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节约的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会责任感,改变传统供应链管理思想,增强低碳环保观念,打造绿色品牌。

上下游企业团结协作,加大绿色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投入,实现绿色采购、绿色产品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配送[5]。

同时,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技能培训,企业高层管理者、基层员工、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树立绿色环保目标,将低碳环保贯穿日常运营与管理,创造企业绿色文化,加快绿色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升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技术研发,鼓励技术创新。

实现绿色供应链运营的有效途径就是绿色技术创新。

供应链中各个活动实现绿色转型都需有技术支持,因此,加强技术研发至关重要。

首先,要求企业不断深入研究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新领域,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绿色供应链运营系统,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其次,与具有绿色供应链实施技术的相关公司建立协作关系,引用其进行技术强化自身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力;最后,国家应该鼓励企业积极研究探索创新技术,提供相应政策扶持,提高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的积极性,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三)建设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

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以大数据作为支撑,构建强大的智能网络系统,推动传统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间高效的协同合作,有效统筹配置资源,优化整合订单服务,降低碳排放与企业运作成本,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集成供应链中所有企业活动,实现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线上采购、订单整合、配送路径优化、绿色包装回收跟踪、高效协同生产,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综上所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有效解决当前绿色供应链运营存在的困境,建立完善绿色法律制度、突破绿色环保技术瓶颈,才能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外,企业加快转变环境观念,培养绿色企业文化。

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绿色数智化供应链系统平台,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实现绿色供应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蓬勃发展。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影响行业发展的其他要求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 能源节约方面
–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 – 实施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 广工程 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重大节能工程 广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重大节能工程 – 继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制定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目 标
提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 规划层面: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 能定位 能定位。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控制海洋开发强度,严 守资源 境生态红线 控制海洋 发 度 格生态环境评价,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 统 统。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格 管 • 项目层面: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保护和修复自然生 态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强化对交通建设活动的生态 环境监管 • 管理层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严格 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 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责任追究制度
废旧物品循环利用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和交通运输组织方式的绿色化 资源节约
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任务要求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 节点水污染防治 船舶水污染防治 节点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岸线和土地资源节约 清洁能源运输装备 运输装备燃油经济性 老旧运输装备淘汰 基础设施节能改造
节能降碳
交通运输行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2015年6月
工作过程
“十三五”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十三五 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与相关政策研究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评 估与“十三五”重点任务研究

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体发[2006]592号)

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体发[2006]592号)

关于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体法发[2006]5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部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使交通事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结合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实际,特制定《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行业节能工作(一)加强节能工作是交通行业一项重要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交通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日益改善,交通运输业的机动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出行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安全、更便捷、更通畅、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客观要求,交通行业的基本装备和道路水路运输总量将迅猛增长,使用能源的总量和品质要求仍将继续增加。

此外,交通行业作为我国终端用能行业,面对石油资源短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形势,交通行业必将成为节能领域的重要行业之一。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目标的实现,交通行业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二)交通行业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手段,在全行业进一步树立节能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全行业开展节能的自觉性,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

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

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专业班级学号作者目录摘要 (2)研究背景 (3)我国交通行业能耗现状 (3)国际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经验 (4)欧盟政府的节能减排经验 (4)日本政府的节能减排经验 (4)国内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经验 (6)影响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的因素 (7)管理性影响因素 (7)结构性影响因素 (8)技术性影响因素 (9)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方案 (11)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及其构建 (11)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规范 (11)加强各方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 (11)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12)不断拓展资金支持渠道 (12)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 (13)完善节能减排激励与约束体制 (13)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 (14)技术结构策略 (14)构建集约型客运交通供给结构 (14)促进铁路货运的高效化,促进货运向节能方式转移 (15)限制小汽车出行及提高交通工具的燃油效率 (15)开发节能运输工具,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15)参考文献 (16)摘要论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道路交通结构性节能减排进行概述,从道路基础设施结构、道路运输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出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总结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内容,并从宏观角度提出我国道路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结构和运输结构优化方向。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妨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推进。

在分析我国公路能耗和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构建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减排的公路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有利于统筹协调和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综合管理体系;技术结构策略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paper sketches out the content of structural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road traffic transport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oad infrastructure structure-road transport structur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wi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the goal,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research content, as well as proposes macroscopic optimization direction for China's road traffic infrastructure 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Nowadays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re developing regularly in our country.Although,many problems exist preventing the work from developing more quickly.On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we get the solution that develop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o enhance governmentsupervision and increase the market awareness of the work is good for us to resolve problems effectively and will push forwar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greatly.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influence factor ;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technical structure strategy1.1研究背景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在持续不断的增长,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我国对外国能源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强,使得能源节约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借鉴国际低碳交通经验 良性发展我国低碳交通

