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
空间集聚综述
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的理论研究综述一、 集聚和产业集聚所谓“集”是指大量相关事物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集中现象,而“聚”则具有更进一层的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指在“集”的基础上强调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有机聚合,行为主体间产生物质的、信息的和社会的各种流,进而汇聚成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网络系统。
所以,本文中的集聚是指事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中并以某种有机的形态组合在一起。
根据对“集聚”的认识与理解,所以,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更重要的是反映为企业相互间的一种共成长性1。
产业集聚是同类企业、或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内的群聚和共生现象,它往往能形成提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果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 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的主要相关理论(一) 马歇尔的“工业区域”及外部性最早对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使用了“集聚”的概念去描述地域的相近性和企业、产业的集中,指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马歇尔提出地方性工业是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马歇尔把这些特定的地区称作“工业区域”,工业区域内集中的是大量种类相似的小型企业。
地方性工业之所以能够在工业区域内集聚,根本的原因是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
马歇尔将其归结为六个方面: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辅助性工业带来的好处,提供有专门技能的劳动市场,平衡劳动需求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便利顾客。
马歇尔指出,协同创新的环境是产生集聚的“空气”,在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
正如马歇尔所述:“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1倪卫红,董敏.对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规律的理论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 年第11期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
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2。
《工业区位论》[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读后感
在阅读《工业区位论》这部著作时,我被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深厚经济学功底和前瞻性思维所折服。这部作品不仅深刻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还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我想从主题、情节、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作者意图等方面,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个人感受和反应。
首先,从主题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深入探讨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和运输成本的多少。”这一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也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变化,灵活调整工业区位,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从情节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这使我受益匪浅,对工业区位选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被韦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所感染。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学者,需要不断探索、严谨治学,以推动学术的发展。
此外,从角色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的主要角色是工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实践。通过这一角色的演绎,韦伯向我们展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工业区位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我对韦伯的敬意油然而生,因为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工业发展的独特视角。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线及网络 (1)线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 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2)网络的内涵——指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结合体。 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构成节点之间、节 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功能的联系通道。 3、域面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市场区位论 (1)市场最佳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及其目的。 (2)市场区位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单个企业 的市场区形成;②潜在市场区的形成;③多个企 业的市场区即市场网络的形成。 (3)经济景观——市场网系统按照经济规律形 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经济景观是廖什 的首创,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区域经济的实践。 廖什是寻求经济区域内经济系统平衡的第一 位学者,他的“市场区位论”开辟了近代区位理 论向现代区位理论过渡的通道。
集聚环境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分析
目前 . 国工 业分 布 格 局呈 现 出集 中趋 势 , 成 了珠 我 形 江 三角洲 、 江三 角洲 和环渤 海的京 津冀 r 长 二个工业 经济集 聚 区 在经 济集 聚 区内 . 存在 同一 产业 或 同产业 的一 定 数量企业 因在特 定地 域 内集 巾 . 而地 理 空间邻 近 的企 业 从 获得聚 集效应 的经 济现象 . 就 是产业 集 聚 产业 集 聚足 这
即集聚 环境 形成 的 经济 和 非经 济 条件 如何 影 响 企业 位 业开 始 分享 因 与其 他企 业 在地 理 上 的邻近 而带 来 的集 聚
二 、集 聚环境下 的区位 因子 分析
一
同产业 间的互补合 作关 系 。 有竞争 合作关 系的企业其 集 具
