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探幽与学术创新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摘要:1.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定义与重要性2.传统经典对学术前沿的影响3.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的影响4.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互动与交融5.结论: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正文:一、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定义与重要性传统经典,指的是那些历经时间考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被广泛传承和研究的文化遗产。
学术前沿,指的是那些处于学科领域最前沿,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界,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密切,两者对学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传统经典对学术前沿的影响传统经典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对学术前沿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传统经典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学者们在阅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其次,传统经典还具有权威性。
学术研究需要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三、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的影响学术前沿同样对传统经典产生影响。
一方面,学术前沿能够为传统经典提供新的解释和论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经典理论提供新的支撑。
另一方面,学术前沿也促使传统经典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学术前沿的推动下,传统经典需要在保留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
四、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互动与交融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存在着互动与交融的关系。
一方面,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资源;另一方面,学术前沿推动传统经典的更新与发展。
这种互动关系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推动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五、结论: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者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既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也推动了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原典解读方法
原典解读方法
原典解读方法是指对于某一经典文献、古籍或文化资料进行系统性、深入的阐释和解读的方法论。
在实践中,原典解读方法既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原典解读方法的核心在于对原典文献的精读和诠释。
通过精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原典文献所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内涵;通过诠释,我们可以将原典文献的意义和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实践中,原典解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原典文献的精读,理清文献的主旨和思想内涵;其次,进行文献的比较研究,将不同文献中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进行文献的诠释和应用,将文献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思想启示和指导。
原典解读方法的实践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典文献的深入阐释和传承,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遗产,也可以为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精神支持。
- 1 -。
读原典探寻知识和思想之源
读原典探寻知识和思想之源作者:于殿利来源:《新阅读》2018年第03期虽然很多人是不把原典和经典做区分的,甚至还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但我还是愿意把两者区分开来。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不同,理解知识的不同;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理解阅读,进而理解阅读方法的不同和掌握不同阅读方法的重要。
原典一定是经典,它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没有被湮没或遺忘;而经典未必都是原典,例如根据原典、阐释原典或受原典启发创作的学术著作,以及纯虚构的文艺作品,影响深远的可以进入经典的行列,但不属于原典的范畴。
关于原典和经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原典理解成古代和古典时期的原始创作,它们构成材料之源、知识之源、思想之源和文化之源。
它们多出自“圣人”之手或之口,有的甚至无法考证作者是谁。
知道了什么是原典,对为什么要首先选择读原典便很好理解了。
在此可以细说一下。
其一,原典是后世学问和知识的重要来源,没有原典后世的书就没有材料和根据。
就无法创作出来,这些原典是学问和知识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不仅自己的知识和学问便成为无源之水,容易成为空中楼阁,就连后世的书也无法读懂、无法理解。
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曾说:“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
读之百遍,其义自见。
此外众书,自可泛观耳。
正史既见成败得失,此经国之所及急,五经之外,宜以正史为先。
”宋代大文豪苏洵自称“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尽烧其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
若人之言固当然也,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而已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苏洵少年时依仗自己天资聪颖,自视同龄人都不如己,甚是满足,自是其才华堪比古人,遂不读古人的圣贤书。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一: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二: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01、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102、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103、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104、比较文学的不变与变105、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106、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107、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108、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109、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110、我的比较文学之路111、“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112、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113、比较文学与学术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114、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15、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116、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117、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18、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以"和而不同"的尴尬现状为例119、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120、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