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死亡态度之研究
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的死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被视为人生的最终归宿,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由来已久,深深植根于历史传统和哲学思想之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首先,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现世存在许多联系,人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延续着生命。
这种观念也给予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安慰和缓解。
在祭祀祖先和宗教仪式中,中国人通过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意,将死者与生者的联系切实地体现出来,以此维系亲情和家族纽带。
然而,随着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开始产生了一些转变。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主和个人价值,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眼前的生活和个人成就,而对死亡的概念则被淡化了。
许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事业成功,往往忽略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死亡变得更加遥远和抽象,成为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
然而,尽管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死亡的尊崇并没有完全消失。
人们依然在尊重祖先、祭拜先人的传统仪式中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
同时,死亡也引发了一些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自己生命的目标和人际关系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
有时候,人们通过面对死亡来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另一方面,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与宗教信仰相关。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死亡则是人生的结束和成就的总结。
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轮回和重生观念,也让人们对死亡有了另一种解读。
这些不同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多重的死亡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以有多个选择的方式来理解和面对。
在现代中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死亡不再那么像命运的常态,而成为了一种可延缓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医疗手段延长寿命,缓解病痛,这也使得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我们逐渐接受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开始注重生命质量和尊严,更加关注晚年的保健和福祉。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珍惜生命,厌恶死亡,但是又不拒绝死亡。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民认为尊重生命是生命的责任。
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它们之间的互动。
中国文化敦促人们要保护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发展生命,要活出自我。
他们还相信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礼物,把它珍惜最重要。
同时,中国也尊重生命的结束,并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历死亡,生命才能延续下去。
中国文化提倡的是“谨记生死”。
人们要记住,生命珍贵无比,因此要珍惜生命和结束生命,应该讲究尊重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死亡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它不但包括生物学上的死亡,还指示着精神世界中的死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思想十分丰富。
以礼保证身,必可长生。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一句古谚,通过尊重生命的方式,可以得到长命百岁的福报。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普遍重视礼仪,让人们增强尊重生命的意识,增加追求长寿的信念。
在中国,生死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把人们从只关注自己利益的角度,转变成关照他人,正视死亡,正视生命,以及重视生命的角度。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轮回”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循环之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亡,才拥有新的生命。
这让人们释怀,让他们有一种接受死亡的态度,慢慢地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性,并理解生命有一定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是多方面的,它是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理解死亡、接纳死亡的态度,它不但提倡健康的生活,而且让人们有一种深刻的认识,把生命当作有限的礼物,珍惜生命,同时要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丧葬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丧葬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与丧葬习俗是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这些观念和习俗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并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丧葬习俗,以展现中国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认知和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可总结为尊重和肯定生命。
传统观念认为,人是自然天地的一部分,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死亡是终结一切的终极归宿。
相反,死亡被视为生命轮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哲学将生命视为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而死亡只是生命的又一次转变。
因此,中国人对死亡有着淡然的态度,将其看作是生命的延续与再生。
在古代,中国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先祖的教诲和传承。
