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葬礼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殉情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殉情看日本人的生死观“殉情”是对日语“情死”的翻译,而“情死”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心中”,这是日本大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将汉字“忠”字分解开,将其上下部首调换一下就成了“心中”,就是真正的心意,真心的意思,转意为对他人应尽的义理,特指男女互相坚守着彼此的爱情,或者是指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证据,有切指甲、文身、断发、断指、情死等。
后来,“情死”就极端化为了“心中”,进而“心中”成为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
这是日本人寄希望于来世的思想,此生不能相守,但愿来生能永远在一起。
日本人一向对殉情有特殊的迷恋,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曾五次携自己的情人自杀,终于在第五次成功“心中”。
日本许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情死”和“心中”的情节,比如《曾根崎心中》、《白鸟之湖》等等,而不同文本对殉情往往均有正面的歌颂。
近年最成功的例子无疑是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
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的途径,梦想着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
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为情而死,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
对于重人情、重人性的日本民族来说,没有比死亡、比双双情死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动和崇高的审美享受了,感情在自杀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宣泄。
文化影响着人的观念,而人的观念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那么,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日本每年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更出现低龄化的特点,政府每年都会公布自杀的数字,在东京的电车站几乎每天都有跳下站台选择自杀的人。
日本人如此独特的生死观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1、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
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讲述了日本传统继承人担任殡仪师的故事。
通过观影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人对于生死的观念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来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生死的接受和解脱。
在电影中,云上在处理死者的遗体时,总能够表现出从容和平静。
这种平和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接受和释然。
日本人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是有限的,而死亡则是人生必经的一段旅程。
他们不会过分恐惧或逃避死亡的到来,而是以平和和释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接受生命的极限。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在电影中,云上在整理死者遗体的过程中,总是以最大的尊重和细致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死者。
他会认真的梳理死者的头发,整理衣物,为他们化妆,使他们看起来整洁、庄严、端庄。
这种对待死者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者的一种尊重和纪念。
在日本文化中,他们认为死者是需要得到最大尊重的人,他们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宽慰。
日本人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待每一个死者,给予他们最大的庄严和尊重。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美学追求。
在电影中,云上总是以一种艺术家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死者的遗体。
他精心布置每一个死者的遗体,使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充满了美感。
这种对待死者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美学追求。
在日本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一件丧失美感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美感的事情。
他们认为,死者也是值得被美化和被赞美的,死亡也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表现。
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总是充满了美感和艺术追求。
通过电影《入殓师》,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一种尊重、接受、尊重和美学追求。
在他们的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一个令人害怕和逃避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了尊重、释然、美感和纪念的事情。
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反映了日本人对于生命的一种珍惜和对于灵魂的一种信仰。
虽然电影以殡仪师的故事为主线,但是其中所呈现的日本人的生死观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取材于日本历史上的著名入殓师公文公的电影。
通过公文公的生活经历和对死亡的处理方式,电影向观众呈现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
一、尊重死者在电影中,公文公对待每一位逝者都如同对待生者一样细心周到,甚至有超越对生者的细致。
他不仅要遵循入殓礼仪,还努力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和形象,以确保逝者从生到死周全无缺。
这与日本人对死者的尊重有关。
在日本文化中,逝者拥有尊严和荣誉,人们会为死者举行精心布置的葬礼,同时相信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公文公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二、视死如归公文公本人有“视死如归”的追求,也即不恐死。
在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交织着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接纳生与死的轮回。
这样的思想影响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态度,让他们更加淡然地面对人生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的公文公也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到自己的生命尽头。