121、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122、比较文学与文化转型时期123、跨文化对话:新世纪比较文学发展必由之路124、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比较文学125、在多元互动的比较中审视中国文化1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考察127、比较文学:走向现代文论与文化研究128、文化研究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文学批评129、关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课题的思考130、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31、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132、跨文化观念发生学研究与原典实证--读严绍璗先生的《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133、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挑战还是超越?13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纪要135、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人文学者的使命——读王宁新着《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36、比较文学的奇葩——读《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13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文化:严绍璗海外讲演录138、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139、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文集140、从比较文学到文化研究──西方比较文学发展三人谈141、“文化对话”的主旨和策略─—转型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位与选择。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摘要:一、引言1.传统经典的重要性2.学术前沿的发展趋势3.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二、传统经典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1.传统文化的基石2.学术思想的基础3.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三、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的影响1.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2.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3.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碰撞四、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互动1.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源泉2.学术前沿推动传统经典的创新发展3.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共同推动文化繁荣五、结论1.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相辅相成2.发掘传统经典的价值,引领学术前沿3.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正文: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世代先贤的智慧和精神。
在当今社会,学术前沿不断拓展,各种新兴领域层出不穷。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传统经典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石,传统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学术思想的基础,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传统经典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当下、预见未来。
其次,学术前沿的发展对传统经典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成为可能。
例如,运用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传统经典,发掘其中蕴藏的现代价值。
同时,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的对话与碰撞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进一步地,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激发着学者们进行跨学科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而学术前沿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传统经典的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从虚假博学教育现状看元典精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十 分 必 要 并 且 刻 不 容 缓 的 当务 之 急 。
【 关键词】虚假 博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元典
精读 高校 中文 系
从 目前高校汉语言 文学 专业 以及其他 人文 社科 类专业 开设 的课程 情 只 好 以 阅读 教 材 为 主 。结 果 怎 么样 ? 学 生 们 记 下 了 一 大 堆 关 于 文 学 流 派 、 况来看 , 元典精读课程 已经进入 了高校 课堂。但 无论 从开设 的时间还是 从 文学思潮 以及作 家风格 的论 述 , 至于具体 作 品 , 对不 起 , 没 时 间翻 阅, 更不
查 的话 可能结果更不能乐观。据统计 , 部分重 点高校汉语 言文学专 业的本 的理解和感受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 创新思维 以及学术 原创力。“ 辨章 科 生在 平时阅读 中元典阅读只 占很少一部分 , 超过一 半的本科生 阅读元典 学术、 考镜源流” 的治学门径 , 力扬厚重 务实 的学风 , 提 高学生 的原 创性能
课 程 开 设 的具 体 情 况 看 , 该 课程都 处在 未成熟 阶段 , 因 此 对 其 进 行 从 理 论 要说仔 细品味 。这 么一来 , 系 统修 过 中国文 学史 ( 包括 古代 文学 、 近 代文
到 实践 的研究 和考察十 分必要 。本 文将从 学生 视角 研究元 典精 读课程 开 学、 现代 文学、 当代 文学课 程 ) 的 文学专 业毕 业生 . 极有 可能 对于 ‘ 中国文
只是远 而观之 , 真正涉入其 中的只在少数 , 但 在开设元典 精读课程 的学校 , 典” 无可比拟 的优 越性和扩 展性 , 这类特性正好适于“ 人文教化” 。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定义和重要性2.传统经典对学术前沿的影响3.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的影响4.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互动关系5.结论:总结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及其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正文一、引言传统经典和学术前沿是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传统经典指的是那些历经时间考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它们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学术前沿则是指当前学术界关注的最新研究领域和问题,它们往往与传统经典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入手,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二、传统经典对学术前沿的影响1.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了理论基础。
许多学术前沿问题都是在传统经典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经济学领域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现代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了研究方法。
传统经典中的研究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前瞻性,能够为学术前沿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如实证主义、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
三、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的影响1.学术前沿对传统经典进行批判和继承。
在学术前沿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会对传统经典进行批判性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和发展。
