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言文教学须重视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文言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三个视角分析
文言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三个视角分析作者:温小军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04期基于不同文体探讨教学内容,目前正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乃至重点问题。
文言文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对其教学内容的探讨也备受关注。
然而,受当前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影响,在许多文言文课堂中,既想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又想落实过程和方法目标,还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当作文言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这必然导致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大“拼盘”: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断句、翻译、思想主题、写作手法等无所不包。
这不仅导致该堂课缺乏必要的教学重点,而且还会因为教学时间的有限导致各种教学目标的落空。
基于此,我们通过对一些文言文教学课例的研习,认为文言文教学可从言语内容、言语形式、阅读方法三个不同视角集中开发教学内容,自觉遵循每种视角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逻辑,集中、有效地实现该种视角要求下的文言文教学目标。
以下围绕这三个不同的开发视角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开发进行一些必要的阐释。
一、以言语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言语内容指的是一篇作品写了什么,也即文本的思想内容。
将言语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也就是将文本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即整堂课主要是围绕这篇文言文写了什么进行教学。
言语内容之所以能作为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理上分析,主要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保留、传承下来的。
因此,应引导学生涵泳到文言文作品之中,去汲取古代文化中的丰富营养。
从现实来看,一方面缘于人们对以往以文言文课堂中“教师忙于逐字逐句串讲、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一做法的反感乃至反判;另一方面则直接受到“语文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及相关思想观点的催生。
郭初阳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以“了解民族的朗健精神”、“懂得真理的相对性”、“探究愚公移山故事的文化内涵”为教学目标,努力引导学生对该文的主题思想进行解读,可视为是从言语内容这一视角开发文言文教学内容的一个课例。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百度文库(共7篇)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百度文库〔共7篇〕第1篇: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进步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心得之一:要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根本上是文学教学。
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
《桃花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
《与朱元思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吴均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跃然纸上。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进展审美教育。
心得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底,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的之一,但仅此一个目的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根底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进步读写才能。
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络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展思想品德教育。
比方教《爱莲说》,教育学生学做“君子”,学习洁身自好、端庄正直、不攀富贵的君子品格。
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误区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
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老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
我们对学生的才能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场,因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开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科学生,要让他们学有所得,教师在教学该课程中的文言文内容时,应注意文言文的词义、文章中蕴含的古代文化常识以及它所体现的文学性等内容的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在高等院校里,《大学语文》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文言文内容又是这门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教师在教学这门课时,既不能像教中文专业的学生那样精讲细析,又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就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掌握文言词词义词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所在。
因为正确理解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工作,不明词义,就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甚至无法进行阅读。
有的学生对课文中讲过的词语掌握得很好,但把该词语放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就不知其义了。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不能从语境上辨析词义外,关键还是学生对词义缺乏全面的了解。
例如“间”这个文言词,它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间隙”,《说文解字》解释为:“间,隙也,从门从月。
”除了“间隙”这个意义外,它还有“一会儿”“间或”“参与”“小道”“悄悄地”等意义。
教学中,教师要把“间”此时此刻的意义和其它语境中的意义联系起来讲析。
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间”的常用义,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全面地掌握该文言词的意义了。
懂得了一个词的较多意义,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就能很好地辨析文言词的意义。
