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题型押题练 诗歌鉴赏押题练(55分)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语文02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语文02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押题卷(2)【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皮影戏传承要走学院派路子李姝昱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剧情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在造型、布景、唱腔、配乐、表演等很多方面也都有门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堪称精妙。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普遍有欣赏皮影戏的习惯和爱好。

路宝刚回忆,当年父辈唱得最多的是《樊梨花》,夏天的夜晚,一家人在院子里拉起电灯,饶有兴味地聊天、说戏,吸引了左邻右舍的观众。

几十年来,《樊梨花》成了他的一种特殊情结,寄予了对父辈的深切怀念和对皮影的执着坚守。

然而,尽管业界一直在努力,皮影戏这门古朴的民间艺术在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网络时代,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危机。

振兴皮影戏的当务之急、长久之计关键在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是人才建设。

一直以来,皮影人才培养大多采取随团形式:新人进入剧团后,才开始近距离地接触皮影,从零起步慢慢学习、上手,主要学到的是实践技能,将来可能成为技艺娴熟的匠人,但不太容易在文化层次、综合素养上也实现必要的突破。

“皮影戏是民间艺术,但从业人员绝不能只满足于做民间艺术家,而应该把自身定位为艺术家。

”路宝刚建议,今后应当走学院派的路子。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学院、艺术学校,设立专门的皮影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美术、乐理知识、戏曲理论、表演技巧、文学素养、文化内涵等的系统教育和全面把关。

经过几年的科班培养、刻苦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将来改行的可能性也会小很多。

如是,有利于人才的优化和聚拢。

且随着人才队伍壮大、质量提升,皮影戏就慢慢积累起了创作精品为自己代言的深厚实力,进而从观众中、各行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踊跃加入。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山东卷)语文02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山东卷)语文02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押题卷(2)【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江南古城街上的地面是(水淋淋/湿漉漉)的。

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泡/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①。

古老的护城河,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鳞鳞的壮阔。

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徘徊),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剌史,曾写诗赞美这里的葱茏和繁盛。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城外沃野和市内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养的。

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②。

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待人接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斑驳波光鳞鳞承载(zài)B.疾驰沧海烟云叠摞(lěi)C.胜迹待人接物横亘(gèng)D.葱茏舞榭歌台商贾(g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波光鳞鳞”应为“波光粼粼”,波光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B项“叠摞(lěi)”应为“叠摞(luò)”;C项“横亘(gèng)”应为“横亘(gèn)”。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

②磔,zhé,张开。

(1)“事长征”的意思是________,交代了“男儿”________的身份。

(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张惠言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

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

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

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

“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注)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2016高考押题 比较诗歌鉴赏

2016高考押题 比较诗歌鉴赏

比较诗歌鉴赏练习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① [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

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

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

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

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

下文“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8.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o(5分)9.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8.陆诗从平视、仰视的角度,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黄河之远,华山之高,鲜明突兀,气象宏伟;(2分)而本诗从俯视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华山之高,黄河之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3分)(共5分)9.①直抒胸臆: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宋中①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①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8.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9.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016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专题卷(浙江)

2016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专题卷(浙江)

2016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卷(浙江)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7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首诗都以____________来写愁。

(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_3.(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

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_的形式。

2016年高考语文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高考语文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高考押题卷(2)【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B(3分)2【答案】A(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

A项歪曲文意,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皮影戏不可避免地面临了传承危机,并没谈及现代社会、网络时代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导致了皮影演出市场已逐渐消失。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D(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

D项张冠李戴,提出两点做法的是路宝刚,而不是作者。

本文是作者访问路宝刚后所写下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的引文,考生在阅读文本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答案】B(3分)【解析】试题分析:断句方法较多,主要采用“通文意”一法,只有理解了上下文的意思,再借助断句其他的一些方法,才能准确断句。

此句正确断句为“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

’”大概意思为当赵豫刚到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

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考生断句时要抓住句中的“患”和“曰”字,“患”字作名词讲,是“忧患”“灾难”“疾病”的意思,不能作“至”的宾语,只能作后面句子的谓语“担忧”。

“曰”字是对话标志,其后断开,正确答案应该为B 项。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答案】C(3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

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姻”,古代指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在高中课本《鸿门宴》里面有所涉及。