2.学术前沿促使传统经典不断更新。
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对传统经典提出挑战,要求传统经典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使传统经典更具活力和时代感。
四、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互动关系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传统经典为学术前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学术前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术前沿不断对传统经典进行批判和继承,促使传统经典不断更新,保持活力。
五、结论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何谓“原典”,怎样“精读”——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原典精读实践情况的考察与思考
作者简介:张元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① 比如,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张新颖、郜元宝等老师的“现代文学名家或名作精读课”,山东师范大学魏建和吴义勤二位老师主持的“二十世纪现当代文学经典重读”,都已成为国家级或所在高校的精品课程。
郭沫若的《女神》、曹禺的《家》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是魏建老师和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各级研究生持续探讨的固定文本,而且每次对话都有新认识,至于陈思和老师的“现代文学作品十五讲”、张新颖的“沈从文精读”、郜元宝的“鲁迅精读”,则更堪称经典重读中的示范课。
何谓“原典”,怎样“精读”———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原典精读实践情况的考察与思考张元珂(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摘 要: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文学原典精读课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意义已毋庸置疑。
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各学科原典精读课如今也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以“通识课”或“专业选修课”的方式陆续展开。
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或科研院所开设的精读课程以及举办的原典精读活动的考察,可以梳理、深究目前发生于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内原典精读活动的实践情况、发展态势以及利弊得失,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原典教学及其经典化将有所助力。
关键词:原典;精读;教学;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394X(2021)03 0060 08 在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成为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竞相探讨与实践的大背景下,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人文学科都非常重视原典精读课在学科建设与育人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中,打破学科壁垒和院系划分,要么使其成为院系专业必修课,要么作为通识教育中心的通选课,从而使得原典精读这门课一跃成为深受高校师生喜爱和受教颇丰的精品课程。
①目前,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在内的各学科原典精读课基本不存在选题上的困难。
_黄帝内经_学术史研究_范畴_现状与趋势:黄帝内经,学术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化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开山之作,包含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是中医学术的根基。
因此,《黄帝内经》也被称为中医学原典。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周易参同契》被认为是无人能彻底钻透、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水平至今也没有达到其学术境界的三部书[1]。
对《黄帝内经》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次揭示其中跨越时空的智慧和奥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1《黄帝内经》研究与《黄帝内经》学术史研究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科学主义成为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绳,甚至出现唯科学主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医学术本身首先被质疑,中医地位被排挤,中医影响逐渐被边缘化。
纵览近代百余年的中医历史,质疑与自救,徘徊与抗争,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线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不断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形成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医“过山车”式的发展进程中,中医原典《黄帝内经》一直处于这一进程的核心,一直是讨论和争论的焦点。
尽管人们文化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变迁,质疑者和捍卫者拿出的却还是同一“武器”———《黄帝内经》。
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跟《黄帝内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中国社会制度变化、历史变迁、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生活需求变化对医学以及医学文化的功能发生变化,而学术界自身观念与价值取向随着变化的结果。
当前,学术界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呈现出纷纭复杂的局面,学科不同、理论立场不同,对《黄帝内经》的认识就不同。
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并对这些成果加以利用,就要首先对学术史进行全面清理。
基于此,要研究《黄帝内经》,首先需要清理《黄帝内经》现有的研究成果。
而要清理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则必须把它们放在社会思想变迁和学术史发展脉络之中进行考察。
这是对《黄帝内经》学术史进行研究的初衷。
学术史是指“关于知识的变化与增长”,是“研究的研究”。
“学术史”就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即“研究过往学术发展的历程”[2]。
作为“研究的研究”,学术史研究注重其学术性与历史性的双重特点,不同的时代条件,学术受到了大量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将内在学术驱动作为研究基点,突破泛政治及思想宣传史的谱系,建构真实的学术认知。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
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一、经典导读经典导读是深入研究传统经典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仔细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掌握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精髓。
经典导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为我们在学术前沿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前沿概述学术前沿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最新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学术前沿的关注,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把握研究方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经典与前沿的交汇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并非相互独立的存在。
事实上,许多前沿的研究领域都与经典著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前沿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找到经典的影子,而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的问题。
这种经典与前沿的交汇,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四、学术史的梳理学术史是记录某一学科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该学科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
