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1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材料科学导论作业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而且耐磨,为什么不用来制造榔头?[答]因为Al2O3的耐震性不佳,且脆性较高,不适合做榔头的材料。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氯化钠、环氧树脂、混凝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有黄铜、铅-锡焊料、镁合金。

陶瓷有氯化钠、碳化硅。

聚合物有环氧树脂、橡胶、沥青、纸杯。

复合材料有混凝土、玻璃钢。

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具有特别重要性:汽车曲柄轴、电灯泡灯丝、剪刀、汽车挡风玻璃、电视机荧光屏[答]汽车曲柄轴的疲劳寿命最为重要。

电灯泡灯丝的熔点需高,其发光性能要强。

剪刀的刀刃的硬度要强。

汽车挡风玻璃的光的穿透性要强。

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的颜色及其他穿透性各种光学特性极重要。

4.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哪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μm(10nm)的颗粒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以下效应:⑴小尺寸效应⑵表面效应⑶量子尺寸效应⑷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举例略第二章原子结构1.原子序数为12的Mg有三个同位素:78.70%的Mg原子有12个中子,10.13%的Mg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Mg原子有14个中子,计算Mg的原子量。

[答]M = 0.7870×(12+12)+0.1013×(12+13)+0.1117×(12+14) = 24.3247 g/mol2.试计算原子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若K、L、M和N壳层中所有的能级都被填满,试确定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答]N壳层内最大电子数为2×42 = 32。

但考虑能级交错:N壳层内刚刚达到最大电子数时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4,该原子的原子数为70。

(本题目书上原解:N壳层中电子最多有2+6+10+14 = 32个,K、L、M、N壳层中电子共有2+8+18+32 = 60个,故原子序数为60。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

(—)填空题1、机械设计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刚度指标来选择材料。

3、TK是材料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时的温度。

4、冲击韧性的单位是 J/cm2;延伸率的单位是 % ;屈服强度的单位是 MPa或N/mm2。

5、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6、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屑性能。

7、热敏电阻陶瓷可分为正温度系数(PTC)热敏陶瓷、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和临界温度系数(CTR)热敏陶瓷。

8、无机胶凝材料可分为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和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9、石灰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过程。

10、石膏可分为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可熔石膏和无水石膏四大类。

11、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是指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

12、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

13、能产生激光的固体材料都是由(基质晶体)和(激活离子)两部分组成。

实际上掺杂离子就是(激活离子)14、铁氧体是作为(高频用磁性材料)而制备的金属氧化物烧结磁性体,它分为(软磁铁氧体)和(硬磁铁氧体)。

15、表征压电材料的参数是(机电耦合系数K)(K=通过压电效应转换的电能/输入的机械能),K值恒小于1,它是压电材料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能力反映。

16、在三价稀土氧化物中掺入二价阳离子将产生(O2-空位),若掺入四价阳离子会产生(间隙氧离子),从而改变三价稀土氧化物的导电性。

17、判断材料是否具有超导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超导电性),二是(完全抗磁性)。

18、陶瓷材料的性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耐高温、耐磨、耐氧化、耐腐蚀、(弹性模量大)等特点,但(塑性)、(韧性)、可加工性、抗热震性、使用可靠性不如金属材料。

19、普通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长石)。

20、陶瓷生产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但基本的工艺可分为(原料配制)、(坯料成型)、(制品烧结)等三大步骤。

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习题及答案
1. 什么是材料?
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或构成各种物品和工程的实物,通常具有一定方向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材料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材料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其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

3. 金属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金属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韧性和强度,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强腐蚀等极端工况下的使用。

4. 陶瓷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陶瓷材料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耐磨性,但是韧性和强度相对较低,易于破碎。

5.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绝缘性,但是强度和刚度相对较差,易于老化和变形。

6. 复合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经过特定的工艺组合而成,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特定的需求。

7. 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包括建筑、装修、交通运输、电子、能源、医疗等方面。

