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因为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深意在于:生命是有限的,应把精力首先放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思考生比研究生更有意义,把生活的问题安排好了,死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而仅仅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

其实孔子也并没有放弃对死亡问题的思考,仅仅觉得如果你真正地认识了生,也就认识了死。

所以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源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关注、敬畏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一、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求生存”的观念,并将之视为各种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

在封建时代,对生命的尊重表现为“仁爱万物”的思想,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即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包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在佛教和道教中,则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无限潜能,需要被尊重、发掘和利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对祖先和家庭的崇拜,认为家族的延续是通过爱护幼年婴儿和尊重长者来实现的。

二、死亡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过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生命开始的开始。

死亡在哲学上被认为是“无常”的代表,象征着一切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中,古代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被视为一件深刻而神秘的事物。

在封建时代,死亡被视为“人生大事”,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儒教的道德价值和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生会有轮回,死亡只是一次过渡,只要皈依佛教可以得到永生;道家则认为,人生虽有尽头,但生死是循环的、相互包容的,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将死亡视为“返本归真”、“归于自然”的观念,扬弃自然信仰和“人在天命”的思想。

三、生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与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世界观中,生与死是天地间最基本的阴阳哲学,象征着复合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在人生观中,生与死是人类生存和生命发展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两个极端,是人类探索生命含义、拓展生命意义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生与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没有生命就没有其他价值的实现,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生命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陈松友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8期【关键词】生死观古代流变借鉴【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中,生与死是古人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古人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对于生死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与原始信仰。

神话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先民对当时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认识。

生死观在中国神话中体现为一种生命状态的结束与另一种生命状态的新生。

如盘古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躯体化作山川河流;夸父追日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中的蛇既代表着灾难与死亡,另一边又因其繁殖力代表着重生……这些上古神话都体现着生命结束时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化即生死循环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循环和自然规律的最初认识。

此外,早期古人的生死认知还基于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灵的信仰。

中国古代生死观的雏形离不开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

殷商时期,巫术文化盛行,人死为鬼的观念在当时占据主要地位。

这时的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这两个世界之间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的。

巫师通过祭祀等方式可以让生者与死者进行沟通;通过神灵救治生命,延长生命;通过巫术仪式和祈祷,帮助亡灵得以安息。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先民对于生与死的认识还处在蒙昧时期,利用巫师巫术、鬼神信仰认识生死在当时占据主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在沿袭前人鬼神信仰的同时,中国古代生死观逐渐呈现出理论化、哲学化的特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先秦诸子都对生死问题作出初步探索。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是由“气”构成的,基于此,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注重提升个人修养,追求个人精神解脱。

《庄子·知北游》中提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无非是自然界赋予的形体,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但生死相依,死亡也意味着新生的开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

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

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

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

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

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

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

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

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

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的生死观..

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但 实际上,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 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对国人产生的 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 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题理性感悟的结果。这种 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 中国社会稳定发展,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 思想。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 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 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 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
中国人的生死观
生死人生大事
活着要庆祝生日,死了要过期数, 头七、三期、五期、百天、周年、 三年、五年、十年等。
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研究儒释道教统对中国人生死观产生的影响,来说明中国 人的生死观念。
儒家生死观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 本态度。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 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
(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脱 死亡恐惧
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面 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面 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则 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成仁””舍身取义”, 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之道德 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虽然中止 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由此,他们 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如文 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越死亡的真 实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死亡观摘要: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作者:柳青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07期在高中教材中,有这样几篇传统篇目:《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作者都直接或间接谈到自己如何看待生存与死亡的问题。

这是贯穿每个人生命的首要问题。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文本的讲解与分析,而不是将作者的思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来分析思考,结论往往肤浅而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甚至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对生死的不断追问从有生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不同的生死观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

不同的学术流派,即使信仰不同,对生死之谜的关注却是相同的。

我们只有将中国文人的生死观的形成与他们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才会更加深刻的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不同的生命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死观做一个基本的梳理与剖析:一.生死的意义与抉择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来自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显著。

儒学思想也一直是中国主流社会的主导思想。

儒学精神倡导士子积极入世,读书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建功立业,扬名天下。

体现在生死观上,儒家希望在身后留下美名。

《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立德,指由“内圣外王”之道德修养实现道德圆满,以一种高尚的精神超越死亡,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