聚效 应 ( 也称 集 聚 因子 ) 括 产业 内的专 业化 分工 产生 的 包 高 效率 、 整个 行业 企业 的产 品产量 导致 所有企 业平均成 本 的下降 和行业广告 效应 带来 的企业广 告成本 下降等 而具
脑制造业 企业 的首先 入住 。
不同企 业实现企 业 口标 而共 同进行 的区位 选择 的结果 同 企 业分 布的镇 区 中脱 颖 而 出, 引 了要 求环境 低污染 的电 吸 束. 因此企业 在集 聚 内 的 位决 策行 为也 受 到影 响。产
业集 聚现象 的存在 ,提 出 了企业 位决 策研 究 的新 问题 , ’ 决策 集 聚区内和集 聚 区外的选择 空 间位置 的企业 行为可 以解 释集 聚体的形 成机 , 因此 本 殳从集 聚环 境下 企业 的 区位 选 择行 为 的弁 度 探 讨集 聚 现象 空 间特 征 和集 聚形 成 】 机 理
时 . 业 在 相 对 小 的 空 间 上 集 聚 产 生 r特 有 的 集 聚 效 应 约 企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就是阐述区域空间结构 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变化的理论。从 这个角度上说,空间结构演进是历史发展的函数。 1、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 产,城市虽然已经出现,但在农村大海中只是一块 小小的绿洲,整个经济社会处在停滞状态,发展缓 慢。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a)。
(2)扩散效应: ①扩散效应的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 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 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②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 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 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 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 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 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强化总体经济结构模型的研究 (1)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下 进行综合分析。 (2)从单纯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把市场机 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研究。 3、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创新 (1)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2)从纯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转向注意实际分 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 (3)逐步扩大到数理统计、投入—产出、线 性规划等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
第3章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
A1
B3
B2
B4
B1
B5
A2
B6
A3
• 与B级中心地产生的过程类似,在某项更低级的货物的 最大销售距离上可产生相应级别的C级中心地。作为一 个反过程,则可能出现高于A级中心地的G级中心地, 较低一级的中心地的位置总是在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
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由此形成克里斯泰勒命 名为K=3的中心地网络。
2.城市化效应
各种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形 成的,在一个区域内由经济活动的总体环境产生的对经 济主体活动成果形成的那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城市化的正效应
(1)销售市场的扩大; (2)大规模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拥有为生产服务的研究机构、高水平的交通基础 设施等;
• 重叠后,A级中心地仍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 只是间隔更紧凑,其最小距离为2r。因为服务半径小 于2r时,商人便会亏本。
• 此外,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 市场区所替代,其理由是消费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 物”的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去得到货物 或服务。
空间集聚综述
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的理论研究综述一、 集聚和产业集聚所谓“集”是指大量相关事物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集中现象,而“聚”则具有更进一层的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指在“集”的基础上强调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有机聚合,行为主体间产生物质的、信息的和社会的各种流,进而汇聚成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网络系统。
所以,本文中的集聚是指事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中并以某种有机的形态组合在一起。
根据对“集聚”的认识与理解,所以,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更重要的是反映为企业相互间的一种共成长性1。
产业集聚是同类企业、或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内的群聚和共生现象,它往往能形成提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果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 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的主要相关理论(一) 马歇尔的“工业区域”及外部性最早对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使用了“集聚”的概念去描述地域的相近性和企业、产业的集中,指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马歇尔提出地方性工业是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马歇尔把这些特定的地区称作“工业区域”,工业区域内集中的是大量种类相似的小型企业。
地方性工业之所以能够在工业区域内集聚,根本的原因是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
马歇尔将其归结为六个方面: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辅助性工业带来的好处,提供有专门技能的劳动市场,平衡劳动需求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便利顾客。
马歇尔指出,协同创新的环境是产生集聚的“空气”,在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
正如马歇尔所述:“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1倪卫红,董敏.对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规律的理论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 年第11期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
