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生死观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是世界各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两
个重要的文化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其生死观也有着
显著的差异。
因此,对中日两国生死观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两
国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承,还能为两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和认识,促进双
边交流与合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生死观的差异,探讨两国文化之间的异同,为深化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启示人们对生命
及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强人们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生死观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1、生死观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2、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分析,包括对生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比较;
3、分析两国文化传统及其对生死观的影响;
4、探讨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教育和宣传策略。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数据,以更为客观、准确的方式呈现出中日
两国生死观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同时,对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研究,
也可以为中日两国深入交流、合作提供启示和理论支持。
四、预期成果
通过对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本文预期可以获得如下成果:
一、揭示中日两国生死观的主要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探讨两国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对生死观的影响;
三、提出中日两国生死观教育和宣传策略的建议。
标签:生死观,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论中日生死观念的差异
论中日生死观念的差异尽管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是在很多观念上我国与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对待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念的问题上我们就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下面本文就以此为论题进行浅表的论述。
说到日本的生死观念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人的自杀现象。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社会也颇为稳定的发达国家,日本的自杀率却在世界各国中高居前列,自杀是日本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按照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从平成十年(1998年)以来,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都要突破3000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100多号人丧生在自己手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而自杀未遂的人数更是总数的3-5倍。
这些人遍布日本各个社会阶层,低至路边流浪汉,显贵至政府大臣都有自杀之人。
那么,缘何日本人自杀率如此之高呢?按照一些西方人士的观点,日本人自杀现象的严重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惊讶地发现日本兵在毫无胜利希望的时候大多数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结束战斗,这段历史给了西方人一种看法,即认为日本民族不重视生命,视自杀为常事。
诚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国际卫生组织WHO精神保健部工作的贝托罗蒂博士根据他的统计指出,“在日本,自杀似乎被视为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自杀的直接原因多是过劳、失业、破产等等,但是日本人也把自杀视为保护自己的名誉。
”而伦敦的《economist》杂志在评论以此日本自杀事件的时候写到——“日本人把自杀一死视作一种自豪的举动,日本社会对于失败和破产感到极端的羞耻,并且基本不考虑会给东山再起的机会。
因此,他们把自杀看作勇于面对命运的正面行为。
”在中国,我们好像珍视生命更多一点,俗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人不轻易放弃生命的态度。
当然,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儒学赋予“生”以积极、肯定的温暖色调。
就是说,儒学认为“生”、“生命”本身是好的,是有意义的,从而对生命现象怀抱一种热烈歌颂的情感态度,将它看作是人生的价值、宇宙的本体。
从家庭观念浅析中日两国的生死观
从家庭观念浅析中日两国的生死观作者:王康来源:《卷宗》2016年第12期摘要: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
生死问题是人们的终极问题。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
由于家庭观念的不同,对生死的看法也不相同。
中国人注重孝道,受家庭影响较深,日本人的家庭意识淡薄,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观念;孝道;自由;个性1 中国的生死观1中国人的家庭观。
在各种文明形态中,汉文明是最注重家庭的。
“家国天下”,家虽小,却是“家”和“国”的基本构成要素,无家不成国。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观念为基础而建立。
这也是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的原因之一。
“家”首先是一个房屋,房屋里有人,人与人之间有血缘关系,有此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家。
体现的是中国人小富即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中国有一句古话:“百事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而孝道文化就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仰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孝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2对生活的态度。