如果词义掌握太少,及时语言环境把握得再好,也难以准确地推知词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要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的人类活动就是靠文言文记载下来的。
要想读懂文言文,只有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古代的文章反应的是古代的社会现实,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官职、天文历法以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
由于古今时代差异较大,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感知就十分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认真对待古代文化常识,这虽然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果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就难以读懂文言文。
对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作者:刘艳芳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五千年华夏民族文化与思想道德的沉淀与载体。
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与难度。
本文分析了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了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内涵,提出了需要探索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文言文;教学;意义;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14-02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史,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文言文。
文言文一般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是基于先秦口语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
现代中国社会已融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社会的转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
初中正是学生性格习惯的塑造期,利用文言文的传授,可以让初中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及现状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是文言文,其教学的发展历史悠久。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包括诵读法、句读法、涵泳法、串讲法和训诂法等。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老师讲授、学生识记。
教学主要注重诵读、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忽视详细的讲解。
六十年代初,对话教学法得到广泛运用。
80年代,文言文教学结合诵读、点读、翻译及浏览训练,侧重于十个基本序列的训练。
90年代以后,文言文已经失去了语言生活环境,其教学方法的发展缓慢。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填鸭式教学法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虽然我国语文教改的发展迅速,但文言文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
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创造背景和词字句往往需要花费30分钟以上,学生基本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空间。
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受到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 要 : 言 文教 学 是 高校 《 学 语 文 》 程 中非 常重 要 的 一 个部 分 , 为非 汉语 言 文 学 专 业 的 文 科 学 生 , 让 他 们 学有 所 文 大 课 作 要 得 , 师在 教 学该课 程 中的 文 言文 内容 时 , 注 意文 言文 的 词 义 、 章 中蕴 含 的 古代 文化 常识 以及 它 所 体 现 的 文 学性 等 内 教 应 文 容 的教 学。
词 义缺 乏 全 面 的 了解 。 例如 “ ” 个 文 言词 . 是 一 个 会 意字 , 间 这 它
本 义是 “ 间隙 ” 《 文解 字 》 ,说 解释 为 :间 , 也 , 门从 月 。 ” 了 “ 隙 从 除 “ 间隙 ” 个 意 义外 , 这 它还 有 “ 会 儿 ” 间或 ” 参 与 ”小 道 ” 悄 悄 一 “ “ “ “ 地 ” 意义 。教 学 中 . 师要 把 “ 此 时此 刻 的 意义 和 其 它 语 境 等 教 间“ 中 的意 义 联 系起 来 讲 析 , 学 生 全 面 的 了 解 ” “ 常 用 义 , 让 间 的 这
对 待 生 与 死 、 和 利 应 该 具 有 的 正 确 态 度 , 《 我 所 欲 也 》 有 义 如 鱼 ;
的教 导人 们 崇 尚节 俭 、 对 奢 侈 , 《 俭 示 康 》 有 的反 映 了古 反 如 训 ; 代官 吏 廉 洁 自守 的美 德 , 《 王忠 肃 公 翱事 》 有 的 揭 露 了封 建 如 记 ;
在 高 等院 校 里 ,大 学 语 文 》是 非 汉语 言 文 学 专业 的文 科 生 《 必修 的 一 门课 程 ,而文 言 文 内容 又 是 这 门课 程 中最 主 要 的 内容
曰 : 赐 不 可违 也 。 (训 俭 示 康 》其 中“ 宴 ” “ 君 ”《 ) 喜 、同年 ” 涉 及 到 就
文言文教学须重视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Q u a i f t y e d u c a t i o n
国
镙, { - 诗 丈
文言文教学须重视思想 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田 爽
( 盘 山县教 育局 ,辽 宁 盘锦 1 2 4 0 0 0 )
【 摘要 】文言文具有语言艺术 ,还有丰 富内容 ,也有深刻思想 内涵,形式、内容、思想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因此在语文教 学中渗入 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语 文教 学过程 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 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 神 。新课 标要 求 “ 阅读 浅 易文 言文 ,能借 助 注释 和工 具书理 解基 本 内容 ”。 如何把 握 文章 的思 想 内容和如 何理 解 文章的 思路是 关键 。文 言 文教 学也 应体 现新 课标 “ 写作要 感情 真 挚 ,力求表 达 自己对 自然 、社 会 、人 生的 独特 感 受和真切 体 验” , “ 发 现 生活 中的丰 富 多彩 ,扑 捉 事物 的特征 ,力 求有新 意地 表达 ”等 写作要 求。如 果孤 立地 进行 词 句在表 情达 意上 的作 用 ,则谈 不上 深入领 会 文章 的思 想 内容 。 【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内容 ;思想;情感 ;审美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素质教育 已经实施二十多年了,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 第 四 ,文言 文教学 也 应体 现新课 标 “ 写作 要感 情真 挚 ,力 求表 师还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思维,还是 以学科为本位,为成绩而教。一 达 自己对 自然 、社会 、人 生 的独特 感受 和真 切体 验 ” , “ 发 现生 活 些 老师 说 : “ 文言 文教 学最 简 单 了 ,只 要让 学生 记 住字 、词 、句 篇 中的 丰 富多彩 , 扑 捉事 物 的特征 , 力 求有新 意地 表达 ”等 写作要 求 。 的译 文就 可 以了 ,其他 的什 么 思想 内容 和 写作 方法 等等 都不 用讲 , 课本 中文言 文精 巧的 构思 ,严 谨 的结构 ,匠心独 运 的篇章 ,都 足 以