对于死者的丧葬,中国人有着独特的仪式和传统。
首先,丧家会在亲属或亲友的协助下准备好适合丧事的场所,宽敞明亮的屋子里会悬挂白色纱帐、挂灯笼、设香案。
其次,亲友们会给死者穿上整洁的衣服,并进行祭奠仪式,包括燃香、祭拜和祈祷等。
这些仪式旨在安抚死者的灵魂,让其能够安心而去。
丧葬期间,亲友们也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悼念死者并表达哀思,比如燃放纸钱、舞狮子等。
这些仪式旨在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并希望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和幸福。
同时,丧葬期间也是亲友们给予家属安慰和支持的时刻。
他们会前来慰问、祭奠和帮助丧家料理起居,以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对丧家的慰问。
除了家庭丧葬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丧葬习俗。
例如,对于皇室成员和贵族,其丧葬仪式更为庄重隆重。
在这些仪式中,会有特别的礼仪和仪式,如设立灵堂、挂白幡、撒鲜花等,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悼。
这些仪式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告别,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尊严的确认和维护。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丧葬习俗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化而非土葬,同时也倡导绿色环保的葬礼方式。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论中国人的死亡观中国人的死亡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死的理解和态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崇尚生命,并赋予死亡以一种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尊重生命的充满敬畏之情,又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与超越。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可以概括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中国人普遍相信生死有命由天定,富贵荣辱在天注定,人们努力追求的并不是延长寿命,而是希望保持健康和平安。
这种生死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也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中国人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敬畏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而儒家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对亡者的祭祀。
在中国人眼中,尊重死者是一种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和对父辈的天台感恩之情。
这种敬畏之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敏感认知,使得中国人对于死亡更为敏感。
中国人对死亡也表现出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
中国文化强调轮回转世、生死相继的观念,认为死亡只是生命轮回中的一个节点,而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
这种思想使得中国人对死亡抱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宽容和对灵魂永恒存在的信仰。
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建立家庭的家谱和祭祀仪式,以保留祖先的记忆,并期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长久的祭祀和纪念。
与其他国家的死亡观相比,中国人的死亡观具有更为复杂的特点。
中国人同时表现出对死亡的敬畏、对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等多重情感和理念,这些都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通常会以一种庄重而克制的方式对待死亡,而非过度地悲伤或者痛苦。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人的死亡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有人开始更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对生命有着更强烈的欲望和执着,而死亡则被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失败和终结。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检讨_死亡的伦理化
死亡的伦理郑晓江摘 要 死亡态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民族拥有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传统,其处理生死问题的方式更是有其独特性。
中国人死亡态度伦理化表现之一是:历代贤哲无不鼓励人们应该且必须为道德的价值而勇于赴死;表现之二是:个人生命的非个我化,即个人生死的家庭家族化。
中国人死亡态度伦理化的结果有三:寻找到并践履着一条死亡非个我化之路;对临终的人进行安抚有着独特的方式;使人难以接受现代社会处理死亡事件的工业化、技术化操作。
关键词 中国人 死亡态度 检讨死亡态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历史、地理、气候、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个特定民族往往形成与其他民族大异其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犹为突显的是处理人生问题与死亡问题的态度。
中华民族拥有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传统,其处理生死问题的方式更是有其独特性,这里仅就其死亡的伦理化特征作一探讨和反省。
死亡作为生命的中止,首先显现为病理的或生理的现象;但作为人之死亡而言,它突出的则是其文化意蕴。
传统中国人对待死亡,首先突显的并非它的自然性,而是其伦理性。
大多数的中国人往往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思考、规定、显扬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中国人的死亡态度散发着浓厚的伦理气息。
中国人死亡态度伦理表现之一在于,历代贤哲无不鼓励人们应该且必须为道德的价值而勇于赴死。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阙。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到那死时,乃是三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
仁 既是天地本质 生生之道 的表现,又是人伦道德之 总名 ,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则第19卷第5期1999年10月 上 饶 师 专 学 报JO UR NAL OF SHANGRA O TEACHER S COLLEG EVol.19,No.5Oct.1999收稿日期:1999-06-25显现为忠、孝、义、悌、信、礼、诚等等伦理与道德的规范。
中西方对死亡的差异
PART 5
死亡与永生
5 死亡与永生
