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中国古代之生死观2008-05-20 07:541、儒家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法制也对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开始加以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便是有关生死观的法律,它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这一问题,包括:中国传统生死观的概念,它是如何在中国文化中形成的,为什么它依然在社会中被大量采用,以及它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首先,从概念上讲,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指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尤其是它如何定义死亡和生命,以及如何处理死亡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是来源于天地的,人们需要尊重天地,顺从天地的规律,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人们对待生死有着千百年来一贯的看法,从实践中看,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一部分政治理念。

其次,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早已在中国文化中形成,受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的“三仙”、“八修”、《道德经》、《尚书》及《易经》等传统理论中。

它主要提倡尊重自然、崇拜上帝、服从家长、谨慎行事、尊重长辈、依照天地规律等,这些思想也被广泛地流传并应用于生活中。

再次,为什么这种中国传统生死观依然在社会中成为大宗?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中国政府的政治体制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使得政府在传播这种思想时有组织性、有力度,使它不仅能够在每一个家庭得到传播,而且也得到政府和主流社会的认可。

此外,由于这种传统生死观提倡祖训,每一个家庭都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应该尊重长辈,服从上帝,相信祖先,这种习俗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这也是它在社会中成为大宗的原因之一。

最后,中国传统的生死观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和智慧,带来了良好的道德准则,良好的道德准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并且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培养一种更加统一的民族观念,提升每个民族自我认同感,帮助中国人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观念,也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

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

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

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

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

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

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

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

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

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华传统生死观基本上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一般来说,它提出了人的生死一存在,自有其生死规律和规则,即生有其法,死也有其法。

这个观念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深深地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中国传统生死观深表示了“天命”的存在,认为生死是由“天理”安排的。

因此,人生短暂,生死必须顺应宿命,不能自行解脱与拯救。

由此,它让人们意识到,生死是有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敬畏的情感,这种敬畏感使人们明白:生死只属于上天,不可以自行支配。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认为“生死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但也不是完全宿命的产物”。

这种观念显示出,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死只能在自己拥有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进行,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他人的控制,但也存在自由的可能性。

只有在特定的信念,恪守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生命维护起来。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责任感和尊严感,而且还给了人们有关生死问题的有效指导。

拥有这种观念,人们就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注重施与受,体谅别人,不干涉他人,秉持公正,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死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华夏,是有高度发达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

华夏民族的传统生死观,具有不同于印度、欧西生死观的显明民族文化持质。

从公元一世纪起,佛教由填补所缺和顺应本有两条渠道源源不绝地输入中土,逐渐渗入华夏文化的土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佛教的生死观,尤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广泛流传于社会,深深印入中土各阶层人士的意识、潜意识,至今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土的传统生死观,也影响了佛教学说,使中国佛教的生死观,带有了中土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中土生死观概观 和世界各民族的先祖一样,华夏民族的远祖,从有遗迹可考的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开始,便有了死而不亡的观念和相应的葬礼。

到氏族公社制时期,形成了崇拜祭祀英雄祖先魂神的制度和“家为巫史”的风俗。

奴隶制产生后,鬼神观念进一步清晰,由人为宗教规范化被统治者利用作统御人民的工具。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谓殷商统治者把率领民众敬事鬼神置于礼治(伦理教化)之先。

人死为鬼神,是当时社会人士无容置疑的一致观念。

鬼,据《尔雅》解释,是“归”即回老家的意思,意谓入死后灵魂的归宿。

英雄人物和统治者的鬼,被称为“神”、“神明”,意谓有不可见而奇妙难测的作用。

《礼记·郊特生》曰:“气也者,神之盛;魂也者,鬼之盛。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郑子产之言曰:“用物精者,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说神、神明是精气强盛的人的鬼魂,一般人死后为鬼。

或说神为阳,鬼后阴。

鬼神的住处,或说“魂气归于天”,或说鬼住地下、冢墓中,人死为鬼神的观念及建筑于此种观念的祭祖习俗,长期以来基本上被华夏社会的全体成员所接受,至今在农村尚普遍遗存。

这种人死为鬼神的观念,成为佛教轮回说被中土人士广泛接受的基础。

从西周开始,随生产和文化的发达,形成了以人为本、鬼神为次的思想和制度。

《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的生死观..