提倡在积极进取不断完善之中去创造永恒与不朽,用这样的方式达到永生、达到所谓的虽死犹生,生命不朽的境界。

在《渔夫》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屈原在选择自沉汨罗江之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当他预知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达成时,便以死亡来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

可以想象,当屈原选择自沉汨罗江的时候,深受儒学思想浸染的屈原,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如何被置身世外的渔夫所知晓。

渔夫可以在“世人皆浊”时“扬其波”,但是,屈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就是屈原的选择。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_廖贞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_廖贞

2005年第5期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9月No.5,2005Qing hai So cial Sciences September,2005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廖 贞 【摘要】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

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关键词】 生死观;儒家;道家;佛教禅宗;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 B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38(2005)05—0069—04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 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

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1]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

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

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

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

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

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

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

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

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

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摘要: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

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

佛教的死亡现是抑我的、消极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

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

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

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

神、人、鬼各居其所。

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

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

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

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

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

中华民族生死观

中华民族生死观

第一节中土生死观概观和世界各民族的先祖一样,华夏民族的远祖,从有遗迹可考的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开始,便有了死而不亡的观念和相应的葬礼。

到氏族公社制时期,形成了崇拜祭祀英雄祖先魂神的制度和“家为巫史”的风俗。

奴隶制产生后,鬼神观念进一步清晰,由人为宗教规范化被统治者利用作统御人民的工具。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谓殷商统治者把率领民众敬事鬼神置于礼治(伦理教化)之先。

人死为鬼神,是当时社会人士无容置疑的一致观念。

鬼,据《尔雅》解释,是“归”即回老家的意思,意谓入死后灵魂的归宿。

英雄人物和统治者的鬼,被称为“神”、“神明”,意谓有不可见而奇妙难测的作用。

《礼记·郊特生》曰:“气也者,神之盛;魂也者,鬼之盛。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郑子产之言曰:“用物精者,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说神、神明是精气强盛的人的鬼魂,一般人死后为鬼。

或说神为阳,鬼后阴。

鬼神的住处,或说“魂气归于天”,或说鬼住地下、冢墓中,人死为鬼神的观念及建筑于此种观念的祭祖习俗,长期以来基本上被华夏社会的全体成员所接受,至今在农村尚普遍遗存。

这种人死为鬼神的观念,成为佛教轮回说被中土人士广泛接受的基础。

从西周开始,随生产和文化的发达,形成了以人为本、鬼神为次的思想和制度。

《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统治者改变了殷商首重敬事鬼神的制度,将伦理教化及调节人际关系的“礼制”等人事置于首位,将华夏人士的思路导向现实生活的人事,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现世主义的人生态度和政治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至人智大开、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同一时期印度思想界诸家多以个人解脱的宗教性追求为旨不同,中国的诸子百家,虽然也还承袭自古相传的鬼神观念和祭祀制度,但对此类问题多存而不论,对人死后生前的问题无多考虑,其思考的着眼点,都在于现实社会的政治和伦理教化,及以政治、伦理教化、个人修养为一体的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中国文哲之生死观

中国文哲之生死观

中国文哲之生死观前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句中写到「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遗言「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他以身殉道,为仁义而牺牲,真正做到了「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透过文学之美,它显露了文天祥生死的观感,不惧怕生死,真正勇敢的面对死亡,这样的胸襟却是从它的文学中传达给我们后世之人。

一、孔子对生死的看法(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在《论语》中,对于生死着墨不多,然而在其中有两句名言,对生死有非常明确的定性与定位-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更明白指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在《易经》中也讲「乐天知命」。

所以优家可说是「知命」,而非「认命」、更非「宿命」。

(二)「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生死,孔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因为,既然「死生有命」,那就不必去深究死后的世界,也不必追问什么时候死,只要问现在本身的工作与责任,是否已经做好。

二、孟子对生死的看法「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在《尽心篇》中,有段极为深刻的哲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根据孟子肯定人心来自天心,因此,人们若能尽心尽力、激发潜能,完成自我善根,便能知悉生命真谛,也就能直接「知天」,知悉天心真谛。

