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民间故事中的生死观念探析
日本民间故事中的生死观念探析日本民间故事一直以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传统,其中生死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各类故事之中。
本文将探析日本民间故事中所体现的生死观念,并从不同角度解读其中的内涵。
一、生死循环的概念在日本民间故事中,生死循环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根据日本神话传说,人们相信人的灵魂会在死后转世,重新投胎为新的生命。
这种观念被喻为“輪廻転生”(Rinne Tensei),即生命在死亡后会以不同形式继续存在着。
这与佛教的转世轮回观念有所关联,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持续性的认知。
在民间故事中,这一观念常常通过人类与神灵之间的交流展现出来。
人们可以通过与神灵的接触,了解自己前世今生的缘由,从而明白自己的命运和生死所在。
同时,通过表现人类与神灵之间的纠葛和情感交流,可以看到生命的延续在幽微的境界中得以展现。
二、生死观念的双重性尽管在日本民间故事中存在生死循环的观念,但与此同时,生死观念也体现出一种双重性。
在一些故事中,生与死被视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例子是《雪女》故事中的“冷与暖”。
雪女是一个美丽但危险的存在,她代表着死亡与寒冷,而主角与之相恋,则代表着生与温暖。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能够看到生死对立却也相互关联的现象。
在日本民间故事中,生死观念的双重性也可以从人类与妖怪之间的互动中体现出来。
人类与妖怪的联系紧密且复杂,有时妖怪会帮助人类,有时又会伤害人类。
这种缤纷的关系展示了生死观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三、生死观念的转变与背后的文化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民间故事中的生死观念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并深受当时的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平安时期,人们信奉神道教,观念中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在日本民间故事中得到了体现,人们把自然元素融入到生死观念之中,将生命与自然相连,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结。
而在战国时期,日本社会进入战乱状态,人们对于生死的关注更加加深,这种焦虑情绪体现在民间故事中,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死的断裂与重续。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讲述了日本传统继承人担任殡仪师的故事。
通过观影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人对于生死的观念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来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生死的接受和解脱。
在电影中,云上在处理死者的遗体时,总能够表现出从容和平静。
这种平和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接受和释然。
日本人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是有限的,而死亡则是人生必经的一段旅程。
他们不会过分恐惧或逃避死亡的到来,而是以平和和释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接受生命的极限。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在电影中,云上在整理死者遗体的过程中,总是以最大的尊重和细致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死者。
他会认真的梳理死者的头发,整理衣物,为他们化妆,使他们看起来整洁、庄严、端庄。
这种对待死者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者的一种尊重和纪念。
在日本文化中,他们认为死者是需要得到最大尊重的人,他们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宽慰。
日本人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待每一个死者,给予他们最大的庄严和尊重。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美学追求。
在电影中,云上总是以一种艺术家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死者的遗体。
他精心布置每一个死者的遗体,使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充满了美感。
这种对待死者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美学追求。
在日本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一件丧失美感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美感的事情。
他们认为,死者也是值得被美化和被赞美的,死亡也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表现。
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总是充满了美感和艺术追求。
通过电影《入殓师》,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尊重、接受、尊重和美学追求。
在他们的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一个令人害怕和逃避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了尊重、释然、美感和纪念的事情。
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人对于生命的一种珍惜和对于灵魂的一种信仰。
虽然电影以殡仪师的故事为主线,但是其中所呈现的日本人的生死观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取材于日本历史上的著名入殓师公文公的电影。
通过公文公的生活经历和对死亡的处理方式,电影向观众呈现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
一、尊重死者在电影中,公文公对待每一位逝者都如同对待生者一样细心周到,甚至有超越对生者的细致。
他不仅要遵循入殓礼仪,还努力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和形象,以确保逝者从生到死周全无缺。
这与日本人对死者的尊重有关。
