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21及答案解析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21及答案解析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21及答案解析**************************************************************麦黄黄杏黄黄李翔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

”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

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

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

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

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

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

“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

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

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

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

2012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专题

2012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专题

•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及答题模式: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及答题模式: • (1)比喻:把……比成 )比喻: 比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 ,生动形象地写出 比成 事物 特点。 的……特点。 特点 • (2)拟人:把……比成 )拟人: 比成……,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比成 ,, 写出……事物的 事物的……特点。 特点。 写出 事物的 特点 • (3)夸张:形象突出 特征, )夸张:形象突出……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特征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4)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 •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 (6)反复:强调 意思, )反复:强调……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 意思 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 富有感染力。 富有感染力。 •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 中心。 中心。
二、答题技巧
• 1、从修辞方面赏析词句 、 •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运用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了……修辞手法,表现了(写出了)…… 修辞手法 表现了(写出了) 的特点。(注意: 。(注意 的特点。(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 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2012年小说中考阅读训练之真题解答

2012年小说中考阅读训练之真题解答

小说中考阅读之真题解答【考点概要】1.理解并能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并能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和思想,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梳理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相关段落的大意。

5.从不同侧面细致分析人物形象(如: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6.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品味小说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的特点。

8.对小说的艺术技巧(如构思、表现手法等)的评价。

9.能针对小说的主题、人物特点谈自己的心得、启示、感悟等。

【真题展台】一.阅读《谁与我同行》一文,回答问题。

谁与我同行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

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

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

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

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

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

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

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

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

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第一课时:情节的梳理与概括【复习目标】1.总结梳理与概括小说情节的一般方法。

2.运用相应的方法梳理并概括小说情节。

【温故知新】回故乡()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到家时的情况和杨二嫂的比照(1)《故乡》在故乡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告别闰土和故乡离故乡():想朗读,遭拒绝(2)《心声》:练朗读,忆往事:纠错误,遭嘲讽:勇救场,感动人贩枣蒙杨志卖酒诱官军(3)《智取生辰纲》巧下蒙汗药(黄泥冈)上当饮药酒开端:盼于勒(赶于勒)(记叙顺序:)(4)《我的叔叔于勒》发展:赞于勒请吃牡蛎高潮:遇于勒怀疑水手是于勒结局:躲于勒证实水手是于勒梳理情节的角度有:(1)(2)(3)阅读小窍门:概括情节的方法是:【实战演练】(2016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我心目中的马卡连柯(又名《花儿与少年》)梁晓声①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②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③是的,他经常逃学。

④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

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

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小学一年级时的书包。

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

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

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伤害他,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种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暗算了似的。

处在他那种年龄,很难悟到问题出在自己这儿。

⑤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却遇见了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和他的新婚妻子。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重地介绍了他,之后温和地说:“我代表我的妻子,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

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⑥他摇头,挣手,没挣脱,不知怎么一来,居然又点了点头……⑦在公园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顺从,得到了一支奶油冰棒作为奖品。

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⑧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一)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一)
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标题的作用
• 点明主要人物; • 概括主要情节 • 线索,贯穿全文; • 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 突出文章主题。 • 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
标题的含义
• 技法一、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 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美丽的颜色》
• 3、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 答题格式:自然/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本身(交代了-----时 间,交代了----背景,营造了---氛围,渲染了----的气氛) +情节(推动、暗示、铺垫等)+人物(烘托、映衬)+ 主题(表达了、寄托、暗示、揭示、深化)
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
•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说环境
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
常见题型
• 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 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 2.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 全文中的作用。
•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 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本身的特点: 1、交代时间地点等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营造气氛
• 出人意料的结尾:它使平淡的故事 情节陡生波澜,体现了欧·亨利小 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的结尾艺术;又与前文的伏笔相照 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给读者 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能更好 地深化或升华主题。
• 戛然而止,留白式的结局。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发人深 思或引发读者思考。 能更好地点明或 深化主题。使人物形象(性格)更鲜 明,或突出人物心理。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4及答案解析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4及答案解析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4及答案解析讨债杨国华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

