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
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重点】
1、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1、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
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
四、五单元(步入近代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学习,学生已有
一定的知识积累。
2、认知心理特点:他们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俄国、日本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指导】
1、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并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要点,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并初步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现本质的能力。
【教学设计流程】
1、第一环节:导入部分
2、第二环节:俄国1861年改革
3、第三环节:日本明治维新
4、第四环节: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
5、第五环节:感悟空间
6、第六环节:心灵寄语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生答。
师: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在屈辱中不断寻求探索,图片就是维新变法中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努力自强的壮举。
同近代的中国一样,俄国,日本都曾经有面临西方入侵的危险,然而,同样的境遇却有不同的结局。
[设计意图]很明显,近代的中国与19世纪中期的日本、俄国一样,都面临西方的入侵。
在国难当前,大家都努力自强。
然而,同样的境遇却有不同的结局。
用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不同的结局?中国的学习西方与日本、俄国的改革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课内容。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师:出示以下图片及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让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
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相互讨论、交流,总结得出)
用以上材料加上图片和一些插语,鲜明地展示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了广大农奴的反抗,农民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提问)农奴制怎样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假如你是当时的沙皇统治者,面对面临的社会问题你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根据学生的预测,自然引入俄国改革方面来。
(2)1861年改革
师:出示[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农奴制改革图片] 并设疑:俄国通过什么手段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当时在位的俄国沙皇是哪一位呢?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组内讨论并交流,归纳。
由代表总结发言,并听取老师讲解,理解改革措施。
)
师:但是通过改革,有一些地主和贵族提出反对。
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全面分析。
它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完善的一面。
俄国的这次改革也是一样的。
启发学生思考: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施者、及改革结果的不彻底性等方面探究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师进一步补充。
)
师:出示问题:[动脑筋]观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
(学生讨论交流自由举手发言。
教师适当讲解。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农奴和沙皇的角色中思考:该怎么办?使学生更能感受当时俄国必须改革的迫切性。
然后通过图片和文字的说明,使学生对农奴改革有一定的认识。
最后透过沙皇的话:“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引导学生理解对农奴改革的评价。
二、日本明治维新
师:下面再来看我们国家的另外一个近邻——日本。
在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忆中国历史的内容,回答:在19世纪末期,中日之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
师: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指导引入日本改革)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那么在日本,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会发生一场资产阶级改革呢?
(1)背景
师:(出示图片)《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美国舰队登陆日本》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让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具体有哪些?(鼓励引导学生根据《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图片分别介绍)
师:课件展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地图: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为解决危机日本涌现出哪些新兴力量?
(学生迅速阅读材料后,同桌或小组交流,然后找一名学生介绍倒幕情况。
)师:成为资产阶级的长州、萨摩、土佐的一些有见识的中下级武士和新兴地主成为倒幕力量的核心。
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 自主探究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师出示课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①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
②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③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迅速在书上标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看哪一小组完成得最快!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口头回答。
师:这场改革引起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该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事物本质)
最后用两幅图片引出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性质: 是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作用: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局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设计意图]用图片激发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背景、经过以及评价。
特别把课前导入的问题重新引出。
让学生思考中国的维新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
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改革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
四、感悟空间
纵观学习过的人类改革历史:
封建社会:中国商秧变法
中古欧洲查理马特改革……
近代社会: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现代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
你能感受到这些成功的改革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经验吗?对个人成长有哪些指导呢?
(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想发展,想进步,就要改革。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古今改革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何帮助,以古鉴今进行情感教育。
【板书设计】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危机重重——两国改革的背景
二、寻道图强——两国改革的内容
三、大道行思——两国改革的影响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2、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
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四、五单元(步入近代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2、认知心理方面:他们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俄国、日本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所
以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效果分析
1.知识构建方面,因为是九年级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
2.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想法,对本课有这强烈的探究心理,效果非
常好。
《九年级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材解析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
(1)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
图文结合学习法。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组织学习。
比较学习法。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从发生的背景、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明确地理解这两个知识点。
辩论学习法。
通过辩论将模糊不清的认识可以彻底弄清楚:
历史想像学习法。
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丰富的想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外历史结合学习法。
将中国的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外历史对比更容易理解相关问题。
如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表格可将之一目了然: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的考点集中在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在全国各地以往的考试过程中,常见的题型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由于日本明治维新是从1869年开始的,2009年是140周年,必将会加大在中考中的比重,值得同学们注意。
由于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之一,所以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联系的内容,会成为考查命题的切入点。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烈,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但对于废除的方式。
存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俄国最终的选择是()
A农民革命推推翻农奴制B沙皇废除农奴制C二月革命推翻农奴制D十月革命推翻农奴制
2、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业发达,农民富裕,不愿从事工业生B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为形成统一的市场C外族入侵,无暇顾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农奴制的阻碍
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彼得一世改革B伊凡四世称沙皇
C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D俄罗斯帝国建立
4、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
王惠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
你认为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C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5、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是()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不断的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
的统治③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④工业革命无法在俄国展开
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6、日本明治维新的最根本目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方化B置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D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7、下列与明治维新无关的是()
A.1854年,日本同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B.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新兴地主和对将军不满的大名、武士,这表明()A日本封建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B大名和武士的生活日益窘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D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9、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推翻了旧政权B由资产阶级领导C废除了农奴制D改变了社会性质
10、1861年改革后,俄国近代化的脚步依然沉重,主要原因是()A改革后农民一贫如洗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D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得到人民支持
11、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B废除农奴制C挽救统治危机D发展资本主义
12、19世纪第一个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3、1861年改革之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根本原因是()A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C农奴必须出钱赎买份地D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1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本国社会性质的是()
A明治维新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巴黎公社D俄国农奴制改革15、日本同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之处是()A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B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三、材料题:
16、材料一:列宁说过:“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请你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请你说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领导者、性质、内容和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国外专家和技师。
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了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
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些方面的内容?
(2)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一次同明治维新性质相同的改革称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今天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18、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请写出两国改革各自开始的时间,比较这两次改革在性质、方式作用及改革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CA 6-10 DDCDD 11-15 CBDCD 二、材料题:
16、(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分)
(2)背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分)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分)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2分)影响: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分)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2分)但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1分)
17.(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分)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2分)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2分)(2)戊戌变法。
(2分)(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分)
18、时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方式:自上而下
作用: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性质;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19.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
课本内容在编排上非常明晰,就俄国的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两部分,但课本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够达成的知识目标,而且知识性很强。
人教版教材从背景、内容及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文字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
但如何在教材之外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是设计本课内容的难点所在。
初三的学生就其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领会能力已经很强了,但对知识的广博度还很不够。
所以在备课时,我觉得把这节课定位为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与教师适时引导延伸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较能接受。
本设计重点考虑了如下问题:1.如何充实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2.如何让学生理解两国改革的异同;3.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性。
设计的基本点在于适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设计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两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两国改革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两国改革后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教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从感官上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有力的环境,也使本课内容得到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构建了合作探究、开放交流的历史课堂。
通过开展活动与探究,再现历史,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但由于时间关系,一些问题
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展开讨论,设计的有些问题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解决。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标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
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重点】
1、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