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10fcf3eff9aef8951e0619.png)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是新型计算机;即计算机的开展阶段是按电子器件划分的。
按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式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用途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2.国际计算机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
3.计算机开展两方向:一是朝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二是非·诺依曼构造开展〔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4.计算机的特点:高速的运算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具有“记忆〞功能、具有逻辑判断能力、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联网通讯,共享资源。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6.任何进制的两要素:数码的个数和进位基数〔如下面的二进制〕。
不同进制的后缀区分:十进制:在数字后加D或不加,如12D或12。
二进制:在数字后加B,如1110B。
数码的个数:1,2。
进位基数为2.八进制:在数字后加Q,如123456Q。
十六进制:在数字后加H,如1234556643ACH。
7.不同进制的转换:十进制数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10→?整数局部采用“除?—倒取余数法〞〔一直除到商为0,将得到的余数倒排即为转换结果。
〕小数局部用“乘?-顺取整数法〞〔一直乘到小数局部为0,将得到的整数顺排即为结果。
〕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转换2→8采用“三位一并〞法:以小数点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三位一组转为八进制数,缺乏三位用0补齐。
8→2采用“一分为三〞法。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转换2→16采用“四位一并〞法:以小数点为基点,向左右两边四位一组转为十六进制数,缺乏四位用0补齐。
16→2采用“一分为四〞法。
8.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根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8cb1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2.png)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论:概念、发展历史、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系统构成、计算机的功能、应用等;
2.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TCP/IP协议体系结构、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等;
3.计算机硬件:CPU、BIOS、内存、磁盘、硬盘、显卡、主板、网卡等,以及安装驱动程序、诊断、操作系统的安装、硬盘的格式化、磁盘复制等;
4.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工具等;
5.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系统备份,安全策略,系统性能调优等;
6.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原则,网络安全工具,系统安全配置,网络安全协议,病毒和黑客攻击防护等;
7.流程图编程:流程图的绘制,流程图语法,流程图基本概念,流程图实现的编程语言,流程图的读写步骤等;
8.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调试、编写、编译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多线程程序的开发等;
9.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基础,线性表、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17cf1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学科之一,在高中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高一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数据的处理工作。
- CPU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等。
- 学生需要了解CPU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和发展历程等。
2. 存储器和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用于计算机的数据和指令存储,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
- 学生需要了解存储器的种类、特点、读写速度和容量等,并理解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原理。
3.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接口,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明白它们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式。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 学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常见操作系统的比较,如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2.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开发计算机程序的工具,如C、Python和Java 等。
-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和适用领域,以及编程基本概念和代码编写技巧。
3. 网络和互联网- 网络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连接。
-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拓扑结构和常见网络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三、计算机安全知识点1.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是指危害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攻击和破坏的措施。
-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以及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防护手段。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c219e0c33d4b14e84246882.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特点3.计算机的应用4.电子计算机的基本运算5.电子计算机中的数制6.数据的存储单位7.字符编码8.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思想9.硬件系统组成、硬件、裸机的概念10.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11.存储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12.输入设备、键盘布局、各键的功能、指法13.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14.总线15.软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的概念、程序的概念16.系统软件及其分类17.应用软件及其分类18.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工作方式19.网络的概念及其功能20.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传输介质21.主要的局域网类型、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22.Internet的相关概念23.网络浏览器及其操作24.电子邮件相关概念、特点、地址、服务器、撰写与发送、接收与回复、转发25.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分类、传染途径、预防、消除26.防火墙与木马第二章1.Windows XP任务栏和开始菜单2.桌面基本操作3.窗口与对话框基本操作4.菜单的操作5.剪贴板6.磁盘操作7.文件的命名8.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9.