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法》复习练习1
一、填空题
1.自然环境依据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成和两类。
2.环境问题根据产生原因可分为和。
3.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三大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和。
4.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大会。
会议发表的重要文件中具体体现了“”。
5.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和。
6.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点有、和。
7.按环境权的主体分类,环境权利体系主要分为和。
8.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和“”两种错误的认识。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环境法中有关防止过量放牧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
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
2.确认“环境权”的文件是()。
A.《东京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D.《人权宣言》
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
A.20
B.30
C.60
D.90
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
A.资源开发许可证
B.资源利用许可证
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
D.养殖使用证
5.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最早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A.法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6.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
A.故意B.过失C.违法行为D.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
8.土地违法犯罪的罪名包括( )。
A.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B.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C.非法变更土地用途罪
D.非法占用耕地罪
9.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10.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该行为违反了( )。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水污染防治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1.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 )。
A.5倍B.15倍C.10倍D.20倍
三.简答题
1.简述环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
2.《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3.简述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免责条件。
4.简述城市的环境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地231户农民承包农田种植水稻。
2002年和2003年两年连续出现水稻受害症
状,减产稻谷23万公斤。
农民认为是某制药厂向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河流中排污
所致,并有专家调查组的调查报告为证。
在请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
理未果的情况下,231户农民推选3位代表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当地
法院受理本案后,并未将其作为共同诉讼案件审理,而是作为231起案件分别立案
和审理。
在案件审理中,被告制药厂以原告不能举出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
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还认为,向河中排污的有10多
家企业,原告只起诉被告一家并让其负全部赔偿责任是不合理的。
法院审理后认
为,被告没有举出证据证明其排污与水稻受害之间无因果关系,也未提供其他企业
向河道排污的证据。
因此,判决其赔偿原告的全部损失,并做出内容类似的231份
判决书。
问:(1)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本案中被告以原告不能证明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作
为抗辩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法院将本案作为231起案件分别立案和审理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环境保护法》复习练习2
一、填空题
1.“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的制度。
2.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的报告内容分为、和。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三化原则”是指、和等三项原则。
4.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和的土地。
5.排污收费制度是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的有效法律制度,体现了“”的原则。
6、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两种。
7、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的范围是和。
8、土地的特征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 )。
A.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B.可再生性
C.生长的周期性
D.森木覆盖率低
2.自然保护区按照结构、功能、和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分为()。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备用区
3.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的基础环节是( )。
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
C.审批发放D.监督检查和管理
4.为环境监测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所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A.质量标准B.样品标准C.方法标准D.基础标准
5.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
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
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
D.在草原上拉肥土
6.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 ) 。
A.油类B.工业废渣C.城市垃圾D.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7.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
A.国务院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8.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
A.15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9.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
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
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
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
10.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
A.环境影响报告表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现状评价书
11.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 )。
A.资源税B.所得税 C.资源补偿费 D.资源利用费
12.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是( )
A.国务院
B.国家环保总局
C.国土资源部
D.地方人民政府
三.简答题
1.简述“协调发展”原则的主要措施。
2.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3.我国《水土保持法》所规定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4.简述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遵循的原则。
四.论述题
1.结合我国环境侵权立法的规定论述现代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
2.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该法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一种含有高浓度砷(一种剧毒化学物质)的废渣。
2003年1月,8位农民共同投资设立了合伙企业硫化厂。
该硫化厂在未取得危险废
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与冶炼厂签订了购销砷废渣100吨的合同,并使用含
砷废渣在山顶上冶炼马蹄锑。
由于没有防治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严重超标,仅半年时间就使厂区周围1X亩竹木林因大气污染而枯死,直接经济损
失达60多万元,并导致周边居住人群出现中毒症状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问:(1)本案中,硫化厂与冶炼厂存在着哪些违法行为?
(2)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应当分别依据哪些法律予以惩处?