孟子清楚地标示了三个重点:(一)传承孔门所说「生死有命」,明言寿限均有定数。

故无论寿终正寝或意外横死,均是命定天数。

(二)面对这不可知的定数,只有日日修身、时时修身、处处行善,若有不及,那即使突然面临厄运,也可从容无憾。

(三)正因心中警愓,无法改变天命,所以更应珍惜现有光阴,一旦突然面临大限,回顾一生,仍然能充实的过每一天。

孟子在此,充份彰显了生命的庄严性与终极性。

三、王阳明的生死观「论死生之道」在阳明《传习录》中,曾记载萧惠问死生之道,阳明先生回答「知昼夜,即知死生。

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探微

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探微

君子之道, 礼义之文也。 ”( 《 苟子 ・ 礼论》 ) 死亡是人生的 物” 。
自然阶段, 对死亡要坦然待之, 乐天知命。然而, 儒家在看
待“ 现世” 和“ 来生” 的态度上大相径庭。“ 未知生, 焉知
二 道家生死观
道家将生命看作 自然运行并按“ 大道” 法则渐次完善
死” 、 “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影响较深。儒家从死亡本体出 发, 对死亡采取搁置的态度 , 强调人们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放
第 1 3卷
第1 O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 RNAL OF J I XI UNI V ERS I T Y
V0 I . 1 3 No 1 O 0e t .6 7 2— 6 7 5 8 ( 2 0 1 3 ) 1 0— 0 1 3 5— 2
也” ( 《 苟子 ・ 礼论》 ) 。 儒家看来, 丧葬不仅是一个生者对 生灭变化都是自然——“ 气” 的聚散而已, 是人不得干预也 死者的态度和感情问题 , 而且还是一个关乎社会制度 、 关乎 不能够干预的自然事实。人应该顺应这一普遍 的自然规 对生死不必过于挂念 , 做到生不足喜, 死不足悲, 顺之而 “ 治国、 平天下” 的大问题。“ 丧礼” 和“ 祭礼” 内容通贯《 论 律,
提 升 当代 人 的 生死 品质 具 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 生死观 ; 儒 家; 道 家; 佛 家
中图 分 类 号 : G O 4 文献标识码 : A
万物皆有生死 , 草木荣枯, 人类寿天 , 无不和生死相依。 则。儒家重丧祭 , 实际上就是维护现存的伦理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 互融互补的文化。
作者简 介: 吴 磊, 硕士 , 阜阳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 向: 大学生生命教育 。 基金项 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目《 当代大学 生生死态度 与生命教育引领》 ( S K 2 0 1 3 B 3 7 3 ) 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的生命观

中国文化的生命观

中国文化的生命观中国文化表达:行行出状元。

现在没有了,不能读书的孩子也强迫读。

一技傍身是多样性的,人文社会应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中国文化“少年得志”是贬义词,二十几岁到达人生巅峰是巨大的灾难,中国文化提倡的是厚积薄发。

老人的状态更代表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生真正的差别,最大的阶段是中老年,在这个阶段要让自己从有钱变值钱、变成老古董,给下一代、给家族做榜样,而不是变成糟老头、糟老太。

晚景凄凉是个“果”,把下一代压垮了。

老人身体养好、心态好是儿女最大的幸福!道家讲归一,佛家讲不二,这就是整体,比宇宙还大是整体。

整体一定包含无限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万物由四时、阴阳决定,决定万物的成、住、坏、空。

整体:中国文化宇宙观、人文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致。

而西方讲局部。

《内经》通过正确的价值观,由心入身,在生活细节上并不多,只是防风,通过智慧选择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度百岁乃去。

我们的民族是讲教育的民族。

教育在前,物质在后。

没有精神的驾驭,物质可能是累赘、负担。

教育是放在最早期的、厚积薄发的学。

人生,用自己的长项去收获,你有价值、创造了社会价值,挣再多钱也没有问题。

生命现象里或生命文化里,每个人都要面对希望,这个希望不是自我知见或妄念的希望。

大部份人是以苦难来体现其存在价值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自讨苦吃”并不是贬义词。