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文言文教学方法作者:左炳峰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02期每一篇经典的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美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古人作文,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但仍然是以情贯之,笔下流淌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来的是知识分子的大抱负、大胸襟、大智慧。
这些精彩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需要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的。
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积极兴奋状态接受新知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审美乐趣的熏陶,在多次反复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从品味语言入手是解读文章的钥匙要使学生进入情感丰茂的句子中去,感受字里行间波澜壮阔的美,必须从品味语言入手。
品味语言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或动情诵读,或比较词句,或揣摩语境。
课文中的语句,或凝聚作者观点、揭示人生哲理、反映人生真谛;或写景生动、抒情真切、情景交融,都是值得品味、富于启迪。
品味语言是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
新颖独到的品析,加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会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如沐春风。
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描写异常精彩。
文章用大段独白,用排比句,用节奏短句,让唐雎痛快淋漓、慷慨激昂大讲而特讲,使文气磅礴,若决堤之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朗诵,体会其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格。
二、丰富课文背景是深悟文意的课外工夫采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在课堂愉快的学习中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文意的揣摩。
如在讲授《陈涉世家》时,在课堂上我既讲授秦末农民起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把陈胜的起义放在大背景中,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陈胜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英雄形象,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晚自习时阅读贾谊的《过秦论》,从理性上认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大泽乡起义胜利的原因。
这使得课堂文言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字句的教学了,更多的时候是增长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激励了学生的智慧和勇气。
文言文教学的理构想与实践
论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践作为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项内容,文言文在理论上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从工具性的角度看,文言文是古汉语知识的重要载体;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文言文是中国古典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晶,且两者互相融通,蕴含丰富。
然而,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又会发现,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文言文教学都面临着几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文言文因其历史性话语的特殊形式,使其与现代汉语在语境和言语表述层面存在巨大差别,对学生造成了很多阅读理解方面的障碍,教学中要有效地彻底解决此问题相对困难;二是文言文中蕴含的古典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有些甚至同时涉及文、史、哲及美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的观念与新时代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学生头脑中的观念有本质的不同,需要认真仔细地辩证吸收。
这就要求教师在关照现代观念和语境的前提下,慎重处理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关注现实,在两者之间找到科学的方向与有效的方法。
那么,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该如何实施,才能在适合现实语境的条件下实现其教学目的,则需要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和探索。
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多种尝试,笔者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提出了粗浅的看法和主张,并在此形诸文字,期望能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教学法则:懂得舍弃,精于舍弃文言文如何教,历来颇有争议。
教师也各有各的做法,有的是先疏通文义,再以现代文视之;有的是字词解析与内容讲解穿插进行,以求学生能感兴趣。
最常见的教法是教师从头讲到尾,讲解的过程中遇到重点字词句就特别强调一下。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它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尤其是有些篇幅过长的文言文,内容含量丰富,若是从头讲到尾,学生很难记住,因为知识太繁杂。
这种做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既关注了全面,又强调了重点,无所遗漏,实际上回过头来想想,学生可能什么也没记在脑子里。
笔者此前听过一堂课,至今仍记忆犹新。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推荐15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1)一、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毋庸置疑,要实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简约化这一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
谈中学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谈中学文言文三步教学法〔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三步教学法〔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81—01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近年来,由于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是课本以外的,于是,个别教师和一部分学生就不太重视课本所选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了。
殊不知学好课本,打好基础,可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只有把课本所选的几十篇文言文真正学懂学透了,大致掌握1000个左右的文言实词和50个左右的常见文言虚词,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熟悉和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技巧,大体了解文言文章法结构上的一些特点,能对文中反映的作者的思想观点、生活态度等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才算具备了《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解答文言文阅读的试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那一部分已知的东西,把它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工具。
