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在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师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提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学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现行小
学数学教材更是渗透了现代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在教学要求上也更趋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

理论基础在小学教学上多数是指小学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

之所以要掌握这些理论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采取最有效的教学及交流方式。

在数学教学上,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要时刻研究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状态,总结出一条教好数学的教育规律。

这些都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理论,这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也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包括:教育观——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需要;课程观——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教学观——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总之,《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新课改更具可操作性,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只有不断充实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石坡小学王锦
2013年9月5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心得
野芦沟完小靳红梅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并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伴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启动,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教材编写、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

(一)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

新教材在编写上努力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
习方式;强调体现教材的人文精神。

在此思想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习题形式,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的。

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如:“实践活动”、“数学小调查”、“做一做”等栏目。

加强了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在题材上引入了“奥运”、“环保”等内容,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
(二)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通过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在评价体系上,由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变为注重激励,关注过程。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贯穿着评价观念的转变。

强调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因此,课程评价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变为注重激励和过程。

这样的评价体系应做到评价目标多维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结果激励性。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

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任大红
(武威市马行河小学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素质即将产生深
刻影响。

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

我们广
泛讨论了:“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关注学生什么?怎
样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力推动了课改的深化。

文章就新课
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观谈几点学习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
1领会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与现实社会、与生产劳动、与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识、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化“静”为“动”
新教材无论是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留有较大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把教材作为一个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站在数学教学新的理念高度,根据本地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情况来呈现教材。

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大都由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的复习、例题、习题讲述的,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呈现上应由静态呈现变为
师生共同探究、发现的动态生成。

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采用课件演示:一个两分硬币重1克,1000个两分硬币放在一起称重量是1000克,也是1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称苹果,看几个苹果是1千克,再用手掂一掂。

让学生通过看、称、掂等活动体会1千克有多重。

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特别好。

3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强调师生交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3.1重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流的落脚点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一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关系。

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

在教学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以长者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交往与对话,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

其实,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关系,更是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

要重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真正承担起教师应当负有的责任。

3.2正确认识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了接受学习,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教学广角”这一课时.先出示动物画面和录音,老虎大王说:“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你们能写出几个?”学生写出12、2l后提问:”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出了“个位和十位数字交换了位置”的结论,为后面作了铺垫。

接着让学生用1、2、3三个数字卡片摆一摆,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老师板书各组的结果。

(1)12、13、21、23、31、32,(2)2l、31、12、13、23、32,(3)12、23、13、21、31、32。

检查各组写出的两位数,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写和不漏写?学生通过观察、互相交流,最后发现其中的规律:1打头的数能写两个,2打头的能写两个,3打头的能写两个。

也可先写12,交换位置写出21,13交换位置写出31,23交换位置写出32。

学生在初步建立数感的基础上形成技能技巧,发现其中规律。

这样既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又能使全体学生逐步培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4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的行动,使新课程教育观尽快走向现实,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第四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交流会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交流会
二年级热伊赛
新课改在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就新
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

上课过程中要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

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

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三、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模拟实际情境,增加实际体验
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

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第五篇: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位一线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重庆市育才中学
400050 余朝元
一、新课改到底想要什么
从2004年开始,高中新课程实验已有七个年头。

各地的各种经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露了出来。

然而,人们往往忘记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新课改到底要改什么。

就像夏丏尊所说,我们关注池子是长方形的,还是其它形状的,却忘了池之所以为池的原因。

我认为一切教育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呢?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下面几点最重要。

于公来说,首先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做一个共和国的公民。

也就是说有爱国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其次要让孩子具有普遍的人性。

如果没有人性,就会出现开车把人撞了以后再连捅八刀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就会出现把含辛茹苦送自己留学的母亲刺伤的无法想象的行为。

如果没有普遍的人性,就会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就会在面对日本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时幸灾乐祸。

再次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大师,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拔尖人才,民族也会在世界的竞争中日趋落伍。

我们剥夺了孩子们太多的与生活的联系,包办了太多的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完成的事,承担了太多的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的责任。

所以,我们的孩............................子们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成了只会空谈,却不会做事的孩子。

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回归生活,把事情交给孩子来做,把责任交给孩子来扛。

还有要让孩子学会合作。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比较偏于内向、含蓄。

一般来说都比较善良,但是却很难真正信任别人;能独立成事,却往往很难合作成事。

然而,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科研,都成为了非常复杂的系统任务,靠单枪匹马已经很难高效完成。