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复制10.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11.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窗口12.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13.控制面板14.输入法第三章1.特殊符号和日期时间录入2.查找和替换(高级)3.文本编辑(复制、移动)4.字体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字间距、下划线、着重号等)5.边框(应用范围)、底纹6.段落格式设置7.项目符号和编号8.页眉页脚9.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文档网格)10.分栏11.首字下沉12.插入分隔符13.图文混排(填充色设置、线条设置、大小、亮度和对比度、版式、阴影和三维)14.图形综合处理(组合、分解、旋转)15.创建表格(表格输入文本)、表格的修改与填充16.表格的风格设置对齐方式、行高列宽、自动套用格式第四章1.工作表编辑(复制、删除、重命名、插入、移动)2.数据的输入(系统日期、系统时间、分数、数字组成的文本)3.序列输入4.编辑单元格5.设置单元格格式(字体、字号、对齐方式、格式、颜色、边框、底纹、合并单元格、行高、列宽、背景等)6.边框和底纹7.条件格式8.批注9.公式10.函数(SUM、A VERAGE、MAX、MIN、COUNT)11.编辑图表(设置图表选项、更改图表类型)12.美化图表(图表中图表元素的格式设置)13.排序汉字排序(按拼音、笔划)14.自动筛选15.高级筛选16.分类汇总第五章1.对单个幻灯片的编辑——插入对象2.幻灯片格式化(项目符号和编号、行间距)3.设置幻灯片外观(模板、背景、配色方案)4.幻灯片版式5.幻灯片母版6.自定义动画7.效果设置8.幻灯片切换9.超级链接10.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11.自定义放映12.13.14.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15.16.17.。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cd9c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7.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491c3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0.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1.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
2.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缩写,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制造的过程。
3.内存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部分。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中的低级语言,用于与硬件进行交互。
5.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缩写,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
6.关闭电源后,RAM中存储的内容会丢失。
7.只读存储器的缩写是ROM,指的是一种只能读取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8.8位二进制数所能表示的最大无符号十进制整数是255.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12.bit是位的缩写,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其中主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14.随机存储器的缩写是RAM,是一种可以读写数据的存储器。
15.计算机主要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精度高等特点。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其中内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控制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三种。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进行表示的。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部分。
23.常用的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是一种可以读写数据的存储器。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用于与硬件进行交互。
26.计算机中的数除了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来表示。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3998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5.png)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一、基础知识点1。
计算机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控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
3.未来计算机:超高速、超小型、并行处理、智能化。
4.最新前沿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5.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指令组成的编码。
6.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数据、算法、文档资源统称。
7.软件分类:应用、支撑、系统。
8.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总称。
9.OSI七层参考模型:物理层(比特Bit)、数据链路层(帧Frame)、网络层(数据包/分组Packet)、传输层(数据段/报文Segment)、会话层(数据SPDU)、表示层(数据PPDU)、应用层(数据APDU)。
10.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11.操作系统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12.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
13.进程的三种转换:就绪->运行->等待。
14.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15.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21世纪三大前沿技术:基因工程、纳米技术、人工智能。
17.物联网的三层结构模型: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
18.大数据的5V特征:Volume(大体量), Variety(多样性), Velocity(时效性), Veracity(准确性), Value (大价值)。
19.数据单位:B、KB、MB、GB、TB、PB、EB、ZB、YB、BB、NB、DB。
20.计算机网络的三层含义:自主计算机;相互联接;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协调工作。
21.广域网=资源子网(计算机)+通信子网(路由器、通信线路)22.计算机网络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23.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类似于报文交换)和虚拟报(类似于电路交换)。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40193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e.png)
22.某计算机内存按字节编址,内存地址区域从44000H到 6BFFFH,共有 28 K字节。若采用16K×4bit的SRAM芯 片,构成该内存区域共需 29 片。
28、A.128 29、A.5
B.160 B.10
C.180 D.220
C.20
D.32
将信息输 出
23、在 中,用户一般不直接操纵计算机,而是将作业提交
将信息输 出
10. 以下有关 PCI 总线的基本概念中,正确的描述是 。 A. PCI 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无关的高速外围总线 B. PCI 设备一定是主设备 C. 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 PCI 总线 D. 以桥连接实现的 PCI 总线结构不允许多条总线并行工作
将信息输 出
11.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 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_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 B.周期挪用; C.DMA与CPU交替访问; D.DMA。
