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地理中考总复习提纲终极版
第一部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第二轮冲刺复习提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考点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几个阶段:①人类认识地球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形说”-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证明地球是球体:海边看驶去的轮船;大草原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远望;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考点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考点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方向和周期运动形式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自传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地方时不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地球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太阳照射下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季节变化3.二分二至的日期(以北半球为例,南北半球相反)夏至秋分冬至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昼长夜短(昼最长)昼夜平分昼短夜长(夜最长)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及其规律考点四: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时差(东边比西边早);④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地球上的五带;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③四季更替;④正午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夏季的影子比冬季的短)2.地球仪考点五: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经线和纬线的基本特点2.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划分3.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共5条)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6.地球五带的划分及其地理现象(地球五带分布图)7.重要经线(0°、180°,20°W ,160°E )8.东、西半球的划分(小小东:小于20ºW 和160ºE 的则是东半球)考点五: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2.地理坐标与经纬度
3.地图的绘制与使用
4.地球上的环境带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二、地球的水资源
1.水的循环与水资源
2.世界水资源分布
3.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三、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景观的分类
2.高原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3.平原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4.高山地区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5.河流流域的特点与人类活动
四、人口与城市
1.人口问题与人口统计指标
2.人口迁移与人口密度
3.城市的产生与类型
4.城市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五、经济地理
1.工业与农业
2.农业区位的因素与类型
3.工业区位因素与类型
4.交通与资源开发
六、环境与生态
1.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环境问题与保护
3.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4.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七、区域地理
1.区域的概念与分类
2.中国的区域划分
3.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特点
4.区域与经济发展
八、中国的地理环境
1.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发展
3.中国的经济地理
4.中国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以上是初中地理复习的提纲,每个部分的内容可根据教材进行复习,重点掌握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分析。
还需多做地理实践活动和练习题,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理学科概述
1.地理学科的定义和意义
2.地理学科的主要分支
3.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地球与地球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3.地球上的坐标系统和经纬度
三、宇宙与地球
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地球的太阳系位置
3.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比较
四、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
1.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土壤的形成和特征
3.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五、人类的生活环境
1.人类的聚居与分散
2.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人类生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地理信息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学研究的影响
七、区域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区域的划分与分类
3.区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八、地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地球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施
九、地理学科的实践应用
1.旅游地理和地理旅游
2.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3.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十、地理学科的社会意义
1.地理学科对社会的贡献
2.地理学科的就业前景
3.现代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1.1地球的形状1.2地球的自转1.3地球的公转2.地球的地理坐标2.1经纬度2.2地理坐标的测量方法3.地球的内部结构3.1地壳3.2地幔3.3地核4.地球的外部圈层4.1大气圈4.2水圈4.3陆地圈5.地轴倾角和季节变化5.1地轴倾角的作用5.2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区划1.1中国的地理区划体系1.2中国的气候区划1.3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2.江河湖泊2.1长江2.2黄河2.3珠江2.4淮河2.5内蒙古草原湖泊3.山脉和高原3.1北京的山脉和高原3.2长江中游的山脉和高原3.3青藏高原4.自然灾害4.1地震4.2龙卷风4.3水旱灾害5.资源和环境问题5.1水资源和水污染5.2空气污染和大气环境问题5.3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三、地理知识的应用1.交通运输1.1古代和现代交通方式的对比1.2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优势和特点1.3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2.工业和农业2.1工业区的选择原则2.2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3.能源资源3.1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和利用3.2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4.环境保护4.1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4.2水污染的治理方法4.3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四、地理实践活动1.调查与实地考察1.1调查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1.2实地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2.地图和图表阅读2.1基础地图阅读能力2.2各类图表的解读和分析3.地理模拟竞赛3.1模拟成为地理专家,回答各类地理问题3.2地理竞赛中的优劣势分析和反思以上是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的一些主要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纲要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纲要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结构与构成(1)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2)板块构造学说:构造板块的概念及板块运动的类型2.大地形特征(1)陆地:高山、山地、平原、高原、低地、河谷、盆地、岛屿等(2)海洋:海域划分、海底地形、海流等3.气候与气候带(1)气候因素:纬度、海洋性、大陆性、海陆分布、高度等(2)气候带划分: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4.水循环(1)概念及过程:蒸发、凝聚、降水等(2)水文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5.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地滑、泥石流等(2)气象灾害: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涝等(3)自然环境的保护与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人口与城市发展(1)人口概念: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2)城市发展与特点:城市化、都市圈、城市问题等2.农业与农区划分(1)农业概念与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2)中国农区划分:北方农区、南方农区、西部农区、东部沿海农区等3.工业与工业区划分(1)工业概念与特点:工业化、产业结构、工业主体等(2)中国工业区划分:沿海工业区、内陆工业区、特色工业区等4.交通与交通运输(1)交通概念与分类:陆上交通、水上交通、航空交通等(2)中国交通网络: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5.旅游与旅游资源(1)旅游概念与特点:旅游产业、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等(2)中国旅游资源: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等三.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1.亚洲(1)地理位置与分布:亚洲国家、亚洲大陆(2)地势地貌与气候特点:亚洲高原、草原、河流、季风等(3)经济发展:亚洲四小龙、新兴经济体等2.