像今天的8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被长辈父母宠爱,呵护着。
生怕吃一点苦,受一点最。
之前听过很多报道。
比如说,一位母亲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思念家乡的味道的孩子寄煎饼。
身边也有一些女生,从小被家里捧在手心里,上大学期间吃的水果都是家里给寄过来的。
在幼儿园,小学的门口,每到放学的时候,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来接孩子的现象随处可见。
老人这一辈子忙完了子女上学和结婚的任务之后,还要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生死一线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生死一线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伟大而艰苦的战斗,也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生死搏斗。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防线,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面临的生死一线。
一、民众生活的困难抗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导致中国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许多城市被摧毁,农田被焚烧,人们的生活状况变得极其困难。
正常的生产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大量的人民陷入了贫困和饥饿之中。
生活在生死一线上的中国人民,不仅面临武装斗争的压力,还要面临战争带来的经济困境,这使得他们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二、军民鱼水情深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形成了军队和民众密切合作的格局,形成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现象。
大批的农民工人加入了军队,作为壮助抗战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军队也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抗日产业的发展,为了保障军民的生活需要,满足人民对衣食住行的要求。
这种军民鱼水情深的形式,强化了中国人民在生死一线上的团结和抗战意志。
三、抗日烈士的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有着众多英勇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最高的牺牲。
这些抗日烈士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捍卫着生死一线上的中国人民。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为后代做出了崇高的贡献。
四、人民战争的壮举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发动了一系列的人民战争,亲身参与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人民战争使得中国的抗战力量不断壮大,并有力地推动了战争的胜利。
人民战争的壮举体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和对敌人的顽强抵抗,也成为了中国抗战历史的光辉一笔。
五、长城精神的传承在抗日战争的生死一线上,中国人民继承并发扬了古代长城精神。
长城精神是一种对国家、民族、家庭的热爱和保护,它使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坚持抵抗,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崇高利益。
长城精神是中国人民对待生死一线的态度和行动,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永恒力量。
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生死相依的伟大历史时期。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与樱花很是相像,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与日本的武士道有着共同之处。
日本人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中国人则是对死亡讳莫如深,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和蒙蔽的态度,认为死亡是不幸的象征,面对死亡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恐惧。
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中有一个情节,当大悟在第一次丁作中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精神上遭受重创,正犹豫何去何从时,散步到一座桥上见到,许多鱼顺流而下,有两条鲑鱼逆流而上,一动不动。
鱼为什么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流,去那里产卵。
死鱼为什么顺流而下?因为鱼为完成延续物种使命,筋疲力尽而亡。
在自然中许多物种就是以死来成就生。
这个镜头更是深刻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以《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例
浅 析 中 日生 死观 之差 异
以《 南京 ! 南京 ! 》 等影 片为例
。崔 昆仑
【 摘
要】 影片《 南京 ! 南京 ! 》 反 映 了战争给 中日两 国人 民都带 来的苦难 。 有别 于其他 以南京 大屠 杀为题材 的影 片, 影 片注意 了中
了苦难 , 无论是受 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 马。 ” 孔 子首先关 心 的人 有没有受 伤 , 而 不问及 马的情况 。 《 孝经 ・ 开宗 明义 》 强调 “ 身体发 肤, 受 之父母 , 不敢 毁伤 ” , 。 更何
命 的狂喜 之情 , 是 为了生 ; 教堂 里的难 民
溃兵人数 远远超 过发现他 们 的那 一小 队 日军 , 尽管有 些人手 中还有武 器 , 然而却 没有 等敌人下令就举起 了双手 , 甚 至连一 个不 懂事的小 女孩 ( 出于本 能或是受 大人
怀孕 了” 。 这是该影片的亮点之一 。 与 小 豆 子最 后 的 幸 存 与 微 笑 一 样 , 这 句 话 具 有 特
二 战后 期 日本 军 队和平 民都 有大批 自杀 者, 有些 死硬 分 子甚 至丧 心病 狂 地喊 出
《 南 京》 用较 多 的镜 头反 映了个别 日本 士 兵在大屠杀期 间的心理活动 , 第一次通过
电影 语 言 告 诉 人 们 : 随处 残 暴 淫 虐 、 无 恶
生” 等教义也 以各种途径潜 移默化地融人