8. 应该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
应该根据使用环境、工作条件、使用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来选取合适的材料,同时考虑材料的成本、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因素。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材料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材料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 (10分)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基础。

A.对B.错2【判断题】 (10分)青铜是铜锡合金。

A.对B.错3【判断题】 (10分)芯片是各种集成电路和原件刻蚀在线路板上的一个综合体。

A.错B.对4【判断题】 (10分)日常生活中家庭用到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视的壳体材料基本是塑料这种高分子材料。

A.错B.对5【单选题】 (10分)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和有用物件的()。

A.生产力B.原料C.设备D.物质6【单选题】 (10分)恩格斯曾经这样论述,人类从低级阶段向文明阶段的发展,是从学会制开始的。

A.青铜器B.瓷器C.陶器D.铁器7【单选题】 (10分)目前风力发电机叶片所用的材料为。

A.高分子材料B.金属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8【多选题】 (10分)根据材料对社会历史发展作用,人类社会按照材料命名可以包括的时代为。

A.铁器时代B.新材料时代C.石器时代D.青铜器时代E.硅时代9【多选题】 (10分)以金属为主制造的建筑物包括。

A.金门大桥B.港珠澳大桥C.埃菲尔铁塔D.世界贸易中心大厦E.三峡大坝10【多选题】 (10分)超导计算机中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8000万次,元件完全不发热。

这些优异性能主要基于超导陶瓷的基本特征。

A.完全抗磁性B.高度绝缘性C.完全导电性D.良好导热性E.完美半导体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 (10分)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基本性质。

A.错B.对2【判断题】 (10分)材料合成是把原子和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的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变成有着微观结构的宏观材料。

A.错B.对3【判断题】 (10分)原子的核外电子,包括原子核,是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这样的设备观察到的。

A.对B.错4【判断题】 (10分)金属键就是带正电荷的金属原子与核外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A.对B.错5【单选题】 (10分)材料的宏观尺度,就是通过人的肉眼可以见到的超过人眼极限分辨率以上的尺度。

材料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材料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材料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金属材料B. 陶瓷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D. 生物材料答案:D2.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什么?A. 微观结构B. 宏观形状C. 表面处理D. 环境因素答案:A3.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答案:C4.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导电性好B. 导热性好C. 耐腐蚀D. 弹性好答案:C5.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常是什么?A. 线型结构B. 网状结构C. 层状结构D. 纤维结构答案:A6.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焊接答案:D7.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的什么性质?A. 弹性B. 塑性C. 韧性D. 抗磨损能力答案:D8.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通常发生在哪个温度区间?A. 室温B. 低温C. 高温D. 熔点附近答案:A9.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什么因素有关?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韧性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10.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什么条件下的性能?A. 静载荷作用下B. 动载荷作用下C. 冲击载荷作用下D. 循环载荷作用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的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案:材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过程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宏观性能。

例如,退火可以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韧性;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正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改善材料的塑性。

2. 什么是材料的疲劳寿命?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材料的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从开始加载到发生疲劳断裂的时间。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材料的化学成分、载荷的大小和频率、环境因素等。

3. 什么是材料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与材料的哪些性质有关?答案: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青海大学《材料概论》练习1带答案(1)

青海大学《材料概论》练习1带答案(1)

第3章练习题1、金属材料分为两大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2、铁具有同素异构体,从高温到低温的转变依次为:(δ铁素体)、(γ铁素体)、(α铁素体)。

3、纯金属的结晶与合金的结晶完全一样。

(错)4、铁碳合金相图包含三个基本相图,分别为:(共析反应)、(共晶反应)、(包晶反应)5、共晶钢的组织为珠光体。

(对)7、对整个钢件进行热处理有“四把火”,分别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其中(在退应力去火中)钢的组织不发生变化,只是消除内应力。