借鉴国际低碳交通经验 良性发展我国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
发展策略
1 低碳交通 的由来及 内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西 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资本运作消 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 ,如今 ,地球
上 8 %以上的化 石能源被 消耗殆 0 尽 。大量粗放使用和依靠煤 、石油 等化石 能源 的 “ 高碳 经 济”排放
尽量减小单位产值的碳排放 ,提升
从调 整 出行方 式上 ,达到 减排 目
1 中选择 或重新 规划 “ 交骨 干线 标。香港依 托轨道 交通形成 了 1 公 0 路” ,骨干线路注重沟通市 区与城 个新市镇 ,聚集 全港近 7 % 的人 基础设施和新型清洁燃料。在新技
术利用方面 :如采用 O A P C等智能
50亿 美元 用来 开 发 绿 色能 源 和 提 0
系统并存 ,绿色街区一方面发展慢 性交通 ,一方面增加并优化公共交
高能效 ,其中 1 9 0万美元用于打 8 造 “ 色 交 通 ” 0 0年 ,发 布 绿 。2 1 《 技术与 变革 :美 国能 源的未 来》
通服 务 ,在调 整交通 设 施 的基础
源消耗和更小环境污染 ,即它以低
能耗 、低排 放 、低 污染 为 基 本特
体。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 通的权利” ,同时也为若干城市打 征,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 交通系统的支撑 。城市交通问题复 破行政区划共同发展公交服务提供 续发展 。为此 ,低碳经济的要求是 杂 ,不良的交通环境和交通 的污染 了法律依据。之后,若干城市结成
城镇共 同体 ,率先编 制 了 “ 交通 出行规划” ( D ) 96年又颁 P U 。19 布了 《 大气保护与节能法》 ,明确 提出了城 市 交通可持 续 发展 的 目
郊 ,注重 与地铁 等方 式 的衔接换 乘 。骨 干 线路与 普通 线路 区别对 待 ,在骨干线路上通过开辟公交专

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及碳减排策略

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及碳减排策略

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及碳减排策略1.引言介绍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的重要性,以及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2.相关理论介绍碳排放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3.数据收集与处理描述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明确变量选择的原则。

4.建立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数据训练建立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利用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模型验证通过测试数据验证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后续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6.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碳排放减排策略提供依据。

7.碳减排策略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城市交通运输碳减排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加强环保宣传等。

8.结论总结研究结果,评估模型的优劣以及碳减排策略的实施效果及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9.参考文献列举本文所使用的参考文献,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第一章节: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城市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对气候变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预测城市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以及制定相应的减排策略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预测城市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并制定合理的减排策略,建立碳排放预测模型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模型,对城市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同时,这个预测模型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减排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文探究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较为准确的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并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碳减排策略的制定来减少城市交通运输的碳排放。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分析、碳减排策略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还将包括下面八个部分:第二章:相关理论,将介绍碳排放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城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浅议公路运输低碳环保战略及措施

浅议公路运输低碳环保战略及措施

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5.219浅议公路运输低碳环保战略及措施①吴坚(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在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张,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促使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环保发展战略。

基于当下盛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下,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就必须高效地利用以及节约常规能源,全面落实低碳环保的发展战略。

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简单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低碳环保的含义以及特征,重点针对公路运输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公路运输低碳环保的措施,希望能够促使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运输 低碳环保 战略 措施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219-02基于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促使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引发了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

长此以往,如果人们只重视经济水平的提高,忽视环境的保护,那么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安全,而且还会阻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当下最为紧急的任务就是构建绿色环保公路运行体制。

纵观我国需要能源消耗的产业,公路运输行业可谓是重要部分,为了促使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走上低碳环保的道路,相关部门可以从设计、施工以及车辆管理等方面,促使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具备规范化以及绿色化的发展要求。

1 公路交通运输低碳环保战略的涵义及特征所谓的公路交通运输低碳环保,实质上就是希望在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最好的排放量,达到高效率的运行工作,满足当下较低污染指数的发展目标。