中国人 的生 活 , 影 响着 他 们对 生死 的态 度。 无论是 知识 阶层 , 还是普通 民众 , 都以 不 同方式接受 了这种价值取 向。 对于知识 分子来说 , “ 死 生亦大 ” , “ 仁者, 爱人也 ” , 是夫子 教诲 , 自当恪 守 。 对 于一 般 民众来 说, 这些体现 人性 光辉 的晦涩文言 已化作 “ 上 天有好生 之德 ” 、 “ 举头三尺有神 明” 的 的思想 已经渗 透到每个 中 国人 的 内心深 处。 为了活下 去 , 不做无谓 的牺牲 , 哪怕忍 受一定的屈辱。 影片 中陆剑雄等 中国军人 , 在看到南 京失 守 已成定 局的 时候 , 他们选择 了“ 兄 弟们 , 守 不住 了 , 散 了吧” , 最终接受 成为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同样西方基督教反对自杀,因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利对其进行处理,如果自己结束生命就是对上帝至高无上权威的冒犯。
但是在日本有所不同,日本人把生死看得极为清淡,坦然面对死亡,甚至到了崇尚的地步——赖活不如好死,追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根源。
日本列岛孤独狭小,资源极其有限,处于环太平洋的断裂带上,年年有台风袭击,四季有地震威胁。
对中国人来说大地是坚实的象征,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脚下的土地随时都可能震裂和陷落,不足信赖。
台风,地震,火山喷发常常使得日本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房屋一瞬间可能会化为乌有。
人的生命在一瞬间可能走向死亡,这些自然现象常让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欣赏樱花,不单单是赞美其花开时的绚丽、热烈、纯洁、高尚,同时还赞叹它短暂的生命,代表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
“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这是日本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才够悲壮,够洒脱。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的象征。
它们骤然开放骤然凋零,盛开之时,一经风吹,樱花树下便落花缤纷,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间,花儿落尽。
要说果断干脆得如此,也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樱花雨固然美丽,但这种美丽一定是生命坠落时的那种凄美。
日本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人生。
所谓武士道,即武士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绝对忠于主君,轻利重义,并将忠义放在自己的生命至上。
作为武士,其核心要义有三:第一是“忍”,“忍”字是心上有刀,也就是必须用刀来压抑自我。
第二是“耻”,武士道要求武士严格自身的修养,不但要精通武艺,更重要地是道德上表现出武士应有的“忠义廉耻”,为一般民众做出道德行为上的典范。
第三是“死”,赖活不如好死,也是武士道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念,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武士随时都可以去死。
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刘贞利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云杰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在文化本质上同宗同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点。
拿生死观来说,两国也有不同的看法。
《小姨多鹤》这部小说创作于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战败的历史背景下,该作品中出场的人物因种族的不同,面对生死之际,诠释了不同的生死观。
本文旨在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生死观;差异;《小姨多鹤》作者简介:刘贞利(1992-),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云杰(199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50-01一、前言生死观是人们面对生存和死亡时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
中日两国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虽有联系但也独具特色。
在《小姨多鹤》中,生和死都成了一种民族问题,带有明显的国别差异。
多鹤和她的族人,朱小环和张俭等人也都无法逃避这个问题,生存还是死亡,不同文化背景成长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本文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日本人的生死观是“崇死”,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生死观。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死观相比都是比较独特的,这一点与日本人深受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佛教自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死在日本人眼里是无常的,生命的逝去如樱花般短暂和无常。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还和本国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
日本处于一个岛国之上,四面环水,远离大陆,资源匮乏,火山频发。
这些自然因素使得日本人始终充满着极强的忧患的意识。
故在日本人看来,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并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和恐慌的。
从“切腹”看中日两国生死观
从“切腹”看中日两国生死观作者:蔡艳艳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09期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变化,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
然而对生和死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结论。
一、“切腹”一提到“切腹”,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日本这个国家。
“切腹”可以说是日本特有的自杀形式。
在外国人的眼中,剖腹自杀这种行为有股暴力和疯狂的味道,但是在日本,这种行为是受到较高评价的。
所谓“切腹”,就是以自杀为目的,用匕首把自己的腹部亲手剖开,再由助手把头颅切断。
在日本战国时代,“切腹”是一种刑罚制度。
到江户时代,成为武士社会中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根据自己的意志了结自己生命的名誉之刑。
直到1973年被从刑罚中去除。
在外国人看开,“切腹”可算是一种残忍至极的自残方式,切开腹部,割断头颅,血花飞溅,凄惨至极。
可在日本人看来,这却是一种壮烈的、值得尊敬的行为。
从日本人对“切腹”的想法可以看出对死亡的美化。
一般认为,“切腹”与日本的武士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自古以来,武士们通过“切腹”这种方式表达对君主的忠诚。