三、渴望重生日本人对于死亡还有另一种观点,那就是“重生”。
在电影中,公文公提到他要通过修行和冥想,为来世做好准备。
这种思想也是日本文化中流传至今的观念,相信人的灵魂可以在死亡后转化为新的形式存在。
在日本人的冥想和佛教思想中,通过修炼,人们可以穿越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和重生。
四、珍惜人生电影中的公文公虽然面对着工作永远不会有结束的局面,也曾在生命的极限上体验过那种无所畏惧的自由,但他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也珍惜这一生,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人生。
这种态度是基于对人生的珍视和对“人生该做什么”的一种认知,日本人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质量,而非延长生命的时间。
综合来看,这些表现方式是日本人在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他们比较淡定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并珍视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而这种淡定、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死亡和追求重生之间,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殡葬文化背后日本国民的生死观
殡葬文化背后日本国民的生死观作者:南佩佩赵桂琴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4期摘要葬礼是沟通生者、死者和灵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仪式。
如今在日本同时存在着很多宗教文化,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葬礼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通过殡葬文化可以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观,并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葬礼殡葬文化生死观当今日本社会,少子高龄化问题日显突出,自杀率也达到新高。
日本人对“死亡”抱有敬畏之心,但自杀的人却在不断增加。
本研究试图以日本的殡葬文化为突破口,了解日本丧葬变迁的过程,分析日本高自杀率的原因,并对日本人的生死观进行研究,以获得对中国的启示。
1日本葬礼的变迁在佛教传到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葬礼是以神道式举行的。
从古代到镰仓幕府时期,民间风葬盛行,即把尸体放在野外。
受佛教和薄葬思想的影响,火葬开始盛行,阴阳师和佛教僧侣也开始活跃在丧葬领域。
到镰仓和江户时代,葬礼的形式已和现代有很多相似之处,除神葬只允许神官家举行外,社会上普遍采用佛教葬礼。
从明治到大正时代,葬礼形式逐渐多样化,神葬开始盛行神社不断增加,到大正末期葬礼的核心变成了家庭告别仪式。
到了近现代,葬礼开始表现死者的个性,个人化趋势逐步显现,同时现代日本社会在公司工作的人很难因为葬礼而向公司请假从而不得不委托葬仪社,使得葬仪社的使用被进一步扩大,丧葬逐渐产业化。
2日本葬礼的形式2.1家族葬近年日本葬礼的规模逐渐缩小,“家族葬”逐渐普及。
所谓家族葬,是指参加人数在10名到30名左右,只有死者的配偶、子女、孫子孙女、兄弟关系的亲属参加的葬礼。
现代日本社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葬礼也逐渐趋向重视家庭成员。
此外,“秘葬”后宣布家人死亡的葬礼也开始出现。
正是由于葬礼参加者的减少,才出现了“家族葬”或“秘葬”这样的葬礼形式。
2.2直葬直葬是指不进行守夜和告别式,直接火化的葬礼。
原因有唯物主义的影响、丧葬费用的负担及社会孤立等一系列因素。
据统计,在东京火葬场火化的遗体中,有20%是直葬的。
从葬礼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葬礼看日本人的生死观摘要:葬礼是一种文化,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集团精神的一种体现。
日本人在生死观的认知上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日本从精神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生死观在二十世纪以来人们也显示出对其的迫切关心和深入思考,通过这两者的联系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想,本文通过对日本的葬礼的研究来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日本;葬礼;生死观一、序论葬礼是文化的一种,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集团精神的体现。
如何埋葬死者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民俗习惯,但实际上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死观和对死去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
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人死后短暂停留在家的附近,渐渐地才远去离开,而这种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那个世界。
日本的葬礼深受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影响,对日本人的灵魂和生死观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日本人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生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了另一个房间,生死之间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一样泾渭分明。
对人生和历史的悲哀感造就了日本人的美意识,也造成了日本人生死一体的独特认识。
二、宗教影响下的日本葬礼在日本也和中国一样有着火葬、土葬、水葬等形式的葬礼。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丧葬都是按照神道仪式举行的。
从古代到镰仓幕府时代,民间盛行风葬,也就是将尸体放置于野外。
平安朝之后开始了佛式火葬,佛教葬礼仪式多,墓地和寺庙等只是一种附带形式。
在明治到大正年间,葬礼仪式和宗教的种类不断增加,连基督教也有专门的葬礼仪式。
尽管如此,葬礼的形式还是以佛教仪式为主。
1995年,日本财团法人消费者协会对日本国内的葬礼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为,举行佛教仪式的占91%,举行神道仪式的占3.4%,举行基督教仪式的占0.7%。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很少举行与宗教有关的仪式,但人们却十分注重佛教葬礼仪式。
从日本葬礼看日本人的文化
从日本葬礼看日本人的文化作者:赵亭来源:《大观》2015年第08期摘要:葬礼的仪式反应的不仅是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反应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死观和宗教观。
宗教观不一样,举办的葬礼的仪式也不同。
葬礼不仅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葬礼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们通过葬礼表达对祖先和逝者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葬礼是从文明发生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传承到现在的。
本论文从日本葬礼的准备,葬礼的仪式以及葬礼的禁忌来分析日本文化。