在西方文化中,死亡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消失。许多宗教信仰相信死后的世 界仍然存在,人的灵魂会在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这种观念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空间,也为生者提供了安慰和希望
而在中国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转化。道家认为,人死后会回归自然之 中,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死后会成为后世的楷模和榜样;佛教 认为,人死后会轮回转世到另一个生命体中继续生存。虽然不同的文化流 派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认为死亡是一种转化而非彻底的消失
的低调和平静。在基督教中,葬礼也是神圣的仪式,代表着
个体生命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02
而在中国,葬礼的习俗和仪式非常复杂,且根据地区和民族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南方和北方的葬礼就有很大的差
异。中国的葬礼通常会举行一些仪式,比如守丧、烧纸钱、
立碑等,这些仪式表达的是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
PART 4
对待生死的方式
PART 6
总结
6 总结
中西方对死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
01
死观、态度、文化习俗以及对待生
死的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
02
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和认知
尽管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东方还是
03
西方,人们都在努力理解和接受生
死的现实,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4 对待生死的方式
1 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强调个人的自主权, 尊重个体对生死的选择。他们倡导积极面对 生死,接受和理解生命的不确定性,对生命 更加珍惜和敬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其中死亡观与生命哲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们凝聚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不仅是一种生命的结束,更是一种超越和转化,是短暂的人生向永恒的生命之源过渡的过程。
而生命哲学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探究和领悟。
一、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认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环节,应该以一种认真和敬畏的态度面对它,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样纠结于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1. 生死相依,物我两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重视生死相依的关系。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死亡,死亡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道德经》中曾经写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生之死也,固无奈何而已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并不能被彼此割裂,它们是物我两忘的一体。
在这种哲学观念下,人们对死亡不会有太多的恐惧和排斥,而是以一种接受和敬重的态度面对它。
2. 死是一种转化,而不是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不会将死亡看作一种终点,相反,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越和转化。
《周易》的“乾坤大有,其交相傅,天地交泰,而万物化生。
”便是一个证明。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复制和延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的存在方式会改变,但它们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死后的生命,被认为也只是从一个物质形态向另一个存在方式的转化,人并没有真正的消失。
3.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死亡也正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没有死亡就不可能有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体现出了生与死的关系。
只有在死亡威胁到人之后,在斗争和磨难中,生命才更具有碾碎困境,安然度过人生的强侵性。
二、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观点有所不同。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持有生死有命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无法改变。
因此,在面临死亡时,中国人通常比较接受,甚至带着一种宿命感。
此外,中国文化强调传统的家族观念,人们认为死后对家族的贡献和尊严是重要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传统认为个人对生死有更多的掌控权,并倾向于寻求延长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
因此,西方人在面临死亡时,通常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来延长生命,并对死亡持有更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此外,在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对生死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较为关注来世,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种转变和再生。
而在西方,基督教等宗教常常强调来世的奖赏或惩罚,对存在与灵魂有一定的解释和期望。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中方文化注重宿命和家族观念,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掌控和积极延长生命。
宗教信仰也对生死观产生了影响。
国内外死亡态度研究概况
情形较确 定。然而 , 研究发现拥 有宗教信仰和趋近导向的死
亡 接受之 间 . 并没有一致 的相关性 , 至负相 关 , 甚 这一方 面 可能是受信仰虔诚度的影响 , 一方面受死后 审判 、 回观念 轮
的影 响 。
度的调查, 直到 2 但是 O世纪 5 代中期才有相关领域的专 O年 家对此做 科学 的研 究;而真正 引起科 学界 的关 注,则 是在
2 1 死 亡 恐 惧 .
地应对存在 的苦痛 与问题 ,而将死亡视 为今生痛苦的解脱
之道 。 23 死 亡逃 避 .
死亡 逃避 指 的是 人们 回避 死亡 本 身或象 征死 亡 的事 物 , 们尽 可能地 回避 与死亡相关的 、 引发死 亡恐 惧的象 人 可 征物 , 如死人 、 曾发生死亡 的场所 、 医院 、 殡仪馆 、 园等 , 墓 尽 量 不去想 到死亡或讨论 死亡 , “ 对 死亡 ” 眼感 到不 自在 或 字 忌讳 , 因此尽 可能地 以其 他用语 来代替 , 如走了 、 驾鹤西归 、 升天 、 往生 、 过往等等 。
进行死亡态度 的探讨 , 意义尤 为深远 。 态度 , 是一个抽 象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 为态度是学习来 的…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是学习的一种 。 , 最早 的死亡态度研