18. 800×600 的分辨率的图像,若每个像素具有16位的颜色深度,则可
表示( )种不同的颜色。 A.1000
B. 1024 C.
65536 D. 480000
将信息输 出
19. 已知某字符的ASCII码值用十进制表示为69,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并 将最高位设置为偶校验位,则为()。 A.11000101 B.01000101 C.11000110 D.01100101
奇偶检验码:通过在编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 验),为偶数(偶校验)。
海明码:在数据位中插入 i 个校验码,通过扩大码距来实现检错和纠错。 (1)第i位校验码的位置2i-1; (2)校验码 Pi (位置k)的校验位:从Pi 算起,校验k位,跳过k位,再校验k位, 跳过k位... (3)Pi =各校验位的异或(偶校验,不包括 Pi)
高考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8fd6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7.png)
高考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仅是高考必备的一部分,也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考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涵盖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和编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数据处理。
2. 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外存用于永久储存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4.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5. 主板:连接计算机内部各个硬件组件的重要电路板。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高效和可靠的环境。
2.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
3.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程序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三、网络与通信1.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2. 互联网和局域网:互联网是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而局域网是地理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
3.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HTTP、FTP等。
4. 网络安全:指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传递、破坏的威胁。
四、数据库1. 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
2. 数据库的组成:包括数据的结构、数据的格式和数据的存储。
3.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以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
4. 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查询。
五、编程1. 编程语言的选择: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C++、Java、Python 等,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73cb0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2.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结构、算法等各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主机与外部设备:主机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光驱等。
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2. 存储器与存储介质:存储器包括内存与硬盘,内存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存储介质有磁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3. CPU与运算: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运算操作,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取指令、存储与读取数据等。
4. 主板与总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上面连接了CPU、内存、硬盘等设备。
总线负责传输数据和指令。
5. 输入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基本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如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应用软件是为特定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 编程语言与编程思想: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沟通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编程思想则指导着程序员如何组织和解决问题,如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提供方便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MongoDB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与协议:网络拓扑指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常见的拓扑有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03136586f1aff00bed51ea3.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61ada9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a.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高速计算、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分类- 个人计算机(PC)- 服务器- 工作站- 主机- 嵌入式计算机3.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1940-1950年代):真空管技术- 第二代计算机(1950-1960年代):晶体管技术- 第三代计算机(1960-19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至今):微处理器技术二、计算机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 功能: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
- 类型:单核CPU、多核CPU。
2. 主板(Motherboard)- 功能:连接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提供数据传输通道。
3. 内存(RAM)- 功能: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 类型:DRAM、SRAM。
4. 存储设备- 硬盘驱动器(HDD)- 固态驱动器(SSD)- 光盘驱动器(CD/DVD)5. 显卡(Graphics Card)- 功能:处理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
6. 外围设备-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
-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
- 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
三、计算机软件1. 操作系统(OS)- 功能: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
- 类型:Windows、macOS、Linux。
2. 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Google Docs。
- 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
- 多媒体软件:Adobe Photoshop、Audacity。
3. 编程语言- 高级语言:C、C++、Java、Python。
- 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
四、计算机网络1. 网络基础- IP地址: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标识。
- 域名系统(DNS):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 协议:TCP/IP、HTTP、FTP。
2. 网络设备- 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转发数据包。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59477ee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a.png)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2.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含义)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D.记忆性强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通信与网络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1、光计算机2、生物计算机3、量子计算机5.常用的数制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11c4a72a6c30c2259019e76.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计算机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等组成CPU ,CUP是硬件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数、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外设。