通过对学术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五、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和交叉运用的研究方式。
在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中,跨学科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整合,我们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思路。
六、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性的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中,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入理解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
同时,在前沿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以解决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七、方法论探讨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进行研究的哲学框架。
在传统经典与学术前沿的关系中,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四)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四)作者:张高评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04期五、本来面目与借镜西方研究国学,包含经学、史学、思想、文学,“五四”以来,方法与途径大抵有两大抉择,一是借镜西方学说,一是还我本来面目。
自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来,这是一大反思。
胡适之、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四家,都是学贯中西,道通古今之学者,前后发言,于上述课题,却有殊途同归之见解,如胡适之云:整治国故,必须以汉还汉,以魏晋还魏晋,以唐还唐,以宋还宋,以明还明,以清还清;以古文还古文家,以今文还今文家;以程朱还程朱,以陆王还陆王……各还它一个本来面目,然后评判各代各家各人的义理的是非。
我们现在治国学,必须要打破闭关孤立的态度,要存比较研究的虚心。
第一,西洋学者研究古学的方法,早已影响日本的学术界了……我们此时应该虚心采用他们的科学的方法,补救我们没有条例系统的习惯。
二、材料上,欧美日本学术界有无数的成绩可以供我们的参考比较,可以给我们开无数新法门,可以给我们添无数借鉴的镜子。
(胡适:《经韵楼集·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胡适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探讨中国学术,强调主体性,需先“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如此,本立而道生,方能盈科而后进。
较论其得失优劣,借镜而补偏救敝,这是胡适之的主张。
陈寅恪、钱钟书亦有类似之见,如: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
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陈寅恪强调“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本立而道生,方能盈科而后进。
整理国故如此,创获思想如此,作史者亦“须各还其本来面目”,钱钟书亦如是说:作史者断不可执西方文学之门类,卤莽灭裂,强为比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学术思想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学术思想作文
本篇作为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传统学术思想更是浩瀚如海。
若以五感法观之,中华传统学术思想之魅力,可见一斑。
视觉:典籍绵延,思想流淌。
古籍中记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翻阅间,仿佛时空穿梭,与古人隔空对话。
文字跃然纸上,勾勒出中华思想的脉络,展现其深邃悠远。
听觉:讲学论道,思想激荡。
从孔门弟子三千到书院讲学,中华传统学术思想通过口耳相传,不断传承发展。
讲堂之上,学子们聆听先贤教诲,思辨探究,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
嗅觉:书卷气息,沁人心脾。
打开一册古籍,扑鼻而来的书卷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纸墨的清香与思想的光芒交织,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触觉:笔墨纸砚,书写智慧。
中华传统学术思想离不开笔墨纸砚的承载。
濡墨挥毫,书写着对天地人文的感悟。
笔尖与纸张的摩擦,记录着思想的轨迹,留下文化的印记。
大脑:思维交融,思想碰撞。
中华传统学术思想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之间思想交融,碰撞出新的火花。
思辨求真,兼容并蓄,让中国思想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五感融合,中华传统学术思想的魅力跃然眼前。
它不仅是典籍中的文字,更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密码。
在五感的体验中,我们领略其博大精深,体会其源远流长,体悟其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学术原典选读
学术原典选读
学术原典是从最初的学术文献中精选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的经典著作,它们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学术原典记录了先人在学科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成为了今天学术发展的基础。
学术原典的选读是指对重要学术著作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深入挖掘著作中的思想精髓以及对学科的贡献。
学术原典选读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这些经典著作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科、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引导人们思考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术原典选读的关键在于深入阅读和理解,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学术研究能力。
在阅读学术原典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还需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探究作者对学科领域的贡献。
此外,学术原典的选读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对原典中的思想进行拓展和深化。
在实际学术研究中,学术原典选读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和思维深度至关重要。
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经典著作数量不同,但无论是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还是医学等领域,都存在着经典著作。
学者们通过对学术原典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原典选读不仅要求读者具备深入的学科理解和研究能力,同时也需要有正确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和阅读学术原典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客观、真实的学术精神,增强自身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
总之,学术原典选读是深入挖掘重要学术著作、理解学科的内涵和历史发展、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引导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
通过持续不断的选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发掘学科的潜在能量,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回归传统创新发展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
回归传统创新发展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中国的古典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感着迷的研究者,我一直致力于回归传统,借鉴古典文学的智慧和艺术,以推动创新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并展示这些贡献如何回归传统并促进创新发展。
一、跨学科研究的创新传统的古典文学研究往往局限于文本本身,忽略了其与其他领域的关联。
