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课件精品PPT26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思旧人:司马迁
1、少年受业 家学渊源既深,复师从名儒,学习成长。 2、壮年游历 约22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 (漫游期间,他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自采访等方式,获得 了许多第一手撰史材料。) 3、继承父志,立志修史 4、辩护李陵,无辜获罪 5、忍辱偷生,发愤著书 6、撰成史记,名垂青史
遥怀思君子:屈原
说一说以下词语与屈原的渊源
端午节 粽子 汨罗江 浪漫主义文学 楚辞 离骚 香草美人
一个富有象征性标签的民族人物。
【活动一】 聚焦“主干”史实,勾勒屈原画像。
1、结合课本篇目,思考以下史书的体例和书写侧重分别是什么。
篇目
节选自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一》
不理解
群小陷害,君王疏远,渔父不解,让屈原以死捍卫尊严;内忧外患,大厦 将倾,无力回天,将屈原推入绝境深渊。屈原与所有人都存在着直接或间 接的对立关系,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被任何人理解的,极其孤独的屈原形象。
3、人物关系理一理
屈原对直接影响自己的人群分别持有怎样的态度呢?从中我们看出怎样 的屈原形象?
纵览识巨作:《史记》
本纪(12)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
世家(30)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
列传(70) 历代诸侯之外名人事迹。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表(8) 书(10)
记历史重大事件。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 理,经济生活等。
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 它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怀石自沉 行吟泽畔,投身汨罗 。
3、人物关系理一理 从表格中我们看见,屈原的人生起伏与楚王紧密联系在一起。那除了楚王, 还有哪些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屈原的悲剧命运?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 归纳这些人群,明确他们与屈原之间的关系。
3、人物关系理一理
间接原因
图谋覆楚
直接原因
疑、疏、绌
惑君乱国
害、短、谗
》 《鸿门宴》
《史记·项羽本纪》
《苏武传》 《汉书·李广苏建传
》
史书体例
侧重书写
1、结合课本篇目,思考以下史书的体例和书写侧重分别是什么。
篇目
节选自
史书体例 侧重书写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 编年体
记事
》
国别体
记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一》 纪传体通史
》 《鸿门宴》
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项羽本纪》
记事写人 记事写人
《苏武传》 《汉书·李广苏建传
史》传:以主人公的生平经历为核心,进行记事
2、人物经历找一找 通读课文,梳理概括屈原的人生阶段和主要事件,完成表格。
段落 第1段
人生阶段 王甚任之
主要事迹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2、人物经历找一找
通读课文,梳理概括屈原的人生阶段和主要事件,完成表格。
有崇高的理想,并把理想 置于个人荣辱之上。
正道直行,内心孤独。
清代李景星说道:“通篇多 用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写 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两 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 人合传读可也。”
【课后作业】
请你结合“太史公曰”一段, 思考如果屈原与司马迁相遇, 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给 两人设计一段对话,与同学分 享交流。
谢谢欣赏!
;楚国灭亡的结局。
点出屈原的文学家形象,以评价 作品来映射屈原孤高正直的形象 将屈原放在时代、国家的大背 景下呈现屈原个人的命运悲剧 。以诗意抒情的笔调,挖掘屈原 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凸显屈原不可取代的人格精神 。
司马迁立传时,在呈现基本史实的 基础上,还运用了细腻抒情的笔调 去挖掘屈原的内心世界,体现了 “粗笔写形,工笔写心”。《屈原 列传》一文的语言叙中有议、议中 有情,“变调”之中,多有寄托。
屈原对群小
屈原对楚王
屈原对渔父
嫉,自疏。
疾,冀幸君之一悟,俗 之一改也,存君兴国。
明知奸邪,自动远离。 明知昏庸,但仍心存希
望,不离不弃。
正
忠Leabharlann 不接受随波逐流的人 生抉择,坚守正道。
贞
【活动二】 聚焦“细枝末节”,还原屈原精神。
1、我们以屈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重新整理文本如下,你发现主要少了哪 些文字?这些文字对于屈原形象的呈现有怎样的独特作用?
《屈原列传》 《报任安书》
人生遭际 信而见疑,忠而 明主不晓;拳拳之忠,
被谤。
终不能自列。
创作原因 屈平作《离骚》 人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盖自怨生也。 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
理想追求 存君兴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人格品质
正道直行,竭忠 尽智以事其君。
正直敢言,孤独
孤独。
同心之处
不遇明主,穷,怨 。 怨而作文。
浩浩其志通古今,传书千载有余情
——《屈原列传》精读
学 习 目壹 标 梳理情节人物,
感知人物形象。
贰
探究变调之处, 深挖人物精神。
叁
循变调笔法, 探千古同心。
温故思旧人: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6年),字 子长,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 其编撰的《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 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动三】 循变调笔法,探千古同心。
1、前人评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请你从《报任安书》中找到司马迁与屈原同心的依据。
《屈原列传 《报任安书》 》
人生遭际
创作原因
理想追求
人格品质
同心之处
1、前人评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请你从《报任安书》中找到司马迁与屈原同心的依据。
独特作用
1、我们以屈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重新整理文本如下,你发现主要少了哪 些文字?这些文字对于屈原形象的呈现有怎样的独特作用?
省略内容概括
表达方式
独特作用
第3段 《离骚》:创作论、作 直接议论 品论、作家论。
第4-8段 楚国兴衰的历史和评论。直接议论
第10段 屈原与渔父的具体对话 寓议于叙
。 第11段 屈原与其他文人的对比 寓议于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
纵览识巨作:《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 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 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 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 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所 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1、我们以屈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重新整理文本如下,你发现主要少了哪 些文字?这些文字对于屈原形象的呈现有怎样的独特作用?
第3段
省略内容概括
表达方式
《离骚》:创作论、作 直接议论 品论、作家论。
第4-8段 对楚国兴衰的评论
直接议论
第10段 屈原与渔父的具体对话 寓议于叙
。 屈原与其他文人的对比 第11段 ;楚国灭亡的结局。 寓议于叙
段落 第1段 第2段
第4段
第4-9段 第10段
人生阶段
主要事迹
王甚任之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王怒而疏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上官大夫争宠而害其能 ,谗之,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既绌
谏怀王杀张仪,怀王悔追未及,其后诸侯共破 楚。劝怀王毋行秦国,怀王未听,竟死于秦。
王怒而迁 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 怒而迁之。