关键词:葬礼的准备;葬礼的仪式;葬礼的禁忌葬礼的仪式与举行葬礼人的生死观和宗教观息息相关。
葬礼不同,文化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宗教观也不同。
葬礼不仅仅是为了逝者,也是为了活着的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反应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
葬礼是宗教的产物,葬礼的出现,发展和繁荣往往与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日本,在过去,葬礼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一、日本葬礼的准备(一)服装在葬礼上穿的服装叫做丧服。
在日本,颜色亮丽,很华丽的丧服是不受欢迎的,在葬礼上,人们一般穿着黑色简单的服装。
毛皮衣料的衣服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毛皮衣服代表着杀戮的意识,不吉利。
除结婚戒指以外的金属饰品也是不可以出现在葬礼上的,参加葬礼也不能够化浓妆,淡妆就可以了。
服装代表着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代表一种礼仪,这是日本人一直以来很重视的礼仪。
死者死后要为死者准备他生前喜欢的衣服以及新的睡衣,意味着让死者干干净净的走,做好万全的准备,防止出现没有准备的状况,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二)日本葬礼的会餐通宵念经的僧侣做完事以后,逝者家属和亲戚一起吃饭,习惯不同,吃饭的礼仪也不同。
吃饭分为两次的举行葬礼的人也是有的。
一次吃饭是与亲戚一起吃饭,一次是与上司和同事一起吃饭。
或者,火化回来一起吃饭的人还是有的。
在日本,葬礼的料理主要是天妇罗,寿司以及一些煮的东西等。
(三)日本葬礼的奠仪奠仪是死者的故人表达一种供奉的心情,用来祈福的一种东西。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人的生死观曾经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书的第一页会写着这样令人费解的话,直到将整本书看完。
作者用无比细腻伤感的情怀,对生与死进行了诠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书中直子姐姐的死,木月的死,初美的死,绿子父亲的死,最后直子的死无不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生命逻辑——不为生死问题所束缚,死时要敢于舍弃对生的执著痛痛快快地去死;活着便要每时每刻尽全力彻头彻尾地去活。
这样独特的生死观要追溯到日本置于武士阶级统治之下的时期,那时武士道可是特别受推崇,并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武艺。
日本也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生。
当然,恐怕日本的樱花也有同样的精神呢,它们骤然开放骤然凋零,盛开之时,一经风吹,樱花树下便落花缤纷,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间,花儿落尽。
要说果断干脆得如此,也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樱花雨固然美丽,但这种美丽一定是生命坠落时的那种凄美。
短时间之内,花瓣纷纷落地,树枝上仅剩下花心与花梗,粉红色花瓣飘散殆尽,不剩一片……“花数樱花,人惟武士”,所以日本人才这样喜爱樱花吧。
当武士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日本人那种将希望与梦想寄托于死后世界的生死观,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日本的自杀事件才层出不穷,死亡人中自杀者的比例居世界首位!!日本人还嗜好“玉碎”。
二战后半期,日本军陷于要么投降要么死亡的孤立无援的境地,当时部队的指挥官竟作出全体自杀的选择。
后来,日本人将此看成是崇高的壮举,并用“玉碎”这一词进行美化,所以日本人认为:“无论罪恶多么深重,死后也就没罪了,人死了就都变成了神佛”。
在日本,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或被民众憎恶的历史上人物,也放在神社中祭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许多日本人在做了错事,造成巨大损失时,往往采用以死谢罪,以死换取人们对他的原谅。
这也是造成日本人自杀率高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这呾日本社会经济状冴、人们生活压力有径大关系, 而另一方面要归结亍日本人的生歨观。在日本人的观念中, 自杀行为幵丌是可耻而罪恱的,也丌是失贤者无路可遁的 懦弱选择。相反,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自杀是以对自身 最极端的惩罚来洗去失贤的耻辱、赢得别人尊敬的最后方 式,因而自杀行为仍来就丌被日本社会所排斥。因为这些 原因,所以才会有世界第一的自杀率。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武士道精神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宗教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文学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日本的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物哀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日本人生死观的表现形式 • 日本人生死观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
• • • • • • • • • • (一)地理环境。日本位亍亚洲大陆 的东侧,是一个呈弧状分布的岛国。西侧 隑着日本海呾东海,不朝鲜半岛呾中国相 邻;东侧不美洲大陆隑着辽阔的太平洋。 日本是个多灾国家,长期遭叐着地震、海 啸、火山、台风、暴雨等灾害。资源贫乏, 大量依赖仍海外迚口。领土狭小,人口众 多。因这一独特的恱劣的地理环境使日本 人产生了孤独无劣的心理,让他们在压抑 中联想到歨亜。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
• (二)宗教。佛教不神道教是日本两大幵存的主要宗教。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自然宗教,但多数日本国人对神道的道 丿丌感兴趣,因而给现代日本人思想方面的影响丌是太大。 日本人生歨观的形成主要是深叐佛教净土宗的影响。佛教 亍6 世纨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净土信仰最早始亍 奈良时期。在镰从时代至安土桃山日本佛教各宗都提倡 “宴离秽土,欣求净土”,说的是应该尽早离开这个污秽 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目前,净土宗仌然径流传,在日 本深入民间,幵得民心。此外,佛教中还有一个苦谛,即 生命充满了痛苦,甚至生的本身就是痛苦。它也根深蒂固 地扎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1. 引言1.1 电影《入殓师》的背景介绍电影《入殓师》是由日本知名导演滨口利雄执导,于2008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在战后日本,入殓师这个职业的人们如何处理死者的尸体并进行相应的葬礼仪式。
入殓师这个职业在日本被视为非常神圣的职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才能担任。
在日本社会中,入殓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处理尸体,还要安抚死者家属的悲痛情绪。
电影通过讲述入殓师的生活故事,揭示了日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仪式的重要性。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日本文化中对生死的看法,以及生死循环、传统和家庭在日本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电影《入殓师》的背景介绍】生动展现了战后日本社会的一部分,为观众带来关于生死观的思考和启示。