2016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

2016高考语文押题卷语文试题本卷值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相关信息。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全国卷】2016年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卷(解析版)

【全国卷】2016年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卷(解析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泄露天机——2016年高考押题 精粹 语文 本卷共40题(篇),十二种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衔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图文转换、作文。

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3篇,文言文阅读3篇,古代诗歌鉴赏3首,默写5道,文学类文本阅读3篇,实用类文本阅读3篇,正确使用词语4道,辨析并修改病句4道,衔接连贯3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3道,图文转换3道、作文3道。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语文03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Ⅱ卷)语文03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押题卷(3)【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在叙事文学的话语结构中,时间是一个基本要素。

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

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比如在叙事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古典话剧的一幕,便是如此。

但就整体而言。

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不仅性质不同,长短与顺序也不同。

两种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时长与频率中。

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通常人们相信,“自然”的叙述顺序应当是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一致。

编年史式的故事(如典型的史传文学)明显地体现出这种一致性来:叙述的前后从整体上来说便显示出故事的前后顺序。

情节性强的故事突出的是逻辑顺序,而根据“前为因,后为果”的习惯观念,逻辑顺序应当同时间顺序是一致的,人们把按照虚构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称作“顺叙”。

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之间还存在种种不协调形式,即一般所说的“逆时序”。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对逆时序的叙述方式极为推重,他向人赞扬荷马的叙述方式:“他写狄奥墨得斯回家不从墨勒阿格尔的死写起;他写特洛亚战争也不从头写起。

他总是尽快地揭示结局,使听众及早听到故事的紧要关头”。

荷马这种从中心事件开始然后倒叙起源的做法实际上成了西方古典叙事的一种传统结构。

时长是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

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尽管有的叙述因缺乏时间标志而变得暧昧不清。

本文时长只有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然而阅读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谁也无法测量出标准时长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二及答案(WORD版)(押题卷2)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二及答案(WORD版)(押题卷2)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押题卷(二)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丈化中,“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①”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粹....”的包容思想等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和而不同求/诉求)。

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丈化,积淀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慈创造了光辉绚烂..的文化。

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从生活方式②娱乐形式到精神丈化,③。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要明白,(只要/如果)失去自己传统的文化根基,我们还在什么意义上有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标识④所以,只有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丈化中汲取..养分,才能不断丰富完善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地(推动/推进)我们新文化建设进程。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追求只要推进B.诉求只要推动C.追求如果推动D.诉求如果推进3.文中带标号的横线上语句以及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①礼之用,和为贵②,③全球化浪潮都影响了我们④?B.①言必行,行必果②、③我们都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响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海棠(唐)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唐•五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莫愁: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

(1)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____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

(2)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人物之“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释】①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联系全诗,概括“客愁”的原因。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①。

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①孤令:孤零。

②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 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 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押题练不分版本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押题练不分版本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押题练不分版本四、诗歌鉴赏押题练(55分)1.(XXXX·苏北四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下列问题。

(11分)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鬃,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表达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上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这些景象都表达了秋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押题练 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押题练 诗歌鉴赏

二、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7分)绝句王雱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歌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

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

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

(2)“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

“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

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了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小题。

(7分)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0 古代诗词鉴赏(高考押题) 含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0 古代诗词鉴赏(高考押题) 含解析

高考押题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欧阳修诗文向来注重炼字,请简要赏析欧阳修词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残”与“细”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残"写出了梅花之凋零,“细”写出了柳条之初生。

“残”“细”既交代了作者出行的时间——初春时节,又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离别的浓浓愁情,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2)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

【诗歌鉴赏】《虞美人》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串始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诗歌鉴赏押题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诗歌鉴赏押题练

四、诗歌鉴赏押题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注】,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

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

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注】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组专题四最后阶段押题训三、诗歌鉴赏押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组专题四最后阶段押题训三、诗歌鉴赏押题

三、诗歌鉴赏押题练(11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次韵几复①与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

时几复由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

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

②作个:这个。

1.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运用比照手法,将当年相伴读书时的闲适快乐及现在相逢时的沧桑景象作比照。

2.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相会无期的无奈;老友见面的喜悦;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土故土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3~4题。

(11分)洗竹简诸公同赋敖陶孙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注】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