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

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大姐那笔不少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

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

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

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

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

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

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

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⑽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

”“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⑾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

2012年中考小说阅读复习

2012年中考小说阅读复习

《瞄准》
这是一处环境描写, 这是一处环境描写,衬托出当时猎人因让 这只东方白鹳重获自由而轻松愉快的心情 (1分);也表达出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 分);也表达出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 鹳在蓝天下飞翔的轻松快活。( 。(1分 鹳在蓝天下飞翔的轻松快活。( 分)
汤姆的午餐
环境描写;渲染出当时紧张的氛围、 环境描写;渲染出当时紧张的氛围、烘托 露西内心的感动(答出“以声衬静”也可) 露西内心的感动(答出“以声衬静”也可)
光明行
3、 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 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 “我”逐渐平静的心情 5、善良 有爱心、友善 、纯洁、善解人意、 善良(有爱心 善良 有爱心、友善)、纯洁、善解人意、 温柔。 温柔。
祝同学们中考顺利! 谢谢
2、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节。
3、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 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的“我”不能 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4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 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 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 是虚构的。 5、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 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 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 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考点一、 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
题型有: 题型有: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 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012_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2012_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八)、艺术技巧作用题例1:(2009年四川卷)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8分) ?? 答案: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a name=baidusnap0></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伤感</B>”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

例2:(2009年安徽卷)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6分1 、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

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或“埋下伏笔”)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了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艺术技巧作用题【知识储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 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 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10.(2010中考变式题)走进《名人传》。(6分)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 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 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 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
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1.(2011·苏州)名著阅读。(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
有人来救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 押送林冲的公差?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 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芬 贝多芬已听不见舞台上的演奏了(意思相近即可)
6.(2011·衢州)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 )(2分)Βιβλιοθήκη 选项A B C作品
《西游记》 《故乡》 《最后一课》
人物
红孩儿 闰土(少年) 若瑟夫
性格特点
神通广大、爱憎分明 勇敢机智、见多识广 天真幼稚、热爱祖国
D
《格列佛游记》
阿廖沙
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 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 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2012年中考小说阅读与训练及答案

2012年中考小说阅读与训练及答案

中考小说阅读与训练【考点精析】基本考点:1.对小说内容的概括和对主旨的把握(包括情节结构的提炼总结);2.对题目的分析;3、根据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3.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评价;4.对句子的推敲、品味、赏析(包括蕴含的哲理、情感、表达效果、修辞方法……);5.对环境、语言、行动、心理、细节、肖像等描写的作用分析;6.结合内容对各种写作方法如:对比、抑扬、悬念、伏笔……的判断分析;7.由文本引申的相关名著、名言、诗句的默写、回顾;8.立足文本阐述自己的感受、观点。

高层次考点:1.调动积累或生活经验来谈感受;2.根据选文内容生发的拓展延伸性训练(展开想象,续写;变点为面,扩写;模仿前句,仿写;总结全文优点,写荐语;与主人公对话,写倾诉语、赞美语、批判语……);3.链接相关文段或者时事,比较分析之中求新收获。

【答题指津】做小说阅读一定要牢记三大原则,就能够“避免感觉不错结果错”的常见现象了。

一是坚持整体观,立足全文展开分析、评价,把握作者的主要意图后,再动笔做题;二是解词析句,细致推敲莫性急。

考虑要全面,思维要开阔,左思右想再定夺;三是表述分类来对待:解词准确是第一,析句切记有条理,术语要贴紧文章内容。

感受类语言求精而美,延伸生动、含“金”量高很重要,注意:小说的丰富性、生动性决定了小说阅读里语言表达是成败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诠释文章里的思想,所以,把话说准、说美、说精辟是考前训练的要点。

【专题练习】①作为职业演讲师,我演讲时经常邀请听众参与互动。

为了避免引起尴尬,我总是预先安排好人选。

大多数情况下,合适的人选会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必要时凭借经验我也能及时发现场中的活跃分子。