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2。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四章
图 4-12 等概率线与购买行为
这样,下列模型可成立。
A d P = ∑( A d
j ij ij n j =1 j
b
b ij
)
Pij 表示在 i 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 j 消费中心的概率。 Aj 表示 j 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 dij 表示 i 地区到 j 消费中心的距离 b 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数) n 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赫夫模型是从个人的选择行为的现实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不同于赖利的经验 法则。该模型对商店选择和零售商圈推定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模型 中的 b 值是一个经验值,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才可获得[3]。
图 4-5 地价与零售业区位关系 3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1.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1)普劳德福特(M.J. Proudfood)划分法 他在 1 937 年研究了美国的零售业空间,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即 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等。他的划分 主要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位置条件和特征。 (2)美国学者迈耶(Mayer)在 1942 年同样以美国的城市为对象进行了零售业 空间类型划分,但他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规模和形态的研究。 (3)贝利划分法 在普氏和迈氏研究的基础上,1963 年以芝加哥为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 了零售业空间类型。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 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 进一步可分为 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 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 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 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 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按照集聚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种类 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输入品市场、家具区和医疗中心等。专业化空 间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并非是无关独立存在的,有些类型在区域中心地或沿干线 分布的空间也能找到。 同样传统的购物街能看到的零售业在近邻中心地中分布着, 总之,三者的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 2.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1)霍伍德(Horwood)和博伊斯(Boyce)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如图 4-6 所示,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核心部(core)和边 缘部(frame)。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 职能布局等特征。与其他零售业空间不同,中心商业区的核心部除商业职能外, 也是各种办公机构、金融和行政机关的聚集地。围绕核心部的边缘部土地面积相 对广、土地利用密度也不高,郝氏和鲍氏认为该区域的最大特征是职能的空间分 化。在周边部分布着轻工业、交通站点、具备仓库的批发业、汽车销售和修理业、 特殊服务业(如医疗)以及住宅区,各自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每一个部分与核心
工业区位选择理论与案例分析
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1 2 3
降低成本
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 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合理的区位选择,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资源,提高生产 效率。
市场拓展
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接近目 标市场,降低市场开拓难度和成本,提高市场占 有率。
总结词
环境友好型政策地区通常会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融资支持等激励措施,吸引企业投资。
详细描述
企业选择在环境友好型政策地区设立工厂,可以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土地租金优惠等政策,降低生产 成本。此外,这些地区通常有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接近环境容量大地区
总结词
市场导向型
详细描述
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通常选择在靠近市场需求大的地区进行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 求和提高产品竞争力。例如,一些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可能会选择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
生产基地,以利用当地成熟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创新优势。
案例三:某新能源企业的区位选择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技术导向型
新能源企业通常需要选择在技术研发实力强、人才聚集的 地区进行布局,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和促进技术创新。例如 ,一些太阳能光伏企业可能会选择在硅谷等高科技产业聚 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以利用当地丰富的技 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同时,新能源企业还需要考虑当地政 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环境容量大地区意味着当地生态系统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业污染负荷,企业在此选址可以降低环保压力 。
区位理论的前世今生与案例实践(集大全者)
1.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史密斯认为把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廖什的空间收入曲线结合起来,就能够画出收入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界限,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就可以找到“最佳区位”、“次最佳区位”。