CPU负责获取程序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
功能包括: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中断做出相应和相应的处理。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
运算器由算数逻辑单元(ALU)、累加寄存器(AC)、数据缓冲寄存器(DR)和状态条件寄存器(PSW)等组成,它是数据加工处理部件,完成计算机的算数和逻辑计算。
运算器是执行单元,接收控制器的命令进行动作。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控制整个CPU工作,保证程序正确执行且处理异常。
控制器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
指令控制逻辑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操作;时序控制逻辑为每条指令按时间顺序提供应有的控制信号;总线逻辑是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信息通路的控制电路;中断控制逻辑用于控制各种中断请求并根据优先级进行排队,逐个交给CPU处理。
寄存器可分为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间的是专用寄存器,作用是固定的。
多核CPU即在一个单芯片上继承两个甚至多个处理器内核,CPU 所有计算,接收/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内核完成。
多核的主要优点是满足用户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要求。
二、进制转换R转10进制:按权展开法 R的k次方求和(k…… 3 2 1 0 . -1 -2)10转R:短除法除以R 记住余数余数逆序排上去10 进制小数转: 主要是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数部分依次从左往右放在小数点后,直至小数点后为0。
Eg:0.125: 0.125*2 = 0.25 整数部分0 再将小数部分0.25乘以2,得0.5,然后取整数部分0 再将小数部分0.5乘以2,得1,然后取整数部分1 直到小数部分全为0 整数部分顺序排列得到结果 0.001三、数据表示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形式称为机器数,特点是二进制计数制,机器数对应的实际数称为数的真值。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a5a6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8.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内存是存储数据和指令的临时存储区域。
硬盘是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数据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应用软件是为特定任务或功能而设计的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和游戏软件。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使用户能够运行程序和操作计算机。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4.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指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程序设计涉及到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概念。
编程语言是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和Python等。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指令,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5.网络和通信: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系统,允许它们共享资源和传输数据。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互联网进行。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和HTTP等。
6. 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系统。
它允许用户存储、访问和管理大量数据,并支持数据的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7.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是一种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指令。
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对于计算机编程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质量。
8.编译和解释:编译和解释是将高级编程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的过程。
编译器将整个程序一次性转换为机器语言,而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程序。
9.数据安全和隐私:数据安全是保护计算机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使用或破坏的措施。
计算机重点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2dec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9.png)
计算机重点知识点总结由于您没有明确计算机相关的具体内容(例如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等方面),我先以计算机基础(人教版)为例为您提供一份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 主要电子元件为电子管。
- 特点:体积庞大、耗电量高、运算速度慢(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 代表机型:ENIAC(埃尼阿克)。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 主要电子元件为晶体管。
- 特点:体积减小、耗电量降低、运算速度提高(每秒几十万次),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0)- 主要电子元件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特点: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更快(每秒几百万次),应用范围扩大到工业控制等领域。
4.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电子元件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特点:性能大幅提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数亿次甚至更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5. 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 巨型化: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
- 微型化:体积更小,便于携带,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
- 网络化: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 智能化:具有模拟人类智能的能力,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1. 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 组成: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 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与、或、非等逻辑操作。
-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 存储器- 内存储器(内存)-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数据丢失,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数据不丢失,通常存储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固定程序。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32cf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d.png)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概念,本文将对计算机的原理、硬件和软件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的原理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执行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机器,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处理和存储数据。
2.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将输入数据经过处理和计算,最终得到输出结果。
它遵循输入-处理-输出(IPO)的基本流程。
4. 计算机的进制:计算机以二进制(0和1)表示和存储数据。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是一切数据和指令的基础。