究 可 追 溯 到 13 9 6年 Mid tn开 展 的 一 项 对 大 学 生 死 亡 态 dlo e
部 分宗教相信有死后世界 ,因此 有宗教信仰者 的趋近 导向
具体 的 、 无特定对象 的模糊 、 不安 的感 觉[ 3 1 于死亡 , 。对 恐惧
与焦虑二者同时存在 , 且无 法清 楚区分 , 以文献常 常将 二 所 者交互使用 。 古希腊哲学 家伊 壁鸠 鲁曾说过 : 死是一切恶 中最 可怕 “ 的。” 人到底 为什 么会有死亡恐惧或 焦虑死亡呢 ? 因为人们 不知道死后的世 界是什么 ;人们对死亡事件本 身感 到害怕 ;
中国传统死亡观研究
文史研究中国传统死亡观研究文/王伟摘要:死亡兼具物理与精神的维度,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死亡观主要是指人对死亡的本质、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看法。
中华民族是注重精神生活和信仰追求的民族,在生死问题上也体现出它的智慧。
关键词:死亡观;儒;释;道作为必死的存在,唯有人类能认识到自己最终的命运,也唯有人类试图以自我意志破解死亡之谜。
人们不仅是将死亡作为外在于人生的客观现象,还将它视为内在于生命的影响因素。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很早的历史时期便体现出了应对死亡的智慧,在此主要从儒、释、道三家进行论述。
一、儒家死亡观儒家对生死的认知是较为理性和务实的。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1],“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2]。
先秦和以后的儒者大都承认死亡的客观性和不可逆性。
众多的无神论者也明确否定生死轮回和鬼神之说。
朱熹说,“释氏却谓人死为鬼,鬼复为人。
如此则天地间常只是许多人来来去去,更不由造化生生,必无是理”[3]。
儒家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鬼神是人造出来的,目的是让百姓敬畏顺服。
所以,儒家在理论上不承认鬼神、轮回等观念,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又难免借助鬼神威慑百姓。
儒家对死亡存而不论,但对“为什么死”进行了论述。
“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鱼我所欲也》开篇用一个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表述了“舍生取义”的思想。
孔孟关于生和“仁”“义”发生冲突时的两难处境给出了一个坚定的回答。
这一回答影响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评判。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豪言壮语为孔孟的思想做了最好的注脚。
儒家并不倡导无谓的牺牲,“盖当死而死,则死比泰山尤重。
不当死而死,则无益于事,比鸿毛尤轻。
生死之际,不可揆之于道”[4]。
人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要以仁义道德的更好践行为标准。
对于没有处于这种情境下的人如何寻找生存意义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5],孔子认为人生在世应发奋乐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
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
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不同年龄阶层人群对死亡的态度调查报告(DOC)
不同年龄阶层人群对死亡的态度调查报告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生与死是人生的大事,对于一个生命的诞生,大家都喜悦迎接。
但对于生命的结束,则因其涉与太多复杂情绪与各种禁忌,导致社会文化对死亡普遍的不愿触与,甚而加以排斥、避讳。
虽然如此,但谁都知道,无论你是天才,还是庸者,只要是生物,都会有死亡的一天。
死亡是每个生命必然要接受的结局,但每个人对死亡的观点却都不同。
面对未知的死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生命的解脱,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好的终结,更有人感到恐惧并避讳不谈。
而不同年龄的人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更是不同的。
那到底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展开了一次社会调查.........一.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调查目的:为了了解现阶段中国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对死亡的态度与对生活的态度。
并了解现阶段多数中国人的心态是趋于乐观还是悲观。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在网络上派发调查问卷和采用匿名自填方式,当场回收并对调查问卷与时补充修正。
内容包括对死亡的态度、对死亡的一些看法和观念、接受死亡的情形以与想到有关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等。
其中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85份,有效问卷560份,应答率95.73%。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摘取):回答人比例性别数男24042.86%女32057.14%回答人比例年龄层数15岁以下387.14%16-2332257.14%24-306110.71%31-406010.71%41-50397.14%50以上203.57%203.57受教育程度回答人比例数没有受过正式教育00.0%小学254.46%初中6010.71%高中559.82%中专/技校8014.29%大专或大学非本科11320.18%本科20736.96%本科以上203.57回答人比例是否有宗教信仰数有8214.64%冇42885.36%回答人比例听到死亡,你觉得?数觉得无所谓9917.86%心里害怕28050.0%不害怕 18132.14%回答人比例你认为哪种死亡最常见数自杀193.57%谋杀00.0%病逝14325.0%交通意外24142.86%自然灾害9717.86%自然死亡6010.71%回答人比例当你听到有人自杀时,你会?数漠视冷淡8314.29%表示愤怒15728.57%惋惜怜悯32057.14%回答人比例是否想过死亡之后的事数有(至第11题)23642.14%冇(至第12题)32457.86%回答人比例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数从没有过34060.71%偶尔会有22039.29%经常会有203.57%回答人什么原因有自杀的念头?比例数家庭矛盾22039.29%情感问题26046.43%金钱问题18132.14%事业挫折11921.43%人际关系矛盾6210.71%其他13825.0%你觉得你对死亡的态度是?回答人数比例坦然20035.71%忌讳认为不吉利6010.71%不会讳忌死亡,但也不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30053.57%你的死亡观是?回答人数比例对于死亡感到恐惧与焦虑 8715.54%尽可能地避免去想到或提与死亡 16930.18%死亡是一件很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事情 23040.07%死亡是疼痛与苦难的解脱 122.14%对死亡后的生命有所期待 6211.07%从表格数据我们可知:1.接受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当,,分别占57.14%和48.76%,总体趋于平等。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清明节的文化对比: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
清明节的文化对比: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通过祭祀、扫墓等仪式来纪念先人,悼念逝去的亲人。