《环境法学》复习练习3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的生物所提供的能量,上一位营养级生物通常只能利用其 ( )
A.1/20
B.1/10
C.1/5
D.1/2
2.“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出自( )
A.荀况的《王制》
B.秦朝的《田律》
C.西周的《伐崇令》
D.《韩非子内储说上》
3. 有关防治环境污染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法律规定,其生态学依据主要是( )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有额”律
C.“相生相克”律
D.“能流物复”律
4. 在我国,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
A.农民集体所有
B.全民所有
C.农民个人所有
D.无主土地
5. 我国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A.以捕捞为主
B.以加工为主
C.以养殖为主
D.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6.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般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
D.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
7. 在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
A.排污申报登记
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
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8.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除排入水体的废水外,液态废物的污
染防治应当适用的法律是()
A.《环境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
C.《水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
A.生物富集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物量金字塔
D.生物放大
10.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制度
C.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1.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可以从事下列活动()A.科学试验 B.教学实习
C.参观考察 D.旅游
E.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12.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
A.沥青B.油毡C.橡胶 D.塑料E.皮革
13.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D.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E.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14.我国土地资源问题表现为下列那些特点:()
A.人均占地少 B.总体质量差
C.资源匹配失衡
D.后备资源不足
15.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16.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
A.内水、领海
B.毗连区
C.大陆架
D.专属经济区
E.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
17.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工业化
D.资源化
E.回收化
18.我国环境标准分为()三级
A.国家环境标准
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C. 地方环境标准
D.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标准
三、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
2.生态系统
3.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4.自然保护区
5.环境法律关系
1.环境保护法体系的构成
2.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的行政处罚包括那些种类?
3.我国海洋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有那些内容?
4.简述我国有关野生植物生长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定。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县农民张某,承包水库水面,用网箱养鱼,住在船上日夜看护。
一天早晨,张某起床后,看到许多死鱼漂浮水面,且水面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张某意识到可能是水体受到某化工厂污染致鱼死亡,于是马上到县环保局要求察看死鱼现场。
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渔业水污染事故应由渔政管理机构调查处理。
于是张某又马上到负责渔政管理的水库管理局渔政管理站要求其调查处理死鱼事故。
但渔政管理站的站长说,不可能是污染致鱼死亡,所以既不组织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也不到现场调查死鱼情况。
为了固定证据,张某只好让县公证处对其死鱼情况进行公证,证明死鱼损失达40多万元。
死鱼事件后不久,某化工厂就收到渔政管理站发出的因渔业污染事故罚款15万元的决定。
由于缺乏渔政管理站的现场调查监测资料,张某无法向排污者索赔,于是便以渔政管理站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以渔政管理站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死鱼损失40万元。
法院以渔政管理站不具有法人资格为由,让张某变更被告,但张某拒绝变更,于是法院裁定驳回张某的起诉。
试分析:(1)环保局工作人员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法院的裁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3)张某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死鱼损害赔偿问题?.
2. 四川省某县一企业建设在农村,其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10分贝,但其前后左右都是荒地,因而没有其他单位和居民受到该厂环境噪声的干扰,只有其本厂的职工受到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
当地环境保护局以该企业超标排放噪声为由,责令其限期治理,并征收其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每月1600元。
该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保局的行政决定。
其理由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6条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按照该法第2条规定,环境噪声污染必须有超标和扰民两个条件。
我企业只满足噪声超标一个条件,不属于限期治理和缴纳超标排污费的对象。
结果,法院采纳了原告企业的意见,判决撤销环保局的决定。
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环境保护法》练习1
答案:
一、填空
1、P3天然环境,人工环境
2、P10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3、P12“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4、P15可持续发展
5、P257环境问题的经济化、政治化、全球化
6、P21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区域特殊性
7、P44公民环境权,人类环境权
8、P52零度增长论,先污染后治理论
1——5:P9,D;P43,B;P75,A;4、P216,A ?5、P70,B
6——10:P81,B;P99,D;8、P111,ABD;P94,A;P151,C
11:P211,C
三.简答题:
1. 简述环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P14
(1)环境保护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3)环境保护有利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
(4)环境保护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
(5)环境保护有利于社会稳定
2.《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P155
(1)强化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的规定;
(2)对特殊水体重点保护的规定;
(3)加强水污染防治流域管理的规定;
(4)污染事故报告和通报的规定;
(5)禁止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6)向水体排污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7)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定;
(8)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规定;
(9)防治面源水污染
3. 简述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免责条件。
P101
(1)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他人损害的;
(2)战争行为;
(3)受害人自身的责任引起;
(4)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
4. 简述城市的环境特点。
P226
(1)人口高度密集;
(2)生产力高度集中;
(3)高度的开放性;
(4)城市建筑物密集;
(5)城市污染负荷重。
四.论述题
1.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P55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上,对已发生的环境问题要做好治理,治理时要综合采取各种手段(1)预防为主
所谓预防为主,是指在环境污染和破坏发生之前,采取政治、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各种预防性手段和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保证社会物质财富持续稳定地增长的限度之内。
环境保护采取“预防为主”,原因主要有:
①环境污染和破坏,其后果往往比较严重;
②环境受到污染后,要消除因污染受到的危害,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③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导致生态失衡以后,要使生态环境恢复正常十分困难,
有的甚至难以恢复;
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还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而且这些疾病不易被发
现,也不易治疗;
⑤从经济损益情况看,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后再去进行治理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与
污染和破坏环境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相比是得不偿式的;
⑥环境问题具有难以预见性和不确定性。
“预防为主”原则的贯彻要采取的措施:
①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环境保护制度,并切实加以执行,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
破坏;
②全面做好环境保护计划、规划和布局工作。
(2)防治结合
“防治结合”是指立足于预防的同时,对已发生的环境问题要认真治理。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防和治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预防工作做的好,对业已形成的污染能够起到控制和治理的作用,而对已有污染的积极治理,又能起到防止新的污染出现的作用。
“综合治理”是指从环境整体效益出发,把防和治进行有机结合的最好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好防和治、单项治理与区域治理等方面的关系。
2.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P99,P129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采取“因果关系推定论”,即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只要有“如无该行为,就不会发生此结果”的某种程度的可能性,就可认定有因果关系存在。
被告除非举出反证,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P129:在环境侵害产生的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侵权损害的因果关系的认定要困难和复杂得多,由于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目前一些国家在认定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因果关系时,采取了一些特殊原则,其中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较多使用的一项原则。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指把因果关系的直接认定改为因果关系的“推定”。
所谓“推定”,是指“从其他已经确定的事实必然或可以推断出的事实推论或结论”。
我国的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但在实践中,此原则已有适用。
五、案例分析题
39.(1)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1分)。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的规定,造成水
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2)不成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因环
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
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本案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其排污与水稻受害
无因果关系,就应当承担败诉的后果。
(3)不合理(1分)。
因为这种做法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便民原则和效率原则。
《环境保护法》练习2
答案:
一、填空题
1.P72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P85速报(初步报告)、确保、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3.P17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P196农村,城市郊区
5.P74污染者付费
6.P102排除危害,赔偿损失
7.P173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8.P195数量的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5:1.?AD 2.P243,ABC; 3.P77,A;4.P82,C;5.P214,C;
6——10:6.P156,ABCD;7.P166,B;8.P131,A;9.?A10.P71,A;
11——12:11.P205,AC;12.P204,A
三.简答题
1. 简述“协调发展”原则的主要措施。
P53
(1)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采取有利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3)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2.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P70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法律上规定了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评价的原则、程序、内容、权利、义务、管理措施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一个法律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键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手段。
3. 我国《水土保持法》所规定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1).保护和改善植被
(2)限制坡地垦荒
(3)加强林业管理
(4)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4. 简述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遵循的原则。
P201
(1)统筹兼顾的原则,
(2)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3)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4)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原则。
四.论述题
1.结合我国环境侵权立法的规定论述现代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
P129
(1)举证责任转移
在一般民事诉讼中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受害人必须对加害人是否有过错、是否有损害事实发生、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举证。
一些环境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采用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即在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本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改为由被告承担,或者原告只须提出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如果被告否认自己应承但民事责任,则需要提出反证。
我国民诉法虽然未对举证责任转移原则作出规定,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在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使用。
(2)因果关系推定
在环境侵害产生的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比一般侵权损害的因果关系的认定要困难和复杂得多,由于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目前一些国家在认定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因果关系时,采取了一些特殊原则,其中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较多使用的一项原则。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指把因果关系的直接认定改为因果关系的“推定”。
所谓“推定”,是指“从其他已经确定的事实必然或可以推断出的事实推论或结论”。
我国的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但在实践中,此原则已有适用。
(3)诉讼时效延长
我国一般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但我国的环保法又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该项规定优先于民法中的一般规定,即在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期间是3年,不是两年诉讼时效。
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不是从行为发生开始计算。
但受害人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2.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该法的主要内容。
(1)《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
(2)《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规定了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即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第二,明确了环境保护法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规定了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应采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四,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的法律义务;
第五,规定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义务;
第六,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
第七,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八,规定了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
40.(1)该案中的违法行为包括:冶炼厂委托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硫化厂在没有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条件下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硫化厂在没有防治大气污染设施的情况下向大气超标排放污染物,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
(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分别对冶炼厂和硫化厂予以行政处罚;硫化厂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构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当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法》练习3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P7,B;P25,C;P9,D;P196,A;P220,D;
6——10:P154,D;P77,B;P169,D;P7,D;P157,D
二、多项选择题
11:P244,ABCDE;12:P151,ABCDE;13:P197,ABCDE;14:P195,ABCD;
15:P3,ABCDE;16:P161,ABCDE;17:P171,ABD;18:P81,ABC
三、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2.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