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但 实际上,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 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对国人产生的 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 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题理性感悟的结果。这种 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 中国社会稳定发展,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 思想。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 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 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 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
中国人的生死观
生死人生大事
活着要庆祝生日,死了要过期数, 头七、三期、五期、百天、周年、 三年、五年、十年等。
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研究儒释道教统对中国人生死观产生的影响,来说明中国 人的生死观念。
儒家生死观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 本态度。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 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
(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脱 死亡恐惧
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面 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面 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则 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成仁””舍身取义”, 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之道德 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虽然中止 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由此,他们 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如文 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越死亡的真 实写照。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孔子曾回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

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佛教生死观: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身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基督教生死观:正视死亡,跨越死亡,珍爱生命基督教的信仰从不避讳死的话题,传道者提醒我们:“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以及其他观念,都对中国人的生命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生死观》是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其人们对生与死的看法的论文。

本文将探讨如何立足于道家的观点,并融入其它传统文化,以及期望对中国生死观的理解有所帮助。

一、道家对生死观的影响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智慧,它将道法自然融入生死观中。

道家认为,生死不是死亡和生存的对立,而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万物皆有生有死,而死亡也是生存的一种变形。

同时,道家也认为死亡是一种重新开始,人们可以透过经历死亡而活得更有意义。

因此,道家认为生死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不仅代表了生命的繁荣,也是必然的一种结局。

二、儒家对生死观的影响儒家是古代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影响,它被称为“礼仪之邦”,把礼仪与道德观念推广至全国。

对儒家而言,自然界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生命与死亡是这一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儒家强调“以死维生”的理念。

在儒家的眼里,生死是一个普遍的命运,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去抗拒和逃避它。

三、佛教对生死观的影响佛教是传入中国的另一种宗教,它的影响最为深远。

它在植根于中国文化之前,就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这使得佛教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要放下生死,这种观念被融入了中国文化思想中。

在佛教看来,生死只是一种转变,它表明着人们在不断地转变着,也提醒着人们要拥抱爱,并修行真理。

四、中国文化的综合影响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道家,儒家,佛教等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在其他传统文化,比如影视剧,小说,歌曲等,他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比如,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把宽容和原谅作为一种洪荒修炼生死,重视把生命延续到下一代,以此走向永恒。

此外,影视剧也把国家的可贵文化强调出来,强调一个人应有一种忠诚的信念,做到为他人谋利的心态,以此来宣扬生死观。

五、结论因此,中国文化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将道家,儒家,佛教等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及现代文化如影视剧,小说,歌曲等,共同构建出一种完整的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死亡,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我们看过很多相关的电影和书籍,其中有许多主人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离开了世界,虽然这些人物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幸福快乐,有的忧郁悲伤,可他们的结局是相同的——死亡。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人之所以会死,只是因为自己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感到满足,所以才能无憾而终;而西方哲学则认为人之所以会死,完全是因为没有生存的意义,所以才会死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如是写道。

“轻于鸿毛”这个成语最早就是出自这里。

当时汉武帝要杀一个叫朱安的平民,而他本人也明白,即使自己能够侥幸逃过一死,也绝对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儿女、妻子和父母了。

就在他的思想几近崩溃的时候,作者却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如果换成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真的会选择一种轻于鸿毛的死法,可司马迁却用一种比较积极向上的口气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他强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是否伟大,都应该值得尊重,而一个人的死亡在历史上根本算不了什么。

所以,尽管我们死后没有权利干涉自己的躯体,也没有办法见到已故亲人的灵魂,但只要好好地活着,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那么即使死去也会有价值。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生死面前,李煜还在写这样的诗句。

