用中医脉诊学》等。
学习脉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议在阅读书籍的同时进行临床实践,效果会更好。
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
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中国古代将脉象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进而发展了独特的脉学理论。
脉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脉学理论。
最早的脉学著作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难经》,这些经典中详细记载了脉学的实践方法和应用技巧。
随着历史的发展,脉学逐渐成为中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观念。
中国古代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脉学著作中强调了脉相与全身状况的相互影响关系,即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可以判断全身的健康状况。
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脉学的全部发展过程中,使脉学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中独特的诊断方法。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二是承袭和创新并存。
脉学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始终较高,脉学著作的数量和质量也并存不断地发展。
例如,明代杨廷理的《脉书》对脉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修正,奠定了后世脉学研究的基础。
此外,脉学在明清时期也逐渐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如著名的《温病条辨》将脉学与热病学结合在一起,为脉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脉学的发展也始终依托于临床实践。
脉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证,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法则,形成了独特的脉学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通过实践应用得到验证,进一步推动了脉学的发展。
在现代,脉学依然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脉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仍然被广泛应用。
同时,现代脉学还借鉴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如采用仪器和电子技术对脉象进行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脉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可以被概括为整体观念、承袭和创新并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脉学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始终较高,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脉学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一、前言《脉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王叔和。
本书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辨识、脉诊的技巧以及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中医学的人士,我有幸深入了这部著作,以下是我的感受与收获。
二、感受1. 对脉学的认识加深:通过《脉经》,我对脉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王叔和在这部作品中将脉象分为二十三种,并对每种脉象的性状、主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使我对脉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诊断技能提升:在脉诊方面,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通过各种脉象的特点,我能够在实际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3. 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在阐述脉学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得我在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提高了我的临床诊疗能力。
4. 传承与创新:《脉经》作为古代医学经典,不仅传承了前人的医学智慧,还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信念。
三、收获1. 丰富了医学知识体系:通过《脉经》,我掌握了许多关于脉学的知识,使我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 提高了诊疗水平:本书的使我在脉诊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3.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脉经》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提高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了继续探索的热情:《脉经》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学的魅力,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热情。