我意识到,古典文学在哲学、历史、艺术和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我开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例如,在研究《红楼梦》时,我不仅深入分析了文本本身的内涵,还将其与清代社会结构、女性地位以及传统婚姻观念等相关领域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我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启发。
二、文化传承的创新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将古典文学的精髓传承给更多的人,我积极参与推广工作,并采用创新的方式来传播古典文学。
例如,在我翻译《论语》的过程中,我注重保留原文的古韵和文化内涵,同时根据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解释,使经典之作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
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并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国际交流的创新古典文学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中国国内,而应该与世界接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为了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互动,我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借助国际出版渠道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给国际学术界。
同时,我也邀请国外学者来中国进行访问和交流,以推动中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共同研究。
通过这种国际交流的方式,我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并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与研究方法。
总结而言,回归传统创新发展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通过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文化传承的创新以及国际交流的创新,我不仅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使其与现代社会更好地融为一体。
人文学者与电子原典的互动
在第二個階段中有記錄的參加者,他們的互動電子文 本在當前的研究項目中確定了第一次採訪。參加者被 要求在表格和錄音磁帶上記錄資料。資料匯集的表格 用來幫助參加者記憶資訊,被要求記錄他們使用的電 子本文的簡短細節。參加者也被要求在錄音帶上記錄 他們的評論,在當前的項目中反映了在任何感興趣的 方面及其相互作用的電子文本。研究人員完成了表格, 或記錄了評論在最後一次面談中的記錄資料。在最後 的面談期間,表格和錄音帶被用來做為一個紀錄的幫 助。在第二次面談中,參加者討論研究計畫的細節和 電子文本的研究過程。第二階段的面談一般說來持續 了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參加者出版物所產生的項目, 審查整個第二階段的資料匯集。
雖然一些學者認為,數字化的環境不利於有助於 瀏覽資訊奇遇和偶然發現,另一些發現,他們允 許新形式的偶然出現。
SERENDIPITOUS DISCOVERY ALSO HAPPENS BY OPENING SEVERAL WINDOWS ON THE COMPUTER DESKTOP .
Netchaining:Converging practices
有關學者互動的討論伴隨著E-text發現一定聚 合的數量跟改變做法的網絡以及資訊搜尋。我 將描述一個在網路上資訊合併所發生的事情, 於是我稱做” Netchaining”,因為它在新的 模式合併工作鏈以及瀏覽跟網頁衝浪。 Netchaining是有關建立跟塑造線上資訊鏈以 連接資源跟人們。
p.263 ~ p.266
背景:在許多地區的日常生活和學術研 究中電子資訊技術已引起重大變化,但 一段時間後已經出現了人文大多不受新 技術所影響的情形。
“元典”与“原典”
“元典”与“原典”代\报刊\报刊精选\1994\02.txt)②头(具体物)上的紧箍.共46例,占56.1%.如:(4)哼哼哼,戒指掉都掉了,我又能咋办呢,真是的,下次只能买个跟紧箍咒一样紧的给某人了.(文件名:\当代\应用文\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哈佛经理的谋略.txt)(5)不把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套在土地上的”紧箍咒”便取摘不下,土地仍会是死水一潭.(文件名:\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5\Rm9507a.txt)③束缚人(思想)的事物.共18例,占21.95%.如:(6)从各方的态度来看,所谓”公平自由贸易”不过是企图约束对手的紧箍咒.(文件名:\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5\Rm9505b,txt)(7)”廉政卡”,”挡箭牌”,”紧箍咒”三者之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件名:\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51Rm9509a.txt)尽管以上我们是按三个义项分别统计的,但实际上义项②和义项(的关系十分紧密,因为某些具体的事物常常具有抽象的比喻义.这一点在例句(7)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例(7)中和”紧箍咒”并列的还有两个具体的东西——”廉政卡”和”挡箭牌”.”廉政卡”指一个具体实物是毫无疑义的,但“挡箭牌”此时已不指具体的盾牌,而是”推脱或掩饰的借口”(《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因而这里的”紧箍咒”既可以看做具体之物,也可看做抽象的比喻义,实际上更倾向于后者.因此,义项②和⑧应该可以合并为一个,即借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比喻义,这时它就可以很自然地跟动词”戴”“套”“摘”“上”“安”“顶”“丢”等,以及名量词”个”“道”“根”等搭配使用了.一些作者特意给”紧箍咒”加上引号以标明使用的不是它的具体义,而是由具体事物引申来的抽象义.在82例”紧箍咒”中,共有39例使用了引号,占到47.56%.笔者又做了一个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30人,均受过正规大学本科教育),请被试者回答”剥,悟空头上戴的东西叫什么”,结果有16位被试者认为孙悟空头上戴的是”紧箍咒”(包括写成”金箍咒”的).这从男一个侧面反映了”紧箍咒”“元典”与”原典”的语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转喻.也许有人会说,这种”错误”可能是受电视剧《西游记》台词的误导所致.笔者没有调查电视剧《西游记》的台词,也认为没有调查的必要,因为即使电视剧中把“紧箍咒”当成了”金箍”,那也是编剧和台词制作者的理解,而他们也正是普通的用语大众.因此充其量是媒体扩大了这种用法,归根结底还是语言演变的内部机制在起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紧箍咒”属于正常的语义扩展.结论: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知隐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理据,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紧箍咒”由最初的”念”发展到“套”“戴”等,正是人的主观认知在发生作用,它符合语言演变的一般规律,因此当前文本中的灵活使用没有错.正如本文标题所表明的,”紧箍咒”不仅可以念更可以戴,后一种用法已初占主导地位,并有继续加强之态势.圈参考资料:[1]胡壮麟着《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2()o4年版.[2]赵艳芳着《认知语言学概论》,l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口浙江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宋闻兵近几年,出版界涌现出一股“元典丛书”热.例如广西民族出版社的”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1999年),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元典文化丛书”(2001年).西苑出版社的”西方元典丛书”(2005年)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编辑出版了一套”科学元典丛书”,丛书包括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和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等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着作.至于何谓”科学元典”,丛书《弁言》中有这样的说明:”这套丛书中收入的着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c≤mzJIz∽卜{m称之为‟科学元典‟.”“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着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丛书《弁言》对”科学元典”的解释之所以不厌其烦,固然是为了与1/1前已被人们泛化使用的“经典”一词相区别,使丛书的名称新颖而又贴切,此外还应该有语言学方面的考虑,即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甚至《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语文辞书中都查不到“元典”这个词.对于一个新词,必要的解释与说明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元典”一词是冯天瑜教授首先使用的.