而在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念也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
本文将就清明节的文化对比,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展开探讨。
清明节与中方死亡观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受到了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死并不是终结,而是人生的另一种形态。
清明节就是中国人民纪念祭拜祖先的节日之一,通过扫墓祭祖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被视为一种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人们认为逝者的灵魂仍在世间存在,需要家人们的祭祀和悼念。
清明节的到来,家庭成员会一起前往墓地,将墓地扫除干净,献上鲜花祭祀,烧些纸钱等,以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相较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看法,西方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则有所不同。
西方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教义都对人们对死亡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死亡经常被视为生命的终结,并经常与悲伤、哀思相联系。
基督教认为死后会有天堂或地狱的生活,人们要有信仰,虔诚地向上天祈祷。
当亲人离世时,西方人们会举行葬礼仪式,进行火葬或土葬。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清明节在中国人心中扮演了一种凝聚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人们通过祭祀先人、清扫墓地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尊重之情。
反观西方文化中,死亡与哀思相联系,人们更多地将死亡视为一个永别的过程,而非一种新的开始。
中西方文化对待死亡方式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观念与传统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的多样性与全球交流的增加,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世俗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融合使得死亡观念也日趋多元化。
总的来说,清明节与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在表达方式、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承,中西方文化在对待死亡问题上也在不断互相学习、交流,展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人的死亡观
[收稿日期] 2003-11-30[个人简历] 张玉芬(1966-),女,山西平遥人,山西职工医学院讲师,从事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的研究。
○张玉芬(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论中国人的死亡观[摘 要] 中国人传统的死亡观,是建立在自然宗教的基础上,具有神秘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特点,整体的文化意义高于生命的个体价值。
中国人把生命看做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不必那样痛苦。
到了汉代,随着佛教的传入,死亡也变得阴森恐怖起来。
到隋唐时代,死亡观有了相对确定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民间的死亡观与马克思主义死亡观并行存在的局面。
[关键词] 死亡;死亡模式;死亡观[文章编号] 1672-2035(2004)01-0006-04 [中图分类号] B036 [文献标识码] A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聪明才智也表现在对死亡的体验、理解和认识上。
与西方人把生、死对立开来,在形而上基础上对死亡进行痛苦的拷问相比,中国人对死亡的体验总是与自然现象相对应,他们把世界分为三部分:天上是神的世界,那是凡人和鬼魂都不可企及的地方,神是永恒的,无生也无死;地上是人间的世界,有生也有死,人注定是要死亡的,而死亡的归宿是什么呢?在远古的中国人看来,是地下的鬼域,那里黑沉沉、阴森森,也是水的世界。
世界就分为三界,神、人、鬼各居其所,只有太阳和月亮才有权力周游这三个世界。
中国人的死亡观也与季节相联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夏天是生长的时节,秋天是收获的时节,而冬天呢?就是死亡的时节。
在神话思维中,冬季的方位是北方,而北方的冬季黑暗、寒冷,和阴间的景象相同,这是一个死亡的季节。
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充满着阴间的死气。
不过,在中国人的眼里,死亡并不是绝对的,它总与“生”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走向衰亡的季节;冬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在这死亡里,也孕育着春天的生机。
这就是中国人从自然中所悟出的死亡之道,在自然的生死轮回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有哪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有哪些差异和相似之处?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不断变化,而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点,始终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对死亡的认知在中国,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在面对死亡时,往往表现为内敛和稳重。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可怕、可悲的事情,因此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常常会比较情绪化,并表现出明显的悲伤和焦虑。
二、对死者的尊重和表达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十分注重,认为死者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因此在进行葬礼或祭祀活动时,人们会尽可能地让死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宁和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表达方式则多表现为感性和表达性,比如在葬礼上进行演讲或进行深情回忆等。
三、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并期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安享幸福。
此外,在中国,还有一种认为死者的影响仍会继续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观点,因此人们会对死者进行祭祀,以保佑自己或向死者寻求帮助。
而在西方文化中,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则较少,人们更加注重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对安宁的期望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死者的安宁期望较高,认为死者应该平静地离去,不要有任何的痛苦或伤害。