所以要培养孩子们学会合作。

于私来说,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可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幸福更多是一种观念,你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

一般来说,有健康的体魄,优雅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有温暖的家,有一生相爱而不离不弃的爱人,有几个知心朋友和铁杆兄弟(姐妹),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这样的人幸福指数是高的。

我们的孩子们幸福指数高吗?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大多数是近视眼,作业多得让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不能去学他们自己喜欢的学问;刻骨铭心的喜欢一个异性,却被父母、老师、学校棒打鸳鸯,美其名曰为了未来,却忘了孩子们活在今天……要让孩子们在学校就学会幸福的生活,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交往,学会爱人。

二、新课改到底要改什么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人其实是人云亦云,根本不知道新课改到底要改什么。

还有的是各种理论满天飞,说得云山雾罩,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新课改要改的很清楚,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改课程。

过去的课程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不足。

比如,学生没有选择性。

每个孩子天赋不一样,兴趣不一样,然而却学着完全一样的课程。

有的孩子被这种完全一样的课程折磨得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其实,教育不是生产,而是服务,它应该成为课程的超市,除了为学生提供必需品之外,也应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自己想要的产品。

再比如,过去的课程也很呆板,缺乏丰富和生动。

所以,新课改增加了校本选修,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增加了通用技术等等课程。

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之外,还在于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

其次是改课堂。

过去的课堂也有很多优点,比如高效率。

能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优秀资源。

但是,
过去的课堂以传授为主,比较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基础,也不顾及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不顾及学生是否消化得了,不顾及学生的差异性。

所以,学生很快就出现分化,甚至出现“马太”效应,优秀的越来越优秀,差的越来越差。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会自己看书、记笔记,学会监督自己,学会评估自己,学会自我调整。

新课改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自己思考,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大胆的求证,最后得到自己的结论。

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一起解决复杂的问题。

总之,新课改改变课堂,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

不管遇到什么新知识,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

因为学到的知识是很容易遗忘的,一般来说,一生之中,一个人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的20%左右就很了不起了。

而学习的方法却终身不忘。

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让一个人终身受用。

最后是改评价。

过去评价学生,高考分数是唯一标准,至于这个学生道德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学习能力怎么样是不管的。

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变化在两方面。

一是全面评价学生,不仅看分数,还看其它方面,所以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

二是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看考试结果,也看学习过程,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有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等等。

过去评价教师,也是看高考成绩,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教师的课,不管学生在教师课堂上是否得到人文素养的濡养,也不管学生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能力,只要高考分数上去了,就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平等的首席,不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三、对当前新课改的反思
近一年来,我很有幸参加过全国和市内的多种学习、培训,作为分管新课改的教务主任和一位学科老师也亲身经历了新课改。

我以为全国各地的新课改虽然轰轰烈烈,但新课改却存在着失败的危险。


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任何改革都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何况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还都是失败的。

新课改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

问题一,重课堂轻课程。

前几年,新课改的热潮主要集中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选修课和通用技术的开设。

而最近这两年,在全国风头十足的新课改经验则转向了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变革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为那些只抓高考,只抓分数的学校又提供了理由,课程的改革可有可无,抓好课堂就行了。

于是校本选修、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课程只是存在于课表,只是检查时才存在,根本没有常态化。

学生每天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仍然很长很长,课业负担仍然十分沉重,依然没有任何选择,还是与社会、与生活严重脱节,还是找不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春。

我相信这与新课改的初衷是违背的,也是教育的巨大悲哀。

问题二,课堂变革平庸化。

现在一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概的流程是这样,学生先自主学习或者叫结构性预习,然后是就老师预设的几个重难点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学生再分组汇报展示,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点评,甚至没有点评,也没有小结,最后完成练习。

这样的课堂变革,在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做了不少的探索,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存在难以深入和平庸化的倾向。

首先,问题是真问题吗?很多问题是不是值得讨论?在书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需要讨论吗?没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讨论吗?学生确实动起来了,但更多的是假动,而不是真动。

外在动起来了,实质并没有动;浅层次动起来了,深层次的思维还没有动。

创造力更无从培养。

其次,就算问题是真问题,学生能深入的,有效的讨论吗?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他对问题的思考一定是浅薄的,所谓的讨论只能是隔靴搔痒。

而现在我们的社区和学校还做不到给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学生们可以很方便的查阅图书吗?可以很方便的上网吗?可以很轻易的与社会生活接触吗?合作学...习很好,但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现在的很多新课堂,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却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