二、计算机的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组件。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它可以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和固态硬盘。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5.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例如硬盘、光盘、U盘等。
三、计算机的软件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2.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3.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例如C语言、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等。
4.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编写高效算法可以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效率。
四、计算机网络1.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无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互联网上计算机通信所使用的规则和约定,例如TCP/IP协议。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78c6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5.png)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特定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它经历了五代的发展,从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个人计算机到移动计算机。
1.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再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2. 计算机网络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按照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2 互联网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互联网由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2.3 网络安全和常用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过程。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3. 数据库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提供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应用广泛。
3.2 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作和查询数据。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常见的DBMS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4. 编程语言4.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应用场景编程语言可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4.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3 程序的编译和解释程序的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以供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解释是将源代码逐行翻译并执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16fc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4.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概论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主板等;软件则是安装在计算机上的各种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机械计算机时期、电子管计算机时期、晶体管计算机时期和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其中晶体管计算机时期是计算机的重要转折点,它使计算机体积更小、能耗更低、速度更快,从而进入了第三代计算机时期。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执行输入、输出、存储和运算四种基本操作。
输入是指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输入和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是将数据从计算机中输出,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存储是将数据存储到内存或硬盘中;运算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算术、逻辑和比较等操作。
计算机执行这些基本操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输入、存储、运算、输出和控制。
输入数据会被存储到内存中,经过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存储回内存,最后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上,整个过程由控制器控制。
3.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计算机可以按照规模、用途、处理器位数、操作系统、性能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性能来分类,通常包括主频、内存、硬盘、显卡等指标。
主频越高表示处理速度越快,内存越大则能同时处理更多数据,硬盘越大则能存储更多的数据,显卡则是影响计算机图形显示性能的重要因素。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通信、娱乐、图形图像处理、工程控制等。
与不同应用领域相对应的是各种软件,例如科学计算软件、绘图软件、办公软件等。
二、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多种设备。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中央处理器及其工作原理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是新型计算机;即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是按电子器件划分的。
按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式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2.按计算机用途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2.国际计算机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
3.计算机发展两方向:一是朝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二是非冯·诺依曼结构发展(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4.计算机的特点:高速的运算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具有“记忆”功能、具有逻辑判断能力、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联网通讯,共享资源。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6.任何进制的两要素:数码的个数和进位基数(如下面的二进制)。
不同进制的后缀区分:十进制:在数字后加D或不加,如12D或12。
二进制:在数字后加B,如1110B。
数码的个数:1,2。
进位基数为2.八进制:在数字后加Q,如123456Q。
十六进制:在数字后加H,如43ACH。
7.不同进制的转换:十进制数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10→整数部分采用“除—倒取余数法”(一直除到商为0,将得到的余数倒排即为转换结果。
)小数部分用“乘-顺取整数法”(一直乘到小数部分为0,将得到的整数顺排即为结果。
)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转换2→8采用“三位一并”法:以小数点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三位一组转为八进制数,不足三位用0补齐。
8→2采用“一分为三”法。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转换2→16采用“四位一并”法:以小数点为基点,向左右两边四位一组转为十六进制数,不足四位用0补齐。
16→2采用“一分为四”法。
8.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
常用的换算单位有:1B==8bit(位);8bit==1byte (字节);1KB==1024B ;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个汉字==2B;字是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一次性存取,加工的数据长度。
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标准。
用MIPS来衡量计算机性能指标是处理能力。
常见的有8,16,32,64位等。
一个字节最多可编出2的8次方即可256个不同的码。
9.原码用二进制定点数表示。
用原码表示一个定点数最简单。
但用原码表示时,不能直接对两个异号数相加或两个同号数相减。
因此,为运算方便,通常要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两个异号数相加实际上也是同号数相减),这就需要引入反码和补码的概念。