孙友忠在《”中华元典精神”的现代阐释》(《今日中国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一文中指出: “…元典‟作为一个整词,系冯氏白创.”1992年,冯天瑜教授在《东南文化》第2期发表《论”文化元典”》一文,用”文化元典”这一概念”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并特别阐明”…元典‟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原典,长(长幼之‟长‟)典,正典,大典,善典,美典,上典,宝典等意蕴”,与汉字系统中已有的”经”“藏”的含义相近.在冯教授此后的着述中,”元典”一直是颇受关注的一个学术概念,相关论文如《试论中华元典的”神人之辨”》(1992年),《中华元典重史传统论略》(1993年),《关于中华元典”人文性”的思考》(1994年) 等,专着如《元典:文本与阐释》(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中国元典文化十六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元典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与此同时,”元典”一词也逐渐出现在其他学者的着述中,相关论文如陈友峰《论元典文化对戏曲泛喜剧化审美特征之影响》(2003年),张远山《”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2004年),夏立安《法律元典与人本主义》(2006 年),专着如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刘大钧《元典哲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从最初的学术概念,到为出版界乃至整个文化界普遍使用, “元典”在当今社会语言交际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参考冯天瑜教授等专家的意见,结合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给“元典”下这样一个定义:”元典”是指对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内涵及其发展流变产生深远影响的文献典籍.例如古印度的”吠陀文献”与佛经,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着作,希伯来人的《旧约全书》,中国的《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都可以纳入”元典”的范畴.正如金宁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华文化研修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所指出的,元典”集中反映了民族的集体经验和文化心态,往往具有首创性,博大精深,因而成为一个民族垂范永远的精神象征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因为是一个新词,加之缺少权威辞书的及时界定,”元典”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常与”原典”一词混用.冯天瑜教授”曾以…原典‟称呼此类特别文本,后经友人建议,决定改做‟元典‟,因为‟元典‟更能包容所要研讨的文本所具有的特征”.(《论”文化元典”》)王联斌在《中华武德文化研究》一文中说:”被学术界公认为具有民族文化元典(亦即‟原典‟)意义的《诗经》《易经》《尚书》《春秋》等着作中,无不散发着武德文明之花的馨香.”对“元典”与”原典”不加区别.李嗣水等着《中华民族精神论》书中有”原典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节,指出”冯天瑜先生将春秋战国时期定型的《诗》《书》《礼》《易》《春秋》等蕴涵着民族原创精神的典籍称为‟文化原典…,紧接着又指出”忧患意识是充溢于中华元典的一种基本精神”,对”元典”和”原典”也不加区别.人们之所以把”原典”与“元典”无区别地使用,是因为“原典”与”元典”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被当前各种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既然缺少权威性的界定,大家在具体使用时无据可依,混用当然也就难免了.但是,考虑到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准确性和经济性特征,对这两个词语的定义和区别还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使用中,”原典”所涵盖的范围相对于”元典”来说更加广泛,如载伟主编的《国学原典导读》一书就选录了儒家”五经”之外的《楚辞》《国语》《战国策》《孙子兵法》《庄子》《韩非子》等诸子着作.更为主要的是,”原典”多与被翻译或被重新诠释以后的文本相对,强调自身所具有的”原始文献”的性质.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朱庆之教授在《汉译佛典在原典解读方面的价值举隅》(1995年)一文中说:”在对汉语文建设Yu≤ENJI》NsHEoo∞-4应用指南<≤mZ∽21256译佛典作语文学研究时,或由于年代久远而语义淹没,或由于外来词语源不明而费解,我们常常会引用原典来对这些问题做出研判.”钱理群教授在《”回到传统”与”沉入国民”》(1999年)一文中说:”我这里说的…从头读起‟,就是从老老实实地.一本一本地读中国的原典开始.要抛开各种各样的分析,讲解.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塞满你的“小姚,张芳两人正在屋里说话,突然李菲破门而入.”问:门到底破了没有?上述文字摘自网络上一则标题为”让外国人目瞪口呆的汉语考试题”的短文.看后觉得挺有意思,外国人是否目瞪口呆暂且不管,门到底破了没有——咱们中国人能说得清吗?查阅《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商务印书馆第5版),它对”破门”的解释为:”I通过砸或撞等把门打开.”却没有具体说门是否破了.于是随机拿到自己所教班级去测试,105名学生(全部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本科生)意见分歧.7名学生认为门肯定破了,29名学生认为门或门锁可能有轻微的破损,其他69名学生则认为门没有破.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破门而入”的认识虽然存在一定分歧,但是在社会语言心理中,对”破门而入”的头脑……直接面对古代原典的白文,自己去感悟其内在的意义与神韵,发现其魅力.”这两例中的”原典”部是指未经后人诠释或适译的原始典籍,并且这里的“适译”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和同一种语言古今之间的翻译两种情况“原典”的这一内涵特征还有一个有趣的参证:在日文中,“原典”一词指的正是被引证或翻门到底破了没有——说”破门而人”口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小军金木根理解还是倾向于门没有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门没有破.为何却说”破门而入”.而不说”撞门而入”“推门而入”等呢?难道”破门而入”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或一种语言习惯吗?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近现代一些文献进行了考察,发现”破门而入”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主观化过程.即词义越来越虚,而主观感情色彩却越来越浓的过程.我们检索到”破门而入”的最早用例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1)明旦,日加辰巳,宫门不开.季述诣中书白崔胤日:”宫中必有变,我内臣也,得以便宜从事,请入视之.”乃帅禁兵千人破门而入.(卷二百六十二)宫门不开,是因为有事变,率领千余士兵去当然也不可能轻易就把宫门打开,得许多人一起猛力砸或撞,那么宫门的破损程度肯定译的原始文献.总之,作为汉语中刚出现不久而且使用较为广泛的两个新词, “元典”和”原典”在词义方面的差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元典”强调典籍对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根本而又深远的影响意义, “原典”则强调典籍所保有的未经诠释或适译的原始的性质,二者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应混淆.固较严重.再如:(2)塔察儿与金人战南薰门,亦未尝破门而入.(清?赵翼《廿二史制记》卷二十九)(3)元鼎黎明起,盛仪从谒客,中道折至民家,破门入,缚治其豪,取出所略女妇数十人各放归,欢声雷动.(《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六》)例(2)”未尝破门而入”是因为城门紧闭,打不破,因而不能进去.例(3)元鼎破门而入把恶人捆绑起来解救妇女,那些恶人当然也不可能仅仅把门关着而任由元鼎推开,因而也可以肯定门是被元鼎砸破了.从上面所举用例来看,最早的”破门(而)入”确实指门被打破或撞破后才进去.但是在民国时期的小说《古今情海》中有许多“破门而入”的用例,语境上有些指门破了,有些似乎门没有破.。
回到原典:重新探究把关人理论的学术思想史理路——纪念休梅克《把关人》出版25周年
回到原典:重新探究把关人理论的学术思想史理路——纪念休梅克《把关人》出版25周年滕育栋【摘要】1986年,休梅克(Pamela J.Shoemaker)教授在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期间,写作了《把关人》 (Gatekeeping)一书.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学西学东渐日趋深化的背景下,作者那种尊重学术流变,注重在比列、判析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有逻辑、分步骤地叙述理论的细密推演的学术精神,与国内很多学者大刀破斧、开天辟地式的书籍写作方式大相径庭.25年过去了,对文本进行深入耕犁,理清脉络和源流,或许是我们对休梅克致敬的最好方式.【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3页(P54-55,57)【关键词】把关人;推演;逻辑;文本【作者】滕育栋【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986年,休梅克(Pamela J.Shoemaker)教授在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期间,写作了《把关人》(Gatekeeping)一书。