1.2 日本人的生死观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日本人的生死观在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意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深受其宗教、传统和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
在日本的文化中,生死被视为自然的过程,生与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生死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日本人常常将生死看作是一种循环,认为死后会重新投胎转世,这种轮回观念影响着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仪式。
对于日本人来说,生死不仅仅是个体层面上的现象,更是家族、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死观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行为和决策,也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如电影《入殓师》就展现了日本人复杂而深刻的生死观。
要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死观念,这对于研究日本文化和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关于死亡的仪式与仪态死亡在日本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过渡,因此与之相关的仪式和仪态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仪式非常重视,希望能够为逝去的人提供一场庄严而尊敬的告别。
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死者的身体会被入殓师进行特殊的处理,包括洗净和穿上特定的衣服。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电影《入殓师》是一部描绘日本传统殡仪师文化的作品,通过故事中主人公小松松岛
的经历,展现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念和对死亡的态度。
在日本人的生死观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生命和死亡的循环是无法避免的。
影片中,小松松岛的工作就是将逝者化妆为人们可接受的形象,为他们送别。
他在处理逝
者时十分细心和敬意,把每一个逝者当作一个有故事的人看待,致力于为他们走完最后一
段旅程。
这体现了日本人崇尚自然和尊重生命的观念。
电影揭示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歆羡态度。
在日本文化中,过世后的人会得到社会的尊
重和纪念,他们的灵魂可能成为家庭的守护神或祖先,为后代带来福祉。
影片中,小松松
岛对他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不仅是因为他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因为他相信通过好好送别逝者,他们将能在来世获得幸福。
这反映了日本人对死者的尊崇之情。
电影中还展现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神
秘的存在,与邪恶和不洁相联系。
在影片中,小松松岛对于逝者的处理过程充满了敬畏和
谨慎,他不仅要按照传统仪式进行,还要与逝者建立灵魂的联系,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痛苦。
这揭示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不安全感和迷信。
电影还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对传统生死观念的转变。
小松松岛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充
满热情和敬意的人,但他的儿子却拒绝学习这个行业。
这反映了现代社会年轻一代对于传
统生死观的疏离和对现代化的追求。
电影中的这一情节折射出现代日本社会对于死亡观念
的变迁,传统观念逐渐被现代化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思维所冲击。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电影《入殓师》是一部导演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日本电影,该片于2008年上映,讲述了一位专门为死者进行殡葬仪式的入殓师。
影片以日本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入殓师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日本人对生死的态度和观念。
本文将从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来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电影《入殓师》中展现了日本人对生死的敬畏和尊重。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和仪式非常重要,影片中入殓师的角色就是为了给死者一个完整的仪式和最后的尊严。
无论死者的身份地位如何,入殓师都认真地对待每一位逝者,并在仪式上进行认真而严谨的准备,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缅怀。
这种对生死的态度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敬畏,换句话说,就是对生命和死亡的虔诚。
电影中通过入殓师的职业和生活状态,揭示了日本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内省。
入殓师这一职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对生死思考的职业,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死者,处理死者的遗体,同时还要安慰家属、参与葬礼和祭祀。
这种工作性质使得入殓师对生死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他们更能够理解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影片中入殓师角色的内心矛盾和挣扎,也反映了日本人对生死问题的内在挣扎和矛盾。
他们既要面对逝者的生死,又要面对生者的哀恸,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体现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电影《入殓师》中也突显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接受和平静态度。
影片中入殓师的角色在处理死者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平静的态度,他们淡定地完成每一项工作,面对着死者,也面对着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这种平静和坚定的态度,体现了日本人对死亡的一种接受和释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坦然。
在影片中,入殓师角色的平静和从容,是一种对死亡的接受和对生者的安抚,也是日本人对生死的一种态度和观念。
电影《入殓师》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日本人对生死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仪式。
在影片中,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宗教仪式和传统仪轨。
他们在处理逝者的遗体时,进行的每一步行动都遵循着特定的仪式和传统,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缅怀。