真正的养生,是不断挑战、超越自己。

不用跟别人比,受持后去输出,产生的附加值才能更好的体现价值。

每天超越自己的能力,就是自己的心力、力量。

同气相求。

最高端的治病是调心、调神。

顺天气,与道合。

事业成功而不快乐,是因为他得到的不是他想要的。

中国人讲选择,事情还没发生叫选,事情发生了叫面对。

选在前头,人生要面对选择,人生越来越前置、越来越早知道,就会越活越灿烂,越活越强大,秒秒新的开拓未来。

人生不是走向正确,大多是结束今天的错误和过去的错误。

“调神”是帮我们结束错误的,而不是多成功。

调,不是以过去为终,调,是指当下和未来。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华夏,是有高度发达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

华夏民族的传统生死观,具有不同于印度、欧西生死观的显明民族文化持质。

从公元一世纪起,佛教由填补所缺和顺应本有两条渠道源源不绝地输入中土,逐渐渗入华夏文化的土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佛教的生死观,尤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广泛流传于社会,深深印入中土各阶层人士的意识、潜意识,至今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土的传统生死观,也影响了佛教学说,使中国佛教的生死观,带有了中土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中土生死观概观 和世界各民族的先祖一样,华夏民族的远祖,从有遗迹可考的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开始,便有了死而不亡的观念和相应的葬礼。

到氏族公社制时期,形成了崇拜祭祀英雄祖先魂神的制度和“家为巫史”的风俗。

奴隶制产生后,鬼神观念进一步清晰,由人为宗教规范化被统治者利用作统御人民的工具。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谓殷商统治者把率领民众敬事鬼神置于礼治(伦理教化)之先。

人死为鬼神,是当时社会人士无容置疑的一致观念。

鬼,据《尔雅》解释,是“归”即回老家的意思,意谓入死后灵魂的归宿。

英雄人物和统治者的鬼,被称为“神”、“神明”,意谓有不可见而奇妙难测的作用。

《礼记·郊特生》曰:“气也者,神之盛;魂也者,鬼之盛。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郑子产之言曰:“用物精者,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说神、神明是精气强盛的人的鬼魂,一般人死后为鬼。

或说神为阳,鬼后阴。

鬼神的住处,或说“魂气归于天”,或说鬼住地下、冢墓中,人死为鬼神的观念及建筑于此种观念的祭祖习俗,长期以来基本上被华夏社会的全体成员所接受,至今在农村尚普遍遗存。

这种人死为鬼神的观念,成为佛教轮回说被中土人士广泛接受的基础。

从西周开始,随生产和文化的发达,形成了以人为本、鬼神为次的思想和制度。

《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主要内容及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主要内容及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主要内容及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主要内容及特征李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一书中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生和死都是很自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所以,人首先考虑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去为无法抗拒的死亡和根本不存在的死后世界忧虑、烦恼。

但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有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一种是消极避世,放任自流的态度,如“竹林七贤”。

另一种是自私自利,巧取豪夺,拼命满足肉体、感官欲望的享乐主义方法;另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就是:珍惜生命的存在,尽可能使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我们无法获得生命的永恒,但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创造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传予后人,使已不朽。

(二)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由于死亡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再加上亲历临死者的痛苦神态及死后的“狰狞”面目,人们总是对死亡充满一种本能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实际上是不必要的。

只要我们觉悟到死亡对人生的真谛,认识到日益逼近的死亡所造成的生命的有限性,那么这种“恐惧”不但不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恐慌,相反会给予我们对未来希望的某种启示和提醒。

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渐近性,我们必须抓住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机遇,最大程度地利用生命,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无法设想,假如人类没有死亡,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空虚、无聊甚至可怕。

正因为死亡的唯一性、不可逆性,死亡的濒临便成为一种生命外在的威胁力量。

相反,“以死相拼”也成为抵御某种威胁自己最高理想和价值的最后的武器。

国家正是利用这种威胁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根本的价值目标。

对违法者最严厉的惩罚便是死刑。

(三)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无论是来世的死亡观还是现世的死亡观都能成为它的逻辑前提。

佛教中的“涅槃”让人进入一个极乐世界,道教的顺“天道”而亡就有一了百了的寓意。

《红楼梦》第一回踱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好便要了,了就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人的生死观

人的生死观
在中国古代,生死观是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根本看法和态,其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儒家生死观强调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追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这种生命哲学是相当积极的,鼓励人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除了儒家,中国古代还存在其他不同的生死观,但儒家思想因其长期占主导地位,对人们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了解这些生死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马晓蕾【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

