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杨凌邰城遗址公园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景点分析
整个区域景观设计是在没有前期保留和原有规划地形、地貌及树木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全新规划设计,所以规划设计依据遗留历史文化线索以及当地人文地貌,风土民情等特色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对空间尺度的划分和对当地环境的结合,使公园具有多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和文化底蕴,创造自然、怡人的园林景观意境。在景观布局上,以古邰国农业特色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了中国传统农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理性的景区规划。从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到园林建筑小品、理水、置石的运用既表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特色,又不失时代感。“田”字树阵此构想源于农田的遐想,“田”字形构成的方格树阵代表着宽广的田地,几何形的沟壑构成了贯穿于田地间的灌溉水渠,形象生动的概括出广阔农田的雏形。
亲水平台亲水平台广场小品的设计采用水车等农业元素来表现,刻画一副亲近自然,悠闲舒适的画面。入口广场广场运用抬升式的地形,突出中心广场,广场兼有农业文化祭奠功能,循序抬高的台阶能够突出主广场气势,广场中心浮雕柱和浮雕绿篱池刻有古邰国时期农业文化,让游人直接感受我国农业历史的源远流长。
七、植物配置分析
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梧桐、垂柳、红枫、银杏等为基调的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替、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乔灌木结合,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灌木,设置种植有三叶草、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龙柏等,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
五、杨凌城区规划概况
杨凌中心城区规划的基本思想是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实现设市,遵循杨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构筑体现“田园城市”人文精神城市地域的空间构想。城市发展应突出“城市”、“产业”、“农科教”、“高新技术”、“农科示范”的基本目标,把杨凌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生态型田园式”的中国农科城,杨凌同时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在这里挖掘,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开发保护文化历史遗迹增加了杨凌的文化精髓,逐步把杨凌建设成集科普性、趣味性、历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田园式旅游城市。整个区域景观设计是在没有前期保留和原有规划地形、地貌及树木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全新规划设计,所以规划设计依据遗留历史文化线索以及当地人文地貌,风土民情等特色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对空间尺度的划分和对当地环境的结合,使公园具有多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和文化底蕴,创造自然、怡人的园林景观意境。在景观布局上,以古邰国农业特色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了中国传统农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理性的景区规划。从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到园林建筑小品、理水、置石的运用既表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特色,又不失时代感。
迷宫树阵休息区近似迷宫的绿篱广场,以矮墙围合的空间,方便游人于此休息,广场设有古邰国遗址历史文化的介绍让游人游览休息的同时能够了解相关历史文化,传播我们悠久的农耕历史。
文化景墙景墙的质感选用仿古砖,以表现新石器时期古国文化,景墙中镶嵌的碑文刻有关于古邰国的的历史介绍与遥远的历史传说,地面设计的浮雕纹样,表现五谷的收获。
朱凯:该方案的设计思路较为传统,重点只是再现了一些历史的场景,而没有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使用需求。
作品
图片
3.各类广场铺砖,满足人们休息娱乐的空间场地,各类图案花色铺装既满足功能又不失为一个好景观。
九、水体设计
邰城遗址公园采用大量水域来融合环境,注重驳岸景观的营造,驳岸的景观根据公园中的水体,水态及水量的具体情况而定:大型的风景区或园林的水面,驳岸景观一般比较简洁、开阔,水、路、缓缓的草坡与林冠线丰富的树林可以组成十分醒目而美丽的水景;园林小水池驳岸布置细腻,与各色花草、石块相结合。水池多以石中栽植花草树木,与水体互相呼应,为充分利用水体的优势,在临水驳岸处常设计有关于邰城文化的小品设施,例如亲水平台广场,运用古代农业浇灌用的水车作为小品既可工人观赏,又能让人们与古国农业历史精神产生共鸣,既增加了水景的魅力同时丰富了历史文化氛围。
2.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遗址为核心,加强对一致的保护,使其展现历史原始风貌合理利用其文化资源。
3.坚持以文化为特色的原则,以文物旅游为基本特色,突出古邰国“农耕”文化历史,展现古邰国的历史、人文、风土民情等地方特色.
4.坚持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把开发过程变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在为遗址展示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优美的休闲场所,为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生态建设,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为遗址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城市提供新的户外绿色空间。
二、公园性质
供市民游览、休闲、健身和从事户外文娱活动,具有一定游览服务设施和绿地面积,并突出古邰国历史文化,具有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古国遗址,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等功能的遗址公园。
三、功能分析
整个公园景点是围绕抬高的中心文化祭奠广场为主轴线和环绕的主园路展开布局的,各个景区由一条主要的游览路线连接在一起。景区布局主要体现遗址公园的特色,古邰国隶属新石器时期,系我国农业始祖后禝时代,结合一河两岸开发布局和后稷农耕文化主线,建设古邰国遗址公园,开展全国独树一帜的农神祭典文化活动中心。所以文化特色表现以农业历史为中心,合理的将中国农业文化同自然水体景观、植物景观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环境。
休闲环境:此遗址公园位于杨凌居住区中,便于人们游览休息。
遗址公园:结合杨凌悠久浓厚历史文化,同其他遗址文化共同构成杨凌城市文化精髓。现代化:根据当代园林景观趋势,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相结合,努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园林化:符合现代园林文化,营造不同园林意境。
生态景观化:自然、环保、生态、人性化。遗址文化:通过史记资料和考古发现,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景观。
评语:
杨豪中:方案缺少对场地的分析与评价,对场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的考虑略显不足。作品空间构成与布局合理,设计表述明确简练,图文比例得当。
郑洪乐:本案很好考虑乡土文化可持续发展,但是设计形态与历史语境不协调,整体空间形态布局带有浓厚的现代欧式城市公园气息,节点细部太技术化,风格太现代化,与历史原始主题石器时代的地理环境产生错位。
四、邰国遗址历史典故
古邰国位于陕西省杨凌,杨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武功、杨陵地区位于渭水之畔,是中国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华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在“三皇五帝”时代杨陵居住着有邰氏部落,有邰氏的女子姜嫄为帝喾的妃子,姜嫄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弃”,弃为尧、舜时期的农官,他所在的周族为黄帝姬姓一支,世居关中,执农不弃,成为著名的农业部族。祖传后稷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推举他为部落联盟的农师,推广农业技术,天下得其利。帝舜封他于邰地,号曰后稷。并替烈山氏而祀之为农神。培育出了黄米、麦子、麻籽等粮食,并发明出新的耕作技术,“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后来被舜封为“后稷”,赐姓“姬”,后稷乃周部落的始祖,后来的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都是后稷的后裔。在杨凌,现在仍有古邰国遗址,而后稷也早已是杨陵的象征。
八、道路设计
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在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的要求,组织游览路线,提供休息地面。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性,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景观道路也成为观赏对象。
景观道路分类:
1.主要景观道路,它贯穿真个公园和滨水主路形成了整个公园的主脉。
2.次要道路,主要沟通景区内各个节点,供人游览散步。
第六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杨凌邰城遗址公园设计
学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业:
艺术设计
作者:
张再娟
指导:
段渊古
院系:
林学院艺术系
编号:
X113
数量:2张Biblioteka 简介:一、规划原则
根据古邰国历史资料情况,本项目有以下特点:
1.项目遗址地理位置位于拥有悠久农业历史的杨凌,确系历史上古邰国遗址所在,根据历史遗迹建立有农业特色的古遗址公园,延续了我过古代历史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