西安市交通运输业节能降耗的对策研究

西安市交通运输业节能降耗的对策研究
达 国家 出 台 了各 种鼓 励节 能 的 政策 措施 , 能新 技术 和 新产 余辆 。 极推 广 大容 量 、 地板 、 能耗 、 节 积 低 低 环保 型 绿 色车辆 , 提
品不断涌现 , 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国正处于工业化、 我 城 高单一 C G公交车和双燃料公交车的比例。 四是积极推广 N
战 略 意义 。 安市 没 有能 源 资源 , 具 备一 次 能源 生产 能 力。 和企 业 的节能 , 推进 石油 替 代品 的生产 和应 用 , 强节 约 西 不 积极 加 所 以 , 安 市生 产 与生 活用 能 几乎 全部 依 赖外 部购 进 。预 计 用电等措施。 西 这为西安市交通运输 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 了良
进水平 低 1 个百 分点 , 0 主要 产 品单 位 能耗 平均 比 国际 先进水 供 了良好 的科 技 支撑 。西 安市 是 我 国科 技教 育 、 国防 工业 和 平 高 出 4%。20 0 05年西 安 市 万 元 G P 能耗 为 1 3吨标 ; 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 D . O 隹 综合科研 实力居全国前列。全市 煤 , 然低 于全 国平 均 水平 , 与经 济 较 发达 的上 海 、 州等 现有 各 类科技 机构 6 1 , 虽 但 广 6 个 国家级 重点 实验 室 、 程技 术研 究 工
大。 努力 缓解 资源 不 足 的矛 盾 , 断改 善 生态环 境 , 不 实现 可持
续 发展 , 能降耗 已经成 为十 分 紧迫 的任 务 。交 通 运输 业作 节 为重点 能耗 行业 , 目前 国际原油 价格 不 断创 出新 高 、 内成 在 国 品 油 大幅 涨价 的情 况 下 , 能降 耗责 任重 大 。 节

是路网建设增强 了公企业采用节能新工艺 、 新设备、 新材料和具

略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略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摘要】我国的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能源供应能力明显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能源节约效果显著,能源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能源现状尚不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能源工业,能源资源,供应能力,供应安全我国的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是:能源供应能力明显提高,能源节约效果显著,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能源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然而,必须看到能源现状尚不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一、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第一,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

我国石化燃料比较丰富,煤炭资源占主导地位。

2006年煤炭资源保有量为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量约占世界的13%,列居世界第三位,开发潜力很大。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而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燃料储藏量很大。

但煤炭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第二,能源资源禀赋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和运输压力较大。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近海海域。

能源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交通运输压力很大,成本较高。

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下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开采难度较大。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第三,能源资源结构不合理,环境压力较大,将在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比较落后,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因为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家用电气的迅猛增多,油气消费很大,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变。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A.65%B.75%C.85%D.95%【答案】 C2、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此细则体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A.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B.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C.打造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D.打造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答案】 B3、下列属于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适用范围的是()。

A.公益性投资项目B.扶贫开发类项目C.自行建设的项目D.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答案】 D4、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A.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B.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C.能源消耗和土地占用D.土地占用和废物产生【答案】 B5、关于SDS的计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5级评分B.各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C.各项目均采用正向计分法D.有5个项目采用反向计分法【答案】 B6、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方式分为()A.公开招标和封闭招标B.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C.普通招标和特殊招标D.直接招标和间接招标【答案】 B7、按照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目前我国增值税属于()A.消费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C.生产型增值税D.流通型增值税【答案】 A8、制造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政府主导,市场引导B.立足当前,着眼长远C.整体推进,重点突破D.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答案】 A9、私人物品具有的特点是()。

A.非排他性、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竞争性C.排他性、非竞争性D.排他性、竞争性【答案】 D1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是()。

A.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B.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C.发展中等职业教育D.建立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答案】 C11、关于乡镇规划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崛起的绿色战略:高速火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站+生态农场

中国崛起的绿色战略:高速火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站+生态农场

中国崛起的绿色战略:高速火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站+生态农场1.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站,推动绿色城市群崛起高速铁路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但它的建造和维护成本也是不便宜的,如果从单个项目的成本效益来分析,并不一定每个项目都具有商业价值。

然而,如果我们把全国高速铁路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把它看作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就会凸显出来了------它有助于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必将大大缩小全国各大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包括房价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铁路沿线还有很多中小城市会发展成大城市,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一旦高速铁路系统解决了长途旅行的问题,电动汽车的价值便会凸显出来。

电动汽车既节能又环保,使用成本也大大低于内燃机汽车,但续航里程与内燃机汽车差距很大,不适合做长途旅行。

如果高速铁路解决了城际间交通问题,电动汽车只作为市内交通工具,那么,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在100—200公里之内就够了。

在这个范围之内,电动汽车的造价与内燃机车相比就不存在太大的劣势,再加上使用成本上的优势,电动汽车的吸引力会大大提高。

当然,电动车的普及必定以充电站网络建设为前提。

在已经很拥挤的市中心,大部分充电站都会建在现有停车场内,由电网公司供电。

但是,在大城市郊区,在中小城市,在高速公路旁,在任何不拥挤的地方,尤其在高速铁路线旁即将崛起的城市中,都应该建太阳能充电站。

我国近80%的电能来自煤炭,在一个低碳经济时代,我们不大可能再建太多的煤电厂。

如果在全国城乡遍地开花地建设几十万、几百万个太阳能充电站综合服务中心,可以同时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

既然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在中国已经普及,那么,电动汽车的普及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骑自行车既怕刮风下雨,又怕暴寒暴热。

