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8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十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万卷周测十
考试时间:15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城乡文化的交融
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
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
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
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
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
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
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
再看城市文化。
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
而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
大众文化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和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产生于城市,以大众为自己的“典型”受众,和原有的城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这就有力地弥补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远离生活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成批生产,大量复制,这些特点使大众文化很快就在城市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城乡文化融合进程的主要推动力。
具体地讲,城市文化是通过两种方式向农村延伸的:一是人口的流动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占绝大多数,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在无声无息之间渗透到了农村。
二是现代传媒的传播。
与城里人一样,电子传媒现在也已成了乡村居民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电视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就是主要源于城市文化,一些乡村题材的节目,也是按照大众的“口味”进行加工和提炼的。
当乡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的时候,也正是城乡文化悄无声息相互融合的时候。
可以说,城乡文化是在相互延
伸中逐步走向统一,而现代传媒每发展一步,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延伸还刚刚开始,但它毕竟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1.下列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城市的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密不可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文化,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
B.大众文化的崛起会促使城市文化不断地被改变并不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乡村文化的衰落。
C.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大众文化关注世俗的特点则有利地弥补了城市文化的这一先天不足。
D.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成批生产,大量复制,大众文化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主要力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跟进,我国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逐渐变小,这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最为显著。
B.乡村文化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呈现衰退趋势,地方戏曲尤其是地方小剧种的衰退是历史的必然。
C.东北大秧歌及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印证了乡村文化也会对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D.跳大秧歌的人会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可以看作是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趋同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虽然乡村文化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大体上呈现劣势,但不意味着其所有的文化都将走向衰亡。
B.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传媒的日益繁荣,势必加速城乡文化的“一体化”的到来。
C.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流行歌曲而不愿再去关注地方戏曲中,也可以看出城乡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
D.在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其主流是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渗透也不可忽视。
二、文言文阅读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
仕隋为虎贲郎将。
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
”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
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
擢左武卫将军。
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
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
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
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
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
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
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
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
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
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
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
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
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
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
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
”遂被禽,送长安。
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帝曰:“忠臣也!”
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旌:表彰
B.通占对无屈,竟.
得归长安竟:最终