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

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

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

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

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

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

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

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

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

《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

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

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

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神灭论》)宋代朱熹说:“人之所生,精气聚也。

人只有许多气,须有个尽时。

尽则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

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魄降也。

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

”(《朱子语类》卷三)儒家认为与生命相比,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并且进一步解释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的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使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间做取舍的话,要“舍生取义”。

明确指出了道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生命与道义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生死抉择,惟义所在。

这是“义以为上”的集中体现,“成仁”、“取义”也成为仁人志士最高的人生追求。

后来的儒家对此有不少发挥。

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同是一死,价值不同,分界也在于义。

王夫之说:“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

⋯⋯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

”(《尚书引义》卷五《大诰》)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对儒家来说,物质生命是精神生命的载体,物质生命的可贵就在于此;精神生命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为了保全生命的意义,必要时可以舍弃物质生命。

“义当生则生,义当死则死”(刘宗周:《刘子全书·会录》),只有“义”才是生死抉择的惟一标准。

人在生时,就应该珍生、载义,就应该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就应该立志做“圣人”,充满仁爱之心,又有自尊自律,那么,人生就有价值、就有意义。

死,既然是客观规律而不可抗拒,因此,死就要死得有价值,死得其所,死得无愧。

儒家生死观中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务实、忧患、进取有为的精神,在今天仍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强盛时期和民族危难之际,它都激发过民族斗志,培育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它同时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他是否有独立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是否具有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忧患意识,是否具有奋发向上、永不休止的进取精神和对国家、对民族、对真理的奉献精神。

二、道家之生死观:生死顺乎天道道家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于生死的看法也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

老子谈论生死的言论不多。

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地保存自己。

这和他主张的“无为”思想有关。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七章》)老子似乎发现,一个人如果太显露自己,就会遭到外界的损害,“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

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太注重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害。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老子·五十章》)对于死亡,老子认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王弼解释为“身没而道犹存”。

依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一个人与道同体,才可不朽,因此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老子·三十八章》)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

对于生死,庄子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论述。

他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

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他说:“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成玄英疏曰:“夫处生而言,即以生为得;若据死而语,便以生为丧。

”(《徐无鬼》)后来西晋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夫死生之变,犹春夏秋冬四时行耳,故死生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

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者为死,则无生矣。

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

”这就是说,生和死只有相对的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对“生”来说“生”是“生”,但对“死”来说“生”是“死”;对“生”来说“死”是“死”,但对于“死”来说“死”是“生”。

可见,以生观死,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生者也是死。

即生死是相对的。

当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时,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大宗师》)“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秋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至乐》)“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所以庄子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死生都是“命”,“其有昼夜之常,天之道也。

故知死生者命之极,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系哉?”“夫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死与生,皆命也。

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

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

”(《大宗师》)所以不应喜生而恶死。

《齐物论》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不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也。

”庄子认为人生如梦基本是针对死亡而提出的,人生如一场梦,那么生与死的界限便不那么明显。

他很洒脱地将死看作是做梦一样,还可以“化为蝴蝶”,“崤然而来,崤然而去”,黑暗恐怖的死亡完全化为了光明美好的事物。

我们从大地上来,又回到泥土中去,如此往复,实在是不值得悲哀。

非但没有悲哀,像庄周这样化做蝴蝶,翩然而飞,是何等的快乐!一个人不怕死,却不能说他喜欢死。

死亡是必然的,是不可违抗的。

庄子对死毫无忌惮,而又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的文章中无不包括着养生全年的思想,甚至还写有一篇专门的《养生主》以谈自己的养生之道。

有人以为养生全年与“死不足惧”是相抵触的,其实不然,不惧死是对自然和客观规律的尊重,而养生以过完天赋的寿命同样是为不“遁天倍情”,故两者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庄子所谓的养生并非要养到象彭祖活八百岁,而只要使自己天赋的寿命不受或尽量少受损伤即可。

《养生主》里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全生”、“尽年”就是养生的全部目的,明确而毫无奢求。

至于养生的方法,庄子引了“庖丁解牛”的故事。

他以为游刃有余方可达到养生全年之目的。

后来这一思想的继承者就是魏晋的一些名士。

他们厌世但不厌生,嵇康曾经写过一篇《养生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