在日本文化中,逝者拥有尊严和荣誉,人们会为死者举行精心布置的葬礼,同时相信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公文公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二、视死如归公文公本人有“视死如归”的追求,也即不恐死。
在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交织着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接纳生与死的轮回。
这样的思想影响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态度,让他们更加淡然地面对人生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的公文公也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到自己的生命尽头。
三、渴望重生日本人对于死亡还有另一种观点,那就是“重生”。
在电影中,公文公提到他要通过修行和冥想,为来世做好准备。
这种思想也是日本文化中流传至今的观念,相信人的灵魂可以在死亡后转化为新的形式存在。
在日本人的冥想和佛教思想中,通过修炼,人们可以穿越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和重生。
四、珍惜人生电影中的公文公虽然面对着工作永远不会有结束的局面,也曾在生命的极限上体验过那种无所畏惧的自由,但他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也珍惜这一生,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人生。
这种态度是基于对人生的珍视和对“人生该做什么”的一种认知,日本人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质量,而非延长生命的时间。
综合来看,这些表现方式是日本人在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他们比较淡定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并珍视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而这种淡定、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死亡和追求重生之间,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浅析日本至纯至美的生死观
青春岁月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有其独特之处。
提到死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恐惧、孤独、凄惨、害怕等等消极的情绪。
但是日本人对于死亡的观点却截然不同,他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解脱,一种美,追求至纯至美。
渡边淳一在《爱的流放地》中描绘的忘我的终极之爱,不仅要爱还要爱到死,死亡是表达自我的强烈方式。
轰轰烈烈的死亡远比一辈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高尚。
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文化思想的交流也日渐深入,了解这种日本特有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死观,对促进两国交流、加深相互间的理解都很有必要。
本文通过考察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入探寻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形成的原因。
一、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形式1、殉情日语中的“心中”、“情死”都表示殉情。
“心中”即真心,真正的心意的意思。
原意男女互相坚守着彼此的爱情,是“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信物”,有切指甲、文身、断发、断指等表达方式。
后来,“心中”专指相爱的男女一起自杀。
“情死”是对心中感情的一种刹那间的极度升华,是一种享受。
从这两个词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殉情往往有着一种正面讴歌的情感,对殉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迷恋。
例如:《人间失格》作者、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一生中多次携情人自杀。
渡边淳一的著名小说《失乐园》讲述了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的幸福途径,希望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一同自尽,从而实现最终的结合。
对于日本人来说情死是对心中感情的一种刹那间的极度升华,是一种深切的感动和崇高的享受。
2、樱花情日本有句谚语:“花は桜木、人は武士”(意即“花以樱花为上,人以武士为冠”)。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
樱花的花期很短,即将凋谢的樱花最美。
日本人喜欢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和朋友坐在樱花树下赏樱、饮酒。
人们不仅喜欢樱花怒放的绚烂之美,更喜欢樱花短暂怒放之后的凋谢零落美。
日本人认为人生在世的风光,功绩固然值得称赞,但死时的勇敢、尊严更加令人崇敬。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摘要: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死亡被日本人看作是一种解脱,一种很美丽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人对死亡有一种病态的迷恋。
生命如许寂寞,死亡更象是一个温暖的归宿。
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关键词:日本人;生死观;佛教;樱花;武士道一.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定义和分析:生死观,其实就是对生与死的看法,通过死来表现对生的看法。
日本人的生死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许不是很理解,但它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日本人的生死观,在诸多方面得到了体现:武士道、樱花、佛教。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开始分析。
二.佛教对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影响:给日本人存亡不雅带来最大影响的是佛教。
净土宗说“宴离秽土,欣求净土”,倡导的是该当尽早分隔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