其基本原理是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2.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理论。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和利用信息能力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
钻石模型四区位理论的实践案例对于案例的选择本人筛选了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一是区位理论对旧城改造的引导二是区位理论对城市空间设计的引导探究城市空间案例主要是以营利空间商业综合体和非营利空间社区为区分分别列举一典型案例
区位理论的前世今生与案例实践
摘要: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此为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阐述古今中外区位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列举数个区位理论发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并结合理论知识给出自己的感想。
向心力与离心力:上述的正面的外部性显然还产生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或叫做向心力、集中力),使产业集聚地点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进入。进入的企业越多,规模经济就越大、效率就越高。但事物的发展就离不开一个“度”的问题,企业过密、过多,就会使投资环境恶化,产生诸如交通、污染、噪音等等问题,使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下降,于是吸引力变成了离心力、分散力,使相关企业向产业集聚地点的外围边缘扩散,直到两种力量相对平衡为止。
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区位理论
成本派是最早的区位论学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代表理论就是杜能的农业区位,再到最早的成本学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龙哈特提出“区位三角形”,后由韦伯发展成系统学说。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他吸收了龙氏最小费用区位的概念,予以补充和修正,并加以数学推导,形成一定的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伦。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一、问题的提出人口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现代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空间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揭示这种空间集聚的原因及形成机制。
作为学科研究的基石和起点,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了单个决策主体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区位选择原则。
杜能(Thim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阿隆索(Alonso)的“土地竞租”理论直接将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存在作为先验的前提条件,考察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
但他们都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
韦伯(Weber)系统阐述了决定厂商选址的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等区位因子,但他将集聚视为不同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偶然结果。
显然,这些传统区位理论未能在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宏观空间集聚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黑箱”而回避了空间集聚的初始原因。
以克鲁格曼(Kmgman)、藤田(Fujit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主要从金钱外部性角度)的框架下,通过模拟集聚经济的形成过程,对集聚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阐述。
但对于这个产业区位形成的最初原因,他将其归结为“历史的偶然”,偶然的区位事件一旦发生,它便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并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聚集结果。
[1](236-257)也就是说,他对初始的产业集聚仍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仅仅将其视为偶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及其决定要素,未能将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空间集聚有机联系;现代空间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专注于集聚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却将产业区位的初始集聚视为“历史地偶然”。
由此,在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理论”之间造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使得现代空间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正基丁•此,探索微观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区位决策如何导致空间集聚,重塑空间集聚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不容回避的重耍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
4 区位理论:区位选择、空间秩序
区位主体在特定区域布局是为了出于 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等经济原因, 或出于军事考虑等非经济原因。影响实现 这些目标的因子称为区位因子或因素,韦 伯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 是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区位要素可分为硬要素(hard location factors)和软要素(soft location factors)
4.2.5 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分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和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 地方化经济是特定产业部门的企业在同一 空间范围内的集聚,集聚可以促进工厂或 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的加强以及专 业信息与技术的快速传播,可以形成地方 专门熟练劳动力队伍,也便于共同利用专 业化设备、树立区域特色产品形象,以及 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分工等,这些都有利于 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