②几年前在准备一次演讲时,我要求组织方提供一个名单以便事先沟通。

我曾与其中一位听众合作过,因此提议这次也邀请她参与互动,但是会议组织者却这样表示:“她近来身体出了点问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敏锐了——这话可不要外传。

2012中考语文“小说阅读”答案技巧1

2012中考语文“小说阅读”答案技巧1

2012中考语文“小说阅读”答案技巧1一、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二、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三、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2012_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2012_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第二节 题型分析 一、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
1、标题作用题 2、词语作用题 3、句子作用题 4、段落作用题 5、环境作用题 6、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题 7、情节作用题 8、艺术技巧作用题 9、结构作用题
(一)、标题作用题
例1:本篇小说以“棋子”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小说以“棋子”为题,表现了利用与被利用、 设计与被设计的双重关系和深刻寓意,突出了人物形象, 是小说的核心创意。②小说以设宴和应宴为主线(明线) 安排情节,以如何设宴和应宴作为计策巧妙构设,使小说 张弛有度、收获自如,更为深刻地突出了主题。
标题作用答题样式: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A、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B、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 C、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D、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 E、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F、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
句子作用题【知识储备】 1、提示段意(概括情节)。 2、揭示文章主题、主旨、观点、情感。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照应、过渡、总领、铺垫、伏 笔。
句子作用答题样式: 句子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这一句突出了……,概括了……情节,在文中起 到……作用(照应、点题、过渡等),为……作铺垫(埋 下伏笔),概括了……,深化主题。
词语作用答题样式: 词语意义或形象作用+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XX修饰(描写)了……,运用了……,生动传神。 XX概括了……,表达了……,与文中起到……作用 (照应、点题、过渡等),
(三)、句子作用题 例1:“不过,这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做 了别人的棋子”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它在整篇小 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案:请客的老板本来是想利用周先成达到了自己的 目的,没想到却被心怀不轨的周先成算计、利用。 作用:这句话对小说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 刻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06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06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06及答案解析**************************************************为爱挺直郭华悦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

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

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

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

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

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

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

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

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

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

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

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

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

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

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

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

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

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

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选自《知识窗》2009年第1期)1.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3分)答:2.“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25 小说阅读(一)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25 小说阅读(一)

中考专题特训(二十五) 小说阅读(一)班级姓名学号(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2011成都)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48分)翻浆的心毕淑敏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

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

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

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

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

“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

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

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

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得几乎大叫。

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他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

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9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9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19及答案解析***********************************************敲雪(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面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

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

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

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

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

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

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

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23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23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23及答案解析********************************************************最美丽的谎言一天,我所在的医院来了一位患脑瘤的病人,她在丈夫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近病床,他们显然是农村来的,一股乡下泥土的芬芳。

他们家好像不太富裕,妻子一直在说着,我这病就是癌,不要治了。

两个孩子还需要念书,又得许多的钱。

丈夫劝慰她,别让人家笑话咱,有病哪能不治?再说了,我已经给二叔家说好了,他们支援我们一笔钱,无利息贷款,包你能将病治好,至于钱慢慢还,放心吧。

可她总是一脸无奈,有好几次,她偷偷地跑出去张望,丈夫回来时总会向大家解释:她是在向家的方向张望,她想孩子们。

那天傍晚,我忽然见丈夫拿着个小巧玲珑的手机进来,他站在门口大声说着话:儿子吗?你妈没事的,功课做得怎样啦?家里的猪别忘了喂呀,对妹妹说声,不要担心,好好复习,马上就要考试啦!他高兴地跑到妻子面前,对她说道,二叔刚才过来了,我没让他进来,他特意给我丢下一款手机,我以后每天晚上都会向家里打个电话,你就别担心家里了。