因此,在进行治丧活动时,人们会尽可能地让死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宁和平静。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则对死者的安宁期望较低,认为死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束,因此在进行治丧活动时,人们会多表达出对死者的怀念和悲伤。
五、对死亡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往往表现为内敛和稳重,情感表达较少。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则会对死亡进行情感化的表达,以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好地处理死亡带来的情感冲击。
总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存在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我国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研究进展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死亡是人类生命的终点,是人生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显著,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及其家属对待死亡问题多采取回避态度。
据国内文献[1,2]报道,老年人是我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老年人对死亡的高度恐惧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因此,我国老年人的死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也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1对我国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研究1.1定义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个体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生命质量[3]。
1.2我国对老年人口死亡态度研究的文献综述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和台湾地区[4]才逐渐开展对死亡态度的研究,而大陆地区90年代才开始起步,至今,国内有关死亡态度方面的研究依旧很匮乏[5],尤其是对老年人口死亡态度方面的调查文献还很少。
王雪莲对社区居家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居家老年人面对自我死亡有着乐观对待、无所谓、害怕及拒绝思考四种类型[6]。
董佩芳、沈晓如等对杭州市两所三甲级综合医院60周岁以上的216例住院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对死亡接受态度的人数略高于持排斥态度的人,但绝大多数人对死亡持模糊态度[7]。
王叶熙、康红芹[8]调查分析了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应对,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有十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身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老年人因惧怕死亡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行为,这给老年人自身、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崔静、张淋淋等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态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中,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最高,对死亡存在回避和忌讳心理;其次,自然接受维度得分较高,能较坦然地接受死亡,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死亡的态度存在矛盾心理,同时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逃离导向的维度得分居中,可能因为疾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及经济负担;死亡恐惧与焦虑的维度得分较低;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维度得分最低,表明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相信死后有更好的世界存在,可能与其宗教文化密切相关[9]。
中国死亡态度发展之我见
中国死亡态度发展之我见[摘要]:死亡是生命过程终止的唯一方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要死的。
死亡态度指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及在这个事件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经济水平的不同,世界各地、各民族形成的死亡态度有很大差异。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又是一个异常重视养生送死的民族,所以在死亡态度上有其独特的丰富性和特殊性。
从原始文化到现在,人们对死亡是从无知到恐惧到接受再到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而我在这里要大胆地倡导一种死亡的新观念——死亡是一种义务。
[关键词]死亡观念死亡态度现代审视一、死亡的定义何谓“死”?这是死亡文化的核心。
汉代思想家王充说:“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
以其生,故知其死也。
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
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
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
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
人之生,其犹冰也。
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
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
人可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诸学仙术为不死之方,其必不成,犹不能使冰不释也。
”鲁滨逊对死亡做了如下定义:不可逆的脑昏迷或脑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卡斯对死亡的解释为:持续12个小时无自发性的自主运动,瞳孔对光无反应,心脏及呼吸机能呈现不可逆转的停止,以及大脑功能的消失。
他们对临床死亡的解释是:人的身体系统,如心脏、血管、呼吸系统等停止工作,也就是自然的生物性死亡,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死亡。
近年来,许多学者及临床工作者重新讨论死亡的定义,其中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人的死亡是一个过程。
社会学家则认为,死亡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性过程,当一个人没有心想、没有感觉时,就可谓之死亡。