”我想,人们平常所说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多读精讲,强化背诵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法主要是教师从头至尾的串讲和翻译。
其实,这种教法费时费力、忽略了朗读和背诵。
文言文大多语言精炼、简短,节奏感强,容易上口。
在教学中重视朗读和背诵,强化这方面的训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写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就把朗读视为“一种特殊的创造”。
那种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可有可无,或者仅仅把它们作为分析前的铺垫和分析后的小结的认识和做法实在是片面的。
朗读和背诵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项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要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代文化常识,适当讲解词法、句法方面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和巩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方法?如何能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方法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阅读和翻译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如何能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的一些建议:一、夯实基础,培养语感1. 词汇积累:文言文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词义,而积累词汇是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讲解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体系。
2. 语法解析: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教师可以讲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词序、虚词用法等,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3. 诵读训练: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培养语感。
教师可以帮助和鼓励学生去背诵经典文言文篇章,并通过朗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际方法,提升效率1. 文言文翻译方法:学生要能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词性转换、语序调整等。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言文类型,讲解相应的翻译方法,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
2. 注释和译文: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参考注释和译文,但不能过度依赖。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注释和译文理解文章含义。
3. 课文分析与练习: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分析,梳理文章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并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结合内容,拓展学习1. 文化背景:文言文创作于某一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解文章内容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化观念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2. 主题和思想:文言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索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思考。
3. 联系生活:文言文学习并非孤立的,也可以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中的思想和观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完整word版)文言文课堂教学新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课堂教学新方法的探讨内容摘要: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学习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
只有学好文言文,才能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要加强诵读指导。
知识积累是学好文言文重要的一个环节,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立足课堂教学,还要向课外延伸,注重拓展迁移增强实效。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知识积累拓展迁移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国古代文言文。
中国古代文言文浩如烟海,在人类文化史上灿若星晨,熠熠生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中华儿女世代传承的瑰宝。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学习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
学好文言文,才能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当前,我国沿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所代替,标志着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流派纷争,但由于中小学教育,一直不能突破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结果改革举步维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演变为纯知识、纯技巧的教授和模拟考题的反复演练,文言文的教学主要停留在文言实虚词的讲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上。
教师讲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主动思考发问少;课文教学时间多,课外阅读少。
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代替了学生的自我思考。
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要在新时代的改革大潮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我们就必须要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对中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内容、目标、途径、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小度写范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模板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记载了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所不能代劳的。
