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检测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A 班级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0 分)笨拙.()铁锹.()翌.日()一唱一和.()嗟.叹()须臾.()豌.豆()浑身解.数()圆zhuī()孤 p()bīn 危()风驰电 ch()繁zh()jiǎo 健()kē 睡()zhǐ 尺天涯()rě 恼()璀 cn()浩 hn ()弃hūn 食素()二、默写(20 分)

1. ,流响出疏桐。

2.居高声自远,。

(作者,朝著名诗人、家)

3. ,品流应得近山鸡。

4.雨昏青草湖边过,。

(作者,字,朝诗人) 5. ,相失万重云。

6. ,鸣噪自纷纷。

(作者,字,尊称为) 7.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甚恐。

8.因,,尽其肉,乃去。

1 / 8

(作者,字)三、根据名著《西游记》填

空(12 分) 1.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各路神将皆败走,使得玉帝派了

与之交战,最终被(兵器)所伤被俘。

(4 分) 2.《西游记》第 60 回,我们知道孙悟空二调芭蕉扇

采用了方法。

(2 分) 3.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

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

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

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此处的他指。

(2 分) 4.人物性格决定人物的言和行,据此判断并选出下列人

物语言所刻画的对象(4 分) A.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

跟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 B.皇

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 C.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 D.我

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三、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8 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

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4 分)

6.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四、翻译句子(14 分) 7.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最新资料推荐------------------------------------------------------

( 3 分)8.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 4 分)9.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 4 分)10.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3 分)五、阅读文章完成练习(15 分)蛇的文化解读邸永君 (1)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

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

当今存世者约有 2500 至 3000 种,其中毒蛇约 650 种,我国蛇类有 200 余种,毒蛇约 40 种。

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

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

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

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

3 / 8

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

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

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

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

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

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万别。

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 10 米,重 70 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

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

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

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

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

---------------------------------------------------------------最新资料推荐------------------------------------------------------ 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

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

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

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

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

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

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

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草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 70 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

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

5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