总之,《脉经》的让我在脉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在中医学领域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的和实践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脉书》到《灵枢经脉篇》 ——兼谈经络腧穴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从《脉书》到《灵枢经脉篇》——兼谈经络腧穴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对《脉书》与《灵枢?经脉篇》的比较,指出经络学说的发展脉络,并由此提出最初的经络学说的形成是由点到线的模式,再由线到点,形成现在的经络腧穴学说,并进一步预想,将来的经络腧穴学说的发展模式为:由点、线的量的积累,逐渐到面、到体的构架。
“经络”一词是我们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医学词汇。
尤其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经络一词被频繁地使用着,没有被历史所遗忘,更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为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的一朵奇葩的光辉意义。
回溯历史长河,智慧的古代中国先人们是如何发现经络的呢?我们先抛开这一问题,先看一看记载经络学说的古代书籍。
比较完整地介绍经络学说的早期医书当数《黄帝内经》,其中的《灵枢?经脉篇》则介绍了十二经、十五别络的走行,及在经络为病和治法。
十二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十二经都有分支别络,再加上任、督二络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
[1]这便构成了人体的经络学说。
由此亦可看出《灵枢?经脉篇》是东汉以前针灸医疗实践的一个总结、完善。
这从上世纪的考古学发现可以得到证明。
如西汉出吕后时期,江陵张家山247号墓出土的医书《脉书》中,有关于十一脉的论述;文帝时期,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是关于十一脉的介绍。
现拟拿《脉书》与《经脉篇》做一对比,以此来窥测经络学说的形成,即前文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脉书》中的十一脉分别为阳脉六个:足钜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阴脉五个:足泰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臂钜阴脉、臂少阴脉。
[2]这里可明显看出:钜阳为太阳,泰阴同太阴,钜阴亦太阴。
下面我们以肩脉为例,看其条文:“肩脉,起于耳后,下耳,出肘内廉,出臂外馆上,乘手北。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标签: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石。
本文将从中医经典著作在理论体系、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对中医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经典著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原理、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
它的出现,不仅对中医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构建,还推动了各派学术的融合和发展。
例如,《素问》一书就对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奠定了中医学术的基石,对后世的中医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灵枢》的出现则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理论,涉及到了人体脏腑、精气神等方面的内容,为中医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二、诊断治疗的指导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伤寒论》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对于伤寒病的分类、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这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中医师能够准确地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另外,《金匮要略》也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指南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该书着重强调了治疗的个体化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这些经典著作中所提及的方剂和疗法,经过世世代代的临床验证,已成为中医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手段。
三、养生保健的指导中医经典著作不仅对疾病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养生保健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中,《养生主脉》、《齐桓公问》等著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阐述了养生的哲学原则和方法。
这些经典著作强调了养生的整体观念,将人的健康与环境、饮食、情绪等方面相结合。
例如,《养生主脉》中提到了情志养生、节欲养生、调节饮食等方面的知识,为人们提供了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张家山汉简《脉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部书,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书以一种可以把握社会的全局的视角,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弄清楚和组织好这个时代的事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为改革和生存环境作出适当的准备。
《脉书》的作者是张家山,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他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文献。
《脉书》是他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历史著作。