日本人是火葬还是土葬,葬礼有何不同之处?
日本人是火葬还是土葬,葬礼有何不同之处?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体系会影响人们对死亡和葬礼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在日本,火葬和土葬都有一定的历史和传统,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火葬逐渐成为主流,而葬礼的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对火葬和土葬的态度。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土葬被认为是一种尊重死者的方式,因为它能够让死者的身体回归大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而火葬则被认为是一种破坏身体的方式,因为它会将身体烧成灰烬。
在过去,许多日本人选择土葬,尤其是在宗教信仰较为传统的地区。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土葬的成本和空间限制逐渐增加,火葬逐渐成为更为普遍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对葬礼的态度和习惯。
在日本,葬礼被视为一种非常正式和庄重的仪式,通常由专业的葬仪社或寺庙负责举办。
葬礼的形式和仪式可能因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地域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告别仪式、火化仪式、骨灰安置仪式和追悼会。
告别仪式通常在死者家中或殡仪馆举行,亲友们可以在此向死者告别并献上花圈和香烛。
火化仪式通常在葬仪社或寺庙的火葬场举行,家属可以在此观看火化仪式并收到死者的骨灰。
骨灰安置仪式通常在寺庙或家中举行,家属可以将死者的骨灰安置在墓地或家中的神龛中。
追悼会通常在告别仪式之后举行,亲友们可以在此悼念死者并分享回忆。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对死亡和葬礼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日本,死亡被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人们通常不会过分悲伤或表达过度的情感。
相反,他们更注重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天堂或地狱中得到安宁或惩罚。
在葬礼中,人们通常会遵循传统的仪式和礼仪,并尽可能地尊重死者的意愿和家属的感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因此一些新型的葬礼方式也开始兴起,比如水葬、植树葬、骨灰散布等。
日本人是火葬还是土葬,葬礼有何不同之处?这是一个涉及文化、信仰、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试论日本历史上的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以丧葬祭祀仪俗中的体现为主
试论日本历史上的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以丧葬祭祀仪俗中的体现为主日本历史上的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可以说是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日本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在丧葬祭祀仪俗中这种影响也非常明显。
本文将针对这种思想和观念,在日本的丧葬祭祀仪俗中的体现等实例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种思想和观念对日本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历史意义。
首先,从日本丧葬仪俗的角度来看,日本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行为当中。
比如,在日本,人们通常会将死者穿上白色的简朴的丧服,从而表现出对死者的敬仰之情。
其次,日本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还在日本人们的丧礼仪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日本的丧礼仪式中,人们通常会选择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中,为死者准备菜肴、花卉等用品,同时还会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以表达他们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
第三,日本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在日本人们纪念祖先的活动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
在日本,人们通常会将祖先墓地修建得相当高大、豪华,彰显家族的尊严和荣耀,并在祭祀祖先时搭建装饰华丽的祭祀厅,以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
第四,日本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还在日本祭祀仪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日本,人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来祭祀祖先,例如,烧香、献花、献酒等,还通过拜神、神话传说、百家姓等形式来记载和传承祖先的功绩和事迹。
最后,日本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还在日本人们对待灵魂的焕发和寄托中得到了表现。
在日本,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灵魂不仅可以通过祖先来传承,而且还可以通过一般的事物和规则来寄托和焕发,例如,在日本,人们通常会在家里摆上一些祖先的照片和文物,用以表达他们对祖先和家族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通过以上五个实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历史上的祖先崇拜思想和生死观在日本文化中所起到的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影响了日本的丧葬祭祀仪俗,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之前我对日本的认识真的不多,只是局限于中国历史书上的描写,它是一个残暴、没有人性的国家。
渐渐地跟随着国际新闻的报道以及世人的评论,发现小小的国土面积上的人有大大的力量,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
不禁对这个和中国关系复杂的东方强国产生了好奇,搜集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感到由衷的敬佩。
说到日本,日本文化,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勇于切腹的武士。
日本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
在日本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
而武士道又是一直支持日本走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
将樱花和武士相提并论,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崇尚忠诚死亡”的独特生死观。
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有别与中国和西方国家。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有一个孕育、产生、成长、衰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对于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