对于该书,国内学者引用较多的常常是所谓休梅克构建的模型。
[1]时过境迁,把关人理论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倘若回到原典、悉心深入文本,就会发现该书的价值恰恰不仅仅在于Shoemaker的模型,而是异常强烈的学术史意识。
一、教科书还是专著?本文使用的Gatekeeping的版本,是Sage于1996年前后推出的Communication Concept丛书中的一本。
按照Steven H.Chaffee与Mark Levy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位居该丛书中的书目“旨在厘清符合未来学科发展趋向的重要传播学概念”。
[2]也就是说,在对该书作者Shoemaker的用心做了阐释以后,不经意间透露出:编者们将其视为一本教科书。
然而,读完全书回过头来,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解释:第一,在第一部分(History of the Concept),介绍完了为把关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Lewin和David Manning White之后,作者还用了两节的篇幅,叙述其他把关模型和他所谓的把关和一般传播过程(Gatekeeping and the General Communication Process),如果是出于拾遗补缺的考虑,那么介绍其他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篇幅上这所谓的Other Gatekeeping Models着墨不少,甚至超过了所谓的主要理论,且渗入的理论众多,又不凸显个别作者特别认同的学者,况且后文对把关理论的分析已经比较全面,对于一本教科书定位的作品来讲,着实是一个疑问。
回归原典:学术批评的必要与必须——由《水经注》引发的一场学术争论
回归原典:学术批评的必要与必须——由《水经注》引发的
一场学术争论
李艳凤;王嘉川
【期刊名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2)5
【摘要】郦道元<水经注>不但资料宏富,而且写作态度极为严谨端正,宁可存疑备考,不作硬性牵合;其中有关"萬城"之记事,即是其异说并存、传疑备考的典型事例.这为后人提供了进一步深入考证的余地.明代学者如杨慎、陈耀文、王世贞、胡应麟、周婴,乃至当今的林庆彰先生,都曾先后对此问题展开探讨,其中有正有误,而其一切的误解误说,皆由未能检核<水经注>原书所致.这表明,要开展正确的学术研究与学术
批评,要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不管头绪如何纷繁复杂,都只有从原典原著入手这一条路.回归原典,重读原典,准确把握和理解原典,是学术研究与学术批评的必要与必须.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李艳凤;王嘉川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扬州,22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灵韵的回归——由一场彩虹室内合唱团音乐会引发的思考 [J], 谭雅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
经典原著与学科前沿文献阅读
经典原著:指被广泛认可并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文献或理论。
这些著作或理论通常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对该学科的发展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原著流传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因此,对于学习该学科的人来说,阅读经典原著是必不可少的。
学科前沿文献:指某个学科领域中最新的、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这些文献通常由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科研机构发表,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理论观点。
学科前沿文献反映了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
阅读学科前沿文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考,从而保持自己在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更新和竞争优势。
无论是经典原著还是学科前沿文献,对于学习和研究一个学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典原著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训练的能力;而学科前沿文献则可以帮助人们跟踪该学科的进展和最新研究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发现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因此,学习者需要同时关注和阅读经典原著和学科前沿文献,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邓正来原典精读为什么要比慢和较真
《中国教育报》:邓正来:原典精读为什么要比慢和较真读书和做学问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慢慢地”认真磨砺与涵养的过程,是一个与自己生命紧密相关的、逐渐展开的过程。
邓正来,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法哲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开设了3门完全开放式的讨论课:小南湖读书小组、原典精读和大师思想讨论课。
主要论著有《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邓正来自选集》等;主要编著有《国家与市民社会》(与亚历山大联合主编)、《中国书评选集》等;主要译著有《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法律史解释》、《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主编兼主译)、《民主、宪政、对外事务》、《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主译)、《哈耶克论文集》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
先有大学生后有大学记:听说您发起的小南湖读书小组,与其说是一个开放性的读书组织,更像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很与众不同。
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邓:小南湖读书小组成立于2003年11月18日,因长春之“南湖公园”而得其名。
它在严格遵守读书小组规则的前提下,自愿参加。
活动方式为针对指定的阅读书目,定期举行讨论活动,每次活动设主持人1人,主报告人1人,主评论人两人,参与讨论的成员必须提交读书报告。
这样安排的用意在于:试图通过读书小组的讨论,使学生们习惯一种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的方式。
因为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并不是先有大学,后有大学生,而是先有大学生对一般原理的学术讨论,他们所在的地方才能被称之为“大学”。
我们的每次讨论都是按照国际学术会议的通行模式运作的,由法理中心的一位老师专门来担任主持人,这个主持人负责指定发言人和控制发言时间。
主报告和主评论需要在15分钟内尽量完成脱稿陈述,其他提交报告的同学按照事先排定的次序依次发言8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典探幽与学术创新
青年学者陈军的论著《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下文简称《建构》)是作者近十年文艺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辑集,它展示了作者从“入门”到“成熟”的学术历程,也突显了作者面对纷繁芜杂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论著,所进行的独立、细致、深入的理论思考。
(一)
不同学科的交叉相接之处,最易是学术创新点之所在。
著名学者杨义在接受访谈时说,“做学问应该是开放的,在这个知识系统里面放进另一个知识系统……放进来之后我就要对话,智慧是在交叉中升华的。
学科的进展往往是一种学科视野中增加另一种学科视野,产生了对话关系,生成了新的学思空间”1,“以一种谦虚、刻苦、实事求是的学风,在一些新领域和各领域的交叉处投入尽可能多的生命付出和生命体验,是会获得应有的长进的”2。
陈军以其刻苦努力验证了杨义先生话语的正确性,作为新世纪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他持之以恒、努力探研,扎实写作、成绩喜人。
《建构》中的《生态美学与现代性》一文将“现代性”与“生态美学”进行交叉研究,《刍议比较视野里中国古典戏剧的现代性》一文将“现
代性”与“中国古典戏剧”进行交叉研究;作者通过学科的交叉与碰撞,溅出了思想的火花,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现代性本身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既是历史分期的概念,又是社会学的概念,还是心理学的范畴,这本身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概念。
但是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阵地与入思起点,陈军立足于文艺学美学,以现代性之眼来观照文艺学美学,最终落脚点仍在于文艺学美学。