《脉书》以诗篇的形式出版,包括三十二章,蕴含着无穷的哲理。
《脉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述中国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发展。
《脉书》重点介绍了改革的历史发展、改革的实践、中国历史和政治发展的历史体验,以及改革的实践中应该牢记的重要历史经验。
此外,《脉书》还描述了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适当对策。
《脉书》是一部把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重要著作。
它不仅仅重点突出了历史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未来的可能性。
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张家山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正面临着空前的变革,而且未来也将出现各种变数,因此要想把握住未来,就必须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并了解改革实践中应当牢记的重要历史经验。
在实际的中国改革实践中,《脉书》的思想被积极的采用,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它被公认为是改革必备的理论武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使人们不用机械的僵化的思维,而用活泼的思维去理解时代变革的趋势,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脉书》在文学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化史学家们称其为“千古绝唱”,它充分体现了张家山的才华和智慧,他用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给读者以极大的启发,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面对时代的变革,应当勇敢迈出未来的步伐。
总之,张家山汉简《脉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以史为鉴,为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改革参考,深刻地提醒我们:只有在历史的视野中,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实现中国更大的梦想。
脉经 pdf
脉经 PDF:对中医理论的深度解读脉经是中华传统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它被誉为“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由中国古代医学家王叔和所编写。
这部经典在中药治疗及辨证论治中都有广泛应用,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脉经PDF及其他版本已经成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必备资料,本文将对脉经进行详细的解读,介绍其背景、重要性和内容。
一、脉经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脉经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涉及中医理论、病证、方剂等多个方面。
其内容涉及到了中医脉诊的基础理论、方法、技巧和应用,因此它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脉经PDF作为传播脉经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学习者掌握脉学知识的工具。
在中医脉诊中,脉象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在正确采脉的基础上,可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脉经详细介绍了脉象的分类、特征、病理变化、脏腑病证及方剂,对临床医生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脉经的重要性脉经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所包含的脉学知识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脉经提出了“脏腑经络与脉络同一”、“所以察脉者,必知常变”、“常变因时变”等诸多理论观点,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脉经还提出了“诊数”、“输数”、“细数”等诊断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同时,脉经对中药治疗及辨证论治也有广泛应用,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
脉经同时介绍了中医理论基础中的阴阳、五行、气血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知识。
三、脉经内容的介绍脉经共有十二篇,分为脉源、奇恒、经络、十二经脉、脏腑、病机、法度、方论、脉症、耳目、针灸、附文,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脉学知识。
脉源是《脉经》的第一篇,主要讲述了脉的基本概念、脉的位置及采脉方法。
奇恒篇主要介绍了奇经八脉和經脈常脈的基本知识,包括了细致的脉象描述。
经络篇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走行路线和穴位分布,还提出了脉络相通的观点。
十二经脉篇主要介绍了十二正经及其脉性特点。
中医诊断之《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脉言病的(1—6卷),《脉经》以脉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脉是必需的,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质言之,只是死板僵化地列出病证,而非在医理脉法的基础上去分析去认识脉象在诊病辩证中的作用和更好的将脉象理解深、理解透,使它为临床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脉经》的方法对脉象来说定出了规范和常规主病(虽然《脉经》并没有能够完全做好这项工作),但它的方法亦使脉法成为固定形式的东西,失掉了在辩证方面与证相互结合做出灵活的、更合理的、判断的作用,它只能浮表沉里数热迟寒等等,以及某脉可以出现于某病(即是主其病),某部位出现某脉主某病等等而已。