禅宗一派曹洞宗在日本的开山开山祖师道元,在他所著的《处死眼躲》里主张“存亡由命”,感觉不该拘泥于存亡标题问题,死的时辰要扔掉落落对生的寻求,对死要悟彻,活的时辰要为生奉献一切,每分每秒要死力的活好。
三.武士道的精神:一提到日本人,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生死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
平安时期,生死观就开始融入了这种精神,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武士生死观是将“惜命"视为“耻辱”。
武家时期延续了很久,这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也渐渐成为了日本人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惧死”成为生死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
剖腹自杀,可以说是武士道精神很好的体现。
剖腹是甲士承担责任的一种自杀编制,传说风闻是从安然期间开端的。
不消说,现代的日本,不管作为自杀手段也好,作为刑法也好,已不再实施这类剖腹了。
1970年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事务是极其例外的工作,连日本人都很是震动。
在日本风行一种风气,即把有精力涵养的人称为腹中有怀抱的人,从而对之尊敬。
封建期间,甲士们十分正视腹部,感觉是孕育精力的处所。
所以作为一个甲士,一旦需要以死承担责任时。
日本人的生死观分析
心中
「曽根崎心中」 「失楽園」 佛教的影响
“寂灭为无法走到一起的男女,死后 可以在天国过上幸福生活
自杀
From WHO 2012 每10万人的自杀人数
自杀
自杀是日本人主要死因之一
癌症(30.4%) 、心脏疾病(16.0%) 、 脑血管疾病(11.8%) 、肺炎(9.9%) 、意 外事故(3.5%) 、自杀(2.8%) ——2006 年 死者中15.8%为20-25岁,20.9%为26-29 岁,22.8%为30-35岁,25.0%为36-39 岁——2003年 每10万日本人,有 20.9人自杀,而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 合组织)为12.4人——2014年 日本自杀率世界第10位——2012年 日本中老年男性自杀率居世界前列
切腹
具 体 表 现
心中:殉情、集体自杀
自杀
“武士道”的切腹
生死剧、名节 礼仪、制度
历史沿革
平安末期、南北朝 江户时期
水腹、手腹等切腹方法
切腹
明治6年废止切腹刑法
“心中”的来源
江户初期,近松门左卫门“忠” 初期:发誓、剪发、刺青等男女间确 认爱情的行为 中期:牺牲仅有一次的生命,“心中 死”“心中情死”
生 死 观
日本人的善恶观:不管生前犯过多少 罪行,一旦死去就变成了佛,罪孽也 就消失了,死人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 和礼遇。
靖国神社供奉战犯牌位,属于不分善 恶是非。 政治家等因为出现丑闻选择自杀,媒 体和民众便不再追究。
5,自杀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 行为,是个人自由的权利。
生 死 观
从日本社会的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日本社会的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摘要: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不同于其他国家,日本人坦然面对死亡并欣赏死亡,他们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死是一种律己行为,应该被宽恕。
文章试从日本的高自杀率这个社会现象方面入手,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展开对日本人生死观的探讨,表达对日本民族独特生死观的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高自杀率;殉情;生死观;武士道一、引言生与死是人类的自然变化,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然而对生和死的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结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死观”。
中国有句古话称“好死不如赖活”,体现出中国人重生,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更要顽强的生存下去。
而日本人却认为“赖活不如好死”,他们重死,无论是死的意义还是方式,他们都不畏惧甚至向往死亡。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了流转的生。
因为生死是可以轮回的,所以死要死得高尚,活要活得精彩。
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意识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对于我们学习、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死观,树立科学公正的文化评价态度。
在我国,研究日本的学者及成果不少,但是具体到日本人的生死观方面,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是很欠缺的,主要是通过对日本其他方面的研究,从而透露出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例如,叶渭渠的《日本文化史》从宗教、学术和艺术的成果方面,展开了对日本文化发展史的论述,透露出日本人的生死观;汤春萍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第32卷第4期中发表的论文《从<失乐园>透视日本人的生死观》一文中,通过具体分析该作品,揭示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在《电影文学》的第九期中,邵俊秋的《从<入殓师>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一文,从电影《入殓师》的拍摄技巧、制作效果、艺术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分析,反映出日本人深藏着的对于死亡的崇拜与敬畏的民族情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与樱花很是相像,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与日本的武士道有着共同之处。
日本人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中国人则是对死亡讳莫如深,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和蒙蔽的态度,认为死亡是不幸的象征,面对死亡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恐惧。