或者在犯下重大过失的时候,通过“切腹”这种行为承担责任,保持名誉。
在日本,“切腹”被认为是非常严肃和庄重的事。
也可以说是一种光荣的死亡。
摧残自己的身体,凄惨壮烈的“切腹”都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气魄和美感的行为。
而且,承受的痛苦越剧烈,美也越强烈。
美感的来源是通过惨烈的死亡所表达出来的强大精神。
二、乃木希典的殉死和三岛由纪夫的切腹在日本,切腹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著名的乃木大将的殉死和三岛由纪夫的切腹。
(一)乃木希典的殉死乃木希典是日本长州的藩士,武士道精神在他的整个成长环境中影响很深。
在日俄战争期间作为第三司令官攻打旅顺,旗下的官兵大多战死。
在日本国内批判他的声音高涨,指责他是无能无谋的将军,只会让年轻人无意义地去送死。
甚至被当作国家民族的罪人。
对乃木希典的死,五十岚昌行在《日本文化论教程》中是这样描述的:“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心脏麻痹逝世。
中日生死观
中日生死观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它与文化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对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折,因此对于死亡有着比较淡然的态度。
道教强调阴阳和生死的循环,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儒家思想注重亲情和子孙后代,强调家族延续和先祖供奉,因此对待死亡也会关注后代的好坏。
而在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佛教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教都认为死后有来世,人们的灵魂不会消失,因此对死亡的接受度较高。
日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崇拜祖先的文化,称为“追思”,即通过祭祀和表达思念来纪念逝者。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家庭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有一种被称为“孝道”的传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
因此,中国人普遍倾向于在家人过世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悼念。
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十分重要,但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义务履行,尽量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因此,日本人与亲人的分离和死亡也可能更加冷漠一些。
中日两国在对待死者的仪式和习俗上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有丰富多样的葬礼习俗,如丧葬期间的祭祀、哀悼和祈福活动,以及鬼月和清明节等和死者相关的节日。
而日本的葬礼习俗相对简洁,通常在死者火化后进行家族葬礼,然后将骨灰安放在神社或墓地。
此外,日本人还十分注重在家中设立灵位,以供奉和纪念逝者。
总的来说,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无论是对待生命还是对待死亡,人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信仰和习俗,以及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促进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一步。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
浅析中日生死观之差异作者:崔昆仑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10期【摘要】影片《南京!南京!》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的苦难。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普通人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不同表现。
笔者试图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及其与其他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挖掘潜藏在两国人民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南京!南京!》反战生死观差异一毋庸置疑,《南京!南京!》(下称《南京》)是一部宣扬反战思想的影片,其主题突出反映了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苦难,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前者遭受的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后者承受的是灵魂的折磨。
有别于其他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南京》用较多的镜头反映了个别日本士兵在大屠杀期间的心理活动,第一次通过电影语言告诉人们:随处残暴淫虐、无恶不作的日本兵也有人性,竟也会悲悯生命。
对中国一些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来说,这实在不易接受。
故而,影片自播出起便引起强烈的争议是必然的。
影片注意了中日两国人民在面对战争灾难(尤其是生死问题)时的种种不同表现。
而这些表现,潜藏着两国人民迥异的生死观。
民国时期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数千年来养成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比如,重生慎死。
《论语·先进》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是重生慎死的。
又据《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①孔子首先关心的人有没有受伤,而不问及马的情况。
《孝经·开宗明义》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②更何况生命呢?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人“最为天下贵”。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滋生了高度珍视生命的仁爱思想。
佛教传入后,“天地间以生为大”、“慈悲为怀不杀生”等教义也以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他们对生死的态度。
从日本人的生死观谈起
人是伟大的,生生 不息的!跨越 1、普罗每天长出新 的心肝,克服, 到达新生。 2、佛家:人世轮回 3、儒家:精神的光 照万千! 4、基督:天堂
总结
基督:由基督之死,升发对 永生的信念。强调进入天堂 就能获得永生!安顿当下生 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直面 死亡! 佛家:强调顿悟红尘,超脱死 亡,要人们不怕死亡,却忘了 教导世人要好好的活着!
孔: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天杀予宰!