妻子摆摆手说,又要花钱,那手机费不得交呀?男人笑笑,对妻子说,沟通无限嘛,电视里都说啦!妻子要进手术室了,护士过来给她注射麻醉药,她趁着清醒时大声地对丈夫说,我如果下不了手术台,丧事就不要大办了。

如果有合适的,你就找一个,别耽搁了自己,只是别让后娘苦了两个孩子……丈夫泪如泉涌,我紧紧握住他的手,和他一起等结果。

她出来了,万幸的是,脑瘤是良性的。

她一天天好起来,丈夫依然每天傍晚站在门口大声地打电话,妻子则温顺地坐在床头听着,有时还会补充两句。

那天,由于将手机落在家里,我急着回个电话,就对他说,大哥,能借你手机用用吗?他无奈地把我拉出病房,然后从怀里掏出手机给我看,我一看,懵了,居然是个手机模具。

他赶紧解释,小兄弟,我害怕孩他妈担心,所以在夜市上买了个假的,我每天晚上故意放高声音,其实是为了让她安心,你千万不要将这事儿告诉她。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20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小说专题训练20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20及答案解析***********************************************************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①那年,我们去了甘孜(注:指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途径一个叫小坝的村子时,我们准备进去看看,据说里头有三个海子(注:高原上的湖泊)。

②进村子的路很难走,我们还没有见到第一个海子,已经累得不行了。

人一累,精神就有些恍惚了,一不小心,我就从山路上滑到了小沟里,脚给崴了。

这时,对面出现了一个骑马的孩子,他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漫着深深的两抹“高原红”。

他骑马走进时,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颓坐在地上的我,没有言语。

③于是,我亲切地对他说:“你能骑马带我回村子吗?”④他依然没有讲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我贸然地猜他可能想要钱,因为在川藏路上,拉客的马夫几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于是我就对他说:“我给你钱,你把我拉回去吧,我的脚不行了。

”⑥我哈哈地笑了起来,大声回答说:“没有问题。

”⑦我找了一个高处,跨上了那匹马。

我刚上马,他却翻身下马了,他说:“马有崽了,我拉着你走吧。

”他就拉着我往回走,我看着他瘦小的脚踝忽深忽浅地陷进冰凉的雪里,心里异常感动。

⑧我笑了,问他:“你想知道外面的什么?”⑨他说:“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外面的世界!”⑩听他说完这话时,我忽然有些惆怅。

我凝望着四周高耸无垠的雪山,忽然很感慨:这个孩子大概早已经厌倦这蓝天和白雪构建的天地,太想走出这贫瘠而褊狭的大山吧。

要不怎么会这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呢?于是我便坐在马背上讲起了外面的世界:雪山一般屹立的高楼,羊群一般拥挤的车辆,雄鹰一般飞翔的飞机……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转脸用惊讶的眼神看我,似乎想从我的神情中得到更多更具体的信息。

就这样,我从山里来到了村里。

待要下马时,我又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以前有人跟你讲外面的世界吗?”他说:“有,听说乡里小学的刘老师会讲,可是……”我问:“可是什么?”他低头答道:“可是我的阿婆没钱……”我的心猛然被一阵难过包围,忧伤地下了马,看着他翻身上马,骑马远去,脚底的疼痛和心里的难过涌上心头……黄昏的时候,我决定去看望一下这个叫吉措的孩子。