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是一种以 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 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尤 其是新兴高科技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 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
资本密集型产业
资本收益递减:An increase in the capital and labour appli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land causes in general a less than proportionat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produce raised, unless it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an improvement in the arts of agriculture.
4.2.7 其他要素
• 市场环境 • 政策环境
第七章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PPT课件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前工业化期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成熟期
● 后工业化时期
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陆大道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1) 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 业。生产力低下,以自然经济为主; (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 (3)工业化中期阶段; (4)工业化后期及工业化阶段。
企业群
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产业群
(2)经济联系聚集
即存在密切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向某一地域集中。
纵向经济联系形成的聚集
产业链
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聚集
专业化分工体系
(3)效应集聚
指企业为了获取集聚经济效应而向某一地域的集聚。
4、集聚不经济
形成原因:
● 不合理的聚集 ● 聚集过度
宏观方面: 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2)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 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的构成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经济因子
非运费因子
区位因子
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
3、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确定区位主体的最佳区位选
择和经济活动的最佳空间组织的理论。
区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 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二、古典区位理论
第七章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 区位理论 ●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区位理论
● 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 古典区位理论 ● 近代区位理论
一、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1、区位与经济区位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或地域。 经济区位即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
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
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
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
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区位、制度与我国西部工业空间集聚机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以 兰 州 市 为 例
常跟 应
( 兰州大学 a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 点实 验室 ; . . b 资源环境学院 , 兰州 70 0 ) 3 00 摘 要 :区位分析是理 解区域 工业集聚和发展 的一 个重要视 角, 近年来在 克鲁格曼的“ 经济地理 学” 波特 的国 新 、
家竞争优 势理论和 “ 区域主义” 学说的推动下 , 新 等 区位 分析 重新 引起 了学者们 的 高度 重视 。基 于企 业调 研和统计 资料 , 分析 了建 国后各个阶段 兰州工业企业的建立与 区位条件 的关 系。研 究表明 , 区位 条件 与兰州工业企 业的建立 紧密关联 , 但影 响工业企 业建 立的主要 区位要素是 变化的 , 且区位要 素 同其他社会 经济要 素特 别是与政 策要 素共 同 决定 了兰州工业发展 。区位分析是理 解我 国区域 经济发展 的有 效工具 , 区位分析应置 于“ 但 特定 背景 ” 中, 之 把地 方
集 中程度 。我 国三 次产 业 的地 理 集 聚 程 度 仍 然 较 低 , 但 大 多数 产 业 在 2 纪 9 代 趋 向于集 中 , 优 势 、 0世 0年 比较
这可 以从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产 空间集聚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 普遍认 域科学的共轭研究领域 ,
向集中于劳动力成本 、 运输成本 和集聚经济决定的生产 成本最低 的区位 , J被视 为经济人 的企业家会按照成本 最低原则选址建 厂。韦伯 的工业 区位论产生 以来受到
规模经济和经济 全球化等对我 国制造业空 间分 布有显 著影响 。如陆大道所指 出 , 响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J 影 的区位要 素是变化的 , 但从历史 的角度考察 区位要素与 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很少 , 这种研究对于制定 区域 经济发展政策是必要 的。更重要 的是 , 经济地理学 出现 了制度转向 。17 99年 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 , 自改革 而 开放以来我国实行 了渐进式 的经济改革 , 国家 的区域发 展政策也在调 整 , 制度 与政 策 的变 化必 然影 响 区域发 展, 目前把制度分析和区位分析结合起来研究 区域经 但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一个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框架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一个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框架
张松林;李清彬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空间集聚是微观主体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微观主体间的分工是促使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借助分工视角的分析框架来探寻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路径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研究得出,微观主体选择集聚是为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相互之间的分工,而集聚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关键在于集聚所在地的硬、软环境是否有利于微观主体之间形成协调的分工网络.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张松林;李清彬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综述——基于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的视角[J], 高然