孟子:尽其道而死,正命也!至酷而死者,非正也!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老子:万物有始有终!道法自然!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5
Hale Waihona Puke 评价:这种“知生,尽道,闻道”鲜明的人本主义的特色。
二、中国人的生死观及其评价2
1
2 3 4
同时由于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制性,强调了生的可贵。
1、敢于直面生死
四、“被俘的普罗米修斯”寓言所折射的生 死观
神话故事的简介
神话故事的启示1 神话故事启示2 神话故事启示3
人类文明的起源来 源于火 1、普罗因盗火受罚。 2、历史:钻木取火 3、《周易》中的离 卦,化成文明
人来到世界其实就 是受苦来的 1、老鹰无休止对普 罗心肝的啄食。 2、佛家:人生乃一 大苦海。 3、《周易》天地否 卦的形成
此生可以做到恶贯满盈 失去内在自我, S 过分追求物化外我
好死不如赖活着
贪生怕死
三、被淡忘了的传统生死观
1、文天祥,2、孟子 3、立德立功立言=虽 死犹寿! 3、超越生命本体, 实现精神价值永恒
2、认为比生命更可贵 的还有道义等l
1、生命诚可贵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之。”---林则徐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死亡态度:中日两国人的最大不同
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不少日本学者认为是对死亡的态度。
活跃于20世纪三十代的日本著名学者德富苏峰曾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命观做了对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日本人珍惜生命,但不怕死。中国人把人命看得不值钱,却又怕死。
如此结论,不免有厚此薄彼之嫌。他们的依据在哪里呢?
求生是人的一种本能,没有人生下来就对死亡感兴趣。但精神和信仰可以改变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日本人之所以关键时刻敢于牺牲,是因为在他们的灵魂里有一份“轻死”的答案。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有武士道。
在外人和日本人眼里,武士道完全是两张脸谱。
在外人尤其是亚洲人眼里,大多认为武士道是一种非常极端和残忍的精神,因为他们深受其害。而在日本人眼里,武士道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源、精神支柱。“忠诚至上”、“以武为本”、“重名轻死”——此乃武士道三大立身之本。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日本,虽也屡历内忧外患,但以武士道为核心的国民信仰之“和魂”从未被割断过。不管是大化改新,还是明治维新的,均以“和魂”不散为前提命。
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在《日本为什么强大》给出这样的论点和论据,他说日本的强大是天生的,因为日本人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而且举出了中日两国的改革实例对比。
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他们认为要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的维新党太怕死、而日本的改革者则非常敢于牺牲。日本明治维新,有多少义士抛头颅撒热血,豁出性命与顽固势力做武装和暗杀大战。而中国,那些“公车上书”的书生,大都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只有一个谭嗣同慷慨赴死,其余都是被动地死。那些四散而逃的维新文人们,之后玩起了保皇的“非暴力”的政治游戏,再难成事。如果不是后来深受武士道影响的中国留日生们组成了武装起义的革命党,腐败透顶的晚清在中国的统治,不知还“垂而不死”到什么世纪。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
日本文化史论文日本の文化と歴史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姓名:张霞学号:912114740122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比较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小的时候对死亡充满了畏惧,更是害怕父母突然哪天离开,还在小小的心里暗暗许下一定不要看到父母的离开,因为我想那种伤心和痛苦是我所承受不了的。
后来又慢慢为父母考虑,如果我先于他们离开,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可就更是大不孝了。
所以,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一直纠结于此,可始终是对死亡充满畏惧。
渴望生,惧怕死。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尤其是我学的日语专业,多多少少对日本这样一个国家有了了解。
虽说日本向我们学习了很多,但是现在的他们比我们对古代文化、礼仪、精神的继承做得更好,而且有自己的发展。
接触了一些日本的电影,看了一些日本作家的书,发现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和中国人非常不同。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对生死的见解,儒家、道家、佛家等等的思想中都有对生与死的探讨。
现今的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大抵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否定死亡,畏惧死亡,对生有强烈的欲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求,这似乎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中国人对生和死的态度。
中国人对数字谐音的重视就能看出其对死亡的否定和忌讳。
一提到“4”,往往就会想到“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避开与“4”相关的东西。
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更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认为死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无论如何只要活着就好。
所以说,中国人对生命尤为珍视。
在生死观方面,日本人则和中国人有着极大的差别。
日本人不畏惧死亡,甚至会以死为荣,为一种解脱,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更是对那些自己对不起的人的一种谢罪,一种求得原谅的方式。
所以,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日本的自杀率是很高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让世人惊叹的生死观呢?我想有以下几种因素。