在基督教的定义中,“自杀是罪恶”,所以很少会有人选择自杀,因为得不到原谅。
但日本却有一种赞美剖腹和殉情的情结。
在日本人心中,死并不是结束,而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所以日本人的葬礼永远是最简洁的。
日本人一直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
只要自己属于这个团体,就要对这个团体尽职尽责。
如果发生什么严重危害团体利益和声誉的事件,自己有不可原谅的失职责任,应以死谢罪。
有报道说一日本公司由于消防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一场大火,公司社长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谢罪。
这要是放到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最严重也不过是罢职或是入狱。
所以看到这个报道时会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细想日本文化,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有密切联系。
如此独特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作者:桥本隆则来源:《赢未来》2011年第04期与其说日本人喜欢樱花是因为它凋谢得很快,是对死的崇拜,倒不如说是开得很早的樱花预示着大地回春,是对生的期待。
在这次大地震中,日本东北部大约有2万人死亡与失踪。
灾区还有很多尸体被不断地发现,有的避难所因为遗体太多,处理都来不及。
可是再艰难,作为家人还是要送一程。
在日本,对待死者有一套复杂程序,有的地方甚至要超过中国。
因为我是地区的民生委员,所以我们地区一有人死去我都要作为代表参加葬礼。
一般日本人对待死者的程序是这样的:过世之后,家族都要进行守夜(通夜),然后火化尸体,最后才是葬礼。
在正式葬礼之前,守夜还有很多讲究,日本人一般把这种守夜的形式称为前夜祭。
在日本规定守夜时谁都不能睡觉,相互讲话可以,睡觉是对死者的不敬。
守夜时,香火绝对不能断,如果断了意味着家里面要断香火。
但是近些年因为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地方的守夜习俗也悄悄改变了,从原来一守通宵(晚上7点到上午6点)改为半守夜(晚上9点到12点)。
除了守夜很有讲究之外,去往火葬场(灵场)的道路也有讲究,来去不能走相同的路。
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人在去火葬场的路上被埋葬的鬼魂看见,鬼魂为了抓他就守在半路,这个人因为有事从另一条路赶回家,鬼魂没有抓到,而同去的人因为走相同的路回家,被鬼魂抓了去,永远没有回家。
这条规矩虽然是来自传说,但是大家还是相当遵守。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葬礼的日子选择也很有讲究,就像中国的黄道吉日,日本的日历也有很多这样的日子,如大安,先胜,赤口,以及友引等。
在选择葬礼的日子时一定不能选择友引,如果选了,那意思就是把朋友也引入地狱,这在日本人看来很不吉利。
为何会有这么复杂的程序。
那是因为,在日本人看来,生与死是相互联通,通过繁琐的程序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为他超脱。
日本人对于死的认识就是一扇门,当死神来临时,人就是通过这扇门到另一个世界去。
我曾经对日本人(2000人)进行过调查:是否认为死后还有一个世界。
26922510_日本的葬礼文化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都是人生大事。
不同风格的仪式对应了当事者的社会地位和背景,与之相伴的礼仪和习俗更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葬礼是人生的终点。
通过葬礼,亲属们不仅要寄托哀思,更是要给逝去的亲人的人生画上华丽的休止符。
这样一来,葬礼可谓是宗教、地位以及风俗习惯的集大成者。
葬礼前后忙碌的不止是逝者的亲属,参加葬礼的其他人也需要做足准备,而我本人也在最近参加了一场葬礼。
讲究的份子钱参加葬礼的宾客需要考虑的事项中首先就是份子钱。
并不是简单地把钱塞进一个白色信封中,然后写上名字就万事大吉了,宾客需要考虑逝者的宗教信仰。
不同风格的葬礼上,装着份子钱的白色信封上应该写的内容完全 不同。
在日本,如果为了体现郑重其事,把新钞票塞进信封当份子钱,那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日本很多银行都有自动兑换新钞票的设备。
这些新钞票除了日常流通以外,自然也是为了特定的仪式所准备的。
特意换了新钞票,那也就意味着提早就准备好了。
结婚、生日、升学这些喜庆的仪式上,新钞票的寓意自然是好的,但是在参加葬礼和探病时使用新钞票,那就会遭人白眼。
为了体现出宾客对逝者离去的意想不到和仓皇失措,葬礼上的份子钱得是旧钞票,而且宾客还必须把钞票正面向下塞进信封里,表示匆忙之中把钱给拿倒了,以体现出自己的忧虑和焦急。
在日本,通常逝者的朋友和同事会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与逝者关系的亲密程度选择份子钱的金额。
逝者家属的年轻同事通常是5000日元(约250元人民币),而逝者挚友的份子钱通常在1万日元(约500元人民币)以上。
3000日元到3万日元(大约150元至1500元人民币)的范围是常见的份子钱选择 区间。
在信封的外面通常还会绑上一些丝带作为装饰。
除了选用素色的丝带外,还必须打上死结,意味着不幸的事到此结束不要再发生了。
婚礼上也是这样——虽然是喜事,但一次就好,所以,婚礼份子钱信封上的丝带也是死结。
而生日、出生、升学这些方面的仪式上,份子钱信封上的丝带就必须打活结了——希望喜事再次发生。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浅析日本埋葬文化日本传统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浅析日本埋葬文化日本传统在中国,流传这样一句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中国自古认为,死者是最大的,一切事物都要为死亡让道,而且强调了入土为安的重要性,也就是土葬的重要性,因为中国信奉土葬几千年有余。
“入土为安”指的不仅仅是让逝去的人安息,更是让生者安心。
因为中国尚未进入棺椁时代之前,遗体的安放一直是一个大难题,直到棺椁的出现才将土葬这一形式传递至今。
而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提倡将遗体火化,留下先人骨灰供后人祭奠。
遗体火化已经普及的现今,一般城市居民多会采用火葬,而广大的农村居民依然多采用土葬形式。
一直承袭中华文化的日本也毫不例外的在明治维新之前广泛采用土葬,火葬在日本完全占据不了主要方式,连一成都不到。
而日本的火葬快速普及是在二战后,城市化进程急速加快。
日本大家族也在城市化中急剧瓦解,出现了“出生潮”,小家族迅速普及,小家族墓也被快速普及。
在1965年,日本的火葬普及率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三成。
而现如今,日本的火葬已经普遍全国,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这样说来,现在所有的日本人无一例外都会选择火葬。
在历史的长河中,习惯了土葬的民族在短时间内接受了火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
就像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受到民众夹道欢迎一样吃惊。
不用说中国,甚至连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根本不能做到这样快速。
这大概是因为日本人自古以来代代所持有的生死观、灵魂观,及对于在这些观念背后对于遗体的感觉,共同造成了对火葬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代的日本人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居多,而佛教对火葬是宽容的,也导致日本对遗体出现这样的态度——不拘泥于死者的遗体。
和中国一样,长时间作为日本埋葬文化中心的是土葬。
土葬是一种把死者的遗体放在棺材中,埋入地下的一种埋葬形式。
棺材分为两种,一种是座棺,一种是寝棺。
寝棺和现在所使用的标准棺材大体一样,让遗体躺在棺材里,而座棺是把死者以坐姿放入棺材,所以多为长桶形。
由于土中的棺材经过数年时间会被腐蚀、崩裂,上面的土下沉后,墓穴会打开。