2.一个基于社会分工视角的社会变迁分析框架——“中国迈向高收入过程中的现代化转型研究”之六 [J], 宣晓伟
3.非均质空间下企业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基于古诺竞争的框架 [J], 程栋;李臻
4.空间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J], 李郇;丁行政
5.跨国公司FDI的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基于东道国产业集群竞争的博弈分析[J], 张廷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人口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现代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空间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揭示这种空间集聚的原因及形成机制。
作为学科研究的基石和起点,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了单个决策主体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区位选择原则。
杜能(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阿隆索(Alonso)的“土地竞租”理论直接将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存在作为先验的前提条件,考察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
但他们都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
韦伯(Weber)系统阐述了决定厂商选址的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等区位因子,但他将集聚视为不同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偶然结果。
显然,这些传统区位理论未能在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宏观空间集聚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黑箱”而回避了空间集聚的初始原因。
以克鲁格曼(Krugman)、藤田( Fujit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主要从金钱外部性角度)的框架下,通过模拟集聚经济的形成过程,对集聚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阐述。
但对于这个产业区位形成的最初原因,他将其归结为“历史的偶然”,偶然的区位事件一旦发生,它便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并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聚集结果。
[1](236-257)也就是说,他对初始的产业集聚仍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仅仅将其视为偶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及其决定要素,未能将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空间集聚有机联系;现代空间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专注于集聚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却将产业区位的初始集聚视为“历史地偶然”。
由此,在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理论”之间造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使得现代空间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正基于此,探索微观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区位决策如何导致空间集聚,重塑空间集聚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不容回避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
针对传统理论的缺陷,本文拟选择一个新的视角,来探索微观决策主体的个体选址行为到实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
第二部分将综述霍特林模型的主要思想,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三部分构建模型。
最后是结论。
二、从微观主体的区位决策到空间集聚的理论逻辑(一)霍特林模型的努力及其建模思路一直以来,尽管遇到种种困难,霍特林模型在为探寻从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机制做出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根据霍特林模型的分析思路,空间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竞争形式,亦即由于消费者向企业支付的是计入运输成本的最低价格,因此每一家企业实际上往往是同一些临近的企业直接竞争,而无需考虑行业内的企业总数。
[2](265-270)为此,有必要将不同决策主体纳入到一个互有影响的一体化框架中加以考察,霍特林(Hotelling)提供了这一思路研究的基本范式。
霍特林的原始模型[3](41-57)研究了提供同质、同价产品的两寡头企业间的区位竞争。
消费者被假定均匀分布在一条连续的线性市场,且每个消费者购买等量的单位产品。
理性的消费者选择提供最小总成本(产品价格和运输成本之和)的厂商购买产品。
其结果是在没有价格竞争情况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态竞争结果是两家企业均倾向于向市场中心集聚。
这个均衡是在选址策略中的纳什均衡。
霍特林模型的成立有诸多限制条件。
例如,如果放弃线性成本假定,取而代之以运输成本随距离变化呈严格凸性,霍特林模型将得到策略主体在市场中尽可能远离的“最大化差异”的结果;[4](447-450)如果两个企业各自采取最优的削价策略行为,这将不仅导致第二阶段价格均衡的不存在,而且也反过来使第一阶段的区位均衡丧失,从而出现了均衡不存在的问题。
[5](896-908)??尽管如此,霍特林模型揭示了一个多个不同决策主体相互影响条件下的空间集聚效应,应当说具有开创性贡献,这也为从微观主体选址决策到空间集聚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即集聚经济并非仅仅源于韦伯所指出的不同主体分散决策的偶然结果,而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霍特林模型集中探索了两个同质经济主体为争夺市场而发生集聚的过程,我们将称之为竞争性集聚。
现实中诸多集聚现象往往并非同质厂商间为竞争而作出区位选择的结果,相反是异质厂商间基于相互之间的利益互补的结果,亦即空间互补性集聚。
(二)区位选择、决策主体间相互作用与空间集聚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最终必然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上,因此区位首先表现为经济社会活动发生在此点而非彼点的具体地理位置。
更进一步说,经济社会活动为何选择此点而非彼点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于理性的微观决策主体而言,这无疑取决于不同位置所带来的利益差别。