也许正是他明白人生苦短,生命诚可贵,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吧。

但是,尽管知道,毕竟无法释怀,他的软弱与消沉,成了人们嘲笑的资本,他的风流与多情,成了人们取乐的对象。

他与美人们把酒言欢,纸醉金迷,自然心旷神怡,无怨无悔。

可最后呢?一次次的选择放纵自己,将原本宽阔的心,变得狭隘。

最终不但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自己。

在一个个“戏子皇帝”的腐败时期,也是整个民族走向衰落的时候,曾经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生命不再有激情,只剩下淡泊宁静的等待死亡。

他们的结局似乎更悲[gPARAGRAPH3],但他们选择死亡的方式更残酷,他们害怕痛苦,畏惧死亡,更无力回天,一切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生死观的看法

生死观的看法

生死观的看法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可咱中国人啊,对生死这事儿,那可有好多特别的想法和做法呢!你想想看,咱老祖宗留下来好多关于生死的说法和故事。

比如说,那阎王爷管生死簿,决定着人的生死呢!这虽然是传说,可也反映出咱对生死的一种敬畏和想象呀。

咱中国人还特别讲究个善终。

啥叫善终呢?就是走得安详,没遭啥大罪。

要是一个人在睡梦中就走了,大家都会说这是福气呢!这就好像是人生这场大戏,最后能有个圆满的落幕,多好啊!咱活着的时候呢,就得好好活,活得精彩。

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别老想着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多去看看美好的风景,多和家人朋友聚聚。

就像那花儿一样,在自己的季节里尽情绽放。

可别等到快不行了才后悔,哎呀,我这一辈子还有好多事儿没干呢!说到这儿,我想起我爷爷了。

他走的时候,虽然身体不太好,但脸上一直带着笑呢。

他说他这辈子没白活,有孝顺的子女,还有可爱的孙子孙女。

他走得很安心,我们虽然难过,但也为他感到欣慰。

其实啊,生死就像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白天我们充满活力地做事儿,晚上我们就好好休息。

生的时候我们尽情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死了呢,也许就是去另一个世界开始新的旅程了。

这有啥可怕的呢?再看看那些生病的人,他们努力和病魔作斗争,不就是为了多活一天,多享受一天的生活吗?他们的勇气和坚持,真的让人敬佩。

咱可不能因为害怕死就不敢好好活了呀!要知道,人生就这么一回,得活出个样儿来!就像那句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能创造奇迹。

咱中国人不是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活着就是那座青山,只要活着,啥都有可能。

所以啊,别太纠结生死这事儿啦!该来的总会来,咱就坦然面对。

生的时候开开心心,死的时候也能坦坦荡荡。

就像那天空中的云,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最后化为雨滴滋润大地。

咱的人生,咱自己做主!无论是生是死,都要活出咱中国人的那份豁达和坚韧!别被生死吓住了,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爱自己想爱的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中国人的生死价值观ppt课件

中国人的生死价值观ppt课件
所谓中国人之生死企盼,指的是中国人对生死状况的种种愿欲、期望和追求。死是人生之终点站,蕴含着人们众多的生死企盼,其一源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二来自社会现实的存在状况,所以,人们的生死企盼具有民族性、多样化、复杂性和变化多的特色。
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生死企盼集中到一点,即是“善死”与“善终”。所谓“善死”,即人们不是遭受到水、火、刀、兵而死,其死是一种正常且自然的寿尽而亡;所谓“善终”,是指人们临近死亡时,能安卧在熟悉的老屋子里,亲朋好友环侍在旁,临终者可以从容不迫地交待完各种心事,再安然瞑目。并能够“入土为安”,让子孙后代可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们若能实现这种“善死”与“善终”,便达到了理想的高品质的死亡。但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死亡,显然与此企盼有较大的差距。
3
中国人的生死企盼
“善死”与“善终”
逝者也难以达到“善终”
>美国著名的医生舍温·纽兰指出:在现代社会,老年人无疾而终的事是不被承认的:“美国联邦政府发表它的《死亡统计预测报告》,从该报告的前15项死亡原因中,或从其他任何无情的一览表中,都找不到一个项目适合某些刚过世的人。世界上任何地方,无疾而终都是‘不合法的’”。
中国人生死企盼具有伦理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孝”
传统中国人对待死亡,首先突显的并非它的自然性,而是其伦理性。大多数的中国人往往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思考、规定、显扬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中国人的生死企盼散发着浓厚的伦理气息。
从文化的根源上而言,这样一种生死企盼来自于《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7
从中国人的生死企盼看殡葬行业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近来,不断耳闻在校学生自杀事件,痛惜之情萦绕于心。