新教材在选文时,非常注重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希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让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但是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文言文“串讲法”是否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是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将自己的阅读、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离开老师也不愿独立阅读文言文,学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成功的感觉,更不用说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了。
这就牵涉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问题了。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
不过,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在现阶段学习文言文还有没有意义?学习文言文的价值何在?在经过多次地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
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功能――文化价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
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
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有一万多种、十万多卷。
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一体六维:我的文言文教学主张及教学实践
2018·01名师名校文言文难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走进了“拘泥于字句落实,落空于无效拓展”或者“言文分离”的困境。
经过多年思考和凝练,笔者提出“一体六维教学“策略”:“一体”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母语情结;“六维”是探究文本教精妙,依据体式择内容,观照考试培素养,重视读思得方法,立足课程重学情,传承文化塑公民。
摘要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主张;一体六维一体六维:我的文言文教学主张及教学实践钟斌(厦门第一中学,福建厦门361003)一、我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主张文言文难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走进了“拘泥于字句落实,落空于无效拓展”或者“言文分离”的困境。
究其原因是课程目标功利教条,教学内容机械呆板,教不得法,照本宣科,失之枯燥。
拘泥于字句落实:以应试为目标,围绕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不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反复操练文言文语言语法规则。
考试更多侧重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堂就上成了翻译课、语法讲解分析课、解题训练课。
课堂教学内容僵化固定,单一枯燥,导致学生不爱学,害怕学。
落空于无效拓展:走向前面的另一极端,也是不顾及学生语言能力,虚化文言语言的学习,架空语句,大谈文化,空谈人文,上成了道德课、文化课。
看似课堂热闹有趣,但学后依然无法“阅读浅易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目标远未完成。
言文分离:两者虽有兼顾,但泾渭分明。
既讲了“言”,也学了“文”。
文言语言知识点集中上完,接着处理文学、文化。
割裂言与文,看似解决了前面的两个问题,其实集中了前面两个问题。
以言积用: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则是由语音、词汇、语序、句法的学习掌握而达思想内容的领会解悟。
因此,诵读背记加之涵泳,才是这种方法的精髓。
其次,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抄读评析相映成趣的方法,教师的阐发讲评和学生的熟读精思相辅相成的方法,则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陈日亮老师指出,语文教学的主体是侧重言语形式的探究;语文教学要指向历练自学,要强化教师主导;语文教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融新。
谈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
谈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与人类智者对话、为未来精神生活打基础的过程。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例,文言文语言教学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应引起足够重视。
文言文也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篇目都凝聚着自古以来智者的丰富情感,学习文言文是不可多得的与先哲们对话机会。
在新课程标准的启示下,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感知,不断探究对课文感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必要的一步。
学生借助工具资料,通过自己努力,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时,也会发现“疑点”“可读点”,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已有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不断探究。
这就从主观上,为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了保证。
如教学《核舟记》,学习对照注解,粗知文意同时,围绕:“介绍了什么?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这些问题自学后,便能懂得文章写的是一件用桃核刻的题为“大苏泛赤壁”的微雕工艺品。
其特征是,所刻人、物“罔不因势象形,可具情态”。
为突出这一特征,作者由概括到具体介绍了核舟上的人物、器具等。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就能从文体角度作出分析,并根据舟上情景推知舟行方向、王叔远的技艺以及文章写作意图等。
在此基础上,抓住线索,顺藤摸瓜,那么,背诵,复述都不成问题。
二、积累词汇,持续学习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就是它的语言环境与现代生活距离太大,不便对话。
一些词语的古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异。
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不仅关系到相关课文教学的质量,更是以后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底蕴。
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让其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等不同类型,对所接受的词汇信息进行搜集、归类、整理,并做成“知识积写卡”如:一词多义卡这个过程一般由小组或集体合作完成,资源共享。
表格是活页的,可补充内容、调整顺序,便于随身携带,随时查阅。
这既实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和“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四个方面来论述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基本目标;要求讲文言文,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头疼的。
他们不仅很难体会当时的语言环境,而且很难理解古人的说话方式。
因此,教师也很难把握好上文言文的尺度。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对文言文发怵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观点,供广大同仁斟酌。