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方面极短缺,地形地质方面也较复杂。
每年地震已成了家常便饭,面对死亡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日本文化 比较中日生命观
论中日国民的生命价值观差异【摘要】这里我关注的是,日本人虽然和中国人同是无神论者,但对人类力量的信仰之心却相对淡薄。
说得不好听是半途而废,说得好听是"有分寸"。
人力无法企及的,就是"物哀"。
同样肯定自杀,并且自杀的人同样很多,但日中两国各自又有区别,这值得深思。
【作者单位】陈顺臣【关键词】中国人日本人生命价值【正文】在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日本的首次出现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当时的日本被称作是倭奴国,在《三国志》中也有关于日本的《倭奴传》。
到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已是相当频繁,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
后来也有成为“唐学”的集大成者。
纵观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有渊源联系,但是也能看到由于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就中日两国民对生命价值的观点,就存在着差异。
中国人对生命的概念的认识大概就是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化五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两句话中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三不孝”之说,《孟子》一书中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
”这应该就是我们的祖先一辈一辈努力生活下来支撑点,有了以传宗接代、延续生命为目标,生命的依托放在了与血缘亲情的天伦之乐中,在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中,古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给予了有价值的肯定。
这仅是从孝道的角度来看古人的生命观。
而我国的孔孟之道学说里面高度赞扬为礼、义、忠、孝、贞、烈而死去的人,这些人的理念中,是以道德即礼仪忠孝来给自身的生命价值作了定义的。
当有忠孝礼义之类的事发生时,他们为了表明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时,这些人就会选择自杀,他们是将他们所认为的道德定义成生命存在的理由的。
例如:对于男人要求的是对于君王、主人和父亲的忠诚,对于女人则是对丈夫的忠诚。
生死观
提到日本人的生死观,泛泛而谈实在没有十分切身的体验。
但是,本学期外教松下老师的身体力行,着实让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为之震惊。
松下老师在几个月前查有癌症前兆,但还是带病来中国讲课,直到学校安排好了下一位外教到学校任教,才放心地准备回国接受治疗。
这期间已经过去数月。
我不能说如果是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全不会像他这样做,但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马上辞职治疗吧。
也许这就是因为两国文化,生死观有所不同吧。
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在日本有所不同,日本人把生死看得极为清淡,坦然面对死亡,甚至到了崇尚的地步——赖活不如好死,追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根源。
细细探究,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也许是由多方因素综合而致。
如日本国土的狭小、自然资源的匮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多发。
从文化领域而言,还有日本的宗教、哲学、历史文化。
近些年来,也不乏人群由于时代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过大,婚恋受挫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遂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当所面临的困难无力解决,那么唯有以死做为对现实的回绝和逃避。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长寿的国家,也是自杀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
对待生死,这一民族有着其独特的领悟和解读。
长久以来,樱花作为国花被日本人民所喜爱。
据悉,这其中原来也有对生死观的寄情和寓意。
樱花花期短暂,必然在绚烂盛放过后,于一夜之间决然颓败。
这种超然决断被日本人所欣赏,近而转为信仰。
在日本民族的生死意识中,他们钟情短暂,看重瞬间之美,对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终止能够淡然视之。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自杀身亡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过“死亡是日本美的源流,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
”此外还有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太宰治等,这些名人志士无一不对死亡抱有敬意和信望。
他们认为,在生与死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
当人生之巅峰过去,当对生命本身已然没有了期许,与其让肉体苟活,不如让灵魂归去,让身心在死灭中得到永恒的升华和静寂。
日本作家为何对表现“死亡”如此的感兴趣呢?为何有那么多的作家“以身试死”呢?日本人认为,在这里,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了流转的生。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
浅析中日影视作品生死观研究对比——以《人生大事》和《入殓师》为例摘要:通过讨论中日两国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在电影中如何表现这些观念。
对比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生死观。
以及通过两部电影《入殓师》和《人生大事》,它们分别展示了日本和中国的殡葬行业,并探讨了生死问题。
文章强调了中国和日本在处理生死观方面的不同方法和共同之处,并提出了在现代社会面对老龄化问题时应借鉴对方的观点的建议。