只要电动汽车的价格可以承受,充电站网络建设完善,相信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主都有买电动汽车的冲动,因为开电动汽车比开电动自行车舒服,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内燃机车低很多。

交通运输领域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交通运输领域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交通运输领域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摘要:随着温室效应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发严重,控制碳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刻不容缓。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能耗大户和主要的CO2排放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引导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也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以及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当前绿色低碳交通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尽早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转型引言交通运输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比重达9.7%,其中约80%的碳排放来自路面交通。

若包含交通运输工具生产和供应链环节的碳排放,交通领域总体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的比重将超过10%。

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抢抓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角度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寻新时代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之道。

1理论体系绿色交通属于全新的理念,目前,对绿色交通的概念暂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基本可以概括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发展趋势的交通系统。

具体而言,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步行、非机动车、新能源汽车等为工具,以高效、智能、先进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开发相协调的可持续的综合交通系统。

关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问题的思考

关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问题的思考

关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问题的思考一、节能减排的概念: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二、节能减排的意义: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

节能减排完全没有必要,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

比如石油,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

也仅够我国用三年。

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

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应该节能减排,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

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

我们必须走一条节能减排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

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及节约措施

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及节约措施

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及节约措施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它连接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对于促进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较高,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构成入手,分析降低运营成本的措施一、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构成1.燃料成本:燃料成本是交通运输业运营成本中的最大一块,占到了总成本的很大比例随着油价的波动,燃料成本也随之变动,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2.人力成本:交通运输业依赖于大量的人力进行运营,包括驾驶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车辆维护成本:车辆维护成本包括车辆的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等费用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磨损和故障,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方面的成本也是交通运输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4.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5.管理与运营成本: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安全费用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与运营成本也在逐渐增加二、交通运输业节约运营成本的措施1.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路线: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和规划,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减少空驶和重复运输,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人工成本2.推广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的燃油效率:积极引进和推广节能环保的新型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的燃油效率,降低燃料成本3.加强车辆维护与管理,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车辆安全运营,降低车辆故障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车辆维护成本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力成本: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降低人力成本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6.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7.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8.加强市场调研,优化运输服务: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运输服务,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推广新技术、加强车辆维护与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内部控制和加强市场调研等措施,降低燃料成本、人力成本、车辆维护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管理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支出,从而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运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交通运输业运营成本的构成入手,分析其节约成本的措施一、交通运输业运营成本构成1.燃料成本:在交通运输业运营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据很大比重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我国燃料成本也随之变化,对交通运输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2.人力成本:交通运输业依赖于大量的人力进行运营,包括驾驶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车辆维护成本: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磨损和故障,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这方面的成本也是交通运输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4.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5.管理与运营成本: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安全费用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与运营成本也在逐渐增加二、交通运输业节约运营成本的措施1.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减少空驶和重复运输,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人工成本2.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燃料成本:积极引进和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降低燃料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3.强化车辆维护与管理,降低车辆故障率: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车辆安全运营,降低车辆故障率,从而降低车辆维护成本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降低人力成本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运输能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6.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7.深化内部改革,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优化管理流程,降低企业管理成本8.加强市场分析,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优化运输服务,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三、结语降低交通运输业的运营成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车辆维护与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内部改革和加强市场分析等措施,降低燃料成本、人力成本、车辆维护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管理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支出,从而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在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场合交通运输业的管理者、经营者、策划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它可用于以下场合:1.