第一,必须重视对字、词、句式的理解掌握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它的语言形式,即所基于的词汇、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
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
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
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
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翻译了事,不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要,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只知己不知彼的唯我现象。
第二, 指导诵读,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
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
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
诵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浅谈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作用
2012-08教学实践摘要:传统讲解古文,强调某个实词、某个虚词、某种句式相当重要,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为考试做准备,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将一篇优美的古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很难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改变古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想教师应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学生如何吸收古文中的精髓,并能为学生作文所用。
关键词:古文教学;写作技巧;作用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而文言文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但是现代的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却存有畏难情绪,一提到文言文就头痛。
而教师讲解古文时,强调某个实词、某个虚词、某种句式相当重要,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为考试做准备。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将一篇优美的古文肢解得支离破碎。
而学生很难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改变古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想教师应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学生如何吸收古文中的精髓,并能为学生作文所用。
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深刻领悟古文中蕴涵的思想精髓,提高作文的深度美国的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反映山石花卉的倒影,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
”的确如此,在教科书中有许多古文名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如,《勾践灭吴》中所显示的卧薪尝胆的执著精神,《触龙说赵太后》中所体现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教育思想。
《陈情表》中所显露出的亲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这些深刻的思想内涵讲深讲透彻,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启迪,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将有极大的帮助。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并反应到作文中,有利于提高作文的深度。
这是解决学生作文中出现思想内容单薄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理解古文写作技巧,灵活运用于作文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而言读懂一篇古文已经有相当大的难度,怎能苛求学生理解古文所应用的写作技巧!其实不然,深刻理解其写作技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古文的理解,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于写作中,无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让文言文教学有章有度
让文言文教学有章有度申富林(泰州市孔桥初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321)摘 要: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和文言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五花八门,很多教师教得盲目,太多学生学得迷糊。
作为语文教师,要教好文言文,必须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语言教学放在第一位,将适度的思想内容教学跟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巧妙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介。
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才是高效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效发展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11-0069-02 曾经的文言文课堂更多的是古汉语知识的教学,拘泥于字词句的记忆,章法的分析,生硬死板。
今天的文言文课堂更多的是人文知识的教学,热衷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成了思想、文化、精神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道场,华而不实。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在这两个极端间徘徊。
改革也好,实验也罢,背离教育规律的教育,使学生成了教育的牺牲品,当务之急,我们该认真反思,构建安静而有规律的文言文课堂,让文言文教学有章法有尺度。
一、语言教学必须放在首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相关要求:(一)课程的性质(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语文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能 力和 审美 创造能 力 ” 。文 言 文 教
学 必 须 重 视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方 法 的
学 生 对 照 注 释 读 ,在 理 解 文 章 意 思
方 面 是 不 会 有 很 大 困 难 的 , 学 生 感 到 困难 的 是 如 何 把 握 文 章 的 思 想 内
教学 。 第一, 文 言 文 语 句 和 思 想 内 容 形 式与 内容的 关系 , 两 者 密 不 可 分 。孤
上 的 丰 富 性 和 多 元 性 , 增 进 审 美 感
术构 思值 得我们 学 习和借 鉴 。
文 言 文 教 学 既 要 教 文 言 字 词 句 等 基 础 的 东 西 , 又 要 教 学 生 理 解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手 法 。 那 么 应 该 怎 样 教 呢 ? 是 不 是 把 文 章 从 头 到 尾 串 讲
语 文 课 文 的 大 多是 浅 易 的文 言 文 ,
“ 貌 若甚 戚 ” 的对 比 , 用作者 提议 “ 更
若役 ” 却引他 “ 汪然 出涕 ” 的对 比 , 自
然 引出蒋 氏的血 泪诉 说 , 四次对 比 ,
意 味 着 我 们 要抛 弃 “ 文” 的 部分 呢?