C.通兵关中兵击之,次.安定次:依次
D.通候其无
备,夜简.精甲袭破之简:选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
A.①与宇文述共破杨率②帝遣其
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B.①通发关中兵击之
②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C.①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②有犯法者,虽亲
无所回纵。
D.①通每句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
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
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
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
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
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
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2)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三、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末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古诗炼字之妙在于体物写情,请简要赏析词中“暗”和“空”的妙处。
(2)词中句句对比,写尽了陆游忠愤之情,请作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
9. (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
(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五、文学作品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实人老张
赵心瑞
下了好几场连阴雨。
家住六楼的老张,已是满脸愁云。
房子漏雨,老伴儿叨叨着让老张想法子修房顶。
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普通科员。
老张的父亲在“文革”期间,由于说错话,站错队,被批斗,后打入牛棚。
父亲的教训,让他刻骨铭心,环境的压抑,使他没了说话的底气,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这几天房子的事情搞得老张心烦意乱。
有一天临明,老张忽然想起朋友的儿子是泥瓦工,眼睛一亮,抓起床头电话就拔,一旁老婆发话:“天还没亮,你发什么神经?”老张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放下电话又钻进被窝复了个二觉。
泥瓦工来了,爬上六楼顶察看,谈妥工钱,议定下周日来处理,临走嘱咐老张,一定让楼下的住户把太阳能热水器拆卸下来,否则不能挑油毡,抹泥灰。
老张送走了泥瓦工,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来了。
安这太阳能热水器的,是从办公室提拔起来的付副局长家。
让人家付局长拆卸热水器,老张犯难了。
上班时间,他不好意思找付局长谈自己的私事,下班又怕打扰人家休息。
每次上下楼路过付局长的门口,他都尽量放慢脚步,想碰巧遇到付局长走出家门,借机说出自己的要求。
修房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张愣没瞅中个机会。
眼看着第二天工人要来了,晚上老张决定去一趟付局长家。
他看着墙上的挂钟,算计着局长吃晚饭看电视的时间,时钟指到九点,老张硬着头皮下了楼,站在局长门前。
他先深深地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这才抬起手用指头肚慢慢地敲了三下门。
他敲得太轻太轻,医院的大夫敲病人的肋条,也不过是这种样子。
等等,没人来开门。
他在指头上加了些力,又敲了四下,还灵机一动地咳嗽了两声,然后前合着身子侧起耳朵听。
好的,里面有脚步声过来了。
他稍微地直了直腰,脸笑笑地做着说话的准备。
付局长在单位值班,太太正集聚了一伙人打麻将。
付局太太一贯骄横,老张平日里见着她就躲着走,今儿个面对面,很简单的事情,吞吞吐吐说了好半天。
这时,正巧赶上付局太太输了牌,心里乱乱糟糟的,老张的话.让她气不打一处来,柳眉倒竖,说:“这大晚上的,明儿个再说!,,
“咣当!”老张被冷在了门外。
站了半天.灰头土脸上了楼。
第二天一大早,泥瓦工带着一帮人来了。
老张向他们道歉,说往后推推修顶日期。
泥瓦工急了,好容易纠集齐人,怎能说推就推呢?问清楚原因.是楼顶上的热水器没拆卸。
泥瓦工说这好办,咱给拆了,抹好灰后,再安上不就得了。
老张担心地说:“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
’’
老张示意泥瓦工一帮人稍坐坐,自己忙不迭地跑下楼,再次敲开付局长家的门。
付局太太打了一夜牌,临明才钻进被窝里,敲门声搅了她的好梦,不情愿地爬起身,睡眼惺忪地开了门。
老张急切地询问拆卸热水器的事,付局太太给了一句:“问我家老付去吧。
”说完打着哈欠转身回屋里。
老张如实地向泥瓦工做解释:“局长不在家,太太不管事,能不能改天干?”
泥瓦工不依不饶发了话:“局长咋啦,局长也得让百姓过日子吧!老伯,你别管了。
有事找我!”
泥瓦工有一副侠义直肠,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一帮弟兄上了六楼顶,嘁哩喀喳拆下热水器,挑开油毡干开了。
也不知谁多事,跑去报告付局的太太。
付局太太披头散发满脸怒容冲下楼,一把拽住老张说:“平常看你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就这样办事?啊!走!和我家老付说去!”
众目睽睽之下,老张涨着红脸,慌忙挣脱她的纤纤玉手,惶恐地跟着她上了楼。
付局太太拨通付局长的电话,连珠炮似的向线的那头传达着不满。
老张听得汗珠子也渗出来了。
这些日子,单位的正局长离休了。
班子要调整,付副局长一心想把副职转成正局,正等着单位搞民主测评,在这节骨眼上,他可不想出半点纰漏。
电话那头传来轻描淡写的声音:“拆就拆吧,省得我们找人,过后让他们安上就是了。
”
一旁的老张听得清清楚楚,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一下子跌到肚里。
接着付局长让老张听电话.“老张,给你添麻烦了。
还是我关心你不够啊,请多多原谅。
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咱们是邻居嘛。
’’
“给您添麻烦了。
给您添麻烦了。
”老张诚惶诚恐,点头哈腰,感激涕零。
还有就是.仿佛那个太阳哟,照得自己浑身热乎乎的。
(选自赵心瑞《祈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一名普通科员,由于受父亲文革时经历的影响,他的性格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B.“老张送走了泥瓦工,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来了”.老张的表情反映了老张不想惹怒局长,影响自己升迁。
C.“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说明老张的心里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这也是导致其老实为人的本质原因。
D.局长太太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出现使得小说矛盾冲突激烈,也使主人翁的形象变得鲜明、突出。
E.付局长是一个官场老将,面对老张的“鲁莽”行径,他并没有动怒,而是抓住时机,打出了一张“亲民牌”。
(2)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3)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你是否赞同老张的这种“老实”行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唯物论者启示录
赵凡周敏
他曾经有过华丽的家世,在“伤痕”岁月中度过22年光景;22年前,他气概冲天,
有《大风歌》作证;22年后,他将抒情变成了反思,于是,有了我们喜爱的系列读物——《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我的菩提树》……他后来有一种创想,将这一系列总体命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这位深深迷恋马克思唯物理论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作家张贤亮先生。
除了在文学上的建树,张贤亮还有很多文人以外的传奇活动。
他号称“中国作家中的首富”;曾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如今却成了“堡主”,潜心经营自己的“另类作品”。