交通运输企业战略规划: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企业可以依据本文章中提出的成本节约措施,优化运营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2.政策制定与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交通运输相关政策时,可参考本文章,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3.交通运输项目评估:在评估新的交通运输项目时,可以利用本文章中提到的成本节约措施,预测项目运营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4.交通运输行业培训:本文章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培训资料,帮助从业人员了解行业成本构成,掌握节约成本的方法和技巧5.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可以利用本文章指导日常运营管理,如车辆维护、人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注意事项在应用本文章所述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量身定制: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节约措施不同企业规模、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需要灵活调整和实施2.技术与管理并重:虽然技术措施(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但管理措施(如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同样重要企业需要两者结合,形成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3.持续改进与创新:成本节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持续改进管理,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4.人才培养与引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5.风险评估与应对:在实施成本节约措施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性6.法规遵守与政策适应: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关注政策动态,确保成本节约措施与政策导向一致7.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8.市场调研与分析: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运输服务策略,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上述的注意事项,交通运输业者可以更有效地应用本文章中的建议和措施,实现成本节约,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流行业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物流行业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物流行业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第一章绿色物流理念导入 (3)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内涵 (3)1.1.1 绿色物流的定义 (3)1.1.2 绿色物流的内涵 (3)1.2 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对比 (3)1.2.1 传统物流的不足 (3)1.2.2 绿色物流的优势 (4)1.3 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 (4)1.3.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1.3.2 企业积极参与 (4)1.3.3 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4)1.3.4 绿色物流市场逐渐成熟 (4)第二章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 (4)2.1 绿色物流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4)2.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4)2.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5)2.2 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建设 (5)2.2.1 绿色物流术语标准 (5)2.2.2 绿色物流技术标准 (5)2.2.3 绿色物流服务标准 (5)2.3 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的协同作用 (5)第三章企业绿色物流战略制定 (6)3.1 企业绿色物流战略的制定原则 (6)3.2 企业绿色物流战略的内容 (6)3.3 企业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步骤 (7)第四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应用 (7)4.1 绿色物流技术概述 (7)4.1.1 绿色包装技术 (7)4.1.2 绿色运输技术 (8)4.1.3 绿色仓储技术 (8)4.1.4 绿色装卸技术 (8)4.1.5 绿色信息技术 (8)4.2 绿色物流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8)4.2.1 绿色物流装备的研发 (8)4.2.2 绿色物流装备的应用 (8)4.3 绿色物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9)4.3.1 政策层面 (9)4.3.2 企业层面 (9)4.3.3 技术层面 (9)第五章绿色物流运输管理 (9)5.1 绿色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 (9)5.2 绿色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 (9)5.3 绿色物流运输成本控制 (10)第六章绿色物流仓储管理 (10)6.1 绿色物流仓储设施建设 (10)6.1.1 设施规划与设计 (10)6.1.2 设施选材与施工 (10)6.1.3 设施运行与维护 (10)6.2 绿色物流仓储作业管理 (11)6.2.1 作业流程优化 (11)6.2.2 作业方式创新 (11)6.2.3 作业环境管理 (11)6.3 绿色物流仓储成本控制 (11)6.3.1 成本核算与分析 (11)6.3.2 成本控制措施 (11)6.3.3 成本控制评价与改进 (12)第七章绿色物流包装与废弃物处理 (12)7.1 绿色物流包装设计与应用 (12)7.1.1 绿色物流包装设计原则 (12)7.1.2 绿色物流包装设计方法 (12)7.1.3 绿色物流包装应用案例 (12)7.2 绿色物流包装材料的选择 (12)7.2.1 绿色物流包装材料类型 (12)7.2.2 绿色物流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12)7.2.3 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 (13)7.3 绿色物流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3)7.3.1 绿色物流废弃物处理方法 (13)7.3.2 绿色物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13)7.3.3 绿色物流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策略 (13)第八章绿色物流信息管理 (13)8.1 绿色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13)8.1.1 构建原则 (13)8.1.2 系统架构 (14)8.1.3 系统功能 (14)8.2 绿色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14)8.2.1 互联网技术 (14)8.2.2 物联网技术 (14)8.2.3 大数据技术 (14)8.2.4 云计算技术 (15)8.3 绿色物流信息管理的效益分析 (15)8.3.1 提高物流效率 (15)8.3.2 降低物流风险 (15)8.3.3 提高客户满意度 (15)8.3.4 促进环境保护 (15)8.3.5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15)第九章绿色物流产业链协同 (15)9.1 绿色物流产业链的构建 (15)9.1.1 构建原则 (15)9.1.2 构建内容 (15)9.2 绿色物流产业链协同模式 (16)9.2.1 产业链内协同 (16)9.2.2 产业链间协同 (16)9.3 绿色物流产业链协同效益 (16)9.3.1 环境效益 (16)9.3.2 经济效益 (16)9.3.3 社会效益 (16)第十章绿色物流发展评价与监测 (17)10.1 绿色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7)10.2 绿色物流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 (17)10.3 绿色物流发展监测与预警机制 (17)第一章绿色物流理念导入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内涵1.1.1 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物流过程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交通运输部机关节能减排倡议书(二篇)

交通运输部机关节能减排倡议书(二篇)

交通运输部机关节能减排倡议书资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突出。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___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将于___月11至___日举行,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国管局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

作为国家机关公务人员,我们应该认识在先、行动在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事做起。

为此,我们特向部机关干部和职工发出倡议:1、办公室内多用自然光,离开办公室及公共场所时随手关灯。

2、减少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下班及时关闭室内电源。

3、会议室、办公室(家庭)做到冬天空调温度不高于20度、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

4、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既锻炼身体、又节能省电。

5、提倡双面使用打印纸,减少纸张消耗,推进无纸化办公。

6、提倡自备水杯,少饮瓶装水,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

7、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8、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9、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10、提倡选用节能型汽车,提倡学习节能驾驶技术操作。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交通运输部机关节能减排倡议书(二)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交通运输部作为国家重要的机关部门,负责着大量的交通活动和运输服务。