8、钢表面渗碳的目的是使工件表面具有(耐磨性)和(高韧性)。

9、某合金工具钢的牌号9SiCr,代表的意义:(合金工具钢,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0.90%,主要合金元素为铬,硅,其质量分数都小于1.5%)。

10、灰口铸铁、可锻铸铁以及球墨铸铁的相同点即都有铁素体、珠光体和铁素体加珠光体三种组织。

(错)11、铝是面心立方晶格,镁是(密排六方晶格),铜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12、以铝合金为例,介绍什么是固溶强化和时效。

固溶:合金元素加入铝中形成固溶体,造成晶格畸变,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而提高强度。

时效:铝合金固溶处理后在时效过程中,第二相化合物从过饱和固溶体中弥散析出,与位错反生强烈的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从而大幅度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13、铝合金的强化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固溶强化)、(时效强化)、(细晶强化)、(加工硬化)。

14、(铝)是镁合金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镁合金的抗拉强度;(锌)和(锰)具有类似作用。

15、简单白铜的组元是(铜)和(镍)。

在固态下可以()。

16、钛在固态有两种同素异构体,(α钛)和(β钛)。

最常用的是(α钛)和(α+β钛)。

α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最好;(α+β钛)次之。

材料概论1

材料概论1

《材料概论》1.简述材料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 可以清楚的看到, 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应用, 都是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 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并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材料对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面大、带动力强, 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也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沿, 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当今社会公认, 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 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文明, 往往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展。

所以材料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特点答: (1)材料分为: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2)性能特点: 金属材料: 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造性、深冲性、弯曲性、切削性、焊接性、淬透性等。

使用性能有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电磁性能、耐热性能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有刚度、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

物理、化学性能有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

高分子材料: 力学性能为低强度和高比强度、高弹性和低弹性模量、高耐磨性、塑性和韧性、蠕变。

物理化学性能有高绝缘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热膨胀性、低耐热性、低导热性、燃烧性。

复合材料: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良好的抗疲劳性、破损安全性好、减摩、耐磨和自润滑性好、工艺性和可设计性好。

此外还有高温性能和减震性能, 化学稳定性好, 具有隔热、耐烧蚀、光、磁等特殊性能。

3简述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 合成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质和使用性能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1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1

材料概论练习题答案-1绪论1. 什么是材料?答:材料是由一定配比的若干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确定性能,并能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2. 人类文明历史与材料发展的关系?答: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历史曾以使用的主要材料来加以划分。

3.材料按组成、结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金属材料黑色、有色、特殊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 碳材料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碳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念?答: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关于材料成分、结构、工艺和它们性能与应用之间有关知识开发和应用的科学。

它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从科学到工程的一个专业连续领域。

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及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学。

5.日本专家岛村昭治将材料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哪五代?答: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与硅材料时代第二章MSE 的四个基本要素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要素是什么?答: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 / 使用性能2.什么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相的概念?材料相的组成?答:材料的化学组成: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可为纯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以及其种类和数量;相:材料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并且结构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组成材料的相的种类和数量称为相组成3. 什么是材料的结构?答: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的组元及其排列和运动方式。

包含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晶体结构和缺陷等内涵。

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4. 材料的合成的概念?材料加工的概念?答:合成:常常是指原子和分子组合在一起制造新材料所采用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合成是在固体中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主要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 什么是材料?答:材料是由一定配比的若干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确定性能,并能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2. 人类文明历史与材料发展的关系?答: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历史曾以使用的主要材料来加以划分。

3.材料按组成、结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金属材料黑色、有色、特殊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 碳材料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碳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念?答: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关于材料成分、结构、工艺和它们性能与应用之间有关知识开发和应用的科学。

它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从科学到工程的一个专业连续领域。

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及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学。

5.日本专家岛村昭治将材料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哪五代?答: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与硅材料时代第二章MSE 的四个基本要素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要素是什么?答: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 / 使用性能2.什么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相的概念?材料相的组成?答:材料的化学组成: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可为纯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以及其种类和数量;相:材料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并且结构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组成材料的相的种类和数量称为相组成3. 什么是材料的结构?答: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的组元及其排列和运动方式。