为此,区域经济学将经济区位视为由地理坐标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6](49)这种经济利益差别因微观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经济社会活动中存在三类微观主体,即自然主体(地理位置以及附属于土地的不可移动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等)、经济主体(企业)和社会主体(个人),后两者是能动性微观决策主体。
能动性决策主体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与自然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亦为能动性决策主体选择自然主体的过程。
在不同决策主体的选址不存在竞争性的条件下,微观主体将选择给其带来最大利润(效用)的区位,不同决策主体的区位偏好不一。
诸如,对于成本指向的生产性企业而言,韦伯(Weber)的理论具有代表性,因企业的目标函数不同,自然因子(土地、资源、环境等自然属性)、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等将以不同的权重在企业选址行为中作用;对于市场指向的商业企业来说,市场因子无疑将占据更大的权重;而对于个人,消费品的可获得性、就业机会以及就业的通勤成本、人居环境等将对选址起决定性作用。
显然,这些决定能动性决策主体的区位因素不仅取决于纯粹的自然主体,还与能动性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诸如,(1)市场因子是企业主体同对其产品存在需求的其他企业和个人发生的联系;(2)成本因子是企业主体同经济主体(与之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得其它企业)、社会主体(劳动力成本)、自然主体(资源成本)等的联系;(3)集聚因子是企业主体与经济主体(同类企业、关联产业)的相互作用。
(4)个人选址有赖于经济主体(需求成本、就业成本收益)的区位选择。
总之,可以看出单个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实质上是在同其他决策主体发生某种关联,并受其影响。
由此,通过这个变换,我们就将单个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行为同其他决策主体联系起来,从而可以在多主体区位决策相互关联的框架内考察空间集聚问题。
总之,研究从分散决策的微观主体选址行为到空间集聚的关键在于将其他决策主体的影响纳入到其自身选址的偏好函数中。
三、一般模型:基于空间互补视角(一)基于分散决策的企业选址行为为简化起见,模型的研究仍假设经济活动发生在一个一维线性空间中;消费者沿线均匀连续分布,且总人口标准化为1;与霍特林模型不同,消费者存在两种基本需求品x和y,且A区消费者和B区消费者对x和y有不同偏好,并均受总收入水平m的预算约束;A、B区在0.5点分界(如图1)。
用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分别表示为假设运输成本由生产者承担,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A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组合(x,y)=(αm/P??x,(1-α)m/P??y);B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组合(x,y)=((1-α)m/P??x,αm/P??y)。
?おおお?假设建厂的固定成本F相对于运输成本足够高,因而每种商品仅建立1个企业和工厂;假设不管厂商布局在何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为P??x和P??y,且不变。
假设产品的运输成本由企业承担,且单位距离、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为τ。
假设生产x和y的两企业分别在r??x和r??y处建厂。
显然,由于A区消费者更偏好x产品,x产品的生产地点靠近A区;同理,y产品的生产地点靠近B区。
此时,生产x产品企业的收益可分(0,0.5)和(0.5,1)两段求得,(二)基于空间互补的异质企业间选址行为与空间集聚以上的分析未考虑两异质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企业间往往存在一种空间互补关系。
[7](1456-1495)所谓空间互补,是指不同经济社会主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需要、互为补充的关系,亦即多个决策主体的空间邻近将为彼此带来正的外部效应。
具有代表性的,马歇尔(Marshall)认为与集聚相关的外部性有大规模生产、知识的溢出、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本地大市场相联系的前后向关联等。
[8]为此,这里将两异质企业间存在的空间毗邻所带来的互补利益纳入分析框架之中。
考察一个两阶段的选址模型,第一阶段x商品生产企业进行选址,其选址行为依据(4)式进行。
第二阶段y商品生产企业进行选址。
所不同的是,假设空间临近为其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且随着距离的缩小,额外收益越大。
假设额外收益是两企业间空间距离的一次线性函数,随着距离的增加,额外收益呈减少趋势,可表述为:四、结论及启示从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演绎到空间集聚的关键在于将单个决策主体的区位利益同其他决策主体选址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在多主体区位决策相互关联的框架内考察空间集聚问题。
相应的,模型处理的关键在于将其他决策主体的影响纳入到其自身选址的偏好函数中。
与霍特林模型相比,本文所构建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基于空间互补,而非空间竞争来分析空间集聚机制,这更具有现实解释力。
该模型的最大现实意义在于表明,空间集聚并不必然是“偶然”的结果,自然的抑或人为造成的空间互补利益可以改变企业主体的区位决策,使之形成空间集聚。
这种空间互补带来的额外利益可能源于企业间相互作用(如马歇尔所提出的知识的溢出、成熟劳动力市场、前后向关联等),也可以是源于某一特定区位所外生的区位利益,(如税收减免、公共服务的供给、投资环境的改善等)。
这就为自主发展某一地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为经济主体提供一定的额外区位利益,可以使产业在某一特定区位集聚,并将在这一区位形成维持和锁定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1]Krugman. Paul,“ Geography and Trade.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2]Eaton. B and Lipsey. R, “Spatial Monopoly, Natural Monopoly, Pure Profits, and Land Rents." Queen's University Discussion, 1977.[3]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 Economic Journal, 1929, Vol.39.[4]Eaton. B and Lipsey. R,“A Comment on Location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with Free Entry.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5]Dennis R Capozza and Robert Van Order, “A Generalized Model of Spatial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new. 1978.68(5).[6]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Paul Cheshire and Edwin S. Mills (eds) ,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 rban Economics, Volume 3: Applied Urban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98.[8] Marshall, A., Industry and Trade. London: Macmillan,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