2012年各地中考小说阅读及答案集锦

2012年各地中考小说阅读及答案集锦

2012年各地中考小说阅读及答案集锦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 题。

(16 分)(南京市2012年)兄弟郑小玲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

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

”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

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

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

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

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

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

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

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

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

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

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

”福生说:“好,吃月饼吧。

”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

”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能力与层级:1-2分析综合,C级;3-5鉴赏评 价,D级;6-8探究,F级。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的形象。人物与事件是文艺作品 中的重要因素,人物一般地说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核心。叙事 性文艺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 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生活意义、展现人生理想的。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 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 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具体事件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 还有序幕和尾声。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 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环境: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 行动的特定社会环境,即主人公和周围人物所形成和辐射出来的具 体关系。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句子作用答题样式: 句子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这一句突出了……,概括了……情节,在文中起 到……作用(照应、点题、过渡等),为……作铺垫(埋 下伏笔),概括了……,深化主题。
(四)、段落作用题 例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 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
外国小说欣赏· 情节 1、情节的运行方式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的摇摆 在一个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绝 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 才抵达胜利的彼岸,即体现出情节的曲折性。情节的摇摆 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如“欧· 亨利式的结尾”——在小说出其不意地揭示真 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 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环境描写的思考模式(四级概念整合法): 环境-环境,即环境本身有何特点。 环境-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展开有何作用。 环境-人物,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提供活 动背景,衬托人物性格等) 环境-主题,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环境作用答题样式: 环境本身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氛围,渲染(定下) 了……感情基调,烘托了人物……,为下文……情节展开 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揭示(表达、寄托、暗 示)……主题。
议论,语言特点有准确性(概念准确,修饰恰当,用词有分寸 感)、鲜明性(论点表述鲜明,行文鲜明)、概括性(具体事物加 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引述事例简明扼要)、生动性(运 用什么修辞手法、论证手法,句式灵活)、严密性(表达周密,逻 辑性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含蓄蕴 藉,耐人寻味)。 描写(人物刻画方法)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个性突出)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 展)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思想感情)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个性)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为内容、情节起引起或铺 垫的作用,揭示主题)。 工笔(精雕细刻,具体生动,形神兼备) 白描(简笔勾画,准确生动,朴实清新,含意深远)。
艺术技巧作用题【知识储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 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 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 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这种人称的作用有 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 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 人化的修辞效果)、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 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 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第二节 题型分析 一、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
1、标题作用题 2、词语作用题 3、句子作用题 4、段落作用题 5、环境作用题 6、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题 7、情节作用题 8、艺术技巧作用题 9、结构作用题
文章以“无畏的腿”作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答案:以“无畏的腿”作标题,形象、生动地概括了 小说的情节,讴歌了“那人”的英雄品质,而且新颖别致,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作用【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 2、紧扣情节。 3、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4、紧扣(揭示)主题。 5、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6、象征意味、寓意。
词语作用【知识储备】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 明、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叠词具有音 节美的作用。 2、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 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 作用。 4、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 和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
例2:(2009年安徽卷)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 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 展作了铺垫。(或“埋下伏笔”)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 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了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 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 的勃勃生机。
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题【知识储备】
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 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 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 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 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 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 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 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 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 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 富的内容。
中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第一节 概述 一、文学类阅读——《考试说明》: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 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环境作用题【知识储备】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 的社会关系。 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 性格。 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 时间、景色、场面等。 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 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B、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铺垫。 C、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D、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E、象征、暗示或深化主旨。
标题作用答题样式: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A、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B、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 C、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D、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 E、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F、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
三、考试命题类型 (一)、按小说内容分 1、人物形象题 3、环境作用题 (二)、按命题方向分 2、情节概括题 4、主题分析题
1、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 2、人物形象题 3、人称题 4、情节分析题 5、行文结构题 6、环境题 7、主题分析题 8、语言理解题 9、艺术技巧题 10、赏析题 11、探究题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 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 体细腻的描写。另一种类似说法: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 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种类:肖像(外貌)、动作(行为)、语言、神态、 心理。 作用: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 环境的重要因素。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深化文章的主题。
小说中人称(人物形象)作用答题: 1、人称本身的作用 2、线索作用 3、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 4、形成对比(对照) 5、揭示主题作用 人称(人物形象)作用答题样式: 人称作用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人称本身的作用……,“XX”能起到线索作用,烘托、 衬托……形象,突出……,与……形成对比,具有揭示主 题作用。
(八)、艺术技巧作用题
例1:(2009年四川卷)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8分)
答案: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 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 “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 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 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 与多疑。
2、小说的主题 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 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 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广义)指题材概念,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 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 3、环境、情节、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