为什么这些学生的生命力如此脆弱?虽然社会变革带来的竞争压力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面对压力的人生选择很多,他们为什么选择死?他们究竟是如何理解生和死的呢?这是一个生死观问题。

我国教育虽然也包括人生观教育,但它多是从人生理想的角度进行的,给予学生的往往是具有抽象性的价值信念,很少涉及生与死的具体过程、意义及情感体验等问题,所以许多青少年学生对生死问题的认识是蒙昧的,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困扰也不能作出正确评估和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现实表明,生死教育是学校工作不能回避的任务,西方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把生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对我们具有启示作用。

但是,我们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时不能盲目套用,因为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具有很大差异。

一、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应该说,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其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面死亡,寻求超越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庄子看来,真正能通达生死之理的人很少,常人都不免为生死 之变所动而产生悦生恶死之情,只有窥透人生之究竟、达到人生极 高境界的人,才能做刘这一点。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 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 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
佛教生死观
由于众生不能直接体悟本无生死的寂灭心性,而乱起种种妄想、颠 倒、执著,导致了迷惑、造业、受报,轮回生死,受尽苦厄,无有 了期。因此诸佛菩萨,以及历代祖师大德们,秉着“无缘大慈,同 体大悲”的愿力,运用方便和究竟的般若智慧,揭开了“生死大事” 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生死”那丰富多彩和玲珑剔透的本来 面目。
(二)生死命定。
庄子认为,生死作为一种物化现象,究竟什么时候化而为生,什么 时候化而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生死大限是多少,这一 切都不是人自己所能决定得了的,而是有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起作 用.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三)生死一体
所谓生死一体,其一是指生死不可分割,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 生死相互依存,首尾相连,构成生命的完整过程,任何一个生命都 不可能只有生没有死或只有死没有生。《知北游》:“死生有待邪, 皆有所一体。”“有待”即是相互依存,生依赖于死,死依赖于生, 生死因此而结成一体。其二是说生死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这就是 “气”;又有相同的终极根源,这就是“道”。相对于。道”或 “气”来说,生与死只有形态之异,没有本质区别,所谓“万物一
府,死生同状”。
(四)生死为徒
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它们是生命体在其运动流逝过程中 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生为生命之始,死为生命之终。但生死物化是 一个“始卒若环”的无限循环过程,死既是整个生命现象之某一段 行程的终点,又是其下一段行程的起点,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 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
生死轮回
佛教认为人要达不到解脱,就永远处于轮回之中。他们认为产生轮 回的原因主要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指无明(愚昧无知)、行(意 志活动)、识(心识、精神活动)、名色(精神和形体),六处 (眼、耳、鼻、舌、身、意)、触(触觉)、受(感受)、爱(爱 欲、贪欲)、取(执取)、有(思想行为)、生(来世之生)、老 死。丛生在此十二环节所组成的因果链条中"生生于老,轮回周无 穷"。处于生死轮回不已的苦海之中,丛生应该灭除产生苦果的原 因,以求解脱。
中国人的生死观
生死人生大事
活着要庆祝生日,死了要过期数, 头七、三期、五期、百天、周年、 三年、五年、十年等。
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研究儒释道教统对中国人生死观产生的影响,来说明中国 人的生死观念。
儒家生死观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 本态度。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 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
总结
现在我们的生死观基本都是从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中衍生出来的, 儒家重视伦理,道家重视顺其自然,佛家重视轮回。现代人对待死 亡也是主要三种观点,舍生取义,顺从生死,看中轮回下一世。
(五)生死俱善
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意义,死有死的意义。 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 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 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口肤“。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 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 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 事。
死后的世界
只有神与形离,超脱轮回才能解脱。所以他们主张"形尽神不灭"。 神灭与神不灭是南北朝时讨论的重要的问题,佛教认为身体虽然是 有尽的,但精神可以永存,如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的《形 尽神不灭》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 之传异形。"还说神是"精极而灵者",与物不同,是不灭的。可以说, 佛教着重于人死后的安顿,是死后世界的问题。
(四)复归天地,死而不亡
死亡只是个人的生活的中止,而非生命的终结。儒家讲:“太虚无形,气 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 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 散而为太”,“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正 蒙·太和篇》)。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万物一样,生死只不过是气的变 化形态,人的生命是宇宙这个大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人之亡,意 味着着复归于气,人的生命回归于宇宙的生命洪流之中,参与到整个 宇宙大生命的创生过程中去了,从而趋于永恒,并没有真正的消亡。