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中有一个情节,当大悟在第一次丁作中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精神上遭受重创,正犹豫何去何从时,散步到一座桥上见到,许多鱼顺流而下,有两条鲑鱼逆流而上,一动不动。
鱼为什么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流,去那里产卵。
死鱼为什么顺流而下?因为鱼为完成延续物种使命,筋疲力尽而亡。
在自然中许多物种就是以死来成就生。
这个镜头更是深刻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文学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一对恋人把情歨作为获 叏“来世”爱情并福的途徂,梦想着借情歨使他们的爱情 永恒化。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呾对歨亜的向往,为情而歨, 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 蒂固的。对亍重人情、重人性的日本民族来说,没有比歨 亜、比双双情歨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劢呾崇高的审美享 叐了,情歨都在自尽的刹那,心中涌劢着寂灭的哀伤,感 情得到了升华呾宣泄。
从武士道精神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是以为主君丌怕歨、丌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丌留念的歨,毫 丌顾忌的歨,毫丌犹豫的歨”,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 被奉为武士道“圣经”的著作——《叶隐论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当一个被迫在生呾歨乀间选择时,重要的是毫丌犹豫的选择 歨。”“歨就是歨,丌需要别的目的,歨本身就是歨的目的。”“舍 命幵非厄运,而是生命得以升华的原因。”这些句子可以读出日本人 对歨的态度:丌畏歨,把歨当成佑现生命价值的另一种方式,歨亜是 美丽的。三岛由纨夫(日本的“海明威”,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在45岁时,为追求一种极致的美,切腹自杀。歨前曾对着800名士兵 大声疾呼:“日本人収财了,得意忘形,精神却是穸洞的,佝们知道 吗?!”“放弃物质文明的堕落,找回古人纯朴坚忍的美德不精神, 成为真的武士!!”但这些幵丌被人们所理解,甚至被士兵嘲笑,随 后他切腹而以谢自己的理想。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同样西方基督教反对自杀,因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利对其进行处理,如果自己结束生命就是对上帝至高无上权威的冒犯。
但是在日本有所不同,日本人把生死看得极为清淡,坦然面对死亡,甚至到了崇尚的地步——赖活不如好死,追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根源。
日本列岛孤独狭小,资源极其有限,处于环太平洋的断裂带上,年年有台风袭击,四季有地震威胁。
对中国人来说大地是坚实的象征,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脚下的土地随时都可能震裂和陷落,不足信赖。
台风,地震,火山喷发常常使得日本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房屋一瞬间可能会化为乌有。
人的生命在一瞬间可能走向死亡,这些自然现象常让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欣赏樱花,不单单是赞美其花开时的绚丽、热烈、纯洁、高尚,同时还赞叹它短暂的生命,代表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
“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这是日本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才够悲壮,够洒脱。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的象征。
它们骤然开放骤然凋零,盛开之时,一经风吹,樱花树下便落花缤纷,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间,花儿落尽。
要说果断干脆得如此,也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樱花雨固然美丽,但这种美丽一定是生命坠落时的那种凄美。
日本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人生。
所谓武士道,即武士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绝对忠于主君,轻利重义,并将忠义放在自己的生命至上。
作为武士,其核心要义有三:第一是“忍”,“忍”字是心上有刀,也就是必须用刀来压抑自我。
第二是“耻”,武士道要求武士严格自身的修养,不但要精通武艺,更重要地是道德上表现出武士应有的“忠义廉耻”,为一般民众做出道德行为上的典范。
第三是“死”,赖活不如好死,也是武士道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念,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武士随时都可以去死。
中日生死观
中日生死观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它与文化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对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折,因此对于死亡有着比较淡然的态度。
道教强调阴阳和生死的循环,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儒家思想注重亲情和子孙后代,强调家族延续和先祖供奉,因此对待死亡也会关注后代的好坏。
而在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佛教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教都认为死后有来世,人们的灵魂不会消失,因此对死亡的接受度较高。
日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崇拜祖先的文化,称为“追思”,即通过祭祀和表达思念来纪念逝者。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家庭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有一种被称为“孝道”的传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
因此,中国人普遍倾向于在家人过世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悼念。
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十分重要,但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义务履行,尽量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因此,日本人与亲人的分离和死亡也可能更加冷漠一些。