只能是从脉的性质来列出与其性质相应的病证来,没有从病证的角度考虑脉的可能性,当然亦就投有两者的综合考虑:在《脉经》这样的著作里就不可能有像《金匮要略》中的“下利三部脉皆平”还用大承气汤急下之的可能性。
《脉经》虽徼引仲景书为第七、八、九三卷,却正与其他主要为自著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然,王叔和是将仲景书载入《脉经》了,但亦不过收录转载面已,并没有将仲景的平脉辩证的方法体现在《脉经》全书当中去。
试问以仲景后八百余年惟有这位才能学之的《脉经》著者王叔和,竟然没有做到张仲景已经做了的工作,没有将平脉辨证的方法体现在第一个脉学权威著作《脉经》之中,其他的人也好书也好,焉能实现这个方法,焉能继承发展仲景遗法。
《脉经》一书性质的再认识(一)
《脉经》一书性质的再认识(一)【摘要】中医学界多数学者认为《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之脉学专着。
本文作者则认为:该书系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
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脉经》当属医经类著作的性质。
【关键词】脉经性质医经《脉经》魏·王叔和撰。
就该书的性质而言,日·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将其著录于“诊法”类。
中医学界多承此说,认为《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之脉学著作。
然该书自序曰:“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1]因此,该书系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经典医籍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是一部汇集魏以前医籍之大成的经典著作。
本文拟从七个方面论述《脉经》当属医经类著作的性质。
从历史看1.秦汉为医经与经方分立时期《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
其“方技略”著录的是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其中房中、神仙两种,章学诚在《校仇通义·汉志方技》中指出“房中、神仙,则事兼道术,非复方技之正宗矣”2]。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时医学图籍主要分列为医经、经方。
其中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类著作共计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其小序言:“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3]指出,医经是记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类书籍。
以《汤液经法》为代表的“经方”类著作共计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其小序言:“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指出经方是记述利用中药组方配伍制成方剂的一类书籍。
医经与经方分立,体现了当时学术发展的状况。
2.汉末为医经与经方融合时期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医学著作《脉经》读有感
医学著作《脉经》读有感有在上学的医学院的学子们,希望读这本书,对以后治疗病人有好的作用。
医学著作出版:1661786136一、《脉经》《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
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
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
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
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
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
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
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
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
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
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介绍学习把脉的书(二)
介绍学习把脉的书(二)对我学习把脉起到重要作用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讲座。
有一个阶段,感觉把脉很难学,脉书上讲了28种脉,但是实际上把到的脉千差万别,不知该归到哪种脉好。
还有,把了脉,就去套这28种脉,老是感觉在生搬硬套,有陷入教条主义的嫌疑。
李玉宾老师是我老早就关注的一位老师,我经常在网上找他讲课的资料学习。
他讲的课很对我的胃口,就是会讲到很多现象背后的本源,并且是纯中医思维的那种。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我说的这个讲座,就是李玉宾老师的,内容是讲四圣心源,网上可以找得到。
其中有脉法解,其实李玉宾老师是讲的是自己对脉的理解。
他的这段讲座内容,一下子给我戳破了一层窗户纸,使我对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所以,李老师的这段讲座,我重点推荐。
还有一本书,我觉得是学习把脉必读的,叫做《医家秘奥》,作者是明代的一位大医,叫做周慎斋。
不过这本书读起来犯困指数也是很高的,很适合睡眠有困难的人。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读完,基本上读一两页就大脑缺氧了。
《医家秘奥》这本书虽然废了我很多脑细胞,不过收获也是蛮大的,值。
这本书用五行来解读脉,使我对脉的认识更加立体了,这本书我也推荐。
有一位台湾朋友送了我一本把脉的书,叫做《大医脉神》。
这是一本现代书,作者还是大陆人,叫做许跃远。
这个人把脉很厉害,几乎达到了透视的水平,就是一把脉,就把你的毛病统统都说出来,连肌瘤是几公分的都错不了。
这本书就是他的学术思想。
应该说,我从这本书里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主要就是明白了身体腑脏在脉上的对应关系。
有一次我给人把脉,把出颈椎不好,就是明白了这个对应关系才确定的。
不过这本书我也没读完,太厚了。