欧洲(1)地理位置与分布:欧洲国家、欧洲大陆(2)地势地貌与气候特点:欧洲山脉、河流、海洋等(3)欧洲一体化:欧盟、欧元区等3.非洲(1)地理位置与分布:非洲国家、非洲大陆(2)地势地貌与气候特点:撒哈拉沙漠、非洲高原、热带雨林等(3)非洲问题与发展:贫困、疾病、种族冲突等4.大洋洲(1)地理位置与分布:大洋洲国家、大洋洲大陆(2)地势地貌与气候特点:大洋洲山脉、河流、环境保护等(3)旅游资源与发展:大堡礁、新西兰等5.北美洲与南美洲(1)地理位置与分布:北美洲国家、南美洲国家(2)地势地貌与气候特点:洪水平原、高山、气候多样等(3)经济发展与资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美石油、铜矿资源等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与挑战(1)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2)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2.环境保护和治理(1)环境保护行动和政策(2)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3.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实践(1)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和难点。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1.地貌与地质1.1地球地貌的类型和特点1.2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1.3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原因与地质灾害的防治2.水文与气候2.1陆地水文循环与水资源2.2气候要素与气候影响因素2.3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规律2.4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生物与环境3.1中国的植被类型和分布3.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3.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重要性4.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4.1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问题4.2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4.3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4.4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迁移1.1人口的分布特征和人口增长规律1.2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1.3人口迁移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2.农业与工业2.1农业的类型和分布2.2中国农业的问题与农业现代化2.3工业的类型和分布特征2.4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发展问题3.交通与通信3.1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3.2中国重要的交通干线和交通发展问题3.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的特点3.4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4.城市与区域发展4.1城市的类型和城市化进程4.2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和城市规划4.3区域发展的类型和区域经济合作4.4环境污染对城市和区域的影响三、地理方法与技能1.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1.1地图符号和图例1.2地图投影和地理坐标1.3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2.实地考察和调查2.1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方法2.2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3.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1统计数据与数据库的利用3.2地理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绘制4.地理研究与论述4.1地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4.2地理实践与解决问题的方法4.3地理报告和研究论文的写作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义1.1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2.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措施2.1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2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2.3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3.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3.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意义3.2碳排放与减排措施3.3绿色发展的原则和途径4.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合作4.1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4.2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以上是初中地理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与巩固薄弱知识点。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一、大地与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与季节的关系
3.地球的倾斜与赤道气候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1.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特点
2.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差异
3.高原、山地、平原和丘陵的形成原因
三、作用于地表的力量
1.重力的作用和地壳运动
2.内力与地壳运动:地震、火山与构造运动
3.外力与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
四、水资源与地理环境
1.水的分布与特点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水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带的特点
五、气候与气象
1.气候区划与气候因素
2.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3.气象要素与天气预报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
1.生态系统的构成
2.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
七、经济地理
1.土地资源与农业
2.矿产资源与工业
3.交通与通信的发展
八、人口与城市
1.人口与人口分布
2.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3.人口问题与城市问题
九、旅游与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
3.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十、地理技术与信息管理
1.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2.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3.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
以上是初中地理的总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大全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大全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1)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6、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
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
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统计的数据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影子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同一时间:离直射点越近影子越短,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三、四季划分与五带特征:
(1)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 一 次年2月),南半球季节相反。
(2)五带特征: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两
简
称
的
省
A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五
个
自
治
区
I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B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比较项
时间
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夏至日A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于夜
秋分日B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构造、地壳的运动2.大地形特征:大陆、海洋、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盆地、沙漠、草原、冰川3.气候与气象: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象现象、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自然灾害4.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球上的水、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污染及防治5.土壤与植被:土壤的形成与类型、土壤的特征与功能、植被分布、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与恢复6.生物地理: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问题与生态平衡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迁移、人口结构、人口问题与控制2.农业:农业的分类、农业区位、农业生产过程、农业技术、农业环境问题3.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的分类、工业布局、工业发展状况、工业环境问题与治理4.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交通区位、交通运输发展、交通问题及解决5.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人口、城市规模与结构、城市规划、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6.地理信息与地理技术: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地理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三、地域与地理1.中国地理:中国的大地形特征、自然资源分布、气候与气象、主要农业产品、主要工业区域、主要交通枢纽、重要城市、区域发展规划2.世界地理:各大洲的大地形特征、自然资源分布、气候与气象、主要农产品、主要工业区域、重要交通枢纽、世界主要城市、地理环境问题四、地理技能1.制图与地理坐标:地图的绘制、地理坐标的表示、地图的使用与阅读2.统计与解析:地理数据的统计及表示、地理情况的解析与分析3.田野调查与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调查的方法与步骤、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及目的以上为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域与地理、地理技能等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充和细化。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全四册)