关于生态美学,作者针对纷繁的现代性概念,在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二维之间沉思,“展开对生态美学与现代性关系的初步观照,以期获得生态美学、现代性研究的新向度”3。
而作者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理论研究,则是在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下,探索其中蕴含的现代性因子,力图激活古典文艺理论的当下活力。
这样的交叉研究,确实拓展了学思空间,开阔了理论视野。
类似的交叉研究还体现于作者主持的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饮食化批评研究”的相关成果。
作者敏锐地察觉到饮食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挖掘了古代文学批评中以饮食喻文的渊源,探索了以饮食喻文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又从比较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学批评中以饮食喻文的异同;作者又以戏曲为个案与专题,就其与饮食的关系展开研究,二者交叉之处有无尽的美学风蕴与文化意味。
交叉研究容易出新,但交叉研究对研究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野开阔、学思敏锐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两个或几个领域相当熟稔,这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需要勤奋扎实的探研。
作
者能够在饮食与文艺的交叉处展开富有意趣的理论探索,那和一段“长达八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4有关,这是时间的打磨与理论的积淀。
学界倡导“两条腿走路”的学术理念与方法,正是提醒学人在两个或多个知识领域中同时投入精力,都尽量达到熟稔的程度,这些知识领域的积淀,对以后个人科研的理论创新和多向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军在曲论和文论之间的交叉研究,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二)
对于文艺学美学研究而言,原典细读具有突出价值与重要意义。
但是近十余年来,相当数量的文艺学美学研究生逐渐丧失了阅读原典的兴趣与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类教材和通史性著作的大量出版给人们的偷懒造成客观的条件,而文言文、外文又造成了阅读难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子们就业取向较为多元,致使部分初学者的学术兴趣、学术自信心和研究毅力大大衰减。
然而,原典细读问题却正是未来文艺学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考虑与研究的重要问题。
陈军《建构》一书中的相关论文,有一部分是作者读书期间的课程论文,经过多番打磨,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对于青年学子而言,这是难能可贵的,而这一切成绩,正是在原典文献中探微索赜的结果。
不畏学界陈说,一切从原典细读中得出观点与结论,是作者的为学特色。
洋洋十大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作者曾集中地通
览,并且详细做了几大本读书笔记,于是诞生了一批优秀论文,《论“本色”与“当行”》、《论亚里士多德之悲剧观》、《中西古典戏剧观众观之比较》等,题目似旧,其文实新,作者在中西比较、古今对接的理论视野中,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体悟,新意丛出,文采斐然,难就难在面对人人可见的材料,能否下苦功去研读,在研读时,能否有美学的慧眼、文论的烛照。
陈军的特长还表现在对文艺作品的赏鉴能力。
正如作者经常临摹古代书法大家而具有较深的书法造诣一般,他很喜欢阅读古今文学作品,并具有批评和赏鉴的灵根。
《建构》中多篇论文所体现的建构与解构精神,就与对文学艺术原作的灵性解读有重要关联,《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的比较研究、大江健三郎短篇成名作的分析解读即是这方面的佳例。
旅美学者余英时先生曾说“方法随着学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但我们治学仍应从熟悉基本典籍入手。
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的序录中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固是不易之论。
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这是深识甘苦的话”5。
在学术之路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一种“影响的焦虑”,而心领神会的理论原典细读,以及富有个性和体温的文艺文本的灵性解读正是突破焦虑、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陈军的成功就是经由原典而发出自己声音的良好例证,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三)
材料详实、思辨细密是陈军《建构》一书的又一特征。
凡学者为文,或文献资料极为详实,而失之于理论思辨的欠缺,或理论建构较为严谨,却因材料欠缺,而失之于空疏,两者的巧妙结合无疑是最好的。
张伯伟教授曾指出:“不能唯文献是论,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从文献出发,最终从中抽绎出自己的理论来”。
6这对于当今的青年学人而言,无疑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建构》一书中的第四编为教材研究,题为《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
正如作者所说“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7,建国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众多,且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繁多,一般人会觉得很难出新,而陈军以理论问题为抓手,围绕问题几乎穷尽所有研究资料,然后就材料进行细密的分析与解读。
面对纷繁芜杂的文学理论教材,作者名为“管窥”,实是以问题之眼窥视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作者选取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文学分类术语问题”、“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的关系”、“中外文学分类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围绕上述三个问题,作者搜集资料甚为详尽,单以上述第三个问题为例,作者就“三分法”称谓上的不同,分成十三类进行列表分析,每一类又把文学理论教材罗列出来,并列表展示其具体表述,所涉及的文学理论教材多达200余种,分类精准、统计细密,让读者一目了然。
如此详实的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并没有淹没作者的理论思辨能力,以“中外文学分类的三分法与四分法”这一问题为例,
作者在对分类名称进行整理统计之后,接着分析了各文学理论教材依据什么样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它们关于“文学分类标准”的观念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的三分法、四分法进行理论反思:坦陈三分法、四分法的分歧与混乱,从共时角度分析不同分类称谓所占的比重、从历时角度分析不同分类称谓在不同时代的历史表现,最后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根基与缘由。
这一系列推演充满了理论的厚重和思辨的轻灵,使读者从详实的资料中脱身出来,获得了明晰的结论。
综上所述,陈军《建构》一书纵横于文艺美学、文学基础理论、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文化研究、文学评论等领域之间,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甘于寂寞与勤奋扎实,又有前沿学术探索的理论锋芒和思想闪光。
同时应该指出,该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某些学术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与充实,这也是其他很多论著所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苛求作者。
《建构》一书的作者生于70年代末期,是21世纪头十年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该书在较大程度上彰显了新时代学人的理论特色与年轻锐气,对于当代文艺学美学青年学子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贸然之为评点,唯愿文艺学美学学科未来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与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安文军.材料·视野·方法——杨义学术访谈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3〕〔4〕〔7〕陈军.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365,239.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余英时文集:第
2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5.
〔6〕卞东波.中国美学问题·译后记〔a〕.苏源熙.中国美学问
题〔m〕.卞东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