另外,现在医学检查很先进,哪怕你能把出肌瘤是几公分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患者也可以在医院里查出来。
过度追求这个,就会陷入“形”的层次,去和西医比长短了。
脉的价值,更多的是气的层次,就是通过脉,了解五脏六腑气血的状态,这才是中医的东西,也是中医胜于西医的地方。
脉经读后感
脉经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脉经读后感》脉经中记载了关于脉搏的种类、脉象的意义和诊断方法等内容,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为医生诊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古代,医生往往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脉搏来诊断疾病,而脉经中的记载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脉经中不仅记录了脉搏的种类和变化规律,还提到了脉搏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比如通过触诊脉搏的速度、力度、节律和液气的状态来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诊断方法虽然古老,却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医医生的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通过读完脉经,我对中医诊疗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白了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运用脉诊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医疗技术和疗效。
脉经中所记录的许多病例和脉象变化,使我明白了中医学在诊疗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医学对人体的整体观察和维护健康的理念,这不仅对我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对将来的实践工作有所启迪。
第二篇示例:脉经,又称《灵枢》。
是中医体系中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原始学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观念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阅读脉经确实是对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研究脉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读脉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和智慧。
脉经中关于脉证辨别、脉象辨别等理论极具启发性,让我对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脉经,我逐渐明白了脉搏的重要性,脉搏不仅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脉经中的经文简洁明了,言之有物,对于每一种脉象的描述和解读都非常准确,让人一目了然。
脉经中的脉诊方法也非常具体,例如通过感觉脉搏的频率、节律、力道等特征,来判断患者体质的健康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略谈《脉经》
略谈《脉经》深圳颐仁中医书院姜宗瑞一、缘起感谢主办方尤其是刘院长的盛情邀请,给了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刘院长我们私下交流,他希望我能谈一些有关诊断方面的问题。
说到诊断,我们就会想到四诊——望、闻、问、切。
我们的教材倾向于四诊合参。
而我个人的观点,四诊是对中医诊法的汇总,具体到每个医生,尤其是师承为主的医生,四诊是有所测重的,并非是望、闻、问、切四诊并重。
引用《三国》里的一句话:“伏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
精于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做到诊治无误。
望诊,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扁鹊见蔡恒公和仲景先师诊王仲宣的故事;闻诊,黄元御有个医案,给一王爷的儿子诊病,只听到了患者咳嗽和声音,诊断肺已烂。
有一黄煌老师的得意门生,私下告诉我,患者一进诊室,她就能闻到患者身上的异味,往往据此用方,疗效很好,这当属闻诊的范畴;问诊就不用说了;切诊单论切脉,从《内经》《脉经》开始,更是为历代名医所重。
当代脉诊大家或测重于诊断,或测重于治疗,都能撑起一片天地。
我们今天不谈四诊并重的诊断,只谈四诊中的切诊。
严格地讲,切诊不单指切脉,也包括切肌、腹。
我们今天只谈切脉。
既然谈脉诊就不能不谈现存最古老的《脉经》。
谈《脉经》之前,先谈两个题外话:(一)、医圣、亚圣的问题。
我们尊张仲景为医圣大概是明代开始的,宋代林亿等在整理仲景书时,虽对仲景崇敬有加,但并未使用医圣这一词。
据我的知,晋代皇甫谧首先使用了亚圣一词,他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据《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张仲景方多来源于《汤液经法》,这与仲景自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相一致。
既然《汤液经法》的作者伊尹只能被称作亚圣,那后于伊尹的张仲景被称作医圣,似乎不太恰当!我们可以看出,黄甫谧心中的医圣是神农。
与神农齐名的还有伏羲、黄帝,并称三皇,也可理解为三圣。
但是,张仲景医圣的称谓也算是由来已久,从仲景对经方的贡献,也当之无愧。
如果我们将黄甫谧之前的医圣、亚圣称作古圣的话,张仲景的医圣可算作今圣。
读《脉经》的体会
读《脉经》的体会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脉经》。
这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首先,《脉经》很有趣。
作者用许多生动的例子和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各种各样脉象。
例如:表示脉浮的“轻、滑、数、大、浮”;表示脉沉的“缓、紧、迟、涩、弦、弱、微”等。
在每一条脉象的下面还配有一幅图画,使人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比如,上文提到的“大、浮、数、迟、滑、弦”等都属于脉浮。
每当读到此处,我就会不禁发笑,因为实在太有意思了。
其次,《脉经》是一本好书。