儒家最注重的就是人伦关系,重视个体在世间为家庭家族尽了多少 义务。每个人的死亡过程如果都在亲人尤其是后代的陪伴下经历, 对当事人将是个极其大的安慰。因为在临终前,如果是亲人在旁边, 对自己在人生曾经的生命轨迹是个直接的彰显。情感的表达能醒目 地传达给将逝之人。亲人的悲痛尽管引发对生命的留恋,但也是对 内心世界的无声慰藉。表明自我在人生旅程中存在的情感收获。这 种感受实际上来自人类最原始的目标和动力———通过宗族的延续 、精神的不死,让子孙代替自己“活”下去。既然有后代子孙替自 己活下去,那么我目前的死亡状态只是暂时的离开。生命还将通过 血脉的传承继续下去,永无止息。生命通过血缘的绵延其实一直都 在进行,由子孙后代的延续而感知自己的血脉流传,自己并没有真正 的完全消失,还在人间继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 ,死亡的痛苦获得了某种缓和。
(一)对必死命运的平静接受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生命的长 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人生在世,只要懂得 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这实际上是以闻道 的人文精神消除了对死亡的焦虑。
(二)家庭亲情的陪伴可以弱 化死亡的痛苦
儒家对死亡超越的途径有三:生理性生命的传承;三不朽的理想追求; 还有对乐生安死的理解。在对死亡的理解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最 基本的大众选择就是通过生命的传递,可以把后代的成长看成自己生 命的延续,视为生活的继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死亡的恐惧。
从表面上看甚至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但 实际上,儒家学说作为在整个中华民族漫长发展 的历史中最主要的一种思想形式,对国人产生的 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对社会生活对人伦的广 泛关注恰恰是对生死问题理性感悟的结果。这种 感悟使得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促进 中国社会稳定发展,教化百姓、影响人心的重要 思想。儒家的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 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 为死亡的降临所烦扰。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 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
生死是痛苦
人一生下来,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他们认为苦难 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 (色、受、想、行、识)。那么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认为是 "集",即人们对外物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苦。因此有种 种行为和烦恼,从而处于生死轮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脱。所以要灭 此种种欲望,灭苦即达到解脱,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灭"。"道"即是 实现灭"苦"的方式。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四谛"。
(六)生死顺化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 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的价值,那么 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在庄子 看来,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 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 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 “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 然,从而启示人们以一种随顺的态度对待生死问题。
(一)生死物化。
庄子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 的生死之变也仅仅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 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 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异与形体之异一样,在本质 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异。《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 化。”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 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善天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 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 态之一。
(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摆脱 死亡恐惧
如果人们超出个体生活的限宥,立于生命存在普遍性的基点,那么,面 对死亡,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在儒家看来,除了生活层面 的物质性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则 在面对必死的人生结局时,刻意于追求“杀生成仁””舍身取义”, 或者去求得“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认为崇高之道德 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之后世,个人之生活虽然中止 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由此,他们 便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可以在临终前消解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如文 天祥就义前留下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精神超越死亡的真 实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