第 1 页 共 14 页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一)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地球§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1。
2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3地球的自转124小时)。
2§1.4地球的公转123的夏季;球的冬季。
4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第二单元 地图§2.1地图的基本要素1、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
②方向(东西)网确定方向。
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
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2.2地形图的判读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第 2 页 共 14 页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初一地理复习提纲优秀3篇
初一地理复习提纲优秀3篇地理七年级复习提纲篇一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一、自然地理
1、地形
(1)有关地球的概念:地球是圆形的,由六大洲组成,被分为北半球
和南半球;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地球公转约一年,自转约一天。
(2)有关地形的概念:地形特征是地表上的形状,大陆、海洋都有自
己特有的地形。
主要包括高低不平的地势、河流、湖泊、沼泽、山脉等。
(3)特征介绍:地形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平原
是四面均由坡度较小、比较平坦的地形,河流和湖泊常常经过其中。
丘陵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原相连形成的连续的低坡度的地形,有许多丘陵
地形可以找到。
山地是由许多山峰和山谷组成的,它们可以是独立的山脉,也可以形成更大的地貌类型。
高原是一种高海拔的地形,地面平坦,多数
高原上覆盖着草地,有许多河流,也会有雪山、湖泊和洞穴。
盆地是经过
构造变化形成的地形,由于构造变化,盆地内外地势不平,有许多河流流
经其中,也可以有湖泊。
2、气候
(1)有关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时期,地球表面不同地方发生的
气象现象和气象数值的平均值。
(2)特征介绍:大气含有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硫氧化物等物质。
中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中考地理总复习提纲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地理学的分类4.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尺度2.地球的内部结构3.地壳运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4.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及影响三、地球与太阳系1.地球的运动形式和影响2.地球的地理坐标及其利用3.四季变化的原理和特点4.昼夜变化和时间制度四、水资源与水循环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2.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3.重要的地理水文现象和地貌形态4.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五、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措施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施六、人口与城市1.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2.城市的概念和特征3.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4.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七、农业与工业1.农业的类型和特点2.农业的发展对人口和环境的影响3.工业的类型和特点4.工业化发展的利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八、交通与通信1.交通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影响3.信息技术对通信的变革和影响4.交通和通信在地理上的作用和意义九、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十、地域分区与地方文化1.地域分区的概念和分类方法2.中国的地域分区特点和主要分区形态3.地方文化的概念和内涵4.地方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上是中考地理总复习提纲的一个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每个主题可以进一步列举具体的重点知识点和考点,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和掌握对应的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和应试能力。
希望能对你的地理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一、地理概念
1.地理的本质是指地球表面,即地球的表观形态;
2.地球是一个旋转的球体,地表属于大气、水系和地质活动;
3.地理是自然科学,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
表面的空间结构、空间规律;
4.地理的基本研究领域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生态地理;
二、地球运动
1.日月公转:太阳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它们用一年的时间
完成一次公转,被称为“日月公转”;
2.自转:地球以自转定律不断地向西转动,每天转一圈,即23小时
56分,称为“自转”。
自转运动带动赤道面上的空气沿自转方向成涡旋
运动,使赤道上的空气压力分量变化;
3.自转轴傾斜: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约为23°27,这使地球的高纬
和低纬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等,因此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也不一,从
而产生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等气候带;
4.旋转面:地球自转的时候,其磁极的两个半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垂直于自转轴的旋转面。
南半球是南磁极,而北半球是北磁极,这是由
于地球内部结构的不同所致;
三、地理定位
1.地理定位是指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的确定,它有三个基本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5.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
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7个国家。
北部有尼泊尔、不丹两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陆;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20个国家和地区。
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P3图6.4)第二节人文环境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亿人。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
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亚洲大小民族有1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故又称“两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3.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国:日本高收入发展中国家:新加坡高收入>9655美元马来西亚、韩、沙特阿拉伯高收入3125—9655美元中、泰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韩、马、泰发展加工工业,促经经济发展;沙特出口石油)蒙、越、印、孟、尼低收入国家<500美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
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
广大平原为最大的平原。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著名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
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
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⑴工业a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b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不利:多火山、地震;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c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见P23图: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d海外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e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为世界经济强国⑵农业: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⑶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四大渔场之一5.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第二节东南亚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
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
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
文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
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争端。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地形: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布稠密。
⑵马来群岛:多火山,地形崎岖,平原集中在沿海。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泰、越、缅为主要稻米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