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1)概念 地震波是指当地震发生时,从岩层断裂处发出的在
地球介质中播的波,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2)类型
横波 (S波) secondary
纵波 (P波) primary
上下颠簸 纵波(P波)
左右摇晃 横波(S波)
横 波
纵波
波速发生变化,说明 了什么?
界面上下层的物质 结构和状态可能存 在很大差异
图中有几个不连续面?
2个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速度(千米/秒)
●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3
莫霍界面
2900
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1)地震发生时,天上的
飞鸟和水中的鱼都会感到
( C)
A.由上下颠簸到前后摇晃
B.由左右摇晃到上下颠簸
C.P波 上下颠簸
M
D.S波 左右摇晃
(2)若图中群岛发生火山喷发,岩浆来源于
(C)
A.莫霍界面上部 B.古登堡界面下部 C.上地幔顶部 D.地核内部
M
3.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①②
③
29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壳
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 态,而在地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900
29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这些事物具有 什么关系?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 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氮氮78% 氧氧21%
其他气体(氩、 二氧化碳、臭氧 等)
水圈
水圈是地表 和近地表的 各种形态水 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处 于不间断的 循环运动中。
4.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
①、②、③分别是:( D)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大气圈
外核
5150
地核
内核
地壳
由固体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大陆地壳厚(3941km),最厚可达70km;海 洋地壳薄(5-11km)。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 层,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外核是熔融状态 (由于压力大),内核是固 态。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是特殊圈层。
还包括地表 的圈层且处于
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
不间断的循环
物水
运动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
生物及其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 生存环境 渗透、相互影响,
是最活跃的圈层
相互 关系
相 互 联 系 、 相 互 渗 透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图中M群岛是世界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之一, 2011年3月初,该地发生强烈地震,并诱发海啸, 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4.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
列颠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此次地震
的震源位于 ( B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注意:岩石圈≠地壳
观看《冰河世纪4》片段,小松鼠在掉入地球内部的过程中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知道地球内、外有哪些圈层结构吗?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物质状态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陆地3941,海洋由固体岩石 5-10,平 组成的固体 均17. 外壳
地面以下
1.由岩石组成的 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 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分 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状态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较慢
固体
危害 危害较小 危害较大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在 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地震波波速变化图
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 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33km, 固态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 个软流层,这里可 能为岩浆的主要源 地,温度、压力和
古登堡界面 地面以下
密度均增大
地 外核 核
2900km 熔融状态,横
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
密度很大
内核
固态
山
空气
树
湖泊
图片包含了哪 些地理事物?
将上述地理事物按照 水圈、岩石圈、大气 圈、生物圈进行分类。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命活动渗 透到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中。 因此,生物圈成 为地球上最具活 力的圈层。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 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 圈层
大 气 圈
概念
由气体和悬 浮物组成的 包围地球的 复杂系统
水 圈
是地表和近地 表的各种形态 水体的总称
生 地球表层生物 物 总称 圈
组成
其他
气体和悬 浮物,主 要成分是 氮和氧
大气圈使得地球上 的温度变化和缓, 风、云、雨、雪等 天气现象,与人类 息息相关。
主体是海洋, 连续但不规则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1)概念 地震波是指当地震发生时,从岩层断裂处发出的在
地球介质中播的波,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2)类型
横波 (S波) secondary
纵波 (P波) primary
上下颠簸 纵波(P波)
左右摇晃 横波(S波)
横 波
纵波
波速发生变化,说明 了什么?
界面上下层的物质 结构和状态可能存 在很大差异
图中有几个不连续面?
2个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速度(千米/秒)
●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3
莫霍界面
2900
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1)地震发生时,天上的
飞鸟和水中的鱼都会感到
( C)
A.由上下颠簸到前后摇晃
B.由左右摇晃到上下颠簸
C.P波 上下颠簸
M
D.S波 左右摇晃
(2)若图中群岛发生火山喷发,岩浆来源于
(C)
A.莫霍界面上部 B.古登堡界面下部 C.上地幔顶部 D.地核内部
M
3.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①②
③
29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壳
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 态,而在地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900
29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这些事物具有 什么关系?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 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氮氮78% 氧氧21%
其他气体(氩、 二氧化碳、臭氧 等)
水圈
水圈是地表 和近地表的 各种形态水 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处 于不间断的 循环运动中。
4.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
①、②、③分别是:( D)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大气圈
外核
5150
地核
内核
地壳
由固体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大陆地壳厚(3941km),最厚可达70km;海 洋地壳薄(5-11km)。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 层,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外核是熔融状态 (由于压力大),内核是固 态。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是特殊圈层。
还包括地表 的圈层且处于
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
不间断的循环
物水
运动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
生物及其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 生存环境 渗透、相互影响,
是最活跃的圈层
相互 关系
相 互 联 系 、 相 互 渗 透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图中M群岛是世界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之一, 2011年3月初,该地发生强烈地震,并诱发海啸, 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4.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
列颠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此次地震
的震源位于 ( B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注意:岩石圈≠地壳
观看《冰河世纪4》片段,小松鼠在掉入地球内部的过程中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知道地球内、外有哪些圈层结构吗?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物质状态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陆地3941,海洋由固体岩石 5-10,平 组成的固体 均17. 外壳
地面以下
1.由岩石组成的 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 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分 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状态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较慢
固体
危害 危害较小 危害较大
共同点: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在 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地震波波速变化图
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 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33km, 固态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 个软流层,这里可 能为岩浆的主要源 地,温度、压力和
古登堡界面 地面以下
密度均增大
地 外核 核
2900km 熔融状态,横
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
密度很大
内核
固态
山
空气
树
湖泊
图片包含了哪 些地理事物?
将上述地理事物按照 水圈、岩石圈、大气 圈、生物圈进行分类。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命活动渗 透到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中。 因此,生物圈成 为地球上最具活 力的圈层。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 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 圈层
大 气 圈
概念
由气体和悬 浮物组成的 包围地球的 复杂系统
水 圈
是地表和近地 表的各种形态 水体的总称
生 地球表层生物 物 总称 圈
组成
其他
气体和悬 浮物,主 要成分是 氮和氧
大气圈使得地球上 的温度变化和缓, 风、云、雨、雪等 天气现象,与人类 息息相关。
主体是海洋, 连续但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