《脉经》不仅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价值,而且它还可以让你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用中医理论揭示了脏腑和经络的内在联系,同时,还阐明了心理、情绪与疾病的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它对于指导养生保健也非常重要,比如它讲到的饮食调养、起居调养、运动锻炼、性情修养以及老年保健等等。
第三,《脉经》适合于所有人群。
《脉经》全书共分九卷,九百二十一节,前面一卷主要介绍诊法,中间八卷是治法,最后一卷是杂论。
它采用歌诀形式撰写,非常便于记忆。
总之,《脉经》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现在,我已将《脉经》的原文背得滚瓜烂熟了。
而且,我正计划把其他几卷全部看完,不过,首先要完成最基础的三卷《素问》。
最后,《脉经》不但对普通人有用,对专业医生也很有用。
如果哪位中医不会号脉,那么,他应该去找这本书来学习一下。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重视,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调理。
另外,此书不仅适用于中医临床,对于西医、营养学、运动医学以及美容医学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所有人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堆汉墓 帛书有另外一个特点 , 即阴阳与脉的结 合已见于《 脉书》 阴阳脉 死候 》 , 足泰 ( 与《 等 如“ 巨) 阳 脉 ”“ 泰 ( ) 脉 ” “ 明脉 ”等 脉名 以及 “ 、臂 巨 阴 、阳 凡
候亦如此 , 不复述 ; 另外 , 还有 同病异治之例 , 脉 如《
书》 十一脉中治疗 “ 心痛” 的脉一共有 6 , 条 即①以臂 泰 ( 阴脉治( 足臂》 《 太) 《 、 阴阳》 ; 以足阳明脉治 )② ( 阴阳》 ; 以足泰 ( ) 《 )③ 太 阴脉治 ( 阴阳》 ; 以臂 《 )④ 少 阴脉治( 阴阳》 ; 以足少 阴脉治( 足臂》 ; 《 )⑤ 《 )⑥ 以足少 阳脉治 (阴 阳》 。除此 之 外 ,脉 书 》 《 ) 《 中所 见 的同病异治之例 , 如心烦 、 痛 、 腰 耳聋 、 胁痛 等大约 2 个病 候 , 些病 候都 用 两 条 以上 之脉 进行 治疗 。 0 这
早就发 现 了人体的整体性 , 在经络 学说 的形 成初 期, 已具有 了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的基本思路 , 因此 可 以说 中医理论 的 渊源 与经络 密 切相关 。
中医整体 观 与辨证 论 治 的萌芽 《 书》 马王 堆 帛书 《 臂 十一 脉 灸 经》 以下 脉 是 足 (
多 ) 由于这些不 同病候都属于足太 阳脉证 , , 故均用 灸法治足太 阳脉 , 这正是异病 同治之例。其余脉病
一
死候》 所言 , 阳脉有一死 , 阴脉有五死 , 这就表明三 阴脉 与 内脏 ( ) 里 密切 相 关 , 三 阳脉 与 外经 络 ( ) 而 表 密 切 相 关 如 脉
一
其一 , 为人体 的脉与天地之气相关的 , 明天 说 人 相应 的 整体 观 。也 就 是 说 , 、 、 三 者通 过气 天 地 人
的 相 关性 发生 关 系 , 然 有 联 系 , 应 该有 联 系 的 既 就
1 一 0
中医文献 杂志
通 道 , 古 人所 发 现 的人 与 天地 的 一个 主要 相 关通 而 道 就是 十 二经 络 ,灵 枢 ・ 露 论 》 言 “ 与 天地 I《 岁 所 人
2 0 年第 5 08 期
《 脉书》 对中医理论体 系影响之探讨
上 海 中医药大 学( 海 ,0 2 3) ( ) 永 日 上 2 10 韩 金
摘要 : 中医学术的历 史进程 中,脉 书》 灵枢》 在 《 与《 等早期 经络 文献即含 有 中医整体观理 论与辨证论 治方法,
对 经络 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极为重要 。经络 学说所合的辨证论治模 式也为后世八 纲及 各种辨证方l提 供 了基础。 法
简称 《 足臂》 、 阴 阳十一 脉灸 经》 以下简称 《 )《 ( 阴 阳》 甲本与乙本 以及张家山简书( 阴 阳》 ) 即《 丙本 ) 的总称。按其书所说 , 人体之脉一共具有 十一条 , 其“ 十一 脉 ” 在两 个 方 面与 整 体 观 有 关 。一 方 面 是
循行路线 , “ 对 十一 脉 ” 的循 行 , 人 突 出 了 四肢 部 古
关键词 : 书 脉 整体观 辨证论 治 八纲 经 络
人体 是 一个 有 机 的整 体 , 是 因 为人 体所 有 的 那 器 官 都 是通 过 经 络 而 互 相 联 系 起 来 的 。古 代 医 家
的材料显示 ) 最早模式。例如《 足臂》 足太( ) 泰 阳脉
一
共有 1个病候 ( 5 若包括《 阴阳》 的病候 , 则其数更
与脉之间的相互 流注 , 但此与《 内经》 中的“ 根结 ” 、
“ 本” 标 相关 , 与 经脉 概 念 的产 生有 关 … 。人 体 的 并
上与 下 有着 相互 联 系和 不 可分 隔 的 关 系 , 这就 是 古
人 所 发 现 的人体 整体 性 的 联 系 。另 一方 面是 “ 一 十
脉” 的病候 , 尤其《 阴阳》 比较详细地提出了“ 是动则
主要 是 以上 下 肢来 区分 三 阴三 阳 , 是 经脉 的外 行 这 联 系 ; 腑 与 阴 阳之 配 合 , 是 经 脉 的 内行 联 系 。 脏 即
相参 ” 即此意也 。所 以,灵枢 ・ 《 五乱》 又云:经脉十 “ 二者 , 以应 十 二 月 ; 二 月 者 , 为 四 时 ; 十 分 四时 者 ,
综上所述 ,脉书》 《 已经充分发挥了异病同治与同病
异治的辨证论 治方法 , 这一点 十分重要 , 因为古人 利用这种“ ” 脉 的联系治疗疾病是一大革新 !从此 中医逐 渐摆 脱 了头痛 医头 、 痛 医脚 的初级 医疗 水 脚 平。 《 阴阳脉死候》 亦云 :凡 三阳 , “ 天气也 , 其病唯
三阴, 死脉 也 ” 。
于运行气 m, 人体通过气 的运行构成有机整体 , 而且使人体与 自 然统一起来 。 I
其 二 , 三 阳病 与 三 阴病 之 区 别 。 如 《 阳脉 是 阴
那么 , 我们所 说 的“ 十一脉 ” “ 或 十二经脉” 的 “ ” “ 口” 脉 象 的 “ ” 竟 有 什 么关 系 呢? 脉 与 脉 或 脉 究
病 ”“ 产病 ”的病候 群 , 、所 而这 种病 候 分类 直 接影 响
乱, 则不过十 日而死 。三 阴腐藏烂肠而主杀 , 其病 五 死 …… ” 这一 段 话 给 我们 提 示有 关 整 体观 的 两个
内容 。
到《 灵枢 ・ 经脉》 的十二经脉病候 。值得提及 的是 , 《 足臂》 在每条脉 的病候之后 , 都有 “ 诸病此物者, 皆 灸 ××脉 ” 句 , 一 那应 是 辨 证论 治 的 ( 据 目前 掌 握 根
折 骨裂 肤一 死 。凡 三 阴 , 气 也 , 脉也 ,阴 ) 而 地 死 ( 病
位与头面 、 躯干某些部位 间的联 系 , 即上 ( 头面 、 躯 干) 下( 与 四肢 , 其是 肘 、 以下 ) 远端 部位 间之 尤 膝 的
联 系 。这 种 联 系 以“ ” 脉 的线 路 来 表 达 。虽 未 见 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