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变化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种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由于死亡只能有一次,目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死亡态度的特定对象就决定了起内涵的复杂性,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又是一个异常重视养生送死的民族,所以在死亡态度上有其丰富性和特殊性。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中國人對臨終生活與死亡的態度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國文化中的三大正統信仰。
儒教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人們的倫理道德和禮(合適的社會行?)。
它對中國人的家庭關係?生了庞大的影響。
追求道(真理)是道教的核心所在。
它奉行的是濃厚的自然主義觀點和滋潤生命的牢固的傳統。
佛教則認為世間存在輪迴。
生命是因(過去的行為)和緣(自然的偶然性)結果。
共產主義奉行唯物辯證,在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堅持對死亡的自然主義觀點。
另外,最近的幾十年中,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的華人社會經歷了飛速的社會經濟變革。
這些變革不可避免地對中國人面對死亡的態度生了影響。
可是无论怎樣,漢人和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民族信仰,祭拜先人的活動仍然很普遍。
作為一種對死者的尊重和尋求死者的祝愿的行為。
在中國人看來,子孫後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一種永生的形式。
對於死亡到來的時間,有兩種最能夠被接受的觀點是" 自然死亡"和"年老死亡"。
前者反映出中國人有能力,也做好準備接受自然規律的結果,即即是死亡。
緣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觀念,它承認任何事情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
任何事情的外在客觀性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由於這種文化特點,人們可能會把死亡的起因歸結于新生的嬰兒或退嫁抵家裏的妻子。
人們普遍相信,若是死亡標誌善行帶來的新的輪迴的開始,積德與善心將會換來沒有痛苦的死亡。
因年老而死亡被看做是最自然的死亡方式,老年人的葬禮被稱作"笑"喪。
理想的死亡是指老年人在家人都到的情況下辭世而去,去的時候良心上沒有甚麼不安的,沒有未完成的家庭責任、沒有過多的痛苦。
臨終期間的家人往來與交流傳統的儒教信仰推行一種嚴格的家族體系,履行意識形態、社會和經濟等多種功能。
例如,法定的家族關係包括五種主要的關係(君臣關係、父子關係、配偶關係、同胞關係和朋友關係),依照年齡、性別和地位對家族成員進行分類,形成一個等級結構,並且確定家族成員在重大的家族事件中,如家族成員的婚禮、死亡或重病,彼此間應循的行為規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研究——死亡的政治化特征(提要)政治是一种基于权力分配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的运作系统。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展现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往往是皇朝的更迭、权力的争夺、帝王将相的沉浮、国家的分合、权术的运用等等政治的现象。
中国文化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文化,政治在人们生活中占居中心的位置,故而必不可免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死亡态度,从而形成死亡政治化的特征,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在于,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有关死亡价值论的说教。
中国传统的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在现代中国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它在社会上泛化的结果是: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弥漫社会各领域,使有关死亡的诸复杂问题被简化和弱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死亡态度现代审视作者简介:郑晓江,1957年生,江西万载人,南昌大学学报主编、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生死哲学。
A Treatise on Death Attitude of Chinese People________ Political Character of DeathZHENG Xiao-jia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330047,China)Abstract:Political affairs are a social institution based on allocation of powers and its operational system. The history of China of thousands years is full of these phenomena such as changes of dynasties, struggling for power, “sinking and floating” of emperors and officials, breaking and uniting of nations, operation of political trickery, etc., which deeply influences us. Chinese culture is dyed with heavy political color and political affairs stan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which has inevitable effect on the death attitude ofChinese people and formed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death, so, from then on, he are very much doctrine concerning the value of death. Traditional attitude of death of political character exerts a quite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Chinese people of our times, thereupon Chinese people lacks of the notion of sacred life, the death attitude of political character spreads all over the social realms and the complexity of death isoversimplified or weakened.Keywords: China; tradition; attitude of death; a modern perspective中国人死亡态度之研究——死亡的政治化特征郑晓江死亡态度指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及在死亡事件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经济水平的不同,世界各地、各民族形成的死亡态度有很大的差异。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又是一个异常重视养生送死的民族,所以,在死亡态度上有其独特性和丰富性。
本文拟对中国人的死亡态度作一宏观的分析和探讨,并进行历史传统的回溯和现代意义的探讨。
死亡首先显现为一种自然生命中止的过程,但作为人的死亡现象,它呈现的就不仅仅是某种纯自然的过程,而且包蕴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内。
中国人面对死亡,其看法和行为常常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化倾向,这是一种值得深究的现象。