包含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晶体结构和缺陷等内涵。

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4. 材料的合成的概念?材料加工的概念?答:合成:常常是指原子和分子组合在一起制造新材料所采用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合成是在固体中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主要源泉。

加工:这里所指的是成型加工,除了上述为生产出有用材料对原子和分子控制外,还包括在较大尺度上的改变,有时也包括材料制造等工程方面的问题合成与加工是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聚集体的新排列,在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所有尺度上对结构进行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和零件的演变过程5.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功能以及材料使用性能的含义?答:材料的性能:合成与加工是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聚集体的新排列,在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所有尺度上对结构进行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和零件的演变过程;材料的功能:指物质(材料)对应于某种输入信号时,所产生的质或量的变化,或其中某些变化会产生一定的输出,即能产生另一种效应。

如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等。

材料使用性能:是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应用性能的度量,通常指材料在最终使用状态时的行为,是材料固有性质与产品设计、工程能力和人类需要相融合在一起的一个要素,必须以使用性能为基础进行设计才能得到最佳的方案。

6.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答:材料的性质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只有改变了材料的内部结构才能达到改变和控制材料性能的目的,而材料的合成和加工工艺常常对材料的结构起决定性作用。

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合成与加工产生结构与成分,结构与成分具备材料性质,材料性质提供使用性能。

本章补充:合成是新技术开发和现有技术改进的关键性要素现代材料合成技术是人造材料的唯一实现途径;无论是为制造某种产品选择合适材料,选择最佳的加工工艺,正确地使用材料,还是改善现有材料或者研制新材料,都需要我们具有材料内部结构与性能的知识,都需要材料科学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新型材料,其主要特点是以科学为基础,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述题( 2 题共 30 分,每题15 分)1.加工与合成的定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答:“合成”与“加工”是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团的新排列,在所有尺度上(从原子尺寸到宏观尺度)对结构的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与元件的演化过程。

合成是指把各种原子或分子结合起来制成材料所采用的各种化学方法和物理方向。

2.加工可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还可以指较大尺度上的改变,包括材料制造。

提高材料合成与加工的技术水平是我们的最重要的课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a)使用性能b)材料的性质c)结构与成分d)合成与加工第三章金属材料1.区分几个重要概念:金属材料,合金,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强度,韧性,塑性答:金属材料 (Metallic Materials) :纯金属和以纯金属为基体的合金材料的总称。

合金 (Alloy)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

固溶体 (Solid solution) :合金组元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形成的具有与某一组元相同晶体结构的合金(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 Intermetallics) :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的新相。

强度 (Strength) :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破坏的最大能力(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韧性: (Ductility) :材料从塑性变形到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塑性(Plasticity) :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2.金属材料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答:常温下是固体,熔点较高,密度较大,有光泽,延展性、韧性、可加工性好,导热性、导电性好,易氧化。

类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殊金属。

3.炼铁、炼钢的主要原料、工艺及其作用。

答:炼铁:铁矿石、石灰石、焦炭、锰铁矿;炼钢:生铁、焦炭。

工艺及作用:书上P167 4.钢中合金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

答: 1.溶入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固溶强化。

2.溶入奥氏体,提高淬透性,形成更多马氏体,提高强度。

3.形成稳定碳化物,加热时阻碍晶粒长大,细化晶粒。

4.碳化物,具有高硬度,提高耐磨性。

5.形成稳定碳化物,弥散分布,弥散强化。

6.推迟回火转变,提高回火稳定性,在某些高合金钢中产生二次硬化。

1.合金元素与铁的作用:溶于铁形成固溶体。

形成稳定扩散慢,影响铁的同素异晶转变;固溶强化——使钢的室温强度提高。

2 . 合金元素与碳的作用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 、 Co、Cu、 Si 、Al 、 N、B;碳化物形成元素:Mn、 Cr、 Mo、W、 V、 Nb、 Zr 、 Ti合金渗碳体合金碳化物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1)1.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哪些材料?它们有哪些主要特征?答: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