中日两国在对待死者的仪式和习俗上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有丰富多样的葬礼习俗,如丧葬期间的祭祀、哀悼和祈福活动,以及鬼月和清明节等和死者相关的节日。
而日本的葬礼习俗相对简洁,通常在死者火化后进行家族葬礼,然后将骨灰安放在神社或墓地。
此外,日本人还十分注重在家中设立灵位,以供奉和纪念逝者。
总的来说,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无论是对待生命还是对待死亡,人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信仰和习俗,以及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促进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一步。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人的生死观曾经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书的第一页会写着这样令人费解的话,直到将整本书看完。
作者用无比细腻伤感的情怀,对生与死进行了诠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书中直子姐姐的死,木月的死,初美的死,绿子父亲的死,最后直子的死无不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生命逻辑——不为生死问题所束缚,死时要敢于舍弃对生的执著痛痛快快地去死;活着便要每时每刻尽全力彻头彻尾地去活。
这样独特的生死观要追溯到日本置于武士阶级统治之下的时期,那时武士道可是特别受推崇,并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武艺。
日本也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生。
当然,恐怕日本的樱花也有同样的精神呢,它们骤然开放骤然凋零,盛开之时,一经风吹,樱花树下便落花缤纷,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间,花儿落尽。
要说果断干脆得如此,也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樱花雨固然美丽,但这种美丽一定是生命坠落时的那种凄美。
短时间之内,花瓣纷纷落地,树枝上仅剩下花心与花梗,粉红色花瓣飘散殆尽,不剩一片……“花数樱花,人惟武士”,所以日本人才这样喜爱樱花吧。
当武士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日本人那种将希望与梦想寄托于死后世界的生死观,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日本的自杀事件才层出不穷,死亡人中自杀者的比例居世界首位!!日本人还嗜好“玉碎”。
二战后半期,日本军陷于要么投降要么死亡的孤立无援的境地,当时部队的指挥官竟作出全体自杀的选择。
后来,日本人将此看成是崇高的壮举,并用“玉碎”这一词进行美化,所以日本人认为:“无论罪恶多么深重,死后也就没罪了,人死了就都变成了神佛”。
在日本,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或被民众憎恶的历史上人物,也放在神社中祭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许多日本人在做了错事,造成巨大损失时,往往采用以死谢罪,以死换取人们对他的原谅。
这也是造成日本人自杀率高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作者:徐宁景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9期摘要:生死观虽然抽象但是却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死是我们人类必须要直面的问题,有些人一生中取得过无数的辉煌成就,而有些人则孑然一身。
不同的生死观对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正确地认识生死观并且怀有积极地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日本人的生死观的成因的分析来阐述生死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死观;人生;生死;无常一、关于生死观所谓生死观,是指通过死的方式来看待生。
根据宗派的不同,也叫生死观。
人从死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迎接死亡是必然的。
人在一生中一定会经历他人的死亡,以及深爱的人和亲人的死亡。
因此,可以说和生死无关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因为人一直处于生与死的转换中,所以,生死和所有的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生死观就诞生了。
生死观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生死观是人对生与死的根本考虑,不同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形成了很多种生死观。
其中最典型的是宗教上的死生观。
现在宗教的生死观大体上是由佛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佛教思想宣扬极乐世界,而且为了达到极乐世界,人类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做善事;也就是说,人其实在为死后而努力奋斗。
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人的行为都被上帝看见了,所以活着做点好事,以后就可以进天堂了;相反,人们只会做坏事的话就会进入地狱,总体来说,基督教倡导死后由生决定的思想。
其次,军事上也有与生死观相关的思想,即军人对死亡的态度。
当然,这会根据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提倡为天皇和国家效忠。
因为日本人最重视责任和忠诚,所以为了守护责任而放弃生死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生死观作为对生死的看法,包含了不同的形态和内容。
文化背景不同,生死观也不一样。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一)日本人生死观的内容日本作为世界上拥有独特魅力的国家,对于生死的思考也区别于其他的民族。
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点。
从日本人的生死观谈起
人是伟大的,生生 不息的!跨越 1、普罗每天长出新 的心肝,克服, 到达新生。 2、佛家:人世轮回 3、儒家:精神的光 照万千! 4、基督:天堂
总结
基督:由基督之死,升发对 永生的信念。强调进入天堂 就能获得永生!安顿当下生 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直面 死亡! 佛家:强调顿悟红尘,超脱死 亡,要人们不怕死亡,却忘了 教导世人要好好的活着!