我们深知交通运输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我们要推广绿色出行理念,鼓励和引导全体员工选择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特别是短途出行。

我们可以提供员工的出行建议,整合交通信息,提供便捷的出行方案,以减少汽车使用,并降低碳排放。

我国区域的能源战略选择与策略应对

我国区域的能源战略选择与策略应对

我国区域的能源战略选择与策略应对摘要:能源诚然是一国发展之战略要素之一,在地缘政治层面尤其如此,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当建立“中、日、韩、俄”的东北亚能源共同体。

但是在现实的看来,我国有着更好的战略选择,应该对以俄罗斯为核心上和组织和一日本为核心的中日韩自贸区采取能源合作战略,并尝试分别建立“上合组织俱乐部”和“中日韩能源联合采购中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日能源竞争区域能源区分战略具体策略一、中日两国的能源竞争现状(一)中日两国的能源同构性角逐中日两国占据了本地区油气能源的绝大多数需求份额,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而中国对以上能源虽然具有自我生产的能力,但是由于发展需要,对外各种能源进口逐年增减,已经进入能源预警期。

因此,基于两国在能源方面的需求结构,不可能是一种供需合作的关系,是一种能源消费型的同构性竞争。

对于同构性的竞争环境,日本对我国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能源相对获益”战略。

日本在与中国争夺俄罗斯能源进口上,采取了“相对获益”零和博弈模式。

从结构主义的角度看,国际体系中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国际事务的常态。

因为国际社会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缺乏能够强制执行各项协议的国际权威。

因此,各国对体系结构中国家之间相对实力的变迁非常敏感。

在是否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问题上,国家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最大获益,而是阻止他国实现有利于增强它们相对实力。

(二)能源运输的马六甲困局我国原油运输主要依靠的中东航线、非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80%以上的进口原油依赖这条充满变数的咽喉要道。

而马六甲海峡日本的主要海运中转点,承担了其90%的原油运输中转,因此,日本企图控制马六甲的野心也不难理解。

当代的海盗已远不如传统印象中那般猖獗,日本的商船更是几乎没有真正收到过海盗袭击,但是日本频繁出动海军至马六甲附近海域,在笔者看来,这是日本“借海盗之尸还军国主义之魂“的表现罢了。

二、中国的能源区域区分战略(一)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从当前来看,考虑到中日两国之间的特殊地缘政治特性与历史纠葛,即使中国主动示好,日本也未必会改变“以邻为壑”的能源外交战略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正式建立,也必将对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和转型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中对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1导言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已制定完成。

交通减碳将着力抓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节能低碳装备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出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火热,多地提出相关计划,轨道交通、充换电设施等成为备受关注的赛道,未来市场空间可期。

2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绿色低碳目标将使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运转方式产生深刻变革,当前中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也仅有30年。

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

2.1对企业产业结构的挑战企业整体产业结构中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依然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针对绿色低碳目标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巨大转变,需要企业对产业发展方向有准确的研判和清晰的规划,在短时间内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

2.2对企业能源结构的挑战企业虽然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去煤炭”改造,但是总体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高,在“去煤炭”工作基本完成后,继续大规模调整能源结构的工作将由能源供应环节深入到生产工艺环节,工作难度比“十三五”期间提高了至少一个等级,绿色低碳目标要求必须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

2.3对企业管控能力的挑战企业2035年运营碳中和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的主要工作是产业机构、能源结构调整,同时也需要对传统企业管控模式下节能环保管理方式进行重大的调整,一方面对企业的宏观管控能力和各子企业对关键工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全价值链上下游碳排放的影响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源节约规章制度细则

能源节约规章制度细则

能源节约规章制度细则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但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使其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为了有效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节约的规章制度细则。

能源节约规章制度细则旨在通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这些细则的制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能源节约规章制度细则。

首先是建筑节能规章制度细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已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

为了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细则。

比如,美国的“能效献议”要求建筑行业要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建筑能效标准,促进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标准,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明确了建筑节能的要求和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次是交通运输节能规章制度细则。

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量高的行业之一。

为了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细则。

例如,欧盟设立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规定,要求汽车制造商逐步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同时,还有限制进口高能耗和高污染交通工具的政策,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工具、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再次是工业生产节能规章制度细则。

工业生产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细则。

例如,欧盟对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工业企业设立了碳排放许可制度,对排放量超过一定限额的企业进行规范和管理。

我国也积极推行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强能源管理,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最后是家庭节能规章制度细则。

家庭能源消耗是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鼓励家庭节能减排,各国推出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细则。

例如,美国规定了家电能效标签制度,要求厂商在电器上标明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引导消费者选择高能效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8~9综合运输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节约的战略选择□ 杨洪年为了化解运输供需矛盾,“十五”期间交通部门纷纷出台跨越式发展方针,运输供给能力大大增强。