在日本入殓师的眼中,什么才是死亡的真实?
在日本入殓师的眼中,什么才是死亡的真实?电影《入殓师》让入殓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瞬间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被入殓师这一直接与死亡接触,并且要担负死者家属的哀痛、社会的不解,同时还要以严肃的姿态与礼法为死者送上最后一程的职业所震撼。
原作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也透过电影的宣传与获奖而广为人知。
看过《入殓师》的人都会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却很少有人提及电影的原作小说,《知日》在《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中,专访了这位小说家,他也向我们道出拒绝成为电影「原作者」的原因。
作为真正凝视死亡的人,他如何理解死亡呢?本木雅弘与《入殓师》《入殓师》主演本木雅弘因《纳棺夫日记》的启发而有了改编电影的想法,当时,他登门拜访了青木新门,但青木最终拒绝了成为原作的邀约。
青木曾经谈到他与本木雅弘的交往,关于本木是如何与《纳棺夫日记》结缘的故事,听起来颇为魔幻。
1993 年,《纳棺夫日记》刚出版不久,青木接到来自本木的电话,电话中,本木说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印度旅行书中引用《纳棺夫日记》中的一段,青木同意了。
随后,青木收到本木寄来的印度旅行书《Hill Heaven》,在恒河边上本木赤裸着上身,手上捧着送灵火的一张照片旁,引用了青木在书中的一段,这一段描述了小说主人公为一具放置了一个月的遗体纳棺的经过。
「虽然不用打扫地板上的蛆也没关系,但想到这里有可能会举行葬礼,就开始打扫起来。
在把蛆扫在一起时,一只只蛆虫竟露出鲜活的样子。
蛆虫为了不被抓住,开始拼命地逃走,甚至爬上了柱子。
蛆也是有生命的啊。
猛然一想,蛆也好像在放着光芒。
」本木雅弘去旅行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教的第一圣地,印度教徒都希望死后能够在这里火化,并将骨灰撒入恒河中。
人们在撒过骨灰的河流中沐浴,岸边燃烧着死者遗体的烟雾中,乞食者和巡礼者在徘徊,圣者与牛悠然而坐。
这里仿佛是生与死的混沌之所。
站在那样的地方,本木雅弘感受到了青木在《纳棺夫日记》一书中写到的「蛆之光」的体验。
之后,本木雅弘与青木保持着书信往来,本木强烈地希望将《纳棺夫日记》拍成电影,而青木则认为主演人选非本木雅弘莫属。
浅谈日本的丧葬方式与民族信仰
浅谈日本的丧葬方式与民族信仰摘要:丧葬方式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是反映国家民族的精神信仰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稿结合日本民族精神信仰的演变对日本丧葬方式中的土葬、火葬、风葬以及水葬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葬式土葬火葬佛教日本自古以来便信奉万物有灵的神道信仰,但在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儒教在日本民族精神的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日本民族从飞鸟时代开始吸收容纳佛教教义。
日本的丧葬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了日本精神信仰变化的影响。
一、土葬1.伸展葬与屈葬通过考古发现,早在绳文时代日本便出现了土葬,在绳文时代的前期土葬的形式主要是屈葬。
所谓屈葬就是在入葬时将死者手足弯曲折叠捆绑,模拟人类在母体中的姿势,也包含着人类以此种姿态来到人世并以同样方式离开的意味。
屈葬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仰卧屈葬、横卧屈葬、俯卧屈葬以及上身直立的座位屈葬等。
屈葬这种丧葬方式明显受到了日本传统生死观的影响。
在日本传统的宗教意识中人的灵魂与肉体是分离的,即使肉体死亡腐朽,人的灵魂还会继续存在。
人的灵魂可以与自然力量相结合,根据人的善恶成为善神或恶神。
为了防止死者的灵魂给生者带来灾祸,让死者保持出生时在母体内的姿势祈祷死者往生。
有的时候为了防止死者复活,在死者怀中放置石头,这种屈葬的方式也叫做抱石葬。
2.竖穴式和横穴式《魏志·倭人传》中便有“其死,有棺無槨,封土作冢”的记载,可见从弥生时代后期开始土葬便不再是简单的埋葬死者而是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形式。
特别是进入古坟时代后,受到中国及朝鲜的影响,日本的特权阶级开始营造规模宏大的坟墓,并开始出现陪葬品。
竖穴式的基本构造为棺木置于墓底,在棺木上方放置板状石块,棺木与板石之间留有空隙,最后将巨大的盖石覆于坟墓上方。
这种形式与同时代中国的“内棺外椁”的土葬方式非常相似。
横穴式建有通往容纳遗体的玄室的羡道,明显带有中国墓葬的特点。
浅谈日本的葬礼
浅谈日本的葬礼浅谈日本葬礼作者:步亭先生时近清明,又到了“慎思追远”时节。
孟子说:“惟送死可以当当大事”,“送终”是中国人的风俗,但通过各种渠道,及长期的文化交流也影响了周边国家。
如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
中国的丧葬风俗传入了这些国家,经过了本土化改革,变得有些似是而非,但又有些似曾相识。
日本从逝者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他或她就有了一个非正式的称呼“hotoke”,汉字写作“佛”,因为日本是一个尊重死者的国家,已死的人,只要不是“部落民”(注1:),都是一视同仁的。
除此之外,日本是一个佛教大国,佛教的普及范围相当的广泛。
日本的佛教有一个习惯,在其信仰者归天之后,会有僧侣赠送他一个“戒名”,日本佛教门派较大的山门净土真宗对其正式的称谓是“法名”,而日莲宗则称为“法号”。
这个戒名将会写在祭坛中央的牌位上。
日本的葬礼也根据逝者生前的级别分为几个形式,一般人就召集近亲和家人,举行“家族葬”。
但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或在其生前所在组织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由于举行公开的葬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密的计划,所以往往先举行一次家族葬礼,等所有的筹划完成之后,再组织一次公开的葬礼,一般来说,对企业界的人士称为“社葬”,而政治家则是“国葬”了。
在逝者的亲属决定逝者的葬礼规格之后,就会有一系列的复杂且忙碌的工作需要展开,首先,就是入殓,日本对入殓有一套很严格的规定,称之为“汤灌”,日本的习俗是对男性进行刮胡子清理面容,而对女性则是进行化妆,为其穿上法衣,将其入殓,为了辟邪在盖棺时还会在逝者胸前放上一把刀。
从中世纪开始一般来说这都是由逝者的至亲在自己家里进行,如果他们嫌在自家干这事嫌晦气,就可以委托附近的寺庙里的僧侣委托进行此项工作,那里会有专门的“汤罐场”提供场所。
近几年本木雅弘里所提及的《入殓师》里所提到的纳棺夫,算起来还是进入20世纪之后才有的新玩意。
入殓之后就是筹备正式葬礼了,日本是一个现代化和传统化并存的社会,所有的一切只要委托葬礼组织人士和殡仪馆,自然能做到尽善尽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葬礼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摘要:葬礼是一种文化,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集团精神的一种体现。
日本人在生死观的认知上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日本从精神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生死观在二十世纪以来人们也显示出对其的迫切关心和深入思考,通过这两者的联系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想,本文通过对日本的葬礼的研究来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日本;葬礼;生死观
一、序论
葬礼是文化的一种,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集团精神的体现。
如何埋葬死者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民俗习惯,但实际上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死观和对死去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