孔: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天杀予宰!
孟子:尽其道而死,正命也!至酷而死者,非正也!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老子:万物有始有终!道法自然!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5
Hale Waihona Puke 评价:这种“知生,尽道,闻道”鲜明的人本主义的特色。
二、中国人的生死观及其评价2
1
2 3 4
同时由于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制性,强调了生的可贵。
1、敢于直面生死
四、“被俘的普罗米修斯”寓言所折射的生 死观
神话故事的简介
神话故事的启示1 神话故事启示2 神话故事启示3
人类文明的起源来 源于火 1、普罗因盗火受罚。 2、历史:钻木取火 3、《周易》中的离 卦,化成文明
人来到世界其实就 是受苦来的 1、老鹰无休止对普 罗心肝的啄食。 2、佛家:人生乃一 大苦海。 3、《周易》天地否 卦的形成
此生可以做到恶贯满盈 失去内在自我, S 过分追求物化外我
好死不如赖活着
贪生怕死
三、被淡忘了的传统生死观
1、文天祥,2、孟子 3、立德立功立言=虽 死犹寿! 3、超越生命本体, 实现精神价值永恒
2、认为比生命更可贵 的还有道义等l
1、生命诚可贵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之。”---林则徐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日本人的生死观分析
自杀
自杀趋势
1998年自杀者达32863人,有统计以来 首次突破3万人。
2003年34427人,为最高峰。一直到 2009年每年大约有3万2千人次。
2010年起呈下降趋势,2012年开始低 于3万人。 3月自杀最多 日本男性自杀者占70%,中老年男性自 杀率居世界前列
自杀
切腹
具 体 表 现
心中:殉情、集体自杀
自杀
“武士道”的切腹
生死剧、名节 礼仪、制度
历史沿革
平安末期、南北朝 江户时期
水腹、手腹等切腹方法
切腹
明治6年废止切腹刑法
“心中”的来源
江户初期,近松门左卫门“忠” 初期:发誓、剪发、刺青等男女间确 认爱情的行为 中期:牺牲仅有一次的生命,“心中 死”“心中情死”
牺牲仅有一次的生命心中死心中情死现实中无法走到一起的男女死后可以在天国过上幸福生活自杀fromwho2012每10万人的自杀人数自杀自杀癌症304心脏疾病160脑血管疾病118肺炎99外事故35自杀282006死者中15810万日本人有209人自杀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日本自杀率世界第10日本中老年男性自杀率居世界前列自杀1998年自杀者达32863人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4427人为最高峰
3,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 了集体而献身是光荣的。
日本人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
生 死 观
存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 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 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 无上的荣誉。
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顽强
地保持着。
日本人的生死观——试从《菊与刀》浅析
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情死 情死
尤为经典的便是渡边淳 一的《失乐园》 一的《失乐园》中两个 主人公自杀的镜头: 主人公自杀的镜头:久 木先喝下毒酒, 木先喝下毒酒,然后在 深吻中, 深吻中,久木将酒喂一 半到凛子嘴里, 半到凛子嘴里,两人在 深深的拥抱中死去—— 深深的拥抱中死去—— 爱与美、生与死, 爱与美、生与死,统一 在最后的画面。 在最后的画面。
惜生崇死:死是律己的行为 为
在日本,《四十七士物语》被认为 四十七士物语 认为 认为是真 正的民族史诗。其主题便是以对主君 诗 题 对 的情义为 义为核心的。四十七位勇士为情 义为 为 义而牺牲一切,包括名誉、父亲、妻 牺 亲 子、姐妹、正义,最后自杀尽忠。 义 杀 “他们为 们为主君报仇,情义坚 义坚定,应为 应为后 们为 报 义坚 应为 世所敬仰……于是,幕府经过 经过再三考 经过 虑,命令他们剖腹自杀,这其实是两 们 杀 实 全其美的事情。”
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牺牲 现 牺
武士道是对死的一种 觉悟, 觉悟,这种用死来完 成人生价值升华的观 点,很大程度上被统 治阶层所利用, 治阶层所利用,就产 生了日本带有强烈侵 略色彩的军国主义但 又死忠于天皇 天皇的近代 又死忠于天皇的近代 史。
裕仁天皇御制画像
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牺牲 观 现 牺
惜生崇死: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 对 责 诚
日本人一向把个人的价值维 系于其所存在的团体价值之 上,为了团体、甚至是国家 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 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 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右图:二战期间日军军旗,每 个部队都必需与军旗共存亡。
惜生崇死: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 对 责 诚
一般的日本人都有反物质主义 反物质主义的倾向,他们对天皇都 反物质主义 虔诚崇拜。也深深影响了日军的战斗风格,比如只要 取得胜利,不会考虑牺牲的人数。 在战争中,日本人认为救助受难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撤退的时候军医甚至会先把伤病员全部枪杀,或让 他们用手榴弹自杀。 日军士兵往往被灌输这样的思想:死亡本身就是精神 死亡本身就是精神 的胜利,对病者的治疗实际上是对英雄主义的干扰, 的胜利 这就好比要在轰炸机上安上安全设备一样。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之前我对日本的认识真的不多,只是局限于中国历史书上的描写,它是一个残暴、没有人性的国家。
渐渐地跟随着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世人的评论,发现小小的国土面积上的人有大大的力量,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
不禁对这个和中国关系复杂的东方强国产生了好奇,搜集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到由衷的敬佩。