政治是一种基于权力分配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的运作系统。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展现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往往皇朝的更迭、权力的争夺、帝王将相的沉浮、国家的分合、权术的运用等等政治的现象。
刘泽华先生指出:“我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大的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
……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一切权力机构都是王的办事机构或派出机构。
其二、王的权力是至上的,没有任何有效的、有程序的制衡力量,王的权位是终生的和世袭的。
其三、王的权力是无限的,……。
第四、王是全能的,统天、地、人为一体,所谓大一统是也。
……在观念上,王权主义是整个思想文化的核心。
”(•《王权主义: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文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3期)。
因此,中国文化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文化,政治在人们生活中占居中心的位置,故而必不可免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死亡态度。
死亡政治化的特征表现之一,在于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有关死亡价值论的说教。
几乎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正统的意识形态以及古代贤哲就不厌其烦地教诲中国人,要勇于也必须为政治的价值而献身。
颇有浩然正气,且以帝王师身份周旋于各诸侯的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选择此一行为而舍弃彼一行为,通常都以利之大小为标准,所以,孟子举“鱼与熊掌”为例,说明“熊掌”给人之利更大,所以取之;可是,在生与死的选择上,一般而言“生”之利远较“死”之利为大,但孟子指出,当生命的保存与“义”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人们就应该也必须选择“义”而放弃“生”,因为“义”之价值要远远高于“生”之价值。
“义”者,宜也,即当行之准则,当作之事情。
“义”表现于政治领域,即是“忠”。
“忠”之本义相当广泛、复杂,但在中国历史上强烈的政治文化影响下,很快便从“尽心尽力尽责之忠”内缩为“为国为君奉献一切之忠”了。
“忠”与“义”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培育出了无数的忠烈之士,他们共同的人格特征在于:不畏惧于死,对死亡的胁迫漠然处之,随时随处甘为尽忠尽义而奉献出生命。
在他们的眼中,生命的价值远远低于“忠义”准则的价值,人生于天地间,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为之奋争不息,直至迈向死亡。
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忠臣榜样的首推传说中的夏桀的大臣关龙逢。
夏桀即位后,极尽荒淫无耻之能事,开挖酒池,为长夜之饮,一切政事皆不理会。
龙逢性忠烈,犯颜直谏,对夏桀的怒斥毫不畏惧,终被桀所残杀。
次可推商之王子比干,他是商纣王的庶兄,官至少师,权势显赫。
商末,纣王荒淫无道,远贤宠佞,横征暴敛,且又穷兵黩武,国内外民怨鼎沸。
比干视之,痛心疾首,数次强谏,均不被纣王所纳。
不久,皇室大臣箕子佯狂以避祸,微子则失望而离去。
比干对天长叹:“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进宫强谏三日不肯离去,纣大怒,问:“何以自恃?”比干答:“修善行仁,以义自恃。
”暴戾的纣王言:“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下令剖开比干之腹验其心。
一代忠臣魂飞魄散,凝聚并引伸出中国历代忠臣血泪交加的故事。
又如汉之苏武,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因故被扣,数次劝降皆遭其严词拒绝,被遣送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
苏武杖汉节放牧,节旄尽落,常年挨饿受冻,气节仍无所动。
后李陵以降臣身份来游说,苏武则言,“武父子之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候,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铖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亡,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汉书·苏武传》)直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才被迎救回汉朝,其时他被拘匈奴已19年,须发皆白,•其忠义受到举国上下的敬重。
再如宋之文天祥,他以状元宰相之位临危受命,积极抗元,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12月兵败被俘,多次自杀未果。
次年元将张弘范进攻崖山,逼文天祥作书招降张世杰陆文夫等。
文天祥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过零丁洋》,其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的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已透显出他下了必死尽忠的决心。
宋亡之后,文天祥被押送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多次谴人渝降,甚至亲自去劝降,均遭文天祥严词拒绝。
在国破家亡之际,文天祥只要肯降,转眼便可大富大贵,但他弃之如弊履,至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文天祥终遭杀害。
在囚禁中,他作《正气歌》一篇,内有:“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是气”,指孟子所言之“浩然正气”,此气为人内在“义”之准则转化而成的气节与人格,它赋予了文天祥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视死如归的死亡态度。
中国传统忠臣式的死亡态度之出发点有三:一者视君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把自我的一切获取均视为君所赐予,这就树立起尽忠尽节尽死的死亡态度的前提。
二者在生死价值上把忠君置于个我生命之上,有这样的体认,才可最终表现出尽死节的行为来。
三是体认到尽忠尽节尽死可流芳万世,而苟且偷生则会遗臭万年,所以能毅然决然选择尽忠而死的行为。
尽忠式的死亡态度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是官方、意识形态和圣贤们大力宣传与推广的,它形成中华民族在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政权稳定时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良好传统;但同时又造成了以下负面的影响:第一,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
政治是一个权力运作的领域,常常是:“一将成名万骨枯”;政坛则是一个风云变幻迅捷的场所,往往今为王侯将相,明则成囚犯死鬼。
政治家们和权术家们多视人命如草芥,当其是政治上的筹码,可弃可留。
但人之生命与其它政治资源截然不同,人生命时光耗费之后就不可能再有,特别是人死不可复活,这样一种区别往往被政治家、帝王们所忽略,造成全社会普遍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
记载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的一则故事说: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者: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
今发五苑之蔬果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