反码表示法规定: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对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即将“0”变为“1”,“1”变为“0”)。
补码表示法规定: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则是该数的反码最后(即最右边)一位上加1。
引入补码以后,计算机中的加减运算都可以用加法来实现,并且两数的补码之“和”等于两数“和”的补码,在计算机中,所有的加减运算都可以统一化成补码的加法运算,并且其符号位也一起参与运算,结果为补码,这种运算既可靠又方便。
10.ASCII码总共有128个元素,因此用7位二进制数就可以对这些字符进行编码。
一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占8个二进制位即1个字节,在这7个二进制位前面的第8位码是附加的即最高位,常以0填补,称为奇偶校验位。
对应的ASCII码数值大小顺序是空格-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国标码共有字符7445个。
一级汉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汉字交换码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与通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时的统一编码,又称国标码。
●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和信息系统内部存储、处理、传输汉字用的代码,是汉字在设备或信息处理系统内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由于汉字的字符多,国标码的每一个符号都用两个字节(16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1. 国标码:行、列各94(0-93),用先行后列的双7位二进制数表示,即两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
2. 区位码:用二进制国标码表示不很方便,因此汉字也可用十进制区位码表示。
●区(行)、位(列)各94(1-94),用先区后位的双2位十进制数表示,不足两位前面补0。
3. 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实际使用的表示汉字的代码,在微机中多用两字节(最高位为1)代码作为机内码。
4. 三种编码的相互转换● 将区位码的区号和位号分别由十进制转换对应的十六进制后+2020H即为国标码(其中H表示16进制数);● 将十六进制国标码+8080H即为机内码。
由此可见,机内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一定为1(国标码的为0)。
图1-4例:大字的区位码为2083、国标码为1453H+2020H=3473H、机内码为3473H+8080H=B4F3H。
11.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存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
通常存储器由cache、主存、辅存构成的三级存储系统,cache 和主存相联存取。
同时cache是介于CPU和主存间解决速度匹配问题。
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
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支撑程序)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
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CD-ROM.计算机应用中OA表示办公自动化。
存储1024个32*32点阵汉字字形的存储量是(32*32/8)kB.由汉字结构输入汉字的方法是五笔字形法。
12.内存是半导体存储器,其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平时所说的内存一般是指RAM;外存主要是磁性介质存储器,有磁盘(软盘、硬盘)、磁带、U盘、只读光盘等。
CPU可直接对内存进行存取操作,而外存的数据都必须先调入内存才能进行操作,因此内存是计算机信息交换的中心。
内存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小,一掉电信息就丢失;外存存取速度慢,存储容量大,可永久保存数据。
输入设备:将原始数据与程序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0、1代码串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用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麦克风、扫描仪、光笔、电传打字机、话筒等。
外部设备需通过接口适配器与主机相连。
13.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转换成人们熟悉的形式或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信息输出机外。
常用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绘图仪等。
● 控制器与运算器组成计算机的核心称中央处理器(CPU)● CPU与内存一起称为主机。
● 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外部设备。
14.计算机的常见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LX、Linux.15.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1)机器语言: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机器指令的集合。
其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的语言。
运行速度快,但难以记忆。
(2)汇编语言:用助记符号表示的语言。
也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低级语言)。
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3)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其是面向过程的通用性很强的语言,也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常用(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提供人机界面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2)语言处理程序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处理才能转换成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语言处理(翻译)程序有三种:●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后执行的翻译程序。
●解释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逐句翻译、逐句执行的翻译程序。
●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整个翻译成目标程序并连接再后执行的翻译程序(3)实用程序:也称为支撑软件,是机器维护、软件开发所必须的软件工具。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影响较大的操作系统有MS-DOS/PC-DOS、UNIX/XENIX和Windows三类。
1.主频(时钟频率):即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包括字长)。
单位是赫兹,目前主频已高达。
2.基本字长:标志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
单位是二进制位数,一般字长有16、32、64位。
3.存储器容量:一般来说,内、外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越强,速度越快,但须与处理器的速度相匹配。
4.系统的优越性判断:运算速度、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兼容性、诊断能力容错能力、指令系统功能强弱。
5.性能价格比:软硬件的各种性能与整个系统的价格比越高越好。
16.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17.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每条命令都可完成一个独立的操作。
指令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指令的基本类型有:(1)数据传送类指令,(2)运算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
一条指令的一般是:由操作码字段和操作数字段两部分组成。
指令格式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指令的解释是计算机的控制部分执行的。
18.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内各器件或部件的公共信号线,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微型计算机的外部总线分为:即传送地址的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传送数据的数据总线DB(Data Bus)和传送控制信号的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计算机的字长。
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进行连接,其中对CPU的是数据总线、对存储器的是地址总线、对外部设备的是控制总线。
19.接口是主机与外设相互连接的那部分电路,其作用是实现外设与主机之间数据通信的格式转换(串行/并行转换)、类型转换(模拟/数字转换)以及速度的匹配。
鼠标常分为光电和机械两类。
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和速度。
(字长是计算机存储、传送、处理数据的信息单位性能指标)。
21.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取速度和存储容量。
22.磁盘的主要性能指标:记录密度、存储容量、寻址时间。
23.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各种媒体综合一体化,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其特征是:1. 集成性,2. 交互性,3. 数字化,4. 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