说到日本,日本文化,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勇于切腹的武士。
日本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
在日本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
而武士道又是一直支持日本走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
将樱花和武士相提并论,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崇尚忠诚死亡”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有别与中国和西方国家。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有一个孕育、产生、成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
在基督教的定义中,“自杀是罪恶”,所以很少会有人选择自杀,因为得不到原谅。
但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情结。
在日本人心中,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所以日本人的葬礼永远是最简洁的。
日本人一直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
只要自己属于这个团体,就要对这个团体尽职尽责。
如果发生什么严重危害团体利益和声誉的事件,自己有不可原谅的失职责任,应以死谢罪。
有报道说一日本公司由于消防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一场大火,公司社长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谢罪。
这要是放到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最严重也不过是罢职或是入狱。
所以看到这个报道时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细想日本文化,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有密切联系。
如此独特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摘要:日本人的杀身尽忠,日本人的灿漫多情。
省市表现出的对生命的那种极端的挚爱,四是面对死亡的那种坦然与大度。
这么一个坚韧,勤劳,高傲而又充满了血腥,狂妄的大和民族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生死观呢?这样的生死观的文化源泉又在哪里呢?本文将以武士道精神入手,结合日本的儒学,禅学来阐述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哲学源泉。
关键词:日本人生死观武士道儒学禅学生与死,这一哲学的终极问题,自从人类有了智慧以来就无时无刻的不在困扰着人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大和民族,这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民族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保持了出奇的冷静,不屑与超脱。
他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他们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工作,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用辛勤的劳作来超脱生与死的困扰,再精神上追求象樱花的那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生命价值。
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著名的散文《一片叶子》中写到:无论何时,偶遇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者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啦,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生的光辉,花是美的。
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欣喜。
【1】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欣赏自然,关注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
樱花是一种开放期极短的花,一个晚上大风一吹,樱花就全凋谢啦。
因为如此,在他盛开的姿态里,他充分展示出了生命的光彩。
自古以来,樱花是日本人最爱的花,而据我的理解,樱花的凋谢是归于尘土,是获得永恒的唯一方法。
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也体现了日本人对生命,对死亡的态度,它显示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以死求生”。
在日本人的眼里,他们将人生理解为旅行,其本身就是变化无常。
除此以外,生命别无其他品格,“生死轮回,这实际上正是生命的姿态。
”【2】由于认同了生命的这种动态,所以日本人及其重视生命的投入,寻求动态的体验,不重视对来生不朽情形的想象,只追求今身的生命价值,生命精神的永恒。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之前我对日本的认识真的不多,只是局限于中国历史书上的描写,它是一个残暴、没有人性的国家。
渐渐地跟随着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世人的评论,发现小小的国土面积上的人有大大的力量,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
不禁对这个和中国关系复杂的东方强国产生了好奇,搜集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到由衷的敬佩。
说到日本,日本文化,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勇于切腹的武士。
日本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
在日本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
而武士道又是一直支持日本走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
将樱花和武士相提并论,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崇尚忠诚死亡”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有别与中国和西方国家。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有一个孕育、产生、成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