关键词:中日文化、生死观;一、背景与概念提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我国佛教研究者索甲仁波切指出,现代人忌讳谈及死亡,似乎只要不触及这个话题,死亡就可以离我们很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亦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一体两面,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对于死亡教育的概念依据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等差距下的解读都有各自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日本电影《入殓师》讲述了主人公小林大悟由于欠债而阴差阳错的成为入殓师,一开始对这份职业的厌恶在工作中逐渐对死亡有了新的领悟与理解。
我国近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有此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通过一系列殡葬故事、市井日常和拟家庭叙事,展现了被忌讳和被边缘化的殡葬从业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描绘出电影主角莫三妹的成长蜕变和心灵救赎。
对于生死问题,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从本质上来说,死亡都是人类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都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影视作品中关于死亡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在影视作品中,生死并不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作品之中,在此可以提取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定价值意义。
二、中日生死观的发展生死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对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
儒家的生死观主张“贵生、乐生、轻死”,且将生死观与“仁、德”紧紧相联倡导立德、成仁、取义。
正是在这样的儒家生死观下培养出来了中华民族刚正不阿,自尊自爱的民族气节激发着人们去追求比肉体更为长久的留存价值,即对死而不朽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他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应该少私寡欲,远离声色财货的诱惑。
庄子承其余续,认为人活在世间,但精神上不受生死祸福的困扰,从好生恶死的情感中摆脱出来,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境界。
这种面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对于后来的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3 长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教为代表。
长生即长生不死。
道教从心理到生理方面考察人的本质,虽然与道家相同,将人看成自然人,但它将生与死割裂开来,追求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彼岸和此岸世界,并没有一道界,现实的人,现实的形体,加以修炼即可飞升成仙。
1.4 无生观这一派主要以佛教为代表。
无生观别具一格,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深深影响了中国人。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说。
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不求解脱,则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没有休止,犹如轮转,回旋不停。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仅限于一生,此生死后,还有来生,如此循环不已。
只有通过修炼,断绝情欲,皈依佛门,是自己灵魂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不再托生,进入永恒安寂的涅槃世。
这种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
1.5 永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基督教为代表。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死亡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人生的幻灭,也不是人生的终结。
对于信徒来说,死亡不是关上了门,而是敞开了另一扇门,那就是通向永生之门,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复活。
基督教相信,一个人只要诚心悔改,承认自己所犯的一切罪过,虔心相信,依靠耶稣,死后也肯定和主耶稣同住一起。
2、中国人生死观的特点中国人的生死观有两个特点:顺其自然、重死轻生。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有一个孕育、产生、生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个生命韧性特别强的民族。
对生命抱有顺应自然的态度,这自然产生一种消极无为的社会发展观。
由此产生“知足常乐”和“视死如归”的死亡观。
重死轻生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的。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漠视和对死后的重视。
在生时,人们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毫无意识的度过一生。
但是在死亡的时候却是轰轰烈烈,大讲排场。
在中国,死亡不仅仅是给一个人或者一代人造成影响,它往往要影响好几代人。
活着的人要千方百计给死者找个好阴地,保佑子孙。
可见人们对死亡的重视要超过生存。
二是舍生取义。
在中国人的心中,“生”的价值不及“义”的价值。
这种思想激励了古代许多仁人志士。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1、日本人生死观的特点1.1 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
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简单的自然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
1.2 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相连。
日本人一向把个人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
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古代,这种对团体的负责表现在对藩主的中心,现在则表现为对国家和团队的忠诚,这种以自己生命为团体殉节的精神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然顽强的保留着。
1.3 死是一种律己行为这和日本人的善恶观念相连。