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人死后短暂停留在家的附近,渐渐地才远去离开,而这种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那个世界。
日本的葬礼深受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影响,对日本人的灵魂和生死观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日本人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生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了另一个房间,生死之间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一样泾渭分明。
对人生和历史的悲哀感造就了日本人的美意识,也造成了日本人生死一体的独特认识。
二、宗教影响下的日本葬礼
在日本也和中国一样有着火葬、土葬、水葬等形式的葬礼。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丧葬都是按照神道仪式举行的。
从古代到镰仓幕府时代,民间盛行风葬,也就是将尸体放置于野外。
平安朝之后开始了佛式火葬,佛教葬礼仪式多,墓地和寺庙等只是一种附带形式。
在明治到大正年间,葬礼仪式和宗教的种类不断增加,连基督教也有专门的葬礼仪式。
尽管如此,葬礼的形式还是以佛教仪式为主。
1995年,日本财团法人消费者协会对日本国内的葬礼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为,举行佛教仪式的占91%,举行神道仪式的占3.4%,举行基督教仪式的占0.7%。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很少举行与宗教有关的仪式,但人们却十分注重佛教葬礼仪式。
佛式葬礼主要有临终、守夜、告别仪式和出殡等内容。
2.1 临终
正如在电影《入殓师》中看到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也有许多传统仪式。
人死亡时,要取“死水”给死者清洗遗体。
所谓“死水”就是不流动的水,可以说是死者人生最后接触的水,这个水包含亲属对死者重返生命的愿望。
亲朋好友奔丧而至,一个接着一个在死者的脸上洒水,感悟悲伤。
在方便筷的一端缠上脱脂棉,在死者生前喜欢的碗里倒入水,用水润湿死者的嘴唇作为一种告别仪式,此时不烧香。
遗体在入殓前会用微温的水擦拭全身,在清洗完遗体之后,要将死者的两只手摆放于胸前,然后使其眼睛和嘴巴闭上。
一般轻轻地将死者的上眼睑往下拨,把枕头稍稍垫高,让嘴唇向下颚靠拢不至于张开,还要在脸上轻轻地系上绷带。
清洗的水称之为“逆水”,先在盆里放入水,再倒入热水,反之亦可。
为死者整容,让死者面容平静。
如上所述,这项工作只有参加擦拭身体的人
和死者友人才有资格做。
无论男女,头发须弄整齐,将死者的面容弄到与死者生前最接近的容颜。
男性要刮胡须,女性要化淡妆,男女都要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亲属最希望的就是将死者的容颜尽可能弄到最美。
北枕是在确认生者死亡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将死者头朝北睡。
根据住宅的情况,如果很难做到头朝北,就可朝西。
在遗体入馆之前,还要将遗体露在外面的那部分用酒精擦拭。
在棺材的空处可以放入死者生前喜欢的物品、食品等。
盖棺后,把棺材安置在祭坛,棺内要贴上事先在菩提寺的僧侣处获得的棺书,棺书一般为僧侣抄写的经文。
2.2守夜
守夜一般从僧侣的到来开始,并按葬仪社的指示行事。
根据空间大小、吊唁者人数,守夜仪式的进行顺序也有改变或省略的情况。
守夜有两种形式:只有家人参加的临时守夜和接受正式吊唁的守夜。
守夜坐席顺序从祭坛的右侧开始依次为丧主、死者家属、亲戚。
左侧则按僧侣、葬仪委员长、负责人、死者恩人、公司代表、友人等顺序就座。
也有情况将死者的上司或恩人安排在首座的座次。
祭奠的人员一般不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而选择一般的服饰。
在一定要穿丧服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过于夸张的服装,力求简单。
膝行膝退,正座状态,脚后跟向上,脚尖着地,双膝交互移动。
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礼仪。
2.3 告别仪式
葬礼和告别仪式一般在守夜的第二天进行。
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参加葬札的人必须穿“丧服”。
过去,由于地区不同各地的丧服略有差异.现在的丧服全部为黑色。
男子一般穿黑色和服或西装配白色领带。
女子则粉黑色和服或套装,穿套装时要注意佩带珍珠项链或用黑色碱夹帛成的耳环、戒指等,此时,最好不要峨常婚戒指。
仪式正式开始后僧侣诵经超度亡灵。
虽然葬仪的规模有别,但是一般诵经时间在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
在诵经时,葬礼参加者一律正座。
为了不拖长时间,一般会在事前规定好时间,僧侣按此程序可适当调整诵经时间。
在诵经过程中也会有吊唁者来烧香。
死者家属,亲族一定要回礼。
之后,僧侣退场,最后的告别仪式结束。
2.4 出殡
告别仪式结束后,从祭坛里搬出棺材,以头朝北的方向打开棺盖,让死者家属见上最后一面。
葬礼参加者要求再看一眼死者时,也会让他再见一面。
之后钉棺,一般由葬仪社的人员完成,中途会让死者家属象征性地轻轻地敲上两下。
钉子一定要用石头来敲,这是代表三界之川的石头。
然后,丧主双手捧着死者的遗像,在亲人的帮助下将棺材送上灵车。
此时要从脚的方向往灵车内搬运,而且搬运者一定要为男性,禁止女性搬运。
在火葬炉前进行遗体告别称之为“敛祭”。
“敛”就是收起收集的意思。
把遗体放入火葬炉,在小桌子上摆放死者的灵位、遗像、蜡烛、鲜花等。
在僧侣诵经过程中全体烧香,之后火葬炉点火起烧。
家属亲戚等在休息室等候。
期间,供应点心、酒水等候。
火葬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火葬结束后全体人员在火葬炉前集合,开始收集骨灰。
在火葬炉的铁板上收集残留的烧骨和骨灰。
这也要由全体人员参加,两人一组,用竹筷夹起烧骨放入骨灰盒。
完成之后,骨灰盒放在用白布包裹的桐箱里。
三、佛教葬礼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佛教的生死轮回观来看,认为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轮回转世为其他生物。
人死的那一瞬间就在佛教净土之西方极乐世界再生了。
但日本佛教又融
入了传统的神道思想,认为人死后是有怨恨的,为了抚平这些怨恨情绪,冤魂必须祭奠供养。
祭奠供奉法式分别是头七、五七、七七、百日、一周年忌日、三周年忌日、七周年忌日、十三周年忌日、十七周年忌日、二十三周年忌日、三十三周年忌日。
这些祭奠都是通过佛教仪式完成的。
三十三年忌日后的灵魂变成了“大和魂”,而大和魂又可称为“神”,这样就可以在神社祭奠亡灵。
这种融合,使得佛教和神道教融成一体。
但是明治之后佛教与神道分离,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葬礼形式。
现代日本主流的葬礼依旧是佛式的形式,从日本的的葬礼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死者的关怀和尊重,也反映了日本人对生和死的认识,在日本,人们一致认为灵魂是和肉体相区别的,灵魂在离开了肉体之后还可以成为独立的实体,也就是说即使是肉体腐烂了,灵魂依然可以不朽,因此在日本人看来,浮生如梦,生死本无常,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开始。
这个和中国不同,中国人追求人活于世要后世留名,这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生的执着,换句话说就是体现了对生的渴望,只有生才能创造价值。
日本的葬礼是庄重静穆的,对于死亡他们认为就像樱花飘落一样美丽又寂静,因此他们对待死亡是达观和安静的,这种静寂中又体现出日本人独特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祝大铭.日本人的葬礼[J].吉林:延边大学,200:5
[2]骆列娜.试析近代日本的丧葬文化[J].文化艺术研究,2014,(18):24-25. [2]桥本隆则.日本人的生死观[J].科学大观园,2011,(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