在基督教的定义中,“自杀是罪恶”,所以很少会有人选择自杀,因为得不到原谅。
但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情结。
在日本人心中,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所以日本人的葬礼永远是最简洁的。
日本人一直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
只要自己属于这个团体,就要对这个团体尽职尽责。
如果发生什么严重危害团体利益和声誉的事件,自己有不可原谅的失职责任,应以死谢罪。
有报道说一日本公司由于消防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一场大火,公司社长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谢罪。
这要是放到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最严重也不过是罢职或是入狱。
所以看到这个报道时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细想日本文化,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有密切联系。
如此独特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的,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而近期,自杀行为呈现出低龄化。
中小学生的自杀人数增加很快。
学习的负担大,令学生一群无法承担压力而纷纷去选择死亡,实在令人扼腕。
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给当今日本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最主要的就是劳动力的减退。
众多的自杀事件,也会对民众造成
消极人生的态度。
这种独特的生死观要追溯到日本置于武士阶级统治之下的时期,那时武士道是十分受到推崇的。
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胆识、礼节、诚实、忠诚等种种美德。
只要武士忠于天职,就能得到荣誉。
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使得武士不会避开堪称无谓的自我牺牲。
被敌人团团围住,仍然英勇厮杀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并非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乃是武士由衷忠诚的具体表现。
武士道虽然看上去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其实武士道已深入日本人的灵魂,是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部分,它在日本人的行为中依旧清晰可见。
尤其是“轻生死,重然诺”的思想,对日本民族心理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新渡户稻造说:“当我对造成我正邪善恶观念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我才发现正是武士道使这些观念沁入人心。
因此,如果不了解封建制度和武士道,那么,现代日本的道德观念也终将会是一个不解的迷。
可以说,武士道正是日本造成国民性、维系日本传统道德精神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它或正相当于西方基督教的宗教教育。
”
佛教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从唐代时传入日本,佛教就一直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一。
佛教也直接影响了武士道。
佛教提倡的应该是尽早离开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
活的时候要为生奉献一切,每分每秒要尽力活好。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会用樱花比喻武士。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
这时候就应该象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
有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芥,两个文学伟人,都在功成名就之后走向自杀之路。
川端曾说:“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
而日本封建社会时期也是需要武士道精神的。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
武士道的目的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
武士精神最初是作为武士的神圣职责而起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只是武士阶层的道德准则,而成为日本全体国民的崇高景仰和理想追求。
死亡观和生命观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对死亡的崇拜,反过来说,也可能是对生命的尊
重的一种体现。
在我看来,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在日本人眼里,死亡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他们对于死亡,与其说是害怕,倒不如说带有一种眷恋。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更象是一个温暖的归宿。
然而,死对于死者来讲也许没有什么可怕,那不过是一死罢了。
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讲,却可能是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活着的人,感觉到了孤独和痛苦。
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不论生前是善是恶,死后都会成佛,都应受到供奉。
我觉得这样的生死观是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世界观,这和绝大多数国家有善恶有是非的生死观明显不同,这也必定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抗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