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变写生画为装饰画-岭南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变写生画为装饰画-岭南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之间的关系,理解装饰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

2.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

3. 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1 教师出示写生画与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

1.2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特点。

2. 新课学习
2.1 教师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及相互转换方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3. 实践操作
3.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写生对象,进行观察、分析。

3.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运用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将写生画转换为装饰画。

3.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4.1 学生展示自己的装饰画作品,讲述创作思路和心得。

4.2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赏析。

5. 课堂小结
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3. 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装饰画的认识和创作技巧。

六、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的装饰画作品,拓宽视野。

2. 邀请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开展校园装饰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提高了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实践操作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观察与选定写生对象
在实践操作的第一步,学生需要分组并选定一个写生对象。

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师应指导学生不仅仅看到物体的外在形态,还要观察其内在结构和特征。

例如,如果选择了一朵花作为写生对象,学生需要观察花瓣的形状、颜色、纹理以及花朵的整体结构。

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对象的本质特征,为后续的装饰画创作打下基础。

2. 分析与讨论
在观察之后,学生需要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将写生对象转化为装饰画。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这个对象最有特色的部分是什么?”“如何用装饰的手法来强调这个特色?”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形成创意的火花,同时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欣赏和表现美。

3. 转换与创作
在转换与创作阶段,学生将开始实际的绘画工作。

教师应提供多种装饰画的范例,展示不同的装饰手法和风格,如抽象、几何化、图案化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写生对象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即使犯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4. 技巧的运用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装饰技巧,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空间的布局等。

这些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完成一幅成功的装饰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5. 教师的角色
在整个实践操作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6. 评价与反思
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评价的标准应包括创意、技巧、美观等多个方面。

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进步。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上述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操作环节不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它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技巧,更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7. 创作环境的布置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作,教师应提前布置一个适合艺术创作的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充满艺术氛围,可以挂上一些经典的装饰画作品,或者摆放一些与绘画相关的书籍和材料。

环境的布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更多的艺术知识。

8. 材料的准备与选择
在实践操作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适当的绘画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多种材料,以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这些材料,以保证创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9. 过程中的个别指导
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应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和步骤说明;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自由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个别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10. 鼓励创新与实验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验。

艺术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并从中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在装饰画中加入一些非传统的元素,或者尝试一些新的绘画技巧。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装饰画的内涵,并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11. 作业与延伸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有机会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作业的设置可以灵活多样,旨在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任务,如研究某种装饰画风格的历史背景,或者收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装饰艺术作品,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12. 评价与反馈
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评价可以是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努力,而不仅仅是最终的作品。

同时,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上述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操作环节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技巧,更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