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耗能飞速增长,交通运输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同能源供给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成为“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辟出一条节能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突破交通运输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1.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费的大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主要是石油消耗大幅度增加。

1990~2004年各种运输方式石油消耗年均增长率7.35%,道路交通石油消耗量年均增长率8.83%,同期全社会石油消费增长率6.5%。

交通运输石油消耗的增速高于全社会石油消费的增速。

由于交通运输石油消耗增长快,它占全社会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

1990年整个交通系统和道路交通成品油消耗量占全社会成品油消耗量的比重分别为45%和28%,2004年分别提高到54%和42%左右。

2.高耗能运输增长快,导致交通能耗过快增长。

从各种运输方式百吨公里油耗指标看,2003年航空燃油消耗35.4公斤;道路运输汽油消耗6.9公斤,柴油消耗5.2公斤;铁路运输柴油消耗0.5公斤;水路运输燃料油消耗0.6公斤。

从运输增长速度看,1990~2003年单位运输工作量能耗最高的航空和道路运输年增长率分别为13.98%和7.2%,单位能耗较低的国内水路和铁路运输年增长率分别为5.4%和3.65%。

由于高能耗运输方式增速快,使运输结构发生变化,航空客运比重由4.1%提高到8.8%,道路客运比重由46.6%提到高56%,铁路客运比重由46.6%下降到34.7%。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交通运输能源消耗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

3.油价攀升,给交通带来很大冲击。

近年来,国内油价上调使一些汽车运输公司和航空公司出现亏损和经营困难,铁路、水路交通虽然单位运输能耗较低,但高油价也使运输成本增加。

国际油价不断攀升,长期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虽多次上调,但仍低于国际市场。

我国全面开放成品油市场,油价还将进一步上涨,这对交通运输特别是航空和道路运输带来更大冲击。

4.交通运输石油供应将持续紧张。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0%。

1990~2004年国内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7%,而同期全社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6.5%,石油供需差距很大,靠进口补充不足。

因此,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1993年为6.3%,2000年提高到30.25%,2004年又提高到45.1%。

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大户,预测2004~2010年交通运输成品油消耗年增长率6.8%,而预期国内原油产量年增长率不过2%,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提高。

因此,未来石油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交通运输用油也将更加紧缺。

1.交通节能是缓解运输用能紧张,满足运输需求的迫切要求。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运输供给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之后运输供需矛盾将显著缓解。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需求的增长,交通运输能源需求量也继续增长,如果运输能耗指标不能降低,能源进口又有一定限度和较大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满足运输需求的制约因素就会由运力不足转化为能源不足。

因此,不仅扩大运输能力是满足运输需求的迫切要求,交通运输节能也是满足运输需求的迫切要求。

2.交通节能是改善运输企业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在运输成本构成中,燃料成本占很大比重,特别是道路和航空运输,燃料成本约占30%~40%。

油价攀升,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难度增大。

要化解因高油价、高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困难,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就必须狠抓2006/8~9综合运输节能,降低单位运输量能耗,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经济效益。

3.交通节能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重要保证。

“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比200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费大户,因此,交通节能,降低单位运输能耗,对实现国民经济节能目标也是重要保证。

4、交通节能、缓解石油消费过快增长,是减少石油进口的重要途径。

2004年交通运输全行业消耗汽、煤、柴等燃料油约10750万吨,折合原油1.5亿吨以上,如果交通运输年节能率能达到4%,估计可降低全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1.8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节能的综合目标是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与技术效率、运输效率、运输结构密切有关。

在当前运输格局下,此三方面都存在很大节能潜力。

因此,交通运输要实行全面节能战略,调整结构、创新技术和严格管理三方面并举。

1.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和利用节能型运输方式(1)调整旅客运输结构,发展快速轨道交通。

各种运输方式客运能耗差别较大,每百人公里消耗标准煤,道路大客车为1.5公斤,小轿车为3.8~4.8公斤,航空为6.8公斤,快速铁路约为1.0公斤,而且可采用电力驱动,不消耗石油,是节能省油的客运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间和城市圈客流快速增长,要求具有大运量、高速度、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来满足客运需求,电气化快速轨道交通当是首选。

实践证明,铁路快速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

在铁路提速前,1990~2000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只有3.7%,铁路提速后,2000~2005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就提高到6%。

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2004年道路客运比重降低1%,其中运量转移到电化铁路上去,粗略计算可节约石油19.6万吨。

现在城市圈客流以道路运输为主,如长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城际间客流道路占87.8%,铁路只占9.3%。

因此,大力发展快速和高速轨道交通是优化客运结构,改善客运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既可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运需求,又取得节油的效果,一举两得。