特征:熔点高,硬度高,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氧化,绝缘性好,脆性大,弹性模量大,化学稳定性好,一般为脆性材料。

2.陶瓷由哪些相组成?各相对陶瓷材料性能有何影响?答:晶体相: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其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特性。

玻璃相:玻璃相是陶瓷材料中原子不规则排列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类似于玻璃。

积极作用:填充晶体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烧成温度;阻止晶型转变、抑止晶粒长大。

不利影响:陶瓷强度、介电常数、耐热性能。

气相:坯体各成分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所生成的空隙。

不利影响:降低材料的强度,是造成裂纹的根源。

(陶瓷定义:以粘土、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锻烧等制作的产品。

广义陶瓷: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产品的通称。

)3.简述特种陶瓷的定义。

特种陶瓷与普通陶瓷有何区别?答:定义: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及控制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加工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陶瓷。

与普通陶瓷的区别原料上: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材料组成精确调配;制备上:突破了炉窑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热压、热等静压等手段;性质上:特殊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

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 2)8.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答:硅酸三钙3CaO · SiO2C3S硅酸二钙2CaO· SiO2C2S铝酸三钙3CaO· Al2O3C3A铁铝酸四钙4CaO ·Al2O3·Fe2O3C4AF9. 简述玻璃的定义及其具有哪些特性?答:熔融体过冷制得的具有固体性质和一定结构特征的非晶态物质。

特性:各向同性,介稳性,固态和熔融态间转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和渐变性10.按组成分类,玻璃是如何命名的?按应用分类,玻璃的主要种类及用途有哪些?答:应用分:普通玻璃和特种玻璃,用途:日用玻璃,建筑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普通玻璃);辐射玻璃,激光玻璃,光纤玻璃,非线性光学玻璃(特种玻璃)。

11.简要介绍玻璃的生成工艺流程。

答:原料配制,熔制,成型(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拉制成型,延展成型,浇注成型,离心成型,烧结成型,喷吹成型,浮法成型),退火。

12. 玻璃生产过程中退火起什么作用?答:将玻璃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热处理并采取适宜的冷却工艺制度,从而消除或减少玻璃在生产过程中因激烈、不均匀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应力。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1.区分几个重要概念:高分子,单体,玻璃钢,合成纤维,无机高分子,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答:高分子:有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的形式通过聚合反应重复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子也称聚合物或是高聚物,英文都是polymer 。

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能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分物质称做单体。

玻璃钢: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谓玻璃钢。

合成纤维:以简单化合物为原料 , 通过聚合或缩聚反应制成成纤高分子物,再通过纺丝和后处理加工制成纤维。

加聚反应:由不饱和低分子化合物相互加成或由环状化合物开环连接成大分子的反应。

缩聚反应:由具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析出某些小分子物质 ( 如水、氨、醇、氯化氢等 ) 的反应。

2.高分子及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点。

答:分子量多分散性,只有一定的范围,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分子量很大(104-107 ,甚至更大)没有固定熔点,只有一段宽的温度范围;没有沸点和固定的熔点,分子间力很大,加热到 200oC-300oC 以上,材料破坏(降解或交联)。

链式结构柔性分子链大部分高分子的主链具有一定的内旋转自由度。

由于这一突出特点,聚合物显示出了特有的性能,表现为“三高一低一消失”。

既是:高分子量、高弹性、高黏度、结晶度低、无气态。

因此这些特点也赋予了高分子材料(如复合材料、橡胶等)高强度、高韧性、高弹性等特点。

3.丁苯橡胶制备中进行硫化与增强的主要目的、方法及其作用。

答:目的:制品强度很低、弹性小、遇冷变硬、遇热变软、遇溶剂溶解等,无使用价值,通过硫化才能获得必需的使用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