日本人认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行为。
所以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
人本人这种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特有生死观。
这和绝大多数文化中的善恶观是非观都大相径庭,也必定会继续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抗议和唾弃。
1.4 自杀是维护个人尊严的行为,是个人自由行为日本人把自杀的权力看作自由的权力,认为自杀是基于个人自由的意志,是一种权力。
时至今日,西方社会把自杀作为一种禁忌,而日本人依然对剖腹、殉情等自杀行为津津乐道。
2、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2.1 地理环境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是一个呈弧状分布的岛国。
西侧隔着日本海和东海,与朝鲜半岛和中国相邻;东侧与美洲大陆隔着辽阔的太平洋。
日本是一个多灾国家,长期遭受着地震、海啸、火山、台风、暴雨等灾害。
资源贫乏,大量依赖从海外进口。
领土狭小,人口众多。
因这一独特的恶劣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人产生了孤独无助的心理,让他们在压抑中联想到死亡。
2.2 宗教佛教和神道教是日本两大宗教。
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自然宗教,但多数日本国人对神道的教义不感兴趣,因而给现代日本人思想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主要是深受佛教净土宗的影响。
净土宗提倡应该尽早离开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
佛教中还有一个苦谛,即生命充满了痛苦,它也根深蒂固地扎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
2.3 生存压力现代日本人的生死观除了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大的原因是由社会的生存压力带来的。
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其消费水平一直排在世界前列。
日本的房价之高也令人瞠目。
普通人根本无法负担买房的重担。
如此巨大的压力也让日本人喘不过气来,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3、日本人生死观的表现形式3.1 文学作品从古至今,日本文学里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日本作家在描写死亡的凄美的同时也在赞美着死亡。
川端康成在这方面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在他看来,生为死的开端,死为生的开始,认为死亡是一种高尚的艺术。
因为生死观的影响,使日本的文学一直处于忧郁的氛围之中。
3.2 偏爱落花日本自古以来就把樱花看作是国花。
日本各地遍布樱花,被视为喜庆之物,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摆酒宴是日本人的一大乐趣。
与此相反,日本人从樱花中也看到了灭亡。
樱花的花期一过便于短时间内掉得一干二净,铺天盖地的落樱在那一刻壮观的震撼人心。
日本人喜欢樱花正是因为人短暂的生命恰如樱花般拥有刹那的绚丽,转而凄然飘零。
基于这样的生死观,日本人一直把像樱花一样灿烂的死去视为自己的理想。
3.3 殉情殉情在日语中也叫做情死。
是江户初期确认男女爱情的行为。
到了江户中期,变成了为了爱情献出不可再生的生命。
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的途径。
梦想着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
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为情而死,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也是纯洁和高尚的。
在这里可以看到以死实现爱情,以死而生这种日本固有的生死观。
3.4 自杀日本的自杀率在世界上名列前位。
究其原因是日本人从来不把自杀视为罪恶,也不认为是对现实的逃避,反而认为自杀本身是洁身自好的行为,是个人人生观的一种选择。
大家所熟知的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都是死于自杀。
他们把作品中的忧郁情绪带到了现实,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日本还有许多官僚和企业的领导因犯错误而自杀,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谢罪,也是一种解脱,很多事情因为当事人自杀就不再追究,周围的人也对他表示原谅。
近年来,自杀行为呈现出低龄化和集体化的特征。
中小学生自杀人数增加很快,网络上也流行集体自杀。
三、从国民性看中日生死观异同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会从闭塞的国家环境中,构筑新的未来远景。
但无论个人的力量如何,大家族系统始终维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步伐。
而日本好象从来就没有对未来进行过展望。
按照中国务实的生存方式,将来一定是由中国来主导世界的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趋势实现的可能性背后,实际上是充实国力、超过欧美和日本的一种追求。
日本总是追随欧美,在战后经济复兴成功之后,再往什么方向发展,就与欧美人一样失去了方向。
中国人对于“未来”总是很憧憬,而且实现它的意愿一直存在。
而日本人乐于维持“现状”,或者说,是留恋于过去的荣耀,即使回过头来对未来有所展望,但现实社会中可能会出现“疲劳”的感觉。
也就是说,目光仍停留在“过去”。
以生存作为主要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十年了,而现在出于惰性,毫无目标地生存着。
这可能就是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死”对于中国人而言,应该就是“无”的概念。
留下名声,留下子孙,而且由于有着祖先崇拜的传统,因此,在子孙的记忆中,祖先作为一种榜样,死而犹生,这恐怕就是人们对于死后的一种设想吧。
不知是什么原因,在现世中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死”,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我想这种观念依然存在。
对于日本人而言,“死”的意义,虽然现在也趋向于“无”的含义,但对于年长者而言,作为生命更新意义“死后重生”的观念依旧牢牢地扎根于潜意识中,心中想着当有一天也成为“祖先之灵”之时,也会有子孙守护在身边。
传统的中国人理想的生死是,成为道教中所描述的仙人一样,多子多孙、富裕兴旺、长寿幸福,无病无疾。
而对于死后的世界的讨论较为忌讳。
日本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原始信仰,是源于大自然和生命在四季之中自然流转、不断更新的现象。
在这个方面,再通过佛教、道教的相互融合,从轮回转生观念、本世观,形成了极乐、地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