(2)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充分利用铁路和水路运输。

铁路和水路运输是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运输方式。

煤炭、石油、矿石、钢铁、化肥等物资运量大、运距长,适宜于用铁路和水路运输。

但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等原因,晋、陕、蒙西煤炭外运量中,铁路比重下降,公路比重上升。

汽车外运煤炭量1990年为2300万吨,占11.6%;1995年为2800万吨,占12.5%;2000年为4000多万吨,占15.7%;2004年为1.2亿多吨,占23.5%。

北方沿海唐山、天津港煤炭转运量中,约有40%~50%也靠汽车集运而来。

如果2004年“三西”煤炭外运汽车运量中有1%,转移到铁路上去,一年就节约汽、柴油10多万吨,调整煤炭运输结构的节油效果很可观。

充分利用沿海、长江等内河水运替代部分汽车大宗货物运输,同样获得节油效果。

(3)调整城市运输结构,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我国大城市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运输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城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运力较小,不适应城市人口多、客流大、高密度的特点;二是城市交通石油消耗量大,能源消费结构单一。

要改变城市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石油消耗就必须转变城市交通增长方式,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在城市交通方式中,轨道交通具有能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轻的特点。

地下铁道单向输送能力2万~3万人/小时,是公共汽车的5倍,小汽车的20倍;千人公里能耗11公斤标准煤,是公共汽车的1/2,小汽车的1/8,而且电力驱动,不消耗石油。

因此,调整城市运输结构,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大力提高轨道交通客流比重,既是解决大客流的途径,也是节能省油的战略选择。

2.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交通工具节能(1)发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汽车新技术。

柴油机压缩比汽油机高,柴油车热效率22%~24%,汽油车热效率只有16%~18%左右,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柴油车比汽油车可节油18%~30%左右,而且可以利用既有的燃料运输、储存设施,投资省、见效快。

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中,柴油乘用车仅占0.2%,在乘用车生产量中,柴油车仅占3%左右。

因此,只要采用目前国际上已经应用的先进柴油机技术,就能收到实实在在的节油效果。

此外,通过科技创新继续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热效率,具有广阔的节油空间。

据报道,欧洲和日本预计未来10年,汽车燃油经济性将分别继续提高36%和25%,可见开发节能新技术仍是未来较长时期运输工具节能的基本路径。

(2)大力发展铁路电力牵引节油。

内燃、电力牵引代替蒸汽牵引已在铁路实现,总的节能效果很显著。

但与此同时,柴油消耗量却由1990年的290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550多万吨,增长约90%。

因此,继续调整铁路动力结构,2006/8~9综合运输发展电力牵引,以电代油,既适应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又节约石油消耗。

例如,客货流量最大的京沪铁路由内燃牵引改造为电力牵引,可提高运输能力,估计每年可节约石油50万吨左右。

(3)发展节能新型船舶。

2004年水运船用燃料油1300多万吨,约占全国燃料油消耗量的25%以上。

我国燃料油供应不足,每年要大量进口,预计2010年船用燃料油1600万吨以上。

因此,应大力发展船舶节油技术,开发或引进节能新型船舶和节能发动机,淘汰油耗高的老旧船舶。

此外,还可以研发船用新型燃料,如船用油煤浆燃料,以补充船舶燃油的不足。

3.加强管理,提高交通业能源运输效率(1)提高道路交通能源效率,降低单位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

我国道路交通企业单位运输量油耗指标不仅高出国外先进水平20%左右,而且多年来没有降低,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1990年~2004年道路交通企业单位运输工作量载客汽车汽油消耗提高38%,柴油消耗提高52.7%;载货汽车汽油消耗提高12.7%,柴油消耗提高25%,这反映出道路交通企业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因此,要狠抓以节能降耗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提高运输和能源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系统,掌握客货流规律,合理调度运力,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空驶率,提高道路交通能源运输效率。

(2)提高铁路交通能源运输效率。

近10多年来,以标准煤计算的铁路总能耗基本没有增长,这是由于电力内燃牵引代替蒸汽牵引带来的效果。

至于电力、内燃牵引能源利用效率并没有提高,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1990~2004年铁路内燃牵引单位油耗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略有提高;电力牵引单位电耗基本保持不变。

在这期间,铁路内燃和电力机车现代化水平提高,而运输能耗指标不见降低,这应从运输管理和机力运用上找原因。

因此,铁路企业应改进客货运输组织和行车组织,精细能源管理,以不断提高铁路能源运输效率。

(3)提高水路交通能源运输效率。

我国水路各航区燃油经济性差别较大,内河、沿海、远洋船舶单位运输量燃油消耗之比约为1∶0.7∶0.6。

之所以如此差别,除各航区船舶技术含量不同外,船舶运营效率差别是重要原因。

如船舶航行率,内河为30%~35%,沿海为45%~50%,远洋为55%~60%;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内河45%左右,沿海55%左右,远洋6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