本 人认 为 , “ 文 ” 的 部 分 也 是 文 言 文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是 文章 的主 题思 想 , 透 过 这 个 句
说: “ 文 言 文 教 学 最 简 单 了 ,只 要 让
学 生记 住 宇 、 词 、 句 、 篇 的 译 文 就 可 以 了 。其 他 的 什 么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方 法等 等都 不 用讲 , 考 试 没有 。 ” 在 课 时 任 务 吃 紧 的 情 况 下 , 文 言 文 的
身 经 历 , 劝 勉 当 时 的 学 生 不 要 辜 负
良好 条 件 , 要刻苦 读 书 以期有 所 成 。 这些 。 对我 们今 天 的求学 、 处 事 和 创
柳 宗 元 的 《捕 蛇 者 说 》 一文 , 其 最 突 出 的 艺 术 特 色 是 善 用 对 比 。 从 开 篇
到 结 束 , 无 一 处 不 是 用 鲜 明 的 对 比 来 揭示 “ 赋 敛 之 毒 有 甚 是 蛇 者 ”的 主 题 。文 章 开 头 , 用 蛇 之 剧 毒 和 人 们 争 相 冒死 捕 蛇 的 矛 盾 现 象 吸 引读 者 , 接 着 用蒋 氏三代 享 受捕 蛇之 “ 利” 却
现 代 优越 的学 习 条件 , 懂得 做人 、 做
事 的道理 。 第三 。 新 课 标 要 求 “阅 读 浅 易 文 言 文 , 能 借 助 注 释 和 工 具 书 理 解 基 本 内容 ” 。 “ 在通读 课 文的基 础上 , 理 清 思路 , 理 解 主 要 内容 ” 。 选 人 中 学
了, 但 受传 统 教育 的影 响 , 一 些 教 师 还 跳 不 出 应 试 教 育 的 思 维 , 还 是 以
法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教 育 。 如 宋 濂 的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 作 者 以 自 己 青 少
学科 为本位 , 为成 绩 而 一 些 老 师
年 时 期 在 艰 难 条 件 下 刻 苦 学 习 的 亲
试论文言文教学频重视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 张 娈华
素 质 教 育 已 经 实 施 二 十 多 年
在教学中, 如果 舍弃 思想 内容 , 则 无
积 极 引导 学 生 把 握 文 章 的立 意 、 结 构和 思 路 , 并 运用 到写 作 中去 ,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现 代 文 写 作 水 平 。 例 如
课 堂 教 授 以 贯 通 文 意 为 主 , 即 以 “ 言 ”为 重 。 以 “ 言” 为重 , 是 不 是 就
业 仍 然 都 有 着 相 当 地 借 鉴 教 育 意 义 。就 此 , 我 们 可 以 对 学 生 进 行 苦 乐 观 和 人 生 观 教 育 。使 他 们 懂 得 珍 惜
立 地 进 行 词 句 在 表 情 达 意 上 的作 用 , 则谈 不上深入 领会文 章的思 想内容。
容 , 如 何 把 握 文 章 的 思 想 内 容 和 如 何 理 解 文 章 的 思 路 是 关 键 。 例 如 陶 渊 明的 《 桃花源记》 一文 , 学 生 对 照
注释 阅 读 , 是 可 以读懂 的 , 但 要 理 解
的 精 华 ,学 生 从 文 言 文 的 学 习 中 不
仅 能 得 到 句 读 、 字 词 的 知 识 , 更 能
以 捕蛇 之 “ 利 ” 反 衬赋 敛 之 毒 , 真 切 感人 , 产 生 强 烈 的 艺 术 效 果 。这 种 艺
“ 充 分 认 识 古 人 在 情 感 体 验 和 表 达
比 较 难 的 。如 在 读 此 文 时 , 学 生 可 能
又 通 过 词 句 的 落 实 , 加 深 对 文 章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思 路 的 理 解 。 例 如 在
容 , 二 者 不 可 偏 废 。 例 如 范 仲 淹 的 《岳 阳 楼 记 》 是 一 篇 流 传 千 古 的 名
篇。 文 章 在 描 写 了 岳 阳 楼 的 美 丽 景 观 后 , 借题 发 挥 , 谈 一 个 人 应 有 的 政 治 抱负 , 表 达 了作 者 “ 不 以 物喜 , 不 以 己悲 ” 的旷达 胸 襟和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 的政 治 抱 负 。
遍 ,再 架 空 分 析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方 法 呢 ?回 答 是 否 定 的 。 教 师 应 该 在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文 章 思 想 内 容 和 写 作
方法 的 同时 , 顺 带 落实 词句 。 同时 。
因此 在 文 言 文 教 学 中 . 词 句 和 思 想 内
文 章 的 思 想 内容 和 写 作 思 路 , 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