②劖,砍去。

3.“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远处平原上树林掩映雾霭之中风景如画,西边群山连绵起伏,江上白帆缓缓而移,眼前结庐孤村静对丛丛青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诗歌鉴赏押题练(55分)1.(2015·苏北四市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11分)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鬃,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上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这些景象都体现了秋意。

“千骑云屯平野”中的“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所以该句用了比喻的手法。

(2)分析句子的用意,可从内容(情感)和形式(结构)角度考虑。

用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原句,内容上,写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的场景。

结构上,上片由写景入词,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

(3)“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表明英豪凋亡;“自笑如今霜鬓”表明年岁已高;“漂泊水云乡”表明漂泊无依;“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表明壮志未酬,借酒浇愁。

答案(1)木叶下、菊花黄。

比喻。

(2)表现词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作铺垫。

(3)英豪凋亡;年岁已高;漂泊他乡;功业未就。

2.(2015·苏锡常镇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临江仙①秦观千里潇湘挼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

②挼蓝:形容江水的清澈。

③兰桡:兰舟。

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该如何理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分清氛围和心情在表达上的不同。

这几句写泊舟湘江所见,这时月升中天,风停息下来,因为夜深,两岸花草上的露水开始凝结,在月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整个潇湘水面是平静的,没有风也没有浪,满天星斗正浸泡在江水里,星星冷得似乎在发抖。

“风定”“清”“不动”“冷”表现了环境清寒、幽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2)“遥闻妃瑟泠泠”,可作两种理解:①很可能是特定的地点和清冷的环境触发了词人的历史联想,并由此产生一种若有所闻、似幻似真的错觉;②也可能是确实听到鼓瑟之声,但词人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虚幻化、神话化了。

选取这两种理解中的一种分析“遥闻”即可。

(3)词最后两句,写听完曲子,抬头寻找妃子,她已悄然不见踪影了,只有江岸无数座青青山峰巍然耸立,更进一步写出词人的怅惘之情和刚毅不屈的性格。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有:“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词末两句全用钱起成句入词,但用得恰到好处,毫无斧凿之痕,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答案(1)渲染了清寒(冷)、幽静的氛围。

表达了孤独、悲凉的心情。

(2)远远地听到;确有闻其声,通过想象把它幻化为娥皇、女英在鼓瑟(或理解为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联想产生的错觉或幻觉)。

(3)以景语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化用前人诗句,自然、贴切);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曲终之后词人更深一层的寂寥和怅惘,体现了他刚毅不屈(高洁)的性格。

3.(2015·南通二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尽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意象的特点分析营造的氛围。

“断桥”意味荒僻无人经过;“幽径”幽深的小路;“孤烟”说明渔村荒凉,没有生气。

(2)“黯然”悲哀、伤感;“愁无际”化虚为实,写愁之深;“秋光老尽”词人触景伤情,想到自我;“故人千里”直抒胸臆,点明因思念友人而悲。

(3)从内容上来看,“尽日”说明时间之久;“空”本义是“白白地”“徒劳”,在这里表现出失落之感;“凝睇”抓住了刻画人物最集中的一点——眼神,情感表达含蓄有节制。

从结构上来看,“凝睇”与“伫立”遥相呼应,让我们感受到整篇词一气呵成,情感抒发浑圆融合。

答案(1)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

(2)“秋光老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3)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4.(2015·南京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苏轼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诗歌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做赏析题时需要留心题干,“简析”二字很重要,表示答完手法和情感,还要有对诗句的解读。

(2)诗中对“野人舍”的描写主要集中在颔联和颈联。

颔联写了室外的修竹和清泉;颈联着重写了竹杖和松床。

根据所写内容概括即可。

(3)因为已有“孤”字,可想到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尾联因为是景物描写,可以结合景物描写的作用想到衬托环境的幽静。

答案(1)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用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轻松愉悦之情。

(2)室外环境:修竹倚山,清泉横道。

生活用品:芒鞋竹杖,蒲荐松床。

(3)以孤萤夜深自开阖,衬托山居环境的幽静;以孤萤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

5.(2015·苏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1分)斜谷邮亭玩海棠花[唐]顾非熊①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②家。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注】①顾非熊:唐代诗人,苏州人。

少小聪明,后却困举场三十余年。

做过盱眙尉,后弃官隐居茅山。

②羽人:道教称道士为羽士、羽人。

(1)第一首诗以“玩海棠花”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如何描写“未开海棠”?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