张贤亮祖籍江苏,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
祖父是民国的外交官,父亲是热血青年,早年攻读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以后,回国革命,于张学良旗下任职。
西安事变之后主力经商,家财丰厚。
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除了衣食无忧之外,给予张贤亮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
童年是短暂的,在张贤亮13岁的时候,家庭已经开始破败。
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
1951年,张贤亮携母来到北京,在39中读书,但却因为出身问题肄业。
15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最苦难的时候父亲在监狱中死去,年幼的张贤亮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那一年他18岁。
1955年,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甘肃,准备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和创业。
年轻的张贤亮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萌发了抒发情感的欲望。
于是,他开始写诗,他所抒写并且期待的新时代并没有如愿而至,适得其反,就是这首《大风歌》使得张贤亮运交华盖,被定为右派送进了离银川市30里路的一个农场劳改。
就这样,22年的苦难开始上演。
于牢房内外.张贤亮几进几出,反反复复,最青春有为的年龄在其中虚度。
劳改生活毕竟是苦难的,每天劳动18个小时,只有6个小时用来睡觉吃饭,生活苦难,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
张贤亮说:“那个时候接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这本书让我活下来。
”这本书张贤亮反复阅读了数遍,也正是这本书让张贤亮懂得了运营方略,在新时代玩转文化产业。
重新获得自由已经是文革的末年,张贤亮试图重新拿起笔杆抒发诗情,秉持这样的文学观念,张贤亮的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深层的反思感,张贤亮颇为自豪和自傲的是自己的文字总是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
在小说的创作上,张贤亮如鱼得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他作品多产的时期。
每一部作品出现都能够给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反思顺应了新的时代。
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张贤亮开始转换角色,有心经营起了文化事业。
他成了影视城的董事长,如今城堡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影响,吸引了多个剧组到来,《大话西游》《双旗镇刀客》《红高粱》等都曾在此安营扎寨。
一席谈话,无由地更加生出感叹来。
他不似惯常文人那样“只表不为”,仅仅只会愤怒、哀叹、忧怨,他坚持他的“有为哲学”,试图于社会有一些作为来。
他会反思,往往一针见血;他在反思之余还有行为,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生产价值,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也改变了周围的生存环境。
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
因而,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一点让人感叹。
(摘编自2004年06期《人物周刊·文摘版》)相关链接
张贤亮(1936—2014),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
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
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
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2014年9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历经22年的“伤痕”岁月,张贤亮的文学活动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转向以反思为主的小说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
B. 15岁时的张贤亮就因家庭出身问题中学肄业,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后,就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甘肃准备创业。
C. 张贤亮最青春有为的年龄是在劳改农场度过的,在苦难的生活中,他反复阅读马克思
的《资本论》,这使他寻找到精神的归属感。
D. “文革”末年,张贤亮重新获得自由,从此他又重新执笔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等文
学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E. 尽管家庭破败,父亲在监狱中死去,但张贤亮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大风歌》
一诗中书写并期待新的时代。
(2)“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在文中都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6 分)
答:
(3)张贤亮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4)文章标题是“唯物论者启示录”,结尾又说“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七、语言运用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各级领导干部不能_______,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破除思想桎梏,真正做到
站位高、谋事深,让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_________,固守传统习惯和传统商业模式在日益激烈的竞
争中只能勉强果腹,甚至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③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不应________,害怕变化,害怕新事物,因为正是它们孕育着
发展的生机,引领我们开启新的篇章。
A.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B.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C.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D.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国领导人均表示要促进对组织内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亚太经济体的优势,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
B.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C.装扮一新的“南海神号”仿古船引领着四十五艘彩船,从白鹅潭出发,驶向亚运开幕式主会场,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停下来驻足观赏。
D.城乡二元制的格局已经基本打破。
拥有城镇户口,现在对子女入学还有影响,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影响也会日渐消弭。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李商隐身上有一种“晚唐”气象。
入世不得,出世也不得,所以他常在宗教世界里寻找心灵的解脱。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②既对政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又流露出愤慨与失望。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他自嘲的哀叹。
④只能苦苦奋斗,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